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0∧0∧0)0(4)(r∧s)→(p∧q) (0∧1)→(1∧0) 0→0 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1q: 3是无理数0r: 是无理数 1s:6能被2整除 1t: 6能被4整除0命题符号化为: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 →(q→p)(5)(p∧r) (p∧q)(6)((p→q) ∧(q→r)) →(p→r)答:(4)p q p→q q p q→p (p→q)→(q→p)0 0 1 1 1 1 10 1 1 0 1 1 11 0 0 1 0 0 11 1 1 0 0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 (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10 0 1 0 0 10 1 0 1 0 00 1 1 1 0 01 0 0 1 0 01 0 1 1 1 11 1 0 1 0 01 1 1 1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 ∧(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 ∧(q∨(p∧q)(p∨p)∧(p∨q)∧(q∨p) ∧(q∨q)1∧(p∨q)∧(p∧q)∧1(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1)(p→q)→(q∨p)(2)(p→q)∧q∧r(3)(p∨(q∧r))→(p∨q∨r)解:(1)主析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 q)(q p)(q p)(p q)(p q)(p q)(p q)(p q)∑(0,2,3)主合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q p))(q(q p))1(p q)(p q) M1∏(1)(2) 主合取范式为:(p→q)q r(p q)q r(p q)q r0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p(q r))→(p q r)(p(q r))→(p q r)(p(q r))(p q r)(p(p q r))((q r))(p q r))1 11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4. 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 q,(q r),r结论:p(4)前提:q p,q s,s t,t r结论:p q证明:(2)①(q r) 前提引入②q r ①置换③q r ②蕴含等值式④r 前提引入⑤q ③④拒取式⑥p q 前提引入⑦¬p(3)⑤⑥拒取式证明(4):①t r 前提引入②t ①化简律③q s 前提引入④s t 前提引入⑤q t ③④等价三段论⑥(q t)(t q) ⑤置换⑦(q t)⑥化简⑧q ②⑥假言推理⑨q p 前提引入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 q ⑧⑩合取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 r),s p,q结论:s r证明①s 附加前提引入②s p 前提引入③p ①②假言推理④p(q r) 前提引入⑤q r ③④假言推理⑥q 前提引入⑦r ⑤⑥假言推理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 q,r q,r s结论:p证明: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q ①②假言推理④¬r q 前提引入⑤¬r ④化简律⑥r¬s 前提引入⑦r ⑥化简律⑧r﹁r ⑤⑦合取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1) 对于任意x,均有2=(x+)(x).(2) 存在x,使得x+5=9.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解:F(x): 2=(x+)(x).G(x): x+5=9.(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2023学堂在线网课《离散数学》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
2023学堂在线网课《离散数学》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第一单元答案1.1题目:在集合 {1, 2, 3, 4} 上定义一个二元关系 R,其中 R = {(1,1), (2,2), (3,3), (4,4), (1,4), (4,1)}。
给出 R 的自反、对称、反对称和传递性特点。
•自反特性:对于任意元素x ∈ {1, 2, 3, 4},都存在 (x, x) ∈ R。
所以,R 是自反的。
•对称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都存在(y, x) ∈ R。
所以,R 是对称的。
•反对称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如果存在 (y, x) ∈ R,那么 x = y。
所以,R 是反对称的。
•传递性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 和(y, z) ∈ R,都存在(x, z) ∈ R。
所以,R 是传递的。
1.2题目:在集合 {1, 2, 3, 4} 上定义一个二元关系 R,其中 R = {(1,1), (1,2), (2,1), (2,2), (3,3), (3,4), (4,3), (4,4)}。
给出 R 的自反、对称、反对称和传递性特点。
•自反特性:对于任意元素x ∈ {1, 2, 3, 4},都存在 (x, x) ∈ R。
所以,R 是自反的。
•对称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都存在(y, x) ∈ R。
所以,R 是对称的。
•反对称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如果存在 (y, x) ∈ R,那么 x = y。
所以,R 是反对称的。
•传递性特性:对于任意的(x, y) ∈ R 和(y, z) ∈ R,都存在(x, z) ∈ R。
所以,R 是传递的。
第二单元答案2.1题目:证明或给出一个反例:若 R 是集合 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且对于任意 a, b ∈ A,有 (a, b) ∈ R 或 (b, a) ∈ R,那么 A 必然可以划分为若干等价类。
假设 R 是集合 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且对于任意a, b ∈ A,有(a, b) ∈ R 或(b, a) ∈ R。
离散数学第一章 第一节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P16 、P17
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2与5都是素数;
(2)、不但π是无理数,而且自然对数的底e 也是无理数。
解:(1)、p :2与5都是素数;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其真值为1.
(2)、p :π是无理数;其真值为1.
q :自然对数的底e 是无理数;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4)、3不是偶数或4不是偶数。
解:p :3不是偶数;其真值为1。
q :4不是偶数;其真值为0。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1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
(1)、若2+2=4,则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解:p :2+2=4;其真值为1.
q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真值为0.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1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
(3)、2+2≠4与3+3=6互为充要条件。
解:p :2+2≠4;其真值为0。
q :3+3=6;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9)、只有天下大雨,他才乘班车上班。
(10)、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5)、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则符号化为p.
