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1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二讲-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1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2. 均匀性假设
•—— 假设弹性物体是由同一类型的均匀材料组成的。 —— 假设弹性物体是由同一类型的均匀材料组成的。 因此物体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因此物体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都是相同的,不随坐标位 置的变化而改变。 置的变化而改变。 •—— 物体的弹性性质处处都是相同的。 —— 物体的弹性性质处处都是相同的。 •工程材料,例如混凝土颗粒远远小于物体的的几何形状, 工程材料,例如混凝土颗粒远远小于物体的的几何形状, 工程材料 并且在物体内部均匀分布,从宏观意义上讲, 并且在物体内部均匀分布,从宏观意义上讲,也可以视 为均匀材料。 为均匀材料。 •对于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能处理为均匀材料。 对于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能处理为均匀材料。 对于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三 应力的概念
通常将应力沿垂直于截面和平行于截面两个方向分解为
τ
σ
S
正应力σ 切应力τ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2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应力的概念
应力分量
应力不仅和点的位置有关,和截面的 方位也有关。 描述应力,通常用一点平行于坐标平 面的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沿坐标轴
独立应力分量:
τ xy = τ yx
τ yz = τ zy
τ xz = τ zx
σx σy σz
τ xy τ yz τ zx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2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应力的概念-举例
例3 已知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分量,试在单元上标出方向与数值。

弹性力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弹性力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圆柱坐标:r—径向;θ—周向;z—轴向
dq
z
qr
zr
z
zq
r
q
qz
dr
rz dz
rq
r
dq dr
dz
r rq rz
o
y
ij qr
q
qz
q
r
zr zq z
x
➢圆柱坐标下的平衡微分方程
rr1 r qqr z zrr rq0
rrq1 r qq zzq2 rrq0
yz
1(wv) 2 y z
zx
1(uw) 2 z x
yz
x
1 2(z2vxy2wx)(2)
zx
y
12(x2wyz2uy)(3)
以上三个式子分别两两相加然后再减去第3 式,可得到:
yx
z
xz
y
yz
x
2u yz
xy
z
yz
x
xz
y
2v xz
• 左面三式分别对 X,Y,Z求偏导
• 平面问题应变协调方程
➢ 平面变形--物体内所有质点都只在一个坐标平面内发生变形,
而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变形。
➢ 发生变形的平面称为塑性流平面,它始终保持为平面,不会
发生扭曲、倾斜。
➢ 假设没有变形的方向为坐标的Z向,则Z方向上的位移分量 w=0; 其余两个位移分量与Z坐标无关,对Z的偏导数为零。
• 角标符号: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分量用同一个字母加不同
的的下标来表示。比如:
3根坐标轴:x,y,z
3个方向余弦:l,m,n, 3个基准矢量:i,j,k,
Xi (i=1,2,3)或(i=x,y,z) ni (i=1,2,3)或(i=x,y,z) ei (i=1,2,3)或(i=x,y,z)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返回
3. 均匀性假定 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这样,整个物体的 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才不会 随位置坐标而变,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 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的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如果物体是由 多种材料组成的,但是只要每一种材料的颗粒远远小于物体 而且在物体内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整个物体也就可以假定为 均匀的。 4. 各向同性假定 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即物体的弹性常 数不随方向而变化。对于非晶体材料,是完全符合这一假定 的。而由木材、竹材等作成的构件,就不能当作各向同性体 来研究。至于钢材构件,虽然其内部含有各向异性的晶体, 但由于晶体非常微小,并且是随机排列的,所以从统计平均 意义上讲,钢材构件的弹性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τ
P ΔA
ΔQ
n
σ
(法线 法线) 法线
应力分量 单位: 单位:
应力的法向分量 应力的切向分量
σ
—— 正应力 —— 剪应力
τ
与面力相同
MPa (兆帕)
应力关于坐标连续分布的
σ = σ (x, y, z) τ =τ (x, y, z)
(2) 一点的应力状态
通过一点P 通过一点 的各个面上应力状况的集合 —— 称为一点的应力状态 x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σ x ,τ xy ,τ xz y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z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一 平衡微分方程 • 从弹性体内任一点取出微元体,建立弹性 从弹性体内任一点取出微元体, 体内一点的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的关 系。
对于平面问题, 对于平面问题,分析平衡方程
取微元体PABC(P点附近), ( 取微元体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y yz P
yx
dz
e e'
dx o A
zy
dy
zx
z
y y y dy y yx yx dy B y
y
35
z
y
yz
o x
z dz z z zy C yz dz zy zx yz dy z zx z dz y y yy dy yx dz yx e yx y dy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弹性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三大方程、两类平面问题的特点、 应力边界条件。 教学难点:两类平面问题的区分。
1
定义
弹性力学
--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边 变和位移。
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
研究弹性体的力学,有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弹性力学。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如下:
x , y , z
xy , yz , zx
应 变 位 外 力
x , y , z
xy , yz , zx
u , v, w
X ,Y, Z
X ,Y , Z
27
O(z)
思考题
1. 试画出平面问题正负 y 面上正的应力和正的面 力。
2.试画出C点正的位移。
O x
x
y
z
·
C y
因此材料力学建立的是近似理论,得 出的是近似的解答。从其精度来看,材料 力学解法只能适用于杆件形状的结构。
5
地位
弹性力学在力学学科和工程学科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 弹性力学是其他固体力学分支学科的基础。 弹性力学是工程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 尤其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很高的近代大 型工程结构,须用弹力方法进行分析。

