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合集下载

社会学

社会学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思想背景1、思想背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画了理想的社会,认为社会起源于人们共同的生活需要,社会要有一定的分工与秩序。

是乌托邦思想的早期代表。

卢梭——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

基本观点是:个人自然地或道义性地被赋予了某些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受国家的调节和限制,国家由此发挥其控制功能。

孟德斯鸠——社会学的先驱之一。

在《论法的精神》中,研究了政治、法律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认为社会制度是一定物质条件的产物。

他是第一个通过对社会特性的考察而解释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的理论家,是法律社会学的先驱。

2.社会思想背景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说;卢梭:分析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孟德斯鸠:批判了专制制度,颂扬了政治自由;圣西门:指出历史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3.学术背景早期的社会调查研究为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学术基础。

17世纪,“政治算术”和人口统计技术开始在英国兴起并逐渐被西欧各国采纳。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社会调查和研究大大发展,其涉及范围广,这些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经验资料。

(二)社会背景工业革命——18世纪到19世纪,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迁。

欧洲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同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法国大革命——近代资产阶级的一场政治革命,是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变革。

剧烈的社会变迁使阶级矛盾与冲突加深。

大革命造成“失范”状态,使人们提高了社会反思意识。

两次大革命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两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革命——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犯罪、自杀、失业二、社会学于19世纪上中叶在西欧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与科学条件的。

(一)社会的急剧变迁是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基础19世纪上中叶正是西方社会急剧变迁的时期。

引起这场变迁的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其中经济革命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为标志;政治革命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为标志。

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概念

1.实证主义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社会学流派。

早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样,都是纯粹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虽然各个社会的性质和类型不同,但相同的原因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这一点是无差别的。

②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③做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回答美与丑、善与恶的问题,因此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是社会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从欧洲传入美国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表现为研究理论的模式化,即理论构架的建立和把研究过程变为可以操作的固定程序。

2.反实证主义--是与实证主义相反的方法论和理论观点,反实证主义的 方法论可以大致概括如下:①强调在自然客体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

②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

③主张借助价值关联,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重要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做出分别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3.社会--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群体性、制度规范性、系统性、能动性。

4.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相对。

认为所谓社会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社会。

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个个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5.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相对。

认为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它涉及文化、社会结构、权力关系、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等方面。

社会学家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探索社会现象,并试图了解人类在社会中如何行动、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被社会所塑造。

社会学的起源及发展
社会学最早在欧洲的19世纪兴起,起初以探索工业化及城市化对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为主要研究方向。

1905年,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开创了现代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他提出了理性化的现代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的理性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因此社会科学应该针对这个现象展开深入研究。

此后,社会学逐渐成熟,学科范围逐渐扩大,研究领域也更为广泛。

社会学的重要性
1.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现象,揭示它们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质。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从而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社会学可以深入分析社会问题,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其特定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更为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社会的本质。

3.帮助改善社会问题
社会学家的研究可以使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好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4.促进人的发展
研究社会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内在规律,以发现和培养个体潜力,并为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最后,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为改进社会作出贡献。

当我们了解社会,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使生活更加美好。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产生标志“社会学”是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

表明社会学是用实证能够发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

研究对象: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郑杭生将社会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哲学科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

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社会本质:郑杭生,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的相加,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社会学两大派别(按社会是否真实存在区分)社会唯实派: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由各种制度规范而成的有机整体。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代表学派:社会理解学)代表人物:韦伯(强调个人)《新教伦理》、《资本论》社会交换轮,符号互动论。

社会的特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社会类型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公社社会: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社会学名词解释 (超全)

社会学名词解释 (超全)

社会学名词解释 (超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在社会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理解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会学领域常见的名词,并给出其详细解释。

1. 社会社会是指人类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依赖。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不同的社会群体组成,如家庭、社区、国家等。

2. 文化文化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包括了一组共享的价值观、信念、风俗惯和知识,这些共同的特征被某个社会群体传承、研究和创造。

