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网络认识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网络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理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我选择参加了一次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
二、实习目标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和软件,并能够实际操作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环境,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三、实习内容1. 网络组成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设备。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和环形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使用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
2. 网络通信与协议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原理和协议。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TCP/IP协议族和HTTP协议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使用了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通过wireshark工具来分析网络数据包。
3. 网络安全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以及如何使用防火墙和加密技术来保护网络安全。
四、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常见的网络设备和软件。
我还能够实际操作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环境,并使用相关工具和命令来测试和分析网络。
五、实习心得通过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领域。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几乎所有的信息传输和通信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不仅对我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此次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还学到了很多实践操作的经验。
通过实际搭建网络环境和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我更加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原理。
同时,通过使用wireshark分析网络数据包,我也对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无线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授课教师王慧斌专业班级10网工本1班学号2010A21209学生姓名刘沼辉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实验目的及要求:认识无线网络设备和网卡,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实验环境: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usb接口无线网卡,无线ap●实验内容及步骤:1. 无线局域网络基本组成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2. 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是无线局域网络和计算机连接的中介,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局域网中。
按照接口标准,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如图1.1所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如图1.2所示;还有一种是广泛应用的USB无线网卡,如图1.3所示。
图1.1 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图1.2 PCMICA接口网卡图1.3 USB接口无线网卡使用USB无线网卡时,只需把该网卡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地区的信号,接入无线局域网络。
使用十分方便,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
通过无线网卡之间的直接连接,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连接形成的网络3. 无线AP无线AP也称为无线网桥,如图1.5所示。
无线AP的作用类似于有线以太网中的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的是,无线AP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实现。
图1.5 无线接入设备AP 图1.6 无线AP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结果及体会: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以及了解了各种硬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一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
实验一 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服务器等网络协议配置,打印和打印和地址、网络掩码、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IP地址、网络掩码、DNS服务器等网络协议配置,共享的配置。
本实验在于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Windows的网络配置、Windows TCP/IP 协议配置、Windows打印和共享的设置三、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四、实验步骤Windows的网络配置1、进入网络配置网上邻居—单击右键—属性—本地连接—右键—属性2、添加客户组件并设定属性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网络属性设置3、配置文件及打印共享打印和共享的配置共享配置:新建共享;配置共享;删除共享;访问共享,共享的两种形式:显式共享和隐式共享。
文件和打印服务的配置共享:共享只能针对文件夹有能力共享文件夹的组包括ADMINISTRA TORS, POWER USERS,SERVER OPERA TORS 共享名:可以与文件夹名不一样备注:说明,用来识别共享文件夹的内容用户数限制:可以并发连接到该共享文件夹的用户数目权限:通过网络访问时才使用,默认情况下EVERYONE 完全控制,权限累积,拒绝权限优先限优先访问共享: 网上邻居:要生成浏览列表,较慢。
有可能不能显示较慢。
有可能不能显示在运行里输入UNC (统一名称惯例):\\(IP 地址)\共享文件夹名(较快)共享文件夹名(较快)映射驱动器:只能映射共享文件夹。
相当于本机的磁盘映射驱动器:只能映射共享文件夹。
相当于本机的磁盘 查看共享:查看共享:计算机管理:显式和隐式共享都可查看计算机管理:显式和隐式共享都可查看使用DOS 命令:命令:NET SHARE 查看本机共享查看本机共享网上邻居:不可以访问隐式共享网上邻居:不可以访问隐式共享打印机配置:控制面板—打印机—本地打印机和网络打印机配置4、配置计算机名称 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
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1 网络实验入门_
4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技术 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是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技术 (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 该技术在NAT 转换表中将传输层的端口号也 利用上,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 NAT 路由器上 有限的上网 IP 地址。 这样,就可以使多个拥有本地专用地址的主机 ,共用一个 NAT 路由器上的上网 IP 地址, 可以同时与因特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
5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
NAPT技术利用传输层端口号进行地址转换。在 NAT路由器中维护如下的一个地址、端口号对照表。
如图,虽然只有一个公网地址,但利用不同的公网 端口号,可以实现将不同的内网本地源地址和本地源 端口号对转换为不同的公网源地址和公网源端口号对。
使多个本地专用地址的主机能够共用一个上网 IP 地 址,同时上网。
报文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
网卡有四种工作模式
广播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报文 组播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组播报文 直接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只能接收与自身硬件地址相
匹配的单播报文 混杂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所有报文
网卡的缺省工作模式包括:广播模式和直接模式 报文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
注册登录 在注册登录北航MOOC网络实验课程后,
就可以直接访问在线网络实验平台
3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共有12组 每组有4台PC,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1台组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一)》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间: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客观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当会?
