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居民营养与慢性健康问题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健康问题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居民的营养水平与慢性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通过对营养角度和慢性健康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的不良饮食惯和缺乏身体活动是慢性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此,鼓励居民采取健康的饮食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慢性健康问题。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慢性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与此同时,营养不良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研究表明,营养和慢性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居民的营养状况,并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慢性健康问题的发生。
营养与慢性健康问题的关系营养不良与慢性健康问题研究发现,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增加。
营养不足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例如,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D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因此,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对预防和管理慢性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不良饮食惯与慢性健康问题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居民不良的饮食惯,如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饮食的消费增加。
这种不良饮食惯直接与慢性健康问题的发生相关。
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脂肪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盐饮食会引发高血压和肾脏问题。
因此,改善居民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
缺乏身体活动与慢性健康问题现代生活的久坐和缺乏体育锻炼是慢性健康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长期缺乏身体活动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肥胖。
因此,鼓励居民增加体育锻炼,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健康问题的关键。
解决方案为解决居民营养与慢性健康问题的挑战,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 宣传教育: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教育,提供营养知识和指导,促进正确的饮食行为。
2. 提供健康饮食选择:在社区和学校中提供健康饮食选择的机会,鼓励消费新鲜、天然的食物。
3. 改善食品标签:增加食品标签的内容,使消费者更容易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2023高考语文首轮复习专题练: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语文首轮复习专题练: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1.下面是某高校校园物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5分)2.下面是某校文艺演出队教师节慰问演出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3.下面是国家航天局发布的“中国行星探测”图形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6分)4.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消除贫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下图是中国消除贫困奖的徽标(中央圆形背景为红色,外围枝条为绿色),请写出这个徽标除最下面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5.请根据下图简要说明圭表测量的原理,不得超过60字。
(6分)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主要用来标识四季、测定节气。
圭表的“表”,指的是竖直立在平地上的杆子或石柱;“圭”则是和表互相垂直平放着的尺。
6.李明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储蓄不多,正在考虑是否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用于在市区上下班和周末郊游,请你以导购的身份结合下面图表的信息提出建议及理由。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7.下面材料来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请依据图示内容做出结论,并向你的同学提出相应建议。
每条不超过20个字。
(6分)结论:①②建议:8.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影响,阅读下面的统计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图一 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变化趋势图二 2020年我国消费贡献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说明:消费贡献率指的是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请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表,写出两点结论。
(每点不超过30字)(4分)(2)看了上面的统计图表,有人想写一副对联以志不忘,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拟写下联。
怎么长高最快最有效
报告主题:怎么长高最快最有效引言:身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对于个人形象还是健康状况,身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专家观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身高的影响因素;其次,介绍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增高方法及其效果;最后,结合专家观点和实例,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增高建议。
报告正文:一、身高的影响因素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身高的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
根据遗传学原理,孩子的身高有70%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然而,剩余的30%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营养、运动、睡眠等。
因此,要想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
二、增高方法及其效果1.营养补充营养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因此,要想长高,必须保证营养均衡。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居民平均身高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1.6厘米,这与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很大关系。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从而促进身高增长。
一项针对日本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运动锻炼的青少年比不运动的青少年平均身高高出2.5厘米。
因此,要想快速有效增高,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3.充足睡眠睡眠对身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激素的分泌上。
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
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青少年每晚应保证9-11小时的睡眠,以促进生长发育。
