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着特点..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使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更深理解;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使用信息技术;从而为教学服务、为教师自身学习与科研服务..4、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前几年的“扫盲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信息技术技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5、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不够重视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意识不强;我们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项核心任务;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仍处于研究与实践阶段..在信息化大潮不断涌来之时;学校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对策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具体实际采取以下对策;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实质进行重新认识;深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①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新课程的实践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教与学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等;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这也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条件..②将教学内容变成信息化学习资源首先是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而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作为师生的学习资源;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习创作的素材;最后;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供学生评议、分析与讨论..③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构建知识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等数字化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2、完善硬件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①完善硬件环境目前;我国还有较大部分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仍然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城郊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很多学校的部分年级没有多媒体进教室;由于网络教室缺乏;其他学科教师很难有机会开展网络教学..另外;早期配置的设备故障频频;需要升级换代..总之;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是一个长久性的问题..②提高设备利用率虽然每所学校都配有至少一间多媒体网络教室;但其主要用途是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使用;其他学科几乎不用;而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也都是教师上课时使用;一直不允许学生使用;几乎每所学校都配置有摄像机或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但调查显示;这些设备只是在公开课、大型活动时才使用;而且一般是信息技术教师在用;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使用..因此;一方面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学校应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硬件环境建设;使多媒体设备进每一间教室;同时增加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教室的数量;尽量创造条件;使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与网络;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3、有计划地建设区域性教学资源库一直以来;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而资源的严重缺乏也正是影响目前校园网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造成了校园网只用于信息发布..因此;资源的建设迫在捷眉;并且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资源库的建设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不同渠道进行..首先;充分利用网络中已有的资源;将各类网站中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收集起来;分类整理;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其次;可以根据实际选择购买由专业公司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库;但要注意不能重复..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采购、资源共亨..另外;收集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虽然数量较少;但实用性强..通过上述二种渠道建设的资源库;具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等的特点;且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使广大一线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随时选用所需的教学资源;节省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4、探索新型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往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只关注技能;基本不涉及应用层面..培训方式也都是单一的讲授式;即讲解——示范——模仿——做题目;使得教师在培训中都是模仿操练;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这也是纯技能培训的一个弱点..新的培训模式应该是一种面向课程整合与应用的新型培训模式;更多地协调如何把理论、技术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培训内容..通过互动参与;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进行整合;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以及案例设计等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必须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尤其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中;而是要综合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学生特点和媒体的特性;以实现优化组合..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②信息技术高级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中小学教师经过了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后;多数教师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教学中常用的工具软件;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想要学习新的技术;另外;部分教师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出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需求等..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制定出分级培训计划与不同层面培训内容;由教师自主选择..③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从单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到网络;发展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培训部门也应探索面向课程整合、面向网络的新型教师培训模式..面向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培训可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了解如何在本学科课程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体验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④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在教师培训中应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网、城域网、校园网;将各种学习资源放在网上;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组织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教师的学习成果如教学案例、教学录像、学习体会等都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相应的网站中;既省时省力;又达到高效产出..⑤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在开展面向整合与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同时;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互动式的新型培训模式..任务驱动式:在培训中将所要学习的技术融入到真实的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在解决具体任务的同时学习技术;做到技术与应用并进..主题探究式:根据学科内容选择培训的主题;在设计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中的问题;如资源的搜集与加工、学习成果的汇报等..项目活动式:将培训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一般为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参加同一科研项目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或者由参加培训的教师共同讨论或分组协作;根据需要生成个人或小组的项目..此外;还要积极探索校本培训模式;发挥学校的在教师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各级培训部门、大专院校可以协助学校共同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解决教师与学校的实际问题与需要;并能够在科研方面进行引领..5、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及其他学科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四个变革;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反复的尝试;这些都要在教学研究中进行..总之;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教育科研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应以教科研为先导;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校本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是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发展性策略..。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管理篇•师资建设众所周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尤其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中小学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课堂。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换言之,如果缺乏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加强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根本和前提。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软件环境建设和硬件环境建设。
学校要想顺利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软件环境的建设。
一般来说,软件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第一,学校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给同学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将各自的教学资源在交流过程中展现出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1]。
第二,鼓励教师团队走研、学、教相结合的道路,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建立教学资源库。
第三,学校要积极筹备资金,依据教学需求选购教学软件,给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力量。
硬件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学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根本和基础。