试验一:PC的网络衔接及测试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2.网线制作过程。
试验二:交流机VLAN的根本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哪些指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区分到VLAN2?2. 4台PC机之间可以ping通吗?请写出成果及其缘由。
试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试验,为何需求两条装备口电缆,其效果是啥?
2.经过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的试验,写出静态路由完成的功用以及静态路由装备的效果。
试验四:生成树协议STP的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生成树协议界说?
2.写出将4台交流机顺次命名为 SwitchA, SwitchB, SwitchC, 和SwitchD的代码。
试验五:路由器RIP的根本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怎么发动RIP协议?
2.发动RIP协议之后,路由表详细改变是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验报告(实验1)实验人:学号:日期: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实验题目: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一. 实验目的1、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2、掌握双绞线的接线标准T568A、T568B;3、掌握双绞线的检测方法,了解常见的连接方式;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外观,基本构造;5、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式。
6、掌握TCP/IP协议的设置方法。
二. 实验环境(工具)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无线网络设备、光纤收发器等;2、制线工具:压线钳、测线仪、双绞线、RJ-45头等;3、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多台。
三. 实验步骤1、双绞线的制作:1.1根据需要,取相应长度(≦100M)双绞线一根,用压线钳剥去15-20mm 的外皮,如图1所示:图1 将双绞线剥去15-20mm 的外皮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影响线路的质量。
1.2按照T568B标准将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并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图2 按T568B标准理线通常双绞线的制作有二种接线标准,即EIA/TIA布线标准中规定的T568A和T568B标准。
其中,T568B标准是100M局域网中常用的接线方式。
T568B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褐白褐表1-1-2 T568B标准T568A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褐白褐表1-1-3 T568A标准1.3 把线缆依次排列好并理顺压直之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1
实验结果 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1、掌握PING命令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参数的使用),对网络常见故障利用命令进行
分析判断:
2、用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
,分析网络延时产生的原因。
实
验
结
果
3、利用Netstat命令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
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
息,
4.利用IPCONFIG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
议(DHCP) 和域名系统(DNS) 设置。
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实
验
结
果
5利用ARP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
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实
验
结
DNS层次查询、SMTP协议分析
果
1、熟练掌握nslookup命令,并对nslookup命令的参数进行熟练掌握。
实
验
结
果
2、利用TELNET进行SMTP的邮件发送。
实验结果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实验1(网络基础与应用)参考
实验1 网络基础与应用1.1 网络命令及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IP/TCP/UDP/ICMP等协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两台以上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熟悉并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包括:ping、ipconfig、netstat、tracert、net、at、nslookup等。
(1)pingping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用来检查网络是否畅通或者网络连接速度快慢的网络命令,目的是通过改善特定形式的ICMP包来请求主机的回应,进而获得主机的一些属性。
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主机交换数据包。
如果ping运行正确,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性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
通过ping命令,可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活动,可以查询目标主机的机器名,还可以配合arp命令查询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可以进行DDoS攻击,有时也可以推断目标主机操作系统,还可以直接ping一个域名来解析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2)ipconfig执行ipconfig/all,就会看到所有网络配置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测手工配置TCP/IP参数设置的正确性。
如果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那么执行ipconfig/all,可以了解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IP地址,如果租用到IP地址,则可以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
(3)netstatnetsta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用来显示计算机上网时与其他计算机之间详细的连接情况和统计信息(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
netstat命令一般用来检测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4)tracert用法:tracert IP地址或域名该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达到目的主机或经过每一个路由或网关的IP地址,并显示到达每个路由或网关所用的时间。
