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
•
• 主要内容:中国原始社会至清朝前期的科技文化
•包
括:科技发明和发现
•
文学、戏曲、书法和绘画
精品课件
• 一 科技发明和发现 • 1 特 点: • 数量多、领域广、水平高(多项世界领先)、呈现出
明显的阶段性
• 2 表 现: • 四大发明、数学、天文、生物、建筑、医学、造船术、
措施;
•
d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人们思想,
经常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 ②西 方:资本主义萌芽后,迅速发展,积极对外扩 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封建斗争频频 开展,科学领域掀起重视实践,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潮, 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精品课件
• 5 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简单比较: •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重视经验的总
精品课件
• 四 书法和绘画
• 1 书法:写字之法
• A 字:
•
a 汉字的起源:
•
起源时期:源
•
b 汉字的发展:
•
起源、成熟、发展
•
顺序:原始图画、甲骨文、金文、纂书、
隶书、楷书
•
汉字本身的发展趋势:由繁到简
• 备注:现代,新中国成精品立课件后推行简化汉字等
• B 字的写法:
航海术等
• 3 发展阶段: • 先秦---元代:成就大、世界领先、新发明新发现多
自明清以后:主要是总结前人成果,发展相对缓慢
•
精品课件
• 4 自明清以后科技相对缓慢的原因:
• ①中 国:
•
a 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
•
b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但封建经济和封建专
制主义严重阻碍其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复习课件(人民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理解近代史的角度
屈辱史 抗争史 革命史 探索史 现代化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各阶层抵抗西方侵略 反封反侵的暴力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制度 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工业社会
理解近代中国史的思路(一)
西方 压力 侵略 示范
局限于中国 看眼看世界
近代史主题
独立: 救亡图存,民族独立 发展: 落后 现代化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向 西
技术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派: 维新思想:君主立宪
学资本主义
方 制度 制度:
革命派: 革命思想:民主共和
学
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
பைடு நூலகம்
习
制度:
文化 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思想
技术层面
背景:
时间:
学 习
抵抗派 概况:代表人物,活动,主张 评价: 积极,局限
技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内忧外困
术 人物: 洋务派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活动: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新式学堂 影响:
1、传入技术,思想,培养人才 2、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 3、一定程度抵制西方侵略 4、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文
5、(阶级)资产阶级壮大 6、(反思)对前期学习西方制度失败的反思
化 反
序幕: 目的:
建立民主共和,促进资本主义
思 概况 派别:
: 新
人物 指导思想: 民主科学,进化论 中心:
文 化 运
内容 前期
后期
前后分期是故意设置的一个历史误区,目的是让人们觉得 马克思主义 成为主流,取代其他思想,事实不是这样。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PPT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粹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四、意大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西方贸易的 中心。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各城市国家鼓励发展工商业。 五、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 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面不是教 会强调的灭人欲;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 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粹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七、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基本特征: (一)运动主要集中于人文学科领域; (二)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突出 人的优越性; (三)关注现实,追求个性自由; (四)反教会,反封建。 八、文艺复兴文艺作品的共同点 (一)都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 (二)内容上都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宗 教反封建,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歌颂现实生活。 (三)艺术作品成就高。
本书目录 单元目录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粹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六、代表人物及成就 (二)文艺复兴的艺坛三杰 2、米开朗琪罗 (1)人文思想:认为人的美在于具有战胜困 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于人的觉醒,在于有 期待、有追求,在于自尊和不可屈辱。 (2)艺术特色:专注人体;塑造的雕像体现 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作品具 有一种雄浑壮伟的气势。 (3)代表作品:《大卫》《摩西》
本书目录
单元目录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粹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本书目录
单元目录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粹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一、宗教改革的含义 二、兴起的背景 三、代表人物及事迹 (一)马丁.路德(1483——1546)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
(1)得救途径不同:前者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 而不用靠教会、 神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后者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 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
(2)实质不同:前者否定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后者本质上 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 ②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代表人物是 谁?有何作用?)
②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 行的?哪些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④‚蒸汽时代‛(‚蒸汽时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临的?有何 意义?)
⑤‚电气时代‛(‚电气时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临的?有何 意义?)
