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新人教版优质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离骚屈原人教新课标优质课件完整版

离骚屈原人教新课标优质课件完整版

离骚屈原人教新课标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选修课程《离骚》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离骚》的第一、二章,详细内容为:阐述屈原的身世、理想及其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因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悲愤情绪。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了解屈原的身世、理想及其悲剧命运。

2. 掌握《离骚》第一、二章的词句、修辞手法,能正确翻译、鉴赏。

3. 体会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离骚》中的生僻字、难句进行翻译、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屈原的理想、情感,掌握《离骚》的文学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离骚》。

2. 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介绍《离骚》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身世、理想。

3. 课文解读:详细讲解《离骚》第一、二章,分析词句、修辞手法,进行翻译、鉴赏。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屈原理想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屈原的精神传承下去。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讲解、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屈原简介2. 《离骚》创作背景3. 第一、二章词句解读4. 修辞手法分析5. 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离骚》第一、二章,并分析其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屈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屈原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开展关于爱国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离骚节选赛课一等奖ppt课件

离骚节选赛课一等奖ppt课件
离骚节选赛课一等 奖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6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离骚简介 • 离骚内容解读 • 课堂活动与互动 • 教学反思与总结 • 相关资源推荐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 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经典文 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楚辞校注》
宋代洪兴祖的经典离骚校注,涵盖了楚辞的全部 内容,是研究楚辞的重要参考书。
《楚辞集注》
明代钱杲之的离骚集注,以宋人为中心,旁征博 引,是理解离骚的经典之作。
《楚辞通释》
清代王夫之的著作,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 阐述,有助于深入理解离骚的文化内涵。
与离骚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本课程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 革的需求,旨在帮助学生提高 对《离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课程目标
掌握《离骚》的基本 内容和思想主题
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 能力和文化素养
分析《离骚》的艺术 特色和文学价值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离骚》的作者屈原的生平和 思想背景
《离骚》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 题
《离骚》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 值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离骚 节选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 得以应用。
VS
未来展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优化教学方 法和内容安排,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也将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以更好地促进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06
相关资源推荐
其他经典离骚解读作品推荐

课件_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获奖PPT

课件_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获奖PPT

2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 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A、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5、少无而世俗韵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
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
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理解第七第八节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 返回原路。 (用原诗句填空)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 佩饰。检查的结果是?
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 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 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 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 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 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其代表作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謇:jiǎn 谇:suì,进谏 B.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5-离骚-大赛获奖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5-离骚-大赛获奖ppt课件
-19-
5离 骚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0-
5离 骚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血泪凝结成的生命挽歌 ——浅析《离骚》中屈原的悲剧形象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
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 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使祖国强大、富裕。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点评: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诗人最不
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儿说他穿着奇装异
服,一会儿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
篡改法令,歪曲事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诗
人下决心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在这里,诗人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
) (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 (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8-
5离 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多义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9-
5离 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10-
5离 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9)(2010·大纲全国高考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0)(2010·大纲全国高考Ⅱ)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1)(2010·辽宁高考)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 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离骚》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离骚》课件(共34张PPT)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 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 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 屈原联系起来。
• 再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 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 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 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最后,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 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 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 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 “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 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 “似”、“若”之类。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拍,随 文切分。
(2)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 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 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 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 完,等待下句补充。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
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
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
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
粽子样。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 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 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 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 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 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 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语文:5-离骚-同步教学(人教版必修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语文:5-离骚-同步教学(人教版必修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3)何方圜之能周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延伫乎吾将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不入以离尤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芳菲菲其弥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高__、__长__:__形__容__词__旳__使__动__使__用__方__法__,__分__别__译__为_________ _“__使_…__…__高__”__“__使___…__…__长__”__或__“__加__高__”__“__加__长__”________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死__:__形__容__词__旳__“__为__”__动__使__用__方__法__,__译__为__“__为……而死”
(4)古义:原来就是这么;今义:连词,相当于“虽然” (5)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旳”;今义:用于特指古 代皇帝旳自称 (6)古义:“以之为”旳省略;今义:以为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配人教版)◆ 9.判活用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_____哀__:__形__容__词__旳__为__动__使__用__方__法__,__译__为__“__为__…__…__哀_ 伤”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2 •(配人教版)◆ 10.析句式
(1)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
(2)步余马于兰皋兮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吾知其亦已兮 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余冠之岌岌兮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离骚》教学课件(共12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离骚》教学课件(共12张PPT)

