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介绍
QC成果-长大隧道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
![QC成果-长大隧道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2ed7cc9a76e58fafab003e9.png)
长大隧道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发布人:XXX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南石高速公路A3 标项目部隧道QC 小组20xx 年8 月20 日长大隧道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南石高速公路A3 标项目部隧道QC 小组一、工程概况一片寺隧道是拟建的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南安至石井段南安张坑枢纽互通至水头灯桐段的一座深埋长隧道。
隧道右线起止里程桩号YK14+737~YK17+115,长2378m,最大埋深约330 米,隧道净空(宽*高):14.50m*5.0m 。
洞轴线走向方位角约200°,左右线进出洞门均采用削竹式,电灯照明,机械通风。
二、小组简介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施工是经济、技术、质量、安全控制的重中之重,甚至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成败。
特别是对于长大隧道二次衬砌而言,其外观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一片寺隧道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保证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立南石高速公路A3 标项目部隧道QC 小组,进行技术攻关。
本小组成立于20xx 年8 月,由12 人组成,平均接受QC 教育26.7 小时,并全部通过了考评,小组概况表见表1。
小组成立后于每周末,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二衬外观质量控制的理论学习和二衬外观质量的现场检查。
小组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长大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外观质量控制技术难题,保证了二次衬砌施工的外观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施工成本,赢得了福建省质监局、建设指挥部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赞扬。
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继续从事长大隧道二衬施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 南石高速公路 A3 标项 目部隧道 QC 小 组 活动时间 20xx.8.1~ 20xx.8.31 循环次数 两次课题名称 长 大隧道二衬 外 观质 量的控 制序号姓名年龄职务职称组内职务 TQC 教育时间( h )1 XXX XX XXXX XXX 组长 32 2 XXX XX XXXX XXX 副 组长 323 XXX XX XXXX XXX 组员 324 XXX XX XXXX XXX 组员 325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6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7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8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9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 10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 11XXXXXXXXXXXX组员24 12 XXX XX XXXX XXX 组员 24表1三、选题理由工期目标 一片寺隧道是南石高速公路的一座深埋长隧道,掘进速度决定了南石高速的通车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 优良率 95%以上, 确保质量目标部优、争创国优,力争实现精品工程创建目标 安全目标 事故频率控制在 3‰以内, 事故费率在 1.5‰以下,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技术目标除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外,还需满足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的特别规定长大隧道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施工现状福建省高速项目中的隧道内, 均不设置防火涂 料及外观装饰, 给二衬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地影响隧道的耐久性,尤其是对于长大隧道而言,其二衬外观质量的控制更应格外关注。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afc4457f524ccbff02184d0.png)
福永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十二合同段梧桐隧道二次衬砌砼外观质量控制中铁十七局六建公司福永A12项目部QC小组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梧桐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梧桐隧道全长664米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全长638米,右洞全长690米,为中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平面曲线范围内,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R=1300米,出口位于直线段.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2%/89m和-1。
275%/601m,左洞为—2%/89m和-1.374%/547m。
隧道进口设计桩号:右洞为YK63+401,左洞为ZK63+406;进口设计高程:右洞为137.358,左洞为137。
