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北魏安定王元朗简介 在位六个月被杀的短命皇帝

合集下载

北魏王朝的血腥历史

北魏王朝的血腥历史

北魏王朝的血腥历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在封建社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皇位引发的血腥事件更是不胜其数。

北魏王朝是由拓跋鲜卑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

它自386年拓跋珪建国,至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魏王朝历经14帝,共148年。

北魏14位皇帝中,竟然有11位死于非命,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幕!今天纵横五千年-帝王传的编者甜心即可,就介绍下这段历史。

1.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是北魏王朝的建立者,他的祖先曾建立代国,后被前秦所灭。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

386年拓跋珪趁机纠结部众,重建代国。

398年天兴元年定国号为魏,建都平城。

拓跋珪在位初年,积极对外扩张疆土,对内励精图治,将北魏政权推进封建社会。

但他到了晚年因服食寒食散,导致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诛杀大臣,搞的朝野人心惶惶。

409年11月6日,拓跋珪的妻子贺夫人有过失,他准备将其处死。

到黄昏贺氏秘密向其子拓跋绍求救。

拓跋绍与宫中守兵及宦官串通,当晚带人翻墙入宫。

拓跋珪最终为其子所杀,享年三十九岁。

此后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拓跋绍,继位称帝,是为明元帝。

明元帝虽然没有死于非命,但在32岁就因病去世。

2.太武帝拓跋焘423年北魏明元帝病死,年仅15岁的太子拓跋焘即位。

拓跋焘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北魏北击柔然,消灭割据政权,统一了整个北方,他还一度饮马长江,北魏国力进入了最为强盛的阶段。

但拓跋焘到了晚年,脾气变得暴躁,诛戮过多。

他又常常在杀完人后后悔莫及。

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几度混乱。

后来拓跋焘在宦官宗爱的煽动下,逼死了太子拓跋晃。

之后拓跋焘后悔了,宦官宗爱为求自保,先下手为强。

452年太武帝拓跋焘被宗爱杀害,享年45岁。

3.南安王拓跋余452年3月,宗爱秘密杀死太武帝拓跋焘后,拥立其子拓跋余为帝,改年号为永平。

拓拔余非常担心宗爱等人,他就想谋划削夺宗爱的权力,宗爱知道后非常愤怒。

历史趣谈:元琛简介 后魏时期定州刺史袭爵河间王元琛生平

历史趣谈:元琛简介 后魏时期定州刺史袭爵河间王元琛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元琛简介后魏时期定州刺史袭爵河间王元琛生平导语:北魏宗室。

字昙宝。

袭爵河间王。

宣武帝时为定州刺史,以贪纵被胡太后废免于家。

后行贿于侍中刘腾,出为秦州刺史。

性奢侈,每欲与高阳王元雍北魏宗室。

字昙宝。

袭爵河间王。

宣武帝时为定州刺史,以贪纵被胡太后废免于家。

后行贿于侍中刘腾,出为秦州刺史。

性奢侈,每欲与高阳王元雍争富,自谓富比石崇。

孝昌二年(526),与扬州刺史兼大都督长孙稚镇压鲜于修礼所部。

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奉诏改授为大都督。

及修礼袭击稚军,不赴救,遂败,并除名。

后出讨汾晋胡、蜀诸少数族,卒于军。

后魏时期,王侯、皇家外姓亲戚以及皇室出嫁的公主,都富得占有山海,居住的都是平川有树木的富饶的地方。

这些王侯贵戚攀比着修造营建房宅园林,互相夸耀竞赛。

他们居住的府第都是高高的门楼、富丽的居室。

家家都有连片的高屋,饰有飞檐的堂馆,一座挨一座的高楼,各种高台、亭榭。

至于花木、林树、曲径、幽地,每座庭园都有。

而且都是夏有桃李润绿,冬有竹柏常青。

但是,其中最富有的还是河间的王琛。

王琛曾经跟身为宰相的天下第一豪富王雍相抗争比富。

建造的文柏堂就象皇家的徽音殿。

堂内设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铸的提水罐,罐上系着用五色丝结成的绳索。

王琛家养有三百名歌姬舞妓,个个都天生丽质是国中最娇美的丽人。

其中有一个婢女名叫朝云擅长吹芦竹,还能手挥团扇载歌载舞,专唱陇上的民歌。

王琛任秦州刺史时,当时羌族的各个部落多有叛乱外逃为寇的人,他多次带兵讨伐,都降服不了这些叛乱的羌人。

后来,王琛让朝云扮成一位老年妇女,深入到羌人叛乱的地方,用吹芦竹的办法讨饭。

这些叛乱的羌人听到他们熟悉的芦竹声后,都泪流满面,互相述说:"我们为什么要背井离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趣谈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为什么英年早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为什么英年早逝?导语: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

杰出的政治家、改革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

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

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

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

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母为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公历公元467年10月13日),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1]。