1.对比识记‚仁‛与‚人‛ (1)中国古代儒学的‚仁‛ 内涵: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 重人的社会性。 评价: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封建社会的和谐与 稳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禁锢了人的个性发展以及积极性和创 造性的发挥。 (2)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 内涵: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 评价: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和积极 性得到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个人欲望也有所膨胀。 2.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可归纳为‚一、两、四‛ 一条主线:人文精神的发展。
历史特征 (1)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 文思想家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 育来塑造人的个性,构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源 (2)古希腊的学者将关注的重点由自然转向人 和人类社会,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文艺复兴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 (1)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 人们的思想 (2)宗教改革借助改革教会的形式反对天主教 (2)马丁·路德等人发起宗教改革,冲 神学的精神桎梏,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发展 破罗马教廷束缚,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 (1)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人文主 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 义精神的成熟 义,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理想的构建; (2)从理性出发,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 等、博爱,三权分立等新思想,为资本主义设计 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了制度框架 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 自然科学的形成 科技: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发展逐渐摆脱神学的束缚, 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入 对生命起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宗教创世说到生 物进化论的认识。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 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 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 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 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 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 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 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 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 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 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 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 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 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 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 “工农武装 割据”道路。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 ,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 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 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 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 技术 (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 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 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 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 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 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 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 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 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 必修三 第3单元 单元总结 36张(新人教版)
单元总结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三个政治派别在反封建 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对比 政治派别 学习重点 实践 结果
反 对 君 主 掀起戊戌变 变法过程中并未 专 制 , 主 法运动,依 涉及君主立宪问 维新派 张 学 习 西 靠光绪帝进 题,且未发动群 方 , 实 行 行自上而下 众,没有武装力较 新文化运动前期 性质 新文化运动后期
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
领导者 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 同 形式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 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 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作用
新文化运动前期 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 性质 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 想文化运动 异
[答案] B
[解析 ]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 24 岁以前是 1920 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从 题干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 主,由此判断 B 项正确。 A、 C、 D 各项与材料不符。
2.(2011· 安徽,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 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答案]
D
1. (2011· 浙江, 16)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 论 ( 社会契约论 ) 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A.追求英国的渐进式民主形式 B.效仿美法的共和制民主模式 C.实行德日式的形式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形式的民主
[解析 ] 中国从 19 世纪中后期天始了对西方民主政治 的了解和实践。首先是效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运 动,然后是效仿美法共和制民主的辛亥革命,最后是五四 运动前后对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选择和追求。 至于德日式的形式民主,则是清末 “预备立宪 ”的实质。 五四运动前后,A、 B、 C 三项的政治模式追求依然存在, 但只有 D 项是民主内容的新内涵,符合题目要求。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共29张PPT)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练习巩固
2.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
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
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
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
中世纪的火刑柱
思想:垄断人们的意识形态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领域 必要性
可能性
经济 政治
最大的封建主 教权高于王权,腐败
文化 禁锢思想
导火线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讨论:15-16C 转型下的欧洲
例2材料1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 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追求 发财致富的梦想受到教会轻商思想的严重阻碍。
中学西渐
同时传教士又把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带到欧 洲,为启蒙运动提供支持,形成中学西渐。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例4材料1 宗教改革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没收教 会财产出售给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得到土地的人 往往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这部分教会土地 的资本主义化加速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兜售赎罪券
经济:欧洲最大封建主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2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 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问2:据材料可知,教皇与国 王的权力如何?
卡诺莎之辱
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44张)(共44张PPT)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 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 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 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 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 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 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真品现藏巴黎卢浮宫。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十日谈》之“绿鹅”的故事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至山中修行,以 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城,儿子见到了 皇宫、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 的姑娘,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这是什么?”父亲 怕儿子起邪念,要他赶紧低下头,说到:“它们叫绿鹅, 是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 “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看在主的份上,让我带一只绿 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 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 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 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 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 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 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 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 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 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 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 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 人文主义者。是当时最早 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 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 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 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 世界观,首先提出 用“人 学”来对抗“神学”,因 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 父”。
高中历史必修三 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国古代思想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中国古代经济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史
01 中国古代思想
儒家思想
• 总结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
智、信等价值观,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 详细描述: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主张以 仁为核心,提倡孝道、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的重要手段。
自由主义思潮强调个人自 由和市场经济,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 形成。
一战、二战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推动了国际秩序的重建。
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形成了非对称的世界秩序,对国际 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结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 件
02
五四运动
1919年,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的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01
03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核心内容】一个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二个核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三个阶段: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发展和成熟。
【知识体系】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1、产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前5世纪)2、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性、个性、现世幸福)(14-17世纪)3、发展:德意志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人文主义宗教观)(16世纪)4、成熟: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制度设计)(17-18世纪)古希腊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人文主义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政治领域。
【学法指导】1、多向对比法:通过对本单元西方思想的学习,与同一时期东方中国的思想进行对比。
该可将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
2、类比同化法:因为单元主要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在背景、影响上有诸多相同。
【类比分析】批判对象侧重:文——神学宗——教皇权威启——封建专制制度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区别:(1)前者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后者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仍承认神的存在。
(2)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后者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3)前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还是广泛的社会政治运动。
(4)前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5)前者反对封建神学,后者反对罗马天主教会,要求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会。
联系:(1)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
(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
(3)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同:1、生活时代相近,背景大体相同。
2、伟大的教育家。
3、认识到道德教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4、他们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单元综合三 课件PPT
二、维新思想
• (二)维新思想的发展 • 2.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P43 • (1)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 • 《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的
单元综合三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知识构建
1、器物层面(学习技术)——地主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其影响
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编译书籍介
绍西方、仿 制新式武器
揭开了近代中国
人向西方学习的 序幕
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 “师夷长技
等
以自强”
掀起“洋务 运动”
• (1)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成为先进 的中国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国家强大的思想武器。
• (2)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产物。
• (4)严复 • 宣传维新理论,《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变法图强。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 1.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提倡新 学、兴民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 的觉醒。
•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3.激发了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 • 4.直接推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后改《新青年》
•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和蔡元培 等;
• 3.活动中心:北大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3.通过探讨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 启示?
