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我愿意是急流》学生案
【学习目标】
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
二、反复朗读诗文,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
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急流()裴()多菲
崎岖()稠()密
做窠()懊丧()()
常青藤()攀援()似()的
二、合作探究:
1、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
2、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各是什么这两类意象大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5、
三、拓展
《我愿意是急流》是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
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并仿照《我愿意是急流》写一段话。
(可以略作改动)如:我愿意……,……只要我的中国梦……。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时期背景,分析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点。
探讨诗人为何选择“急流”作为主题,以及这一主题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1.2 作者简介介绍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分析诗人创作风格的特点。
探讨诗人个人经历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联。
第二章:诗歌主题与意象2.1 诗歌主题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自由、独立、坚韧等品质的追求。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2.2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急流”、“岩石”、“荒野”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诗歌结构与形式3.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韵律、节奏、句子长度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3.2 诗歌形式探讨诗歌运用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形式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诗歌语言与表达4.1 诗歌语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4.2 诗歌表达技巧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如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创作5.1 诗歌鉴赏分析如何鉴赏一首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诗歌。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5.2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选用意象、运用修辞等。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
第六章:诗歌分析与解读6.1 诗歌内容分析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
6.2 诗歌情感解读探讨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激情、忧伤、渴望等。
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与诗歌产生共鸣。
第七章:诗歌应用与拓展7.1 诗歌应用分析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文学创作、演讲、写作等。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知识讲解

《我愿意是急流》学生案
【学习目标】
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
二、反复朗读诗文,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
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急流()裴()多菲
崎岖()稠()密
做窠()懊丧()()
常青藤()攀援()似()的
二、合作探究:
1、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
2、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各是什么?这两类意象大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三、拓展
《我愿意是急流》是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
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并仿照《我愿意是急流》写一段话。
(可以略作改动)如:我愿意……,……只要我的中国梦……。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诗歌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4. 诗歌鉴赏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文本解析和主题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诗句,提高鉴赏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培养创作兴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网络资源:查找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诗歌鉴赏作文的质量和思考深度。
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4. 个人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把握。
2. 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2周:诗歌文本解析,逐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3周:探讨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第4周:学习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第5周:诗歌创作实践,分享创作成果。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及时解答疑惑,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
我愿意是急流 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感悟本诗的每组意象,并把握其各自的特点,赏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所营造的美感。
3.感悟诗中的意象群,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诗中蕴涵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感知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不同之处,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温故知新《致橡树》是运用______手法书写的一首爱情诗,诗中集中表现诗人爱情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爱情宣言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昭示作者对待爱情态度的两个字是______。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了解作者裴多菲:2、创作背景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播放乔榛表演艺术家的朗诵。
要点:听时把握朗诵的节奏和停顿的技巧,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品味诗歌的意境。
2、自由朗读,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然后同学主动示范读。
要求:第一,自由朗读,读标准、读流畅。
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第二,边读边标注出其中的意象。
可借鉴学案中的朗诵标准。
四、小组探究,深入品读1、找出诗中两两相对的诗歌意象?分类后的意象群有什么特点?2、两组意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3、诗中采用什么修辞方法?结合诗歌分析。
五、拓展延伸,开阔思维1、模仿《我愿意是急流》诗句形式,再写一个诗段。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2、比较《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两首诗,说说它们在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五、总结作业,巩固提高1、课堂小结:2、作业:①模仿《我愿意是急流》的格式,尝试写一首小诗。
②完成指导练习的题目。
课外补充Freedom and LoveLife is precious of all,But love is indeed valuable more. If, for the sake of freedom, I must pay,I would the above give away!我愿意是树——裴多菲1845年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这样我们就能结合在一起。
我愿意是急流朗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愿意是急流》朗诵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诗人艾青的激情和浪漫主义情怀。
2.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 学生朗诵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2. 朗诵时的情感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兴趣。
2. 诗歌品读: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我愿意是急流”比喻诗人愿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你的注目”象征人民对诗人的关注等。
3. 诗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急流”、“小草”、“荒城”等,理解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4. 朗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诵技巧的指导,如语音、语调、情感把握等,并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朗诵。
5.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朗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朗诵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拓展1. 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愿意是急流、小草、荒城?这与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有何关系?2.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朗诵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练习,下次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朗诵和写作方面的进步,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6. 诗歌背景介绍教师深入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7. 诗歌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表达的主题,如对自由的向往、对苦难的抗争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诗歌创作手法分析教师详细分析诗中的创作手法,如排比、对仗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诗二首》(《雨巷》《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第2.1课《诗二首》(《雨巷》《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2.通过把握诗中形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的意境。
3.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2.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1.文学常识(1)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
后曾用笔名_________、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_________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_________"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____________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_____________”的雅号。
(2)裴多菲,19世纪__________的爱国民族诗人,曾领导1848年的匈牙利革命,并最终为民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一生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___________”。