(9)、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
则符号化为p →q.
(10)、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
则符号化为q p ⌝
→.。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详细
第一章命题逻辑基本概念课后练习题答案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素数,q:5是素数,真值为1;(2)p∧q,其中,p:是无理数,q:自然对数的底e是无理数,真值为1;(3)p∧┐q,其中,p:2是最小的素数,q:2是最小的自然数,真值为1;(4)p∧q,其中,p:3是素数,q:3是偶数,真值为0;(5)┐p∧┐q,其中,p:4是素数,q:4是偶数,真值为0.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偶数,q:3是偶数,真值为1;(2)p∨q,其中,p:2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3)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4)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5)┐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6.(1)(┐p∧q)∨(p∧┐q),其中,小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q:小丽从筐里拿一个梨;(2)(p∧┐q)∨(┐p∧q),其中,p:刘晓月选学英语,q:刘晓月选学日语;.7.因为p与q不能同时为真.13.设p:今天是星期一,q:明天是星期二,r:明天是星期三:(1)p→q,真值为1(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2)q→p,真值为1(也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3)p q,真值为1;(4)p→r,若p为真,则p→r真值为0,否则,p→r真值为1.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0∧0∧0)⇔0(4)(⌝r∧s)→(p∧⌝q) ⇔(0∧1)→(1∧0) ⇔0→0⇔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π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离散数学习题一,二参考答案
《离散数学》习题一参考答案第一节 集合的基数1.证明两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
证明:设A ,B 是两可数集,},,,,,{321 n a a a a A =,},,,,,{321 n b b b b B = ⎪⎩⎪⎨⎧-→j b i a N B A f j i 212: ,f 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A ∪B|=|N|=0ℵ。
2.证明有限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证:设k A A A A 321,,是有限个可数集,k i a a a a A in i i i i ,,3,2,1),,,,,(321 ==⎪⎩⎪⎨⎧+-→==i k j a N A A f ij k i i )1(:1,f 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A|=| k i i A 1=|=|N|=0ℵ。
3.证明可数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
证:设 k A A A A 321,,是无限个可数集, ,3,2,1),,,,,(321==i a a a a A in i i i i⎪⎪⎩⎪⎪⎨⎧+-+-+→=∞=i j i j i a N A A f ij i i )2)(1(21:1 , 所以f 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A|=| ∞=1i i A |=|N|=0ℵ。
4.证明整系数多项式所构成的集合是可数集。
证明:设整系数n 次多项式的全体记为}|{1110Z a a x a x a x a A i n n n n n ∈++++=--则整系数多项式所构成的集合 ∞==1N n A A ;由于k x 的系数k a 是整数,那么所有k x 的系数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是可数集,由习题2“有限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可得n A 是可数集,再又习题4“可数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得出整系数多项式所构成的集合 ∞==1N n A A 也是可数集。
5.证明不存在与自己的真子集等势的有限集合.证明:设集合A 是有限集,则|A|=n ,若B 是A 的真子集,则|B|≤|A|=n ,A-B ≠φ,即|A-B|=|A|-|AB|>0;又A=(A-B )∪B ,(A-B )B=φ,所以,,就是|A|>|B|,即得结论。
(完整版)离散数学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习题答案习题一及答案:(P14-15)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解:设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则命题符号化的结果是p (6)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解:设p :王强学过法语;q :刘威学过法语;则命题符号化的结果是p q∧(9)只有天下大雨,他才乘班车上班解:设p :天下大雨;q :他乘班车上班;则命题符号化的结果是q p →(11)下雪路滑,他迟到了解:设p :下雪;q :路滑;r :他迟到了;则命题符号化的结果是()p q r∧→15、设p :2+3=5. q :大熊猫产在中国. r :太阳从西方升起.求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4)()(())p q r p q r ∧∧⌝↔⌝∨⌝→解:p=1,q=1,r=0,,()(110)1p q r ∧∧⌝⇔∧∧⌝⇔(())((11)0)(00)1p q r ⌝∨⌝→⇔⌝∨⌝→⇔→⇔()(())111p q r p q r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2)()p p q→⌝→⌝解:列出公式的真值表,如下所示:p qp⌝q⌝()p p →⌝()p p q→⌝→⌝001111011010100101110001由真值表可以看出公式有3个成真赋值,故公式是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20、求下列公式的成真赋值:(4)()p q q⌝∨→解:因为该公式是一个蕴含式,所以首先分析它的成假赋值,成假赋值的条件是:()10p q q ⌝∨⇔⎧⎨⇔⎩⇒0p q ⇔⎧⎨⇔⎩所以公式的成真赋值有:01,10,11。