4.高钙驼奶粉推荐可以试试粒朵儿童成长高钙驼奶粉,驼奶粉有丰富的蛋白质、钙、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钙含量超高,能够较好的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并且还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驼奶的各种关键营养都远超过普通牛羊奶数倍。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欧阳学文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与慢性病状况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这对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全面洞悉当前态势,本文基于丰富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对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膳食结构特点以及慢性病患病状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旨在为制定精准有效的医药卫生政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国居民营养医药卫生慢性病一、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概览1.营养素摄入现状1.中国居民的能量与脂肪摄入量显著攀升,超重与肥胖问题愈发严峻。
2.维生素A、钙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膳食结构剖析1.谷类食物占据主导地位,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水果的摄入远低于推荐标准。
2.乳制品与海产品的消费量偏低,而新鲜畜肉的摄入量则超出合理范围。
3.烹调用油与食盐的摄入量远超推荐值,显著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二、中国居民慢性病状况分析1.慢性病发病概况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2.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6.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0%,形势严峻。
2.慢性病患病特征1.患病率高企,高血压与糖尿病尤为突出。
2.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3.慢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
三、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深入探讨1.营养与慢性病风险1.膳食结构不合理与营养素摄入失衡显著提升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2.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加剧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膳食纤维与维生素的缺乏则增加了糖尿病与肠道疾病的风险。
2.营养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1.调整膳食结构与优化营养素摄入对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龙源期刊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作者:
来源:《上海医药》2015年第13期
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
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
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我国第二次发布全国性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前的第一次是10年前的2004年。
(《光明日报》)。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一)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下降 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就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粗粮、杂粮逐渐被大米、面粉所取代,肉类、油脂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却相对减少。
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民的营养状况出现了新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脂肪摄入过多等营养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状况。
其次,中国居民的慢性病状况也备受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年龄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这些慢性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应该加强营养教育,提倡健康饮食,推广传统的粗粮、杂粮,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肉类、油脂的摄入,保持膳食平衡。
其次,应该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营养和健康服务。
总之,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科学的参考,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营养状况。
1.1 饮食结构。
中国的饮食结构一直以来都以主食为主,谷类食物是中国人的主要能量来源。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油脂和糖类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而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则相对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营养结构的失衡,很多人的营养摄入不达标,存在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问题。
1.2 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当前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两大突出问题。
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佝偻病、低体重等,而肥胖则成为了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特定人群中。
二、慢性病状况。
2.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头号慢性病”。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且呈现年龄趋势低龄化的特点。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2.3 肥胖症。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在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肥胖不仅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还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对策建议。
3.1 健康教育。
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130.8
50
0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10-2012年中国成人平均体重(Kg)
年龄 (岁) 18~ 19~ 20~ 30~ 40~ 50~ 60~ 70~ 80~
城市
男
女
63.6
54.9
65.3
55.8
68.2
55.7
70.0
57.6
69.1
60.0
68.1
60.3
65.9
59.1
63.2
55.9
61.1
53.2
农村
男
女
59.0
52.6
22
2015/8/6
g/标准人日
中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450
400
350
25.3
300
135.3 250
200
16.8 142.8
14.4 107.8
15.9 134.7
30.2 147150
100 204.7
226
222.7
177.7
156.5
technologies 慢性病基本药物和技术
• Palliative care 姑息治疗
• Policies to eliminate PHVOs from food supply食物供应政 策
• Vaccination against infectious
cancers 针对癌症的抗感染疫苗
3
2015/8/6
2002年、2010-2012年6-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变化
20
2015/8/6
四大类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与应对策略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提 升基层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慢性病患者 的防治需求。同时,鼓励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 资源共享。
3、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 善慢性病防控体系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医 疗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完善 医保制度,减轻慢性病患者医疗负担。加强药品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开展慢性病筛查与干预,早 发现早治疗
针对慢性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点,开展慢性病筛查与干预工作,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慢性病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制定 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 先进技术与经验
