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失调指南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营养失调图片

园艺植物营养失调图片
新叶中段至基部的叶 肉组织退化,整个叶 片扭曲、狭长,形成 鞭尾状叶。叶片凹凸 不平,幼叶和叶脉失 绿,叶缘发褐,焦枯, 生长点枯死。严重时 不结花球。
整理课件
马铃薯营养诊断
整理课件
马铃薯缺钾植株
叶片小,呈暗绿 色。老叶的脉间 褪绿,叶尖、叶 缘坏死,叶片向 上卷曲、干枯。
整理课件
马铃薯缺钙植株下部叶片
整理课件
黄瓜缺钼叶片
整理课件
老叶叶脉间呈淡 黄绿色至黄色, 主脉周围仍有不 规则绿色斑点。 叶基部和叶缘呈 绿色花斑,叶尖 向内卷曲。
黄瓜缺硼果实开裂(左为正常)
正在膨大的果实 畸形,带有纵向 的白色条纹,或 果实开裂,有黄 白色分泌物,果 质粗。
整理课件
黄瓜硼中毒叶片
轻度硼中毒下部叶尖发黄, 中度到严重中毒时,叶缘 和叶尖变黄,焦枯;叶面 皱折,使叶缘成为嵌有花 边的样子。 中毒症状先在老叶上出 现.逐渐波及到其他叶片。
整理课件
马铃薯轻度缺硼块茎切面
出现棕色坏 死点,内部 有锈斑。
整理课件
马铃薯缺硼叶片和块茎
整理课件
马铃薯、甜菜硼中毒 (左上图为甜菜硼中毒)
下部叶片叶缘和 叶尖变黄,继而 变成褐色坏死, 并不断向叶肉部 分扩展。上部叶 片叶脉失绿。
整理课件
马铃薯缺锰茎部症状
出现许多小褐斑
整理课件
苹果营养诊断
整理课件
症状
1·枝 梢 基 部 成 熟 叶 的 叶脉间出现淡绿色斑点, 并扩展到叶片边缘,后 变为褐色,同时叶卷缩, 易脱落。
2·新 梢 及 嫩 枝 比 较 细 长,易弯曲。果实不能 正常成熟,果小,着色 差。
苹果缺镁症状
整理课件
苹果缺铁症状
症状 1·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变黄

主要营养元素、营养功能与植物营养失调症诊断

主要营养元素、营养功能与植物营养失调症诊断
硫的生理作用 ①钙的主要生理功能:钙是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促进糖类和 蛋白质的形成,调节细胞的酸碱形成,平衡生理活性,降 低胶体水合度,提高粘滞性和原生质的保水能力,增强抗 寒、抗旱等抗逆形成,促进根系吸收,调节呼吸活性。 ②镁的生理功能: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能调节和参与光 合作用、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及养分吸收和物质转运等 生理化过程,有利于对磷的吸收,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③硫的生理作用:硫是组成蛋白质和酶的成分,促进叶绿素 的形成,并且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作用。
9/22/2015
二、植物常见营养元素缺乏症状 ①缺氮:首先在植株中下部老叶上出现症状,病叶中蛋白质 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浅绿发黄,叶片薄且较柔软,花 果少且容易掉落。 ②缺磷:老叶或功能叶片先发病,病叶呈现暗绿色,叶片和 茎常积累较多的花青素而呈现紫红色,种子和果实的成熟 期延迟,且种子不充实,根系生长不健全,叶子小而狭窄。 ③缺钾:首先在功能叶上发病病斑界限清楚心叶正常。发病 时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边缘呈焦灼状,呈倒“V”字形。 ④缺硫:幼叶先发病,叶脉先缺绿再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 发黄,甚至变白,但叶肉仍呈现绿色,常用“脉黄叶绿” 来形容。 ⑤缺钙:顶部心叶嫩器官先发病,芽尖先枯死。病叶呈浅绿 色,以后叶尖向下呈钩状,并逐渐枯死。 ⑥缺镁:发病时叶肉组织失绿,且下部老叶先发病,严重时 叶肉组织会变为褐色而死亡。
9/22/2015
二、磷的生理功能 ①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酸腺 苷和酶的组分,并参与物体内多种代谢过 程。 ②磷广泛存在于各种酶中,参与植物体内糖 类、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代谢过程。 ③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吸收面积,提高 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
9/22/2015
三、钾的生理作用: ①钾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植物叶片对CO2的同 化作用。 ②在光合产物的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钾直接影响蛋白质和淀粉 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油脂的合成,对根瘤的固氮有 促进作用。 ④钾对氮的吸收和运输起重要作用。 ⑤钾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持 水能力。 ⑥钾通过提高植物体内纤维素的含量,增强细胞壁 的机械组织强度,增强植物的抗倒伏、抗早衰和 抗病能力。