习题二及答案:(P38)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2)()()p q q r ⌝→∧∧解:原式()p q q r ⇔∨∧∧q r ⇔∧()p p q r ⇔⌝∨∧∧,此即公式的主析取范式,()()p q r p q r ⇔⌝∧∧∨∧∧37m m ⇔∨所以成真赋值为011,111。
*6、求下列公式的主合取范式,并求成假赋值:(2)()()p q p r ∧∨⌝∨解:原式,此即公式的主合取范式,()()p p r p q r ⇔∨⌝∨∧⌝∨∨()p q r ⇔⌝∨∨4M ⇔所以成假赋值为100。
离散数学第一章命题逻辑习题答案
习题一 5.证明下列各等价式
(4)(P Q) (Q R) (R P) (P Q) (Q R) (R P) 证明 : (P Q) (Q R) (R P) (Q (P R) ) (R P) (分配律) (Q (R P) ) (P R (R P) ) (Q R) (P Q) (R P) (分配律、吸 收律、交换律)
P1 P4 ~ P1
~P4
~P4 ~P3
~P3
P2
P2 P3 P2 J
J
习题一 23(3) 利用消解法证明蕴含式:
P (Q R), Q (R S) P (Q S) 证明: 首先把结论否定加入前提得公式集: P (Q R), Q (R S), ~(P (Q S)) 构造子句集:{~P ~Q R, ~Q ~R S, P, Q, ~S} 消解过程如下: (1) P 引入子句 (2) ~P ~Q R 引入子句 (3) ~Q R 由(1)(2)消解 (4) Q 引入子句 (5) R 由(3)(4)消解 (6) ~Q ~R S 引入子句 (7) ~Q S 由(5)(6)消解 (8) ~S 引入子句 (9) ~Q 由(7)(8)消解 (10) 由(9)(4)消解
P (R (Q P)) 1 1 1 1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解法一 (真值表法)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0的全部解释得主合取范式: (~P Q R) (~P ~ Q R)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1的全部解释得主析取范式:
(~P ~ Q ~ R) (~P ~ Q R) (~P Q ~ R) (~P Q R) (P ~ Q R) (P Q R)
离散数学第1-4章习题答案new
离散数学习题解答第一章命题逻辑习题1.1(P2)1 、a. 是命题b. 是命题c.是命题d .是命题e .是命题f .不是命题疑问句2 、a. A: 我是大学生。
b. B: 你是我的玫瑰花。
c. P: 明天是个艳阳天。
d. Q: 3+2>8。
e.R: 我喜欢离散数学这门课。
f.不是命题。
3、解:三个真命题如:8是偶数;2+8>5;太阳从东边升起;三个假命题如:3+2>8;雪是黑色的;太阳从西边升起;三个非命题如:请勿抽烟!; 春天多美好; 我正在说慌;习题 1.2(P5)1、 a. 复合命题设P :李子是酸的。
Q:李子是甜的。
则命题可表示为P∧Q。
b 简单命题设P: 张一和陈一是好朋友。
2、设P: 天下雨。
Q: 我不去游泳。
R: 我有时间。
a. P→Q。
b. P∧⌝R。
c.⌝Q↔R。
3、 a. 设P: 6是偶数。
Q: 8是奇数。
否定命题表示为:⌝P∨⌝Q。
b. 设P:北京的春天会刮沙尘暴。
否定命题表示为:⌝P 。
4、 a. 设P:王燕学过英语。
Q:王燕学过法语。
命题表示为: (⌝P∧Q)∨(P∧⌝Q) QP⊕。
b. 设P:王成在教室看书。
Q:王成在图书馆看书。
命题表示为: (⌝P∧Q)∨(P∧⌝Q)。
5、(⌝P∧Q)∨(P∧⌝Q)。
习题 1.3(P9)1、 a. 不是命题公式。
b.是命题公式。
c. 不是命题公式。
d. 是命题公式。
2、 a.b.c.3、 a.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b.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c.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Q)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d.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e.4 、5、从上述真值表可看出合取和析取是可结合的,条件和双条件不是可结合的。
习题1.4 (P13)⌝(⌝P)⇔P→P1、 a. P→⇔⌝P∨P⇔1 因为公式与1等价,所以此公式是重言式。
b.⌝(P∧Q)↔(⌝P∨⌝Q)⇔(⌝(P∧Q)→(⌝P∨⌝Q))∧((⌝P∨⌝Q)→⌝(P∧Q))⇔((P∧Q)∨⌝(P∧Q))∧((P∧Q)∨⌝(P∧Q))⇔1∧1⇔1 因为公式与1等价,所以此公式是重言式。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1.1 命题和逻辑连接词习题1.11. 下列哪些语句是命题,在是命题的语句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哪些命题的真值现在还不知道?(1)中国有四大发明。
(2)你喜欢计算机吗? (3)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大。
(4)请回答这个问题! (5)632=+。
(6)107<+x 。
(7)园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8)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9)若y x =,则z y z x +=+。
(10)外星人是不存在的。
(11)2020年元旦下大雪。
(12)如果311=+,则血就不是红的。
解是真命题的有:(1)、(3)、(7)、 (9) 、(12) ;是假命题的有:(5)、 (8) ;是命题但真值现在不知道的有: (10)、 (11);不是命题的有:(2)、(4)、(6)。