离骚/LI SAO
含有牢骚不平之意,就是屈原遭谗言被驱 逐之后,抒发自己心中的忧思。
诗词解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民生:百姓的生活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屈原形象
忧国忧民
洁身自好
坚持真理
嫉恶如仇
忠贞不移
“浪漫主义”是什么?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 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 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离 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
赵朴初题屈原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作者简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屈原
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 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 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 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 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楚辞介绍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 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 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 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 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风骚”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高一语文精品课件:2.5《离骚》(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精品课件:2.5《离骚》(新人教版必修2)

3.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浩荡 今义:水势大,也泛指广阔或壮大
(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不得志 穷困 今义:指经济状况不好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流消逝 流亡今义:指因灾害或其他社会原因被迫离开 家乡或祖国 (4)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本来就是这样 固然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 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 5.词类活用 • 哀民生之多艰 哀:为动用法,为„„而 哀伤 • 固前圣之所厚 厚:推重,形容词用作动 6.文言句式 词 (1)被动句:謇朝谇而夕替 (被罢官) . • 长余佩之陆离 长:加长之意,形容词用 (2)状语后置句:步余马于兰皋兮 (在兰皋散步) .... 作动词 (3)宾语前置句:不吾知 其亦已兮(不知道我„„) .. • 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加高,形容词用作 (4)定语后置句:高余冠之岌岌 兮(高高的帽子) 动词 ..
• 8.了解背景 •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 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今人对 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时被疏以后, 有说作于顷襄王时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 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 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 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 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 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 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 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 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 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 《离骚》简介 • 《离骚》内容解析 • 《离骚》的影响与价值 • 《离骚》的诵读与欣赏 • 《离骚》的衍生作品与解读
01
《离骚》简介
作者介绍
01
02
03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被誉 为“楚辞”的创始人,是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 主义诗人。
屈原生平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 曾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 等职务,因遭谗言被流放, 最终投江自尽。
现实意义
思考《离骚》对后世的影 响,以及它所传递的价值 观和人生哲理在当今社会 的现实意义。
个人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 感体验,谈谈对《离骚》 的理解和感悟。
05
《离骚》的衍生作品与解读
衍生作品介绍
《离骚》的诗歌朗诵
《离骚》的绘画作品
一些艺术家将《离骚》改编为诗歌朗 诵,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 传达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THANKS
感谢观看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之作,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 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意义
《离骚》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 暗、民生困苦的强烈批判和对国家、 民族的忧虑,体现了屈原高尚的爱 国情操和人格魅力。
历史意义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 要里程碑,也是研究战国时期社会、 政治、文化的重要史料。
个性化语言
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使诗歌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03
《离骚》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01
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屈原的《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
作,为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中语文《离骚》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离骚》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诗体解放』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浪漫诗风』 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 『创造赋体』 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 发愤之所为作也。
骚离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名 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 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 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 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
• 通假字 •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 同类活用 •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 特殊句式 •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
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 岁不等待我。
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
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
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
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
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 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 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 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件(1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件(16张PPT)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死不从
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信念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
03 美读,读准感情,与尔同销万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热情、痛苦全部寄托于《离 骚》之中,可以说《离骚》是作者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 成的宏伟诗篇。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பைடு நூலகம்
01

识记语基:
读准字音

01 读准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
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01 读准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

长/ 太/ 息 以掩/ 涕/兮,哀 民生 之多艰。 余/ 虽/ 好/ 修姱 以/ 鞿/羁兮,謇 朝谇 而夕替

屈原之我见》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
章,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谢谢
5 离骚

1.赏文:反复吟诵古诗词,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关键语

句,体悟诗人情感,背诵课文。

01
离 骚
听读, 读准字音,感受一段音乐美: 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断句、节奏。
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优秀课件

