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 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 分子运动:(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 温度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3. 扩散:(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4. 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考点二:内能1. 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4 )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 )热传递区别:A 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 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考点三:热值P 八、、八、、I I I1. 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与燃料的质量m 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 单位:J/kg 或J/m 33.公式:q=Q/m 或q=Q/v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qm 或Q=qv说明: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 X 10 7j/kgB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考点四:比热容1.定义: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厶t,则Q/m △ 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 △ t2.单位:J/(kg. C )3.物理意义:由课本第15 页比热容表引出:如:水的比热容:4.2 X 10 3J/(kg. C)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Q 吸=cm (t ——t o) Q 放=cm (t o——t)说明: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教科版】九上物理必考知识点
【教科版】九上物理必考知识点提起物理这门学科,那可真是让不少同学又爱又恨。
那些神秘的公式、奇妙的实验,仿佛带着魔法,能解开世界的诸多谜题。
今天,咱就来唠唠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的那些必考知识点,保证让您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瞬间清晰明了!先来说说“内能”这一知识点。
您知道吗?就拿冬天我们暖手来说,双手相互摩擦,不一会儿就热乎起来了。
这可不是魔法在作祟,而是因为摩擦做功,增加了手的内能,从而让温度升高。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您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搓着手,那摩擦产生的热量一点点地在手掌间积累,从最初的冰冷变得温暖,甚至发烫。
您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的热度,仿佛双手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再讲讲“比热容”。
夏天的时候,去海边玩耍,白天在沙滩上,那沙子烫得能让人跳起来,而海水却相对凉爽得多。
晚上呢,情况就反过来了,沙子很快就凉了,海水却还是温温的。
这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得多。
白天,太阳同样地照射,沙子升温快;晚上,没有了太阳的加热,沙子降温也快。
而水呢,就像一个慢性子的家伙,升温慢,降温也慢。
咱就说,要是能把海水的这个特性利用起来,夏天的晚上都不用开空调啦,直接泡在海水里,那得多舒服呀!还有“欧姆定律”,这可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
就像家里的电灯、电视、冰箱,它们能正常工作,可都离不开欧姆定律的功劳。
想象一下,您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灯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
这时候您是不是得琢磨琢磨,是不是电路出问题啦?是电阻变大了,还是电压不稳定?要是懂得欧姆定律,您就能像个小电工一样,自己分析分析,说不定还能把问题给解决了呢!说到电学,“电功率”也不能落下。
家里每个月的电费单子您留意过吗?为啥这个月电费多了,那个月电费少了?这电功率可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您同时开着好几台大功率的电器,像空调、电热水器、微波炉啥的,那电功率蹭蹭往上涨,电费能不多吗?所以啊,平时咱得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该关的电器及时关,既能省钱,又环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1-6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提纲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
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
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6、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内能;物体放热,温度,内能。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的单位是。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学好物理是每个学生的心愿,那么物理有哪些学习方法呢,其实很简单的,做好复习提纲就行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做功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4、机械功原理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符号表达式:P=W/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6、机械效率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w有用功/w总功)x00%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篇一】电现象一、电荷: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 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 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 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 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其实: 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 正极出发,流回负极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 1)电路中有电源;( 2)电路必须闭合。
电与磁一、奥斯特的发现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种。
1.2 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3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摩擦力等。
1.4 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5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6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第二章运动和力2.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4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2.5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做加速运动。
物体速度越来越慢,物体做减速运动。
第三章质量和密度3.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2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3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3.4 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质量 = 密度 × 体积体积 = 质量 ÷ 密度第四章浮力4.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4.2 浮力的产生浮力是由于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压力和上表面受到的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10-10米=1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1.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5.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7.8.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9.10.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11.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13.14.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7章《磁与电》知识点总结
第7章磁与电7.1 磁现象7.1.1 磁性和磁体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这种物体叫磁体。
2.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能长期保持磁性的叫永磁体,人造永磁体通常是用钢或合金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根据需要常制成各种不同形状。
7.1.2 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磁体总有两极,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两截以后,每一段都有N、S两极,只有单个磁极的磁铁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我们可以通过磁体的吸铁性、南北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7.1.3 磁场定义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把这种物质叫磁场。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他们各自的磁场发生的。
7.1.4 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7.1.5 磁场的方向1.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7.1.6 磁感线的定义为了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N)极出发,回到磁体南(S)极。
7.1.7 磁感线的性质1.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假想的曲线。
2.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其两极处磁场最强。
4.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
即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的内部,都是从磁铁南极指向北极。
5.空间任何两条磁感线绝对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任何一点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编辑短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要多去分析一些典型的题,多去总结一些解题方法。
下面提供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给教师和学生,仅供学习参考。
前言下载提示:学习物理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Download tips:Learning physics require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Learning physics is not for memorizing definition formulas, nor for doing problems, but to apply it in real life.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能量与做功1、做功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概述,根据不同教科书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1. 物理实验与测量
-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 物理量和单位
- 仪器使用和仪器误差
2. 运动的描述
- 物体的位置、位移和路径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和速度-时间图像
- 自由落体运动
3. 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与非惯性系
- 摩擦力和滑动、滚动摩擦
4. 力的测量
- 弹簧测力计和测力的基本原理
- 弹簧劲度系数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何方法 - 几何矢量的运算