花草种植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何防止营养不良

花草种植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何防止营养不良

花草种植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何防止营养不良花草种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呵护的活动,但有时候即便我们给予了足够的关爱,花草仍然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营养不良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解答花草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防止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一、为什么花草会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植物缺乏或吸收不良的必要营养元素,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限或异常。

花草之所以会出现营养不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质量不佳: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低,或者缺乏某些必要的微量元素,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2.浇水不当:过度或不足的浇水都可能导致花草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过度浇水可导致根系缺氧,影响养分吸收;而干旱缺水则会减少土壤中的养分供应。

3.光照条件不足: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养分的重要途径,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

4.缺乏养分补充:适量的肥料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养分补充,缺乏养分补充会导致其生长受限。

二、如何防止花草营养不良?预防和解决花草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在于提供充足、均衡的养分供应,并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以下是几项有效的防止营养不良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土壤:种植花草时,应选择质地疏松、肥力较高的土壤,或者在土壤中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2.合理浇水:浇水需适量,可以通过观察土壤湿度或用手触摸土壤表面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

每次浇水应保证土壤湿润适中,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浇水。

3.提供充足的光照:花草一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因此,选择适合花草生长的位置,尽量避免遮荫和阴暗环境。

4.合理施肥:使用适当的肥料,并按照肥料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肥。

通常情况下,花草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适量的微量元素。

5.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

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对植物的伤害,维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25页精选文档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25页精选文档

1.环状沟施肥法在树冠外围挖一条宽3O一4O厘米,深2o-45厘米的环形沟.然后将表土与腮料混合施入,此法适于幼龄果树园。

2.条状沟施肥法在果树的行间或株间挖沟.沟宽5O 厘米,深4O-5O厘米的长形沟,将肥料施人沟内,然后盖土。

3.放射状沟施肥法在距树干 1米处,向四周笼放射状沟,沟宽3O一5O厘米,深15-4O厘米,长度延伸到树冠的外缘,将肥料施人沟内后盖土。

此法适用于成龄果园。

4 穴状施肥法在树干1米以外的树冠下均匀挖数个方形或圆形穴,深3O-5O厘米,穴口直径25-3O厘米,施肥盖土浇水。

5 全园施肥将肥料均匀撤布全园,然后进行深翻使肥进人土中.此法适用于根系满园的成龄树。

6.把眼施肥法在树冠下用土钻打眼,把肥料稀释液灌入洞眼内,使肥水慢慢渗透。

此法适于密植果园和干旱灌水困难的山坡果园7.灌水施肥法地膜覆盖的幼树园,因园土自理而施肥不便,座在干旱情况下,把肥料溶解在水中施用。

8.根外追肥也叫时面喷肥.它的特点是用肥量少、肥效快。

喷肥要严格掌握肥液使用浓度,一般连喷2—3次,每次间隔7一lO天。

9.间作物压绿肥法在果树行间间种招子、黄花苜蓿等绿肥作物或豌豆、绿豆、黄豆等豆科作物;适时深翻压青.增加土壤有机质。

此法对幼、成龄果园均有很好的效果。

果园施肥九法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作物营养失调症发生的原因很多,既受到作物本身营养特点的左右,同时也受到土壤、天气等环境的影响。

营养失调诊断是通过外形、土壤分析、植株分析或其它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对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客观判断,用以指导施肥或改进其它管理措施。

本文重点就通过外形诊断来判定农作物营养失调证,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对策(重点介绍氮、磷、钾、锌、硼五种营养元素)。

一、农作物氮素失调症(一)症状1、缺乏症。

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且易脱落;茎叶常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花和果实均少,果实籽粒不饱满,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