第2章_1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课件

第2章_1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课件

受力后线段长度的相对变化—正应变 正交角度的变形—剪应变
精选PPT课件
5
分析:
介质中某一点A的正应变与剪应 变的定义还与AB线的取向有关
在三维空间中,介质中任意一点 的正应变有3个取值,分别记为: e11,e22,e33
介质中任意一点的剪应变有6个 取值,分别 记为: e12,e13,e21,e23,e31,e32
精选PPT课件
10
设x处质元t时刻的位移为u(x,t), 运动速度则为(考虑小形变) x处质元t时刻的加速度为
设均匀杆的密度为ρ,则长度为dx的小质元的运动方程为

精选PPT课件
11
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
精选PPT课件
12
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一般解形式为
f可以是任意的连续函数。以上形式的解称为达朗伯(D’Alembert)解,即波动 方程的行波解。
精选PPT课件
9
四、波动方程
弹性介质中,任一处质点产生一个扰动,即该处质点发生一个小位移,由于介 质的弹性性质,该处的运动会影响相邻点,扰动就会向周围传播。波动方程就是 对弹性介质中扰动激发和传播规律的数学表达。
均匀弹性杆的一维波动方程
忽略体力,一维均匀杆中质点受力运动描述
分析截面积为S的均匀弹性杆上、长度为dx的小质元受力运动情况,暂忽略 体力的作用。
16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由赫姆霍茨定理,任意一个矢量场u都 可以表达为一个无旋度的矢量场和一个 无散度的矢量场之和,并略去体力
即有
精选PPT课件
17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 三维弹性介质中可以存在两种以不同速度传播的波,一种是以较快
的速度α传播的无旋波u1,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这种波通常称为P波 (Primary wave),因为它首先到达记录台站;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基础

2-1 弹性力学简介
弹性力学进入发展阶段
而后,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相继进入弹性力学研究领域,使弹性力学进入发 展阶段。 �1856年,圣维南( A.J.Saint-Venant)建立了柱体扭转和弯曲的基本理论; �1862年,艾瑞(G.B.Airy)发表了关于弹性力学的平面理论; �1881年,赫兹(H.Hertz)建立了接触应力理论; �1898年,基尔霍夫 (G.R.Kirchoff )建立了平板理论, G.R.Kirchoff) �1930年,苏联人发展了应用复变函数理论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方法等。 �另一个理论上的重要成果是建立了各种能量原理,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基于 ),乐 这些能量原理的近似计算方法。许多科学家,像拉格朗日 (grange grange) ),铁木辛柯(S.P.Timoshenko )做出了贡献。 甫(A.E.H.Love A.E.H.Love) S.P.Timoshenko) �中国科学家钱伟长,钱学森,徐芝伦, 胡海昌等在弹性力学的发展,特别 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弹性力学简介
3、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的区别
�相同点:
�静力学:脱离体力的平衡 �几何学:位移和应变的关系 �物理学: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2-1 弹性力学简介
�不同点: 材料力学: 对应变或应力情况作某些假定 材料力学是对构件的整个截面来建立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 条件的,因而要常常引用一些截面的变形状况或应力情况的假 设。这样虽然大大简化了数学推演,但是得出的结果往往是近 似的,而不是精确的。 弹性力学 : 对应变或应力情况不作假定,弹性力学是对构件的 无限小单元体来建立这些条件的,因而无须引用那些假设,分 析的方法比较严密,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精确。所以,我们可以 用弹性力学的解答来估计材料力学解答的精确程度,并确定它 们的适用范围。