文化是社会个体行为的指导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

3.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研究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俗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与重要他人的互动,个体逐渐融入社会,并形成与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和社会身份。

4.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总体组织形式。

它包括了社会层次、社会角色、社会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结构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它界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5. 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在社会资源、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平等分配。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研究者关注如何解释和解决不平等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6.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这种转变可以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试图理解和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7.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规范。

社会控制可以通过社会规范、法律和道德等方式进行,以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控制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功能和协调个体行为至关重要。

8. 社会联结社会联结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状态。

这种联结可以是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等。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社会学名词解释1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 、群学:清朝末年,西方社会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来有两种名称,一曰群学、一曰社会学。

谭嗣同于1896 年著《仁学》一书中就提出社会学。

章太炎于1902 年翻译出版日本岸本武太著《社会学》,中文书名也定为《社会学》。

但为什么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却称为“群学”,而不称为“社会学”?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倡言群学是适应了时代潮流,能够起到鼓励中国人救亡图存、团结御敌的功效,对国家、社会的进步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严复在其《原强》一文中说,为什么称斯宾塞的书(指《群学肄言》)为“群学”,“就荀卿言人之贵于禽兽者,以能群也,故曰群学”。

3 、结构功能主义: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的理论派别提出的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它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平衡状态,各部分之间互相协调。

社会有自我调节功能,当它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各部分会相互适应,使社会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本世纪40 至50 年代该理论在美国有重要影响。

4 、冲突理论:使20 世纪50 年代形成的以反对结构功能学派为特点的社会学流派。

该理论流派不同意结构功能学派用均衡来解释社会现象,而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变迁。

它认为现实社会中冲突不可避免,冲突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

5 、符号互动理论:是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过程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是借助于符号这种工具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而其效果有赖于对所有工具——符号的理解,因此,互动实际上是角色互动、符号的互动。

交换理论:是研究人的外显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交换活动,这既包括物质交换也包括非物质的交换。

社会学基本概念

社会学基本概念

社会学基本概念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类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交互方式,并试图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帮助读者对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社会社会是指由人类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群体,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交流、互动和合作。

这种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准则,并通过各种制度进行组织和管理。

社会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提供了资源、机会和挑战,也塑造了个体的行为和认知。

二、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关系的总体安排和组织方式。

它包括了家庭、教育系统、政府机构、经济机构等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人们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和角色。

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机会分配。

三、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学习和内化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逐渐适应了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并形成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家庭、学校和职业等社会机构中,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和反馈来学习和适应社会。

四、社会行动和社会交往社会行动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有目的地进行的行为。

社会交往是指个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意见表达和互动的过程。

社会行动和社会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建立和维持个体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的持续发展。

五、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持续演变和转变。

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新的结构所取代。

社会变迁主要受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政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提供了人们理解社会演变的视角和框架。

六、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指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资源、权力和地位分配上的差异。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学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并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行为和机会差异,探讨了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和解决不平等的途径和策略。

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基本特征:
1.整体性: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而非单个的个体。

2.综合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涵盖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3.经验性:社会学的研究基于实证数据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而非纯理论推理。

4.应用性:社会学的研究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功能:
1.描述性功能: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帮助人们了解和理解社会。

2.解释性功能:解释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和规律。

3.预测性功能:基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4.规范性功能: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教育功能: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学专业介绍