皇兴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被立为皇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3]。

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皇太后执政。

公元490年(太和十七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

由于拓跋宏自幼受传统的汉文化教育,待他长大后,便成长为一位内外皆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皇帝。

在冯太后死后,拓跋宏将改革更往深推进一步,在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继续改造北魏。

他先整顿吏治,颁布俸禄制,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生活常识分享。

北魏东海王元晔、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出帝元修大事年表

北魏东海王元晔、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出帝元修大事年表

北魏东海王元晔、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出帝元修大事年表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小字盆子,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

北魏第十三位皇帝,在位530年—531年,年号建明、太昌,史称东海王。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母为琅琊王氏。

北魏第十四位皇帝,在位时间:531年—532年,年号普泰,西魏追谥节闵皇帝,东魏称为前废帝或广陵王。

元朗(513年—532年)字仲哲,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章武恭王元彬之孙,章武庄武王元融之子。

北魏第十五位皇帝,在位时间:531年—532年,年号中兴,史称安定王或后废帝。

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北魏第十六位皇帝即末代皇帝,在位时间:532年—535年,年号太昌、永兴、永熙,西魏追谥为孝武皇帝,东魏追谥为出帝,葬于云陵。

东海王元晔剧照永安三年、建明元年(530年)九月,孝庄帝元子攸设计诛杀尔朱荣、元天穆于明光殿,及荣子仪同三司尔朱菩提。

尔朱世隆、荣妻乡郡长公主率部谋反。

诏以尔朱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以杨津为使持节、督并肆燕恒云朔显汾蔚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兼尚书令、北道大行台,经略并肆。

十月,尔朱世隆与尔朱兆共推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长广王元晔为帝,大赦所部,年号建明。

徐州刺史尔朱仲远谋反,率众进逼京师。

十一月,元子攸令郑先护、李侃希、杨昱讨伐尔朱兆。

以长孙稚为太尉公,元彧为司徒公,尔朱天光进爵为王。

尔朱仲远攻陷西兗州,俘获刺史王衍。

令贺拔胜、郑先护并前往讨伐,不久二人赞拜逃走。

十二月,尔朱兆寇围攻丹谷,都督崔伯凤战死,都督羊文义、史五龙投降,大都督源子恭逃走。

尔朱兆、尔朱度律自富进逼京城,诛杀皇子,并杀临淮王元彧,范阳王元诲。

尔朱度律镇守京师,尔朱兆迁元子攸于晋阳,诛杀于三级佛寺,时年24岁,并诛杀陈留王元宽。

同月,河西人纥豆陵步蕃、破落韩常大败尔朱兆于秀容。

北魏时期在皇帝之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为何他们都活不过40岁呢

北魏时期在皇帝之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为何他们都活不过40岁呢

北魏时期在皇帝之间出现的诡异现象为何他们都活不过40岁呢本文导读:从古至今,权力都有着致命的一种吸引力。

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封建王朝时期。

皇位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和特权。

让很多的亲兄弟都因为这件事情而反目成仇。

自相残杀。

因为皇帝的孩子比较多,所以想九龙夺嫡的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的。

在北魏王朝时期,一共统治了180多年之久。

今日180多年里面,一共换了14位皇帝。

其中有11位皇帝都死于非命,在封建王朝时期,这个非命的死亡率是十分可怕的。

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得先祖曾经也是建立过一个非常短暂的政权代国,不过很快的一段时间,这个国家就已经灭亡了。

在公元383年前。

经过那次肥水之战以后。

秦国当时的实力憔悴,争取也动荡了,到底看准了这个时机就成立了北魏。

在道武帝争执的期间内,积极的鼓励人们进行生产,对于外面也发起了扩张的战争。

势力也是一步一步的扩大起来。

但是在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到的却变得非常喜欢猜忌,非常多疑。

常常就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把一些管理朝政的官员给处死。

最后弄得满朝文武官员都自危。

道武帝的不小心的触怒了他。

就被他下了一个处死令。

他就怕了自己信得过的人,秘密的出了城。

想让自己的儿子求助。

于是他的儿子花了大量的钱财,买通了宫里的一些太监,还有侍卫。

他连夜地翻过了城墙。

把道武帝给杀了。

被杀死的时候年龄仅仅才39岁而已。

但是,他的儿子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同样被他的哥哥给杀死了。

最后是他的长子继承了这个位置。

但是没有过去很久,他就因为生病而去世了。

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前,那个年代明元帝因为生病去世了。

刚刚年满15岁的拓跋焘坐上了这个位置。

这个小孩儿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

在他的全权带领下,北魏国力逐渐强盛。

首先就灭掉了北方劲敌柔然。

然后又把一些小势力都给扫清了。

他统一了整个北方。

然而,到晚年的他和她爷爷一样非常的冷酷,非常喜欢杀人。

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个不同的问题,是他更多一些气愤。

在往往做完这件事情以后,他又会后悔。

在乱世创业的倒霉蛋皇帝,戎马一生只在位七个月

在乱世创业的倒霉蛋皇帝,戎马一生只在位七个月

在乱世创业的倒霉蛋皇帝,戎马一生只在位七个月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朝代,都有灭亡的时候,而朝代的更替,带来的往往都是战乱。