他的诗作多是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号召人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著名的作品有《自由与爱情》、《贵族》等。
《我愿意是急流》与其他诗作的战斗风格不同,而是一首充满了温情的____________。
2.背景资料(1)《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我愿意是急流》2. 课程类型:诗歌欣赏与创作3. 课时安排:45分钟4.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5. 教学目标:a. 理解并欣赏米沃什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b.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c.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b. 诗歌象征意义的分析和解读c. 学生诗歌创作的指导和评价2. 教学难点:a. 诗歌中抽象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运用b. 学生诗歌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a. 米沃什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原文及注释b.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c. 诗歌创作指导素材和参考示例2. 教学工具:a. 投影仪或白板b.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c. 诗歌朗诵录音设备(可选)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欣赏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b. 简介米沃什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c. 朗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诗歌解析:a. 分段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b.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急流”、“小树”、“荒野”等c. 解读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诗人对爱情、生活和自然的看法3.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b.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c. 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内容,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4. 诗歌创作指导:a. 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愿意是……”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b. 提供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c.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诗歌创作,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点评2. 布置相关课后阅读任务,加深学生对诗歌欣赏和创作的认识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歌朗诵、文学社团等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六、教学过程(续)5. 作品分享与点评:a. 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分享创作心得b. 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c. 优秀作品可以进行班级展示或校园文学社团发表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与创作的重要性2.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给予鼓励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并提出改进措施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提高教学质量九、拓展活动建议1.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2.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力3.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3. 学生对诗歌欣赏和创作知识的掌握程度4. 综合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诗歌象征意义的分析和解读,学生诗歌创作的指导和评价。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一篇:《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知识目标1、学习诗歌朗诵,在诵读中领略异国情趣。
2、了解裴多菲。
能力目标1、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诗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
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来到美丽的阿拉善,湿湿的雨季和明媚的阳光触动了我的诗情。
愿为大家小读新作:因为世上少有秘境,所以秘境阿拉善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热爱,阿拉善人的头脑里贮藏着无尽的神奇和智慧。
因为世上少有至真至纯,所以爱才是需要用一生来追求和呵护的珍宝,所以才让世人跨越时空、用不同的语言来歌唱。
哪怕是千山万水,哪怕是遍体鳞伤,只要所爱常青,只愿所爱幸福。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柔情,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的匈牙利去品味英雄人物裴多菲的追寻。
二、诗人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
1、坎坷的一生: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2、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领导1848年匈牙利革命,在为国牺牲时年仅26岁。
3、抒情的一生:他15岁开始写诗,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
最著名的抒情诗有《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等;最著名的叙事诗有《勇敢的约翰》。
裴多菲用民歌的形式描写人民的斗争。
他说:“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我的歌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第一课”。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这首诗可以看作他献给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参考资料: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人及其作品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和象征手法?(2)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3. 合作探讨(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上述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意象。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写一篇关于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学案

(三)比较两诗的异同
1、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和象征,构筑一个抒情网络,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意象更有感染力,诗歌更有韵味。
2、不同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致橡树》则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三、学生齐朗诵本诗,思考
1、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2、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学案纸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备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备课形式
集智式备课
讲课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导
1、爱情,是最能激荡人心灵的、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在你们心目中,爱情是什么?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来说明。请学生回答。
2、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爱情令人痛苦。爱情啊,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先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回答吧!
教案纸(一)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日
我愿意导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理内容,品情感,赏技巧)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学习重点】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通过学习,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学法指导】先反复朗读,再用心感悟、品味;抓意象,品情感;抓语言,欣赏技巧。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年)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
他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屠户之家。
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他曾在诗中自述道:“父亲要我继承父业,我却做了诗人。
结果呢?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
”可见,裴多菲是早就决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他钟爱的诗歌事业,献给整个匈牙利民族的解放事业了。
1849年,当奥地利与沙俄联军入侵匈牙利,企图颠覆尚在襁褓中的匈牙利共和国的时候,裴多菲毅然策马驱驰,征战疆场,以26岁的青春热血为其壮美人生画上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休止符。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
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
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
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盛赞裴多菲是“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他还说:“我向来是很爱裴多菲·山陀尔的人和诗的。
”2.写作背景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奥地利诗人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朗读并翻译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朗读法:让学生听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急流、荒林、草棚等。
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教学方法解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理解其深层含义。
互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意象和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创作练习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模仿勒内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愿意成为某种事物的诗歌。
3.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激发创作灵感。
反馈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提高写作技巧。
第四章:诗歌表演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表演,可以是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
