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浅谈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进行初步的探究性 、 创造性教 学活动。特 别是新增“ 课题学习” 这一 内容 , 更
根据初 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 整个初 中数学教学都是在 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 析现 实社会 ,去解决 日常生活 中和其他学科学 习 的过程。
探 交流 的过程 , 验从实际 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 、 体 建立数学 了解数学的价值 ,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 的创新精 是一个实验、 索、 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 和一般 能力方面 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表明新课 模型 , 综合应用 已有知 识解 决问题 的过程, 由此发展 自己的思维能力 。华东
多少、 怎么学, 没有做具体规定。与过去 《 大纲》 比, 相 课程标准在 内容的知识
在数 学活动 的探索过程中 ,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 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
体系方面有增有删 , 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 降, 结构组合 方面_ 分有合 , 仃 表现 作者。教师既要 善于鼓励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 ,又要因材施
一
、
整 体 把 握 新 课标 的教 学 能 力
对教材开发 的过程 。教师不再是教教材, 是灵活 的运用教材。一种先进的 而
国家教育部制定 的全 曰制义务教 育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提 出了义务教 育 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 目标 , 通过义务教育 阶段数学学 习, 即: 学生能够获
教学思想 , 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是教师选用教材 、 资料 , 特别是分析运用教
材的开发能力 的体现。
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 需的重要数 学知识 ( 包括数学事实、
数学活动 经验) 以及基本的数 学思想方法 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初步学会运用 中 的问题 , 增强应用数 学的意识; 体会数 学与 自然及人类 社会的密切关 系,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1. 引言1.1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正是基于当前教育形势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提出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学科交叉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更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深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深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
语文教师需要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不仅要掌握常规的语文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的语文理论和研究成果,保持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
只有深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在对语文基础知识有扎实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语文理论和研究成果。
语文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紧跟时代的步伐。
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2.2 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是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语文能力,使他们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语文学习者。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很快,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思维,采用新对策,具备新能力。
我认为在目前实施的新课改及中英项目倡导的“参与式”教学新理念的背景下,合格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纳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学科权威人士的重要观点,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等,使其作为教学的指南。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教育理念为支撑和导向。
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科研,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只有这样,学校教育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
必须重视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前沿。
经常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笔记,写一些教学经验体会,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分析教学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教师继续教育,使教师素质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二、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的核心能力。
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必须与时俱进。
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坚持摒弃“保姆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大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教学原则。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试论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对教师的新要求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比以往其他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它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这次新课改的实质。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也在这次改革之列。
它是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学习和研究地理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组成,是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它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要达到这个总目标,我们教师和学生就必须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尤其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原来的一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策略,可能就不适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转变和革新。
我认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更新教育和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会随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圈层地理学”、“建设地理学”和“高技术地理学”,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突出人地关系主线。
新课程打破了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沉闷格局,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重点,力求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是突出地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情况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形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层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把能力培养始终贯穿于高中地理课程的全过程。
三是突出专题地理知识。
浅谈素质教育新课标对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一
率 ” 一 章 ,华 东 师 大 版 本 数 学 教 材从 7 级 就 开 始 介 年 绍 统 计 的 初 步 知 识 , 即 “ 据 的 收 集 与 表 示 ” 、统 数
、
整体 把 握 新 课标 的教 学 能 力
国 家 教 育 部 制 定 的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数 学 课 程 标 计 图 等 。新 增 了 概 率 的 内容 。重 视 发 展 学 生 的 数 感 准 ,明确 提 出了 义务 教育 阶 段数 学 课程 的 总体 目 及 估 算 与 近 似 计 算 能 力 ,删 去繁 杂 的 计 算 。淡 化 笔 标 , 即 :通 过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数 学 学 习 。学 生 能 够 获 算 ,重 视 计 算 器 的 运 用 .加 强 实 践 与 综 合 应 用 。 几 得 适 应 未 来 社 会 生 活 和 进 一 步 发 展 所 必 需 的重 要 数 何 方 面 也 增 加 了 三 视 图 、展 开 图 . 图 形 的 平 移 、旋 学 知 识 ( 括 数 学 事 实 、数 学 活 动 经 验 )以及 基 本 转 等 。 向广 度 拓 展 ,向 深 度推 进 了 。 包 的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和 必 要 的应 用 技 能 ;初 步 学 会 运 用 数 学 教 材 是 实 现 课 程 目标 的 体 现 ,是 学 生 藉 此 数 学 的 思 维 方 式 去 观 察 分 析 现 实 社 会 ,去 解 决 日常 学 习新 知 识 的 基 本 线 索 和 教 师 赖 以实 施 教 学 的 重 要 生 活 中 和 其 他 学 科 学 习 中 的 问 题 ,增 强 应 用 数 学 的 资 源 。 新 课 程 为 教 材 的 多样 化 和 呈 现 形 式 的 多 样 化
新课程教学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教学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课程教学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物理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的融合,物理教师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此外,物理教师还需要始终保持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提高,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以便将其应用到教学中。
其次,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此外,物理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
再次,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新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物理教师需要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物理教师还应该能够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设计和组织跨学科的课程活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师应该带头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物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发现潜能。
总之,新课程教学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理教师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物理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第一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
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1——2门选修课或活动课程,在待遇上将予以倾斜。