而身处在乱世之中,更是少不了英雄的出现。

在五代十国的时期,有着这样的一个创业人物,孟知祥,辛辛苦苦的征战了六十年,只可惜在皇位上仅仅坐了七个月。

孟知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他可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小舅子,那就是后唐的皇帝李存勖。

这样一来,他也算得上是皇上的关系户了,更是在官场上一路绿灯。

当时的蜀地分成了东川和西川,后唐把前蜀给灭了以后,就让孟知祥干了个西川的节度使。

不久以后,中央发生了兵变,他小舅子被人家给杀了,让小舅子的哥哥当了皇帝。

这小舅子的哥哥可不是自己的直系亲属,上位以后不一定能提把自己,说不定还要为难自己呢,于是他就有了想要盘踞在蜀地当大王的念头了,可是自己邻居东川的头子董璋也这么想的。

中原换皇帝换的局势也不稳定,他也不敢对东川贸然下手。

过了阵子,李嗣源收到了奸臣的挑拨离间,怀疑东西川要搞独立,于是就直接发兵两川了。

孟知祥知道他自己现在的本事还不够,暂时还不能跟中央闹崩了。

就跟董璋一起给皇上上书求情表明忠心,皇上看到了以后,也不想真逼着他们造反了,吓唬吓唬就行了,于是又撤了兵。

本来这场风波也就这么着了,可是董璋这个死脑筋气不过,竟然直接发兵向中央发起了进攻,这下皇上真的是上火了,派了两路大军直接包抄董璋去了。

这仗既然已经打起来了,孟知祥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躲了,只能发兵去帮帮他的忙了。

在孟知祥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逼着中央军退兵了。

他看着这个董璋一点都不会用兵,一股子死脑筋,跟本不会帮助到自己,留着只是个祸患,说不定还会坏了自己的大事,就决心灭了他。

跟中央讲和了以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一举拿下东川,将蜀地全都收入了自己的手中。

可是念在李嗣源一直都没有为难自己,灭东川又是打着朝廷的旗号,不好意思立即反叛,就暂时没有行动。

几年后,皇帝死了,他就立马在蜀地称了王,国号后蜀。

历史趣谈:等待20年在位30天:悲催皇帝朱常洛缘何殒命

历史趣谈:等待20年在位30天:悲催皇帝朱常洛缘何殒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等待20年在位30天:悲催皇帝朱常洛缘何殒命
导语:等待对于等待者来说时间永远是那么漫长,更何况是等待皇位。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等待了二十多年,历经各种磨难才等到了皇位,但却只
等待对于等待者来说时间永远是那么漫长,更何况是等待皇位。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等待了二十多年,历经各种磨难才等到了皇位,但却只做了短短30天的皇帝,甚至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就撒手人寰,离奇死去,他就是大明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他并没有得到父皇万历皇帝的多少宠爱,因为他的出生纯属一次“意外”。

朱常洛母亲王氏原本是万历的生母李太后身边的宫女,一日年轻的万历皇帝前去给请安,在更衣的时候一时冲动临幸了王氏。

事后万历皇帝十分后悔,因为王氏不仅年长他7岁左右,容貌也不出众。

但王氏却怀孕了,万历皇帝很苦恼,李太后却非常高兴,于是1582年4月将王氏册封为恭妃,8月皇长子朱常洛出生。

1586年万历皇帝的宠妃郑氏为万历生下第三子,名叫朱常洵。

万历对于皇三子非常喜欢,一度立他为皇太子。

朝廷大臣们受明朝册立长子为储君传统的影响,纷纷上书要求册立朱常洛。

而万历皇帝却以长子幼弱、等待嫡长子出生为由,推迟两三年后再举行册立。

这更加深群臣的不安,一些官员上书言辞激烈,引起万历的不满,将他们纷纷贬出朝廷。

此后群臣多次集体上书,要求册立朱常洛,万历皇帝一拖再拖,于1593年甚至下诏,将要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以后再择其中善者为太子。

结果招致了朝臣更加激烈的反对,万历被迫收回命令。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北魏朝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不是天性而是病

历史趣谈:北魏朝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不是天性而是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魏朝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不是天性而是病导语:拓跋珪,生于晋咸安元年(371年),死于晋义熙五年(409年),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

拓跋珪出生在参合陂北,祖父是拓跋代国的建立者昭成皇帝拓跋珪,生于晋咸安元年(371年),死于晋义熙五年(409年),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