163。
隧道出口设计桩号:右洞为YK64+091,左洞为ZK64+044;出口设计高程:右洞为128.299m,左洞为128。
407m。
隧址区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20—45°,斜坡多为风化岩层出露,缓坡地带为薄层残坡积层覆盖,植被较发育。
隧道进口段地自然形成坡度约为40°,隧道出口处自然地形坡度约为38°。
隧道洞体围岩级别有Ⅲ、Ⅳ、Ⅴ级,衬砌类型及围岩级别详见表1-1 隧道围岩类别一览表.表1-1 隧道围岩类别一览表质量目标:争创福建省“优质工程。
二、QC小组简介:福永A12项目经理部梧桐隧道二衬施工质量控制QC小组成立于2011年04月12日.1. QC攻关课题:梧桐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控制2. 小组名称:福永A12项目梧桐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3. 小组口号:精益求精4。
活动时间: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5. 活动次数:6次6。
QC小组成员:(表1)小组成员按QC的要求学习活动。
三、选题理由:理由一:梧桐隧道为全线的控制工程,为监理、业主、公司关注的焦点,二衬施工在进行隧道涂装之前暴露时间较长,所以二衬砼外观质量关系到我标段工程质量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我公司的质量信誉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前景;理由二:按照业主要求,打造绿色高速公路,保护生态,达到创优目标,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创精品,创信誉”;理由三: 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在前面的施工中出现二衬砼表面有错台、漏浆、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公司要求项目人员积极参与,通过此次QC活动探讨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ca446dd01711cc7931b716fe.png)
加强隧道二衬砼质量控制、力创结构精品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纵五线A2标双冠山隧道衬砌砼QC小组2015年10月12日提高隧道衬砌砼质量——大田纵五线A2标双冠山隧道衬砌砼QC小组一、工程概况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县均溪镇良元村,近南北向展布,为双线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出口为小净距隧道(其余为分离式),位于曲线段,为短隧道,洞内不设横通道。
隧道右洞V级围岩长75m、IV级围岩长10m、III级围岩长150m;左洞V级围岩长58m,IV级围岩长45m,III级围岩长135m。
具体设置详见下表。
1.2 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隧道设计速度:60km/h。
3.隧道照明计算行车速度:60km/h。
4.隧道建筑限界:双冠山隧道建筑限界表6.隧道内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3%。
7.设计荷载:公路-I级。
8.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其中Ⅴ级二次衬砌砼设计为C30防水混凝土,Ⅳ、Ⅲ级二衬衬砌砼设计为C25防水混凝土。
二、小组简介表1 QC小组简介表2 QC小组成员情况表三、选题3.1 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纵五线一期工程A2标,该隧道是一期唯一一座隧道,业主、监理联合体都常来检查。
在业主组织的信誉评价中,我部把该工程作为全标段的形象代表。
因此工程影响较大,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局、处声誉。
3.2 该工程质量要求高,现场监理全天旁站。
3.3 施工场地狭窄,双冠山隧道进口地形陡峭,临空面较高,施工场地布置难度大,运输道路必须经过当地村庄,既有乡村路狭窄,拓宽维修困难,施工干扰大。
3.4 双冠山隧道,技术含量较高,工期较紧,多断面开挖,供风、供水、供电、通信、通风、排烟、开挖、支护、运输、衬砌工序多,相互制约,施工管理难度大。
基于以上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因素,我们QC小组决定以“开展QC活动,确保隧道衬砌砼质量”为课题,开展攻关活动,优质高效地施工,以达到创优目标。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201355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c.png)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持续改进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隧道二衬质量 的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优化 质量控制流程和方法,提高工程
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创新
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质量 控制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 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团队成 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整体技术
水平。
拓展应用领域
在确保隧道二衬质量的基础上, 我们将逐步拓展质量控制的应用 领域,将其应用于其他工程项目 中,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做出更大
小组的成立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支 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
小组人员构成
小组成员包括隧道工程师、质检员、 施工员和技术员等,共计10人。
小组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组长, 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质量标准。