第1章 弹性力学基础

第1章 弹性力学基础

第1章弹性力学基础第1节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一、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大量的工程问题都涉及到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析计算,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就是研究物体在外部因素(如外力、温度变化等)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及其位移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弹性力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针对各种具体情况,确定弹性体内应力与应变的分布规律。

也就是说,当已知弹性体的形状、物理性质、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时,确定其任一点的应力、应变状态和位移。

弹性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理想弹性体,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即符合虎克定律。

所谓理想弹性体,是指符合下述四个假定的物体,即:1. 连续性假定假定物体整个体积都被组成该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存在任何空隙。

尽管物体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不符合这一假定,但只要粒子的尺寸以及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都比物体的尺寸小得很多,则连续性假定就不会引起显著的误差。

有了这一假定,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如应力、应变等等)才能连续,因而才能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

2.完全弹性假定假定物体满足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间的比例常数称为弹性常数。

弹性常数不随应力或应变的大小和符号而变。

由材料力学已知:脆性材料在应力未超过比例极限以前,可以认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而韧性材料在应力未达到屈服极限以前,也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完全弹性体。

这个假定,使得物体在任意瞬时的应变将完全取决于该瞬时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或温度变化等因素,而与加载的历史和加载顺序无关。

3. 均匀性假定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才不会随位置坐标而变,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的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

如果物体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但是只要每一种材料的颗粒远远小于物体而且在物体内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整个物体也就可以假定为均匀的。

4. 各向同性假定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第二章 地震波

第二章 地震波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弹性性质 (elastic): 弹性
第二章 地震波
L
未加载
加载

卸载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脆性性质(brittle)
L
未加载
第二章 地震波
加载

卸载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塑性性质(Plastic)
L
未加载
第二章 地震波
加载

2.2 波的性质简述
波速V、视波速C和波数k
波速V取决于波动传播介质的力学 特性(密度和弹性模量等)。 观察或测量波动时往往并不沿着波 动的传播方向,这时观测到的波速 称为视波速,视波速c与真实波速v 之间有简单的换算关系C=V/sina; a为波的入射角。 波数k也是常用的描述波动的参数, 定义为2π 长度中所包含的波长λ 的个数。
Vp

(2)横波( 横波 Transverse wave, or Shear wave) --质点振动方向与振动(能量)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速度为: V
卸载
卸载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有“永久残余变形”。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应力-应变关系Stress-Strain Rel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
Elastic range Linear range Plastic deformation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思考1:震中距是哪一段?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思考2:烈度与震级的区别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图二半轴有限元模型
一、应力分量与平衡微分方程
空间独立的应力分量正应力分量:切应力分量:应力分量列阵: x y z σσσ xy
yz zx
τττ{} T
x y z xy yz zx σσσστττ⎡⎤=⎣⎦
注意下标的意义与符号规定!!
(2-1)

二、几何方程
空间独立的应变分量正应变分量:切应变分量:应变分量列阵:(2-3)
z y x εεε,,zx yz xy γγγ,,{}T
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ε=如何计算正应变和切应变??
y
⎤⎥
五、虚功原理
虚位移:满足物体内变形连续条件,边界上位移约束条件的任何可能的无限小位移。