拓跋珪出生在参合陂北,祖父是拓跋代国的建立者昭成皇帝什翼犍,故幼年生活在皇宫中。

拓跋珪6岁时(376)前秦皇帝苻坚率兵进攻代国,什翼犍被子杀死,所部众叛亲离,代国灭亡。

拓跋珪臣属独孤部,开始早期流亡生活。

此时,拓跋珪虽年幼,但性格刚强,被认为是“光复洪业,光扬祖宗者”。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颠覆,北方短暂的统一为分裂割据所取代。

拓跋珪乘势纠集诸部,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一月在牛川(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

同年四月,拓跋珪称魏王,定年号为登国,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拓跋珪继代王位时,整个塞上还处于分裂状态。

为了稳固地位,统一各部,拓跋珪继位后就开始了巩固势力、扩大地盘的斗争。

经过南征北战,拓跋珪成为塞外唯一的强大部落。

北魏政权得以初步巩固后,拓跋珪开始向外扩张,试图统一中国北方。

他首先灭掉了觊觎王位的叔叔,又一举兼并了势力强大的独孤部族;不久又与中原的后燕联兵,彻底击溃了强盛的宿敌铁弗部;在控制塞北后,挥兵东下,迅速占领后燕的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设立社稷,史称道武帝,继而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拓跋珪注意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作为统治工具;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为维护建立的北魏政权,拓跋珪还曾推行大族豪强迁离本土的政策。

作为北魏国的开国皇帝,拓跋珪为建立北魏国家北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

建国后,又采取一系列生活常识分享。

北魏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简介资料宣武帝元恪人物传记

北魏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简介资料宣武帝元恪人物传记

北魏第⼋任皇帝宣武帝元恪简介资料宣武帝元恪⼈物传记 魏宣武帝元恪,是魏孝⽂帝元宏的第⼆个⼉⼦。

太和七年 (483) 的夏天,元恪出⽣于魏都平城(今⼭西⼤同)。

⼈们传说元恪的母亲⾼夫⼈是在睡梦中与太阳变化的神龙缠绵交感,因⽽孕⽣了元恪这位 “龙种”帝王。

其实元恪以次⼦继承皇位,在早已确定嫡长继承制的北魏帝国,并不是命中注定。

太和⼗⼋年 (494),魏孝⽂帝迁都洛阳。

为使北魏成为可以与殷周齐美的华夏正统王朝,孝⽂帝这位鲜卑族君主,在政治、经济、⽂化、习俗等⽅⾯极⼒推⾏其全盘汉化的主张。

鲜卑族本是游牧于莽莽塞上的马背上的民族,虽然远在孝⽂帝之前,即已不断吸收先进的汉⽂化。

但要使⼀个民族遵循⼀位倾⼼于异族⽂明的君主的个⼈意志,⼏乎是在朝⼣之间,改变其服饰,改变其语⾔,改变其传统的⽣活⽅式,实在不可能是轻⽽易举的事情。

元恪的长兄、做了三年半皇太⼦的元恂就站在反对派的⽴场上。

15岁的元恂,体貌肥⼤,⾯⽬举⽌处处显露出他的鲜卑族的⾎⽓。

他不习惯中原盛暑的酷热,他不喜欢困坐书斋、苦读⽗皇指定的那些记述着殷周秦汉如何统治九州的浩繁书卷。

他认为他们鲜卑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原,就是因为他们⽣于荒漠,长于马背,勇悍善战。

⽽⽣活⽅式的汉化,必将使鲜卑⼈丧失骁勇的⽓质。

他怀念塞上的原野,他阴谋召集牧马,轻骑重返鲜卑⼈的代北家园。

愤怒的孝⽂帝宣布,废除长⼦元恂的皇太⼦资格。

⼏个⽉后,⼜派⼈给囚禁中的⽆恂送去 “赐死” 的椒酒。

次⼦元恪貌美⽽⽂雅、爱读经史、⼀向温顺,于是被孝⽂帝选定为皇位继承⼈。

太和⼆⼗三年 (499),孝⽂帝死后,16岁的元恪登上皇帝的宝座。

第⼆年改年号为 “景明元年”。

洛阳曾是东汉魏晋历代京都。

发达的中原农业,便利的⽔陆交通,使洛阳的繁荣具备着潜能。

从孝⽂帝迁都以来,五、六年间,洛阳已成为当时北中国最为繁华的都市。

然⽽,依然不能忘怀故⼟的鲜卑旧贵族,在孝⽂帝死后,⼜⼀次萌动重返塞上的欲望。

他们向元恪禀称,孝⽂帝迁都时曾许诺说冬天住在河南新都,夏天则回到代北故乡。

历史趣闻北魏长广王元晔简介 元晔是怎么死的

历史趣闻北魏长广王元晔简介 元晔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魏长广王元晔简介元晔是怎么死的导语: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

