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程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二)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程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四)概要
再结晶过程已完成,随后还有一 个晶粒长大阶段,很明显温度越 高晶粒越粗大(见右图)
2018/8/11
12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微量杂质元素就可明显的升高 再结晶温度或推迟再结晶过程的 进行
微量元素是如何影响再结晶的,
是影响再结晶的形核,还是阻止 其长大,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晶核产生于位错胞尺寸大的晶粒一侧,长入到
有小位错胞晶粒内,即伸向畸变能较高的区域 以减小畸变能.
2018/8/11 5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再结晶的形核与长大
1.形核机制 (1)晶界弓出 小变形量时,各晶粒形变形核不均匀, 变形小的晶粒向变形度大的亚晶粒一侧弓出→形成无 畸变晶核
2018/8/11
7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下图表明再结晶的动力学与回复不同:
(1)在每一固定温度下,转变曲线形成如S,
发生再结晶需要一孕育期,退火温度越高, 孕育期越短
(2) 开始再结晶时,转变速率很低,随着 转变量增加,转变速率逐渐增大,到转变 量为50%时,速率最快(中间范围是一直 线)转变量再增加,速率又减慢。
(2)亚晶合并 变形大时:多边形化的亚晶合并为再结晶晶核. (3)亚晶蚕食 变形大时,低密度位错的亚晶蚕食途 中遇到的位错。 2.长大 再结晶晶核形成后,自发长大,形成无畸变的新等轴 晶粒.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2、 再结晶动力学
在一定变形量下,将变形金属在不同温度下退火,测定发生再结晶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畸变能较大的区域,不需要原子逐个积累到超 过某一临界尺寸。 实际观察到的再结晶核心首先产生在大角度 界面上,如晶界、相界面、孪晶或滑移带界面 上,也可能产生在晶粒内某些特定的位向差较 大的亚晶上(右图) 对于再结晶核心产生在大角度的晶界上,照 Beck所提出的模型,也是变形的两个相邻晶粒 内,其位错胞的尺寸相差悬殊(图8-38),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程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二)
20
C =S cos cos
施密特定律首先在六方晶系如Zn、Mg中得到证实。
右图中显示了纯度 99.999 %(质量 分数)的单晶锌在拉伸时的屈服点随晶 体位向变化的实验结果。 面心立方金属也符合施密特定律 但对体心立方金属,则不服从施密特定
位错宽度如何确定?阻力大小?
10
• 位错宽度的界定:位错中心A处,离两端平衡位置为b/2,一直往 两侧延伸到原子列偏离原平衡位置的位移为b/4时,位错两侧的宽度以W 表示,即为位错宽度。
•派-纳力(τP-N) 理想晶体中位错在点阵周期场中运动时所 需克服的阻力。
τP-N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位错宽度W,W越小,τP-N就 越大,材料就难变形,相应的屈服强度也越大;
• cos cos 值大者,称为软取向,此时材料的屈服点
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反之, cos cos 值小者,称为硬取向,材料屈服点
也较高
• 取向因子最大值在 + =90o的情况下, cos cos =1/2; • 当滑移面垂直于拉力轴或平行于拉力轴时,在滑移面 上的分切应力为零,因此不能滑移。
7
三、滑移与孪晶变形
1、滑移观察 1)光学显微镜观察
试样表面内有许多平行的或几组交叉的细线,是相
对滑移的晶体层与试样表面的交线
——滑移带
2)电子显微镜观察
滑移带是由是由更多的一组平行线构成
——滑移线
试样内的滑移带不是均匀分布的,滑移线构成的滑移台阶高约100nm, 如果滑移 b=0.25,则从滑移台阶的高度可粗略估计约有 400个位错移出了 8 晶体表面。
( 作 用 能 ) 平衡距离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和断裂习题
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屈服。举例说明吕德斯 带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止办法。
低碳钢的屈服现象可用位错理论说明。 低碳钢是以铁素体为基的合金,铁素体中的碳(氮)原子与位错交互作 用,总是趋于聚集在位错线受拉应力的部位以降低体系的畸变能,形 成柯氏气团对位错起“钉扎”作用,致使σs升高。而位错一旦挣脱气 团的钉扎,便可在较小的应力下继续运动,这时拉伸曲线上又会出现 下屈服点。已经屈服的试样,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拉伸时,由于位错 已脱出气团的钉扎,故不出现屈服点。但若卸载后,放置较长时间或 稍经加热后,再进行拉伸时,由于溶质原子已通过热扩散又重新聚集 到位错线周围形成气团,故屈服现象又会重新出现。 吕德斯带会使低碳薄钢板在冲压成型时使工件表面粗糙不平。其解决 办法,可根据应变时效原理,将钢板在冲压之前先进行一道微量冷轧 (如1%~2%的压下量)工序,使屈服点消除,随后进行冲压成型,也 可向钢中加入少量Ti,A1及C,N等形成化化、固熔强化及弥散强 化在本质上有何异同。