这学期,每位教师要写出自己走进新课程、感悟新课程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富有特色的案例描述、精彩的课堂片断和深刻的教学反思。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要求写教学后记,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
倡导教学创新,鼓励教学有个性,有创新,使之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多接受新事物,大胆尝试新教法,欢迎教师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每节课都要力求有新意,有亮点。
三、勇于奉献------做敬业型教师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四、敢于探索------做创新型教师(一)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赤着脚,穿草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来教育孩子。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师德丰碑。
浅说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改的旗帜已经高高地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阵地上了,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攻坚新堡垒,为社会培养、造就更多会思维、能创新的开放型人才。
在课堂上,他们更多地注意探讨那些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注重吸收科学、系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自觉与自主,广泛合作与交流,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贴近时代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新与闯荡中,也有许多教师感到了无所适从甚至力不从心。
究其根源,在于他们的能力结构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仍是那一种传统化的刀耕火种式的能力结构。
那么,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过程当中,要想自如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除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以外,究竟还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一、新课标、新教材的透析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管理与运行的指南。
立足其价值取向,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由过去注重培养少部分高考精英向培养众多创新型人才转变,由过去以语文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方向发展,由那种统一的、硬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走向开放的、探究的、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
而具体贯彻实施新课标精神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写体制、体例上,还是在文本结构、目标要求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了现代信息,密切关注学生个体经验,这要求教师重视活动设计,灵活使用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探究与创造的氛围,扩展课堂学习的空间,自己只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等角色。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研究、解剖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面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等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从而使引导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洽。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1. 引言1.1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教学能力,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改还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跨学科教学的需求也日益凸显,语文教师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1.2 新课改背景新课改的背景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课改提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能力,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的内容概括了新课改的起因和背景,为后续正文的论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 正文2.1 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内涵和情感。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胜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已经成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中小学教师本人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就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
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熟悉教材、默记讲稿,是远远不够的,一次成功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学设计,没有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绝不可能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好”的课堂教学。
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作者:鄂福强来源:《商情》2010年第08期[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能力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
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我国初中数学教材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同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只是奠基性的,它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标,至于每个年级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没有做具体规定。
与过去《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表现形式方面有显有隐。
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
特别是新增“课题学习”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此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
能够设计实施最佳数学活动方案。
“新课标”下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下对教师的要求“新课标”是在对我国以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它强调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理念。
一、更新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教材分选修和必修,必修课程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五个系列。
必修课程每册教材为一个模块,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表达交流”包括“写作”和“口语交流”两个部分,共20个专题,每册4个,“梳理探究”有15个专题,每册3个,“名著导读”共10部,每册2部,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
但是,任何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
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重组信息,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分析、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摘要】从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依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能力;教学活动;创新能力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积极贯彻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
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2. 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标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强调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探究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6. 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及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新要求、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新要求、新变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部门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作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备受关注。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新要求和新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下面将对《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新要求、新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注重综合素养培养《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新要求要求学校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需要更多地引入跨学科教学、项目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和学习。
二、强化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要求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多的关注和要求。
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鼓励学校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三、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校更多地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新的要求也提出了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的要求,鼓励学校设立更多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和创新。
四、注重个性化教育新的要求对个性化教育提出了更多的关注和要求。
教育部鼓励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诊断和反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服务。
学校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要求还鼓励学校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性,那么就难以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投身改革的自觉性。
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就是要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实际上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定位在“传承文明”,而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文明”,更需要“开拓创新”。
正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传统的教育功能,基本没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而,基础教育课程应当进行改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能力要做相应的调整。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新课程课堂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自制一些教具, 用于小学科学、 中物理 、 初 化学及生