中小学的基础设施环境在近些年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教师的教学需要基本上能够满足,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2]。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每个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以此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挑选一些信息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对比,让教师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一)顺应智能化大环境,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平台,优化教学效果数据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占有核心基础地位。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笔者得出:哪些教师应该获得帮助、哪种资源最符合学生的认知等。
[4]对教师来说,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帮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做出改变。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都需要教师的监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是大势所趋。
小学教师应该顺应智能化的时代,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对传统课堂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二)借助互联网,共享丰富教育资源,激发信息技术革命小学生书本上呈现的都是必要的基础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又不足,教师可以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类学习资源通过网络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学习终端自主完成网络资源的学习。
[5]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发布,越能激发信息技术教学的变革。
(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1.0的基础之上,务必重视教师素养的养成,尤其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小学生对音频、视频等混合媒体更加敏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教学资源授课。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信息化意识,探究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参照《能力标准》的要求,笔者发现当前某某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如下。
(一)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但是技术资源应用意识较薄弱问卷结果如图3显示,有大部分小学教师仍然使用幻灯片、投影等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使用电子书包、触控一体机等其他教学媒体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是一种传统的工具性思维,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效果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使我国教育行业永葆生命力的核心举措,是新时代信息化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各项专业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1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意义1.1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
信息技术已然成为重要的教育辅助手段,教育信息化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
也就是说,教师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教育现代化。
1.2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宽,接触的知识面变广,如果教师还一味地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爱为学问之始”。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之时,便是最好的教学时机。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巧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或优美的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知识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2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到,信息化教学能力要逐渐发展并成为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当下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并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服务教学、服务课堂、服务学生。
智慧校园支持下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提升策略
智慧校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个性化等特性,能够提 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促 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内涵
教师数据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数据思维和技能,获取、 处理、分析和解读数据,以改进教学实践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能力。
重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数据素养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范围限制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一区域的中小学教师,未能全面涵盖不同地区、不
同类型学校的情况。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以检验策略
在不同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02
长期效果评估
虽然本研究证明了策略的有效性,但未能对教师数据素养的长期发展进
行持续跟踪和评估。未来的研究可以设计长期追踪研究,以深入了解教
教师的变化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们的数据意识、数据处理技能和数据伦理观念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更加注重基于数据进 行教学改进,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并据此优化教学策略。
学生的受益
随着教师数据素养的提升,学生也从中受益。教师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每个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施方案与步骤
1 2 3
培训课程设计
针对教师数据素养的薄弱环节,设计培训课程,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 方面的技能培训。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让教师亲身体验数据 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师对数据素养 的重视和应用能力。
定期评估与反馈
试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试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还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水平较为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仍然对信息化教学方法和工具不够了解,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
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理念的差异,也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展开探讨,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探讨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信息化教学可以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教育教学的需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信息化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策略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在迅猛的提升,信息化显然成为了当前时代的主流。
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迈入我们的校园中,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贡献力量。
让信息化进入课堂,并且成为主要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是我们教育的创新,同时也是教育力量紧跟时代发展的表现,顺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提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策略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都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们也应该响应号召,改善教训模式,提升自身的水平,努力改善课堂环境,寓教于乐,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还要就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环境的变化1、教育设施的变化过去多数教师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有三机一幕的学校极少。
现在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 2003 年我国有 3 万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比 2000 年统计地 3000 所翻了近 10 倍,全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达到了上千亿元,城镇学校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从而使教师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实现信息化教育有助于推动新的教学模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直都在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也十分缺乏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也达不到预期的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下,教育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率的新课堂。
在这样的新课堂中以信息化教学为媒介,老师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探索有效的提升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认知许多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高的认同度。
态度大部分教师对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信息化教学能力认知与态度教学资源教师们普遍认为,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各种教学软件、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但仍有部分教师对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提出质疑。
技术应用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技术应用不熟练、不深入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技术应用现状教师们普遍认为,目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需要不完全匹配,培训方式相对单一。
培训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信息化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其实际效果持保留意见,尤其是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方面。
漫谈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提升策略
漫谈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提升策略摘要:近年来,国家重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采取了不少政策举措,取得了很大成效。
文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统一认识、强调重要性,分层施训、突出针对性,配套跟进、资源共享性,跟踪问效、提高转化性,综合评价、推动持续性等五个提升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升策略2009 年,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密斯拉和科勒将之前的“技术、教学和内容知识”(TPCK)修正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提出了完整的TPACK 框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的代表性模型。