加工硬化是由于位错塞积、缠结及其相互作用,阻止了位错的进一步 运动,流变应力 。 细晶强化是由于晶界上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且杂质和缺陷多,能量较 高,阻碍位错的通过, ;且晶粒细小时,变形均匀,应力集中小, 裂纹不易萌生和传播。 固溶强化是指融入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造成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大 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滑移难以进行,从而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硬 度增加。这种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 象称为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是由于位错绕过、切过第二相粒子,需要增加额外的能量 (如表面能或错排能);同时,粒子周围的弹性应力场与位错产生交互 作用,阻碍位错运动。
习题讲解
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三者滑移线的形 貌各有何特征?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 (3)固溶强化的机制:
的个数
c 1.633,{0001}, 112 0 a c 1.633,{1010},{1011},{1210}, 112 0 a
例1.[011]和[112]均位于fcc铝的( )平面上。因此( ) 与( ) 的滑移是可能的。 111 111 [011] 111 [112]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第一节 金属变形概述
σ
σe σp σs
0
σb
σk
δg
δgt
ε δ
应力应变曲线
第二节 金属的弹性变形
F A dl de l S e de S ke n 式中 k ——常数 n dl l ln ln(1 ) l0 l l0
l
σ
σe σp
k s cos cos
令m cos cos m称为取向因子
k取决于金属的本性,不受,的影响; 或=90时,s ; s的取值 ,=45时,s最小,晶体易滑移; 软取向:值大; 取向因子:coscos 硬取向:值小。
已知纯铜的临界分切应力为1MPa,问: ( )要使(111 1 )面上产生[101]方向的滑移,应在[001]方向上施加多大的力? (2)要使(111 )面上产生[110]方向的滑移呢? 解( )对立方晶系,两晶向[h1k1l1 ]和[h2 k2l2 ]的夹角为 1 cos h1h2 k1k2 l1l2 h12 k12 l12 h2 2 k2 2 l2 2
2 a/ 2 பைடு நூலகம்1 6a / 2 3
2
[011]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八章材料的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Smith W F.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cGRAW.HILL.3/E
第一节 金属变形概述
第七章塑性变形 第一节金属变形概述
弹性变形: 变形可逆; 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 弹性模量:原子间结合力的反映和度量。
第四节 合金的塑性变形
一 固溶体的塑性变形 1 固溶体的结构 2 固溶强化 (1)固溶强化:固溶体材料随溶质含量提高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 (2)强化机制 柯氏气团强化。
第四节 合金的塑性变形
一 固溶体的塑性变形 2 固溶强化 (3)屈服和应变时效 现象:上下屈服点、屈服延伸(吕德斯带扩展)。 预变形和时效的影响:去载后立即加载不出现屈服现象;去载后放置一段时间或200℃加热后再加载出现屈服。 原因:柯氏气团的存在、破坏和重新形成。
第五节 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 对性能的影响 1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强化金属的重要途径; 利 提高材料使用安全性; (2)利弊 材料加工成型的保证。 弊 变形阻力提高,动力消耗增大; 脆断危险性提高。
第二节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4 滑移时晶体的转动 (1)位向和晶面的变化 拉伸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趋于 平行于力轴方向; 压缩时,晶面逐渐趋于垂直于压力轴线。 几何硬化:,远离45,滑移变得困难;(2)取向因子的变化 几何软化;,接近45,滑移变得容易。
第二节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7 滑移的表面痕迹 单滑移:单一方向的滑移带; 多滑移:相互交叉的滑移带; 交滑移:波纹状的滑移带。
第二节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四)
8-46曲线1表示在发生二次再结晶周围,只
有一次再结晶的晶粒随温度升高均匀增大的情形, 曲线2表示不含MnS夹杂的高纯度的硅钢片的晶
粒长大与温度的关系
2013-7-13
