2007反作用飞轮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优化

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优化

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优化概述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机车领域,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的设计优化成为关注的焦点,以提供更高效的能量管理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磁飞轮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优化。

一、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原理磁飞轮是一种通过在轴上储存和释放旋转动能来实现能量储存和回收的装置。

它由一个高速旋转的轴和与轴连接的电机组成,通过电机控制轴的转速和转矩,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回收。

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磁飞轮可以接收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以供给机车的加速和动力需求。

二、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优势1. 高能量密度:磁飞轮具有较高的能量储存密度,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大量的能量,从而提供可观的动力输出。

2. 高效率:磁飞轮在能量存储和释放过程中的能量传输效率较高,减少能量的损耗,在能源管理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3. 长寿命:磁飞轮没有机械部件的磨损和疲劳,相对于其他储能装置,如化学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少的维护需求。

4. 快速响应:磁飞轮可以在短时间内存储和释放能量,满足机车快速加速或制动的需求,提高机车的工作效率。

5. 绿色环保:磁飞轮在能量储存和释放过程中没有排放任何有害物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减少机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优化为了更好地利用磁飞轮,在机车能量储存与回收装置中的设计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1. 磁飞轮的制动能量回收:作为能量储存和回收的关键部件,磁飞轮应设计成具有高效的能量回收功能。

通过合理的电机控制策略和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并将其储存到磁飞轮中。

2. 磁飞轮的能量存储管理:为了提高能量的存储效率和可控性,需要对磁飞轮的能量存储管理进行优化。

50Nms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转子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50Nms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转子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统 的功耗 、 动情 况 及 可靠 性 等 ) 因此对 飞 轮 转 子 振 ,
天器 的姿 态 。随着航 天技 术 的发展 , 高控 制精度 、 提
减小 体积 重量 和延 长其使 用 寿命一 直 是研制 飞轮 系
统所 追求 的 目标 , 此人 们 在 不 断 地 提高 飞 轮 的旋 因 转 速度 。但是 随着 转 速 的提高 , 统 的 飞 轮支 承 系 传 统 一机械 轴承 的 寿命 将 受 到影 响 , 因此 提高 转 速 和 延 长寿命 是一 对矛 盾 。此外 , 对于 反作 用 飞轮 而言 , 机 械轴承 过零 时 出现 的静摩 擦 , 以及 高 速转 子 造 成
的系统不 平衡 振动 等 因素 , 会 影 响 到 姿控 系统 的 都
进行优 化 设计 具有 重 要意义 。本 文提 出 了利 用 多学 科设 计优 化 软件 iI H SG T和有 限元 分 析软 件 A S S NY ,
以磁 悬浮 飞 轮转 子为 分析对 象 , 以质 量为优 化 目标 ,
中 图分 类 号 :V 4 . 29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012 (06 0 .560 10.3 820 )30 3.5
0 引言
在 机械 寿命 方 面 远 优 于机 械 轴 承 。 同时 , 能 解 决 既
反作 用 轮转 速过 零 时 的力 矩精 度 问题 , 又能 提 高 飞
并 已应 用于航 天器 姿 态控 制 系统
。 同传 统 的滚
珠轴承 动量 轮相 比 , 悬 浮 飞轮 的定 子 和 转子 之 间 磁
5 N s最 高转 速 士l00p 、 轮 电机 、 向混 合 0m, O 0 rm) 飞 径 磁 轴承 ( 制转 子径 向运 动 和 陀 螺效 应 ) 轴 向 混 合 控 、

硕士论文-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特性研究与优化分析

硕士论文-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特性研究与优化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特性研究与优化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20080101究双质量飞轮份的固有振动特性。

最后,对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进行优化分析。

在双质量飞轮的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上分别安装减振结构,建立新型的双质量飞轮模型。

通过采用拉格朗日函数法,建立行驶和怠速两个工况下的整车传动系动力学方程;以减振效果为评判标准,初步建立新型的双质量飞轮模型;采用设计L25(56)正交试验的方法,完成新模型中的参数匹配;并对新型双质量飞轮模型的固有频率校验,验证新模型的可行性。

双质量飞轮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对装备有双质量飞轮的整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振动特性研究和优化分析,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双质量飞轮,MATLAB/Simulink,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优化分析,正交试验IIThe Characteristic Study and Optimization AnalysisOf Dual Mass FlywheelABSTRACTThe ride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degree of automobile would become poor when the powertrain of the vehicle was inspired with vibrations, the main resource of which is the torque undulation of the engine crank. In order to reduce this vibration, torsional dampers are set into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As a new type of torsional vibration absorber, Dual Mass Flywheel (DMFW or DMF) is highly valued due to its excellent damping properties.Through brief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overview on dual mass flywheel, multi-degree-of-freedom torsional vibration models of automobile power train equipped with DMFW are built in this project. Transmission virtual prototyping is established in the software of MATLAB/Simulink so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DMFW can b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probability of DMFW optimization is discussed. The main research includes:Firstly, by the analysis of DMFW structure, simulation model of vehicle powertrain is built in MATLAB/Simulink. In driving and idling condition, 15-freedom and 8-freedom models of a certain type of six-cylinder diesel truck transmission are built; and simulation module charts are established in Simulink through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model.Secondly,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mass flywheel are analyzed. In driving and idling condition, forced vibration of vehicle powertrain is simulated; by comparing with clutch torsional damper, excellent damping property of DMFW is testified. And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DMFW isIIIanalyzed through the study of free frequency and free mode of automobile powertrain vibration.Finally,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dual mass flywheel is discussed. By the method of setting damping devices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flywheel, optimization model of DMFW can be built. Through the use of Lagrange method, kinetic equations of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both in driving and idling condition, can be obtained. Based on damping effect, optimization structure of DMFW is confirmed and parameters of optimization model are found by L25(56) orthogonal test. And then, verify free frequency of the optimization model to at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optimization.Since there is considerable 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MF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optimization probability of dual mass flywheel.Keywords: DMFW, MATLAB/Simulink, Automobile powertrain, Torsional vibration, Optimization analysis, Orthogonal testIV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采用电磁分流阻尼的反作用飞轮隔振方法设计与分析

