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书愤》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范文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范文

陆游《书愤》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愤》。

(2)理解《书愤》的创作背景,掌握生字词的含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方面进行赏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陆游的崇敬之情,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珍惜时光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含义和背景知识。

2. 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书愤》,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探讨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4. 诗歌赏析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式、修辞等方面分析诗歌的美感,体会陆游的才华。

5. 情感教育联系陆游的生平,引导学生学习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执着的奋斗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字词、结构和表达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书愤》。

2. 写一篇关于陆游《书愤》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培养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书愤》的情况,考察他们对诗歌的熟悉程度。

2. 学生对《书愤》赏析文章的质量,评估他们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3. 学生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活跃性和创新意识,评价他们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以陆游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陆游的诗歌,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2. 开展一次以“学习陆游,立志报国”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从陆游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书愤》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2 创作背景介绍陆游的生平和创作《书愤》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

2.3 诗歌翻译讲解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书愤》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3.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历史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抒发。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4.4 讲解与示范讲解诗句中的历史典故和意象,分析诗歌的深层含义。

4.5 课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书愤》,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5.2 预习下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诗歌,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3 查阅资料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陆游的其他作品及其创作风格。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3 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交流、协作、创新等方面。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愤》全文。

分析并掌握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书愤》的内涵。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陆游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理解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的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讲解《书愤》的创作背景,介绍陆游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白发”、“泪”、“铁马冰河”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2.2 重点字词解析讲解诗中难懂的文言字词,如“郁邑”、“侘傺”等,并解释其在诗中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陆游的生平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对陆游及其作品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书愤》,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中字词的含义。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教师引导讨论,深入解读诗中的“愤”字,探讨陆游的情感表达。

3.4 诗歌品鉴学生展示对《书愤》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是朗读、背诵或创意表达。

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之美。

第四章: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书愤》。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陆游诗中“愤”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第五章:板书设计《书愤》陆游忧国忧民个人理想与时代背景古典诗词鉴赏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作业和短文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评价学生的背诵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对陆游诗中情感的把握。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书愤教案(优秀6篇)

书愤教案(优秀6篇)

书愤教案(优秀6篇)书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情感目标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分析比较课是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关于陆游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二、解题,诵读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教读,齐读,背诵)三、分析(一)释题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三)诗歌分类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2、研讨分类(见投影)3、七律常识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

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

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

檀道济传》。

“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

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2023最新-《书愤》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书愤》教案(优秀6篇)

《书愤》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书愤》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愤》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与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三、教学准备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

(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五、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

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二)板写课题《书愤》陆游——例读高中古诗赏析(三)诵读感知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四)诗题解读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不满意。

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

(()五)《书愤》内容赏析①教师讲析:赏析古典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而表现内容的诗歌语言具有含蓄性和跳跃性,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补出诗歌的空白。

②师生共同活动指点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说《书愤》诗句,并补出诗句间的空白,使之连贯流畅。

③教师明确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书愤》优秀教学教案(通用6篇)

《书愤》优秀教学教案(通用6篇)

《书愤》优秀教学教案《书愤》优秀教学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愤》优秀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愤》优秀教学教案篇1一、导入介绍陆游诗作及特点,结合《钗头凤》、《示儿》等诗。

二、【作者介绍】陆游(放翁):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生于1125年,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南侵,他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南下逃难,九岁时才返乡定居。

这种生活,在陆游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其父陆宰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

这种家庭环境,对陆游爱国精神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8岁时又师从曾几,不仅学诗,更受到言传身教的爱国教育,20岁时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

但是,由于君上昏聩,朝廷内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把持朝政,使得全国的抗战形势每况愈下。

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29岁时赴试,明年复试,由于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且“喜论恢复”,触怒了秦桧,竟被黜落。

其后孝宗即位,起用抗战派人士,赐他进士出身,派任地方通判。

后张浚北伐,终以失败告终。

因陆游曾力说张浚北伐,因此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山阴故里。

后入王炎幕府担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主管视察军政事务),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东归,他被调成都,代理地方官,无所作为。

范成大镇蜀,他被召为成都府参议官,后虽入朝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但十余年间,三遭黜落:在江西任上因拨义仓救灾,以“擅权”罪免官还乡;在淮东任上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论罢;朝官任上又被诬为“嘲咏风月”而罢黜。

此后二十年中,除了一年起用为史官外,一直闲居在山阴家中。

他的一生,“恢复”之志贯穿始终。

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5篇)

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5篇)

