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现代国际法的前景分析

现代国际法的前景分析一、推动国际法发展的主要动因(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冷战后,相对平衡的两极体制终结,出现多极化趋势和“一超多强”并存新格局;国家间贫富差别增大,实质上不平等加剧,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强大国家图谋扩张,新兴国家奋力崛起,弱小国家竭力自保,扩张与反扩张、限制与反限制、遏制与反遏制演绎出国际关系新篇章。
世界化、多极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都积聚了大量的矛盾和变革的能量,引发了诸多的国内冲突和区域乱局。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
西方国家痼疾并发,陷入多重困境,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快速崛起,国际地位显著上升。
经济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
2012年,世界工业产值的52%,出口总值的48%和外汇储备的80%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50%;政治上,团结合作持续深化。
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等机制化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发展中国家占了11个,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资本份额大幅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显著提升。
新兴国家群体快速崛起势必对21世纪的国际关系、经济增长、财富分配和治理格局产生长远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格局变化系长期量变过程,“东升西降”“南兴北衰”仅仅相对来说,当前力量对比总体上仍是“西强东弱”“北攻南守”。
美西方为力保自身优势地位,企图“规范”新兴国家,将其纳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框架,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成为一支在国际上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新旧秩序间的博弈加剧国际社会主体结构之发展、格局之变化,加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世界化、多极化、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从而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新旧秩序之争。
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国际法毕业论文

国际法毕业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际法在当今全球治理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分析国际法如何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并解决国际争端。
同时,也对国际法在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局限性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国际法;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国际争端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交往愈发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法作为规范国家行为、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准则,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国际法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它不仅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基本的规则框架,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一)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二)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形式缔结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协议;国际习惯是各国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一般法律原则是指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如诚实信用、禁止反言等。
三、国际法在维护国际秩序中的作用(一)确立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际法明确规定国家主权平等,即各国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平等,享有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利。
这一原则为国际秩序的稳定奠定了基础,避免了强国对弱国的肆意干涉。
(二)规范国家的行为国际法为国家的行为设定了准则和限制,例如禁止使用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通过这些规范,减少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摩擦,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三)促进国际合作国际法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保障,例如在国际贸易、环境保护、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通过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法制的发展趋势

法制的发展趋势法制的发展趋势是指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不断发展的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法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法律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国际化是法制发展的一大趋势。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为国家间的互动提供了法律规则和机制,起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的作用。
2. 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信息化也成为法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法制发展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加强对犯罪的预防和打击。
同时,信息化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如网络犯罪、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制度也需要相应地进行适应和完善。
3. 司法独立性:司法独立是法制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法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保护司法独立,是保障公正审判和法治原则的重要保证。
