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中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中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吴绍明1,周智杰2

(1.武汉理工大学体育课部,湖北武汉 430063;2.湖北省旅游学校体育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结合竞技体育训练方面的实践,阐述了疲劳与恢复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提高训练成绩的影响,以便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管理人员对疲劳与恢复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关键词:运动训练;运动疲劳;恢复过程中图分类号:G 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 (2001)0420093202

The research on fatigue and recovery in sports training

WU Shao 2ming 1,ZHOU Zhi 2jie 2

(1.P.E.Dept.,Wuhan Univ.of Science and Engin.,Wuhan 430063,China ;2.Hubei School of Tourism ,Wuhan 430079,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fatigue and recovery and its effect on improving

sports achievement in hope of helping the trainers ,athletes and sports administrators observe and realize the problems of fatigue and recovery and then govern the sports training and contest better.

K ey w ords :sports training ;sports fatigue ;recovery process

1 运动疲劳

1.1 运动疲劳的内涵

运动训练是一种人为改造人体机能、形态结构,提高人体工作能力的积极过程;运动疲劳是指机体运动到一定的时候,引起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身体疲劳,但易在休息后得以恢复,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标志。但是,如果运动疲劳连续积累且又没能及时消除,就将由于运动负荷量超过有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机体产生消极反应———过度疲劳。

1.2 运动疲劳产生的部位

人体任何形式的疲劳总是发生在机体的某些或某几个部位。一般说来,较易发生疲劳的部位是神经中枢、运动结板肌肉等处。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结点疲劳和外周疲劳。

(1)中枢疲劳:在运动性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疲劳的产生是中枢神经的一种维护性抑制,以防止机体发生过度的机能衰竭。

(2)神经—肌肉接点疲劳(也叫运动中枢疲

劳):运动中枢是神经和肌肉之间连接并传递神经冲

动引起肌肉收缩的关键部位,也是引起疲劳的重要部位。

(3)外周疲劳:外周疲劳包括除神经系统和运动结板之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肌肉是主要的运动组织,因此,运动时肌肉能源物质代谢、调节、肌肉的温度、局部肌肉血液、肌肉等就成为外周疲劳的研究重点和表现形式。1.3 过度运动疲劳的预防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采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根据疲劳产生时的症状判断运动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积极、有效地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预防过度疲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要掌握好不同项目的生理生化特点,并按照这些特点进行训练,运动量的安排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应有节奏,要把全面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差异和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状况,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

收稿日期:2001203220

作者简介:吴绍明(19572),男,江西临川人,副教授。

第35卷第4期2001年8月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35No.4Aug.,2001

第三,要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使营养跟上训练的需要。

第四,教育运动员确立自我监督意识,教练员可采用检查训练日记的方法,及时发现队员在身体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五,要定期对运动员进行体检和医务监督,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过度疲劳的症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恢复过程

2.1 恢复过程的内涵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负荷后的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并超过负荷前水平的过程。研究和掌握恢复的规律,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于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运动训练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的马家军正是运用了这一规律,从而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恢复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疲劳。运动时消耗过程占主要地位,运动后的恢复期中被消耗的物质逐渐恢复,消耗和恢复过程与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有关。其实,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动结束后才开始恢复的,在运动中,随着能量物质分解后的再合成就开始了恢复。但此时各组织细胞中的消耗超过了恢复,所以能量物质不能完全复原,欠下了氧债,代谢产物也不能完全消除。只有在运动后,人体才能逐步得到恢复。

2.2 消耗与恢复的阶段性关系

第1阶段———运动中的消耗阶段。运动时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程虽也在进行,但由于运动时间长、强度大,活动的消耗很多,使消耗多于恢复,所以使能量物质减少,各器官系统工作能力下降。

第2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便占明显优势,这时能量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3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情况。在超量恢复阶段投入比赛或进行下一次训练往往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2.3 恢复措施

第一,合理的生活制度,注意饮食卫生,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方式。睡眠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占优势。同时,全身骨胳肌放松,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都能得到相应的休息。

第二,积极性休息。用改变练习内容的方法进行休息,如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散步,听音乐等。运动时可用调整运动负荷,改变不同部位的活动来消除疲劳。

第三,营养素搭配合理。一般来说,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糖、蛋白质。同时,应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注意结合专项的特点合理摄入。另外,还可以根据中医、中药理论去挖掘新的药膳配方,优化运动饮食结构,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第四,温水浴和局部热敷是消除疲劳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血流,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五,按摩也是一种消除疲劳的手段,可采用传统按摩,也可采用电动按摩或水按摩。

第六,心理的恢复。要根据运动员在某阶段出现的心理,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现实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全身心投入训练,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宗华敬.运动训练疲劳与恢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6.

4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