由此表明没有明显的二次再结晶
17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当加入少量杂质形成第二相(如硅铁中的MnS)能强烈钉扎住晶 界,阻碍晶界的移动,晶粒也就不会长大。
而当加热到高温,某些局部区域的MnS夹杂熔解,该处的晶粒便优先长 大,吞并了周围的晶粒,这就形成了晶粒的反常长大。 二次再结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肯定有不良影响 但对硅钢片退火是有意要形成二次再结晶的,产生强的再结晶织构(110) [001](即高斯织构)和大晶粒,很适合制作变压器铁心等软磁材料。
二次再结晶的产生:主要是再结晶后晶粒长大过程中,只有少数晶粒 能优先长大,而大多数晶粒不易长大,这是因为: 冷变形造成了变形织构,再结晶退火至一定温度时(如对硅钢片至 少在900℃以上)又形成了再结晶织构,当织构形成后,各个晶粒的 取向趋于一致,晶粒间的位向差很小时,晶界是不易移动的,因为界 面能是随位向差的增大而增大,直至形成大角度晶界,界面能才趋于 一恒定值。 因此形成强烈织构后晶粒是不易长大的;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四)
2013-7-13Leabharlann 1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8.11 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再 在加热温度更高时发生再结晶,而在此之前变形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物 结 理性能都是逐渐变化的,但只要加热到某一确定值(或者说是一个很窄 晶 的温度范围),就可看到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急剧变化,加工硬化可以 现 完全消除,性能可恢复到未变形前的退火状态。 象 显微组织也发生明显变化,由拉长的变形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E=S0/r0
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参数,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和 热处理不能对材料的弹性模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三节 滑移与孪晶变形
金属常温下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主要是 滑移和孪晶变形
一、滑移
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晶体相对另一部分晶体发生相对 移动的现象。 主要 变形方式
特点:
这种切变不改变晶体点阵类型和晶体位向,只是晶体表面出现 一系列的台阶状痕迹。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第一节 金属变形概述
金属变形与断裂表现在:
生产制造零件、构件或产品时 零件或构件在实际的应用中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断裂
第二节 金属的弹性变形
特点:
1) 变形可逆; 2) 服从虎克定律,即 正应力 切应力 σ=Eε τ=Gγ
E G 2(1 )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原子间结合力的反映和度量,代表使原子离开 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
屈服平台
吕德斯带:连续变形阶段,试样表面呈现与外力成一定角度的 变形条纹。
吕德斯带
原理:
柯氏气团:溶质原子偏聚于位错下方,与位错交互作用, 使其不易运动的现象。 溶质处于拉应力区,抵消应力,降低应变能。 位错增殖:晶体变形后,通过双交滑移使位错大量增殖, 在维持一定应变速率时,流变应力就降低了。
滑移带
滑移机制
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运动的结果。
位错宽度:位错两侧原子列 偏离其平衡位置达到b/4时, 位错两侧的宽度。
派-纳力
位错在点阵周期场中运动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叫派-纳力。
2 G 2W b P N e 1 Gb a W 2 1 1
派-纳力公式解析: 1)τP-N大小主要取决于位错宽度W和b。 2) W取决于结合键本性和晶体结构。 滑移最容易在晶体的密排面上最密排方向上进行
材料科学基础 第八章
第八章变形和强化机制一、学习目的材料在加工和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变形。
研究材料变形的基本原理既是预防材料服役中产生变形、断裂等失效的需要,也是设计材料塑性变形加工工艺的需要。
本章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了解晶体材料的变形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材料变形和强化机制。
增加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方法叫材料强化,由于晶体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由晶格位错运动实现,因此材料的强化机制本质是阻碍位错运动。