2. 令p 、q 为如下简单命题:p :气温在零度以下。
q :正在下雪。
用p 、q 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复合命题。
(1)气温在零度以下且正在下雪。
(2)气温在零度以下,但不在下雪。
(3)气温不在零度以下,也不在下雪。
(4)也许在下雪,也许气温在零度以下,也许既下雪气温又在零度以下。
(5)若气温在零度以下,那一定在下雪。
(6)也许气温在零度以下,也许在下雪,但如果气温在零度以上就不下雪。
(7)气温在零度以下是下雪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 (1)q p ∧;(2)q p ⌝∧;(3)q p ⌝∧⌝;(4)q p ∨; (5)q p →;(6))()(q p q p ⌝→⌝∧∨;(7)q p ↔。
3. 令原子命题p :你的车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q :你接到一张超速罚款单,用p 、q 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复合命题。
(1)你的车速没有超过每小时120公里。
(2)你的车速超过了每小时120公里,但没接到超速罚款单。
(3)你的车速若超过了每小时120公里,将接到一张超速罚款单。
(4)你的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就不会接到超速罚款单。
离散数学 习题答案
命题公式 不必写 不必写 不必写 不必写
S∧¬W∧W∧Q∧¬S∧W=0 S∧¬W∧W∧Q∧S∧¬W=0
不必写 S∧¬W∧¬W∧Q∧¬S∧W=0
略
习题二
一、分别用等算演算与真值表法,判断下列公式是否存在主 析取范式或主合取范式,若有,请写出来。
(1)(¬p→q)→(¬q∨p) (2)(¬p→q)→(q∧r) (3)(p∨(q∧r))→(p∨q∨r) (4) ¬(q→¬p)∧¬p (5)(p∧q)∨(¬p∨r) (6)(p→(p∨q))∨r (7)(p∧q)∨r (8) (p→q)∧(q→r) (9) (p∧q)→q (10) ¬(r↔p)∧p∧q 解:(1)
p q ¬p (¬p→q) ¬q (¬q∨p) (¬p→q)→(¬q∨p)
001
0
1
1
1
011
1
0
0
0
100
1
1
1
1
110
1
0
1
1
存在主析取范式=成真赋值对应的小项的析取
=m ∨m ∨m =(¬p∧¬q)∨(p∧¬q)∨(p∧q)
00
10
11
主析取范式=成假赋值对应的大项的合取
=M =p∨¬q
01
等值演算:
(8) (p→q)∧(q→r) p q r (p→q) (q→r)
(p→q)∧(q→r)
00 0
1
1
1
00 1
1
1
1
01 0
1
0
0
01 1
1
1
1
10 0
0
1
0
10 1
0
1
0
11 0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
4.求与公式((x1x2)x3)x4等价的主析取范式 或主合取范式。
((x1x2)x3)x4 (( x1 x2) x3) x4 ( ( x1 x2) x3) x4 ( x1 x2 x4) (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P P T(1)(2);I P T(3)(4);I
T(9)(10);I T(11);E
6. 将前提和结论符号化,并证明相应的结论是有效的。
前提:若我学习,则考试不会失败; 若我不踢球,那我将学习; 我考试失败了。
结论:我踢了球。
设:P: 我学习 Q:我考试失败 R:我踢球 则:PQ , RP, Q R
(1) PQ (2) Q (3) P (4) RP (5) R
P T(1);E P T(2)(3);I T(4);E P T(5)(6);I T(7);E
(PQ)R,RS,S PQ
(1) S (2) RS (3) R (4) (PQ)R (5) (PQ) (6) PQ
P P T(1)(2);I P T(3)(4);I T(5);E
P(QR),QS,(LM) S,Q P QL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5. 证明结论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课后练习P46 T27)
PQ,PR,QS SR
(1) PQ (2) PQ (3) QS (4) PS (5) S P (6) PR (7) S R (8) SR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离散数学第一章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答案离散数学左孝凌答案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答案离散数学第五版答案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离散数学课后答案离散数学贾振华答案
离散数学第一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作业答案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2) 我去新华书店,仅当我有时间。
(4) 除非天不下雨,我将去新华书店。
(6)“2或4是素数,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
(8) 只要努力学习,成绩就会好的。
(10) 小张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解(2) 符号化为Q→R,其中,R:我有时间,Q:我去新华书店。
除非的含义:①只有。
表示唯一的条件,常与“才,否则,不然”搭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②除了。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临时有事,我一定去。
(4) 符号化为P→Q,其中,P:天下雨,Q:我去新华书店。
(6) 符号化为⌝(⌝(P∨Q)),“2或4是素数,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其中,P:2是素数,Q:4是素数。
(8) 符号化为P→Q,其中,P:努力学习,Q:成绩就会好的。
(10) 符号化为(⌝P∧Q)∨(P∧⌝Q),其中,P:小张是山东人,Q:小张是河北人。
4. 构造下列命题公式的真值表,并据此说明哪些是其成真赋值,哪些是其成假赋值?(1) ⌝(P∨⌝Q)。
(2) P∧(Q∨R)。
(3) ⌝(P∨Q)↔(⌝P∧⌝Q)。
(4) ⌝P→(Q→P)。