第四章 植物营养失调的诊断

第四章 植物营养失调的诊断

• 菜豆缺磷:叶色暗绿无光泽,老叶变褐早期脱落。
• 水稻缺磷:每株穗数极少, 而且每穗粒数、千粒重也 少,故产量非常低。稻壳 出现许多褐斑,成熟不良, 米质差。
水稻缺磷:分蘖显著受抑制, 根系不发达,首先下部叶尖 出现细小的褐色斑点,严重 时,斑点连在一起形成赤枯 症。
• 马铃薯缺磷:植株小 叶的尖端和边缘暗绿, 老叶干枯。
水稻氮素过量
一般抽穗迟而不齐, 无效分蘖增加,穗 小,每穗粒数少。 尤其是穗颈附近的 颖花退化,抽穗明 显延迟。
水稻氮过剩危害有倒伏、 病虫害侵染、产量减少、 米质下降等。
水稻缺氮
• 从左到右为过剩、正 常及缺乏状态。氮过 剩时植株伸长,分蘖 增加,叶片呈浓绿色 或暗绿色,稻体软弱, 缺氮的植株瘦弱且普 遍矮小,叶小而直立, 分蘖也少。
第四章 植物营养失调的诊断
常见植物营养必需元素失调症状

1、氮过剩:叶色深绿,组织多汁,易遭病 虫害,易受旱害;营养体生长旺盛,易倒 伏;花、果易脱落 。 2、氮不足:植株矮小、细弱、缺绿,基部 老叶症状特别显著。严重缺氮时,老叶完 全变黄,或呈焦黄状,从植抹脱落。
番茄氨中毒
• 氨气(NH3)从作物气孔进入体内并夺取细胞氧,因而急 剧地出现毒害。图中叶脉间出现了灰白色严重坏死,通常 整个叶片发黑并枯死。
• 大麦幼苗缺磷:生物 量减少,茎细,分蘖 受到抑制,叶小,叶 基出现深紫红色直至 变成红褐色而枯萎。
左图:黄瓜磷 过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脉间 出现白斑,与 细菌性斑点病 相似。
右边两图是黄瓜缺磷:叶片 脉间黄化,后变成褐色。次 级叶褐斑迅速扩大,叶缘成 焦状。

• 较老的器官或组织先出现病症 • 病症常限于局部,基部叶不干焦但杂色或 缺绿 • 叶脉间或叶缘有坏死斑点,或叶呈卷曲皱 状…………………………… 钾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

K 营养失调
一、钾不足

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
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
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故症状首先从较老叶
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
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 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 楚.
缺钙油菜,新叶凋萎,老叶枯黄,结荚期花
序顶端弯曲
Mg 营养失调
一、镁不足

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植物中下部叶片,共同症状是下位叶
叶肉褪绿黄化,大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尤其以种子形成后
多见。因为植株体内镁的再利用效率较高。症状常为脉间失 绿,严重时叶缘死亡,叶片出现褐斑。
双子叶植物褪绿形式有:叶片全面褪绿,主、侧脉及细脉均
黄瓜缺钾症状多发生在开花以后,表现为下位叶叶尖及叶缘
发黄,渐向脉间叶肉扩展,易萎蔫,提早脱落,果实发育不 良,常呈头大蒂细的棒槌形。
缺钾
只有供钾充分的番茄才有诱人的色泽
K
烟草缺钾首先老叶发生黄斑或叶缘和叶脉间失绿。
幼嫩叶片呈暗绿色,叶外缘失水导致组织收缩,叶 片向下卷曲。
甘蔗缺钾大田表现:老叶橙色,叶缘焦枯。新叶暗绿, 好象都从某一点生出,在顶部成丛。
大豆缺硫在生
育前期即表现 新叶失绿,后 期老叶黄化, 出现棕色斑点。 根细长,植株 瘦弱,根瘤发 育不良。
花生缺硫新叶较小、较黄从叶柄处植株更加直立,
使得三片小叶呈V字型。植株矮小。

棉花缺硫在叶片上的症状:营养生长期缺硫
症状类似缺氮,症状在幼嫩部位表现明显。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

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

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

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

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

如对此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

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

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并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来生长。

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植物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导致生长缓慢、叶片黄化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1.土壤质量不良:土壤质地疏松度不够、气候条件恶劣、水分不均等问题会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吸收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2.养分缺乏:植物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来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土壤中这些养分的含量不足,植物就会出现养分缺乏的情况。

