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两个转变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doc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e2b2e8feaeaad1f346933f74.png)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规范进行转企改制,一大批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电影院线、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等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和文化信息传播企业迅速成长,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更加活跃,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还没有到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现象时有出现;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还不够高,内部经营管理问题比较多,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比较少;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两个效益相统一的环境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
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在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
这是新形势下打造文化创新主体、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活跃文化市场的客观需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确保国有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有意义有品位有市场的文化服务,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产品生产传播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
企业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企业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https://img.taocdn.com/s3/m/44b69c4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4.png)
企业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作为企业家或管理者,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模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企业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发展创新思维首先,企业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关键在于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企业需要不断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打破传统束缚,开拓创新思路。
引入新技术其次,企业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工具和管理手段。
企业要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及时引入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产业升级第三,企业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升级并非易事,但对于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只有紧跟市场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业务领域,实现产业升级。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除了技术和产业升级,企业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企业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激发员工的潜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构建高效的团队。
注重社会责任此外,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仅是盈利机构,更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企业要履行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企业与社会密切相关,只有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需求和走向。
企业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倾听用户意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油田企业文化
![油田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83572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8.png)
胜利文化就是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
观念形态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新时期胜利精神和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以及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其标志性语言及阐释如下:一、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二、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三、经营战略:打造胜利品牌,实现持续发展四、经营宗旨: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五、经营准则:诚信规范,科学高效六、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竞争、发展胜利文化既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
观念形态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新时期胜利精神和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以及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内涵其标志性语言及阐释如下一、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胜利精神,是胜利文化的灵魂,是胜利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一致的信念追求和共同的价值目标。
新时期胜利精神的标志性语言确定为“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过去的创新和超越,它集中展现了胜利人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昂扬向上、负重奋进、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时代精神风貌。
从创业走向创新:艰苦创业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胜利油田的发家之宝。
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创业史。
在六十年代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胜利人肩负着为国家贡献石油的艰巨使命,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勘探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新油田。
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虽然油田职工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随着生产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广大干部职工依然保持着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在孤东油田会战、乐安油田会战、临南油田会战以及抗击黄河洪汛、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战斗中,始终表现出了顽强拼搏、为国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
社会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社会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https://img.taocdn.com/s3/m/e53768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5.png)
社会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1. 引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企业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经营实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社会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双赢。
2. 社会企业的定义与特点社会企业是一种有限责任公司,在商业化的模式下追求社会效益,并将其作为经营目标之一。
社会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社会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盈利,还包括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次,社会企业通常是为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而成立的,比如环境保护、扶贫等;最后,社会企业的经营模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
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
经济效益可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增长效应等;社会效益则衡量企业对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贡献程度、社区建设等。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实现。
而社会企业则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4. 实现双赢的策略(1)商业模式创新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例如,通过与传统企业合作,共同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或者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有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解决社会问题。
(2)社会投资与公益资金支持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吸引社会投资和获得公益资金的支持,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社会投资者通常会注重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而不仅仅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获得公益资金的支持也可以使社会企业在经济上更加可持续发展,并提供更多的社会价值。
(3)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社会企业可以与其他相关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合作,社会企业可以借助其他组织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
![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3e33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a.png)
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公平和公正:经济法强调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公正规范,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和经济不公的行为。
2. 利益最大化:经济法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社会效益:经济法关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包括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保障公众的利益和福祉。
4. 法治原则:经济法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保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维护法律的统一和稳定。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由原则:自由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享有自由选择经营方式、自由竞争和自由收益的权利。
2.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经济法保障市场主体平等权益的重要原则,任何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都应受到平等对待,不得有任何歧视。
3.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在市场经济中,确保公共利益大于个体利益,保障
公共利益的实现。
4. 契约诚信原则:契约诚信原则强调合同自由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诚实守信,维护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社会责任原则:社会责任原则是经济法对市场主体的一种要求,强调市场主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关于加快“两个转变”的改革思路
![关于加快“两个转变”的改革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d031f2687c24028915fc3a6.png)
企 业 总 数 中 大 中型 工 业
.
进 行不 公 平 竞 争 ; 乱
。
企业 数 比 重 和 产 值 比 重 分 别 为
7 % 4 8
.