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

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

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被北魏孝武帝赐死。

元晔生平简介武泰元年(528年)四月,孝庄帝元子攸在大都督尔朱荣扶持下即位后,改年号为建义元年,大赦天下,封秘书郎中元晔为长广王。

尔朱荣以兵权在握,阴有异志,发动了“河阴之变”,导致北魏皇室岌岌可危,皇权旁落。

南方萧衍见势,也加大了对北魏边境侵扰,并联合南叛的汝南王元悦、北海王元颢、临淮王元彧等反魏。

此时,尔朱荣尚在晋阳遥控北魏,青、齐、徐及荆州郡地相继出现民叛。

盘据在河北的葛荣也乘机南寇,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邢杲,率河北流民十余万户反于青州之北海,自署汉王。

九月壬申,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骑七万讨葛荣于滏口,破擒之,余众悉降。

冀、定、沧、瀛、殷五州平。

乙亥,以平葛荣,大赦天下,改为永安元年。

二年(529年)夏四月辛丑,上党王元天穆、齐献武王高欢大破邢杲于齐州之济南。

在北魏全力平叛葛荣、邢杲之隙,元颢得萧衍支持,以数千之众,转战辄克,一路北上,陷考城、克梁国、陷荥阳,五月丙子进入上洛。

尔朱世隆弃镇虎牢,遁还,孝庄帝见势不妙,北巡,幸河内,投靠太原王尔朱荣的庇护。

秋七月戊辰,都督尔朱兆、贺拔胜生活常识分享。

被宦官杀害的帝王一览:1、秦二世嬴胡亥(...

被宦官杀害的帝王一览:1、秦二世嬴胡亥(...

被宦官杀害的帝王一览:1、秦二世嬴胡亥(...被宦官杀害的帝王一览:1、秦二世嬴胡亥(公元前210年―前207年在位),秦朝第二位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被丞相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24岁;2、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452年在位),北魏第三位皇帝,为中常侍宗爱所弑,时年45岁;3、北魏敬寿帝拓跋余(公元452年在位),北魏第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被宦官宗爱派谴的小黄门贾周杀害;4、唐肃宗李亨(公元756年—762年在位),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宦官李辅国派兵入宫逮捕张皇后时惊吓而死,时年52岁;5、唐宪宗李纯(公元805年—820年在位),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被内官王守澄、陈弘志弑杀于中和殿,时年43岁;6、唐敬宗李湛(公元824—826年在位),唐朝第十三位皇帝,为宦官刘克明、石定宽、苏佐明等所弑,时年17岁;7、金朝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年—1213年在位),金朝第七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被宦官李思中用毒酒毒杀;疑似:1、唐顺宗李诵(805年在位),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被宦官俱文珍等禅位给皇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暴崩,疑似被宦官杀害。

点评:1、历史上有7位皇帝被宦官杀害,有1位疑似被宦官杀害;2、这7位皇帝中,秦朝1位,北魏2位,唐朝3位(加上疑似是4位),金朝1位;3、唐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现宦官专权的王朝,多位皇帝的废立由宦官操纵,有3位皇帝死于宦官之手;4、东汉、明朝等著名的出现宦官专权的王朝却没有皇帝被宦官杀害的情况,东汉有几个皇帝死于外戚之手,而明朝宦官并没有威胁到皇帝的统治;5、宦官能够弑杀皇帝,在于受到皇帝的重用,权力膨胀,所以皇帝自己也有责任;6、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一次权力斗争和政局的动荡。

@对话历史编辑#历史# #历史天窗#。

历史趣闻宣武帝元恪的政治贡献 元恪在政治上做了什么

历史趣闻宣武帝元恪的政治贡献 元恪在政治上做了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宣武帝元恪的政治贡献元恪在政治上做了什么导语: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元恪出生于平城宫。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

延昌四年(515年),元恪去世,终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景陵。

北魏宣武帝元恪为政举措政治宣武帝即位后,首先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建新都洛阳。

拒绝鲜卑族遗老们雨返故里的建议,巩固了孝文帝的改革。

随后,宣武帝趁南朝正处于齐末帝萧宝卷的昏暴统治下,于景明元年(500年)开始南伐。

战事直到永平元年(508年)才告结束。

此时,北魏已经占领了扬州、荆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国势盛极一时。

宣武帝踌躇满志,回身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的内政中。

但此时北魏已经出现贪官污吏这些蛀虫。

顾命大臣、宣武帝的叔父元禧昏庸无能,侵吞了大量田地和盐铁产业。

另一辅政亲王元详,则大搞“官倒”生意。

上行下效,加上宣武帝没有及时严惩,使得朝廷上贪污腐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到宣武帝统治的后半期,外戚高肇专权,朝廷更加腐败。