采用电磁分流阻尼的反作用飞轮隔振方法设计与分析

第 37 卷第 2 期2024 年2 月振 动 工 程 学 报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Vol. 37 No. 2Feb. 2024采用电磁分流阻尼的反作用飞轮隔振方法设计与分析张涵,罗青(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摘要: 反作用飞轮是重要的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也是星上最主要的微振动源。

针对反作用飞轮转速范围宽的工作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六脚隔振装置结合电磁分流阻尼技术的隔振方法。

考虑陀螺效应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反作用飞轮与隔振装置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了陀螺效应对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以及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

开展了隔振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隔振性能进行分析,并对隔振装置中的单个隔振单元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电磁分流阻尼和弹簧刚度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微振动;隔振;反作用飞轮;电磁分流阻尼中图分类号: V414.3+3;TB5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23(2024)02-0247-11DOI: 10.16385/ki.issn.1004-4523.2024.02.007引言高精度观测航天器是世界各国航天领域争相发展的重要装备。

然而,在轨运行期间,航天器载荷的工作性能极易受到航天器平台上活动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微振动的干扰。

已有研究表明[1],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飞轮系统,是目前最主要的微振动扰动源。

目前,如何降低飞轮微振动扰动,进而保证航天器敏感载荷的安静工作环境已成为发展高精度航天器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2⁃3]。

针对航天器飞轮微振动扰动问题,在不改变飞轮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国内外研究人员设计并研制了多种隔振装置。

按照结构形式,这些隔振装置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基于折叠梁结构的隔振装置。

该技术最早由Kamesh等[4]提出。

它利用多段连续短梁,通过降低飞轮与航天器平台之间的安装刚度实现扰动隔离。

小卫星用反作用飞轮系统设计

小卫星用反作用飞轮系统设计

小卫星用反作用飞轮系统设计王辉;武俊峰;李胤;吴一辉【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4(022)002【摘要】考虑小卫星用反作用飞轮系统小型化的要求,提出了飞轮电机体积最小时的电枢尺寸确定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定子无铁芯式反作用飞轮系统.为防止磁路饱和,将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飞轮转子结构和电机磁场联合设计中,并采用外罚函数法及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组合优化策略对飞轮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选取飞轮转子质量最小和电机气隙磁通密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最大等效应力、一阶共振频率、极转动惯量、磁饱和等作为约束条件,将iSIGHT软件作为优化平台,集成有限元软件ANSYS实现了优化过程,最后依据优化结果制造出飞轮样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飞轮转子质量由0.73 kg减小到0.67 kg.减小了8.22%,气隙磁通密度由0.376 T增大到0.401 T,增大了6.65%.设计的优化方法提高了飞轮设计的合理性,推动了飞轮系统的小型化研究.【总页数】7页(P331-337)【作者】王辉;武俊峰;李胤;吴一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48.222【相关文献】1.微小卫星反作用飞轮控制方法研究 [J], 刘昆;刘述田;李太玉2.基于变惯量反作用飞轮的小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研究 [J], 金磊;徐世杰3.小卫星磁力矩器与反作用飞轮联合控制算法研究 [J], 孙兆伟;杨旭;杨涤4.基于CAN总线通信的反作用飞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李胤;武俊峰;王辉;吴一辉5.基于轴向磁通电动机的反作用飞轮系统设计 [J], 王辉;武俊峰;李胤;吴一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SIGHT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优化设计

0 0
a′ 0 b′ 0
0 0
a′ b′
0 0
1 1
把轴承力线性化得到 :
Fm = Kx qx + Ki Ic
( 5)
其中 Kx , Ki 分别为控制器的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矩 阵 , qx 是轴承坐标系 , Ic 为磁轴承控制线圈电流矩 阵 ,现不考虑控制器的内部结构 , 设对控制电流矩阵
Ic ,所设计的控制器为 cont rol , 控制器的输入量为
摘 要 : 针对一种额定角动量为 15Nms 的磁悬浮 反作用 飞轮 , 分析了 系统的控 制模型 ,得知 若飞轮 转子质 心 位于上下径向磁轴承几何对称中心 , 可以减少控制参数的耦合 ,简化控制器设计 。基于此分析 结论 ,以 优化设计软 件 iSIGHT 为平台 ,对 15Nms 的磁 悬浮 反作 用飞 轮进 行了 多学 科优 化设 计方 法研 究 ,改进了原有的优化设计方法 , 设 计结果表明 :在 保证 多约 束条 件下 使转 子质 量达 到最小 ,同时 降低控制 系统调 试和检 测的难度 。此优化 方法进一 步提高了飞轮的设计和调试效率 ,有助于实现系统的高精度控制 。 关键词 :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 ; 磁轴承 ; 耦合 ; 控制器设计 ; 优化设计
, 与传统的机械轴承
支撑的反作用飞轮相比 , 在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等 , 因此它是未来航天器姿态 。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是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关键 元件 ,是一个集机械 、 电子 、 电磁 、 自动控制等于一体 的复杂系统 , 它的参数直接影响系统的总体性能 ,因 而飞轮 的质量 、 体积和功耗 等都有 严格的要 求
xb 、 ya 、 yb 和 x′ x′ y′ y′ a 、 b 、 a 、 b 。建立转子的动力学模 Ts = TF =