司法独立性的提高,体现在对司法机关的任免和纪律监督等方面的改革,以及对司法人员的保护和待遇的改善等方面。
4. 人权保护:人权是法制发展的核心价值之一。
随着法制发展,人们对人权的意识和要求不断提高。
因此,法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包括但不限于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的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公正与严格,是保障人权的基础。
5. 法治意识的普及:法治意识是法制发展的基础。
随着法制发展,人们对法律的认同和尊重逐渐增强,法治意识的普及成为法制发展的趋势。
法治意识的普及包括从政府到公民的全社会法治观念的普及、法律教育的加强以及司法公正的提高等。
6. 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在法制发展过程中,公正和效率是法律制度的两个重要目标。
公正的实现需要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实施,而效率的提高则需要法治规则的明确和执行的便捷。
因此,在法制发展的趋势中,公正和效率之间的平衡成为重要的课题。
总之,法制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既有国际化、信息化等大的潮流趋势,也有司法独立、人权保护等基本价值追求。
2024版国际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势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国际法体系日益完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法体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国际法规 则日益完善,为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际法与国内法互动增强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法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国际法也对国内法产生了深远 影响,推动了国内法的改革和完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国际 法律体系中,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国际法调整范围的扩大
国际法逐渐从传统的国家间关系向全球性问题延伸,如环境保护、 人权保护、国际恐怖主义等。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
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渗透和互动,国内法越来 越多地吸收和借鉴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
执行力和公信力。
推动国际法的普及和实施
加强国际法教育和培训
通过国际法教育和培训,提高各国政府官员、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对国际法的认识和 理解。
推广国际法知识和实践
通过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推广国际法知识和实践,促进各国在国际法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
加强国际法的实施和监督
建立健全国际法实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国际法得到有效遵守和实施。
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法律规制。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关系
国际法对国内法的影响
国际法通过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等方式对国内法产生影响,推动 国内法的改革与完善。
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国内法通过国内实践、国内立法等方式对国际法产生影响,促进国 际法的发展与进步。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关系
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共同推 动国际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国际法人本化趋向下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的性质演进及进路选择

W ANG u- i Xi me ,ZHANG a - a Ch o h n
( o h e n e i oic a dL w, i n S ax 10 3 C i ) N  ̄ ws U i r t o li n a X' , h ni 0 6 , hn t v sy fP ts a 7 a
民、 执政 为民的理 念下进一步 完善海外公 民权益保 护的策略 , 以切 实保护其权益不 受它 国的非 法侵 害。
T e E o u in o h t r fOv r e s Ch n s t e s Pr t c in a d h v lt ft e Na u e o e s a ie e Ciz n o e t n o i o Me h d n e h e d o ma ia in o n e n t n lL w t o s u d rt e Tr a fHu nz t fl t r a i a a o o
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于人权保障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保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公认,而国际法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表现与影响。
首先,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际法框架下的人权保障机制日趋完善,国际人权法规范逐渐得到贯彻执行。
例如,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机构的成立,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权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此外,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国际人权活动也得到了广泛开展,从而推动了人权保障的不断进步。
其次,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在经济领域,国际人权法逐渐将人权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强调了人权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合,为全球各国促进人权保障提供了指导。
在社会领域,对性别平等和对待妇女的权益保障逐渐得到更多关注。
国际法逐渐将性别平等作为基本人权,各国也相应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来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实现。
再次,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在对特定群体的关注上。
残疾人权益保障、儿童权益保障以及少数族裔和难民群体的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国际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议定书,旨在保护这些特定群体的权益。