出身卑微的高肇对皇族亲王们满怀嫉恨,利用外甥皇帝的宠幸,逼杀了北海王元详。

又将诸亲王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京兆王元愉不满,遂起兵谋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根据24史,及其他史料,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末,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的死因,简记于下(北朝,辽,金诸帝未列入)秦秦始皇贏政(贏这个字字下面中间应为女)公元前246年即位。

50岁出巡到河北省邢台平乡县沙丘平台病死,可能是被赵高杀死。

二世皇帝胡亥公元前209年即位。

被赵高逼宫自杀。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即位。

年老病重时,家庭矛盾尖锐。

刘邦要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此吕后可能对他下毒手。

因为四皓未必能保住太子的地位。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即位,因反感和畏惧吕后,忧惧而死,年24。

(?)少帝及吕后(吕稚)公元前187年即位。

少帝年幼,太后临朝。

太后死,文帝立,杀少帝王。

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即位。

死年46岁。

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即位。

死年48岁。

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

死年71(以下年过50岁,而正常死亡的不记岁数)。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即位。

无子。

死年23岁,死得可疑。

(?)昌邑王刘贺公元前74年即位。

随即因为荒淫被废,故无谥号,死因不明。

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即位,死年43岁(?)元帝刘奭(“奭”音shì即读“氏”)公元前48年即位,死年43岁(?)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

死年46岁。

是与赵飞燕姐妹淫欲过度而亡(疑服用了寒食散---春药)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即位。

与董贤(男色)胡搞而死。

无子,死年26岁。

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即位。

被岳父王莽杀死,死年41岁。

孺子婴公元6年即位,被王莽篡位杀死(新)王莽公元6年即位,国亡被杀,分首枭尸。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即位被缢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即位明帝刘庄公元58年即位。

死年48岁章帝刘炟公元前76年即位。

死年31岁。

(?)和帝刘肇公元前89年即位。

死年27岁。

(?)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即位。

只活了1岁。

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即位。

死年32岁。

(?)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即位。

死年30岁。

(?)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即位只活了3岁。

北魏第十五任皇帝安定王元朗简介资料

北魏第十五任皇帝安定王元朗简介资料

北魏第十五任皇帝安定王元朗简介资料
普泰元年(531) 十月,率领鲜卑流民就食于太行山以东河北地区的北魏大将高欢,以流民队伍为资本,在河北豪门大族的支持下,举起了反尔朱氏集团的大旗,在信都(今河北冀县) 拥立安定王元朗为皇帝,改年号为中兴。

元朗是章武王元融的儿子,在宗室中是比较疏远的一枝。

此时年仅19岁,年初刚刚出任冀州勃海郡守。

按说元朗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不过高欢为了师出有名,能有块牌子和尔朱氏集团相对抗,以便在政治上不居于下风,所以还是把他推上了台。

由于尔朱氏集团不得人心,高欢起兵之后在军事上节节胜利。

中兴二年(532)闰三月,韩陵 (今河南安阳境内) 一战,大败尔朱氏军队。

四月,高欢进入洛阳,控制了局势。

此时,高欢开始考虑换马,安定王元朗是宗室疏属的问题,现在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不能再当皇帝。

高欢先派仆射魏兰根去观察元恭的为人,打算继续尊奉元恭为帝,魏兰根见元恭神采奕奕,相当高明,怕日后难以控制,便和高乾兄弟及黄门侍郎崔悛等劝高欢废了他,高欢遂将元恭废掉。

高欢又以汝南王元悦乃孝义帝元宏之子,是嫡枝,打算立他,可是又听说他狂暴无常,只得放弃了这个打算。

由于诸王大多逃匿,难以搜求,只有平阳王元修藏匿于农家田舍,高欢便派人把他找来,立为皇帝,令元朗将皇位禅让给元修。

五月,元朗被封为安定郡王。

十一月,元朗被杀,时年20岁。

第二年葬于邺城西南之野马冈。

历史趣谈历史上最悲催的政权 竟只有一个皇帝正常死亡

历史趣谈历史上最悲催的政权 竟只有一个皇帝正常死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最悲催的政权竟只有一个皇帝正常死亡导语:在中国历史朝代中,有周朝这样长达800多年的长命王朝,也有王莽这样只有他一个皇帝的短命政权,这还不是最惨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两个在中国历史朝代中,有周朝这样长达800多年的长命王朝,也有王莽这样只有他一个皇帝的短命政权,这还不是最惨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两个政权的皇帝们最惨,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毒死,还有这两个政权同出一脉,甚是悲惨,这两个政权就是南北朝的东西魏。

东西魏其实是源于北魏,这个还是要从北魏说起。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后期国内动乱,鲜卑人拓跋珪趁机自称为王,在公元386年建立国号“魏”,就是史称的“北魏”,拓跋珪也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

