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张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小学生的激励教育中,可以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理解孩子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庇护等。
在小学生的激励教育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例如提供营养丰富的午餐,保证课堂环境干净整洁,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等。
只有当学生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才能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个人和财产安全的需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激励小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安全和温馨的学习环境来满足他们的安全需求。
教师要注重班级的纪律和秩序,保证学生在学校内安全无忧地学习。
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个人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和防范不良现象和事件的发生。
社交需求是指人们对归属感和社交关系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
在激励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团队活动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乐于分享的精神。
第四,尊重需求是指人们渴望被他人尊重和认可的需求。
小学生也有自尊心,他们希望自己被认可和赞美。
在激励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
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在表扬学生的要注重公正和客观,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尊重和认可。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潜能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他们具备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
在激励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实的学习内容和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和奋斗的态度,引导他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谈谈学习动机
他们的学习动力
-
THANKS
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等基本生活条件: 以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
创造一个安全、无威胁的学习环境:让 学生感到安心和舒适
提供社交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帮助 他们建立自尊和他尊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谈谈学习动机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 学习任务和机会
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们会追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包括创新 、探索、成长以及自我超越。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能会追求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或者通 过解决复杂的问题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学习动机的复杂性。每个学生都处 于不同的需求层次上,对应不同的学习动机。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层次 ,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
尊重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谈谈学习动机
当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都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自尊和他尊,即尊重需求。这包括自 我实现、成就、地位以及对于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知。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能会追求优 异的成绩,或者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或社区服务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获得自尊和 他尊
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谈谈学习动机
生理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谈谈学习动机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睡眠等 。如果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很难集中精力在 其他层次的需求上。在学习环境中,如果一个学生长时 间处于饥饿、口渴、睡眠不足等状态,他们的学习动机 和注意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需要的先决条件与个人动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是社会环境会社会条件。
在满足基本需要的住先决条件中,马斯洛举出了这样一些条件:言论自由,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质询自己,自卫自由,正义,诚实、公平及秩序。
基本观点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2.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内容(1生理需求包括人体生理上的主要需要,即衣、食、住、行、医药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是对生存的需求。
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睡眠和氧气。
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被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掩盖其他的需要。
整个机体将会被生理需要所主宰,其人生观也程变化的趋势。
马斯洛说“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外,他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
他梦见的是食物,想到的是食物。
他只对食物发生感情,只感觉到食物,而且也只需要食物……这样的人真可谓单靠面包为生”对文明社会中的多数人来说,这些低级需要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满足。
那么新的一级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险,引申的含义包括要求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爱、理解和认同,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
谈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马斯洛需要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谈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马斯洛需要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需要层次理论:第一,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第二,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的。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
第三,有的需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动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
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教师应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动机应归因于那些低级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因为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称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分析学生能力、创设条件逐步使之得到满足。
天穹说,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某个学生之前某一学科如何的好,但是换了教师之后,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进而不喜欢这个学科,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一个学生,某一学科学习不好,但是换了一个教师以后,这一学科的成绩突然突飞猛势不可挡的好了起来。
这种现象就可以用我们归属与爱的需要来解释,之前好,但是新的教师对他的好视而不见,让他没有了存在感,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在这一学科上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动机相对来说就要弱一点。
另一种情况,在新的教师这里得到了肯定有了归属感,归属于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进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就变得强烈,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概念及理论介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概念及理论介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什么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
马斯洛将需求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有五种不同的基本需要,这五种需要按照重要性排列,构成了一个层次结构。
这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需要是依次递进的,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开始考虑下一种需要。
例如,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如饱食、避免受伤、保持身体健康),才会开始考虑安全需要(如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财产)。
同样,当一个人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开始考虑社会需要(如友谊、爱情、合作),以此类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确保学生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他们能够和他人相处、合作、沟通,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最后,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能力,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有能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总的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我们,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并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发展全面。
需要层次理论及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培养
需要层次理论及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培养引言:奥苏泊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而现实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直是困扰众多教师的难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并阐明了关于学习动机的观点关键字:需要层次理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摘要: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论证了学习动机对于农村学生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并据此提出关于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指导策略一、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些目标来源于行为主体的需要。