书愤教案陆游书愤教案陆游《书愤》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作者整理了5篇陆游书愤教案陆游《书愤》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书愤教案。

《书愤》教案篇一一、说教材《蜀相》和《书愤》分别是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单元第四、五篇课文。

本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

杜甫作为为“诗圣”,一生经历分为四个时期,留下大量诗篇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较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其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蜀相》前两联写景,通过精巧的炼字艺术,情景交融,表达了独特的情感和意蕴;后两联抒情,表达了对诸葛亮丰功伟绩的崇敬和思慕,由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不仅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其的痛惜,而且概括了古今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有才无命,壮志难酬的悲慨。

《书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单元第五篇课文。

本诗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古代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

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

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

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在吟诵中激起想象,体味诗人的丰富情感。

根据上面的考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品味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炼字技巧,把握其中蕴涵的作者情感。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范文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范文

陆游《书愤》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愤》全诗;(2)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书愤》;(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陆游的忧国忧民之情,传承爱国主义精神;(2)学习陆游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树立远大理想;(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分析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3.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点词语的解释;2. 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3. 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相关资料(陆游生平、诗作鉴赏方法等);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典音乐,营造良好氛围;(2)教师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提问:请大家说一下对陆游的了解,以及他的诗歌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书愤》,理解诗意;(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生僻词语;(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2)重点解析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3)举例分析陆游的其他诗作,进行对比鉴赏。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3)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2)强调诗文背诵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书愤》,了解陆游的其他诗作。

6.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愤》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陆游生平和诗歌特点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的表现,包括分享感悟和批判性思考;4. 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书愤详细教案

书愤详细教案

《书愤》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书愤》全诗。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中的意象与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中的意象与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典故与历史背景,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陆游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理解“书愤”的含义。

2.诗歌解读(1)学生自读全诗,感知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2)教师逐句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与表达技巧。

例:【第一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解读:诗人回忆年轻时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世事艰难,而中原地区的景色壮丽,令人向往。

【第二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读:描绘了战争中的景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第三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解读:诗人自嘲自己曾立志守卫边疆,但如今已老,镜中的衰鬓先于斑白。

【第四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勇敢的赞美,认为出师有名,永载史册。

3.分析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历史背景,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背诵《书愤》。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读《书愤》,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陆游的爱国情怀,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陆游诗集》2.《古诗词鉴赏词典》3.网络资源:陆游生平介绍、相关诗词解读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024最新-陆游《书愤》教案设计优秀5篇

2024最新-陆游《书愤》教案设计优秀5篇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优秀5篇《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十分值得学习,该页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陆游《书愤》教案设计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愤篇一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

上句指此。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

下句指此。

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

“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书愤 教案精选10篇

书愤 教案精选10篇

书愤教案精选10篇书愤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一.由《示儿》导入,背诵。

谈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

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

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

对比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

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五.拓展阅读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书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书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书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作品《书愤》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书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分析《书愤》的主题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书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书愤》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书愤》的主题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2. 解说法:通过解说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书愤》的主题和意义;4. 分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书愤》是什么作品吗?你了解《书愤》的故事吗?请谈谈你对《书愤》的印象。

2. 解说《书愤》的背景和作者(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书愤》的背景和作者:《书愤》是由古龙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秦轩因为对书本的痴迷而获得神奇的力量,最终成为了一代武林传奇。

古龙,原名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于文坛。

3. 分析《书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书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主人公秦轩的个性,他对书本的痴迷和执着,以及他在修炼武功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核心意义。

4. 探讨《书愤》的主题和意义(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书愤》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

通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书愤》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如对知识的追求、对勇气和决心的肯定等,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5. 小组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对《书愤》进行进一步探讨,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书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书愤》 教学设计

《书愤》 教学设计

《书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今天,我们要走进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去感受他那壮志未酬的悲愤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陆游(1125 年 11 月 13 日-1210 年 1 月 26 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 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 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 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书愤/陆游》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愤》。

(2)理解《书愤》的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了解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书愤》。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分析。

3. 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

2. 陆游生平背景与诗歌创作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字词、意象、表达技巧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知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陆游画像。

(2)简介陆游生平背景。

(3)提问:同学们知道陆游吗?他的诗歌创作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书愤》,理解诗歌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的字词、意象、表达技巧等。

(2)分析诗歌的深层含义,联系陆游的生平背景。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与欣赏。

7. 作业布置(1)背诵《书愤》。

(2)写一篇关于陆游诗歌创作特点的短文。

8. 板书设计《书愤》陆游意象:……表达技巧:……情感:……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反馈意见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书愤》 教学设计