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01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02
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施 QC 质量控制措施后,施工 过程更加规范和高效,缩短了工 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增加了工程附加值
优质的质量提升了工程的价值和 附加值,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 得了更多机会。
社会效益提升情况
提高了公众出行安全
隧道二衬质量的提升,增强了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能,为公众提供 了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质量问题的危害性评估
影响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能引发渗漏、裂缝等病害。 影响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降低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施工单位的声誉和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可能需要进行返工和维修。
03
QC 活动实施过程
确定目标
1 3
目标明确
确定隧道二衬质量控制的预期目标,如减少衬砌混凝土裂缝 、提高衬砌厚度合格率等。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QC成果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77bfb66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d.png)
❖ 2、增强了职工的安全质量意识,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能
❖ 在衬砌过程中我们加强宣传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力度和广度,使每个 职工都树立强烈的安全质量意识,保证了施工安全,为xx市实现2007生产 安全年贡献了一份力量。
❖ 3、实现了公司的目标
❖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均浇注一模衬砌砼周期由原来48小时缩短至32小 时,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模板利用效率,因此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 益。
朱国祥 4月3日
郭福良 纪永安 4月2日
修德保 4月2日
王书楼 范伟 杨立岐 4月2日
(二)、实施(D)阶段:
实施一:由刘中华负责,对原材料进一步进行控制,外加剂改干加为湿加 。
实施二:由修德保、纪永安负责,对工人思想进行加强教育,对劳动安排做 进一步调整,使人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增加插入式振捣器 三个,并增加备用设备。
实施三:由王书楼负责,对台车变形部位进行加固修理。 实施四:由朱国祥、柳永强负责,对预留预埋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采用 钢筋加固,二衬前进行严格的检查。 实施五:由郭福良负责,对衬砌砼养护进行跟踪检查。
(三)、效果检查(C)阶段
通过第二次循环,蜂窝、麻面、跑浆、漏浆、砼错台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综合合格率由原来的82%提高到95%以上,预埋件位置、管道及预留箱等存在的 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次衬砌采用模注混凝土结构,二次衬砌砼采用C30砼,抗渗标号
要求大于等于P8。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泵送砼工艺。其二次衬
砌支护参数见下表:
二次衬砌参数表
类型
明洞 S2
S5A S5C S5D 紧扩―II
衬
厚度(cm)
80
30
45
45
45
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
![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ad4e5c5ef7ba0d4a733bf4.png)
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方俊杰QC小组二0一二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QC小组简介 (2)三、选择课题 (3)四、设定目标 (4)五、提出各种方案并提出最最佳方案 (4)六、制定对策 (6)七、对策实施 (6)八、效果检查 (15)九、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17)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7)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方俊杰QC小组发表人:龙继冬一、工程概况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32合同段路线全长9.35km,共计隧道2座(左线全长3150m,右线全长3125m),双洞合计长度6275m。
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混凝土方量约为71055m3,隧道工程造价2亿余元,占本标段合同价46.4%,是本项目主要工程。
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为碎石土、角砺、强~弱风化泥板岩,由于岩体极破碎,雨水下渗,本地大气降水较丰富,隧道防排水措施极其重要,做好隧道防排水控制是本项目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关键。
二、小组简介制表:王奇2011年5月10日本QC小组曾获得的荣誉:1、获得2004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获得2006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3、获得2008年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小组成员简介日三、选择课题(一)课题的提出1、机制砂配制隧道二衬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在我公司上属首次,无现成技术资料可查,必须研发新的机制砂砼配合比。