3.酸碱度失衡: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养分,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4.病虫害:植物受到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侵害,会导致植物的养分紊乱,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二、植物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法1.改善土壤质量: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例如施加有机复合肥或添加腐殖酸等物质来调整土壤的质地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2.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选用适当的肥料进行施肥。

例如,可以使用含氮、磷、钾等养分的化肥来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定期施肥。

3.调整土壤酸碱度: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可以使用石灰或硫酸等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恢复土壤的适宜酸碱度。

4.预防病虫害:定期巡查植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清除病虫害源等,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5.合理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长时间的干旱或过度浇水。

通过合理的灌溉方法,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健康的生长。

6.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在进行种植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能够减少植物营养不良的发生。

综上所述,植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涉及土壤质量、养分缺乏、酸碱度失衡以及病虫害等多个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合理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预防病虫害、合理灌溉以及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等。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示意图表示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易表现的部位,缺氮、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表现在嫩叶片上。

作物缺氮症状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

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作物缺磷症状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作物缺钾症状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作物缺硫症状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生长期延迟。

缺硫症状常表现在幼嫩部位,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硫的移动性较小,不易被再利用。

不同作物缺硫症状有所差异。

植物营养失调的症状及合理施肥

植物营养失调的症状及合理施肥

植物营养失调的症状及合理施肥一、植物营养失调的症状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要的营养元素,如果植物缺乏正常所需的养分时,就会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引起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发育的不正常,表现出特有的生理病态。

缺乏大量营养元素与缺乏微量元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别:氮、磷、钾、镁等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有再被利用的特点,缺乏这些元素时,可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再度利用,因此,其症状往往仅从下部老叶表现出来;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再利用能力很小,缺素症状最易在上部新生组织如幼芽上表现出来。

植物外部形态上的缺素症也就是植物内部营养失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中某中养分的丰缺情况。

观察植物的缺素症状并结合土壤或植株的化学测试,可以用来指导合理施肥。

下面就植物缺乏营养的代表特征介绍一下。

(1)缺氮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呈黄绿色,茎细木质化,分蘖少,花、果、穗发育迟缓。

(2)缺磷植株矮小,生长延缓,叶色暗绿,无光泽或呈紫红色;茎细小木质化,根不发育;花少、果少、果实迟熟。

(3)缺钾叶片变褐枯死,植株柔弱易感病,叶缘似烧焦状,叶片变黄枯死;茎细小、柔弱,节间短,易倒伏;分蘖多而结穗少。

(4)缺钙植株矮小,组织坚硬;幼叶卷曲,脆弱,茎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受损,根尖细脆易腐烂:结实不好或很少结实。

(5)缺镁植株黄化,大小无变化;老叶叶肉变黄,叶脉绿色;根、茎无变化;开花受抑制,花色苍白。

(6)缺硫植株普遍缺绿,幼叶先黄化,叶脉先缺绿;茎细小,发根少;开花结实延迟,果实减少。

(7)缺铁植株矮小黄化;幼叶叶肉先缺绿,茎、根生长受抑制,果实小。

(8)缺硼植株矮小,尖端发白,出现病态,新叶粗糙淡绿色,叶片变红易折断,茎脆;蕾、花或子房脱落,花而不实。

(9)缺锰植株花少矮小,缺绿病态,幼叶叶肉失绿,叶脉绿色,出现白条状叶;茎长势衰弱,木质化。

(10)缺铜植株矮小,失绿,易感病,叶尖失绿黄化,果树上部叶畸形,发育不良,谷类作物穗和芒发育不全。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

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

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

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

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

如对此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

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者:陈振宇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1年第02期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

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

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

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

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

如对此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作物营养失调症发生的原因很多,既受到作物本身营养特点的左右,同时也受到土壤、天气等环境的影响。

营养失调诊断是通过外形、土壤分析、植株分析或其它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对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客观判断,用以指导施肥或改进其它管理措施。

本文重点就通过外形诊断来判定农作物营养失调证,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对策(重点介绍氮、磷、钾、锌、硼五种营养元素)。

一、农作物氮素失调症(一)症状1、缺乏症。

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且易脱落;茎叶常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花和果实均少,果实籽粒不饱满,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

各种作物所表现的缺氮症状不尽相同,现分述如下:水稻和小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蘖减少;叶绿素合成受阻,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枯落;茎叶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幼穗分化不完全,穗形较小。

缺氮不十分严重时,结实虽然良好,籽粒与秸秆的比值也有所提高,但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