同时,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通过宣传、教育和援助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这些群体的权益保护中,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还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通信的发展,信息技术持续推动了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社交网络和在线平台成为了舆论表达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互联网更加容易获取和传播关于人权的信息。
同时,互联网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人权保障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人权保障与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局面。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探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国际法是一种共处法、合作法、共进法,是国家间的法律,是各个国家之间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以维护国家之间各种利益为目标。
“国家间”这一属性是长久以来学者、政治家们所坚持、坚持的观念,将国家法视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工具。
随着人权观念的兴趣,对于国际的价值观不断进行冲击,使国际法的人体化倾向日益明显,伴随国际法人本化的倾向,各种以个人为本及以人类为本的价值倾向的国際法不断出台,涉及多个领域,是当前国际法发展的一种趋势。
1国际法人本化的概念及发展国际法的人本化是随着国际人道法及国际人权法的诞生与发展而带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指国际法在理念、价值、原则、规则、规章及制度中,会个人及人类整体法律地位及权利利益的确立、维护及实现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际法人本化包含了两个方向,一是以个人为本,个人包含自然人、法人,以人类为本,即整个人类。
国际法人本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法正不断涌现出一批以人本化为价值导向的国际法律法规,以维护个人及人类的利益。
国际法人本化倾向并非对“国家间”本质属性的否定,而是建立在国家间承认这一原则基础上的。
人本化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的利益,当国家、个人及人类古老之间的利益一致时,国际法的国家间倾向和人本化倾向都能够达到一致,国际法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以及人类利益,当三者发生冲突时,可能会造成更大冲突,也可能会有和解,其关键就是法律制定者在特定的领域、部门以及事项上所选择的个人价值倾向。
2国际法人本化的源起及中心规范1、国际人道法——人本化之滥觞国际法人本化倾向源起于国际人道法,是作为战争法的附加规则而制定的,本质上并非独立的国际法部门,而是作为战争法以及武装冲突法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存在的。
国际人道法初始在国际法以人道主义规范表现,是为了限制国际性战争工具的滥用,之后形成海牙公约体系,即海牙法。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出一种人本化的取向。
这种变化以人类福祉、尊重人权、提倡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国际合作与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人权、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成为国际法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在国际法中得到了广泛体现,如《联合国宪章》规定了“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原则,世界人权宣言》强调了“人权和基本自由”的重要性。
国际法开始更多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等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领域。
例如,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框架,国际公共卫生法律机制对全球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法在解决跨国问题时越来越重视考虑各国国情和文化差异,推崇多元化和包容性。
例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单靠某国努力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因而需要推动全球合作与治理。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家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病等跨越国界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人们对人权、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共识,这些价值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法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通过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对未来国际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人本化的趋势将促进国际合作与对话的进一步加强。
在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面前,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本化发展将推动国际法体系的不断完善。
随着国际实践的不断积累和理论创新的不断涌现,国际法将逐渐变得更加精细、更加全面。
人本化发展将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的整体福祉。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加强对人权、环境等领域的保护,将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趋势强调对人类福祉的、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现代化国际法中融入人本化理念探讨-国际法论文-法学论文

现代化国际法中融入人本化理念探讨-国际法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人本化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很多国际法中都体现有人本化的内容。
现代国际法侧重于建立世界各国之间和平发展的国际秩序, 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而人本化理念, 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现代化国际法中, 融入人本化理念, 保护不同国家的人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尤其是保护不同国家的人民的。
关键词:现代国际法; 人本化; 发展趋势;国际法虽是国家间的法律, 但也应该体现出人本化[1]。
人本化因素在各国的历史中早有体现, 在冷战时期, 成为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放在嘴边攻击其他国家的工具,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本化、已经不只是一种呼声, 反而越来越趋向于一种人类诉求, 被列入到国际法当中, 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期望。
一、国际法影响因素使国际法向人本化发展国际法的人本化进程影响因素有很多, 包括国家间的博弈、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等, 但是纵观历史, 最突出的影响因素就是战争和科技。