满足项目部施工进度、质量及经济要求。
2、项目地处高山峻岭中,满足施工要求的河砂需到陕西安康(运距140Km),十堰(运距220Km)运到现场,而且在雨季及冬季几乎无货可供,工程进度很难保证,因此必须创新出新的砼原材料代替。
3、高速公路竞争激烈中标价低,必须控制施工成本,确保单位及项目部利益。
(二)选择课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1、创新的机制砂砼配合比方案必须经过驻地办,中心试验室验证通过。
控制隧道二衬砼结构外观质量QC成果
![控制隧道二衬砼结构外观质量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b081671fda38376bae1faeb0.png)
1
欠 振
2
漏 振
பைடு நூலகம்
3
过 振
4
迟 振
5
早 振
6
快 振
7
拼 缝
8
支 撑
9
分 层
1泵 0送
1下 1料
1振 2捣
1经 3验
确认 方法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 调查
原因确认
结 论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及以往经验欠振会造成砼表面蜂窝 、麻面等缺陷
分统计如下表:
质量 评定 板次 数量
20
平整 度 平均 扣分
1
蜂窝 麻面 平均 扣分
0.5
环向施 工缝平 均扣分
线 型
平均 扣分
0.5 0.5
封头处 砼外观 平均分
1.0
总平 均 扣 分
3.5
由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控 制和施工现场管理,对砼衬砌施工的重、难点进行 攻关,是可以将砼的外观质量缺陷扣分控制在4分范 围之内的。
否
砼施工时使用有经验的工人,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否
九、制定对策
在砼衬砌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不断 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保证砼的均匀密实性,确保 砼外观质量达到规范及业主要求,是我QC小组的活动 目标,为此针对末端因素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找出七 个主要原因,并制定以下对策措施来保证砼的外观质 量:
二、小组简介
本小组由应雄任组长,tt任副组长,工程、 质检、测量、安全、物资设备、现场等相关部门任组 员,共有12名同志组成,成立时间2019年4月。小组基 本情况如下: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e90f6b6a2af90242a895e54c.png)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制定对策
六、原因分析
选择课题
QC小组于2010年9月28日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原
因分析会,邀请业主、监理单位参加,对存在的问题
现场 验证
项目部适当增加了背带和支撑,严密堵缝;端模增加固定锁紧装置,浇 注前仔细检查确定牢固可靠后再进行浇注,并且在浇注过程中派专人检 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曹永波
否
7
模板脱模剂 现场 模板脱模剂是从正规厂家采购的,经检验质 质量差 验证 量合格,保管合理。
刘万杰 否
分析原因及确定主因
计划阶段
日期:2010年9月28日
七、要因确认
选择课题
要因确认表
序 号
末端原因
确认 方法
确认情况
负责人
是否 要因
1
管理人员配 备不足
调查 分析
经对现场了解,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齐备,技术负责人、技术员、 质检员、施工员、设备员到位,班组也配备了兼职质量员,不存在此情 况。
张弛
否
设定目标
P
2
模板加工精 度差
砂石混用
现场 验证
骨料级配不好,含石粉量大,料斗小砂石混用易 造成砼配比问题。本项目部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 购和使用,砼配合比严格按批准确定的施工配合 比执行,不存在问题。
刘万 杰
否
12
未制定奖罚 制度
调查 项目部已未按公司要求制定了奖罚制度,施工人 分析 员的责任心不强,未按照奖罚制度执行。
运用QC控制隧道二次衬砌砼结构外观质量
![运用QC控制隧道二次衬砌砼结构外观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9f631436294dd88d0d26bcb.png)
运用QC控制隧道二次衬砌砼结构外观质量小组名称:渝湘高速公路洪上段H4合同段隧道砼施工QC小组作者:闫永杰单位: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处形成成果时间:二00八年十二月十日运用QC控制隧道二次衬砌砼结构外观质量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处一、工程概况:1.隧道工程描述(1)概况大董岭隧道为小净距(中心间距21.87m)隧道,左右分离式设计,进口左线位于曲线半径R=851.769m,右线位于曲线半径R=842.839m的曲线上,右线隧道起止桩号为K14+875~K15+715,隧道长840m,左线隧道起止桩号为ZK14+888.447~ZK15+740,隧道长851.553m;左右纵坡分别为3.750%上坡、-1.200%下坡和3.750%上坡、-1.200%下坡,属中隧道。
(2)隧道地理位置隧道通过段制高点在洞身段靠出口一侧的条形山脊上,高程约为568.9m,最底点在出口夜静沟底,高程约为440.2m,相对高差128.70m,地形起伏大,为单向坡地形。
隧址区地貌上属于丘陵岩溶槽谷地貌。
(3)隧道地质情况穿越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的钙质页岩及厚层状、巨厚层状钙质泥岩,有少量构造裂隙发育。
岩石呈厚层状及巨厚层状,岩层层间结合一般。
有少量地下水存在,主要为岩溶裂隙水。
2.气候、水文状况穿越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的钙质页岩及厚层状、巨厚层状钙质泥岩,有少量构造裂隙发育。
岩石呈厚层状及巨厚层状,岩层层间结合一般。
有少量地下水存在,主要为岩溶裂隙水。
(1)地形地貌地质隧址区属于丘陵岩溶槽谷地貌,为单向坡地形。
隧道进洞口位于岩溶洼地的边缘,进洞口前缘下部为槽谷平地,地形平缓;出口段为一小山湾,地形平缓。
山体基本稳定。
隧道依次穿越灰岩、钙质泥岩。
隧道轴线与岩层走向呈14°角度相交,隧道区内岩层中裂隙、岩溶较发育,破坏了围岩的完整性,降低了围岩的强度。