社会学专业介绍
发展历程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自那时以来,社会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不 同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
现状
当前,社会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学都有自己的研究特 色和重点领域。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 新和发展。
积累实践经验。
学术论文写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培养 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将实践经验与学术
研究相结合。
实习与观察
在社会组织、政府机构或社区进行实习或 观察,深入了解社会运作机制和实践中的 社会学理论。
跨学科合作
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 ,拓展研究领域和思路,促进实践经验与 学术研究的相互补充和融合。
城市社会学
介绍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究城市发 展和社会变迁的规律和特点。
社会政策
介绍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探究政府和社 会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03 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CHAPTER
就业方向
社会研究员
从事社会学相关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 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社会工作者
在社区、福利机构、非营利组织等领域从事 社会服务工作。
网络资源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获 取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中国大 学MOOC、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 提供的优质课程。
学习方法与技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社会学理论的同时,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历 史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 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 学的概念和理论。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 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 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 目,例如医疗、军事或刑事制度、互联网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另一方 面,社会科学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 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
⒉应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理应用于社会各部分,以期改进。①农村社会学; ②都市社会学; ③教育社会 学; ④犯罪社会学; ⑤社会工作;等等。
⒊历史社会学:研究过去社会生活的陈迹。
⒋社会学方法论:讨论如何研究社会行为现象的方法。
学科性质
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能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些问 题从孔德开始至今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一些社会学家把该类问题看作是使社会学界发生分裂的最根本的问题,看 作是西方社会学争论的三类理论问题之一。
社会学
研究社会的学科
01 发展历史
03 学科性质 05 研究方法
目录
02 定义 04 研究主题 06 研究工具
07 社会理论
09 学科关系 011 重要人物
目录
08 学科地位 010 主要学派
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 一门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涉及科学主义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 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 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类行为、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探讨社会学的概念和应用。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即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结构、组织和规律。

社会学被视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社会学的历程社会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欧洲兴起了一股人性主义的思想风潮,社会理论发展开始向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方面扩展。

早期的社会学主要围绕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化的观念展开,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细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直到今天,社会学已经涉及到了广泛的研究领域。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涵盖了社会组织、社会地位、社会阶层、社会问题等方面。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它主要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3、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各种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

包括人口变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等方面。

4、社会进化社会进化是指人类过去通过逐步发展与进化而从一个简单的社群向一个发达的社会迈进。

社会进化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实践和发展,及其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三、社会学的意义和应用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动态。

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还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决策。

下面列举一些社会学的应用和意义:1、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如对组织结构、人际关系、团队问题的研究都能起到指导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政治决策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这时就需要社会学来帮助政府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和民意,以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 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11. 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12.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学

社会学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社会学也主要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

(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一节社会运行的条件(一)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二)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三)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四)此外,还有政治条件、文化与心理条件、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和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并非将这一有机系统机械地割裂开来,而是出于深入剖析社会运行机制的需要。

实际上,这五个二级机制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地说,动力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整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控制机制的主要功能是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保障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

社会学

社会学

第一章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社会学的研究特点:(一)整体性指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调整,即使是研究社会的具体现象、具体问题,也时时处处注意从整体出发,联系整体研究部分,着眼于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

(二)综合性社会学的综合性特点,一方面突出表现在社会学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至于自然因素开加以考察。

另一方面,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时往往借助于不同学科(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作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探讨。

(三)实证性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事实,这种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

第二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二、社会学的基本功能(一)描述功能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客观、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社会事件的具体过程和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过程。

(二)解释功能即通过社会学的调查和研究及时、科学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

(三)预测功能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将来可能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计和推测。

(四)实践功能指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确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便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五)教育功能了解自己第二,职业准备日常决策第二章社会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特征1、人类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2、人类社会的联系尽管复杂,但却有规律可循。

3、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人类社会具有精神联系。

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口是社会的能动的要素。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和事件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

自其诞生以来,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那么,什么是社会学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类社会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行为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基于科学的严谨方法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学科。

二、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学的萌芽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它的发展则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出现后逐渐形成的。

社会学的出现与产业革命的到来密不可分,它的诞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和研究的需要。

三、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

其中,社会结构是最为基本的研究内容,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层次、社会权利等方面。

社会关系则是研究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亲属关系、友情关系、伴侣关系、社会网络等。

社会行为是研究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如阶级斗争、社会运动、犯罪行为等。

社会制度则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形式,如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

而社会变迁则是研究社会变化规律和原因。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通过质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另一种是定量研究方法,也就是通过定量数据分析来测量社会现象。

五、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学科,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调查和分析服务,为社会和人类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改善社会条件提供支撑。