积极参与国际慢性病防控合作与交流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慢性病防控技术 与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吸收应用。同时,鼓励国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国际 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发展。
1、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的认识,促进健康的生 活方式。
2、预防接种:针对某些慢性病,如流感、肺炎等,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 防疾病的发生。
3、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有 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4、早期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病。 5、医疗改革:改善医疗系统,提高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
四、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也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未来,人们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诊断,通过更加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手段,降低 慢性病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国际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各国共同探讨和研究慢 性病的防治方案,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营养与健康
摄取到的多余能量会储存到整白理课色件脂肪组织中,使人变胖! 46
瘦素信号与代谢调控
整理课件
47 Cummings D, et al. Nat Genet 2000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脑的结构非常复杂。其中
脑
有个叫“下丘脑” 的结构
洞
是感应营养素和控制我们
大
摄食、能量消耗的中枢。
开
整理课件
48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0.24
整理课件 维生素E(毫克)
0.42
9
“吃”与营养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
织的主要原料。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牛奶
蛋
肉
鱼
整理课件
10
“吃”与营养
脂类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机体细胞膜、神经组
织、激素的构成均离不开它。脂类还起保暖隔热、防止 机械损伤等作用。
能量(大卡)
125
蛋白质(克)
17.8
脂肪(克)
2
胆固醇(克)
122
碳水化合物(克)
0.2
钙(毫克)
6
钾(毫克)
270
钠(毫克)
48.6
磷(毫克)
150
镁(毫克)
17
一顿普通的午餐
铁(毫克) 锌(毫克)
2.2 1.77
硒(微克)
6.26
维生素A(微克)
3
烟酸(毫克)
4.1
维生素B1(毫克)
0.02
维生素B2(毫克)
还会供给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能量。
人的活动离不开能量,好比是汽车如
果没有了汽油就跑不起来了一样,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近年来,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也对国家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一项“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的发布,为解读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的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首先,在解读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两个极端:营养不足和超量摄入。
在营养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能量不足、蛋白质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
对于能量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不合理,以主食为主,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
此外,由于中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量大大增加,导致了超量摄入问题。
超量摄入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增加。
其次,解读慢性病的现状方面。
报告显示,慢性病在中国居民中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这和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中国居民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报告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和改进:1. 优化饮食结构。
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营养教育,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推广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合理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 控制超量摄入。
加强对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减少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增加对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物的摄入。
3. 提倡适度运动。
加强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正确认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健康的运动习惯。
4. 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2023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疾病管理中重点强调的因素是()A.政策导向B.社区条件的优劣C.患者自我保健D.医疗资源的分布E.医疗技术的高低【答案】 C2、长期食用加工过精的米或面,可使人下肢无力、腹胀、纳差等现象,这是因为下列哪种维生素摄入不足所致()A.维生素AB.维生素B6C.维生素B1D.维生素B2【答案】 C3、男士正常的腰臀比应小于()。
A.0.85B.1.50C.1.80D.1.00【答案】 D4、按摩,针灸,推拿等属于()A.运动疗法B.物理因子治疗C.中国传统康复疗法D.康复工程E.社会工作【答案】 C5、健康管理服务的()特性是指顾客在购买健康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既无法看到、触摸到,也无法用形状、质地、大小标准来衡量和描述。
A.易逝性B.无形性C.不稳定性D.不可分割性【答案】 B6、朱先生,56岁,血压160/100mmHg,体重指数25kg/㎡,血清总胆固醇6.0mmo/L,吸烟,有糖尿病。
其各项指标的风险分值如下:年龄56岁=4分,SBP 160mmHg=5分,BMI25kg/㎡=1分,TC6.0mmo/L=1分,吸烟=2分,糖尿病=1分。
A.14分B.12分D.8分E.13分【答案】 A7、王先生,53岁,餐馆老板,相关信息如下:体重超重,交通方式主要是开车,很少进行体育运动,血胆固醇5.3mmo1/L,血压130/80mmHg,空腹血糖6.5mmo1/L,不吸烟,常熬夜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晚餐多在餐馆饮食,口味重,常常饮酒(平均每日饮白酒150~200ml),工作压力大,母亲糖尿病。
A.服用降脂药B.服用减肥药C.改善行为危险因素D.服用降糖药E.服用降压药【答案】 C8、某运输公司,男性员工居多,吸烟率达60%,为帮助员工戒烟,公司引入健康管理师为员工开展针对烟草使用的健康教育、戒烟干预等活动。
A.停止吸烟10小时左右,肺活量开始增加B.停止吸烟1年后,患癌症的几率大大降低C.停止吸烟72小时左右,肺功能改善30%D.停止吸烟8小时左右,体内的一氧化碳水平趋向正常E.停止吸烟8小时左右,心脏病的发作机会减少【答案】 D9、下列不属于健康需求管理主要工具和常见方法的是()。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2015年,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这份报告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本文将对该报告的重要发现和结论进行解读,以期了解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的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
据统计,中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超过8亿人。
这主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有关。
报告特别强调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快速增长。