在需要层次理论中,马斯洛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七种需要从高到低排成类似金字塔的等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级需要,较高级的需要是在较低级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前四种需要为缺失性需要,在我们生存中不可或缺,必需得到一定满足,而一旦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也会消失。
由此来看,�W生缺乏学习动机有可能是因为某种缺失性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例如某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那他就很可能在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方面无法得到满足。
后三种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它同缺失性需要的区别在于其永不满足性。
在满足物质需要前精神需要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人的动机聚焦于物质需要,只有当其得到充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
因此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消除影响学生积极有效学习的因素,促进其自我实现学习心理认为,人类学习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来充分发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个性和潜能。
从该角度出发,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Stevick (2000)指出,认知与情感唇齿相依。
情感信息与其他各种信息,如视觉,语言,听觉,嗅觉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要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需要借鉴和应用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提出了人的需求呈现层次结构的观点。
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实施。
本文将浅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一、生理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是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指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如食物、水、空气、睡眠等。
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保障的生活条件。
提供健康饮食、饮水设施、卫生设备以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
只有当学生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展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安全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是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人类对安全和稳定的需求,如住宿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
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例如,要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感。
此外,还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沟通与关怀,提供心理安全感。
三、社交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层是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指人类对社交互动和归属感的需求,如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友谊等。
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交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巧。
同时,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友善互助,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四、尊重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是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是指人类对被他人尊重、被他人承认和成就感的需求。
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认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挑战,帮助他们取得成就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结构范式,将人们对满足需求的动机分为五
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和成就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研究学习动机和获得成就的方式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指引。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如空气、食物、水等,在这一阶段,
相应的动机是寻求生存。
安全需求是在生理需求基础上所产生的,是一种宽容的安全感,其主要表现为了解社会而寻求价值把握。
社会交往需求是建立在安全需求之上的一种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归属感,关于社会的正义和快乐所带来的积极动机。
尊重和成就需求是更高的类别,主要是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例如自尊、名望、尊重等。
在高校和高等教育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即,学校的各项工作应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会关系需求;在尊重和成就需求层面,教育机构应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独特、有吸引力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自尊、名望、尊重和价值把握等需求,促进学生在价值认可方面的提升和成功获得。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实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助人精神,以及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个和谐、丰富的教学氛围。
总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追求优质教学成果和终身成熟健康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正确的路径。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作用:对学习活动的激活作用,定向作用,调节作用;对智力开发的作用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成败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1.心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3.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4.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5.培养学生的成就需要中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1.合理奖惩2.及时反馈3.适当开展竞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1.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成功行为3.进行归因训练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1.允许和鼓励学生作出选择2.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课堂行为3.采用非控制性的、积极的反馈如何有效的奖励1.奖励必须针对学生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2.奖励要针对真正的进步和成就3.尽可能的采用社会性而非物质性的奖励4.奖励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1.利用环境潜移默化2.积极鼓励探究行为3.认知因素的作用4.培养间接兴趣5.兴趣的迁移6.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2.亲身体验,自主尝试3.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布置悬念4.及时反馈、实时鼓励,积极强化,体验成功5.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中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措施1.促使学生“想学”2.促使学生“乐学”3.使学生会学如何促使学生“想学”1.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学习目的性教学2.制定合理的、具体的学习目标3.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促使学生“乐学”1.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生积极性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3.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如何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1.教师应破除陈腐、呆板的教学形式,而代之于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2.在学习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积极强化3.要减轻课业负担中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措施1.开展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典型引路,归因向导3.加强磨练毅力的实践锻炼4.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何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1.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2.培养中学生战胜挫折的自我控制能力3.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努力战胜自我学习方法的特点:目的性;系统性;适应性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原则: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学习方法不足的表现1.学习无计划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5.不会听课6.不会阅读7.抓不住重难点8.理论和实践脱离9.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方法不足的原因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3.对自身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4.学习动机缺乏5.意志薄弱6.因缺乏指导与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1.指导学生制定计划2.指导学生运筹时间3.指导学生有效听课4.指导学生科学复习5.指导学生学会阅读6.指导学生选择环境7.指导学生借鉴方法8.指导学生探索和优化学习方法9.开展学习咨询和交流活动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复习1.复习及时进行2.复习适度超额3.善于归纳整理4.重视学习反馈5.掌握记忆方法6.复习方式多样学生心理差异分为:认知差异;性格差异;气质差异;性别差异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与学习指导1.学习指导要适应学习风格差异2.制定扬长补短的教学策略3.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言语智能2.数理/逻辑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音乐/节奏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人际交往能力7.