解(1)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的成真赋值为:FT,成假赋值为FF、TF、TT。
(2)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R)的成真赋值为:TFT、TTF、TTT,成假赋值为FFF 、FFT 、FTF 、FTT 、TFF 。
(3)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 ∨Q)↔(⌝P ∧⌝Q)的成真赋值为:FF 、FT 、TF 、TT ,没有成假赋值。
(4)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 →(Q →P)的成真赋值为:FF 、TF 、TT ,成假赋值为:FT 。
5. 分别用真值表法和公式法判断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2) (P∧Q)→(P∨Q)。
(4) (P∧Q→R)→(P∧⌝R∧Q)。
(6) (⌝P↔Q)↔⌝(P↔Q)。
解(2) 真值表法: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P∨Q)为重言式。
公式法:因为(P∧Q)→(P∨Q) ⇔⌝(P∧Q)∨(P∨Q) ⇔⌝P∨⌝Q∨P∨Q ⇔ T,所以,公式(P∧Q)→(P∨Q)为重言式。
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
习题1.11、(1)否(2)否(3)是,真值为0(4)否(5)是,真值为12、(1)P:天下雨 Q:我去教室┐P → Q(2)P:你去教室 Q:我去图书馆 P → Q(3)P,Q同(2) Q → P(4)P:2是质数 Q:2是偶数 P∧Q3、(1)0(2)0(3)14、(1)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去教室或图书馆。
(2)如果我去教室,那么明天不是晴天,我也不去图书馆。
(3)明天是晴天,并且我不去教室,当且仅当我去图书馆。
习题1.21、(1)是(2)是(3)否(4)是(5)是(6)否2、(1)(P → Q) →R,P → Q,R,P,Q(2)(┐P∨Q) ∨(R∧P),┐P ∨ Q,R∧P,┐P,Q,R,P(3)((P → Q) ∧ (Q → P)) ∨┐(P → Q)),(P → Q) ∧(Q → P),┐(P → Q),P → Q,(Q → P),P → Q,P,Q,Q,P,P,Q3、(1)((P → Q) → (Q → P)) → (P → Q)(2)((P → Q) ∨ ((P → Q) → R))→ ((P → Q) ∧ ((P → Q) → R)) (3)(Q → P∧┐P) → (P∧┐P → Q)4、(P → Q) ∨ ((P∧Q) ∨ (┐P∧┐Q)) ∧ (┐P∨Q)习题1.31、(1)I(P∨(Q∧R)) = I(P)∨(I(Q)∧I(R)) = 1∨(1∧0) = 1(2)I((P∧Q∧R)∨(┐(P∨Q)∧┐(R∨S))) = (1∧1∧0)∨(┐(1∨1)∧┐(0∨1)) = 0∨(0∧0) = 0(3)I((P←→R)∧(┐Q→S)) = (1←→0)∧(┐1→1) = 0∧1 = 0(4)I((P∨(Q→R∧┐P))←→(Q∨┐S)) = (1∨(1→(0∧┐1)))←→(1∨┐1) = 1←→1 = 1(5)I(┐(P∧Q)∨┐R∨((Q←→┐P)→R∨┐S)) = ┐(1∧1)∨┐0∨((1←→┐1)→(0∨┐1)) = 0∨1∨1 = 13、(1)原式 <=> F→Q <=> T 原式为永真式(2)原式 <=> ┐T∨(┐(┐P∨Q)∨(┐┐Q∨┐P)) <=> (P∧┐Q)∨(Q∨┐P)<=> (P∧┐Q)∨┐(P∧┐Q) <=> T 原式为永真式(3)原式 <=> ┐(P∧Q) ←→┐(P∧Q) <=> T 原式为永真式(4)原式 <=> P∧(Q∨R) ←→ P∧(Q∨R) <=> T 原式为永真式(5)原式 <=> ┐(P∨┐Q)∨Q <=> (┐P∧Q)∨Q <=> Q 原式为可满足式(6)原式 <=> ┐(P∧Q)∨P <=> ┐P∨┐Q∨P <=> T∨┐Q <=> T 原式为永真式(7)原式 <=> (┐P∨P∨Q)∧┐P <=> (T∨Q)∧┐P<=> T∧┐P <=> ┐P 原式为可满足式(8)原式 <=> ┐((P∨Q) ∧(┐Q∨R))∨(┐P∨R) <=> (P∧┐Q)∨(Q∧┐R)∨(┐P∨R)<=> ((P∧┐Q)∨┐P)∨((Q∧┐R)∨R)<=>(( P∨┐P)∧(┐Q∨┐P))∨(( Q∨R)∧(┐R∨R))<=> (┐Q∧┐P)∨( Q∨R) <=> T 原式为永真式4、(1)左 <=> ┐P∨┐Q∨P <=> ┐┐P∨(┐P∨┐Q) <=> 右(2)左 <=> ┐(┐P∨Q) <=> 右(3)左 <=> ┐(P∧Q)∨P <=> ┐P∨┐Q∨P <=> T∨┐Q <=> 右(4)左 <=> ┐(P→Q)∨┐(Q→P) <=> (P∧┐Q)∨(Q∧┐P) <=> 中<=> ((P∧┐Q)∨Q)∧((P∧┐Q)∨┐P)<=> (P∨Q)∧(┐Q∨Q)∧(P∨┐P)∧(┐Q∨┐P)<=> (P∨Q)∧┐(P∧Q) <=> 右(5)左⇔(⌝P∨Q)∧(⌝R∨Q)⇔⌝(P∨Q)∨Q⇔右5.(1)左⇒Q⇒⌝P∨Q⇒右(2)(P→(Q→R))→((P→Q)→(P→R))⇔⌝(⌝P∨⌝Q∨R)∨⌝(⌝P∨Q) ∨(⌝P∨R)⇔(P∧Q∧⌝R)∨(P∧⌝Q)∨⌝P∨R⇔(P∧Q∧⌝R)∨((P∨⌝P)∧(⌝Q∨⌝P))∨R⇔(P∧Q∧⌝R)∨(⌝Q∨⌝P∨R)⇔(P∧Q∧⌝R) ∨⌝(P∧Q∧⌝R)⇔T故P→(Q→R)⇒(P→Q)→(P→R)(3).(P→Q)→(P→P∧Q)⇔⌝(⌝P∨Q)∨⌝P∨(P∧Q)⇔⌝(⌝P∨Q)∨(⌝P∨P)∧(⌝P∨Q)⇔⌝(⌝P∨Q)∨(⌝P∨Q)⇔T故P→Q⇒P→P∧Q(4).((P→Q) →Q) →P∨Q⇔⌝(⌝(⌝P∨Q) ∨Q) ∨P∨Q⇔((⌝P∨Q)∧⌝Q)∨P∨Q⇔(⌝P∧⌝Q)∨(Q∧⌝Q) ∨P∨Q⇔⌝(P∨Q)∨(P∨Q)⇔T故(P→Q) →Q⇒P∨Q(5).((P∨⌝P)→Q)∧((P∨⌝P)→R)→(Q→R)⇔⌝((⌝T∨Q)∧(⌝T∨R)) ∨⌝Q∨R⇔⌝(Q∧R)∨⌝Q∨R⇔⌝Q∨⌝R∨⌝Q∨R⇔⌝Q∨T⇔T故((P∨⌝P) →Q)∧((P∨⌝P)→R)⇒Q→R(6)左⇔(Q→F)∧(R→F)⇔(⌝Q∨F)∧(⌝R∨F)⇔⌝Q∧⌝R⇒⌝R⇒⌝R∨Q⇔右6.(1)原式⇔(⌝P∧⌝Q∧R)(2)原式⇔⌝P∨⌝Q∨P⇔⌝(P∧Q∧⌝P)(3)原式⇔P∨(Q∨⌝R∨P)⇔P∨Q∨⌝R⇔⌝(⌝P∧⌝Q∧R)7.(1)原式⇔⌝(⌝P∨⌝Q∨P)(2)原式⇔(⌝P∨Q∨⌝R) ∧⌝P∧Q⇔⌝(⌝(⌝P∨Q∨⌝R)∨P∨⌝Q)(3)原式⇔⌝P∧⌝Q∧ (R∨P) ⇔⌝(P∨Q∨⌝(R∨P))8. (1) (P∨Q)∧((⌝P∧ (⌝P∧Q))∨R)∧⌝P(2)(P∨Q∨R)∧(⌝P∧R)(3)(P∨F)∧(Q∨T)习题1.41.