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的开题报告

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的开题报告

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反作用飞轮作为一种能量存储设备,在航天、舰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飞轮旋转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反向抵消了滑动摩擦力,进而实现了高效的能量存储。

但是,反作用飞轮的过载工作状态、温度、振动等因素都会对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统失效。

因此对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对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反作用飞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探究其可能影响可靠性的因素;(2) 建立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模型,从失效机制、失效率、失效概率等多个角度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3) 针对反作用飞轮容错设计的需求,设计容错措施,并在模型中进行验证;(4) 对容错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效果及应用性。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综合信息模型法,针对反作用飞轮的失效概率及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流程如下:(1) 首先,对反作用飞轮的失效机制和容错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数据采集;(2) 建立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模型,分析失效机理,计算出失效率和失效概率;(3) 针对容错设计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容错措施,并在模型中进行验证;(4) 对容错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效果及应用性。

4. 预期研究成果(1) 通过分析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明确其失效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2) 建立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模型,提高其性能及可靠性,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3) 设计容错措施,提高反作用飞轮的容错性能,防止系统失效;(4) 经过实验验证,评估容错设计方案的效果及应用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5.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难点:反作用飞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可靠性模型。

基于iSIGHT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优化设计
叶全红;李红;韩邦成
【期刊名称】《宇航学报》
【年(卷),期】2007(028)006
【摘要】针对一种额定角动量为15Nms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分析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得知若飞轮转子质心位于上下径向磁轴承几何对称中心,可以减少控制参数的耦合,简化控制器设计.基于此分析结论,以优化设计软件iSIGHT为平台,对15Nms 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进行了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改进了原有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多约束条件下使转子质量达到最小,同时降低控制系统调试和检测的难度.此优化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飞轮的设计和调试效率,有助于实现系统的高精度控制.
【总页数】5页(P1619-1623)
【作者】叶全红;李红;韩邦成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49.1
【相关文献】
1.50Nms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转子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J], 韩邦成;虎刚;房建成;张建宇
2.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密封罩结构的优化设计 [J], 李红;叶全红;韩邦成;房建成
3.基于Isight的径向磁悬浮轴承结构优化设计 [J], 周瑾;高天宇;董继勇;陈怡;高素美
4.基于ANSYS和iSIGHT的磁悬浮轴承结构优化设计 [J], 肖林京;张绪帅;常龙;郭海
5.基于COMSOL和iSIGHT的磁悬浮轴承优化设计 [J], 张骅毅;范启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反作用飞轮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反作用飞轮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反作用飞轮控制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赵万良,吴敬玉,彭仁军,张云霞,王勇,郑凯,吴永初申请号:CN200720073246.7
申请日:20070802
公开号:CN201068204Y
公开日:
200806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作用飞轮控制装置,涉及卫星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电编码器、电机组件、托架、控制器电路板、电机驱动器、真空罩底座。

该装置采用了速度环和电流环双环控制,克服了轴承摩擦力对反作用飞轮输出力矩的影响,提高了反作用飞轮的控制精度。

该装置通过串行口与上位机通信,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且提高了转速指令精度。

该装置采用光电编码器测量反作用飞轮速度,提高了反作用飞轮的测速精度。

申请人: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
地址:200233 上海市田林路13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代理人:金家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密封罩结构的优化设计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密封罩结构的优化设计
g n l e b kln e hni e The he t sgn s he e r ompa e a h o he , heop i u de e va u uc i g t c qu . n t wo de i c m sa e c r d e c t r t tm m —
点 ; 其 中一 种 壳 体 的设 计 方 案 进 行 了 变 外 形参 数 的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 过 分析 两个 关 键 外 形 参 数 和 壳 体 厚 度 对 密 封 罩 整 对 通
体性 能 的 影 响 , 出 了最 优 的密 封 罩 设 计 方 案 , 终 得 到壳 体 的 设 计 质 量 为 0 1 7k , 定 性 系 数 达 5 34 得 最 . 9 g 稳 . 7 。该 优 化 设
计方法提高了密封罩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 , 飞轮系统整体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 。 对
关 键 词 : 悬 浮反 作 用 飞轮 ; 封 罩 ; 限 元 分 析 ; 曲 分析 ; 化 设 计 磁 密 有 屈 优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4.2 V4 8 2
Op i i a i n d sg f s a e o i t u t r o tm z to e i n o e l d c wlng s r c u e f r m a n tc b a i e c i n fy g e i e rng r a to l wh e el
ne s oft h l o h ol e f ma eoft e ld c wlng a e a a y e t e ulss ow ha he s hes e l n t e wh e p ror nc he s a e o i r n l z d, her s t h t tt