自我反省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1.知识水平低下2.人格发展有缺陷3.认知水平低下4.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困难学习的学习指导1.改变教育思想和态度2.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3.个案分析法4.策略训练5.合作学习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人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4.品德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0-12岁)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0-9岁)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二:以相对功利为定向习俗水平(9-15岁)阶段三: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四: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16岁后)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六: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定向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的影响2.社会环境的影响3.个体自身的影响品德不良学生矫正的心理学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保护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趋势1.从“他律”到“自律”2.从“结果”到“动机”3.从“对人”到“对己”4.从“片面”到“全面”学生常见品行不良的表现1.攻击2.逃学3.迷恋网络游戏4.赌博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客观原因:家庭教育和环境、学校教育方法不当、社会不良的风气主观原因:1.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2. 缺乏道德情感或情感异常3. 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4. 由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1.提高道德认识能力2.激发道德情感体验3.加强道德意志锻炼4.注重道德行为训练如何有效的加强道德意志锻炼1.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2.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3.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如何有效的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的练习愿望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避免重复不良的行为习惯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4.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迷恋网络游戏的矫正1.加强对网络场所的管理,取缔网络游戏娱乐的非法经营2.教育引导青少年3.合理安排时间4.培养对其他良好活动的兴趣5.认真治疗6.强制戒断班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由信息交流、动作交换和相互理解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学校群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1.社会助长作用(相互影响而提高效率的现象)2.从众行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3.模仿与流行4.暗示效应(利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一种人类需要层次的理论,被认为是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描述和解释。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激励教育是一种通过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谈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饮食、睡眠、空气等都是生理需求的表现。
对于小学生来说,保障他们的生理需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只有在身体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积极面对学习的挑战。
安全需求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二层需求。
小学生对于安全的渴望主要表现在对于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安全感。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暴力、欺凌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要给予学生安全感,让他们有信心、勇气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社交需求是人们渴望与人交往的一种内在需求。
小学生正处在社交需求的关键阶段,他们急需与同学、老师以及家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激励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社交需求,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在团体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合作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尊重需求是马斯洛理论中的第四层需求。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尊重和赞扬。
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激发出更大的学习潜力。
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理论中的最高层需求。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目标。
激励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念,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理想,并努力去实现。
激励学生的需求层次理论
激励学生的需求层次理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无论是在应试教育的过去还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一切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是必要的手段。
马斯洛理论阐述了人人在生活中的需求层次,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同样有自身特定的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一、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
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如果学生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的学习无关。
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学生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学生为奖励而学习,主要关于成绩、作业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对许多学生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的学习环境。
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
如果老师认为对学生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教学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校纪校规、中学生行为准则、班纪班规。
如果学生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学生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
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学生的精神,导致学习效率低、对学校及老师不满或情绪低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以适时、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自我实现者的特征,成为自我指导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那些立志成才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基本知识,为将来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第二,选准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听说、阅读、技艺、思考等方面。教师全面、认真、科学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即所谓:“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第三,锐意求新。创新力的培养在于思维方式的变异,研究方法的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在突破传统中让创造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第四,参加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也才能真正激发创造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让他们具有成就感。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方式不同,如有的学生爱寻求挑战,有的学生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学生则寻求尽一己之力去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以个别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当引导,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教学上极具意义。根据这一理论,制定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上课时间过久易导致疲劳、困累或饥饿等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成效。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导言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行为学、管理科学、教育等领域,对于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深入探究其理论内涵与应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被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需要到更高级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分别为:1.生理需要层次:食物、水、空气、保护和理性的生殖欲望等;2.安全需要层次:比如安全居所、安全的工作、医疗保健和保险等;3.社交需要层次:爱、归属和接触等;4.尊重需要层次:获得他人的尊重、权威地位、成功和荣耀等;5.自我实现需要层次:实现个人潜能、发掘个人才华、实现自我实现和创造性等。
在这五个层次中,越高级别的需求需要在更低级别的需求被满足后才能得到满足。
例如,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他就不会考虑寻找社交关系或是追求成功和荣耀。
马斯洛的教育含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教育和培训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示例:学习环境马斯洛的理论表明,人们需要在安全、被接受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展自我。
因此,在教育环境中,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学习。
学生需求教育者应该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生理层次的需求,学校应提供有营养、健康的伙食,这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对于安全层次的需求,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的需求,学校应鼓励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提供合适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