实验一Windows网络设置及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一Windows网络设置及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 网络设置方法及IP地址分配。
(2)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排除网络故障。
二、实验内容1、在Windows 下,进行网络的设置。
(1)显示安装的网络协议,设置IP地址,网管和子网掩码Windows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包括默认安装TCP/IP协议。
在Windows设置网络配置,进入开始主菜单--->设置->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
在面板中的常规中,显示已安装的所有网络协议,默认安装有TCP/IP协议。
选中TCP/IP, 单击属性。
出现设置窗口,可以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就是本网中与外网连接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2)设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
DNS(Domain name server)提供从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服务。
一般也是必须设置的。
设置的原则是:将它设为最近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
理论上,可以设置为任何存在的DNS服务器地址。
可以设多个地址。
(3)其他设置。
还可以设置WINS服务器的地址,它可以完成NETBIOS名到IP地址的转换服务。
也可以设置其他的安全选项,根据需要设置。
2.熟悉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开始---->执行----->CMD。
1.Ipconfig该命令可以检查网络接口配置。
如果用户系统不能到达远程主机,而同一系统的其他主机可以到达,那么用该命令对这种故障进行判断是有必要的。
当主机能到达远程主机但不能到达本网主机时,则表示子网掩码设置有问题,可据此进行修改。
Ipconfig用来获取本机IP地址等信息。
1)命令格式:ipconfig [/all /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2)参数含义如果没有参数,那么 ipconfig 实用程序将向用户提供所有当前的 TCP/IP 配置值,包括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实验思考题
▪ 通过本实验,你的体会是什么? ▪ 思考如果你的计算机要连接到互联网,需要哪些网
络参数? ▪ 思考什么时候使用直通线,什么时候使用交叉线。 ▪ 什么是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 ▪ 根据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说明和步骤,配置无线网络。 ▪ 配置PC-B防火墙,同时阻止PC-A访问PC-B的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1
实验简要介绍
▪ 本章实验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实验。
▪ 通过本实验,实验者能够: ➢ 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 了解网络中心布局和规划; ➢ 掌握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 ➢ 掌握网线的制作和使用网线实现两台计算机通信; ➢ 掌握使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 ➢ 掌握如何组建无线网络。
6
实验步骤
▪ 参观网络中心,认识常用的网络设备 ▪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 制作双绞线 ▪ 运行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
换机和一台工作站PC,配置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 网络 ▪ 配置PC的IPv4地址并验证连通性,配置PC的无线 网卡,配置无线路由器,使用手机登录到无线网络 ▪ 配置主机PC-B的防火墙,测试防火墙是否生效,配 置R1为SSH Server,在R2上远程SSH登录R1,在 PC上远程SSH登录R1
• 客户机预装WindowsXP或Windows 7 • 服务器预装Windows2003及以上系统 • 无线路由器 • 手机
• 实验所需软件
• packet tracer6.2
4
实验原理
▪ 通过让学生参观学校网络中心,对网络有个初步认 识,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以及了解网络设备。 通过网络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够使用网络工具诊断 常见的网络故障,理解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 并学会网线的制作。通过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帮助 学生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有具体 的认识。
实验1 网络认识实验
实验1 网络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常用网络设备的名称、规格等参数。
2、了解常用网络结构及连接方法。
3、认识学院校院网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的组成。
二、实验环境
学院校院网,网络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参观学院网络中心、学院校园网、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四、实验过程
由教师带领学员,先参观学院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讲解学院校园网的构成,拓扑结构,所使用的网络设备,以及使用的软件环境,每一位学员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再到各楼,参观校院网的终端,并由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讲解,学员做好详细的记录。
校园网参观完成后,由教师带领学员进入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参观。
由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实验室中的设备,网络的构成,能够完成的实验,能够完成的科研项目,学员做好详细的记录。
五、实验总结
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员要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听讲要认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特别是一些设备的规格、参数等更要仔细记录,并写在实验报告中。
六、实验思考题
1、写出在参观过程中,所看到的网络设备的名称及相关参数。
2、画出学院校院网的网络结构图。
实验一 网络实验入门(网线排列顺序)
实验一网络实验入门3.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发生同样的错误,网线还能用吗?为什么?请比较其与按标准方式制作的网线有何不同?答:可以用。
网线中有4对线(8根)。
如果是成对的错误,例如蓝色对和绿色对交换了,一般没什么影响。
如果不是成对的错误,例如蓝色线和绿色线交换了,破坏了蓝色对、容绿色对,可以用,但在高速或者距离长时,会出现问题,如,连接不上等等。