玉米缺氮,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色褪淡,下部老叶从叶尖开始呈现“V”字形黄化;中下部茎杆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果穗变小,缺粒严重,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

油菜缺氮,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弱,分枝少;叶片小,叶色褪淡;茎叶呈现红色或紫红色;角果少而形短,产量和品质下降。

马铃薯缺氮,茎叶变小,叶色褪淡、黄化。

茶树缺氮,叶自下而上均匀黄化。

烟叶缺氮,叶色褪淡,下位叶黄化。

2、过剩症。

作物氮素过多,抗病、抗倒伏能力减弱;植株贪青迟熟,籽粒不充实,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

水稻氮素过多,植株体内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成猛增,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细胞大而壁薄,含水量增加,长势过旺,引起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加深,造成郁蔽;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易感病虫害;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谷草比减小,产量降低。

玉米氮素过多,植株生长过旺,引起穗长;叶色深浓,叶面积过大,田间郁蔽严重;茎杆肥大脆嫩,易倒伏和易感病虫害;结实不良,减产明显。

如何解决室内花卉养殖的营养不良问题

如何解决室内花卉养殖的营养不良问题

如何解决室内花卉养殖的营养不良问题室内花卉养殖是一项受到很多人青睐的爱好,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多不胜数。

其中,营养不良是一大困扰花卉养殖者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室内花卉养殖营养不良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花卉的养分需求每种花卉都有其特定的养分需求,了解花卉所需的养分类型和比例是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来解决养殖问题的关键。

通常,花卉需要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

其中,氮素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磷素促进根系发育,钾促进植物的抗逆能力,微量元素则对花卉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二、选择适合花卉的土壤和肥料土壤和肥料的选择对花卉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室内花卉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果土壤过于粘重,建议添加适量的腐叶土或珍珠岩破碎石,以提高通气性和排水性。

此外,选择适合花卉品种的有机或无机肥料也是关键。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而无机肥料则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养分供应。

三、控制适宜的灌溉和施肥量过量的灌溉和施肥可能导致花卉养分不良和根系腐烂。

因此,在室内花卉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宜的灌溉和施肥量。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花卉来说,每周浇水一次是比较合适的,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花卉的品种和生长环境来确定。

同时,在施肥方面,应根据花卉的生长周期和养分需求来决定施肥的频率和用量。

四、定期调查土壤和植物的健康状况定期调查土壤和植物的健康状况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花卉养分不良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观察花卉的叶子颜色、生长速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情况,可以判断花卉的健康状况和是否缺乏某种养分。

同时,定期检测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帮助调整养分供应。

五、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一种对花卉生长有益且安全无害的肥料选择。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活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等。

可以使用腐熟好的堆肥或动物粪便等有机肥料,将其混合入土壤中,逐渐释放养分供花卉吸收,避免养分的短缺或过量。

如何应对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

如何应对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

如何应对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花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植物,一旦出现营养不良问题,不仅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开花,还可能导致植株的凋零。

因此,及时有效地应对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是种植花卉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营养不良问题的常见表现花卉的营养不良问题通常会导致植株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花卉营养不良问题表现:1. 叶片变黄:叶片逐渐变黄,且叶色不均匀。

2. 叶片变白:叶片呈现白色或黄白色,且叶片边缘可能会烧焦。

3. 叶子形变:叶片的形状扭曲或变形。

4. 叶片出现斑点:叶片上出现黑色、褐色或白色斑点。

5. 花芽发育不良:花芽的形成和发育出现问题,导致花朵不开放或开花过早。

以上是常见的花卉营养不良问题表现,针对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1. 缺氮问题当花卉叶片逐渐变黄,且叶色不均匀时,很可能是缺氮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

解决方法是给植株施用含氮肥料,例如尿素、硝酸钙等。

施肥时要根据花卉的品种和需要进行适量施肥,注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肥料烧伤的问题。

2. 缺磷问题叶片变白或黄白色,且叶片边缘可能出现烧焦现象时,很可能是缺磷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

解决方法是给植株施用含磷肥料,例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等。

合理施用磷肥能够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结果。

3. 缺钾问题花卉叶子形变,扭曲或变形时,很可能是缺钾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

解决方法是给植株施用含钾肥料,例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适量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4. 缺微量元素问题当叶片上出现黑色、褐色或白色斑点时,很可能是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