北魏初期,在当时政权中并不是很强。

经过休养生息,趁后燕政权动乱,率兵讨伐,成功吞并了后燕,后期也先后吞并了大夏、北燕和北凉,统一了北方,成了北方最强的政权。

在常年征兵征战过程中,北魏鲜卑人常常出现民族屠杀,民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贵族由于过于剥削人民,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开始反抗,起义年年都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洛阳、推行汉化,而对北方的边防不再重视,边防将领的地位大幅下降,他们对北魏大为不满。

后来,胡太后毒死孝明帝,开始掌握朝政。

各方势力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慢慢开始控制朝政。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由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掌握的西魏,北魏正式灭亡。

东魏,由高欢把持,他立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

高欢死后,他的次子高洋继承父位,权力更大了,不满足当人臣,逼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闻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 元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趣闻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 元恪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元恪是怎么死的
导语: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元恪出生于平城宫。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

延昌四年(515年),元恪去世,终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景陵。

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
早年经历
太和七年(483年)闰四月初五日,元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宫中出生。

元恪的出生,让其父孝文帝元宏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大赦天下。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十七日,孝文帝立元恪为皇太子。

登基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二十四日,孝文帝病重。

三月二十八日,孝文帝命司徒元勰派人前往洛阳,请皇太子元恪到鲁阳登基即位。

任命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为司空公,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元嘉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公元禧,尚书右仆射、任城王元澄等六人共同辅佐朝政。

四月一日,孝文帝驾崩。

四月十二日,元恪在鲁阳即皇帝位,是为宣武帝,改年号为景明。

宣武帝居丧期间,政柄委任给左右宰相。

四月二十四日,追尊母亲高照容为文昭皇后。

八月初五日,遵照孝文帝遗诏,将孝文帝三夫人以下的嫔妃全部回家。

生活常识分享。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公元386——534年,共149年。

北魏共有15个帝王(包括幼主元钊,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国亡⽽逃奔长安后被毒杀的1帝,内乱中被杀死的4帝,被沉杀的1帝,被毒杀的3帝,被废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绞杀的1帝。

所附的冯太后为病死,胡太后被沉杀于黄河中。

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名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说为什翼犍⼦),前秦衰落后复国称帝,在位24年,被⼦拓跋绍刺杀,终年39岁,葬于⾦陵。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古盛东城西北)明元帝(拓跋嗣)明元帝,名拓跋嗣(公元392—423年),北魏道武帝长⼦,道武帝被⼦拓跋绍杀死后,他继位,在位15年,病死,终年32岁,葬于⾦陵。

太武帝(拓跋焘)太武帝,名拓跋焘(公元408—452年),⼩字佛狸,北魏明元帝长⼦,明元帝病死后继位,在位29年,被宦官宗爱谋杀,终年45岁,葬于⾦陵。

南安王(拓跋余)南安王,名拓跋余(公元?—452年),太武帝第6⼦,宦官宗爱弑太武帝后,迎他继位,在位7⽉,⼜为宗爱谋杀,葬处不明。

⽂成帝(拓跋濬)⽂成帝,名拓跋濬(公元440----465年),太武帝从孙,南安王侄,南安王被宗爱刺杀,众⼤⾂⼜杀宗爱,迎他为帝,在位14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陵。

献⽂帝(拓跋弘)献⽂帝,名拓跋弘(公元454—476年),⽂成帝长⼦,⽂成帝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为冯太后毒死,终年23岁,葬于⾦陵。

孝⽂帝(元 宏)孝⽂帝,名元宏(公元467—499年),献⽂帝长⼦,献⽂帝在位时就禅位给他,从此他开始改为汉姓,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死,终年33岁,葬于长陵。

宣武帝(元 恪)宣武帝,名元恪(公元483----515年),北魏孝⽂帝次⼦,孝⽂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33岁,葬于景陵。

孝明帝(元 诩)孝明帝,名元诩(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宣武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4年,为胡太后毒杀,终年19岁,葬于定陵。

同为改革功臣,命运结局各异

同为改革功臣,命运结局各异

同为改革功臣,命运结局各异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23期梁满仓任城王元澄、尚书仆射李冲是北魏两个著名人物。

《魏书》并没有将两个人放在同一列传,因为两个人一个是宗室亲王,一个是朝廷重臣,按照当时史书编纂体例,只能是分别立传。

本文将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概括起来有四点:第一,他们都被文明冯太后所重用。

第二,他们都是魏孝文帝改革的骨干、中坚,在孝文帝一系列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他们往往政见一致,互相支持。

第四,他们在文化改革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孝文帝的批评。

元澄:孝文朝的社稷之臣任城王是爵名,澄是人名。

澄本姓拓跋,后孝文帝改拓跋姓为元,所以称其为元澄。

元澄在拓跋宗室中辈分算高的,是孝文帝的族叔;政治生命算长的,经历了文明太后、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灵太后各个时期;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政治、军事才干。

元澄是魏孝文帝改革坚定的支持者。

孝文帝准备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单独召见元澄,征求他的意见。

元澄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孝文帝不无顾虑地说:“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