细化晶粒产生更多的晶界以阻碍晶间位错运动;固溶合金化或引入强化相也可有效地阻碍晶格位错的运动;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产生位错,因而使随后的位错运动受到抑制,导致材料强化(即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这些都是晶体材料有效的强化机制。
用晶体材料强化的思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过程,探讨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强韧化机制也是本章的教学目的之一。
二、本章的主要内容1.从原子的角度描述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运动。
2.施加切应力会使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运动,描述塑性变形是怎样由位错运动产生的。
3.定义滑移系,并举例说明。
4.描述多晶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它的晶粒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5.说明晶界是如何阻碍位错运动的,并解释一个有着小晶粒的金属为什么比有着大晶粒的金属强度大。
6.从晶格拉伸与位错相互作用的方面解释置换不同原子的固溶体强化原理。
7.从位错和应变场相互作用的方面描述解释应变强化(冷加工)现象。
8.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机械特性改变的方面描绘再结晶。
9.从宏观和原子的角度解释晶粒长大现象。
10.在滑移的基础上考虑,来解释为什么结晶陶瓷材料通常比较脆。
11.描绘半结晶聚合物塑性变形的各个阶段。
12.讨论下列因素对聚合物抗张模量和抗张强度的影响:(a)分子量(b)结晶度(c)预变形(d)不变形材料的热处理。
13.描述弹性聚合物弹性形变的分子途径。
三、重要术语和概念Cold working: 冷加工、冷变形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a metal at a temperature below that at which it recrystallizes.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第八章 材料的形变
4 铁、碳合金的举例 1) 固溶强化 平衡固溶,C<0.0218%,效果不大 马氏体,过饱和固溶体,效果显著 (马氏体强化,位错强化)
2) 第二相强化 片状渗碳体 索氏体 屈氏体 弥散渗碳体 回火索氏体 回火屈氏体 3) 细晶强化 亚微米钢 亚结构
5 低碳钢的屈服和应变时效 (yielding and strain aging) 1) 低碳钢的屈服现象和吕德斯带 ● 屈服现象(yielding): 上下屈服点及屈服平台
●
1 滑移(slip) 1)滑移线与滑移带(slip lines and slip bands) ●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时,晶体中会产生 层片之间的相对滑移,这些滑移的累计 构成晶体的塑性变形 ● 宏观上,材料的表面可见一条条细线(滑移线)
● ●
微观上,可见一系列相互平行的更细的线-滑移线; 一组滑移线构成滑移带; 滑移只是集中在一些晶面上
● 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应力-应变曲线
软取向
bcc、fcc有典型的三阶段, hcp只有两个阶段
§8.3 晶体滑移的位错机制(Plastic deformation of single crystalline) 1 位错运动的阻力: ● 派—纳力(Peierls-Nabarro force,P-N force) 2d 2W P N 2G exp[ ] 2G exp[ ] (1 )b b d为晶面间距、 W为位错宽度、 b为柏氏矢量 ● 对简单立方结构: τP-N =2x10-4 G, 接近实测分切应力
●
多晶体塑性变形时要求每个晶粒至少能在5个独立 的滑移系上滑移,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各晶 粒的多系滑移来保证相互间的协调。 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有较多的滑移系,多晶体有较好的塑性, 密排六方滑移系少,晶粒间协调性差,塑性变形能力低
材料科学基础第8章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100 )或棱锥面( 1-101 ),滑移系分别为 3 个和6个。但滑移方向都是<11-20>。
21
因而金属的塑性,面心立方晶格
> 体心立方晶格 > 密排六方晶格。
22
四、孪生
是以晶体中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沿 着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移动而发生 的,已滑移部分和未滑移部分镜面对称。 在切变区域内,与孪晶面平行的各层 晶面的相对位移是一定的。 实质就是一个肖克莱不全位错的移动。
45
分切应力τ大小为:
F cos cos cos A
cos cos 称为取向因子,其值越大,
则分切应力τ越大。
46
当
φ=45º时(λ也为45º),取向 因子有最大值1/2,此时,得到最大 分切应力τmax 。
在拉伸时:
s
k cos cos
1、实质:与单晶体基本相同。
2、特殊性:晶界阻滞效应和取向差
效应。
65
1)晶界阻滞效应:
90%以上晶界是大角度晶界; 其结构复杂,由约几个纳米厚的
原子排列紊乱的区域;
使滑移受阻而不易直接传到相邻
晶粒。
66
67
2)取向差效应:
多晶体中,不同位向晶粒的滑移系