2014年我国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中,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的“技术与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要求。
这里,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培训探讨其提升策略。
一、统一认识,强调重要性1.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带来的变革。
特别在国际国内新冠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教师线上教学与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线上打卡成了常态化教学,因此,教师善于运用线上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牢固树立坚持学习、带头学习、更新观念的意识。
在教学中善用教学线上网络课堂平台、以及运用抖音、微信等科技手段,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展示好课件,在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多动脑、多思考、多交流、多否定(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多创新,大胆践行,勇于探索,促进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2.引导沟通,利用信息化平台改变传统教学。
一是抓课前预习。
利用班级微信群、抖音、网络课堂等信息化平台发布课前预习通知、预习要求、预习资料,部署学生预习。
并随时在线为学生答疑,促进学生课前掌握基础知识,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分析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文章首先界定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伦理素养缺乏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包括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完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等。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教师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其内涵包括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以及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智能教育、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教师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探索中前行。
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使得教师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当前,教师教育信息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师工作计划——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工作计划——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效率
一、目标与任务
本学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效率。
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工作计划
1.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他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我们将建设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类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教学,同时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 推广在线课程与混合式教学
我们将推广在线课程与混合式教学,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
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4. 完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
为了确保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
我们将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信息化评估,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期望能够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作者:宫玲玲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9期摘 ;要:2019年4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提升工程2.0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之策,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的战术之需。
本研究通过对当前乡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背景、培训现状、提升策略和推进方式进行分析,以为当前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培训;信息化一、政策背景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以教师〔2013〕13号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1.0)。
能力提升工程1.0工程等目标主要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方式,促进中小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通过能力提升工程1.0工程的实施,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
能力提升工程2.0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之策,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的战术之需。
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任务是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将基于教师培训主动意识淡薄,培训对象混同化,课程资源无法关照个体需求,校本研修与培训缺乏关联,发展测评未能有效落实等1.0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互联网+”时代区域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互联网+”时代区域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路径与策略发布时间:2022-03-12T07:22:07.57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中作者:张爱华[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科技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紧密融合,推动了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改造。
而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数学教师在新型教学环境当中所必然经历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当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推动自身教学能力的进步,让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够发挥好现代科技的优势功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
本文将从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张爱华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科技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紧密融合,推动了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改造。
而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数学教师在新型教学环境当中所必然经历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当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推动自身教学能力的进步,让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够发挥好现代科技的优势功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
本文将从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信息科技素养;课堂教学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领域当中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学校更加重视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能够发挥互联网教学技术的积极功能,为学生呈现更加趣味性的学习课堂,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组织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提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提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一、引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作为小学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适应数字化教育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本文将从提高信息意识、加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探讨提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二、提高信息意识信息时代注重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信息意识是信息时代中一项重要的素质。
小学教师要有从信息中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主动意识,时刻关注教育信息的能力。
在这方面,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自己的信息意识。
1.了解时事新闻。
教师要增加对国内外时事新闻的关注,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以及政策法规的变化。
2.参加专业会议和研讨会。
教师要参加教育领域的专业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
3.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
教师要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期刊和研究报告,了解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加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是提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
小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并有效地进行筛选和整理。
以下是一些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策略。
1.利用互联网资源。
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搜索引擎、教育网站和在线教育平台,获取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2.学习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
教师要学会通过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将海量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提取并保存有用的信息和资源。
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挖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培养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以下是一些培养信息技术技能的策略。
1.学习常用的教育软件和工具。
教师要学习使用常用的教育软件和工具,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以及教学管理和评价软件等。
2.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课程。
信息化2.0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化2.0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本课题研究之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资源整合,逐步同时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出方式、学生的自学方式和师生活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学和发展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自学工具”。
网络资源的利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作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作文素材。