”元澄答道:“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

”孝文帝高兴地说:“任城便是我之子房。

”夸元澄堪比张良。

后来孝文帝到了洛阳,发出了迁都的诏旨,并派元澄回到平城,向拓跋贵族们宣讲迁都的决定和意义。

拓跋贵族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感到意外,不甚理解。

元澄便援引古今,晓之以理,使他们疑惑顿解,平服了众人的情绪。

孝文帝听到这个消息,说:“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高度评价了他在迁都中的作用。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拓跋鲜卑贵族穆泰据平城叛乱,元澄受命前去平叛。

当部队到达雁门时,得知穆泰把兵力集结在西边的阳平。

元澄立即下令向平城进军,手下人认为应当先调发附近州的兵力,然后再进攻。

元澄说:“穆泰不依据平城之固正面进行抵抗,反而集结阳平,说明他的势力不强。

元魏藩王列表

元魏藩王列表

元魏藩王列表•元魏藩王列表以下的列表列出北朝元魏所有的藩王。

襄城国[编辑]长乐国[编辑]顺阳国[编辑]宜都国[编辑]江夏国[编辑]高凉国[编辑]平阳国[编辑]华山国[编辑]上党国[编辑]秦国[编辑]豫章国[编辑]卫国[编辑]南阳国[编辑]中山国[编辑]阴平国[编辑]常山国[编辑]冯翊国[编辑]平凉国[编辑]陈国[编辑]北平国[编辑]武陵王[编辑]南安国[编辑]乐平国[编辑]]魏国[编辑陈留国[编辑]硃提国[编辑]毗陵国[编辑]齐国[编辑]清河国[编辑]阳平国[编辑]淮南国[编辑]河南国[编辑]武昌国[编辑]河间国[编辑]略阳国[编辑]广平国[编辑]南平国[编辑]京兆国[编辑]江阳国[编辑]泰平国[编辑]安定国[编辑]东莱国[编辑]乐安国[编辑]永昌国[编辑]建宁国[编辑]晋国[编辑]东平国[编辑]燕国[编辑]扶风国[编辑]广阳国[编辑]琅琊王[编辑]吴国[编辑]高阳国[编辑]淮安国[编辑]博陵国[编辑]义阳国[编辑]西河国[编辑]汝阳国[编辑]济阴国[编辑]汝阴国[编辑]安昌国[编辑]乐良国[编辑]任城国[编辑]武邑国[编辑]鲁国[编辑]城阳国[编辑]东安国[编辑]渔阳国[编辑]乐陵国[编辑]宋安国[编辑]南郡国[编辑]赵国[编辑]建昌国[编辑]安乐国[编辑]颍川国[编辑]广川国[编辑]齐国[编辑]安丰国[编辑]韩国[编辑]平昌国[编辑]广陵国[编辑]高密国[编辑]渤海国[编辑]沛国[编辑]昌乐国[编辑]始平国[编辑]永安国[编辑]浮阳国[编辑]林虑国[编辑]北海国[编辑][编辑]东海国蜀国[编辑]钜鹿国[编辑]谯国[编辑]武都国[编辑]]梁国[编辑宜阳国[编辑]汝南国[编辑]邵陵国[编辑]平原国[编辑]高平国[编辑]建城国[编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魏安定王元朗简介在位六个月被杀的短命皇帝
导语:元朗(513年―532年),字仲哲,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第三子。

531年十月即位,次年四月被杀,年二十岁。

在位六个月。

年号:中兴。

姓名:元
元朗(513年―532年),字仲哲,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第三子。

531年十月即位,次年四月被杀,年二十岁。

在位六个月。

年号:中兴。

姓名:元朗
别名:安定王或后废帝
国籍:北魏
民族:鲜卑族
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人物生平
531年三月,尔朱荣部将晋州刺史高欢统帅六镇流民来山东,得到殷州赵郡大族李元忠、冀州大族高乾、高敖曹兄弟等人协助,分余众占据殷、冀二州。

高欢本是葛荣部下,统率葛荣败后的鲜卑流民,深得流民拥戴。

高欢严肃流民纪律,规定他们第一,要与汉人和睦相处,第二,要听从自己的命令。

高欢成为鲜卑流民和汉族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

为了讨伐尔朱氏集团,高欢接受孙腾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立魏太武帝景穆太子元晃的玄孙、安定王元朗在信都城西为帝,与尔朱氏所立的节闵帝相对抗。

尔朱兆和听说高欢要与自己争天下,又立了一个皇帝,非常气愤,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率大军二十万攻打高欢,高欢率骑兵二千、步兵三万迎战。

高欢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巧施反间计,促使尔朱氏之间互相猜忌,分散力量,从而占领邺城,击败尔朱氏。

532年四月,高欢攻入洛阳,先后杀死元恭、元朗二帝,又立孝文帝孙、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