6. 物体的压力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气压和大气压强
7. 浮力和浮力原理
-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原理和浮力的应用
8. 物体的平衡
- 物体平衡的条件
- 平衡和力的合成
- 物体受力分析
9.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 功、功率和机械能量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机械能量和能量转化
11. 机械波和声
-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计量
这是大致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知识点的深入与扩展可以参考教科书或课堂教学内容。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一、摩擦起电:摩掠过的物体拥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查验物体能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五、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七、导体和绝缘体:擅长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必定条件下能够相互变换;八、电流: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面,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结起来就构成了电路;电源:供给电能的装置;用电器:耗费电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到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结的图叫电路图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可以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连和并联把电路元件逐一按序连结起来的电路叫串连电路;串连电路特色: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结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色: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常依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那么为串连,假定出现分支那么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结方法线路简捷、不可以出现交错;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次序必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挨次连结,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结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结时找准节点。
5、在连结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微安1A=103A=106μA电流强度等于1秒内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丈量:用电流表;符号○电流表的构造: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电流表的使用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能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电流表一定和用电器串连;;选择适合的量程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快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假定指针摇动很小,需换小量程,假定高出量程,那么需换更大的量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很小,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②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由于分子运动,的分子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 扩散现象有,。
3、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因为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4、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反映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叫做热运动。
5、把物体内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仅和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都有内能,物体内能不为零。
同一物体,温度,内能;温度,内能;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的。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
7、内能从传到,或者从同一物体的传到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是:,结果是:,方向是,实质是:内能的。
注意: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与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般不相等;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8、热传递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内能,热量;低温物体温度,热量,内能。
9、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冬天哈气使手暖和,搓手也能使手暖和,前者是用的方式使手暖和,后者用的方式使手暖和。
(完整版)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系统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内能分子动力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可是分子还能保持物质本来的性质)2、全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因为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了然:1、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空隙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添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 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使劲忽视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一样造成的。
五、“破镜不可以重圆”是因为裂缝处绝大多半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使劲几乎为零。
内能和热量一、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强烈程度3、把物体内大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二、 1、把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不单和温度相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构造、状态等要素相关,全部物体都有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高升,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不变,内能不必定。
三、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A战胜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会减小。
3、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许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达。
发生热传达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高升,叫做汲取了热量。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基础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2、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设计并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是巨大的,而分子体积是很小的。
要点二、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要点诠释:1、条件:①不同的物质;②互相接触。
2、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r=r0(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所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r>10r0时斥力和引力都变得非常微弱,此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要点诠释: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有在距离很小才比较显著。
当两个分子间距大于10倍分子的限度时,引力和斥力就不大了。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要点四、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 (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 :1kg 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 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 1)比热容是表示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的这一物质的特性。
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改变的难易程度。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 3)比热容的单位: 焦 / (千克 ·摄氏度),符号: J/(kg ·℃ ) 。
(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 1)吸热公式:Q)c吸=cm(t-t其中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 表示末温,t 0 表示初温,t-t0 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 t表示 t-tQ 吸 =cm t。
,则△( 2)放热公式:Q 放=cm(t 0-t)其中t 0-t 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 △ tt 0-t,则Q=cmt表示放△5、热值计算公式: Q放=mq ,其中 m 表示燃料的质量, q 表示燃料的热值, Q放 表示完全燃烧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2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
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
曲轴。
(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教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③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一种物质的分子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①扩散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进行;②扩散是一个自发的缓慢的过程;③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二、内能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越高表明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①物体温度变化会引起分子动能的变化,物体体积或物态的变化会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内能;③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能量的总和,而不是单个分子的能量。
④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能有点相似,但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是不会为零的。
3、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②质量。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③状态。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在熔化等物态变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会增大。
④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物质种类有关。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
(传递过程中能的种类不变。
)①热传递的条件:两物体存在温度差。