【doc】滚珠轴承动量飞轮和反作用飞轮试验结果及飞行经历

【doc】滚珠轴承动量飞轮和反作用飞轮试验结果及飞行经历

滚珠轴承动量飞轮和反作用飞轮试验结果及飞行经历控制工程1990年第6期滚珠轴承动量飞轮和反作用飞轮试验结果及飞行经历W.Auer摘要甘卫星的服务时问和可靠性水平的要求明显地在不断提高.在7O年代初期,卫星设计寿命为8~5年.现在,标准寿命是1O年,像INTELSA T~I 这样的卫星任务,其寿命要求己扩展到15年,甚至更长.基于对设计基本相同的滚珠轴承动量飞轮和反作用飞轮20年的试验和飞行经历,证明它们完全能够满足15年飞行使命的要求.前言近十年来,对卫星的服务时间和可靠性水平的要求明显地在不断提高.例如:SYMPHONIE,APPLE,IRAS以及OTS的工作寿命是2~5年,ECS,INTELSA TV,TV—SA T等卫星的技术规范中要求有效寿命为7年.现在,交付给EUTELSA T2和DFS—KOPERNIKUS使用的飞轮则要求能够运行1O年.对未来任务而言,如INTELSA TⅦ,则要求15年的飞行寿命l对于规划如此长的飞行任务所必须提供的置信度水平来说,除了设计考虑和研制计划外,采用本质上相同工艺制造的飞轮所进行的试验和实际飞行所获得的经验是极其重要的.飞轮设计1.设计描述为了使其适用于较宽的范围和技术要求,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承的三种不同直径等级的飞轮及其主要参数和/或参数范围.下面,对被大多数卫星所采用,直径为35cm的飞轮(图l,述:飞轮由五个组件构成:具有中心支柱螺栓的壳体带辐条,阻尼环和轮毂的飞轮本体滚珠轴承组件带换向电子线路的电机定于表l给出采用同一尺寸轴略)的某些细节加以论控制工程这些组件彼此完全独害并能分别加以制造和试验.这样,性能差或超差就能在组件阶段确定并在需要时加以修正.只有在成功的单独试验之后,这些组件才被接受,并装入整个飞轮.亵1飞轮参敛飞轮直径高f角动量质量22cm7.5cm1.5~10Nm目2.5~426cm8.5cm5~20Nms3.5~6kg12cml12~8ONms这种模块化设计能相对简单地适应于不同的技术要求而不失其继承性例如,飞轮本体可以配置不同惯量的环,电机可设计成具有较高/较低的力矩能力,轴承组件可适应于不同转速或转速范围.重量轻的壳体可给飞轮精良的内部结构提供规定的环境.它由上下壳体组成,两部分都用金属板旋压而成,然后,底板用电子束焊焊牢,上下壳体通过一个可拆的窄条钎焊在一起特殊的曲率连同中心支柱螺拴的设计是抽真空后壳体承受大气压力方面性能良好的原因.(2)飞轮本体为了达到一个合适的愤量/质量比,飞轮的轮缘通过重量轻刚性好的双T型辐条连接到轮毂上,辐条由金属板制成.如果飞轮被振动所激励而引向轮毂,将导致共振因子上升大约80倍.由于没有考虑卸荷措施,所以这些负载将传到轴承,而不得不使用大尺寸的轴承.在考虑到质量和摩擦力矩影响的情况下,这种轴承的尺寸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通过此飞轮本体与辐条上的两个阻尼环摩擦接触进行阻尼.这样,共振放大因子将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5)滚珠轴承组件滚珠轴承组件对于飞轮寿命和可靠性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滚珠轴承通过隔圈和螺母施加硬预载.其材料选择和几何特性保证预载实际上不随温度和温度梯度而变化.保持架设计成能在所有转速,温度和润滑条件下稳定地工作.轴承内部的初始润滑油量足以提供EHD膜运行若干年.为了确保能运行多年,在两轴承的外环之间安装了一个靠离心力工作的润滑油槽.在一定的累积运行时间之后,油槽开始向轴承外环供油.~(4)电机转子采用无刷无铁DC电机.取决于力矩的要求,U形转子的两个圆柱表面可以只有一个或两个贴附的钐钻永久磁钥控制工程(5)带换向电子线路的电机定子定子线圈镶嵌在一个圆柱形电枢支架的孔里,定子安装在上述转子表面间.这样,永久磁铁的磁通就切割绕组的导线.为了避免涡流,大多数场合都采用绞合线.换向敏感器和一个光孔(槽)环一起,通过电子线路来控制电机线圈中的电流其切换顺序也可提供测速信号以及速度方向的显示(如果需要的话).对于飞轮而言,它们必须能正/反转,故采用了带有相应电子线路的两组敏感器.2.寿命预测关于寿命预测,采用国际标准IS0/R281/1,并考虑了新的研究结果.把传统的AFBMA(美国抗磨轴承厂商协会一译者)公式…3()百万转扩展为,,1,.L=.?乱?口al告)百万转式中L.=具有n%失效率的修改额定寿命口=可靠性寿命调整系数.=轴承材料寿命调整系数a=非常规工作条件寿命调整系数C=动负荷额定值P=等效负荷一个极重要的情况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润滑,轴承就能够期望得到不失效的寿命LNF.假定轴承为ISO04(20×42×12ram),等效负荷为85N,动负荷额定值为7800N,取不失效的可靠性系数=0.05(通常当口=0.05时可认为可靠性为100%一译者),az~=2,5(由材料,清洁度,相对于润滑膜厚度的表面粗糙度决定),当转速为6000r/rain时,理论计算得到的Lw约为18年.