解决方法是给植株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例如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或根部追肥。

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硼肥、锰肥、锌肥等。

三、预防营养不良问题的措施除了及时解决花卉营养不良问题,预防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

下面是一些预防花卉营养不良问题的措施:1. 良好的土壤管理:选择质地疏松、保水性良好的土壤种植花卉,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植物营养失调原因

植物营养失调原因

植物营养失调原因不同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均有不同的营养功效。

当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时,就会影响到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并在植物外观上表现出一定症状;如果营养元素过剩,也会产生特定的症状,我们称为植物生理性病害,也称植物营养失调。

众所周知,作物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除阳光、温度、氧气和水分外,最重要的就是矿质元素。

目前已知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其中,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硫、镁,作物对这类元素的吸收量大,在作物体内占鲜重的0.01%以上;微量元素有铁、锰、氯、硼、锌、铜、铂,作物对这类元素的吸收量小,在作物体内占鲜重的0.009%以下。

土壤栽培时,上述矿质营养主要靠土壤和施肥提供。

而无土栽培的作物,其所需矿质营养的来源是靠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和有机肥不断补充。

作物营养失调,就是由于其所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而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在外观或内部生理,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能明显的形成不同的症状。

因此,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表现的失调症状,就能鉴别出所缺乏或过量的元素种类。

形成无土栽培(气雾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症状的主要原因如下:1、营养液配方不科学。

如营养液配方的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时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

在混合与溶解肥料时,要严格注意顺序,Ca2+与SO42-、PO43-要分开,即硝酸钙不能与硫酸镁等硫酸盐类、磷酸二氢盐混合,以免产生Ca2+的沉淀。

营养液添加时计算有误,使某些元素的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形成营养失调。

2、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的营养失调。

在无土栽培中,作物的根系不断从营养液中摄取营养,因而使营养液的浓度不断降低。

同时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表现在对同一溶液中的不同离子或同一种盐分中的阴阳离子吸收的不同,选择吸收的结果导致介质溶液过剩下来的离子影响而变酸或变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磷钾镁锌钙硼硫铁锰铜钼新生组织先出现症状老组织先出现症状氮磷钾镁锌氮磷不易出现斑点→-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樵、早衰……缺氮-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缺磷-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加重、早衰……缺钾-叶脉间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纹,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缺镁-叶小簇生,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生育期推迟……缺锌→→钙硼顶芽易枯死硫锰铜-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缺硫-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缺铁-脉间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缺猛-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缺钼植物营养失调指南一、作物缺素症状表现→→→钙硼硫铁锰铜钼钾镁锌易出现斑点-叶尖弯钩状,并相粘连,不易伸展……缺钙-叶柄变粗、脆,易开裂,花器官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缺硼铁钼顶芽不易枯死脉间失绿二、作物营养失调图例1、氮素·作物缺氮·作物氮素过量2、缺磷水稻缺磷,生长滞缓,不分蘖,成“一柱香”的僵状3、缺钾拔节期缺钾的水稻:叶尖焦枯,叶缘枯黄,叶片有褐斑4、缺镁6、缺钙苹果缺锌—小叶病水稻缺锌,发生矮缩病缺钙,腐脐病,叶卷曲。

====================================================================== ===茶叶缺硫:茶黄病柑桔缺铁—黄叶病水稻缺铁水稻铁毒缺锰的马铃薯叶背11、缺铜小麦缺铜-Cu +Cu小麦缺铜黄瓜缺铜上部叶发生弯曲缺钼:叶子呈杯叶状—Mo+Mo三、作物营养失调症状描述1、氮素·缺乏: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呈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

缺氮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花和果实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玉米缺氮下位叶常呈“V”字形向下延展。

—叶菜类蔬菜叶片小而薄,色淡黄绿,含水量少,纤维素增加,丧失柔嫩多汁的特色。

—果树幼叶小而薄,色淡,果小皮硬,含糖量虽相对提高,但产量低,商品品质下降。

—玉米、叶菜类、桃、苹果和柑橘等对缺氮敏感。

·过量: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细长,节间长,叶片柔软,腋芽生长旺盛,开花少,座果率低,果实膨大慢,易落花、落果。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禾本科作物秕粒多,易倒伏,贪青晚熟;—块根和块茎作物地上部旺长,地下部小而少。