, ,
企 关系 未 理 顺 部 门 行 政 干 预现 象
200 0 2 0 10
时 有发 生
19 9 5
; 二 是受历史包袱限制
,
企 业 改 革还 没形 成大 的气候 资 产 负债 率 在
72
.
。
1996
年 的 基础
年来 全省 非 金 融 性 国 有企 业
0 6%
,
上再 翻两番 的 目标 客观上 要 求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其 中 关键 的 是要形 成 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体 福建 改 革
效益 低 资 金 资 源 等 要 素 显 得 更 为紧 张
。
亏损的 有 亏 损额
,
亏损面
93 %
,
当前 我 省 经 济 已 进 入 一
,
Hale Waihona Puke 1 2 5 亿 主 要原 因 : 一 是政
,
,
个 新 的 发展 阶 段 要 实现 省 委 第 六 次 党代 会 (建 议) 中 提 出 的 到 年人 均 国民生产 总值 翻三 番 年 国民生产 总值 在
,
秩 序 不 规 范 市场 中介 组 织 发 展 不 足 部 分 附 属 于 行 政 部 门的 中 介 组 织独立 性 差
、 ,
九五
,
’
期间我省经济体
,
定资产 净 值 及 平 均产 值 仅 为 广 东 省的一 半
1
.
制改革 规 划 省 体 改委 已 拟 定 ( 纲 要) 初稿 现正 组织 力 量 就 若干 重 点 问题 深 入 调 研
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的协调研究
![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的协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ad1f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9.png)
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的协调研究近年来,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界的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然而,随着社会对公益事业的重视不断增强,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的协调研究,并提出一些对于企业和社会发展都有意义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效益最大化和社会公益理念的含义。
效益最大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社会公益理念强调企业应当承担起责任,回馈社会,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这两个理念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效益最大化往往需要企业将资源集中在利润最大化的方向上,而社会公益理念则可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不计回报。
然而,理性思考后我们发现,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事实上,在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关系。
首先,社会公益理念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与品牌价值。
当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消费者往往会更加信任和支持这样的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社会公益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例如,当企业以环保为导向,在生产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关注。
这些因素都可以为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要实现效益最大化与社会公益理念的协调,企业需要具备一种全球化思维和长远的战略规划。
首先,企业应当将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纳入考虑。
除了追求股东的利益外,企业还应当关注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通过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只有通过创新,企业才能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份额,实现效益最大化。
此外,企业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与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保证社会效益 使医疗服务效益最大化
![保证社会效益 使医疗服务效益最大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0f0ac90c22590102029d1f.png)
分。建立 网络工程 的另 一重要意 义是, 可
利 用它对 医 院经营 情况 高效 、 确 、 方 准 全 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仲 F ,作为社 会经济活动中的医疗服 务这 ‘ 特殊行业受 到政府和社会各界越 来越 多的关注 。而行 业 内部 ,医院经营 目标和效益 问题 已成 为 医院管理者们的中心 话题 。医院经 营管弹 的根本问题 是效益 问题 , 就此 , 我们要布保 疗服 务社会 效益最 大化 和经济 效益 最大 化是医 院经营过程 中所婴达到 的 H标 , : 二 者关系不可颠倒 , 不可偏废 。 也 二、 实现医疗服务效 益最 大化的几项
郭清 阳, 中国 医院管 理 2 0 0 1年 6期 医疗工作 中社 会效 益与经济效 益的关系
药品收益率、 Vt I - 材Fra bibliotek收益年、 固定资产收 益牢 、 医疗设备收益半和人均、 务收入等 。 l
( ) 会 效 益 终 济 效 益 的 系 : 社 j l 医
管理 观察 ・ 01 2 0年 1 2月 中 旬 刊
重 要 工 作
位地进 行全程监控 ,消灭经济管 理盲 区 , 使 医院管理风 险降到最低限度 。 3 励手 段: . 激 广大 医务人 员的 工作价
值 在所 有 发达 国家 的社会 及法律 上都 得
到充分的认定 ,其所得【报也使他们能够 全身一地投入工作。在经济上, D 他们的付出
宏观 调控 作 用 , 医 I 能 将 医疗 服 务产 品 皖不
作为 一 般商 品推 向r场,/ 能根据 成本消 f
保 证 社 会 效 益 使 医 疗 服 务 效 益 最 大 化
口 张 红
( 尔滨 医科大学附属 第四医院 , 哈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 ) 5 0 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社会效益).doc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社会效益).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4ff0185901020207409cc2.png)
高端机器人装备用5042-H112铝合金材料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精美铝业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九月五、社会效益分析铝合金由于重量轻、耐腐蚀、无磁性、易于铸造及加工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在高端机器人装备制造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对于高端机器人高精度装备零件来说,耐腐蚀性、耐磨性、比强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保证机械及零件在贮存和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保持高的稳定性。
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零件尺寸精度、零件刚度等的高要求,高端机器人装备加工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对设备、夹具和刀具使用材料都有很高的要求。
5系列铝板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
又可以称为铝镁合金。
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疲劳强度好。
在相同面积下5系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是其显著特点。
在常规工业中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我国5系列铝板属于较为成熟的铝板系列之一。
Al-Mg系铝合金由于低密度、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强度、良好的耐蚀性、良好的焊接性能、易切削性高及热加工性,成为机器人制造领域极具优势的结构材料之一。
随着我国机器人装备加工制造的加速发展,铝合金材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需性产品,而当前中国主要高质量的零部件材料还需要从国外进口。