《离骚》优秀课件

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总结词
通过对《离骚》中诗人屈原的社会理想和公正观念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 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详细描述
在《离骚》中,诗人屈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邪恶的愤怒与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社会公正和正义 的追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寓意 深刻,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
对比与反衬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突出了屈 原的个性和思想特点。
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和思 想,彰显了屈原的高尚品质和与
众不同之处。
反衬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 动有趣,引人入胜。
铺陈与夸张的表现手法
铺陈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气势磅 礴,情感丰富。
日期:
《离骚》优秀课件
汇报人:
目录
• 《离骚》简介 • 《离骚》的文学特点 • 《离骚》的思想内涵 • 《离骚》的艺术风格 • 《离骚》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 《离骚》的传承与应用
01
《离骚》简介
《离骚》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总结词
屈原,楚国贵族出身,官至左徒,因遭谗言被贬谪而流亡,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
02
《离骚》的文学特点
浓郁的抒情与个性化的表达
抒情性
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主体,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 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痛苦。
个性化表达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修辞,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个 性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丰富的象征与隐喻
象征
作品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如“美人”、“芳草”、“夕阳”、“风雨”等,寓意深刻,富有诗意。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屈原·离骚》精美课件(3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屈原·离骚》精美课件(34张PPT)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忽然 流亡:如水流散,古今异义 此态: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长逝,也不肯 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对于屈原的抱石沉江,你有什么看法?
择生和择死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 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 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 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 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 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离骚》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件

《离骚》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件

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从古时候以来本来 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方枘 圜:通“圆”,圆凿,形作名 周:合
孰:何 异道:不同道 相安:相处,相容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处的?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怨恨君王的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苦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高尚德行 谣诼:造谣、诽谤 淫:淫荡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许多小人嫉妒我的高尚德行啊,诽谤我好做 淫荡的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固:本来
时俗:世俗 工巧:善于取巧,古今异义 偭:违背
而:表承接。 错:通“措”,措施 改错,古今异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以:表修饰 掩涕:掩面拭泪 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啊”。 哀:为……悲伤,形容词为动用法 民生:百姓的生活。 之:主谓之间,取独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
我长声地叹息,掩面拭泪啊,为百姓 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 ,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 味和浪漫色彩。
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 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 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 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两至四个节拍, 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 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 应拉长语气,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 连若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东汉班固“离”,通“罹”,“遭遇”之义 ;“骚”,“忧愁”义。“离骚”,即“遭 遇忧愁”的意思 • 司马迁释“离骚”为“离忧”,乃言摆脱忧
愁。
• 王逸解释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忧愁。
即“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
诵读指导
音读
意读
情读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 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 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 “兮”除外),一般是每句三至四个节拍,“兮” 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 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 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掩涕兮,——哀 / 民生/之多 艰。余虽 / 好修姱/以鞿羁兮,——謇/ 朝谇/ 而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以:来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民生:百姓的生活。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
表现诗人极度苦 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闷、难以排解的 的“啊”。 心情,定下抒情 哀:为……悲伤,形容词为动用法 基调。
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 草美人”的传统。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等不朽诗篇。《离骚》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 乱,娴于辞令,故而早 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 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 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由于在内政外交上 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 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 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 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 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 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秦将白起攻破 郢[yǐng]都,屈原悲愤难捱, 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 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掩涕:掩面拭泪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为百姓 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
虽:虽然 好:爱慕、崇尚 修姱:修洁而美好 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
待遇,原因竟是自己 鞿羁:束缚、约束。名词作动词 謇:句首语气词
朗 读 诗 文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生平: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信而被疑,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想的崇高追求 • B。与邪恶势力的斗争 • C。对内在仪表的追求 • D。对香草美人的追求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 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因为屈原作品中的《离骚》 一篇最著名,。因此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 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 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 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尤其大量使用虚词 “兮”,可视为一种重要标志。以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湖北丹 阳人。战国末期楚武王熊通的后代。我国杰出的政治 家和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 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 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 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从这些民 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 大诗人。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372 句, 93
节, 2464 字。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
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
节、52句。
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
同流合污;
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怀 念 屈 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
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 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 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 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 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 品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