虚功:真实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

虚应变:对可变形的弹性体,虚位移也必将导致虚应变,虚应变和虚位移之间满足弹性体几何方程。

虚功原理: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弹性体,外力在虚位移上做的总虚功等于弹性体内真实应力在虚应变上做的总虚变形功。

x F Vx
F C
C。

第2章 弹性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2章 弹性力学的基本知识

(2)均匀性假设:假定物体内各点处材料均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假定物体内各点处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相同。
(4)完全弹性假设:胡可定律
(5)几何假设——小变形假设: 变形产生的位移与物体的尺 寸相比 ,是微小的。
关于外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定义
1.外力
体力 (定义)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如重力、惯性力等。 分为体积力(体力)和表面力(面力)两类。 有限元分析也使用集中力这一概念。
以通过一点的沿坐标正向微分线段的 正应变ε和 切(剪)应变 γ 来表示。 正应变εx ,εy , εz 以伸长为正。
切应变γxy , γyz ,γzx 以直角减小为正, 用弧度表示。 正应变和切应变都是无因次的量 应变列阵 x y z xy yz zx
Tຫໍສະໝຸດ 4. 位移材力研究方法
也考虑这几方面的条件,但不是十分严格的:常常引用近 似的计算假设(如平面 截面假设)来简化问题,并在许多 方面进行了近似的处理。 因此材料力学建立的是近似理论,得出的是近似的解答。 从其精度来看,材力解法只能 适用于杆件形状的结构。
★ 弹塑性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受力物体 内任取一点 (单元体)为 研究对象。
写成矩阵形式:
ε=
σ
ε=φσ 显然: φ=D-1
三、平衡方程
弹性体中任一点满足平衡方程, 在给定边界上满 足应力边界条件。
弹力的研究方法
在体积V内 由微分体的平衡条件,建立平衡微分方程; 由微分线段上应变与位移的几何关系,建立几何方程; 由应力与形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建立物理方程; 在边界 S 面上
x
二、物理方程
若弹性体只有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根据材料 力学胡克定律: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2.ppt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2.ppt
理。在图1-8a中的P A和P B所作的功就不是发生在它本身
(状态a)的位移上,(因为它本身是平衡的不存在位移),而 是在状态(b)的位移上作的功。可见,这个位移对于状态(a) 来说就是虚位移,亦即是状态(a)假象的位移。
重庆交通大学
虚功原理
必须指出,虚功原理的应用范围是有条件的,它所涉及到的两 个方面,力和位移并不是随意的。对于力来讲,它必须是在位 移过程中处于平衡的力系;对于位移来讲,虽然是虚位移,但 并不是可以任意发生的。它必须是和约束条件相符合的微小的 刚体位移。
h
的下自由表面上,f x
(s)
fy (s) 0
方向余弦l 0, m 1, 代入(2—15)
xy 0 , y 0
3,在 y 1 h 的上表面上,x处 2
f
x
(
s)
0,f
y
(
s)
1 l
qx
方向余弦l 0, m 1, 代入(2—15)
xy 0
y
1 qx l
重庆交通大学
4,x l 的固定端是位移边界条件, 有u v 0 (w 0)
§3.2 边界条件
表示弹性体在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者应力与面力间的关 系式。分为: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
1、位移边界条件:如在弹性体部分边界 su 上给定约束位移
分量 u (s) 和 v (s) ,则对于此边界上的每一点,位移函
数 u 和 v 应该满足条件
(u)s u(s), (v)s v (s) (在Su上)
圣维南原理可以大大简化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 件,为计算带来了很大便利。
重庆交通大学
F
F
F
F/2 F/2
F/2