《书愤》 教学设计

《书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包括对诗歌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

3、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和意象,把握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体会诗歌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讲授法: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典故、意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比较法:将本诗与其他爱国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古代爱国诗人的图片或诗句,如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怀在古代诗歌中的体现。

(2)提问学生对陆游的了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书愤》。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重点突出他的爱国思想和坎坷的仕途经历。

(2)讲述本诗的创作背景,即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陆游满怀报国之志却屡遭挫折。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学生再次朗读,思考诗歌的主要内容。

4、精读诗歌,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和典故,如“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塞上长城”指的是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感受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书愤教学设计

书愤教学设计

《书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进一步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材分析】《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深厚。

紧扣“愤”,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愤而为诗,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有报国之意。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情感。

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世纪伟人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书愤》,来体验和感受这份激荡、滚烫的情怀。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1.回顾“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其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对于陆游,你了解多少?如果让你用“一个()的陆游”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3.写作背景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闲居了6年。

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当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都被金人占领,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除了向敌人称臣进贡外,什么作为都没有。

三、整体感知1.初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梳理诗意。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4.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读出这种感情来。

5.听一听朗诵,体会这种感情。

6.齐读。

读准字音和节奏的同时,要读出悲愤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1.这首诗的题目是“书愤”,是什么意思?明确:“书愤”——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

2.有人说:全诗无一“愤”字,却处处有“愤”。

你们认可吗?(一)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教学设计教案

《书愤》教学设计教案

《书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情。

2、学习知人论世等诗歌鉴赏方法,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

3、感受陆游的赤子之情,传承诗人及作品传达出的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有这么一个人他文采飞扬,“诗风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他爱国赤诚,渴望统一大宋,但一生壮志未酬。

他存诗最多,现存九千多篇,能诗能词也能文。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陆游。

同学们,你学过陆游的哪些诗篇呢?参考:《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卜算子·咏梅》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钗头凤》点拨:是啊!作为存诗最多的诗人,爱国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

收复失地成了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独特阅历。

下面让我们走近陆游,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知人论世先看视频了解陆游一生。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请(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写作背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愤》教学设计
宿州三中裴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游的生平,掌握课文内容;
(2)理解诗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3)学习白描艺术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情;
(3)探究问题,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2)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书愤》主旨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学习白描的艺术手法。

2、同时代其他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陆游《示儿》《诉衷肠》朗读导入。

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位立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志士形象。

文如其人,陆游的精神可歌可泣,人格可敬可仰,现在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书愤》。

二、新课
1、释题:书写愤慨之情
2、写作背景: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三、读一读,明确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师生点评
3、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明确诗意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圈点勾画难点;交流讨论,明确诗句内容。

板书:
早年岁月
书愤盛年鏖战过去
晚年现状现在对比
追慕先贤
过渡语:同学们,学习诗歌只会读,明确了诗句的内容还不够,我们还需走进诗境,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情感。

四、想一想,品一品(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诗人生平说说“世事艰”指什么?包含诗人什么情感?
指的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

艰者,难也。

“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

诗人报国无门,悲怆至极。

2、“气如山”该如何理解?
诗人北望中原(倒装),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

3、“气如山”的依据是什么?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诗写的是南宋人民抗金的两次胜仗,给了诗人信心,南宋人民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

所以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4、“塞上长城”指什么?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5、“空”字和“已”字饱含诗人什么情感?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年青时以捍卫祖国、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敌人的千军万马。

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之前而被除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着一“空”字,壮志难酬,沉痛愤懑之极。

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

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6“出师一表”指什么?
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

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7“谁堪伯仲间”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由此可见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悲凉万分。

板书:
报国无门悲怆
壮志难酬愤懑
愤年华空老无奈
无人领军悲凉
五、读一读,品一品
1、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背景音乐)
六、难点突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言形式有何特点?
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白描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

这种表现手法叫白描,是描写的一种。

展示:“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不加烘托,不加渲染。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还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总结语:《书愤》所表现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岳飞《小重山》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明确:,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

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

请问他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南宋朝廷的软弱,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面对外敌的侵犯,一再称臣纳贡),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五、拓展提升:想一想,写一写
写一写:同学们,此时,我相信你对南宋和陆游等文人志士会有许多感慨,现在请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学生展示)(播放音乐《国家》)
结束语:同学们,有国才有家,国强则民富,国耀则民荣。

我爱我家,我更爱我的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国梦的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时作业》。

2、预习《春江花月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