(2)气象、水文、水文地质区内为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c2d1cba6e2bd960590c677cc.png)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
主
因
制 定 对 策
制表人:陈百荣
2010年9月1日
结论
由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已经施工二次衬砌一次 施工的合格率为:
(500 -135.5 )÷500=72.9%
选 择 课 题
设 定 目
P标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
主
因
四、现状调查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我们做出了影响二次衬砌一次施工合 格率因素的调查表。
整拱合影
度顶格响 20 。
10.5
5.5
7
0
0 制图人:陈百荣
拱顶砼密 墙面平 混凝土 衬砌厚度 其他
实度
整度
颜色
2010年9月10日
选 择 课 题
设 定 目
P标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主Βιβλιοθήκη 因制 定 对 策五、设定目标
1、目标
小组经过认真论证,将目标值定为:二次衬砌一次施工的合格 率达到95%以上。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
主
因
制 定 对 策
选 择 课 题
设 定 目
P标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
主
因
制 定 对 策
一、工程简介
选 择 课 题
设 定 目
P标
计 划 阶 段
分 析 原 因
及
确
定
主
因
制 定 对 策
二、小组简介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e5f8af034b35eefdc8d3334a.png)
台车模板处理 不当
砼浇筑工艺不 完善 骨料级配差、 砂石混用 浇筑分层过厚, 振捣方法不当
脱模剂效果差
影响隧道二次衬砌质量因素的因果分析图 制表:陈 百 荣 日期:2010年9月28日
七、要因确认
选 择 课 题
要因确认表
序 号 1 末端原因 确认 方法 确认情况 经对现场了解,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齐备,技术负责人、技术员、 质检员、施工员、设备员到位,班组也配备了兼职质量员,不存在此情 况。 现场测量,多数模板加工精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对平整度的影响甚微。 台车拼装尺寸有误差,定位误差较大,易造成二衬净空不够;测量人员 在进行台车定位测量放线时,一味追求速度,未做到经常复核,台车就 位后,未重新对模板进行复核,保证其拼接和位置的准确性。 经查项目部的技术交底资料和现场了解,施工技术交底未能进行拉网式 的技术交底,工人不完全掌握技术要领,操作不规范,导致二衬质量问 题的出现。 项目部在实施前中已组织对工人进行培训,项目部的质量宣传到位,工 人的质量意识强。 项目部适当增加了背带和支撑,严密堵缝;端模增加固定锁紧装置,浇 注前仔细检查确定牢固可靠后再进行浇注,并且在浇注过程中派专人检 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模板脱模剂是从正规厂家采购的,经检验质 量合格,保管合理。 负责人 是否 要因 否
1 2 3 4 5
拱顶砼密实度 墙面平整度 混凝土颜色 衬砌厚度 其它 合计
59.4% 23.6% 7.7% 4.1% 5.2% ——
制 定 对 策
制表人:陈百荣
2010年9月5日
四、现状调查
频数N(m² )
142.5 B区 114 80.5 85.5 59.4 A区 32 10.5 0
拱顶砼密
实度 墙面平 整度 混凝土 颜色
二衬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成果
![二衬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206dad4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7.png)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小组简介三、………………………………………选题理由及课题现状四、…………………………………………目标及可行性分析五、……………………………………………………原因分析六、……………………………………………………要因确认七、……………………………………………………制订对策八、……………………………………………………对策实施九、……………………………………………………效果检查十、……………………………………………………成果分析十一、…………………………………………巩固措施及总结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的控制一、工程概况武罐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
从兰州出发经兰州至临洮高速,经兰海高速临洮渭源段、兰海高速渭源武都段(待建),由兰海高速武罐段入川最终可直达海口。
该高速公路也是甘肃省高速公路“东部会战”的“右翼”组成.公路沿线多高山深壑,所以隧道桥梁较多。
本项目为第十八合同段,路线起点YK105+490(ZK105+497),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枫相院村,终点YK110+685(ZK110+680),位于武都区枫相乡强家湾村,WG18合同段路线全长5.190051km:共设特大桥2600。
394m/2座,大桥236m/2座,中桥319。
75m/4座,隧道7222.38m/8座。
开工日期为2009年6月,合同工期为40个月,合同总价422412813元。
二、小组简介武罐18标QC小组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由项目领导和工程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组员素质较高,技术实力雄厚,在施工生产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特点.我们成立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一些工程方面的经验,为将来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QC小组组成情况表表1QC小组成员简介表表2三、选题理由及课题现状背景介绍:二次衬砌是洞身衬砌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承载着洞身大部分的应力,二衬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由于工人技术和熟练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二衬模板、配合比)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二衬浇注质量不太理想。