4.在实验中用console线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时,请分别写出使用超级终端和Xshell软件的操作过程。
超级终端:然后打开超级终端,命名随便,图标也随便选一个,区号什么的其实也可以随便填的,就填当地好了。
台式知机的com口一般是com1,如果主板上有多个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果用转接线,可以查看设备道管理器,看当前虚拟出的版com端口号,并在超级终端中选择。
后面参数,选择还原默认值就行,主要是波特率要选9600。
这样你就可以连上设备。
输入用户名密码,不知你是什么设备,查看端口状态Xshell软件:单击文件选项卡,选择新建选项协议选择serial协议即可,不需要其他信息选择端口,不一定是COM1,也可能是3,5之类的,看你的console先连接后是哪个。
不知道就一个个试一下单击确定按钮保存。
然后你就可以连接路由器console了5.请利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命令,写出你所在组的路由器R1和R2中以太口(E0/0、E0/1)和串口(S0/0)所对应的实际接口(如GE0/0、S4/0…)编号。
Catalyst2950#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1035 bytes!version 12.1no service pad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Catalyst2950!enable secret 5 $1$sUVW$pmbgIVKXgF4cOGTpHxCuA1enable password 3com!ip subnet-zero!ip ssh time-out 120ip ssh authentication-retries 3!spanning-tree mode pvstno spanning-tree optimize bpdu transmissionspanning-tree extend system-id!interface FastEthernet0/1!interface FastEthernet0/2!interface FastEthernet0/3……………………………interface FastEthernet0/10!interface FastEthernet0/11!interface FastEthernet0/1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2!interface Vlan1ip address 192.168.1.8 255.255.255.0no ip route-cache!ip http server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1!line con 0password ciscoline vty 0 4access-class 1 inpassword ciscologinline vty 5 15login!!endCatalyst2950#6.请写出将路由器或交换机某一接口关闭并重新开启的命令(config)#interface f0/0(config-if)# ip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config-if)# noshutdown(config-if)#exit(config)#(config)#interface f0/0(config-if)# ip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config-if)# shutdown(config-if)#exit(config)#7.在PCA上启动Wireshark软件截获报文,将上网线与之连接,访问FTP服务器(ftp://192.168.5.200);从Wireshark截获的报文中任意选一个ftp报文,并进行分析,填写下表:9.如果把图28中路由器R1接口E0的IP地址改为192.168.4.1/24,请写出4台主机间的连通情况?并解释为什么?PCB ,PCC ,PCD 三者之间可以通信PCA 与其他三台主机不能通信,因为网关更改了,不在同一网段。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常见的网络技术和协议。
通过实习,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习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在实习的第一部分,我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搭建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
2. 网络协议在实习的第二部分,我学习了各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DNS协议等。
我了解了每个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我还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等工具来分析网络包。
3. 网络设备在实习的第三部分,我了解了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我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这些设备,以及如何解决网络设备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
4. 网络安全在实习的第四部分,我学习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措施。
我了解了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御方法,学会了如何保护网络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还加深了对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的认识。
2. 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学会了使用各种网络工具和软件,提升了我的技术实践能力。
我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
3.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各种实验和项目。
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对计算机网络行业的认知: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发展和前景。
我对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提升了技术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网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1-传输介质
实验名称:传输介质【一】实验目的1.熟悉网络实验室环境,认识常用传输介质及其测试工具。
2.制作双绞线(UTP):直连线的制作,交叉线的制作。
3.连通性测试。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双绞线:作为一种传输介质它是由二根包着绝缘材料的细铜线按一定的比率相互缠绕而成。
实验室用的为超五类双绞线,由四对相互缠绕的线对构成,共八根线。
两根线双绞是因为这种相互缠绕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子特性。
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自身的串扰,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其它电缆上的信号对这对线缆上的干扰。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1)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2)RJ-45接头。
(3)夹线钳。
(4)(4)网络测线仪。