弹性力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弹性力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弹性力学基础教学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弹性力学问题解法 • 弹性力学应用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弹性力学基础是一门介绍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解决 工程问题中弹性力学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 用,帮助学生建立对弹性力学的基本认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平衡方程
静力平衡方程
描述了弹性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状态,表达了物体内 部各点的应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运动平衡方程
在考虑了物体运动的情况下,描述了弹性体在力的作用下保 持运动的平衡状态,涉及到速度和加速度。
几何方程
应变与位移关系
描述了物体在受力变形过程中,位移 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应变与速度关系
描述了物体在受力变形过程中,速度 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本构方程
弹性本构方程
描述了弹性体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 参数。
塑性本构方程
描述了塑性体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等参数。
04
弹性力学问题解法
总结词
弹性梁的弯曲问题
总结词
实际工程应用
详细描述
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弹性梁的弯曲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桥梁和建筑结构中, 梁是主要的承载构件,其弯曲变形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更 加准确地分析梁的弯曲问题,优化梁的设计和计算。
弹性薄板的弯曲问题
越广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加高效、精确的数值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y
dy
yx
yx
y
dy
注: 这里用了小变形假定。
精品文档
22
Fx 0
(
x
x
x
dx)dy 1 xdy 1
(
yx
yx
y
dy)dx 1
yxdx 1
Xdx dy 1 0
x yx X 0
x y
x
O
y yx
x
yx
y
y
P D
xy
B
dy
yxA
X
x
x
x
dx
Y
C
xy
xy
x
dx
y
x
dx
Y
C
xy
xy
x
dx
y
y
y
dy
(
yx
yx
y
dy)dx 1
dy 2
yxdx 1
dy 2
0
xy
1 2
xy
x
dx
yx
1 2
yx
y
dy
当 dx 0, dy 0 时,有 xy yx —— 剪应力互等定理 24
精品文档 (dìnglǐ)
平面情况的平衡(pínghéng)微分方 程
第二章 弹性(tánxìng)力学的基
本知识
1
精品文档
2-1、弹性力学(lì xué)和材料力学(lì xué)
1、研究(yánjiū)的对 象: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弹性杆件(如梁、柱、轴等) 弹性力学主要研究弹性体。(杆、板、壳、块体)
2
精品文档
2、研究(yánjiū)的方
法:
已知
外力(wàilì)、边界条件、几何、材料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弹性力学任务是确定结构或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位移和应变。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总的任务是相同的,但弹性力学研究的问题比材料力学要更加深刻和精确,并研究材料力学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材料力学-----研究杆状构件(长度>>高度和宽度)在拉压、剪切、弯曲、扭转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

弹性力学-----研究板壳、挡土墙、堤坝、地基等实体结构。

对杆状构件作较精确的分析,也需用弹性力学。

结构力学-----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

例如桁架、刚架。

第一节弹性力学假设在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所谓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是指符合以下假定的物体。

1. 假设物体是线弹性的假定物体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变与引起该应变的应力成正比,反映这一比例关系的常数,就是弹性常数。

即该比例关系不随应力、应变的大小和符号而变。

由材料力学已知:脆性材料的物体:在应力≤比例极限以前,可作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韧性(塑性)材料的物体:在应力<屈服极限以前,可作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

这个假定,使得物体在任意瞬时的应变将完全取决于该瞬时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或温度变化等因素,而与加载的历史和加载顺序无关。

2. 假设物体是连续性的假设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该物体介质完全充满,不留下任何空隙。

有了这一假定决定了应力、应变、位移是连续的,可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他们的变化规律。

注:实际上,一切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都不能符合该假定。

但是由于物体粒子的尺寸以及相邻粒子间的距离,都比物体自己本身的尺寸小得很多,因此连续性假设不会引起显着的误差。

3. 假设物体是均匀性、各向同性的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不随坐标而变化,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