过度的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成为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此外,高血压、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也在中国居民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凸显了亟待加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紧迫性。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问题。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普遍偏向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的西式饮食模式,而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导致了营养不均衡和疾病的发生。
报告强调了补充膳食纤维和控制脂肪摄入的重要性,以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不高。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评估和利用健康相关信息,以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
报告发现,中国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存在许多错误的健康观念。
例如,很多人认为只有感到不舒服时才需要去医院,忽视了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此外,报告还揭示了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下,居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和不信任感。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通过全面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这份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用于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减轻慢性病负担。
例如,报告建议加强营养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答案:25.2%2.虽然2012年我国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状况比2002年有所改善。
答案:对3.EAR是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答案:对4.长期摄入某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答案:对5.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人量。
答案:对6.UL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答案:错7.SPL是答案:特定建议值8.近十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轻微的下降趋势。
答案:错9.近几十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答案:对10.适量运动能降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重力性休克的患者,发病原理是因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血液大量积累在答案:下肢2.精神紧张性晕厥的发病原理是答案:广泛周围小血管扩张3.某运动员夏天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汗流浃背,为了预防肌肉痉挛,可以适当的补充答案:运动饮料;矿泉水;生理盐水4.晕厥前患者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眼前发黑,耳鸣、恶心,出虚汗和面色发白,应立刻让患者采取答案:头低脚高位5.肌肉痉挛多发生于答案:足球;游泳;举重6.运动性腹痛是指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
答案:对7.肌肉痉挛好发于大腿股四头肌。
答案:错8.运动性血尿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它原因。
答案:对9.运动时腰部受到钝物打击或摔倒,造成肾脏挫伤,可以引起运动性血尿。
答案:错10.运动性中暑为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运动处方可以由()来制定。
答案: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体育教师;社会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2.根据运动处方对象可以分为()。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发展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发展报告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的营养摄入与慢性病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报告旨在分析居民营养状况与慢性病发展之间的关联,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营养摄入状况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居民的营养摄入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大部分人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而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的营养素。
在膳食结构方面,居民普遍饮食以主食为主,蔬果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此外,人们在膳食调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多次选择油炸、煎炸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导致营养过剩以及肥胖等问题的出现。
慢性病发展情况随着居民营养状况的下降,慢性病的发展也愈加严重。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
这些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多为长期积累引发的。
研究发现,过多的高热量摄入和营养素不均衡催化了心脏病的发展;高糖分摄入则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肥胖问题更是不良饮食习惯的直接反映。
慢性病的发展不仅给个体健康带来威胁,还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据统计,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善建议为了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和预防慢性病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倡科学饮食:宣传健康膳食知识,引导居民养成科学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适度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2.优化食品供给:鼓励食品生产商提供更多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减少加工食品、高糖饮料等的销售,推广并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的营养素。
3.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居民对营养与健康的意识,向居民普及饮食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食物。
4.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控制不健康食品的推广和销售,保护居民的营养权益。
通过这些改善举措的推行,相信可以逐步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并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17.2%,
比2002
过去10
30%。
11.9%,比 6.4%,比2002
2012
2012
144.3/10
68/10
,非吸烟
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居民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不断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一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
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
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在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265个国家级示范区。
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提供健康性支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地方层面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夯实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地
近80%
扩
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