4.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评价法: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和表现。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持续兴趣。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在学习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5.3 教学方法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诗歌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勒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诗歌文化价值的认识。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临河一职语文(分校)教研组导学案
课题《我愿意是急流》主备人田美恩备课时间2014-05-11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
骖.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5篇材料)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
教学设想:一、将西方婚礼中的有关场景通过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将德育与教材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接受一次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二、教学结构呈递进式复合状(分析写法时:作—仿—创;分析内容时:单样解读—多样解读爱情诗——革命诗;分析特色时:用裴多菲的诗来“现身说法”)。
三、各次朗读均配上有关爱情的比较合适的轻音乐名曲,以渲染气氛,强化美育效果。
四、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场景导入,引发思索1、放电影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
2、提问题提问:看到这里,老师想打断一下,提个问题。
如果你是这一场景中的新郎或新娘,这时神甫忽然问你:“×××,你知道你说出这一声‘我愿意’之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吗?或者说,除了愿意娶她为妻(嫁给他)之外,你还愿意为她作出些什么?”,你怎么回答?3、写心声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排比段的形式,把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事写在纸上(要求:言简意明,直抒胸臆,体裁不限),然后交流并对比评价。
学生自由写作。
交流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如《致爱丽丝》、李斯特《爱之梦》等。
4、作评价教师进行综合讲评。
讲评前和讲评时,要注意发现和褒扬用形象来说话的诗文及其学生作者。
二、引出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供学生鉴赏和模仿1、引导教师:一百五十多年前,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板书作者)也写过和你们刚才所写同样内容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板书题目),写了这首诗以后不久(1847年秋),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德莱·尤丽亚结为伉俪。
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首诗。
2、聆听播放配乐诗朗诵《我愿意是急流》,电脑演示作者生平: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我愿意是急流》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3.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3.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熟读《我愿意是急流》,了解诗歌背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4.2 学生准备:预习《我愿意是急流》,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兴趣。
5.2 感知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5.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理解诗的意义。
5.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5.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爱情主题诗歌的阅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抄写《我愿意是急流》全诗,注意字迹工整。
7.2 结合诗中的比喻,写一段关于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期望的文字。
7.3 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爱情主题诗歌,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8.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理解并体会诗人愿意成为急流的强烈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韵律、意象的感悟。
3. 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对生活、对人生的启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盛世,但他关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2. 诗歌结构分析:本诗共四句,每句都以“我愿意是”开头,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愿望。
3. 诗歌意象解析:急流、小草、破屋、夜雨,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三、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把握: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诗歌中急流、小草、破屋、夜雨等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2. 诗歌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
四、教学难点:1. 诗歌韵律的感悟:让学生掌握杜甫诗作的韵律特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诗歌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从诗歌中获取对生活、对人生的启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方法:1. 品读法:让学生多次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3. 启发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我愿意是急流》。
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对诗歌整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解析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急流、小草、破屋、夜雨等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4. 体会情感:讨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
5.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诗歌中得到的启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场景。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巩固。
2. 学习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
2.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书写课后感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及其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感悟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启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感悟写作质量,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启示。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评论文章2. 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频等3. 网络资源:有关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启示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人及其背景,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韵律;2. 第二课时: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分享感悟和心得;布置课后作业。
我愿意是急流

我愿意是急流《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课题】《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裴多菲【学习目标】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二、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重、难点)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依据提纲,合作学习【学习内容及过程】(一)基础知识(目标一)1、诵读全诗,结合课下注释和《语文指导与训练》,同桌合作,完成以下基础知识。
①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准字音急.流()裴.()多菲崎岖..()稠.()密做窠.()懊丧..()()常青藤.()攀援.()似.()的②请结合自己和同学们的讨论,选出代表,简介作者和本诗的背景(二)诗文赏析(目标二)2、分4人一组,相互讨论,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③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④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⑤你认为诗中两个主体意象间存在有什么关系呢?⑥“在对爱情的奉献上,本诗达到了巅峰,具有极其强烈的感人力量。
”为了突出这一点,本诗在结构上也充满了活力,你能用“为了……,甘愿……”来将本诗的魅力品味出来吗?(三)体味作者真挚情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目标三)⑦概括本诗的主旨三、交流展示,老师点拨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共同分享讨论结果。
然后,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解决诗文内容。
四、课堂训练,信息反馈1、《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诗人把自己和爱人分别比作什么?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并读出来。
废墟奥丧坐窠稠蜜辉煌峻峭3、判断对错A、裴多菲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诗人,创作了大量情诗和描写当代人民斗争的诗作。
()B、裴多菲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共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最著名的抒情诗有《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河一职语文(分校)教研组导学案
课题《我愿意是急流》主备人田美恩备课时间2014-05-11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的 。
( )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
发 。
( )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
字词注音:
嗥.叫( ) 驯.服( ) 蔑.视( ) 迸.发( ) 湍.急( ) 艾蒿.( ) 疲惫.( ) 饿殍.( ) 蜿蜒..( ) 毛骨悚.
然( ) 二、课堂导入
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推荐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
这本页数不多,文辞也简单、朴素的自然哲学随笔是奥尔多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精髓。
书中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不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地方的读者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读者。
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很多读过《沙乡年鉴》的读者,觉得在这本书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只垂死的老狼。
同时,它也是令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幡然醒悟、毕生难忘的一只狼。
为什么这只狼能有如此魔力,让这么多人难以忘怀?非常有幸我们今天要
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 骖.( ) 睇眄.( ) 捧袂.
( ) 瓯.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 台隍.( ) 舸.舰( ) 帝阍.( ) 叨.陪( )
懿.范( ) 彭蠡.
( ) 虢.州( ) 遄.
飞( )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
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3)句 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