【四】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总结分析一、实验过程描述:(一)用双绞线夹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夹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夹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圈(无须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层,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二)剥除外包层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
注意每条芯线都要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
然后用夹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
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三)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面朝F,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人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人的位置)。
网络实验一:对等网的实验
2010-10-28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 第2步: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 步 图标,出现如图2.13所示的对话框。 所示的对话框。 图标,出现如图 所示的对话框
图2.13
2010-10-28
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3步:选中“本地连接”图标,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 步 选中“本地连接”图标,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属性”选项,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2.14 择“属性”选项,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 所示。 所示。
图2.14
2010-10-28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4步:单击“安装”按钮,出现如图 步 单击“安装”按钮,出现如图2.15所示的对 所示的对 话框。在打开的“选择网络组件类型” 话框。在打开的“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列表框中选择 客户” 然后单击“添加”按钮; “客户”,然后单击“添加”按钮;
图2.15
2010-10-28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⑵安装网络客户 Microsoft网络客户组件允许计算机访问 网络客户组件允许计算机访问 Microsoft网络上的资源。在对等网络中,用户的目 网络上的资源。 网络上的资源 在对等网络中, 的是共享Microsoft网络资源。因此,在Windows 网络资源。 的是共享 网络资源 因此, 2000对等网中,需把网络客户设置成“Microsoft 对等网中, 对等网中 需把网络客户设置成“ 网络客户端” 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网络客户端”。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设置/控制面板 第1步:依次选择“开始 设置 控制面板”选项; 步 依次选择“开始/设置 控制面板”选项;
制作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 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的空余插槽中, 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的空余插槽中,然后用螺钉固定在 机箱上。 机箱上。 把网线的两端的水晶头分别插入网卡的RJ-45接口中 把网线的两端的水晶头分别插入网卡的 接口中 和集线器的RJ-45接口中。 接口中。 和集线器的 接口中
网络实验实验一原理和步骤
原理一. 交换机管理方式交换机管理可分为带外管理与带内管理两种方式。
带外管理指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进行管理,带内管理是指通过Telnet、Web等其它方式进行的管理。
下面就对常用的几种管理方式进行介绍:1. 通过Console口配置第一步:如下图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图1-1-1 通过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
设备终端通信参数:波特率为9600b/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量控制。
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如果已经将线缆按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否则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的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2. 通过Telnet配置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这时就可以利用Telnet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通过Telnet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Telnet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3. 通过Web配置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这时就可以利用Web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通过Web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Web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4. 通过专用的管理软件对一些交换机设备厂商来说,其在提供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也会提供相应的管理软件,如华为3Com的Quidview管理软件,对其设备进行综合的管理,如锐捷会提供StarView相关软件来进行设备的统一管理,利用这些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对设备厂商旗下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将大大减少因设备的多样性而造成的设备管理方式不统一和管理不便的问题。
实验1调研某一实际网络的建设
实验1 调研某一实际网络的建设1.目的 :通过本实验熟悉某一实际网络。
2.要求(1)了解和熟悉该网络的功能和用户需求;(2)了解该网络的组织结构,画出该网络的组织结构图,特别是信息的流向、共享和保密的要求;(3)画出该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并在图上标明硬件和软件的主要产品名称和规格;(4)了解该网络的结构化布线,画出该网络的结构化布线图;(5)写出该网络的详细调查报告。
实验内容:1、概述某学校注意狠抓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努力开辟了一块高效能的教育实验田,让每一个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环境和理念。
某校于2008年12月成立了网络信息中心。
并完成了Internet信息结点的基本设施建设,整个校园网采用了以太网技术100M主干,10/100M自动协商交换到桌面,连接了200多个信息点,初步实现了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互及资源共享。