战争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让很多人流离失所, 影响很多无辜平民的基本生存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战争的恶果通过网络向世界迅速传播, 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叙利亚3岁小难民伏尸海滩照片, 该引发全球对战争的关注, 进而使得很多国际法在制定过程中, 都关注和人道主义原则。
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致使很多地方都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也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是当今全球社会的共同问题, 很多国际法从人本化角度出发,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发世界关注。
国际法中人道主义法和法是其朝人本化发展的基础, 实践表明, 其二者对自身的不断完善, 以及交互作用渗入到了其他国家法的领域, 促进了现代人本化的形成[2]。
当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发展趋势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它既是一种不争的客观事实,也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征。
一般认为,全球化是指一种进程,在这种进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活动和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
1 就当代人类社会而言,作为上层建筑的法,面临全2球化这一客观现实,不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都必然会反映这一事实。
同时,全球化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出现法律冲突的过程,因此国际私法作为调整跨国民商事关系、解决法律冲突的部门法,其发展趋势,尤其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3 全球化的一系列进程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际民商事交往,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国际私法也因之而得到了发展,有一些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综观国际私法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区域或者不同国度,尽管国际私法变革的过程、特点和目标有所差异,但是作为一种模式或者势态,国际私法现代化却几乎成为这一历史过程的基本法律表现。
诚然,这个进程在不同法系或法域中的具体的实现程度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所昭示的国际私法成长发展的时代走向却有许多共同之处。
众所周知,国际私法是随着解决各国之间法律冲突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作用在于消除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国际民商法律的冲突。
传统国际私法选择法律的方法是选择其中一个国家的法律来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它是法律适用法,即一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涉及到数国法律的效力时由其确定应当1 Jost Debrack, Globalization of Law, Politics andMarkets-Implications for Domestic Law - A European 参见刘锦:《二十一世纪法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法律全球化》,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
Perspective, 1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9,1993. 23 黄世席:《全球化与国际私法发展的新趋势》,载《学术交流》2021年第1期。
试论当今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试论当今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论文论文摘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和深化,在国际社会之中就产生了全人类的公共利益,这种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就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对传统国际法的挑战却正是符合当经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和和国际社会客观实践的。
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从共处、合作向“共进”也就越来越明显。
“共进国际法”以人类的繁荣为终极目标,对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以及构建和谐国际社会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但在不远的未来未必不能成为现实。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共同利益和谐国际社会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共进国际法”一、国际法的发展历程——国际法的代际演进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是以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存在与发展为基础的,国际法的变动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连接在一起,可以说,国际法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国际社会同步变动。
对于此,詹克斯曾经指出:国际社会是动的社会,国际法是动的法律,它在不断的变动中。
我们从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演化史的角度去探索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即根源,就可以发现:真正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国家间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使国际社会的利益形态渐次扩增:各国的特殊利益——各国相同的根本利益——(两个以上)国家的共同利益——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
世界各个国家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为自身谋取这种新扩增的利益,它们彼此之间就不得不重塑其间维持了很久的“旧的”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由此,促进并推动了国际法经历了三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化,即国际法的“代际演进”。
(一)第一代国际法——共处法在国际社会发展史上的17世纪上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的出现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兴起,使得国家间的交流与联系不断的增多;另一方面,“三十年战争”的巨大创伤使欧洲各国彻底从自我满足之中醒悟过来。