其寿命潜力超过目前15年的要求,而且对疲劳寿命来说也成立.其它故障机理是:1)腐蚀:通过采用不锈钢材料和壳体密封加以避免.2)摩损:提供好的表面,极高的清洁度和密封壳体.3)保持染损坏:使用经过很好验证的材料,材料能够承受这种尺寸大小的轴承连续在40000r/min下运行的等效负载}确保保持架稳定运动.4)缺油:采用高粘度的润滑剂;进行表面可润湿性检查}实现具有自动防止故障的润滑系统.拉翩工程Sg试验结果1.润滑试验经理论和实验评定,认为油润滑方式较为有利.通常对长寿命应用而言,采用脂润滑有某些缺点;摩擦力矩变化大以及出现大尖峰值,特别是在整个温度范围和存在温度梯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此外,又未能找到对摩擦力矩特性影响不大的补充脂的简单机理.为了确保不依温度和时间而变亿的低的摩擦力矩,研制了一种采用矿物油SRG一6O和KG80的油膜润滑方式~-类似于高性能陀螺轴承所采用的那样.此项工作涉及材料,清洁度,可润湿性,保持架动力学,迁移控制,分子密封以及油分布的深入研究.为了测定产生完全EHD膜的最小润滑油量,曾进行过一系列的试验.对于这样一种油膜特性的主要数据是电阻在不同转速下是时问的函数.由于两个轴承安装在一个原装的轴承组件内,所以其中一个轴承的滚珠是陶瓷制成的(这样可将被测轴承区别出来——译者).保持架是真空浸油的,随后离心甩油到运行期间不再有油流出.分布到钢零件上的油量逐渐由9mg左右降低到2mg左右,最后降低到约1mg.力矩与转速以及时间的关系是和对电阻的监测一起记录下来.结果表明,2mg的油对无损坏工作来说仍然是足够的.在1mg的情况下,缺油迹象是明显的:电阻随时间而显示出较多的击穿尖峰. 因此,可断定最小油量为2mg.在这样的润滑条件下,在起动之后可很快达到稳定不变的摩擦力矩值;此外,在一10℃~+55℃的温度范围内,力矩值的变化仅约1O.在油较多的情况下,跑合时间相应地也从1小时增加到几十小时,但最终达到的力矩水平实际上同最小润滑油量下所得到的一样.一个具有分子密封和防爬涂层的滚珠轴承组件,轴承中的初期油量约10mg,完美地工作几年是可能的.在飞轮初期研制阶段,由于时间进度的原因,没能安排进行飞行试验(那时为5年寿命).因此,设想了一个贮油槽,它在延迟若干时间后才开始向轴承供油.此装置的工作原理将在下面作一定解释.在外隔圈上位于滚珠轴承两外环问的贮油槽,在转动期问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润滑剂,也就是基础油,作为润滑脂贮存在一个环形贮油室中,它能通过某些小孔被离心甩出.甩出的速率则由脂的增稠剂加以限制,并在这些小孔附近形成一个微孔过滤器.为了避免油过早地流向轴承,离心甩出的油进入一个同轴安置的贮油槽中,此油槽由多孔材料制成.贮油槽采用真空浸油,并控制离心力,使浸油后在额定转速范围内没有油流向轴承.只有在工作若干时间后,当从油脂贮油室中离心出来的油重新使贮油槽饱和时,油才以低的速率开始向轴承供油.图2(略)表示油脂贮油室的长期供油试验.起始阶段供油率较高,在离心几千小时后变平.开始的这一段高流率能够用来很好地确定润滑贮油槽的延迟时间.一个完整的润滑贮油槽的供油特性也显示在图中.在此例子中,延迟时问是7500小时,多孔油槽的饱和油量为900mg,供给轴承的总油量在120000小时时为170rag.轴承组件设计成使过剩的油永不离开润滑区域,而是贮存在轴承的周围,这也可通过试控制工程验加以验证.它的优点是这些油能够爬回到轴承,缺点是可能经受伴有过大摩擦力矩的过润滑.为了证聪不会发生危险的过润滑,进行了加速过润滑试验,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对自旋轴水平位置安装的原轴承组件进行修改:去掉油脂贮油室的内套,于是油就能直接滴入开口的油脂贮油室内.试验结果可用图4加以解释.在大约gO天的期间内,加上飞行任务期间从油脂贮油室离心出来的最大油量,按此算出,对一个10年飞行任务来说,加速因子为40这一量级.先让轴承组件跑台6天,其电流(作为摩擦力矩的一种测量)})~310mA降到215rnA.然后,在7~15天问以相对高的速率逐步加油.由于这一油量被多孔贮油器吸收,故不产生加{由盈()图3过润滑试验装置SR6—60油图4过润滑试验结果[夭]拉制工程轴承润滑状态的改变.随后加进去的油使电流略有增加(22~31天).32天后开始产生较多的力矩噪声,且电流增加到294mA33~41天时,考虑到让其稳定和跑台未加油.在此期间,伴随有大的力矩蜂值(阴影区),电流降到约210mA.42天时开始重加油.两天后再次出现过润滑迹象,力矩噪声增加.随后,在52天时电流增加到320mA(最后一次加油在第48天).接着,跑合到62天时,电流再次降到210mA左右.为了模拟起一停状态,轴承组件在运转到第77天时停了下来.在第83天后重新起动,这时,,由于轴承中积聚大量的油,故电流为440mA.大约8天之内,电流值跑台到21O~218111A之间.在第93天上时,100的油量加完了.105天后进一步补充油量到108,第107天上时,力矩响应约为330mA.然后,轴承组件停下来,在过润滑状态下模拟起一停状态.在第108天时重新接通运转,此时,导致一个较长的跑合同期,但最后于第122天时电流再次降到220mA.