总之,社会学是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门户,它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规律,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这也是它的研究价值所在。

社会学

社会学

1、社会学(sociology):社会学是关于社会世界的学说,是对人类生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多范式的学科。

2、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成员的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是社会成员关于善良、正确、称心合意等的共同看法。

3、结构二重性:就是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

4、显文化:当几种文化同时并存时,一定有一种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占据着主导地位,为当时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往往是统治集团所推崇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称为显文化。

5、制度化控制:即按照一整套已形成的条文的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组织化的宗教控制和其他规章制度控制。

1、社会事实:它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现实。

2、社会结构:社会学家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时候,引用“结构”一词,用来分析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部分或方面。

因此,社会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3、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是反映一个家庭从产生到解体的循环过程的范畴,由于婚姻、生育和死亡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口现象,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动也是以这几个现象为标志的。

4、社会性别: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为。

5、集体运动: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群体情景下,由成员之间的相互暗示、激发和促进而发生的社会运动。

1、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或文化集丛,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

2、常人方法学(本土方法论):把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并不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共同的定义、互通有无、角色的讨价还价、利益联盟等流行的社会观点,而是人们明显的与不明显的创造社会秩序的假定的方法。

社会学

社会学
2.社会的交流功能
3、社会的导向功能
4、社会的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三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六.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
1.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2.边际文化(marginal culture),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在文化模式的边缘地带,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大大减弱,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中心文化增强,边际文化也常出现两种以上文化的混合。
七.文化的功能
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2.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
3.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第四章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1)自然科学的发展
(2)社会调查的兴起
第二章社会
一.社会的含义:社会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整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
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
第二,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
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接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社会学

社会学
37、六礼:是我国传统社会规定的一套婚姻程序,起自周代,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8、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单位。
3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40、社会组织:广义的社会组织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家族、秘密社团、兴趣团体、工厂、机关、学校、军队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41、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2、科学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管理模式也称泰罗制,其基本内容是对工人进行规则管理,通过设计工作程序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工作定额和计件工资制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列宁认为泰罗制是资产阶级用来榨取工人血汗的“科学”制度,但其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科学成就。至今为止,泰罗制仍然是工业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23、集体行为:是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众人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无明确目的的和行动计划的行为。
24、时尚:也称流行,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众人对某种新出现的事特或行为方式认同、崇尚和效仿形成的现象。对某种时尚的追逐达到狂热、不理智的程度称时狂。
25、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6、本能: 所谓本能,就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巢、蜂酿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的调控
《专题四—社会整合》读书笔记
新闻与传播学院10级广告班
学生:王明阳
学号:1018023954
社会的自我调控与包容性
《专题四——社会整合》读书笔记社会,即人的有机结合群体,亦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

在我看来,社会的整合内容不仅包括自我调控能力(人为参与下),还有包容突发事件的力量(人为破坏中)。

社会的自我调控能力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即社会制度和社会控制;而社会的包容性在各种社会问题中可以得以体现。

首先,我想先来学习一下社会调控的两大基本内容:社会制度和社会控制。

人们生活在复杂却又有秩序的社会中——可是是什么原因使互不相同的人们能够共处?显而易见,社会行为规范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

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是稳定并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

那么,拥有如此重要地位的社会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还是社会本身具有的呢?众说纷纭中,社会制度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起源和人为设计两种观点: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者被重复使用的规范使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比如农耕制度,原始婚姻制度;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有意设计出来的,制度的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或者政治色彩,比如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一般的,社会制度在三个层次上使用:社会经济形态层次(宏观
社会制度),社会生活领域层次(中观社会制度),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微观社会制度)。

具体地说,可以这样给社会制度下定义: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未定的规范体系。

反复了解社会制度的定义,不难总结出社会制度的三大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多样性),相对稳定性。

社会制度是多样的,无非是为了服务于人类。

那么,社会制度到底有怎样的功能呢?在总结社会制度的功能前,应该先来了解一下社会制度的构成。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四点:价值系统(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规则体系(民俗与民德),组织系统(具体指社会成员、群体、组织机构),设施系统(包括物资设备和象征性的器物)。

