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七)第七单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北洋军阀的统治人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江苏南通二模)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游,可以直捣金陵,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自由之魂其返,吾民之气当昌,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

A.定都天京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解析:选B。革命发生在武昌,推翻万恶政府,即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选B项;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排除A项;北伐战争从广州誓师北伐,排除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

2.19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 ) A.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

B.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策略之举

C.意图用各种方式宣传革命思想

D.佐证了“天运”纪年法是正统

解析:选B。由材料“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可知,通过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方式调动反清力量,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而非孙中山的封建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反对清政府的举措而非宣传革命思想,排除C项;由材料“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可知,“天运”纪年是民间反对清政府的纪年方法,排除D项。

3.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地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解析:选A。从材料“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可知,作者主要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不合理,故选A项。

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

D.辛亥革命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材料中“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故B项正确。

5.“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少,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材料反映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C.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A。据材料“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可知辛亥革命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选A项。

6.20世纪20年代,除了国民党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外,地方军阀也在探索新的理论系统,孙传芳发明了“爱民、爱国、爱敌”的“三爱主义”;张作霖则发明了“四民主义”,即在“三民主义”外加一个“民德主义”。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封建军阀割据混战日趋激烈

B.政治思想训导功能受到重视

C.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D.近代国家统一观念传播广泛

解析:选B。20世纪20年代,地方军阀探索新的理论系统,于是提出各种“主义”,说明当时的中国地方军阀重视政治思想训导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阀割据混战,排除A项;C项“第一步”表述错误,排除;地方军阀提出各种“主义”,无法体现“国家统一观念”,排除D项。

7.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

A.男女平等成为共识

B.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

C.辛亥革命促使妇女解放

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解析:选D。题干中郭嵩焘仿行西礼由引起轩然大波到为大城市上层社会所接受,可推知西方文化、礼俗冲击着中国传统礼俗,故选D项;在中国近代,男女不平等,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上层社会接受西方礼俗,不是整个中国社会,排除B项;由题干的时间无法确定辛亥革命已经爆发,且题干无法反映妇女解放,排除C项。

8.(2020·卓越名校联盟一模)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内地推广通途”,然后“增税之议”“始可照办”。1902年中英续行通商行船条约最终对裁厘加税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

A.缓解洋务运动面临的经费压力

B.有力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试图为民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最终对裁厘加税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可知,中国厘金与进出口关税密切相连,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

9.(2020·广东揭阳二模)清末新政、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