此试验证明:一个运转着的轴承组件,当供油量较小时(实际上是以低速率连续供给),能处置额外的油,不会有过大的力矩产生.因此,润滑油槽的供油速率并不特别关键.2.贮存试验将一个鉴定过的飞轮(sYMPHONIE鉴定模型)装到一颗卫星鉴定模型中,并经受卫星的鉴定试验.经5年贮存后取回进行研究,仅发现可能是壳体泄漏而引起电流增加使性能变坏.在重新抽真空后,电流实际上同鉴定期间的一样.随后解剖飞轮,所有组件和零件的外观都像新的一样.轴承润猎是好的,圆度测量,表面参数等都证实性能没有降低.故得出结论:飞轮在这样一种备用状态下,贮存15~20年(装配+地面贮存+飞行期问的冷备份)将不会有不良影响.5.寿命试验截止到1989年11月,累积试验时间总计为103年.特别有意义的是;两个动量飞轮(分别为3000r/min和3800r/min)在全面鉴定之后,自1973年1O月以来一直连续不断地运转.这些飞轮也以半年间隔时间的热循环为条件来模拟蚀期.其电流/力矩值在跑台之后仍基本保持常数(变化在±19之内).为了对飞轮增加恶劣性,自1981年3月开始把飞轮装到一根开天窗的轴上,并以3800r/min转动,这是一种让飞轮经受季节和每天温度循环考验的简便方法.作为一个例子,图5(略)分别示出1985年2月,8月和11月中各两天的温度,电流随时问的变化关系.温度是在一个轴承的附近测量的.温度范围从3.5℃~3O.5℃,每天的温度变化峰一峰值为2.5℃~7℃.显然,摩擦力矩相当稳定(O.012Nm~O.013Nm)此外,还进行了一个反作用飞轮的寿命试验.飞轮每天在±3500r/mln 之间~2-_-角形转速同期运行a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每半年产生温度循环一次.由图6(略)可见,试验开始时(跑台之后)和10年以后摩擦力矩和转速问的关系几乎没什么变化,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也是如此.控翩工程在整个寿命试验期问,没有滚珠轴承失效.飞行经历1.飞行计划有19个飞行计划(40颗卫星,84个飞轮)使用了这种基本设计方案的飞轮,已累积总数212个工作年(不包括冷备份飞轮).OTS飞轮最长的工作时间已达11.5年(截止到1989年11月).没有出现滚珠轴承故障.两个SYMPHONIE飞轮在计划5年飞行任务后很长时间,才显示出电子线路性能变差的迹象.而由于其它故障(电池,转发器等)使卫星退役后,飞轮已分别服务8和9年.由于已验证过可靠性和长寿命特性,所以已生产或已签台同的飞轮达240个.2.飞行运行结果.因为没有故障报导,所我们很难获得飞轮在轨道上的有关性能方面的信息.但最终从OTS,1NTELSA TV,TV—SA T2和DFS—K0PERNIKUS卫星上接收某些飞行结果是可能的.最后一颗星的数据仅在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介绍.(1)OTS—B这颗卫星已工作了11.5年.表2介绍某些验收试验和飞行结果,给出电机电流与转速,温度以及时间的关系.由于在姿态控制回路中采用积分器,因而必须使用笨重的差动控制元件,这就引起了噪声电流.表2OTS-B试验与飞行结果22℃一5℃45℃4000r,min,31℃36oor/min220mA284mA186mA最小206mA4000r/rain230mA292mA192mA最大292mA4400r/rain234mA294mAI98mA平均245mA(2)IN1,ELSA1,V表8为验收试验,发射前和飞行结果之比较.温度是20~35℃,转速在额定范围内..(8)TV—SA T2图8(略)是于1989年9月28日,约在最大蚀期绘制的关于飞轮温度,电机电压(测量转速用)和电机电流曲线图(此星1989年8月发射).卫星位于西f&ll.,它可从一个相对高的温度梯度的温度曲线中辨认出.由遥测得到的量化电流不受中等温度变化的影响.它与正常温度和额定转速下得到的O.11A电流的验收试验结果相比较是相当吻合的.控制工程表5INTELSA TV试验和飞行结果发射日期验发射前发射后1985.71988.5(A)(A)(A)(A)Fl1980.120.17O.210.19O.19O.19I981.50.230.220.200.190.19_-r1981.120.200.230.200.I90.20F|1982.80.210.200.200.210.201982.90.200.210.200.190.19F1983.50.190.180.170.190.18}F1983.100.210.250.200.210.21FB1984.30.200.180.170.200.20F】a1985.40.170.210.20U.200.17Fl11985.70.170.200.200.200.17结论一个具有特殊润滑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滚珠轴承动量/反作用飞轮,已被证明在试验和轨道期间它具有可靠的长寿命工作能力.用这种传统的设计,能够以高的置信度满足15年飞行任务的技术要求.参考文献(略)陈日敏译自”24AerospaceMechanismsSymposium”18—2OApril1990.NASA KennedySpaceCenterinFlorida.高星校。