中心交换机采用了2台D-LINK (28口)教育专用交换机,服务器3台。
在Internet接入方面使用电信提供的10M光纤接入,由电信完成光电转换提供10BaseT口接入MS3241F,再配置代理服务器,为校园网提供Internet。
2、校园网体系结构校园网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科研及后勤管理方式,还加强了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的探究。
因此,制定校园网方案时,学校以学校现有财力为前提,采用AMP的超5类综合布线产品。
依据结构化布线原则,本着达到布局美观的效果,楼宇间的布线采用超5类双绞线,并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有一定的冗余度,以确保日后终端设备位置调整和网络扩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考虑与新技术的适应性,如千兆以太网的应用,以保护前期的投资。
基于这种设计思想,校园网体系结构为星型分层结构。
系统全面采用交换以太网技术,通过TCP/IP局域网,连接成为一个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中型网络。
组织结构图3、基于NAT的网络规划NA T就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缩写,采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局域网内部的“非法互联网IP地址”通过NET可以转换成“合法互联网IP地址”,实现对外界网络如Internet的合法访问。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网络命令与网络工具使用实验篇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合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二、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三、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Server XX /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 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rate 1mbps 512k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mbpspacket size 100bytes 500bytes 1kbytes 1bytes 1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result 0.840ms 7.849ms 15.669ms 0.840ms 0.120ms 0.440ms 3.660ms 1.160ms 0.440ms 0.370ms 3.620ms0.400ms 11.389ms 7.579ms 3.980ms 4.379mslength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km 1000km 10km 100km 100km 1000km 1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mbps 512mbps 10mbps 100mbps 512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500bytes 11.597ms 19.199ms 4.379ms 3.660ms 15.669ms 1.600ms 4.040ms 0.440ms 0.080ms 5.139ms 1.920ms 1.160ms 4.359ms 0.760ms 0.400ms 0.440ms1.160ms 0.440ms 15.989ms 8.169ms五、实验结果分析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实验1_网络配置与连接基础
Ping命令用法 Ping命令用法
AHU EC
1、Ping 127.0.0.1 如果没有通,表示TCP/IP 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 如果没有通,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 本的问题。 本的问题。 本机IP 2、Ping 本机IP 这个命令被送到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 IP地址 这个命令被送到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计算机始终 都应该对该Ping作出应答,如果没有, Ping作出应答 都应该对该Ping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 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断开网络 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 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 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 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IP地址 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AHU EC
实验1 实验1 网络配置与连接基础
网络配置与连接基础
基础概念 ipconfig命令 ipconfig命令 Ping命令 Ping命令 ARP命令 ARP命令
AHU E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基础概念
AHU EC
两台计算机在TCP/IP网络中通信, 两台计算机在TCP/IP网络中通信,两台计算机都必须 TCP/IP网络中通信 IP地址 地址。 具有唯一的 IP地址。 一台电脑连接到TCP/IP网络,通常有四项需要配置: TCP/IP网络 一台电脑连接到TCP/IP网络,通常有四项需要配置: IP地址 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服务器的IP地址, 地址, IP地址 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服务器的IP地址, 网关的IP地址。 IP地址 网关的IP地址。 如果单独在局域网通信,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地址和子网掩码。 如果单独在局域网通信,则只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局域网要想和其他网络通信,就需要设置网关。 局域网要想和其他网络通信,就需要设置网关 网关。 如果使用域名连接到不同网络的站点和网络, 如果使用域名连接到不同网络的站点和网络,则需要 设置DNS地址。 DNS地址 设置DNS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计算机网络
题目:实验1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主要的网卡、网络连接头、网络传输介质、常见网络设备的特性;
2、初步掌握网卡的安装、各种参数、协议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或题目
(1)参观网络管理实验室,了解和认识网卡、网络连接头、传输线缆、集线器、交换
机、路由器、服务器;
(2)按照学校校园网环境,基本学会网卡的安装与配置。
三.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1)网卡:通信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NIC,简称网卡,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网卡实现工作站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接收和执行工作站与服务器送来的各种控制命令,完成物理层的功能。