第2章_2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波动方程的解汇总

第2章_2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波动方程的解汇总
x1x3平面内传播的平面波解一组在x平面内传播的平面p波其相位函数为波阵面方程的表达式在x1x3平面上的一条直线该直线所代表的是一个垂直于x1x3平面的等相面固定t时刻的一系列不同相位的波阵面等相位的波阵面在不同时刻的空间位置波数矢量kk与波阵面是正交的定义波矢量方向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入射角并记为i射线参数或水平慢度垂直慢度平面内传播的平面p波则有p波的质元运动振动方向与波矢量方向传播方向是平行的平面内传播的平面s波的振动并不像p波一样只局限在传播平面上在垂直于传播平面的xus在x1x3坐标基平面入射面上的投影分量为入射面界面波阵面svsh垂直于传播平面的x方向上的s波分量记为sh波传播平面上的s波分量记为sv波
三分量地震仪记录的地面振动通常分别记录的波动矢量是:垂直向振动 (向上为正),北南向振动(向北为正)和东西向振动(向东为正)。通 过对两个水平振动分量的坐标旋转,不难将波动矢量旋转为:垂直向振动 ,径向振动(由源到记录台的连线的水平投影,R分量)和切向振动(与 径向正交的水平分量,T分量)。右图显示了一个地震记录的实例,切向 分量上记录的S波显然是SH波;垂直分量上,P波最清晰,只有很少能 量在切向上
地震学中将垂直于传播平面的x2 方向上的S波分量记为SH 波,传播平面 上的S波分量记为SV波。
uS=uSV+uSH
入射面
uS在X2轴的投影分量为 uSH=uSHe2
uS在X1 X3坐标基平面(入射面)上的投影分量为 uSV=uSV1e1 + uSV2e3
SV 波阵面
界面
SH
X1
X2
垂直于传播平面的x2 方向上的 S波分量记为SH 波,传播平面
SKS、PS、SKKS从P 波转换为SV波; Sdiff或Sd表示S波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1026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1026

2.3弹性力学基本变量
正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 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 正面上的应力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 方向为负 负面上的应力以沿坐标轴负方向为正,沿坐标轴正 方向为负
正应力以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2.3弹性力学基本变量
剪应力互等定律:作用在两个互相垂直的面上并且垂直于该两面交
x
x
y
y
xy
x y
变形协调条件
它的物理意义是:材料 在变形过程中应该是整 体连续的,不应该出现 “撕裂”和“重叠”现 象发生。
2 2 x y 3u 3v 2 2 2 y x xy yx 2
一般而论, 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体力分量、面力分 量、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都是随着该点的 位置而变的, 因而都是位置坐标的函数。
u u ( x, y , z ) v v ( x, y , z ) w w( x, y, z )
2.3弹性力学基本变量
位移与应变的关系
ui ui ij dx j wij dx j
2.3弹性力学基本变量
内力:应力 --外力(或温度)的作用 内力
设作用于 A 上的内力为 Q , 则内力的平均集度,即平均应 力 ,为 Q / A Q lim S A 0 A
这个极限矢量S,就是物体在截面 mn上、P点的应力。
应力就是弹性体内某一点作用于某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均匀性:也就是说整个物体是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这样,
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因而物体的弹性 常 数(弹性模量和泊松系数)才不随位置座标而变。
2.2 弹性力学中关于材料性质的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应力张量
定义A截面上O点的应力矢量为:
* 定义的应力矢量是依赖于ΔS的外法线方向的
*σij—第1个脚标表示的是截面元ΔS的法线矢量方向,第2个脚标表示 作用在该面元上力的分量方向。
从介质内截取1个微小的四面体,四面体的 三个面分别与三个坐标平面平行,第四个面 是外法线单位矢量n=(cosθ1, cosθ2 ,cosθ3)的 任意平面,该平面上的应力矢量为
体力fΔx1 Δx2 Δx3的作用(f是单位体积质元的体力),质元的运动方程有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均匀层和射线理论近似: •速度只是深度的函数,把介质模拟为一系列均匀层,层内拉梅系数梯度为零 •▽λ、▽µ随1/ω变化,高频时,拉梅系数的梯度趋于零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由赫姆霍茨定理,任意一个矢量场u都 可以表达为一个无旋度的矢量场和一个 无散度的矢量场之和,并略去体力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
•弹性力学基础 •波动方程的解
震源所激发的波传播到其他广泛区域的地面震动被地 震仪记录—地震图。这种波或震动涉及小弹性形变,是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介质在受到小规模、瞬间力的作用下,如地震、 爆破等,震源区外围介质表现出弹性响应,这也是我们 能记录到地震波、观测到大地震造成的地球自由振荡的 原因。
四、波动方程
弹性介质中,任一处质点产生一个扰动,即该处质点发生一个小位移,由于 介质的弹性性质,该处的运动会影响相邻点,扰动就会向周围传播。波动方程就
是对弹性介质中扰动激发和传播规律的数学表达。