利用网络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围,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
凭借网络,“师生”、“生生”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
这不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学活动空间,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得到发充分满足。
2.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整合的建议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也使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将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涉及到语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外、还会用到音乐、美术、科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进行作文的同时,也学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各科知识得到同步增长,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3.小学作文教学的建议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加之教育部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三年级开设电脑课,许多家庭为了配合学校的教学都自备了电脑,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为此我们提出本课题旨在寻找网络资源应用于作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实地考察传统思维中的作文教学,我们指出存有着两个注重的问题。
一就是学生的视野“较窄”,二就是学生的作文内容“空”。
所谓“较窄”,就是把课本做为唯一的自学场所,把教材做为唯一的自学资源,以为自学不好语文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就是最显然的任务。
其实,这种将书本知识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错位的状况,并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死守一隅,半封闭在课堂上、书本上,不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对外开放,不向信息化的社会对外开放。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角色,其专业素养发展备受关注。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信息化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为教学实践带来了便利和可能性。
但教育信息化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情况,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旨在帮助小学数学教师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求,提高其专业素养水平,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专业素养发展路径,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和提升。
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人才,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提升。
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了解教育信息化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可以为教师专业培训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信息化2.0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必备素养与提升策略
信息化2.0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必备素养与提升策略1. 引言1.1 信息化2.0时代的背景信息化2.0时代是指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数字化、网络化社会转型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2.0时代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信息化2.0时代,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喜欢通过数字化工具来获取知识,而不是传统的纸质教材。
教师在信息化2.0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
信息化2.0时代的背景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以更好地引领学生迈入数字化、智慧化的未来。
1.2 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在信息化2.0时代变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在信息化2.0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化2.0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提升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 正文2.1 信息化2.0时代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必备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化2.0时代,教师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书、多媒体教学等,来支持教学活动。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相应的策略分析。
1.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容易获取。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软件、数字图书馆等渠道获取到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学生个性化学习信息化时代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这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交互性教学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实时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信息化时代,教育评价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笔试评价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入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评价,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上特点使得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策略分析和思考。
二、策略分析2. 创新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化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拓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借助互联网开展拓展学习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拓展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视频学习相关知识,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施策略的注意事项1. 教师素质的提升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收稿日期:2019-12-17基金项目:2017年度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吉林省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LSJY2017G023);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吉林省转型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GJX2019B18)。
作者简介:姚丽亚,女,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姚丽亚(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现象变得普遍,不仅大学课堂全面实现信息化,多数中小学课堂乃至幼儿园也已经采用信息技术。
本文从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与内容出发,探讨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而提出提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155-02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与内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3个领域提出了50项基本要求[1]。
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四部分构成。
专业精神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追求。
教师的工作即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全部身心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而努力,这是对本职业的一种认同和期待。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内在因素以及深刻认识对待学生、对待知识、对待教学过程的态度。
专业知识素养包括本学科知识以及“整合知识”,即在深入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涉猎,并能够同本学科专业知识融合,形成一种全面整合的知识体系。
专业能力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激励与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以及反思和发展等领域的专业能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作者:吴金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1期【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在迅猛的提升,信息化显然成为了当前时代的主流。
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迈入我们的校园中,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贡献力量。
让信息化进入课堂,并且成为主要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是我们教育的创新,同时也是教育力量紧跟时代发展的表现,顺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提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新型课堂技术革新【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198-01引言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都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们也应该响应号召,改善教训模式,提升自身的水平,努力改善课堂环境,寓教于乐,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还要就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
1.教育信息化与教师1.1教育信息化推動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信息化教育有助于推动新的教学模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直都在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也十分缺乏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也达不到预期的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下,教育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率的新课堂。
在这样的新课堂中以信息化教学为媒介,老师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新教学模式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然后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率。
1.2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措施要想促进教师在教育过程采取信息化的措施。
首先,学校方面就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视;其次校方还要不断的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多引进一些新的高科技教学器械,在器械方面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不断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让教师首先有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以及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作者:钟苇笛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逐渐走入中小学课堂,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基础教育面临着解构与重构,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核心,教学管理、教与学方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等都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这场变革的直接影响因素。