本项目研发的机器人装备用5042-H112铝合金材料是一种高强、高韧、耐腐蚀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该产品技术含量高,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生产工艺关键技术上赶超国外先进水平。
产品特点是:强度高,有一定耐热性和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够保证长时间高频率服役的稳定性能发挥。
近年来,高端机器人工业发展对构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们不仅要求结构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还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性能,更好地可靠性以及更低的维护成本,这就要求5系铝合金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机器人目前较多使用2系铝合金和钢材作为结构材料,但加工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机体笨重,且材料抗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较弱。
高端机器人用5042-H112铝合金产品的生产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产品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为我厂增添了活力,已成为我厂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传媒经营与管理
![传媒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19526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f.png)
传媒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媒介产业:(media industry)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经营:最初之义是经始营造,即度量、谋划、运作、建造之意。
据此延伸的一般意义,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谋划和运作来获取利益的活动。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传媒经营与管理:就是根据媒介市场的总体情况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传媒的人、财、物以及其他社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传媒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贯穿于传媒运营的多个环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或机会而作出的解决方法的抉择计划职能:是确定组织的阶段性目标后安排其实现方式的一种管理行为,此处的阶段性目标是指组织目标在时间上的分解。
组织职能:组织这个职能就是围绕组织结构这个主题而设计、运作、变革。
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保证。
也可以说,组织负责“组织”的计划的实施。
指挥职能:社会组织建立后,使之发挥作用,这就是指挥的职能。
控制职能:控制是在组织运作中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情况修正运作方式和目标本身以使组织有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协调职能:协调是指企业内外的一切工作都要互相配合,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脱节的问题。
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激励职能:激励就是采取举措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使其为组织运作更加有效而努力奉献。
目标管理;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依据和标准。
2015年9月14日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
![2015年9月14日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b6fbccfa551810a6f4248603.png)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规范进行转企改制,一大批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电影院线、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等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和文化信息传播企业迅速成长,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更加活跃,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还没有到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现象时有出现;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还不够高,内部经营管理问题比较多,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比较少;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两个效益相统一的环境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
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在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
这是新形势下打造文化创新主体、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活跃文化市场的客观需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确保国有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有意义有品位有市场的文化服务,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cc0d5e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b.png)
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利益优先:国有企业应当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
2. 国家服务使命:国有企业应当承担起国家发展的使命,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 社会责任意识:国有企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企业在环境保护、公益慈善、职工权益等方面的责任,为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4. 公平正义原则:国有企业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权力、搞特权,保护各方利益的公平和正义。
5. 先进科技导向:国有企业应当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以上是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面,不同国家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和侧重点,但总体上都应当以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为基础。
社会稳定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效益最大化
![社会稳定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效益最大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fb4447852458fb770b563c.png)
一
就不 会坚定 守土 有责 、 前指挥 的担 当意识 , 靠 就不会
有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 有效地 化解 各 种 矛盾 的工作 觉 悟 和能 力 。 当前 , 要科 学分 析我 国全 面 参 与经 济 全球 化 的新 机 遇 与新挑 战 , 刻认识工 业化 、 深 信息化 、 城镇化 、 市场
李 新 市
( 国人 民武 装 警 察 部 I 学 院 , 中 t k 河北 廊 坊 0 50 ) 6 0 0
[ 摘
要 ] 全局 利益 的最 大化 是我 们促进 社会稳 定 需要 关 注的 首要 目标 , 促进 区域社 会稳 定是 实现 全