均匀弹性杆的一维波动方程
忽略体力,一维均匀杆中质点受力运动描述 分析截面积为S的均匀弹性杆上、长度为dx的小质元受力运动情况,暂忽略 体力的作用。
正交角度的变形—剪应变
分析:
介质中某一点A的正应变与剪应 变的定义还与AB线的取向有关 在三维空间中,介质中任意一点 的正应变有3个取值,分别记为: e11,e22,e33 介质中任意一点的剪应变有6个 取值,分别 记为: e12,e13,e21,e23,e31,e32 三维空间中,连续介质中任意一点处的应变要用9个单元值 组成的应变张量方能完全描述
设x处质元t时刻的位移为u(x,t), 运动速度则为(考虑小形变)
x处质元t时刻的加速度为
设均匀杆的密度为ρ,则长度为dx的小质元的运动方程为

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
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一般解形式为
f可以是任意的连续函数。以上形式的解称为达朗伯(D’Alembert)解,即波动 方程的行波解。
四面体处于平衡状态
三、本构方程与广义胡克定律
对线性弹性体,其应力与应变间的本构关系可以用广义Hooke定律表示为:
λ和μ在弹性力学中称为拉枚(Lamé)常数
各向同性弹性介质
* 对大量破坏性地震断层破裂现场调查研究表明,构造应力作用下,地 壳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变不超过10-4,大多数地震是在断层应变达到10-5 ~10-4时发生的破裂。小形变时,地球介质力学性质接近线弹性体,因此 应用线弹性理论研究震源、地震波的传播是合适的。
即有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 三维弹性介质中可以存在两种以不同速度传播的波,一种是以较快 的速度α 传播的无旋波u1,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这种波通常称为P波 (Primary wave),因为它首先到达记录台站;
* 另一种是以较慢的速度β传播的无散波u2,经地球内部传播的这种波 通常称为S波(Secondary wave),因为这种波在地震记录图上通常是 第二个到达的显著地震震相。
*P波、S波是地震记录图上最为显著的两个体波震相。由于P波与S 波传播速度不同,它们可以由同一震源同时激发,但以不同的速度独立 传播。P波传播速度大约为S波的1.73倍,在地震图上P波比S波先到 达,比较容易识别。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P波与S波的主要差异 P波的传播速度较S波速度快,地震图上总是先记录到P波 这两种波的偏振(质点运动)方向相互正交。P波的偏振方向 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S波的偏振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对在一年或数年的短时间尺度内变化的作用,地球介 质的力学响应可以用弹性响应来近似。地震波在弹性介 质中的传播过程是满足波动方程。
一、应变与位移的关系
连续介质中相邻的A、B两点的位移差为
小形变条件下
形变张量
旋转张量
分析: 连续介质中位 移场的空间变 化含介质元的 形变和转动两 部分
受力后线段长度的相对变化—正应变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P波与S波的主要差异 三分向地震仪记录在通常情况下,P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 S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低频成份较P波丰富。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P波与S波的主要差异 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通常以剪切破裂和剪切错动为主,震 源向外辐射的S波的能量较P波的强。
P波通过时,质元无转动运动,但有体积变化,P波是一 种无旋波。S波通过时,质元有转动,但无体积变化,S波 是一种无散的等容波。 用散度算子Δ·同时作用于波动方程式的两边(设在无体力作用区),则 有 体应变以P波的速度传播
在t2时刻x2处的扰动与t1时刻 x1处的扰动是完全相等的,即扰动 以速度c向正x方向传播了一段距 离X,由x1传播到了x2。
同样可以证明,波动方程的另一个 一般解表达的也是扰动的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向为负中的波动方程
分析如图所示三维介质中的小质元受面力作用情况
用旋度算子Δ×同时作用于波动方程式两边,则有 旋度以S波的速度传播

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P波、S波势函数表达的波动方程
位移场u的赫姆霍茨势表达式
Φ 、ψ —P波和S波的势函数
由势函数求位移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