该文从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关注热点出发,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以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应用实践与专业发展现状为例,着力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助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21世纪以来,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网络技术、3D打印、物联网等诸多新媒体新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日益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世界各国衡量国际竞争力、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教育信息化(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是指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系统地提升和变革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领域,以促进教学变革为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实现学习型社会为核心任务的动态系统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尤其是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发展重心逐渐由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转向到教学应用的深入发展阶段,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教育信息化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软硬件运营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方法的变革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以中小学教师为代表的“人”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因此,无论从宏观的国家战略还是从微观的教学应用层面来讲,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成败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Teae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 t)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美国在NETP1996—NETP2016国家教育技术规划中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应具备技术使用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得到更加有效、更高質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教师需要获得参与课堂研究、案例剖析、教育改革的机会,促进其专业发展”“建立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学习网,发展具有在线教学技能的师资力量”“发展一支善于进行在线、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队伍”,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新加坡更关注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以期促进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建立诸多激励机制,奖励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
法国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师资培训。
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现实诉求为教师专业发展增添了包括技术、资源及教学应用能力的新内容。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以技术作为内容、环境、途径、手段和方法,促进中小学教师,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其内涵包括基本的信息素养、借助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合理利用技术收集资源和处理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利用技术开展自身的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
(一)基本的信息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教师是学校发展与变革的最重要基础,要求教师借助技术能明确信息需求、准确识别并选取资源、提取并加工信息、展示并评价信息,提升思维能力,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潜能,在意义丰富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合作和基于研究的学习活动,建构并学会知识,合理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合理利用技术收集资源和处理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合理利用技术收集资源和处理课程的知识和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查找/选择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设计/组织多媒体的学习材料,收集、整理和归纳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数字资源,管理和调配支持学习的技术资源,在技术丰富的课堂环境中采用不同的组织管理策略。
(四)利用技术开展自身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利用技术开展自身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是指教师需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发现力,利用技术提高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外的其他方面(备课、构建学科资源库、课程规划、评价学生、联系家长、教研交流等)新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效率。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教师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变革的动力。
随着我国中小学“农远工程”“三通两平台建设”、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智慧校园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管理服务与教学应用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如何?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重庆市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应用实践,探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年轻直辖市,“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各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打造卓越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2年重庆市成为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后,加快构建“渝教云”服务环境。
全市信息化建设累计投Jk25.6亿元,已基本完成“三通”建设和省(市)级数据中心建设,市级教育网络总出口带宽达100G,中小学陆续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师机比1:1,购买、开发、汇聚中小学同步课堂资源(库)、西师版教学点数字资源、名师课程资源、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达10T,一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室已配备视频展台、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白板、录播系统、移动终端和3D打印等信息化技术设备。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庆市中小学积极建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课堂,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教学应用优秀骨干教师、积累了一批教学应用典型案例、探索形成了一批不同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
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建设与应用起点低,发展不均衡;设备利用率低,应用不普及;课程资源少,自主开发不充分;师生信息素养差,融合创新不足等。
结合重庆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下简称“优课”活动)和教育云课堂项目工作,从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的角度,笔者总结了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重庆市大多数教师有比较端正的学习新技术的态度,热切希望有更多更好用的新技术进入学科教学应用和管理,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程度与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例如,在云课堂试点项目课堂应用的调查问卷涉及“试点学校教师的教学、办公和学习方式”时,主城区云课堂试点学校教师均能制作PowerPoint精美的个性化课件,指导学生熟练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还能在教学中合理选用QQ软件、电子邮件、学习网站、盒子鱼等学科APP等大众交流、学习工具;边远乡镇试点学校的多数教师则只会利用网络搜索教学资料,新技术仅是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
(二)技术应用不普及很多教师技术应用意识淡薄,对技术望而生畏或者拒绝反感,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存在“不用技术”与“滥用技术”的现象。
在开展“优课”活动市级评审中,好多学科评审专家反映一些教师晒课所提交的精美的教学课件、视频等素材与课堂教学实录不对应,甚至信息化的教学设计都是生搬硬套。
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在这些参与晒课的教师真实的课堂上,技术并没有真正应用于教学,技术仅仅成为课堂的摆设。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不足很多学校和教师习惯于用技术为应试教育服务,对面向新课程与信息化环境的学科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等问题则无所适从。
2013年起,重庆市云课堂试点项目课题组每年举办1-2次市级现场观摩交流研讨会,在云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究课中,实验教师和学生都能使用平板智能终端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但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演示加灌输,课堂缺少互动交流与自主合作探究。
与会的各试点区县骨干教师普遍认为,如何進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目前试点应用最大的困惑。
在新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下,多数教师还不能独立完成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不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四)信息化培训效果甚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颁布以来,重庆市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6年,全市已培训教师212330人,培训总人数占全市中小学教师的82.88%。
17个区县已经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的全员培训,17个区县完成超过70%的全员培训,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但从一线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来看,培训主要侧重于软硬件的操作培训,较少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建构,较少指导教师怎样组织课堂活动才能有效保证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较少区别在不同的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的路径等等。
培训内容重理论,缺少实践案例指导;培训形式单一,缺少互动交流;培训计划自上而下,较少考虑学校实际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培训实践机会少,缺少持续的技术支持与专家指导;教学压力和有限的时间也严重影响培训的效果。
(五)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内在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
2016年6-9月,重庆市分四个片区开展“优课”活动专家巡回指导,深入各片区一线教师的常态课堂后,我们发现了带有普遍性的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一是没有充裕的时间,教师们总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阅卷,很少有时间学习并应用新技术、尝试并优化信息化教学、探索并反思教与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