动量轮 反作用轮 机构

动量轮 反作用轮 机构

动量轮反作用轮机构
动量轮是一种常见的航天器姿态控制装置,也称为反作用轮或飞轮。

它通过改变自身转速和方向来实现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动量轮通常由高速旋转的金属盘组成,其几何形状和重量分布使其具有一定的旋转惯量。

当动量轮改变转速或方向时,由于角动量守恒定律,航天器的角动量也会相应改变,从而使航天器发生姿态变化。

动量轮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变速器和轴承连接到航天器结构上。

电动机可以控制动量轮的转速和方向,从而控制航天器的姿态。

动量轮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控制算法和电子设备等组件,用于测量和计算航天器的姿态,并根据需要调整动量轮的工作参数。

反作用轮是动量轮的一种应用形式,用于通过反作用力来产生姿态控制力矩。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动量轮构成,通过改变转速和方向来实现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反作用轮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卫星、航天器和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中。

机构是指由一组零部件或装置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系统。

在动量轮和反作用轮系统中,机构通常包括动量轮、变速器、轴承、传感器、控制器等组件,它们协同工作,通过相互配合和传递力矩来实现对航天器姿态的控制。

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至关重要。

一种新型反作用飞轮的设计与仿真

一种新型反作用飞轮的设计与仿真

一种新型反作用飞轮的设计与仿真
全春楼;宁蜀悦
【期刊名称】《航天制造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为了减小传统反作用飞轮的轴向长度,增强反作用飞轮的寿命和抗冲击能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采用轴向磁通的永磁电机替代传统的径向磁通的永磁电机技术,达到减小飞轮的轴向长度;采用磁悬浮技术,达到增强飞轮的寿命和抗冲击能力.另外,对设计的新型反作用飞轮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最后,对飞轮轮体的固有频率、轮体的最小安全系数进行了仿真与校核,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全春楼;宁蜀悦
【作者单位】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圳 518057;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圳 51805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电磁能量选择表面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J], 高扬;陈新伟
2.一种新型水下搜索模拟系统设计与仿真 [J], 赵科莉;李奔;邓烈威;张德洋;欧阳帅捷
3.一种新型星间链路天线结构设计与仿真 [J], 苏醒;张宇环;匡全进;叶声;陈建龙;欧阳尚荣
4.一种新型零转径轮式机器人底盘设计与仿真 [J], 高磊;秦建军;黄梦雨;刘兴杰
5.一种新型零转径轮式机器人底盘设计与仿真 [J], 高磊;秦建军;黄梦雨;刘兴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质量飞轮性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双质量飞轮性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双质量飞轮性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陈雷;邓明然;江征风
【期刊名称】《内燃机学报》
【年(卷),期】2012(030)003
【摘要】双质量飞轮用于降低汽车传动系统怠速工况和常速行驶工况下的扭转振动.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双质量飞轮与传动系统组成的多质量扭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第1、2阶设计模型,并推导出双质量飞轮转动惯量、怠速级扭转刚度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结合减振原理,建立了其转动惯量分配和怠速级扭转刚度的设计方法;根据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推导出行驶级扭转刚度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怠速级扭转刚度的关系,并以避免低速区和常速区动力传动系统发生主谐次扭转振动为目标,建立了多级扭转刚度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发动机的扭振试验验证了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怠速工况下第1阶固有频率降至7.9Hz,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对发动机速度波动衰减了80%左右.
【总页数】7页(P277-283)
【作者】陈雷;邓明然;江征风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
北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21.6
【相关文献】
1.某车型弧形弹簧双质量飞轮的设计 [J], 何冠侯;尹大乐;方楷
2.双质量飞轮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上的应用和维护 [J], 张宇庆
3.双质量飞轮内部传动结构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 [J], 曾礼平;袁星星
4.双质量飞轮怠速敲击的能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验证 [J], 张逸;吴光强
5.某PHEV车型耐久试验后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恶化及其标定优化 [J], 赵川;侯秋丰;葛双亮;叶鉴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为扁 平 转 子,其 极 惯 性 矩 与 赤 道 惯 性 矩 之 比
#+ $ #2 在 3, . % 1 之间,并尽量减小反作用飞轮结 构的体积。# 在设计转速下反作用飞轮结构满足
强度要求,即最大等效应力 "&45,67 要小于许用应 力[ "] " !!#894。$ 反作用飞轮结构满足设计
转速下飞轮 安 全 工 。
·"%2·
中国机械工程第 3? 卷第 1 期 1##T 年 3 月下半月
(!)约束条件为:! 在设计转速 "###$ % &’(
下达到角动量 ! " "#)·&·*。根据角动量 ! 与转
速 ! 的关系 ! " #+!( #+ 为反作用飞轮相对自转 轴的极惯性矩),该约束条件转化为极惯性矩 #+ 略大于 #, #-" .-!/0·&1 。" 反作用飞轮的结构形
时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形态等方面的要求的前提下,使反作用飞轮的质量最小,优化结果令人满意。设