取向不相同;
滑移不能从一个晶粒直接延续到另
2
第一节
金属变形概述
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玻璃化温度以
下的高分子材料属于能弹性;
弹性回复力是键长和键角的微小改变
所引起的焓变所引起的,而熵变所引 起的弹性回复力可忽略。
处于高弹态的橡胶则属于熵弹性。
3
无应力作用时大分子链呈无规线团
材料力学性能-2-材料变形
在对称性最高的各向同性体中,广义的Hooke定律为:
例:单轴拉伸(如X方向)时, 广义的Hooke定律简化为:
由此可见,在单轴加载条件下, 材料不仅有受力方向上的变形, 而且还有垂直于受力方向上的横 向变形(应变)。
工程常用弹性常数
• 弹性模量(E) σ E = (单向受力状态下) ε 它反映材料抵抗正应变的能力。 • 切变模量(G) τ G = (纯剪受力状态下) ν 它反映材料抵抗切应变的能力。 • 泊松比(ν ) ε ν =− (单向-X方向受力状态下) ε 它反映材料横向正应变与受力方向正应变的相对 比值。
2.4 材料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和多晶体材料塑性变形的特点
2)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① 形变的不均一性; ② 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 ③ 多晶体的形变抗力通常较单晶体高; ④ 在较低温度下,晶界具有比晶粒内部大的形变阻力;而在较高温 度 时,塑性变形可表现为沿着晶粒间分界面相对滑移,即晶界 的形变阻 力此时并不比晶粒内部大。 ⑤ 晶体塑性变形在性质上所表现的特点和单晶体比较有重大差别, 这些差别的根源在于多晶体各晶粒本身空间取向的不一致和晶界 的存在 。
2.2 弹性模量及其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 化学成分
合金中固溶溶质元素虽然可以改变合金的晶格常数,但对于常用钢铁合 金来说,合金化对其晶格常数改变不大,因而对弹性模量影响很小。
- 热处理
改变组织的强化工艺,但对弹性模量值影响不大。
- 冷塑性变形
使E值稍有降低,一般降低4%~6%,但当变形量很大时,因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织构而 使其出现各向异性,沿变形方向 E 值最大。
弹性变形、Hooke 定律和弹性模量
• Hooke定律:金属弹性变形时,外力与应变成正 比。 即:
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八章材料的变形与断裂(3)
这种抑制作用对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 最终导致再结晶形核率大大下降,即降低 了形核率,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形变量的 增加而减小。很显然这种抑制作用将会使再结 晶后晶粒尺寸增大,特别是在形变量小时更明 显。 b)第二相颗粒尺寸、间距都大于临界尺寸,促 进再结晶形核发生。 因为第二相颗粒的存在会使颗粒周围基体 变形加剧(应力集中),提高了这部分区域中 的储存能,有利于形核,细化晶粒。
290 370 85 240 320
370 630
镁(99.99%) 镁合金 锌 锡 铅
钨(高纯) 钨(含显微气泡)
65 230 10 -3 -3
1200~ >1600பைடு நூலகம்
四、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刚完成时,一般得到细小 的等轴晶粒组织。如果继续提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 温时间,将引起晶粒进一步长大,
三、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1)形变量
形变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形变后金属中储存能 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再结晶的驱动力。实验发现 在给定温度下存在一最小变形量,称为临界变形 量(2~10%)。形变量小于临界变形量时,不 能发生再结晶。形变量减小,再结晶温度要提高, 临界变形量随再结晶温度提高而减小。
形变量等于临界变形量时,储存能刚好能 够驱动再结晶形核发生,但形核率很低,再结 晶后晶粒粗大。形变量超过临界变形量时,随 形变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
再结晶过程不是相变,所谓再结晶形核只是 在形变晶粒上先形成无应变的小晶核,晶体结 构并未发生变化,通过这些无应变的小晶核向 应变晶粒内长大,完成再结晶。这种长大是通 过晶界迁移实现的,从界面能来看,大角晶界 能远高于小角度晶界能,更容易迁移,所以也 可以认为,大角晶界的形成就标志着再结晶晶 核形成的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可清楚地表示在一锥形八面体中,滑移面与滑 移方向的组合为 4 3 =12 ,即构成12个滑移系
时,能改变晶体位向帮助滑移
17
对于体心立方金属,
尽管滑移系多,但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孪晶变形(如
Cr, W, Mo, Nb, 特别是-Fe),纯铁在低温(-196℃ )或
在室温下冲击变形或爆炸变形时都可发生孪晶变形孪晶变形 容易导致解理断裂裂纹的萌生;
面心立方金属
一般认为不发生孪晶变形,但纯铜可在 4K 下有孪晶变 形(Ag, Ni也有类似现象低错层能的面心立方金属如高锰钢、
从本质上派-纳力大小如何确定?