—过量的氮与碳水化合物形成蛋白质,剩下少量碳水化合物用作构成细胞壁的原料,细胞壁变薄,所以植株对寒冷、干旱和病虫的抗逆性差,果实保鲜期短,果肉组织疏松,易遭受碰压损伤。

2、磷素·缺乏: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

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小麦植株瘦小,分蘖少,叶色深绿略带紫,叶鞘上紫色特别明显,症状从叶尖向基部,从老叶向幼叶发展,抗寒力差。

—花生老叶呈暗绿至蓝绿色,以后变黄而脱落,茎基部红色。

—马铃薯植株瘦小,严重时顶端停止生长,叶片、叶柄及小叶边缘有些皱缩,下部叶片向上卷,叶缘焦枯,老叶提前脱落,块茎有时产生一些锈棕色斑点。

—番茄早期叶片背面出现紫红色,脉间先出现一些小斑点,随后扩展到整个叶片,叶脉及叶柄最后变成紫红色。

茎细长,富有纤维,叶片小,后期出现卷叶,结实延迟。

—黄瓜植株矮化,严重时,幼叶细小僵硬,并呈深绿色,子叶和老叶出现大块水渍状斑,并向幼叶蔓延,斑块逐渐变褐干枯,叶片凋萎脱落。

·过量:磷素过多时,强烈地促进了作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糖分。

所以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和秕粒增加;叶肥厚而密集,植株矮小;繁殖器官早熟个小;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早衰;根系与茎叶之比变大。

磷肥过多时,叶上又会出现小焦斑,系磷酸钙沉淀所致;主要作物表现症状:—叶菜类纤维增多,烟草的燃烧程度差.—豆科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品质变劣。

—磷素过多,能阻碍硅的吸收,水稻容易发生稻瘟病。

—水溶性磷酸盐可与上壤中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降低这些元素的有效性.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

因此,作物因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病症,通常以缺锌,缺铁、缺锰等的失绿症表现出来。

3、钾素缺乏:农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马铃薯、甜菜、玉米、大豆、烟草、桃、甘蓝和花椰菜对缺钾反应敏感。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小麦植株呈蓝绿色,叶软弱下披,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尖及边缘枯黄,老叶焦枯。

茎秆细弱、早衰、易倒伏。

—马铃薯生长缓慢,节间短,叶面积缩小,小叶排列紧密,与叶柄形成较小的夹角,叶面粗糙、皱缩并向下卷曲。

早期叶片暗绿,以后变黄,再变成棕色,叶色变化由叶尖及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下部老叶干枯脱落,块茎内部深蓝色。

—黄瓜植株矮化,节间短,叶片小。

叶呈青铜色,叶缘渐变黄绿色,主脉下陷。

后期脉间失绿严重,并向叶片中部扩展,随后叶片枯死。

症状从植株基部向顶部发展,老叶受害最重。

果实发育不良,易产生“大肚瓜”。

4、镁素缺乏: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低位衰老叶片上,共同症状是下位叶叶肉为黄色、青铜色或红色,但叶脉仍呈绿色。

进一步发展,整个叶片组织全部淡黄,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

大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尤其以种子形成后多见。

开花受抑制,花的颜色变苍白。

果树缺镁易引起果实着色差,成熟推迟,品质下降。

马铃薯、番茄和糖用甜菜是对缺镁较为敏感的作物。

菠萝、香蕉、柑橘、葡萄、柿子、苹果、牧草、玉米、油棕榈、棉花、柑橘、烟草、可可、油橄榄、橡胶等也容易缺镁。

主要作物症状:—花生老叶边缘失绿,逐渐向中脉扩展,而后叶缘变成橙红色。

—马铃薯老叶的叶尖及边缘褪绿,沿脉间向中心部分扩展,下部叶片发脆。

严重时植株矮小,根及块茎生长受抑制,下部分叶片向叶面卷曲,叶片增厚,最后失绿变成棕色而死亡脱落。

—小麦叶片脉间出现黄色条纹,残留小绿斑相连成串如念珠状。

心叶挺直,下部叶片下垂,老叶与新叶之间夹角大。

有时下部叶缘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焦枯。

过量:加重钾的缺乏5、锌素缺乏:缺锌植物主要有叶片褪绿黄白化,叶片失绿,脉间变黄,出现黄斑花叶,叶形显著变小,常发生小叶丛生,称为“小叶病”、“簇叶病”等,生长缓慢、叶小、茎节间缩短,甚至节间生长完全停止。