[QC成果]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详细]
![[QC成果]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99320fde518964bce847c24.png)
朱国祥 4月3日
郭福良 纪永安 4月2日
修德保 4月2日
王书楼 范伟 杨立岐 4月2日
(二)、实施(D)阶段:
实施一:由刘中华负责,对原材料进一步进行控制,外加剂改干加为湿加, 实施二:由修德保、纪永安负责,对工人思想进行加强教育,对劳动安排做进 一步调整,使人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增加插入式振捣器三个, 并增加备用设备, 实施三:由王书楼负责,对台车变形部位进行加固修理, 实施四:由朱国祥、柳永强负责,对预留预埋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采用钢 筋加固,二衬前进行严格的检查, 实施五:由郭福良负责,对衬砌砼养护进行跟踪检查,
断 面 检 测
超 欠 挖 处 理
挂 防 水 板
检 测 防 水 板
台 车 测 量 定
台 车 清 理 立
台 车 检 测
位模
浇
注 成 型
拆 模
养 生
QC小组活动 安全优质高效
五、PDCA循环
第一次循环(2016年9月22日——3月30日)
❖ (一)、计划 (P) 阶段 ❖ 1、现状调查 ❖ 2016年9月22日我们对隧道横断面、防水板挂设,以及二次衬砌台车和衬砌
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没按技术交底进行操作的进行纠正,
❖ 实施四:由唐喜庚、杨立岐负责,更换不适于施工的机械设备,增加振捣
设备并安排根据施工需要做相应调整,使其更加合理,
❖ 实施五:由范伟朱国祥负责,对台车修理、加固、场地硬化等其他原因进
行落实
❖(三)、检查(C)阶段 ❖ 对于实施后,小组成员于3月30日及4月1日对新完成的两模衬砌砼进行了外 观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
第二次循环(2016年9月1日——9月7日)
(一)、计划(P)阶段 1、现状调查:一个星期以来,我们对衬砌外观质量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
提高隧道二衬防水施工质量QC小组成果
![提高隧道二衬防水施工质量QC小组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d7dfbcd0da38376baf1faed9.png)
提高隧道二衬防水施工质量一、工程概况新建浦城至梅州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全线站前工程施工PM-4标,正线里程DK312+100~DK348+200,标段全长35.347km,途经清流县的龙津镇、嵩口镇、灵地镇、田源乡。
标段共计隧道20.7092Km/10座,其中L≥4km隧道15428.2m/3座,1Km<L<2Km隧道2589m/2座,L<1Km隧道2692m/5座。
本标段隧道防水主要采用防水板和无纺布组成的分离式防水层,防排水主材选用分离式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板,本标段共计采用防水板434351m2。
隧道防水采用防水板与无纺布分开铺设,应先在初期支护上吊挂无纺布,在利用无纺布上设置的粘结点(圆垫片)把防水板固定在无纺布上。
无纺布上的暗钉圈固定点间距为: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0m,底部1.0~1.5m,呈梅花型布置。
二、QC小组情况三、选题理由1.本线为时速160Km/h的客货共线单线铁路,隧道断面小、断面幅度较大,隧道光面爆破效果控制难度较大,易造成隧道开挖后轮廓不圆顺。
2.隧道初期支护面不平整,有空鼓、裂缝、松酥,存在钢筋网、注浆管头、锚杆等突出物未处理导致防水板铺设不平整。
3.防水板锚固点布置不合理、未按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等施工造成防水板破损以及防水板焊接不牢等,容易出现防水板质量缺陷。
4.防水板的施工质量是隧道防水施工的关键控制点。
通过此次QC活动课题,提高本标段后续施工的防水板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四、现在调查针对隧道二衬防水施工质量控制难题,QC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共同对其他类似隧道防水施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分析,集中会诊,共收集到了70条防水板施工质量的问题信息,小组成员对信息进行了总结、整理,归纳为5大类问题,作出统计调查分析表如下:根据调查表做出排列图如下:从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防水板空鼓不密贴”、“防水板破损”占到了问题的91%,所以我们确定防水板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防水板空鼓不密贴、防水板破损两大类。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7200ea2f767f5acfa1c7cd7d.png)
加强隧道二衬砼质量控制、力创结构精品一公局工程纵五线A2标双冠山隧道衬砌砼QC小组2015年10月12日提高隧道衬砌砼质量——大田纵五线A2标双冠山隧道衬砌砼QC小组一、工程概况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县均溪镇良元村,近南北向展布,为双线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出口为小净距隧道(其余为分离式),位于曲线段,为短隧道,洞不设横通道。
隧道右洞V级围岩长75m、IV级围岩长10m、III级围岩长150m;左洞V级围岩长58m,IV级围岩长45m,III级围岩长135m。
具体设置详见下表。
1.2 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隧道设计速度:60km/h。
3.隧道照明计算行车速度:60km/h。
4.隧道建筑限界:双冠山隧道建筑限界表6.隧道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3%。
7.设计荷载:公路-I级。
8.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其中Ⅴ级二次衬砌砼设计为C30防水混凝土,Ⅳ、Ⅲ级二衬衬砌砼设计为C25防水混凝土。
二、小组简介表1 QC小组简介表2 QC小组成员情况表三、选题3.1 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纵五线一期工程A2标,该隧道是一期唯一一座隧道,业主、监理联合体都常来检查。
