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故乡记

鲁迅喜欢猫头鹰,这是他亲自画的猫头鹰。他的朋友这样描述他:

"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作,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猫头鹰。"

鲁迅很像猫头鹰,相貌、性格和气质都像。他有"会看夜的眼睛,会听夜的耳朵",他是二十世纪黑暗中国为数不多的睁着眼看世界的人。一直到今天,他一直在黑暗里,睁着眼看着我们。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木更苏,正是"踏青"的好时节。绍兴城显得温润而静谧。

"鲁迅,以1881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许多年后,鲁迅在他的自传里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一天,是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欢天喜地地迎接这个家族长孙的诞生。祖父给这个孙子取名"阿张",学名也是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豫才"。37年后,因为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笔名不胫而走,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虽然用过14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人们熟知的只有一个名字:鲁迅。

当鲁迅睁开双眼环顾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和他的父辈生长的年代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什么像20世纪之交西潮东来时的风云激荡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并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现代文明的林林总总正悄然改变着绍兴这座小城。

在老台门对面有一大片空地。这块空地就成为附近居民娱乐场地。鲁迅幼年时代在这里经常看到的是绍兴地方戏有名的"大班"与"目连戏"。除了目连戏外,还有迎神赛会。鲁迅记忆深刻的是冤苦的"活无常"和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的"女吊"。在后来的许多时光里,这些形象常常出现在鲁迅的梦里和笔下。这些童年意象给他的强烈刺激,留在心底里的是人的尊严和力量。

对于故乡绍兴,鲁迅一直怀有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鲁迅对故乡表现出热爱、崇敬,甚至终生的眷恋;而另一面则又充满了憎恶、决绝,甚至诅咒。这和他最初感受的凄风苦雨和人情冷暖紧紧联系在一起。

绍兴,在后来鲁迅的许多作品中取名"S城"。

绍兴地处江南,傍水而建。近有曹娥江,远有钱塘江,涛声不绝。河汊,小桥,乌篷船,是山阴道之外的另一组应接不暇的风景。这里还有山地,有峰峦,有岩石,有着严峻刚毅的灵魂。所谓"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这里产生过相当一批著名人物,王充、王羲之、陆游、徐渭、王思任。鲁迅曾经辑录有关这些"先贤"的故事,名为《会稽郡故事杂集》,以为"供其景行,不忘于故"。他很喜欢王思任的一句话,这就是:"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不同于帝都南京,绍兴没有那种霸气,也没有大都会一般的奢华。这是一个中小城市,也可以说是边缘城市,四围毗连乡村,除了官僚、工匠、市民,有名的师爷之外,经常有无数的农民、渔人、乞丐混杂其中。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叠合的中间地带,鲁迅有机会从小接受相当完好的教育,一方面是众多儒家经典,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民俗民风,两者都紧连着乡土中国固有的文化血脉。在其后鲁迅50多年的生涯中,故乡的山水,习俗,戏曲文化等等一切,几乎成了他一生中仅有的一点诗意,并常常成为他慰籍内心的记忆。

2歧路彷徨

鲁迅剪去了自己的辫子,他把辫子丢给了日本的理发匠;鲁迅穿过西装,他用文言文写作中国科技史;鲁迅穿自己设计的中山装,他用小说对辛亥革命极尽讽刺;鲁迅此后一直穿着中式长袍,他在杂文里不遗余力地诅咒中国传统……

1898年,17岁的鲁迅走出了故乡,他的第一站是南京。就在鲁迅走进新式学校的时候,

他并不知道,一场变革的风暴正在遥远的北京酝酿。

这年的5月,鲁迅拿着母亲东拼西凑汇集起来的8元川资,走进了江南水师学堂,他给自己取了一个颇有励志报国的学名"周树人"。

在一般绍兴人看来,和科举取士相比,走进新式学堂,这是坠入了穷途,是被迫走一条没出息的离乡背井的路。

江南水师学堂的旧址,虽然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了,但人们还是仿照当初的样子,设立了鲁迅纪念馆。江南水师学堂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之前,于1890年(也就是光绪十六年)由曾国荃创建的,同时建办的还有设立在刘公岛的北洋水师学堂。这是中国的洋务派准备迎战虎视眈眈的敌人,加强中国海军实力所作的一次可贵的努力。

北京城南的湖广会馆是历代举子们进京赶考的聚集地,1898年,这里云集着一批忧国忧民的学子,康有为、梁启超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他们的领袖。康有为以一介书生,历时7年、前后共7次伏阙上书,率领弟子们奔走呼号,力排重阻,倡言变法,终于惊动朝野,感动了清帝。

这年6月11日,即光诸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100天内,康有为所上的条陈超过历年总和,士民的奏折多达650余件,光绪帝颁布的除旧布新谕旨共280余件,可谓目不暇接,马不停蹄,风鼓雷动。这次极其短暂的变法运动迸放出极其瑰丽壮观的光芒。特别是那大变全变的主旨,伸张民权的精髓,雷厉风行的作风,开千年未有的变革新风。在当时就造成京城内外"舆情翕应,绩效若飞","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时尚。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介绍说: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经济据说是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或者和美国现在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几乎有相提并论的地方,但是当时西方已经通过了启蒙运动,从18世纪、19世纪,特别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发展得非常神速,那么中国一方面对西方是无知的,无知的本身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从利玛窦以后,在17世纪、18世纪以后双方已经没有这个真正的学术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可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当时的特别是官员除了无知以外,还非常傲慢,无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不了解西方,但是无知加上傲慢就非常危险,因为对整个西方所带来的一些不仅是政治制度,不仅是船坚炮利,还有后面一些比较深刻的价值都没办法理解。

这年9月21日,慈禧宣布训政,光绪随即被幽禁深宫,康、梁流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

在南京,新的学校和新的环境并没有让鲁迅找到新的气象。号称现代学校的课程不过是所谓"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的"折衷",不过是要"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

在学校呆久了,他逐渐发现,这里名为"新学",骨子里却处处是"旧"的。对鲁迅来说,好不容易冲出了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现在又重新落入学校的等级制度中,这不仅令他难以忍受,而且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失望。

3思想风暴

这是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的一张合影,他站在民国的官僚和同事之间并不起眼,在北京的很长一段时间,鲁迅是民国政府教育部的一名官员,过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的机械生活。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的:"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对这个国家的绝望,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鲁迅对这个民族的绝望,也是从那个时候注定的。

1912年,鲁迅再次告别故乡,北上京城。他人生又一次改变由此开始。从绍兴到北京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