②热传递时传递什么: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用“Q”表示)③热传递的结果:两物体温度相等。
(注:热传递后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温度、内能和热量三都的关系: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物体间的温度可能知道知道物体是否要发生热传递;当发生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使原来的低温物体的内量增大,由于内量增大所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从温度变化了解能量的变化,能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反映出来的;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用热量表示,所以就有了某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多少热量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基本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物体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扩散:(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注意: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4.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考点二:能1.定义: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2.影响物体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能越大(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能可能不同(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能可能不同3.改变能的方式(1)做功(2)热传递区别:A做功是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考点三:热值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 或J/m33.公式:q=Q/m 或q=Q/v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qm 或Q=qv说明: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3.0×107J/kg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考点四:比热容1.定义: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2.单位:J/(kg. ℃)3.物理意义: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如: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Q吸=cm(t—t0)Q放=cm(t0—t)说明: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水和冰不同)B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降)慢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降)快所以:陆地区,砂石居多,气温变化明显沿海地区,水居多,气温变化不明显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考点一:热机1.定义: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能的转化:能转化为机械能3.分类:蒸汽机、燃机、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考点二:燃机1.定义:热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这种机器叫活塞式燃机2.分类:根据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2)四个冲程的特点:说明: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1次做功----飞轮转2周考点三:热机效率1.定义:热机所做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2公式:η=W Q 有用放3.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1)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3)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说明:η小于1第三章认识电路考点一:电荷1.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电流及其方向(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电流方向考点二:电路和电路图1.电路组成(1)电源:提供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路(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输送电能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A、电源短路B用电器短路3.电路图:(1)电路图形符号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2)电路图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导线要横平竖直(3)电路图形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4)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画到正极注:用铅笔画图,用直尺画导线考点三:串联和并联1.定义:串联:把电路元器件逐个按顺序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把电路元器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2.特点:(1)串联电路:A、电流只有一条路径B、用电器互相影响C、开关文字改变,其作用不变,开关控制整个电路(2)并列电路:A、电流有多条路径B、用电器互不影响C、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3.判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1)电路通断法:去掉一个用电器,若影响了其他用电器,就是串联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2)电流流向法: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不分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流回负极,就是串联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第四章探究电流考点一:电流1.电流大小的描述: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的电荷多少2.符号:I3.单位及换算安(A)毫安(mA)微安(μA)1A=103mA 1mA=103μA4.电流表的使用(1)调零: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用零点调节器调到零位(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3)电流方向: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4)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5)如果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可以先用较大量程进行快速试触若超出量程,换更大量程电流表,若没超出量程,但大于0.6A,应选0----3A的量程,若小于0.6A,则选0----0.6A的量程(6)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电流表将被烧坏5.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考点二:电压1.作用:能推动电荷定向移动,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符号:U3.单位及换算KV V mV μV1kV=103V 1V=103 mV 1mV=103μV4.电压表的使用(1)调零:使用前,如果指针没指在零刻度线处,需用零点调节器使指针归零(2)并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若串联,相当于开路(3)电流流向: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4)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5)如果不能估计被测电压大小,可以先用较大量程进行快速试触若超出大量程,换更大量程电压表,若没超过大量程但大于3V,应选0----15V的量程,若小于3V,则选0----3V5.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2)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都等于并联电路两端电压U=U1=U2考点三:电阻1.定义: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符号:R3单位:欧姆(Ω)4.性质: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5.滑动变阻器(1)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使用方法:A、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B、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C、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D、接法:一上一下(3)作用:A、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B、保护电路第五章欧姆定律考点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3、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4、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⑴在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A、保护电路B、通过移动滑片,改变导体两端电压⑵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中A、保护电路B、通过移动滑片,使阻值不同的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考点二:欧姆定律1.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I 推导公式:U=IR R=UI注意:(1)定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应是针对同一个电阻而言(2)对于公式R=U I能不能说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不能,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但与外加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等因素无关考点三: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R=U I2.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I,然后依据R=U I3.电路图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 (2)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考点四:电路中的电阻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 R=R 1+R 2因为I=I 1=I 2所以IR=IR 1+IR 2U U 1 U 2得出:当I 一定时,R 越大,U 越大,即电阻大的分得电压大,即U 与R 成正比: 12 U U = 12R R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 = 11R + 21R 因为U=U 1=U 2所以U R = 1U R + 2U R I I 1 I 2当U 一定时,R 越大,I 越小,即电阻大的分得电流小,即I 与R 成反比 12I I = 21R R 第六章 电功率考点一:电能与电功1.电能:电流具有的能量用电器电能 其他形式的能 电源2.电功:(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2)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单位及换算:1kW.h=3.6×106J(4)计算①W=Pt适用所有电路②W=UIt③2t U W R适用纯电阻电路④W=I 2Rt(5)测量:①测量工具:电能表②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 注:电能表表盘中最后一位数字是读数的小数部分考点二:电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用电器所消耗电能与时间之比3.单位及换算1kW=103W4.计算公式:(1)tW P = 所有电路(2)P UI =(3)2P I R =纯电阻电路 (4)2U P R=考点三:焦耳定律1.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2.公式:(电热的计算)(1)Q=I 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2)Q=UIt(3)Q=pt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4)Q=2UR t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利用: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白炽灯等(2)防止:用电器装有风扇、散热窗等考点四:灯泡的电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