计思路和方法可以用于系列反作用飞轮结构的设计和研制。
关键词:反作用飞轮;有限元分析;优化;动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 /;01"1. "2! ! ! 文章编号:"##1—"%34(3##/)#3—#"%2—#1
#! 引言
现代航天器对姿态控制系统的精度、寿命和 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飞轮系统具有不消 耗工质、能产生较精确的控制力矩、适于吸收周期 性干扰的影响等诸多优点,因此,在中高轨道上长 期工作的航天器都是采用飞轮系统组成三轴稳定 系统作为飞行器姿态控制的执行机构,以确保系 统精度高、寿命长。基于磁悬浮轴承技术的反作 用飞轮是飞轮执行机构中惯性轮的一种,其结构 简单,可靠性高,飞轮的转速可以正负变化,且平 均角动量为零。通过控制反作用飞轮的加速或减 速来改变角动量,产生控制力矩,可精确地控制卫 星等空间飞行器的姿态。在飞轮存储同样动能的 前提下,提高飞轮的转速可以减小飞轮的质量,且 飞轮的角动量不随质量变化。因此,应尽可能地 减小飞轮的质量和体积["]。为提高姿态控制系统 的精度和稳定度,尽可能地减小执行机构的质量和 体积,必须采用结构动态设计的方法控制反作用飞 轮的振动水平,提高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结合
·
(#
+
"#
"
$
(!)
式中,’、( 分别为质量、阻尼矩阵。
考虑阻尼一般很小,对系统的影响不大,故对
结构的固有特性分析可只考虑无阻尼自由振动的
形式,即 ’#C + "# " #,则系统的模态方程可表示
为如下两种形式:
"# " #’# 或 )# " ##
式中,# 为系统的模态向量;# 为特征值;) 为动力矩阵,它 综合了系统的质量和刚度特性,) " ’ ,3 "。
根据约束条件,需要先估算结构轴向刚度和径
向刚度的分布,综合考虑结构的体积、结构质量分
布等情况,对设计变量的变化范围进行限定,以保
证一阶振型形态。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0·&1 )
3( . $ #+ $ #2 $ 1
图 + 给出了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反作用飞 轮结构进行动态优化设计时结构质量的优化历 程,共迭代 ,-. 步,最优结果在第 /0 步。表 . 列 出了优化模型的取值范围和最优设计结果。图 0 和图 1 分别给出了按优化设计变量得到的结构应 力分布云图和模态图。
图 " 反作用飞轮结构质量优化历程
表 # 优化模型取值范围及优化结果
优化值,.@ A0, ,+-@ /!- -+@ 10- 0-@ A1+ ?@ ?A+ +- ,@ 1- -0@ 0! ,???@ ., 0@ A/A
万方数据
图 $ 优化结构的应力云图
" " 由表 . 及图 0、
图 1 可知:优化后的
结 构 在 转 速 +???
设计变量(22) 优化
目标 约束变量
函数
模型
!,
!.
!- !!
"3
"3 6 "7 !289,:; #, (# !)
(45·2.) (<=8)(&>) (45)
最小值 / ,+? -? +0 ?@ ?A+ !A- ,@ ! ? ,???
最大值 ,-@ ? ,++ !? 0! ?@ ?A+ 0/ .@ ? --?
量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利用参数化模型可很方便
地改变参数取值进行分析的特点,考虑设计变量
对结构轴向刚度、径向刚度及结构质量分布的影
响,通过计算分析得知,辐条的宽度是影响结构第
一阶振型形态的关键因素。为保证结构第一阶振
型的形态,需要对设计变量的范围进行限定。
!" 反作用飞轮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基于多学科综合设计优化平台 #$#%&’ 和结 构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反作用飞轮结构进 行动态优化设计,以确保反作用飞轮结构在给定 转 速 下 能 达 到 一 定 的 角 动 量,同 时 满 足 强 度、刚 度、形态、体积等方面的要求,并使飞轮的质量最 小。
以及运行应用程序等。在分析过程中,简单地修
改其中的参数即可达到反复分析各种尺寸、不同
载荷大小的多种设计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
率,降 低 了 分 析 成 本。同 时,D9NJ 也 是 D)EFE
设计优化的基础,只有创建参数化的分析流程才
能对其中的设计参数执行优化设计。本文采用
D9NJ 编程方式建立反作用飞轮结构的有限元模
反作用飞轮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赵丽滨 赵友选 张建宇等
度要 求,但 极 惯 性 矩
较大,且 结 构 的 第 一
阶固有频率较低。由
图 ! 可 看 出,第 一 阶
振型为轮轴相对轮毂
的轴 向 平 动,不 符 合
设计 要 求,需 要 对 结 构轴向刚度和径向刚 度的分布及结构的质
图 ! 初始结构的第一阶 固有频率及模态
所示。
表 " 给定的初始参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计算结果
#(+ /0·&1 ) #+ % #2 #< 3#> #. 3< T"
"&45,6(7 894) &(3 :;) (& !)( /0)
!"< 3. T#1< -?
T< 1>#
图 ! 初始结构的应力云图
B B 由表 3 及图 ! 可知,结构的最大应力出现在 肋板与轮毂的交界处,且远小于许用应力,满足强
!"#$%&’ ()*&%+% !,-&.# /0 1,$’*&/# 5 23,,4 5*6+’*+6, 6789 :;<;=! 6789 -9>?>8=! 678=@ A;8=B>! )8= C8=@D7E=@! F8=@ A;8=D7E=@
CE;78=@ G=;HEIJ;KB,CE;L;=@,"###$% 78-*6$’*:M9=J;NEI;=@ K7E O9OE=K>O D8P8<;Q;KB,E?P9IK O9OE=K,RE;@7K,H9Q>OE,D9JK 8=N D9OPQE?;KB EKD. 9S K7E SQBR7EEQ 9PEI8K;9= NEH;DE,K7E 9>KQ;=E P8I8OEKEIJ 9S 8 IE8DK;9= 5 R7EEQ JKI>DK>IE R8J NEJ;@=EN NB=8O;D8QT QB 9PK;O>O K9 J8K;JSB K7E IEU>;IEOE=KJ K78K 8IE 8J S9QQ9RJ:(")K9 E=J>IE K7E IE8DK;9= 5 R7EEQ K9 8II;HE 8K 8= 8=T @QE O9OE=K>O QEHEQ 8K NEJ;@=EN 8=@QE HEQ9D;KB;(3)K9 E=J>IE K7E IE8DK;9= 5 R7EEQ JKI>DK>IE K9 J8K;JSB K7E IET U>;IEOE=KJ 9S JKIE=@K7,JK;SS=EJJ,J78PE,J;VE,EKD. ;(%)K9 S8IK7EJK IEN>DE K7E RE;@7K 9S K7E IE8DK;9= 5 R7EEQ JKI>DK>IE. *7;J 9PK;O>O NEJ;@= R8J <8JEN 9= K7E O>QK;N;JD;PQ;=8IB NEJ;@= 9PK;O;V8K;9= J9SKR8IE &’&()* 8=N K7E Q8I@E 5 JD8QE @E=EI8Q J9SKR8IE +,’-’. *7E 9PK;O8Q IEJ>QK ;J J8K;JS8DK9IB. *7E NEJ;@= ;NE8 8=N K7E OEK79N K9 EJT K8<Q;J7 K7E 8=8QBK;D8Q O9NEQ PIEJE=KEN 7EIE;= 8IE >JES>Q S9I NEJ;@= 9S 8 JEI;EJ 9S IE8DK;9= 5 R7EEQ. 9," 2/6:-:IE8DK;9= 5 R7EEQ;S;=;KE EQEOE=K 8=8QBJ;J;9PK;O;V8K;9=;NB=8O;D NE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