局利 益最 大化 的初 始成果 , 发展是 维护社 会稳 定 、 实现 社会 效 益 最 大化 的具 有 普遍 意 义 的正确 途 径和措 施 。 要对 我 国社会 稳定 的基本 形势进行 深 刻理解和 动 态把 握 , 注意 克服一 种被称 作“ 要 畸形稳 定观 ” 的错误 观念 。
中共青 岛市委 党校 青 岛行政 学院 学报
JUNLO llP RYS HO F I A U II LC  ̄ I E O RA Fl A T O O LO CPC QN OM NCP O T E - E G) A T
20 0 9年第 6 期
NO.6, 2 09 0
社会 稳定理论研 究 与实践 的新视 角 : 社 会 效 益 最 大 化
化、 国际化 深入 发展 的新 形势新 任务 , 确把握 我 国 正
发展 面 临的新课题 、 新矛 盾 , 更加 自觉地 走科学 发展
道路 。从全 局来讲 , 国社会稳 定是 主流 : 我 一是 党 的
执政 能力不 断增 强 , 国家政 局 持续 稳 定 。二是 经 济 持续快 速增 长 , 各项 事业 全面发 展 , 社会 稳定 的物质 基础 坚实牢 固 。尽 管 受 到 了西 方金 融 危 机 、 界 经 世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3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7306e0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0.png)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3Ch1三、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3.外部性:⽆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5.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活中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
四、简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
3.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第⼆,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第三,财政分配的⽬的是满⾜社会公共需要。
6.简述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段和机制。
(1)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财政收⽀占GDP的合理⽐重。
(2)优化财政⽀出结构,提⾼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经济增长率。
(5)提⾼财政资源配置本⾝的效率。
7.财政参与国民收⼊分配的原因是什么?财政参与国民收⼊分配的原因有以下⼏点。
第⼀,⼀些稀缺的⾃然资源存在着垄断性,且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差异很⼤,由此形成了垄断性的极差收⼊。
财政有必要对之进⾏⼲预,防⽌某些企业谋取垄断利润⽽损害公共利益,并提取⼀部分垄断利润以实现收⼊的相对公平。
第⼆,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通常表现为经济公平,但往往损害社会公平。
市场分配机制强调收⼊分配应以各利益主体为社会供给的⽣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现实⽣活中⼈们的劳动能⼒、财产占有量等⽅⾯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别,因⽽,市场分配的结果必然会形成收⼊差距,导致社会不公平。
8.简述财政实现收⼊分配职能的⼿段和机制(1)规范⼯资制度(2)加强税收调节(3)完善转移⽀付制度五、论述题1.试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社会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
![社会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3a0bdc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a.png)
社会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跨越性的转变使得社会企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注重社会效益,能够实现双重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两个角度来探讨社会企业的双重效益。
首先,社会企业在经济方面可以带来稳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
传统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往往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分配。
而社会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加广泛,不仅考虑财务状况,还注重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社会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获得社会信任和口碑,从而带来稳定的销售额和持续的收益。
另外,社会企业通常注重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发展,他们会积极培训和雇佣当地的劳动力,为就业环境注入更多活力。
这样一来,社会企业不仅为自身带来盈利,还为社会创造了更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其次,社会企业在社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企业具有社会导向的特点,他们将社会影响纳入企业战略的核心,并将社会责任视为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企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方法,为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社会企业致力于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这些创新和积极的实践,社会企业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同时,社会企业还能够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唤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共识。
除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外,社会企业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双重效益。
例如,社会企业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社会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环保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的需求。
此外,社会企业还能够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往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赋予企业以创新的能力和潜力。
这种创新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把握“两个转变”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把握“两个转变”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https://img.taocdn.com/s3/m/2f41706302768e9951e73859.png)
首先, 群众文化工作者向 专 4 转挛 群众文化工
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 、 辅导、示范和引领职能。因此,
群文 队伍 的建设 、业务 的培训 、大型 活动的组 织策划 、创作
的辅导 社会公益课堂的开辟、群众文化理论的研究,都需 要由群众文化工作者来承担。这也意味着, 优秀的群众文化 工作一定要有出色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做保障,因为这施职的 不仅 是一种完成工作任务 的形式 , 更 是要把 自身所修专业知
为群众文化工作 的最高准则 。如此之作为 的前提 ,是我们应 清楚的认识这是一个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受损害,并又
能提高国民基本素养,且为国民提供鉴赏能力的平台。从微
观 ,它不仅 与每个 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在宏观上更 关 系到社会 的稳 定和发展。至此 ,整篇文章将 围绕群众文化 工作 自身的特殊性质 ,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线 ,从近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5 月中 第l 4 期 总g5 6 0 期