教育目标马斯洛的理论表明,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的需求是最高级别的需求。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动机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动机是从事某件事的生产力,学习动机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做出学习状态的决定因素。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努力学习往往是基于某一目标做出的行动,是依据其需要做出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老师,重点不是追究学生基于的需要层次的级别,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性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通俗地讲就是满足人基本生的吃喝拉撒。
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量是最强烈的。
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相对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才能心思想象其他的需要。
现阶段很少有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需要,当然也有些学生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程度的生理需要,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改善生活。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人本能地渴望自己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安全、安逸、融洽。
虽然职业不分三六九等,但是人们主观地选择稳定、安逸、安全的行业。
这就决定着不少人在求学期间努力刻苦地挤占体面工作的职位。
第三层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学习成就越好,学生获得的归属和爱的需要程度越高。
比如,学生努力,成绩好,家长和女朋友都很关注、关爱他。
反之,学生很颓废,没有上进心,朋友、伴侣会轻视他。
所以学生努力学习为了获得家长、朋友等的关爱,渴望人际关系。
第四层次是尊重。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及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及启示长沙市周南中学任元奇马斯洛需求理论:需要层次论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
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指人类的需求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层递进的。
这个理论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学校中,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帮助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理需求层面的满足非常重要,例如衣食住行,而在学校中,饮食和安全都有特定的安排。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需要确保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例如他们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这样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和有效地学习。
在安全需求层面,小学生需要感到安全、稳定和有秩序地学习和生活。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氛围和规则,让学生可以更自信地学习。
在社交需求层面,小学生需要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需要感到能够被认同和接纳。
老师可以开展小组活动和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表达看法和问题,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让他们在集体中得到肯定和表彰,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在尊重需求层面,小学生需要获得来自教师、父母和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决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敬重并平等对待,同时也要定期表彰他们的进步和成就。
在自我实现层面,学生渴望实现自身潜能和自我价值。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创造性空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知识,并且支持他们创新和思考。
因此,在教育小学生时,激励学生不仅要关注他们能否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要关注他们能否实现自我潜能的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和乐趣,让他们能够在自主中成长、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育学中的学生动机理论
教育学中的学生动机理论学生动机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了解学生动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学生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以及成就动机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学生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归属感和尊重。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来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
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马斯洛的理论还强调了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树立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内在动机。
这种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对自身行为的主动控制和自主性的追求。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包含三个基本需求: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
为了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选择性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权。
例如,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项目,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决策,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规则的制定中。
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反馈来实现。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使他们感到充满成就感。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认可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机。
最后,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求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来实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学习动机的提升。
三、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强调了学生对于成功和成就的追求。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的动机程度与他们对于成功的期望和对于失败的恐惧有关。
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挑战性任务来提高学生对成功的期望值。
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探讨
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探讨学习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过程之一,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在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理论与实践对于教育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托尔曼的成就动机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等。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学习动机在该理论中处于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之中。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在满足了更低层次的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知识的获取和个人成长。
因此,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理解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提供了重要观点。
二、托尔曼的成就动机理论托尔曼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成就的渴求和对于成功的追求。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动机主要源自于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达成目标的愿望。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通过努力和奋斗,以实现自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因此,托尔曼的成就动机理论对于鼓励个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启示。
三、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行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感受到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才能维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自我决定理论也提出了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因素,即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权、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与他人共同学习。
因此,自我决定理论对于提高学习动机、增强个体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学习行为和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了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托尔曼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成功和成就的渴望;自我决定理论则强调了个体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需的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的需求。
这些理论共同揭示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机制,对于教育实践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1. 引言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按照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递进,只有在满足了一个层次的需求后,人类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基本生存需要。
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身体和财产的安全性的要求。
社交需求是指人们对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人们对被尊重、认可和尊严的需求。