在这样的国际社会背景下,各国都强烈意识到在确保各国领土完整自治和其内政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存是非常必要的,并愿意把各自的特殊利益置于这种相同的根本利益之后。
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包括:
1. 人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国际法也在这些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
2. 针对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的合作和协调成为国际法发展的重要方向。
3. 国际司法体系的发展与合作,包括国际刑事法庭和其他国际法院的建立和发展。
4. 国际关系日益多极化,国际法也在适应和反映这一趋势的过程中发展和演变。
5.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国际法规范逐渐完善和深化。
论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

论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摘要]国际法价值是人们在这个国际社会中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包括了秩序、正义、利益等基本价值,这些都是国际法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际社会在发展,国际法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人本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对“人”的关注在逐渐增多,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在促进国际法价值人本化的趋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逆流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
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研究对国际法学及国际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法的价值;人本化;伊拉克一、国际法价值人本化的发展(一)定义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概念,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各种具体学科中都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
价值不仅应用于经济和哲学中,也应用于其他社会人文科学中。
法的价值是价值范畴中的一个子范畴,而国际法的价值又包含于法的价值之中。
梁西先生曾这样定义国际法的价值:国际法的价值是国家追求和平共处、人类追求合理生存的一种道德性的体现。
[1]它对国际上的立法活动、国家行为以及国际法院的司法、仲裁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今国际法价值逐渐呈现出人本化的趋势,特别是二战以后越来越明显。
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是指国际法的价值越来越注重单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的确立、维护和实现。
人本化是国际法价值呈现的一种趋势,有关保护个人、人类的各种国际法律、法规在逐渐增多。
(二)发展在国际社会上,传统观点认为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相应的和平、利益、正义、秩序等便是国际法所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
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与调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被认为是国内法所管辖的。
直到二战以后“人权”这个词才真正、全面地进入到国际法领域,直接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二战中全人类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灾难,战后人们渴望和平与稳定,也开始把目光转向对人的保护。
国际秩序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整合时期,价值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分析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分析作者:李璐琳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人本化是现代国际法的新发展趋势,在现代国际法中的表现也逐渐突出,现代国际法的侧重点是建立及完善各国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建立和平与发展的秩序;人本秩序也是一个侧重点,要实现以“个人为本”和“以人类为本”的原则,这以人本化的发展体现了国际法的丰富性和时代性,打击了权力与义务的对等原则,在各国的支持下正不断完善,本文分析了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国际法;人本化;发展中图分类号:D9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195-01作者简介:李璐琳(1987-),女,汉族,北京人,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法。
国际法虽是国家间的法律,但也应该体现出人本化,人本因素最早萌芽是在古代,二战后被作为国际法的一种现象,冷战后全球人本化被提出,且越来越受关注,其基本特征是国际法的一种发展趋势;以及主体和对象包括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和整个人类。
一、国际法的内外因素使得国际法人本化发展迅速影响国际法人本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战争因素以及科学技术这一外部因素,战争会对人类造成伤害,不仅是财产,还包括人们的生命安全,这就让国际法的制定者更加注意和看重人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也随之发展迅速,这些造成生态环境造成迫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也让制定者意识到这一问题。
国际法中人道主义法和人权法是其朝人本化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其二者对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交互作用渗入到了其他国家法的领域,促进了现代人本化的形成[1]。
二、人本化发展代表国际法正在不断进步国际法是国家间的法律,是各个国家间各种关系的规则,维护国家间的各种利益,但是现代的国际法正向“以个人为本”和“以人类为本”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个人的因素,其权利与义务和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现代的国际法除了维护国家利益还要维护个人和人类的利益。
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法开展的新趋势摘要:当前国际法开展呈现两大趋势:首先,大量的国际法寻求突破其“软法〞的特性,向“硬法〞转变的趋势加强。
这一趋势在比拟成熟的国际法领域,诸如国际贸易法、国际刑法、国际劳工法以及国际海洋法等表现非常突出。
其次,国际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国际法律标准由分散向逐步统一的趋势凸显。
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和国际组织的开展和完善构成了国际法统一的根底,国际法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现象明显,比拟法学的复兴在法律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际法;“软法〞;“硬法〞;法律统一在全球性问题多发的今天,国际社会对国际法的期望越来越高,国际法出现了一些新的开展。