① 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 文化条件。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 国家要发展经济,保持领先,就必须要重视科技。
③ 科教兴国。
奠定民主政治的理 论基础(主张创立 民主共和国)
德 康德 “三大批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判”名著 而是自身的目的 国
最终确立了人类 的主体地位
线索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对世界 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
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能源应用(蒸汽机、电)
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表现
科学家 哥白尼 国家 主要成果 地位
14--16世纪 资本主义经 济的萌芽 核心: 中心: 批判: 人物:
原 因
概 况
为近代自然科 学和各种学术 影 响 的发展清除了 思想障碍。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抨击天主教会,宣扬 人文主义精神 《最后的晚餐》 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 达· 芬 《蒙娜丽莎》 人的丰富情感 奇注人体创作,表现人物的 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九十五条 论纲》
实质\影响\意义
1、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 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德 国
马 丁 路 德
因信 称义
2、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 的新局面
·
法 国
、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 加《基督教原理》 1 统治人民的权利 尔 信仰得救 2、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 文 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革命
成熟时期:启蒙运动(明确打出“自由、平等”的旗帜,反对封 建专制制度,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民主革命的浪潮)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1PPT优秀课件
脚不大,周正
麻子,脚不大周正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蔡元培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撰写总序, 曾提 及: “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 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促进了文化的平民化
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
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也是枣树。
学生回去写作文
----鲁迅
我家有两个表姐,
1988年沈嘉蔚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 来的的吗”?为什么?
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 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 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 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自主学习2: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 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 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 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谈谈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愤怒 难过 同情 好奇 感动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 传统道德。
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新道德:提倡人权、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 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 必废其一”——陈陈独独秀秀
必修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短暂春天(1912-1919) 较快发展(1927-1937)
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 孔复古的目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核心内容】
一个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个核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三个阶段: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发展和成熟。
【知识体系】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1、产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前5世纪)
2、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性、个性、现世幸福)(14-17世纪)
3、发展:德意志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人文主义宗教观)(16世纪)
4、成熟: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制度设计)(17-18世纪)
古希腊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人文主义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政治领域。
【学法指导】
1、多向对比法:通过对本单元西方思想的学习,与同一时期东方中国的思想进行对比。
该可将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
2、类比同化法:因为单元主要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在背景、影响上有诸多相同。
【类比分析】
批判对象侧重:文——神学宗——教皇权威启——封建专制制度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区别:
(1)前者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后者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仍承认神的存在。
(2)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后者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3)前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还是广泛的社会政治运动。
(4)前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5)前者反对封建神学,后者反对罗马天主教会,要求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会。
联系:
(1)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
(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
(3)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
同:1、生活时代相近,背景大体相同。
2、伟大的教育家。
3、认识到道德教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4、他们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异:孔子从君主制出发,压抑人性。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利有民主制的发展。
近代思想的解放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推动。
一方面,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之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另一方面,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的冲击。
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证了人类的起源。
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人类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而哲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
八、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特点:
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都服务与生产并为统治所用;
②大多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①可反复操作的实验性。
可以用实验的方式反复再现科学发现的成果;
②注重理论性、规律性的探究。
【真题检测】
(2012年海南历史)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2008·广东单科·17)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 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014·重庆文综·11)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上海单科·34)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B.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学科网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学科网原因。
(10分)
(1)特点: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
之作。
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