(1)原式⇔⌝(⌝P∨⌝Q)∨((⌝P∨⌝Q)∧(Q∨P))⇔⌝(⌝P∨⌝Q)∨(Q∨P)⇔(P∧Q) ∨Q∨P⇔Q∨P,既是析取范式又是合取范式(2)原式⇔((⌝P∨Q)∨(⌝P∨⌝Q))∧(⌝(⌝P∨Q) ∨⌝(⌝P∨⌝Q)) ⇔(P∧Q)∨(P∧⌝Q) 析取范式⇔P∧(Q∨⌝Q)合取范式(3)原式⇔⌝P∨Q∨⌝S∨ (⌝P∧Q)析取范式⇔(⌝P∨(⌝P∧Q))∨Q∨⌝S⇔⌝P∨Q∨⌝S合取范式(4)原式⇔P∨P∨Q∨Q∨R既是析取范式又是合取范式2.(1)原式⇔P∨⌝Q∨R为真的解释是:000,001,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2)原式⇔(P∧⌝Q) ∨R⇔(P∧⌝Q∧(R∨⌝R))∨((P∨⌝P)∧R)⇔(P∧⌝Q∧R)∨(P∧⌝Q∧⌝R)∨(P∧Q)∨( ⌝P∧R)⇔(P∧⌝Q∧R)∨(P∧⌝Q∧⌝R)∨(P∧(Q∨⌝Q)∧R)∨(⌝P∧(Q∨⌝Q)∧R) ⇔(P∧⌝Q∧R)∨(P∧⌝Q∧⌝R)∨(P∧Q∧R)∨(P∧⌝Q∧R)∨(⌝P∧Q∧R)∨(⌝P∧⌝Q∧R)⇔(P∧⌝Q∧R)∨(P∧⌝Q∧⌝R)∨(P∧Q∧R) ∨(⌝P∧Q∧R)∨(⌝P∧⌝Q∧R)为真的解释是101,100,111,011,001(3)原式⇔(⌝P∨(Q∧R))∧(P∨(⌝Q∧⌝R))⇔((⌝P∨ (Q∧R)) ∧P)∨(( ⌝P∨ (Q∧R))∧( ⌝Q∧⌝R))⇔(⌝P∧P)∨(Q∧P∧R)∨( ⌝P∧⌝Q∧⌝R)∨(Q∧R∧⌝Q∧⌝R)⇔(P∧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0,111(4)原式⇔P∨P∨Q∨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1,010,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3.(1)原式⇔⌝P∨Q∨⌝P∨⌝Q⇔T主合取范式,无为假的解释。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篇一: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1-1,1-2指出下列哪些语句是命题,那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系的一门必修课。
是命题,真值为T。
b)计算机有空吗?不是命题。
c)明天我去看电影。
是命题,真值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d)请勿随地吐痰。
不是命题。
e)不存在最大的质数。
是命题,真值为T。
f)如果我掌握了英语,法语,那么学习其他欧洲语言就容易多了。
是命题,真值为T。
g)9+5≤12.是命题,真值为F。
h)X=3.不是命题。
i)我们要努力学习。
不是命题。
举例说明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
原子命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复合命题:如果不是练健美操,我就出外旅游拉。
设P表示命题“天下雪。
”Q表示“我将去镇上。
”R表示命题“我有时间。
”以符号形式写出下列命题a)如果天不下雪和我有时间,那么我将去镇上。
b)我将去镇上,仅当我有时间时。
c)天不下雪。
d)天下雪,那么我不去镇上。
用汉语写出一些句子,对应下列每一个命题。
a)Q?Q:我将去参加舞会。
R:我有时间。
P:天下雨。
Q?:我将去参加舞会当且仅当我有时间和天不下雨。
→QQ→R ┓PP→┓Qb)R∧QR:我在看电视。
[)Q:我在吃苹果。
R∧Q:我在看电视边吃苹果。
c)∧Q:一个数是奇数。
R:一个数不能被2除。
∧:一个数是奇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并且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则它是奇数。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a)王强身体很好,成绩也很好。
设P:王强身体很好。
Q:王强成绩很好。
P∧Qb)小李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
设P:小李看书。
Q:小李听音乐。
P∧Qc)气候很好或很热。
设P:气候很好。
Q:气候很热。
P∨Qd)如果a和b是偶数,则a+b是偶数。
设P:a和b是偶数。
Q:a+b是偶数。
P→Q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对边平行。
设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Q: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
P?Qf)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离散数学第1章习题解答
习题 1.11.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 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 计算机有空吗?⑶ 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 21+3 < 5。
⑸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 2 与 3 都是偶数。
⑺ 小李在宿舍里。
⑻ 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⑼ 请勿随地吐痰!⑽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p。
⑾只有 6 是偶数, 3 才能是 2 的倍数。
⑿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 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 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 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 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 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 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 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⑵ p:天气冷;q:我穿羽绒服;⑶ p:天在下雨;q:湿度很高;⑷ 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⑸ 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⑹ 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⑺ p:我看电视;q:我外出;r :我睡觉;⑻ p: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 3 是素数或 2 是素数。