虽然说,国际法体系是由多部门、多层次的法律标准组成的,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国际法律标准有其自身的开展进程,但是,国际法的开展变化仍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国际法的开展有两大重要趋势:一方面,国际法由“软法〞向“硬法〞转变的趋势加强;另一方面,国际法律标准由分散到逐步统一的趋势凸显。
一、国际法由“软法〞向“硬法〞的转变国际法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只是一种道德规那么或根本原那么,不被认为是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按照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法律有三大特征:权威性、普遍性以及强制性,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只要符合上述三性即是法律;而新自然主义法学派关注这些规那么是否出自自然,强调法律的正当性。
但无论何种法学派均强调法律的强制性,法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强制性。
[1]7因此,从本质上说,判断一项规那么是否是法律的最根本的依据在于该规那么是否具有强制力。
在这种意义上,国际法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弱法或软法。
[2]179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的国际法寻求突破其“软法〞的特性,向“硬法〞(诸如国际条约、习惯国际法)转变的趋势加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际贸易领域,DSB的司法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争端解决机制(简称DSB)是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关于争议解决规那么与程序的谅解协议?(简称DSU)设立的处理世贸组织各项协议下的争议解决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曾令良内容提要:人本化既是应然国际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又越来越突出地体现于实在国际法之中。
现代国际法一方面注重建立和完善国家间共处与合作的和平与发展秩序,另一方面又致力于确立和维护以个人为本和以人类为本的人本秩序。
国际法的这种人本化现象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不仅促进一些经典的国际法部门与时俱进,还直接催生了一系列国际法的新分支。
同时,它也冲击着国际法上权利与义务构建的基础“对等原则”。
诚然,没有国家间的条约和各国认可的国际习惯,不可能有国际法的人本化现象;没有国家间的合作,国际法的人本价值无论多么崇高,也不能变成现实。
关键词:国际法人本化个人权利义务人类共同利益人类核心价值一、导语国际法,无论是被界定为“共处法”(lawofco2existence),还是被描绘成“合作法”(lawofco2operation),或是被认定具有“共进法”(lawofco2progressiveness)趋势,其国家间的属性从未被怀疑过。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都坚信各国制定、遵守和实施国际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然而,我们在坚持和强调国际法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国际法所体现出的人本化迹象。
其实,近代国际法就含有人本因素,甚至在古代国际法中就有萌芽。
不过,人本化作为国际法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愈来愈大,全球化的人本化(humanizingglobalization)这一新的命题被提出来,并且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于国际法的人本化,迄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
根据最近一位有影响的西方国际法学者的观点,它主要是指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的产生与发展给整个国际法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笔者以为,所谓国际法的人本化,主要是指国际法的理念、价值、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越来越注重单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法律地位、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确立、维护和实现。
从这一初步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法人本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人本化固然表明了现代国际法的一种状态,但更重要的是预示着国际法的一种动态进程或趋势:一方面,实在国际法中已经出现大量有关确立人和人类的法律地位和各种权益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另一方面,一些新的人本化的价值观在应然国际法中悄然兴起和发展。
其次,国际法的人本化从主体和对象来看,并不仅仅是指个人,而且还包括整个人类,其中个人不只是自然人,还包括法人。
二、以个人为本的国际法发展(一)国际人道法:人本化最早的体现国际人道法可以说是现代国际法人本化的源头所在。
不过在传统国际法中,国际人道法只是战争法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战争法的依附规则,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法部门。
即使是在今天,绝大多数国际法学者仍然将人道法视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且,传统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规范主要是限定国际性的战争手段,即发展到后来形成的海牙公约体系,简称为海牙法。
在海牙法的基础上,现代国际法在人道主义法领域逐步形成了保护战斗人员、伤病员和受战争或武装冲突影响的人员以及非军用财产的日内瓦公约体系,简称为日内瓦法。
至此,国际人道主义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法部门已基本形成。
而且,人道主义法适用的场合不再局限于国际性的战争,还扩展到国际性武装冲突以及非国际性的战争或武装冲突。
更为重要的发展是,由于现代国际法在国家之间禁止战争、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国际性的战争或武装冲突爆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就使得全球范围内连绵不断的国内战争或武装冲突成为现代国际人道法适用的主要场合。
同时,以日内瓦公约体系为核心的现代人道主义法正朝着规范具体事项的方向进一步延伸和深化。
例如,经1999年《第二海牙公约》更新的1954年《文化财产公约》;1972年《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简称《生物武器公约》);1972年《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简称《环境战公约》);1980年联合国制定的《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简称《常规武器公约》)及其1996年《第二修订议定书》等等。
正如A.卡塞兹教授所观察的,与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不同,这些1949年以后缔结的、既适用于国际武装冲突又适用于国内武装冲突的条约尚未转变为习惯法,或在一些情况下,只有其中的一些最根本的规定已成熟为一般法,而每一条约中的多数规定仅仅规范缔约方的行为。