①网卡实现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功能,包括网络存取控制,信息帧的发送与接收,差错校验,串并代码转换等。
②网卡实现无盘工作站的复位及引导。
③网卡提供数据缓存能力。
④网卡还能实现某些接口功能。
分类:
1. 按网卡的总线接口类型
分我们一般可分为早期的ISA接口网卡、PCI接口网卡。
目前在服务器上PCI-X总线接口类型的网卡也开始得到应用,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网卡是PCMCIA接口类型的。
2. 按网络接口划分
除了可以按网卡的总线接口类型划分外,我们还可以按网卡的网络接口类型来划分。
目前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细同轴电缆的BNC接口和粗同轴电AUI接口、FDDI接口、ATM 接口等。
3. 按带宽划分
目前主流的网卡主要有10Mbps网卡、100Mbps以太网卡、10Mbps/100Mbps自适应网卡、1000Mbps 千兆以太网卡四种。
4. 按网卡应用领域来分
根据网卡所应用的计算机类型来分,我们可以将网卡分为应用于于工作站的网卡和应用于服务器的网卡。
(2)常见的网络连接头RJ45又名8j水晶头
RJ45是一个常用名称,指的是由IEC (60)603-7标准化,使用由国际性的接插件标准定义的8个位置(8针)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头。
IEC (60)603-7也是ISO/IEC 11801国际通用综合布线标准的连接硬件的参考标准。
制作方法:
1: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
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
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
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
8:剪断电缆线。
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
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10mm~12mm)。
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9: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RJ-45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
反复进行调整。
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
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
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12:完成。
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
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一下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随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制做水晶头。
如果芯线顺序一样,但测试仪在重夺后仍显示红色灯或黄色灯,则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对应芯线接触不好。
此时没办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线顺序重做一个水晶头了,再测,如果故障消失,则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头,否则还得把原来的另一端水晶头也剪掉重做。
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
直通线:两头都按T568B线序标准连接。
交叉线:一头按T568A线序连接,一头按T568B线序连接。
T568A标和T568B标绞线排列标准
引脚 1 2 3 4 5 6 7 8 (8针8线)A标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8针8线)B标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3)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等。
双绞线电缆(TP):1外观
2简介: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
它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 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同轴电缆:1外观:
2简介: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2)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3)网卡必须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的终端电阻。
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
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
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
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可传送不同频率的信号。
光纤:1外观:
2简介:光纤: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
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
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
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千米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千米以内。
(4)常见的网络设备:
集线器:1外观:
2简介:是集线器可以把几台主机连在一个hub上共享带宽。
交换机:1外观:
2简介:是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
路由器:1外观:
2简介:是实现异构网的互连。
服务器: 1外观:
2简介:(英文名称server),也称伺服器。
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
服务器的构成与一般的PC比较相似,但是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为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四.体会
这次的实验是关于一些网络设备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实验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真正的理解这些设备的功能和特性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验比较基础,但是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很多,我会努力学习,并为以后打下基础,争取自己做的更好。
五、分析与思考
(1)是否一个计算机可安装任何总线标准的网卡?
答:不是,主要是根据计算机主机后面的接口,决定安装哪个总线标准的网卡。
(2)多台计算机插上网卡,通过RJ-45连接头和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是
否就可以组成局域网?
答:不会,要组成局域网网络还要多台计算机之间建立共享,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