把握 “ 两个转变"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栾 雪松
( 辽宁省群众艺术馆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4)
【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群众文化工作 已由原来在活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面对激烈 竞争 ,寻求 自 我生存鏖展 ,又要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 ,而逐渐向完全式的承担公益性社会责任的角色过度。从微观,它不仅
( 二 )从 经济和社会 效益双丰收 向追求社会效 益最大化
的 转 变
年来的两个转变及如何追求所带来的几点思考人手,浅谈笔 者的观点。 群众变化近年来的两个转变 群众文化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 拂而觉醒 , 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士而成长,在短短的几十年 中.便迅速壮大,为与来 自 予官方的室流文化、学术界的精 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形成了社会主干性文化态势。 现如今 ,国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质量需求 , 促使了群众文
关于加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4eab20b16fc700abb68fcdf.png)
关于加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摘要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现阶段,我国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即医院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从业人素质低、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力度薄弱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
因此,文章针对于现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和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手段,结合自身医院财务管理实际状况,应建立综合目标管理制度,明确新目标、构建专业培训机构,建设财务管理人员从业素质、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以及全面落实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进而,推进我国当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新手段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综合性医院必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既要推动自身全面发展,增强社会竞争力,又要贯彻“保证基本医疗,节约有生资源,减轻病人负担”的精神。
医院必须要主动求生存和谋发展,而作为医院管理手段之一的财务管理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
长期以来,医院财务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仅仅是传统的记账员的角色,主要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核算、报账及其事后简单分析,这样的财务管理制度明显滞后于改革发展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笔者根据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医院管理的新思路。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医院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于追求医院盈利最大化。
医院隶属于非盈利的组织机构,其开展一切业务均是围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中心进行,而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目标过于注重实现医院自身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忽视了自身应有的职能;另一方面是过于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刑事法律程序中的公正和效益
![刑事法律程序中的公正和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fbbaf7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7.png)
刑事法律程序中的公正和效益在刑事法律领域,公正和效益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正是指在法律程序中,遵循道德和伦理原则,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确保司法决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而效益是指在法律程序中,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保证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公正在刑事法律程序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正是维护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法律体系的公正和司法决策的公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司法程序公正无私,才能使得整个司法体系公正有效。
其次,公正通过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确保其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在法庭上进行申辩、辩护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法庭应该保证公开和透明的庭审过程,确保被告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并获得公正裁决。
再次,公正是基于法治原则的要求。
法治原则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应受到公正对待。
公正的实现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公正的核心价值体现。
然而,公正必须与效益相结合,才能使刑事法律程序真正发挥其作用。
效益在刑事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首先,效益意味着要找出真相,维护公共安全。
刑事法律程序的目标是寻求真相并追究犯罪行为的责任。
司法系统要通过调查取证,收集证据,确保案件有力地支持作出公正决策。
只有当真实的情况得以揭示,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其次,效益意味着要提高司法效率,确保案件公正、迅速地得到解决。
长时间的拖延只会给被害人和被告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扰,也会影响到社会秩序和平稳运行。
因此,刑事法律程序应该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在实践中,要实现刑事法律程序中的公正和效益,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首先,司法机关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司法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不受任何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干扰,确保司法决策的公正和公平。
其次,要加强司法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
只有当司法活动公开透明,公众可以了解和监督司法决策的过程,司法才能得到有效监管和纠正。
此外,要推动科技与司法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司法效率。
谈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谈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4116007f0b1c59eef8c7b45d.png)
199 6年 第 4
期
谈 我 国 经 济发 展 的 两 个 根 本 性 转 变
冀春 艳
【 内容提要 】
高度集中 的 计 划 体 制 不 适 应 社会 主 义 商 品 经 济 的 发展 市 场 经 济形 式标 志 看商
.