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追求个人发展、实现自身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对激励教育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进行有效的激励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小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小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激励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保障他们的生理需求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饮水和休息时间,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小学生还有安全需求,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
在校园中,教师应该建立起安全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不受到欺凌和伤害。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满足小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在进行激励教育时,首先要保障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激励教育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2 小学生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小学生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第三层次的社交需求和第四层次的尊重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满足需要的先决条件
与个人动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是社会环境会社会条件。
在满足基本需要的住先决条件中,马斯洛举出了这样一些条件:言论自由,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质询自己,自卫自由,正义,诚实、公平及秩序。
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2.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内容
(1)生理需求
包括人体生理上的主要需要,即衣、食、住、行、医药等生存的基本条件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是对生存的需求。
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睡眠和氧气。
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被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掩盖其他的需要。
整个机体将会被生理需要所主宰,其人生观也程变化的趋势。
马斯洛说“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外,他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
他梦见的是食物,想到的是食物。
他只对食物发生感情,只感觉到食物,而且也只需要食物……这样的人真可谓单靠面包为生”
对文明社会中的多数人来说,这些低级需要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满足。
那么新的一级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险,引申的含义包括要求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归属与爱的需要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爱、理解和认同,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
(4)尊重的需要
当上述三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们的生活。
它包括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
如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有所建树,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等。
马斯洛指出,自尊包括对获得自信、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
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
马斯洛认为,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更具的奉承之上。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基本需要的进一步特征
人的基本需要一般的呈现出前面所列出的那种顺序,但是也有很多例外。
比如一个长期失业的人,多年来心里只是想着食物的人,可能会失去或减少对高级需要的欲望。
心理变态者对爱和友情的需要显然完全受到挫折,以致他们给予并接受爱情与友情的欲望也都丧失殆尽。
当然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完全无视自己的基本需要而成了某种理想的殉道者。
马斯洛还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拘泥于地理解诸需要的顺序。
我们决不能以为只有当人们对食物的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才会出现对安全的需要;或者,只有充分满足了对安全的需要后,才会滋生出对爱的需要。
因为并不是说在你处于生理需要这一层次的时候,安全需要就不存在,他们是同时存在的,可能生理需要此时是70%,而此时安全需要只有15%,只有满足了生理需要才会继去考虑安全需要。
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1970年马斯洛提出人有两大需要系统,即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对吃、喝、住等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与他人交往、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爱、成立家庭、归属等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得到赞许等需要。
认知需要包括认识、理解、说明等需要;审美需要包括对顺序、对称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运用马斯洛的几个需要层次学说,分析学生在学校的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校园环境,满足基本生理需求,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在成长中需要进食、饮水、呼吸新鲜空气及有着感官视听的基本生理需要,因此学校良好的硬件设施对学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冬暖夏凉、宽敞明亮、色彩布局谐调的教室,丰盛可口的饭菜,设备先进、储备丰足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整洁优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校园,教职工整洁优雅端庄的仪表言谈举止,会使学生产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心理感受,学生一走进校园,精神就会随之而振奋,进而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维护身心和谐,满足安全需要,激发良性学习情绪
学生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学习、安全有保障,做自己愿意做或较习惯做的事情,喜欢一种安稳的程序或节奏,这是学生对安全的需要。
因此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群体、和谐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间的人际关系,宽松有度的学校及班级管理制度,科学的、有序的、符合学生身心建康的作息时间安排,稳定和谐的班风和课堂气氛将有助于学生保持身心和谐,从而在学习中张施有度,挥洒自如。
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奖励时要公平公正公开,使学生心中感到踏实舒畅,在学习中拥有稳定平和的良性情绪
而教师和校方的不合理的、混乱的、甚至粗暴的管理,课堂上师生双方的僵持状态,非正义的行为,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感到焦虑不安,产生恐惧感,严重影响学习。
三.形成关爱氖围,满足归属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同情、关心和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归属于某一学校、某一班级、某一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愿在学校中成为孤独的人。
他们希望有知心朋友,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爱并把爱给予别人。
因此在学校及班级中要从小事做起,提倡和实践真诚与理解,关怀与宽容,在友善坦诚的环境中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心有所归”,热情倍增。
学校与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内容可以是家庭生活、娱乐休闲、学校学习等方面,有时仅仅是表示接纳与友好的支言片语,目光交流,表情动作,学生心中就会感到愉快,起到激励作用。
学生出现问题需要做工作时,教师要抱着宽容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不可因“气在火头上”,而变得冷酷,采用简单的手段和方法,若由此学生对你产生心理隔阂,双方会陷入僵局,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心理比较敏感脆弱的学生心中,会留下长期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信任肯定表扬,满足尊重需要,激发学习信心
学生希望自己具备各种能力和知识,能够维护自尊,并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学生对尊重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和学生渴望各科学习成绩好、各种活动表现突出,得到老师赞许、同学羡慕、家长满意相联系的。
因此学校、班级、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各种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满足尊重的需要,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
要尊重学生就要充分信任肯定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不过多的干涉学生的超越常规的思维和业余爱好,让其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另外以平等诚实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对正确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五.创造成功体验,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学习潜能。
学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完成和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学习或活动,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才会感到拥有最大的快乐。
人各有所长,“行行出状元”,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将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学生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因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做出成绩,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其感受成功的快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一系列的小目标,学生自我的点滴进步及美好的期待中让其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与成功中逐渐实现自我,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策略。
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不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竞争与挫折,学校和教师应该明智的引导学生审时度势,看到面临的不利因素,居安思危,不畏艰辛,使学生内心迸发出发奋图强的巨大热情,要善于把这种压力和危机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运用自我的力量改变现状及社会环境的远大报负,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学校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鲜活起来,运用各种激励方略全面地振奋学生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心灵舒展,智慧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