缺锌一般出现黄斑叶,而缺铁通常全叶黄白化而呈清晰网状花纹。

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主要作物缺乏症状:—如树缺锌常出现“小叶病”;—玉米苗期缺锌出现“花白苗”,成长后称“花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

—水稻缺锌引起“火烧苗”;—马铃薯缺锌株型矮缩,顶端叶片直立,叶小,叶面上出现灰色至古铜色的不规则斑点,叶缘上卷;—叶菜类蔬菜缺锌植株矮化,叶色发黄或铜青色有斑点;—番茄、青椒等果菜类缺锌小叶丛生状,新叶发生黄斑并逐渐向全叶扩展。

果实小或变形,核果、浆果的果肉有紫斑。

过量: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多数情况下植物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麦皮出现赤褐色。

小麦锌过剩,叶尖出现褐色斑;大豆锌过剩,叶片尤其中肋基部出现紫色,叶片卷缩6、钙素缺乏:缺钙植株矮小,组织坚硬。

病态先发生于根部和地上幼嫩部分,未老先衰。

有时根部出现枯斑和裂伤。

症状首先出现在茎尖、新叶等幼嫩部分,逐渐向下部叶片扩展。

幼叶边黄卷枯粘,根尖细脆腐烂死,茄果烂脐株萎蔫。

缺钙初期顶芽、幼叶失绿、变形、卷曲脆弱,新叶粘连,叶缘发黄,继而叶尖出现典型的钩状,逐渐枯死。

展开的新叶抽出困难,甚至互相粘连,或叶缘呈不规则齿状开裂,并出现坏死斑点。

斑点部分由于细胞壁崩坏溶解等,呈半透明状。

,蔬菜、果树上易出现缺钙症状主要作物症状如下:—如大白菜缺钙时心叶呈褐色。

茎和茎尖的分生组织受损,根系生长不好,茎软下垂,根尖细脆易变黑腐烂、死亡,有时根部出现枯斑和裂伤。

有时根部出现枯斑和裂伤。

—多种蔬菜因缺钙发生腐烂病,水果和蔬菜常由储藏组织变形判断缺钙。

—禾谷类作物幼叶卷曲干枯,功能叶的叶尖及叶缘黄萎。

植株未老先衰。

结实少,籽粒多。

豆科作物新叶不伸展,老叶出现灰白色斑点。

叶脉棕色,叶柄柔软下垂。

过量:可能导致或加重硼、铁、锌、锰的缺乏。

7、硼素缺乏:缺硼植物受影响最大的是代谢旺盛的细胞和组织。

硼不足时根端、茎端生长停止,严重时生长点坏死,侧芽、侧根萌发生长,枝叶丛生。

叶片粗糙、皱缩、卷曲、增厚变脆、皱缩歪扭、褪绿萎蔫,叶柄及枝条增粗变短、开裂、木栓化,或出现水渍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

茎基膨大。

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

繁殖器官分化发育受阻,花粉畸形,花、蕾易脱落,受精不正常,果实种子不充实。

不同作物的症状有差异。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甜菜的干腐病、花椰菜的褐腐病、马铃薯的卷叶病和苹果的缩果病等都是缺硼所致。

—油菜、花椰菜、萝卜、苹果、葡萄等需硼较多,需注意充分供给;棉花、烟草、甘薯、花生、桃、梨等需量中等,要防止缺硼;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大豆、柑橘等需硼较少,若发现这些作物出现缺硼症状,说明土壤缺硼已相当严重,应及时补给。

过量:硼过剩症硼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水分随蒸腾散失而硼残留,叶片尖端及边缘硼浓集,所以硼过剩主要表现于叶片周缘,大多成黄色或褐色的镶边,叶片黄化,严重时变褐枯焦,在蔬菜作物上有所谓金边菜;大麦硼过剩,叶片散生大量棕褐色斑点。

8、硫素缺失: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硫不易移动,缺乏时一般在幼叶表现缺绿症状,且新叶均衡(铁不均衡)失绿,呈黄白色并易脱落,在叶肉还保持绿色时,叶脉已变黄,然后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也变为黄白色,但叶肉仍呈绿色,这是缺硫的主要特征。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