11
位错宽度(也就是派-纳力)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质和晶体结构: 对于方向性很强的共价键,键角键长都很难改变,位错宽度很窄 Wb ,派
-纳力很大,宏观上屈服强度很大但很脆; 对于没有方向性金属键,位错宽度较大,如面心立方金属Cu,其 W6b,而 其派-纳力是很低 位错在不同的晶面和晶向上运动,其位错宽度不同,当b 最小,a 最大时, 位错宽度才最大,派-纳力最小
—使孪晶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 分互以孪晶面为镜面对称
16
孪晶变形对各类不同结构金属的影响 •孪晶变形对密排六方金属尤其重要
理论上孪晶变形占总变形比例不大,以滑移变形占主
导地位孪晶变形的临界切应力通常大于滑移的临界切应力, (如纯镉沿基面( 0001 )滑移的临界切应力为 0.2 ~ 0.3 MPa,孪晶变形的临界切应力为 1~7 MPa,但如果基面的 位向不利 , 并与拉力轴方向渐趋平行时,滑移变形就不能 发生,就会优先发生孪晶变形; 孪晶变形之后由于该部分的晶体取向改变,就会促使 滑移得以继续进行即孪晶变形的主要作用—滑移变形困难
2、弹性模量 (E、G) •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反映和量度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内部原 子间距离偏离平衡位置;
•在没有外力时,晶体内原子间的结合能 和结合力可以预测
•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作用力—原子间 距离曲线的斜率S0 由于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很小(<0.1%), 原子间距离只能在r0附近变化,可把S0看 成是常数,则弹性变形所需的外力 F = S0(r-r0) σ = S0ε/ r0, E = S0/ r0 这就是虎克定律和弹性模量的微观解释
13
对体心立方金属,原子排列最密集的平面 和 方 向 是 {110} <111> , {110} 有 6 个 , <111> 有 2 个,因此有 12 个滑移系(最容 易滑移的平面和方向)
体心立方金属的滑移变形受合金元素、晶体 位向。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较大。 也可观察到在 {112} 和 {123} 上进行滑移,方 向还是 [111] ,即体心立方金属可能有 48 个滑移系 对密集六方金属,当c/a较大, 如Cd、Zn、Mg 即(c/a) 1.63, 等滑移面为(0001),滑移方向是<1120>,组合的结果只有三个滑移系;当 - c/a较小时在棱柱面原子排列的密度较基面上大,滑移面就变为 {1010},如Ti
14
-
滑移系的多少是影响金属塑性好 坏的重要因素 • 密排六方金属的滑移系少( 3 个),因此其一般来说塑性 低; • 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有 48 个, 但不一定塑性就好 ,因为影 响金属塑性的因素还有: 杂质 对变形的影响;加工对硬化 的影响;屈服强度和金属断 裂抗力的高低,而且 48 个滑 移系不一定同时动作。
12
3、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常是原子排列最紧密的平面和方向,对不同的 金属晶体结构,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自然也不相同。 对面心立方金属,原子排列最紧密的面是 {111} ,原子最密集的方向为 <110> ,因此滑移面为 {111} ,共有四个;滑移方向 <110> ,共有三个若分 别列出则为:
3
图中,σs表示开始塑性变 形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工程上以去除外力后发生 0.1%~0.2%残留变形时的 应力为标准,该点以下为 弹性变形部分,σs点以上 为塑性变形,随变形程度 增大,变形的抗力也增大, 要继续变形就要增加外力, 此称为加工硬化。 σb在曲线的最高点,表示 材料的拉伸强度。
在σb以下时,材料只发生均匀伸长,到了σb点,材料局部 地方截面开始变细—颈缩,也称失稳。再继续拉伸,颈缩 处越来越细,最后不能承受重力,迅速断裂。
15
4、孪晶变形
也是一种常见的变形方式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和 晶向在一个区域内发生连续顺序的切变, 变形的结果:晶体取向改变,但晶体结构 及对称性不变,已变形晶体部分和未变形 晶体部分互为镜像 孪晶带中各晶面切变位移 都不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各 晶面的原子位移量与孪晶面的
距离成正比(孪晶位移特点)
9
•位错宽度与位错的易动性
总体规律:位错宽度越大,位错就越 易运动。 位错中心由A移到B时,
①若A和B对于位错两侧的原子列是对称的, 位错不受力,即只要位错处于对称位置 (位移为b或b/2时),位错不受力。