,
品 经 济进入更 高水 平
,
粗放 型 经 济增 长 方 式是 经 济效益低 下 的 关 健 所在 使社会资 源不 能 合理有
, 。 , , . , ,
这种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在 自然经 济条 件下是 创造不出
, , ,
只 有随着商 品 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借 助它特有 的运行 机制 推动 生 产者不 断节约社会劳动 刺激技术进
, 。
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 才能逐步创造 出来 新的演变
,
因此 只 有在商 品 经济获得 了充分发展后 才会 发生 经济 活 动方式的
一 我 国 经济 发展 要 实 现从 传统 的计划 经济 向社 会主 义 市场 经济体 制的转 变
( 一 ) 为什 么 要改革我 国 原有的计划 经
“
、
济体制
”
, , , ,
我 国 原有 的计 划经济体制是建立在 产 品 经济 基 础 之上的 不 适应社会 主义 商 品经济 的发展 所 以 必 须 进行改革
, .
人类社 会经济 活 动方式 的 演变是一个 自然历史的 过程 自然 经 济 只 能演变为商 品 经济 而 不能跳
.
越商品经济阶段直接变为产 品 经济
,
因为要使产 品 经济成 为现实的经济 活 动方 式 要 求有高度 发 达 的社 会生
, ,
,
产力 只有当生产力极其发达 从 而 使社 会产品达到十分丰富的程度 人们在交换其产 品 或 活 动时 不再存在 粉必须计较各 自提供 的劳动量的特殊经 济利 益 社会 也才 能对 全部产 品的 生产 和 分 配按 照 需要 用 统一 的 计 划 自觉地加 以 调 节 不再 借助 于 商 品货 币关系 来的
文化馆体制改革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文化馆体制改革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4c20cf763231126fdb114c.png)
文化馆体制改革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现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文化馆的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努力推进文化馆的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新思维,有利于壮大我国群众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文化馆改革的探索中,我认为首先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转动“两个轮子”,认清“三个关系”,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两个轮子”即一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面向社会,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由政府主导。
经营性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其产品和服务是具有精神产品特点的经济形态,是经济产业在文化领域的表现,主要由市场主导。
作为政府业务职能部门的文化馆,其社会职能就是要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这就决定了文化馆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文化馆必须坚持公益性。
失去了公益性也就失去了文化馆存在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可繁荣文化市场,另一方面可通过产业方式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扩大竞争能力,加强自身实力,用更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目标。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应充分把握二者关系,注意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经济属性,促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它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它的职能是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繁荣群众文化。
它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审美教育,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两个转变”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群众文化工作已由原来在活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面对激烈竞争,寻求自我生存发展,又要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而逐渐向完全式的承担公益性社会责任的角色过度。
从微观,它不仅与每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宏观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至此,整篇文章将围绕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质,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线,从近年来的两个转变及如何追求所带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管理体系;社会效益;最大化
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更需要“高角度、全方位”的找准自身位置。
健全“联络树”型管理轨道;开展“传染”性群众文化公益活动,以形成矩阵式的网络,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最高准则。
如此之作为的前提,是我们应清楚的认识这是一个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受损害,并又能提高国民基本素养,且为国民提供鉴赏能力的平台。
从微观,它不仅与每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宏观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至此,整篇文章将围绕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质,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线,从近年来的两个转变及如何追求所带来的几点思考入手,浅谈笔者的观点。
一、群众文化近年来的两个转变
群众文化已有悠久的历史。
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于官方的主流文化、学术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形成了社会主干性文化态势。
现如今,国民对
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质量需求,促使了群众文化由业余化向“专业化”转变;另外,随着党和国家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的大力倡导,群众文化工作也已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向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转变。
(一)从业余化向“专业化”的转变
这里所指的“专业化”非专业艺术,而是参照专业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对艺术的理解,来完成和辅导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性的业余文化活动。
首先,群众文化工作者向“专业化”转变。