⑶ 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 8 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8能被 3 整除 ⑸ 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 它的对边平行 ⑺ 如果 a 和 b 是偶数,则 a +b 是偶数。
解:⑴ p :他吃饭; q :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 p ∧ q ⑵ p :3 是素数; q : 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 ⑶ p :地球上有树木; q :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 p → q⑷ p :8 是偶数; q :8能被 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⑸ p :停机; q :语法错误; r :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 q ∨r →p⑹ p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q :四边形 ABCD 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 。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 … ”、“不仅……,而且… … ”、“一面……,一面… … ”、“……和… … ”、“……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 2是无理数,p 为真命题。
(2)p : 5能被2 整除,p 为假命题。
(6)p →q 。
其中,p : 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 与q 都是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7)p →q ,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8)p : 2000年10 月1 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 年2 月13 日)我们还不知道p 的真假,但p 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完整版)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P101对下面每个集合,判断2和{2}是否它的一个元素。
(1){x∈R | x是大于1的整数}(2){x∈R | x是某些整数的平方}(3){2, {2}}(4){{2},{{2}}}(5){{2}, {2,{2}}}(6){{{2}}}解:{2}是(3),(4),(5)的元素。
2是(1),(3)的元素。
3 下列哪些命题成立?哪些不成立?为什么?(1)φ∈{φ,{φ}}(2)φ⊆{φ,{φ}}(3){φ}⊆{φ,{φ}}(4){{φ}}⊆{φ,{φ}}解:(1)成立(2)成立(3)成立(4)成立5 设A集合={a,b,{a,b},φ}。
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1)A-{a,b};(2){{a.b}}-A;(3){a,b}-A;(4)A--φ;(5)φ-A;(6)A-{φ}.解:(1){{a,b},φ}(2)φ(3)φ(4) A(5)φ(6){a,b,{a,b}}6 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
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解:A∩B7 设A,B和C是任意集合,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若A⊆B,C⊆D,则A∪C⊆B∪D,A∩C⊆B∩D;(2)若AÌB,CÌD,则A∪CÌB∪D,A∩CÌB∩D;(3)若A∪B=A∪C,则B=C;(4)若A∩B=A∩C,则B=C;解:(1)成立(2)不一定成立(3)不一定成立(4)不一定成立11(5)设A、B和C是集合,请给出(A-B)⋂(A-C)=φ成立的充要条件。
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C13试求:(1)P(φ);(2)P(P(φ));(3)P({φ,a,{a}})解:(1){φ}(2){φ,{φ}}(3){φ,{φ},{a},{{a}}}15 设A是集合,下列命题是否必定成立?(1)A∈P(A)(2)A⊆P(A)(3){A}∈P(A)(4){A}⊆P(A)解:(1)成立(2)不一定成立(3)不一定成立(4)成立18设A={a,b},B={b,c},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1)A×{a}×B;(2)P(A)×B;(3)(B×B) ×B;解:(1){(a,a,b),(a,a,c),(b,a,b),(b,a,c)}(2){(φ,c),(φ,b),({a},c),({a},b),({b},c),({b},b),({a,b},c),({a,b},b)}(3){((b,b),c),((b,b),b),((b,c),c),((b,c),b),((c,b),c),((c,b),b),((c,c),c),((c,c),b)}19 设A是任意集合,A3=(A×A)×A=A×(A×A)是否成立?为什么?解:不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0
1对下面每个集合,判断2和{2}是否它的一个元素。
(1){x∈R | x是大于1的整数}
(2){x∈R | x是某些整数的平方}
(3){2, {2}}
(4){{2},{{2}}}
(5){{2}, {2,{2}}}
(6){{{2}}}
解:
{2}是(3),(4),(5)的元素。
2是(1),(3)的元素。
3 下列哪些命题成立?哪些不成立?为什么?