社会制度的功能大概概括起来有五点:满足人们的需求,导向功能,整合与控制的功能,文化传递功能,社会制度的负功能。

通过社会生活的结构划和行为的标准化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就是社会秩序的具体反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按照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形式。

因此,适当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思。

社会控制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中的两种用法,实际上反映了其两种含义以及两种来源。

其中在社会系统与管理中,由安培分类、维纳建立的控制论得到广泛运用;而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社会控制是针对人的天性的衰败而言的,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维持社会秩序就必须采取新的机制,即用社会力量去约束人们的行为。

社会控制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统治与制约,政治与非正式控制,外在与内在控制,积极与消极控制。

不难看出,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这二重属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矛盾决定了社会控制是相伴社会而产生的。

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秩序反映了特定情况下的公共利益。

因此,社会控制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维持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但是,有时不合理且不能维持多数人利益的社会控制、或者,僵硬而有力且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的社会控制,也有可能对人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消极的作用可称之为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特别强调的是,社会控制在实践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社会控制的合理性以及控制程度的问题。

其实,适当的社会控制,不仅可以达到与个人自由的平衡,还可以体现有助于人的价值标准。

那么,社会控制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大致可以提到的有习俗、道德和宗教以及政权、法律和纪律。

但是,由人自主组建的并形成一种互相监督模式的社会控制,称之为社会舆论或者群体意识,较于正式的社会控制在群体日常生活中影响更甚。

而对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不协调以至于需要进行社会控制的对象,称之为反常行为或越轨行为。

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的完美结合,使社会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发展。

然而,即使社会调控与监控方面不断的完善,现实社会也不会向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一成不变的处于和谐当中,个体与群体可能遭遇不幸,社会也可能遇到一些麻烦。

这里,学习、了解并想办法解决社会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可是,什么是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正常运作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现象皆可称之为社会问题。

默顿等人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脱节。

可想而知,社会问题是不被大多数人容忍的,并且需要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

破坏性、普遍性、复杂性、时空特征(社会问题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之中的)都是社会问题的基本显著特征。

实际中,社会问题更多的被提到其影响范围以及严重程度,这就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另外两大特征:广度与烈度。

要研究社会问题,要先了解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

从社会问题认识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主要有七大视角:社会病理学观点;社会解组论;价值冲突论;偏差行为论;标签论;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现在,对于全球而言,主要面临的社会问题甚多,这里列举三例,分别是:人口问题,劳动就业问题,贫困问题。

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尤其在中国尤为严重,导致如此局面,原因不单单是政策原因,还有历史文化背景甚至是人口惯性问题。

劳动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意义重大。

贫困可以说在一定角度看来是一种恶性循环现象,比如非洲。

就社会问题的探讨,我认为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的大敌。

在欧洲有含大肠杆菌的黄瓜,在台湾有含塑化剂的食品,在大
陆有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一曝光后,在我们担惊受怕的吃饭之余,我们更应该剖析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发生?怎样解决并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从社会制度角度来看,很明显在对于食品成分以及食品安全的定义十分模糊。

尤其是中国大陆,制度的漏洞是罪魁祸首之一。

因此,要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首先要致力于完善现有食品制度,而且对于教育并且提高人们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不能让解决食品问题陷入被动的局面中。

从社会控制角度来看,食品监管落后、不完善以及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轻松等现象都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因素。

所以,建立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是不必要之举。

更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以细化和具体化,且确保执行落实到位。

社会这个有机的大群体,正是有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而持续的前进是发展。

但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便是各种不同形式规则(制度),那么是否就可以说社会制度是服务于社会控制的?如果认为社会制度包含于社会控制,那么二者可以综合分析吗?亦或者在社会学中,二者不做区分?
备注:
1、功能的分类:(1)正功能和负功能(2)显功能与潜功能
2、制度化: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

制度的生命周期: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