群众文化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辅导、示范和引领职能。
因此,群文队伍的建设、业务的培训、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创作的辅导、社会公益课堂的开辟、群众文化理论的研究,都需要由群众文化工作者来承担。
这也意味着,优秀的群众文化工作一定要有出色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做保障,因为这施职的不仅是一种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更是要把自身所修专业知识融合其中,把实践工作的经验融合其中。
其次,群众文化活动向“专业化”转变。
群众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要向“专业化”转变呢?我们共同回顾辽宁群众文化大型文艺进京展演《大地情深》,演出班底基本算是“草根”族,但演员表现出的实力派阵容及群众文化走向舞台,切实改写了群众文化活动留给人们的自娱自乐、公园广场找定位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群众文化活动走向“专业化”已成为了群众文化发展及文化市场的迫切需要。
尤其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以后,专业文化团队在向产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远离了群众,高昂的门票让普通群众望而却步,而群众文化
的发展实际上弥补了这块空白。
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应该走向“专业化”,充分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提升服务的档次也势在必行。
(二)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向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转变
“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努力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争取达到两个效益的和谐统一。
”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提出的,并为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环境。
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许多时候是相背离的。
起初我们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努力将群众文化活动与经济效益挂钩。
但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那些思想价值、审美价值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它的经济效益并不好。
例如群文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的发行量少,经济效益就差;再如京剧等传统戏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由于投入多、学员少等多种原因,经济效益不一定理想;再提群众演出群众看,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可是,那些思想价值、审美价值不高,社会效益不好的所谓的“文化产品”,其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
比如那些追求新奇刺激甚至包含黄色、淫秽内容的畅销书和音像制品,往往可以获取很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可以牟取暴利。
此时,我们不得不想到群众文化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差的文化垃圾,唯有用丰富的群众文化公益活动来有效的干予控制,也就是通俗的“纠偏”。
此时,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就突显重要。
在2011年初,出台的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
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这不仅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公共价值,而且可以提高公众的文化科学素养,增强城市的文化气息,这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和理念上的飞跃。
免费开放下要求的不仅仅是免费,更重要的是要为大众提供更多平等、便捷和无障碍服务,这将使我们公共文化真正的为大众服务。
也就完全把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放在了首位。
二、追求之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再思考
这些职业以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开发、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教化人,让人们接触并接受各种群众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填充人们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群文工作者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
(一)“高角度”纵向把群文工作形成体系化,健全“联络树”型管理轨道
现阶段的群众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我省1000多家文化馆(站)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可以健全“联络树”型管理轨道。
因为群众文化组织都有其固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各项活动,但针对流动人口少、地区小的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组成可能会缺失一些专业类别,这样就可以安排整个体系。
把优秀的资源整理归集,利用网络,建立数据库资料档案,逐步实现数据化统计平台,把各地群众对文化工作者的需求共享,让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动”来服务群众需求的“静”;群众文化各类信息都可以通过“联络树”进行共享。
(二)其次,“全方位”横向进行多样化,开展“传染”性的群文公益活动
群众文化是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健康发展、全面繁荣。
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整个国民文化建设的基础。
也正因为群众文化鲜明的通俗性和群众性,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想要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就要利用请进来、走基层的相互宣传及联动,有组织的开展多种形式的阵地群众的文化活动和基层文化惠民活动。
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娱乐形式开展“传染”性的群众文化公益活动。
这不仅可以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社会的部分闲散人员有地方追求娱乐,而且可以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鼓舞人,丰富群众的精神内容,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引导群众树立和谐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
群众文化工作应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最高准则,承担公益性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