在业主组织的信誉评价中,我部把该工程作为全标段的形象代表。
因此工程影响较大,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局、处声誉。
3.2 该工程质量要求高,现场监理全天旁站。
3.3 施工场地狭窄,双冠山隧道进口地形陡峭,临空面较高,施工场地布置难度大,运输道路必须经过当地村庄,既有乡村路狭窄,拓宽维修困难,施工干扰大。
3.4 双冠山隧道,技术含量较高,工期较紧,多断面开挖,供风、供水、供电、通信、通风、排烟、开挖、支护、运输、衬砌工序多,相互制约,施工管理难度大。
基于以上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因素,我们QC小组决定以“开展QC活动,确保隧道衬砌砼质量”为课题,开展攻关活动,优质高效地施工,以达到创优目标。
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4.1 质量检验标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JTG F80/1-2004)合格:模板、钢筋、混凝土、底板、仰拱、仰拱填充、回填注浆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提高暗挖隧道二衬断面验收合格率QC成果
![提高暗挖隧道二衬断面验收合格率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4dbafedd7cd184254a353585.png)
轨道交通工程
一 课题概况
xx站~xx站区间,以15.2m线间距沿着xx路前行,逐渐减线间距至12m。 区间联络通道位置设在右DK22+700.000(左DK22+699.379)处。 xx区间全长1477.717米。其中区间右线长736.447米;区间左线长741.270米。
考核项目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优
良
中
差
42
28
5
0
48
25
2
0
表5 岗位考核表
图17 技术交底记录
摄制人:xx 日期:2010年7月20日
结论
非要因
因素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混凝土骨料粒径过大
确认3
2010.7.20
确认人
xx
现场验证
标准
检验满足要求; 检验合格率100%
小组成员徐平对施工
过程中混凝土的试验及
决是非常困难的,经小组分析,并参考类似工程的二衬断 面验收合格率,认为解决该项问题的80%是合理的,我们 通过计算,则隧道二衬断面验收合格率可提高到
78%+22%×75%×80%=91.2%,因此目标值可以实现。
5.3 目标可行性分析
优势一
本小组拥有技 术全面,善于 总结经验和具 有开拓精神的 优秀工程技术 人员及成熟的 课题攻关经验 是实现目标的 技术保证。
表3 暗挖隧道二衬断面质量缺陷统计表
序号 1
检查项目名称
频数(点) 累计(点) 频率(%)
累计频率 (%)
断面尺寸
24
24
75
75
2
直顺度
3
27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E
从图中可以知道:混凝土厚度不均匀,表面有蜂窝、气泡是主要问题,此外,错台明显也是 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五、确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 (1)、目标确定: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结合以往的实际施工经验,小组成员认为表面有蜂窝、气泡和施工 缝错台的重点是解决施工工艺问题。因此我们将课题目标确定为:
每延米的隧道面积,蜂窝、气泡面积不超过0.4%; 施工缝错台控制在2mm以内。 (2)、目标论证:
m. 隧道最大埋深约520m,进口段约186m为直线,其余段位于R=2500m的圆曲线上,无超高。 线路纵坡YK208+800~YK209+150为1.0%的上坡,其余位于-0.5%的下坡。
二、小组简介 1、小组名称:中铁十局五公司温州项目部QC小组 2、小组类型:现场型QC小组 3、成立时间:2006年3月1日 4、活动课题: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内外质量 5、活动时间:2006年3月1日至2006年5月1日
30
42.3
42.3
27
38.0
80.3
10
14.1
94.4
3
4.2
98.6
1
1.4
100
制表时间:2006年3月21日
(2)、根据调查统计表绘出排列图
频 数 n=71 70 60 50 40 30 20 10
A
B
C
D
混凝土外观问题排列图
累 计 频 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4
技术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48小时 48小时 48小时 48小时
7 耿勇军 8 朱浦东 9 颜正明
10 李功权
中技 大专 高中
高中
30
技术员
31
隧道队队长
34
隧道队队长
36
二衬班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制表人:朱晓勇
制表时间:2006年3月1日
48小时 48小时 48小时
48小时
三、选题理由 1、隧道施工工期紧,业主要求在2007年4月 份二次衬砌结束; 2、项目部要求达到省指的亮点工程,为公司进一步开拓浙江市场打下基础。 3、初期混凝土施工存在气泡多,二次衬砌错台较大等质量问题。 4、隧道较长,工程量大,控制二次衬砌质量是施工控制重点。
隧道二衬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介绍
本隧道位于永嘉县上塘镇焦坑村的丘陵区,海拔高度34.00~594.50m,山坡坡度较大,地 表植被发育。洞口地表覆盖层主要为原山体落石堆积而成,结构破碎,裂隙发育。
隧道施工里程:左洞为ZK208+800~ZK210+030,全长1230m。隧道最大埋深约520m, 进口段约141m为直线,其余段位于R=2500m的圆曲线上,ZK208+945~ZK208+985和 ZK209+850~ZK209+890处于超高过渡段内,ZK208+985~ZK209+850处于全超高2.0% 路段内,线路纵坡ZK208+800~ZK209+150为1.0%的上坡,其余位于-0.75%的下坡;右洞为 YK208+800~YK210+070,全长1270
6、活动次数:4次 7、小组成员:10人(详见下页QC 小组成员 )
序号 姓名
1
周鲁
2 朱小犬
3
金敏
4
胡军
5 朱晓勇
6
孙飞
温州项目部QC小组成员表
学历
年龄
职务或职称
组内职务
本科
35
项目总工
组长
TQM教育时间 72小时
本科
35
副经理
副组长
72小时
本科 大专 本科 本科
30
工程部长
32
试验室主任
24
技术主管
工艺 未详细计算每斗砼方量
法
机
机械原因
砼供应质量不稳定
人
操作经验
责任心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施工缝处理不当