②若位错中心A不是移到B位置,而是移到了很小的距离,位错两侧不再保持是 等距离和对称的,由于位错两侧原子列对位错的作用力不能抵消,于是位错运动 时就产生了阻力。位错宽度大时,非对称性的影响较弱,位错运动较容易。
2、滑移机制
1)位错宽度
晶体中已滑移的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界是以位错作为表征,其分 界是一个过渡区域。 位错的宽度是两种能力平衡的结果 位错宽度越窄,界面能越小,而弹性 畸变能越大 位错宽度增加,弹性畸变能分摊到 较宽区域内的各个原子上,使每个原 子列偏离其平衡位置较小,单位体积 内的弹性畸变能减小 位错宽度是影响位错是否容易运动 的重要参数,位错宽度越大,位错就 越容易运动
晶体结构
2
一、金属变形概述
1、从两方面研究金属的变形和断裂: ※研究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种冷热加工工艺(轧制、锻造、挤压、拉拔 等)对金属材料的加工成形和变形后性能的影响; ※研究制成的零部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过量变形和断裂。
2、材料的强度就是指对变形和断裂的抗力 通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断裂特性 金属材料除了像铸铁、淬火高碳钢等少数脆性材料外,都有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最后断裂等三个阶段
位错只有沿着原子排列最紧密方向上运动,派-纳力才最小 金属中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都是原子排列最紧密的面和方向。
在金属中面心立方金属和沿基面(0001)滑移的密排六方金属,其 派-纳力最低
对不是沿基面滑移而是沿棱柱面(1010)或棱锥面(1011)滑移的密排六方 金属,由于b/a比值较大,影响了位错宽度,派-纳力增大;对于体心立方 金属,派-纳力稍大于面心立方,但更主要的是派-纳力随温度的降低而 急剧增高——体心立方金属多数具有低温脆性的原因
C =S cos cos S =C /cos cos
20
C =S cos cos
施密特定律首先在六方晶系如Zn、Mg中得到证实。
右图中显示了纯度 99.999 %(质量 分数)的单晶锌在拉伸时的屈服点随晶 体位向变化的实验结果。 面心立方金属也符合施密特定律 但对体心立方金属,则不服从施密特定
110 111 110 111 110 111 110 111 101 111 101 111 101111
4
二、金属的弹性变形 1、主要特点:
变形可逆,去除外力后变形消失
服从虎克定律,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 正应力下:σ=Eε ,切应力下: G E为杨氏模量, ε 为应变 G为切变模量, γ为
切应变
G
E 3 0.33 E 2(1 ) 8
泊松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 5 相应的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
• cos cos 值大者,称为软取向,此时材料的屈服点
较低;
• 反之, cos cos 值小者,称为硬取向,材料屈服点
也较高
• 取向因子最大值在 + =90o的情况下, cos cos =1/2; • 当滑移面垂直于拉力轴或平行于拉力轴时,在滑移面 上的分切应力为零,因此不能滑移。
( 作 用 能 ) 平衡距离
( 作 用 力 )
6
弹性模量是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反映,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 指标,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弹性模量影响不大 例如碳钢、铸钢和各种合金钢的弹性模量都差别不大,(E 200GPa)但它们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以相差很大 弹性模量在工程技术上表示材料的刚度,有些零件或工程构件主要 是按刚度要求设计的,刚度条件满足,强度一般情况下也是满足的 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刚度大的材料发生弹性变形量就小 如铁的弹性模量是铝的三倍,则铁的弹性变形只有铝的三分之一
7
三、滑移与孪晶变形
1、滑移观察 1)光学显微镜观察
试样表面内有许多平行的或几组交叉的细线,是相
对滑移的晶体层与试样表面的交线
——滑移带
2)电子显微镜观察
滑移带是由是由更多的一组平行线构成
——滑移线
试样内的滑移带不是均匀分布的,滑移线构成的滑移台阶高约100nm, 如果滑移 b=0.25,则从滑移台阶的高度可粗略估计约有 400个位错移出了 8 晶体表面。
位错宽度如何确定?阻力大小?
10
• 位错宽度的界定:位错中心A处,离两端平衡位置为b/2,一直往 两侧延伸到原子列偏离原平衡位置的位移为b/4时,位错两侧的宽度以W 表示,即为位错宽度。
•派-纳力(τP-N) 理想晶体中位错在点阵周期场中运动时所 需克服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