可见,国际人道法不仅在历史上是国际法体现人文因素的唯一标志,而且还是现代国际法人本化发展颇为显著的领域之一。
国际人道主义法本身越来越人本化。
使得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部门法似乎变得并不必须要与武装冲突或军事挂钩。
而是越来越凸现出其人权价值的取向。
有的学者甚至断言,人权规则和武装冲突中应遵守的规则有融为一体的趋势。
国际人道法的这一最新取向得到前南法庭明确的强调“该法庭的上诉庭在审理一项案件中指出:人权学说在国际共同体中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国际法带来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解决世界共同体面临的问题之方法上。
”从而,国家主权取向方法已经逐步被人类取向方法所替代。
渐渐地,一切法律为人类利益而制定的罗马法格言也在国际法共同体中根深蒂固起来。
国际人道法之所以能成为整个国际法人本化的领头羊,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虽然人道法同样是通过国家间条约和国际习惯而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与其他国际法部门不同,人道法不仅约束国家或其政府、军队,而且直接约束交战或武装冲突各方的战斗人员。
同时,人道法所保护的对象和目的是处于特定环境或情势下的特定的人群及其财产。
更重要的是,确立现代人道主义规则的条约,至少是其核心规则,不仅约束作为冲突一方的缔约国,而且也约束冲突另一方或他方的非缔约国。
除了个别例外(如《联合国宪章》有关联合国非会员国义务的条款),这是其他国际条约所不具备的。
(二)国际人权法:人本化最系统的体现国际人权法的兴起与发展既是现代国际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现代国际法人本化最直接和最系统的体现。
国际人权法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德、意、日法西斯不仅侵犯欧洲和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大规模人权惨案,如著名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有近400万犹太人被害致死;在中国日本仅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就剥夺了30多万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的生命。
因此,从盟军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更是一场捍卫人权的正义战争。
随着战争的结束,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在国际上承认和保护人权,不但与国际法的目标的进步概念相符合,而且是与国际和平的基本需要相符合的。
从《联合国宪章》开始,国际人权法作为国际法人本化的首要标志,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国际法新部门。
首先,国际人权法律编纂成果显著。
经过60余年的努力,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由一系列综合性人权条约和专门性人权条约组成的国际人权条约体系已基本形成。
其次,国际人权组织和国际组织中专门性人权机构应运而生,作用日益增强。
例如,最近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专门的人权理事会来取代目前在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中设立的人权委员会。
这一人权机构级别的提升预示着人权保护将在联合国的活动中占据比过去更为重要的地位。
最后,国际人权条约的报告与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例如,在联合国系统内,经社理事会设立的关于审查有关指控大规模侵犯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来文的“1503号程序”和“1235号程序”,即来文审查程序以及对所有国家的人权状况开展调查的程序;经联大第48/141号决议设立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对联合国人权条约以及对人权条约以外人权事项实施的监督。
此外,绝大多数国际人权条约都设立了实施机构,受理和审议缔约国的人权报告、国家之间的控告、个人或团体的来文,以及开展相关的人权调查活动。
在一些区域,甚至建立了专门的人权法院,如根据《欧洲人权公约》而建立的欧洲人权法院,根据《美洲人权公约》而设立的美洲国家间人权法院,根据《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而设立的非洲人权和民族权法院。
近几年,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国际共识正在形成,即将基本人权与民主和法治并列在一起作为国际法的核心价值,并强调人权与发展、和平与安全的关联性。
例如《联合国千年宣言》明确宣示,将不遗余力,促进民主和加强法治,并尊重一切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发展权。
联合国《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强调“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是联合国系统的支柱”,特别指出“国家和国际的良治与法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重申所有人权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互相依存性及相互关联性。
”在2006年第60届联大会议上,通过了两个关于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决议:一个是《关于个人、群体和社会机构在促进和保护普遍公认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宣言》,另一个是《严重违反国际人权法和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受害人获得补救和赔偿的权利基本原则和导则》。
尽管这两个联大决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标志着基本人权和自由国际法律保护的最新动向:(1)特别强调国家之外的个人、群体和社会机构的权利和责任;(2)不仅确认受害人享有获得补救和赔偿的权利,而且为这种补救和赔偿确立了系统的指导原则。
在区域范围内,欧盟25个成员国新近签署的《欧洲宪法条约》关于人权保护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
该宪法条约不仅开宗明义地确立“尊重人的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尊重人权,包括属于少数民族个人的权利,是本联盟赖以建立的价值”,而且还就欧盟公民权和欧盟加入《欧洲人权公约》等事项均作出具体的规定。
不仅如此,该宪法条约的第二部分(共计7篇53个条文)系统地规定欧盟的基本权利宪章。
一个非专门性国际人权组织的章程如此大篇幅规定人权事项,这在国际组织中是罕见的。
国际人权法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在很多方面(如国际法主体、国际承认、习惯法、条约法、国际法遵守的国际监督、国际法的执行、国际刑事司法、上述人道主义法或战争法,等等)促进着整个国际法领域的人本化趋势。
首先,人权规则对于新国家和新政府承认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后冷战时代。
例如,1965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第216号和第217号决议,呼吁所有国家对于南罗得西亚违反民族自决而单方面宣布独立不予以承认。
又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欧共体成员国立即通过一项《东欧和前苏联新国家承认准则》,其中特别将“遵守法治、民主和人权”作为正式承认的首要条件;对于从前南斯拉夫分解出的新国家的承认,欧共体甚至成立专门的仲裁委员会具体评估拟成立的新国家是否符合上述准则。
可见,遵守人权,特别是基本人权,正在成为特定地区内承认新国家和新政府的一个新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