砼漏浆、砂面
砼施工前对模 板检查不全面
前期喷砼施工 表面不平整
试验人员对含水量、 坍落度检测频率不够
现场噪音大 难以指挥
混 二凝 衬土 混表 凝面 土出 厚现 度蜂 不窝 均、 匀气
泡
测
环
混凝土质量问题系统图
九、效果检查
通过制定上述对策,衬砌施工有了一定的改观,混凝土厚度较均匀,衬砌表面划伤基本消 除
气泡、蜂窝的面积基本达到了目标值,施工缝的错台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目标一效果检查
(%) 7 6 5 4
3 2
6.60%
活动前
3.60% 活动后
目标二效果检查
单位: mm 3 2.5 2
1.5 1 0.5
2.8mm
活动前
1.4mm 活动后
十、巩固措施 1、将既有施工方法进行完善后整理成册,发给衬砌施工人员。 2、对衬砌混凝土施工下料、捣鼓等关键工序,定人定岗,不得随意调换,确保熟练操作
的连续性。 3、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然后组织QC小组成员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督促
落实。 4、项目部制定了有效的奖罚措施,提高所有衬砌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七、主因确认
根据系统分析图,对以上因素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并加以总结,找出每个问题产生的主 要原因,如下主因分析表所示:
主因分析表
序
主要
号
问 题
因素
组员
周
朱 鲁
朱 小 犬
晓金 勇
胡 敏Biblioteka 孙 军耿 飞朱 勇 军
颜 浦 东
李 正 明
功主 权
因
混凝 b.工人责任心不强,无明确 土 的奖罚激励制度
☆
☆
○
○
○
①针对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的情况,项目部安排朱晓勇负责初期支护的表 面平整度的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补喷,通过补喷后,二次衬砌的 混凝土厚度都满足了设计要求。
②针对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蜂窝现象,项目部组织振捣技术过硬、有经验的工 人,对捣固人员进行培训并现场进行指导,二次衬砌振捣过程中,由耿勇军负责检 查混凝土的入模及振捣情况。通过培训,加强了捣固工人的责任心,混凝土表面的 气泡、蜂窝明显减少,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③对于施工缝的错台较大,经QC小组成员对
台车检查后,发现由于台车加工中的误差,造成台车模板的前后轮廓不一致,根据台车的实际 情况及时通知厂家,对台车进行了修整,经修整后,施工缝基本达到了平顺。
④对于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及台车移位时划伤混凝土的情况,小组成员认为主要是由于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及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对此小组成员组织二衬班组的工人进行了教育, 安排一名工人专门负责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台车拆模及移位过程中,由李功权负责 现场指挥。
六、原因分析
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小组召开了会议,并组织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班组进行了 讨论、研究、分析,现将分析情况绘成系统图,
如下页图所示:
对熟振练动工器人使少用经验不足 工无人明责确任的心奖不罚强激励制度
台车不两完端全模统板一弧线 砼浇注时跑模
砼养施护工不后及时
料
黄砂含泥量大 料源不好
十一、体会和展望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也深刻体会到,开展QC活动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增 进了同事的友谊,加强了团结,做到集思广益,更快捷的达到预期目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通过QC活动,提高了二衬施工质量,改进了施工方案、措施。但施工 中质量是我们长抓不懈的事,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施工方案和措施,使其更适合我们施工 现场,才能保证我们的施工质量。
泡
d.砼浇注时跑模
★ ★ ★ ★ ★★ ★ ★ ☆ ☆ √
c.台车两端弧线不完全 统一
★
☆★
★
★☆ ☆
☆
○★
h.砼施工前对模板检查
混凝土表
不全面
☆○○○
○☆ ☆ ○ ★ ○
面错
台、
C 基底
施工
逢明
显
m.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基底未处理彻底
○
☆
☆
○
○○ ○ ○ ○ ○
j.施工缝处理不当
k.砼施工后养护不及时
衬砌 混凝 D 土非 受力 裂缝 l.未详细计算每斗砼方量
☆☆☆☆ ★★★★
○○○☆
○☆ ☆ ○ ☆ ☆ ★★ ★ ★ ★ ★ √
○☆ ○ ○ ○ ☆
g.现场噪音大,难以指挥 ☆ ☆ ☆ ○ ☆ ☆ ○ ★ ★ ★
台车
移位
E
时划 伤混
b.工人责任心不强,操作不 当
★
★
★
★
凝土
★★ ★ ○ ○ ○ √
①、必要性:混凝土厚度不均匀,表面有蜂窝、气泡和衬砌错台及基底施工缝严重影响二衬的 外观。业主也要求我们进行整改,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隧道二衬混凝土需要改进施工工艺。
②、可行性:提高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得到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往的 施工经验和相邻标段成功的施工工艺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目标是可行的。
四、现状调查 (1)、课题选定后,小组对拆除模板后的第一模至第十模的外观、接缝及质量进行认真调查。
外观存在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二衬外观质量问题调查统计表
序号
项目
A
混凝土厚度不均匀
B
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气泡
C
施工缝错台明显
D
衬砌混凝土出现非受力裂缝
E
衬砌台车移位时划伤混凝土
制表人:朱晓勇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
○
○
○
○
厚
A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