物课上的实验探究。 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 , 解决实验
室不到位 和 实验材 料 不足 的 问题 ,又 充分 利用 了身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挫折与成功, 学生经历挫折 、 错误 、 弯路甚至失败, 这其中的许多感 受和体验对学 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教 育价值。 在多数的探究中, 教师 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I 从而使探 究在经历 了 弓导,
其解的时候 ,在不能提 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的时 候, 在对问题的研究手足无措的时候 , 在探 究方 向偏 离探究 目 的时候 ,在不能对规律和概念 归纳总结 标
维普资讯
的时候 , 显示着教师的引导水平和能力。因此, 引导 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 当学生迷路的时候 , 教师不是 直接的去指路 , 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 向; 引导可 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 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 , 师不 教
共 鸣。新课 程 要求 改变 原 有的 单 一、被 动 的学 习方 式 , 立和 形成 旨在 充分 调 动 、 挥 学生 主体 性 的 多 建 发
二 、 学生 帮助 、 对 引导的 能 力
在新的教学关系上 ,新课程反对教 师一味的包 办代替 , 把学生作为盛知识 的容器, 而强调教 师对学 生的帮助 、 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
含 而 不 露 , 而 不 明 , 而 不达 , 而 引导 的 内容 不仅包 括 知识 方 法和 思 维 , 时也包 括 价值 和做 人 。 学生对 问题 百 思不得 同 在
样化的学 习方式, 促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 、 富有个性地学习。 主学习、 自 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的教学对教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如何使学生很快 进入角色,找到很好 的切入点是实施新课程的一大 难题。因此 ,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 丰富多彩的 用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一.前言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新的技能和技巧,是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因此,如何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讨论的共同话题。
然而,科学的教学设计,不仅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而且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此,在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以下新要求。
二.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1.引导发散思维,开创“用英语思维”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呼唤发散思维和英语思维,而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质疑并提出新异问题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最好活动形式。
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特见解。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创造性的因素,通过巧妙地创设情景,给予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创造性的对话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正确利用非智力因素,用心培养开拓型人才新课程标准指出,正确运用非智力因素既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又是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气氛。
我们深知,消极的情感不但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其全面和长远的发展。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灵丹妙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他们学习英语。
比如,多让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和录像,举行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等都是培养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
第三、利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并激发他们不断进取,勇于探索,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胜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已经成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中小学教师本人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就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
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
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熟悉教材、默记讲稿,是远远不够的,一次成功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学设计,没有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绝不可能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好”的课堂教学。
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1、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
教学设计中强调的是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在本质上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即教师、教材和学生。
教师的教学是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为了使教学过程高效和优化,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预先设计,这就是备课。
(1)教师应该有了解学生的技能,即能够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基础、目前的学习动机和学生接受的程度;教师还要能够区分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并能将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
(2)教师要有根据学生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即内容进行最恰当组合的能力。
一般说来,教材的内容与组织是按照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发展的一般性水平来完成的,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
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进行组合,这样才能使这一内化过程产生最好的效率与效益。
(3)教师要有结合自身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的技能。
2、制订恰当教学目标的技能。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
目前对于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新的认识。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中小学教师制定恰当的、合理的和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技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技能,尤其是如何将单元教学目标转化成多个课时目标的技能。
(2)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特点制订可操作与可测量目标的技能。
教学目标的恰当性,就在于目标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可评价性,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有将目标具体化的本领。
(3)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预测教学难点,是制订恰当教学目标的核心。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教学目标必须围绕这些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教学设计方案中要设计突出重点的方法与情景,要设计解决难点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3、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
要完成预订的教学目标,必须借助具体而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部分。
从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两方面来看,目前中小学教学中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多,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是教师修养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能够选取最切合实际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一点在教学设计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1)对常见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选择技能产生作用的基础。
就教学方法主要有:接受式与发现式。
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从具体的方法来说;目前有科学探究教学、个别化教学、小班化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情景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可采用的教学模式及其方法。
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提倡的是科学
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这主要是从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而确定的主要教学模式和方法,但也必须要注意不能让教学模式单一化和僵化,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样化。
(2)有比较和鉴别这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
每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依据,但同时也有其运用的范围与限制,不能简单地认为,目前强调了科学探究就摒弃接受式教学。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鉴别每种模式与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与条件,学会评价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结合自己教学的具体情形,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
教学设计的一个方面是根据学生特点,预先规划安排教学内容的组合与教学过程的步骤;另一方面就是必须预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将影响上述设计与安排的因素与情形,并预先考虑一些可能采取的应急措施与手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后一方面常常是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然而这恰恰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及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他在课堂中具有高超的教育机智,即教学的应变力。
而产生这种教学机智的基础,则正是这些教师在课前就对课堂教学情形及其变化进行了充分的估计与预测,并预先对可能出现的情节设计了对策和思考。
长期坚持这样做的教师,其教学机智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教学艺术得到提高。
所以。
要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而流畅地开展,并取得最佳的效果,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
这种技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实践与经验的不断总结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