(1)φ∈{φ,{φ}}
(2)φ⊆{φ,{φ}}
(3){φ}⊆{φ,{φ}}
(4){{φ}}⊆{φ,{φ}}
解:
(1)成立
(2)成立
(3)成立
(4)成立
5 设A集合={a,b,{a,b},φ}。
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a.b}}-A;
(3){a,b}-A;
(4)A--φ;
(5)φ-A;
(6)A-{φ}.
解:
(1){{a,b},φ}
(2)φ
(3)φ
(4) A
(5)φ
(6){a,b,{a,b}}
6 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
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解:A∩B
7 设A,B和C是任意集合,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若A⊆B,C⊆D,则A∪C⊆B∪D,A∩C⊆B∩D;
(2)若AÌB,CÌD,则A∪CÌB∪D,A∩CÌB∩D;
(3)若A∪B=A∪C,则B=C;
(4)若A∩B=A∩C,则B=C;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不一定成立
11(5)设A、B和C是集合,请给出(A-B)⋂(A-C)=φ成立的充要条件。
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C
13试求:
(1)P(φ);
(2)P(P(φ));
(3)P({φ,a,{a}})
解:
(1){φ}
(2){φ,{φ}}
(3){φ,{φ},{a},{{a}}}
15 设A是集合,下列命题是否必定成立?
(1)A∈P(A)
(2)A⊆P(A)
(3){A}∈P(A)
(4){A}⊆P(A)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成立
18设A={a,b},B={b,c},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P(A)×B;
(3)(B×B) ×B;
解:
(1){(a,a,b),(a,a,c),(b,a,b),(b,a,c)}
(2){(φ,c),(φ,b),({a},c),({a},b),({b},c),({b},b),({a,b},c),({a,b},b)}
(3){((b,b),c),((b,b),b),((b,c),c),((b,c),b),((c,b),c),((c,b),b),((c,c),c),((c,c),b)}
19 设A是任意集合,A3=(A×A)×A=A×(A×A)是否成立?为什么?
解:不成立。
22 证明
B B A A βββ∈β∈=I U
证明: ,B B B x x A x A B,x A B,x A x A ββββββ∈β∈β∈∀∈⇔∉⇔∀β∈∉⇔∀β∈∈⇔∈I I I 综上,
B B A A βββ∈β∈=I U
*24 ∀n ∈N ,A n 是集合,令B n =A n -n-1
k k=1
A ∪。
证明:
(1)∀i,j ∈N,i ≠j ,B i ∩B j =φ
(2)
n A U n ∈N =n B U n ∈N
证明:
(1) ∀i,j ∈N, i≠j ,不妨设i<j
B i ∩B j =k 1k 1i k j k k 1k 1(A A )(A A )--==-⋂-U U =i 1j 1i k j k 11(A A )(A A )--⋂⋂⋂I I =j 1
i j k 1A A A -⋂⋂I =i j
1i 1i i 1j 1A A (A A A A A )-+-乔乔乔?L L
= φ
(2)
B n =A n -
n 1k k 1A -=U ⇒ B n ⊆A n ⇒n n N A ∈U ⊆n n N B ∈U
∀x ,x ∈
n n N A ÎU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 ∈N,使x ∈A n
设n 0为满足x ∈A n 的最小的自然数 于是x ∈0n A ,0n 1
k k 1x A -=Ï
U ⇒000n 1n n k n k 1n N x B A A x B -=??-尬U U
所以n
n n N n N A B 挝ÍU U 综上,n n N A ∈U =n n N
B ∈U
26 以1开头或者以00结束的不同的字节(8位的二进制串)有多少个? 解:27+26-25=160
补充:用谓词表示法给出集合{-3,-2,-1,0,1,2,3}。
解:{x||x|<4 ∧ x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