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小故事
关于质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质变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50c0a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png)
关于质变的作文素材(名人故事推荐)关于质变与量变的名人故事1、《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十分好,读私塾时,常为背几十个字伤脑筋。
但他日夜苦读,由少积多,终于成为大学者。
2、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靠卖柴糊口,但他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勤学苦读,依靠自学终成名重一时的学者。
3、宋朝崇阳县令张乖崖廉洁奉公,明察秋毫。
一天,张乖崖在府衙周围巡行,看见一个小吏慌张地从钱库里跑出来。
他上前查问小吏,搜到了他藏在头巾下的一文钱。
审问之后,小吏承认是从钱库里偷出来的。
张乖崖认为小吏偷的钱数目虽小,但性质严重,必须严惩。
小吏十分不服,辩解只是一文钱而已。
张乖崖却判他死刑,并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小吏被斩首,县上的其他人从此再不敢偷盗。
日积月累量变就会带来质的改变。
关于质变与量变的作文素材摘抄1、常言道:“聚沙成塔,聚水成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这些俗语都蕴含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的成长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人不是一出生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千年事预测百年情的,而是通过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才成为人们崇拜和崇敬的国学大师、科学巨匠的。
3、一步步走出千里路,一镐镐开出万亩田。
参天大树是一枝一枝长起来的,工作本领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练出来的。
4、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纵观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一大批科学巨匠的成长轨迹,他们都是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险,摸爬滚打,孜孜以求的基础上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5、在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中,量变里必然包含着局部质变,那么最终的质变才会到来,反之,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量的积累,那么质变就不会到来。
量变质变寓言小故事
![量变质变寓言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886c1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a.png)
量变质变寓言小故事
量变质变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事物的变化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来解释。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村子里有一个果园,果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
每年秋天,果园里的苹果树都会结出很多苹果,这些苹果大小不一,有的红彤彤的,有的绿油油的。
村民们都喜欢到果园里摘苹果吃。
有一天,一个聪明的村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摘苹果的时候,如果摘下一个苹果,那么下一个苹果会比上一个苹果更大。
他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于是他决定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原来这个现象是由于果园里的苹果树都是交叉种植的。
当一棵苹果树的果实被摘取后,它会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来滋养下一棵树上的果实,从而导致下一个果实更大。
这个村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其他村民,他们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摘苹果的顺序,每次摘下一个苹果后,他们会等下一个果实长大一些再摘。
这样,他们就能得到更大、更美味的苹果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量变质变是一个自然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个规律,控制事物的变化过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比如在学习上,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积累一点知识,慢慢地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我们的知识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关于量变与质变知识在生活中的影响作文
![关于量变与质变知识在生活中的影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02ae1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6.png)
关于量变与质变知识在生活中的影响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个超级神奇的东西,那就是量变与质变!这可不是什么难懂的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小魔法哟!就拿我学骑自行车这件事来说吧。
一开始,我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总是摇摇晃晃,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我心里那个沮丧呀,真想把自行车扔一边儿去!这时候,爸爸在旁边鼓励我说:“宝贝,别着急,多练几次就会好的。
”我心里嘀咕着:“真的能行吗?”于是,我咬咬牙,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从只能蹬半圈,到能蹬一圈;从歪歪扭扭走不了几米,到能慢慢骑出十几米。
这一点点的进步,不就是量变吗?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转圈圈啦!哇塞,这难道不就是质变吗?再说说我的同桌小花吧,她的字原本写得歪歪扭扭,像小虫子在爬。
老师说只要她每天坚持练字,肯定能写好。
小花还真听话,每天都认认真真练上几页。
一开始没啥大变化,她都有点灰心了。
我就问她:“难道你要放弃啦?”她摇摇头,继续坚持。
慢慢地,她的字越来越工整,越来越漂亮,还在书法比赛里拿了奖呢!这难道不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最好例子吗?还有啊,我妈妈减肥的事儿也很有意思。
她一开始天天喊着要瘦下来,可跑了几天步就嫌累不想动了。
后来,在我和爸爸的鼓励下,她坚持每天运动,控制饮食。
一开始体重没怎么变,她可着急了。
我就跟她说:“妈妈,别着急,这是量变还没到质变呢!”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真的瘦了好多,整个人都精神了!想想看,我们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每天做几道数学题,背几个英语单词,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作用。
可是时间长了,积累得多了,考试的时候就能发现自己成绩提高了,这不就是质变嘛!哎呀,朋友们,量变就像是一颗颗小水滴,不断地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汹涌的江河,这就是质变呀!如果我们总是因为看不到质变就放弃量变,那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呀,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相信量变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因为质变总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悄悄到来,给我们带来大大的惊喜!。
关于量变与质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量变与质变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9ae9b254b35eefdc8d3337a.png)
关于量变与质变的作文素材2009-06-19 00:10量变与质变 (063)063.量变与质变(1)正例: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21人,但她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十分好,读私塾时,常为背几十个字伤脑筋。
但他日夜苦读,由少积多,终于成为大学者。
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靠卖柴糊口,但他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勤学苦读,依靠自学终成名重一时的学者。
一位青年画家专程请教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要不到一天,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阳门采尔笑着回答:"请倒过来试试吧。
要是你花一年功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功夫就准能卖掉它了。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后认真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经过周密的构思,用近一年功夫创作了一幅油画。
果然,这幅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2)引言:1、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
--俗语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苟子·劝学》3、当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
当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化,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变化的面貌。
4、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5、千里之堤,渍于蚁穴。
--俗语6、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累寸不已,遂成文匹。
――古语(3)反例:北京市原副市长王宝森平时不注的修养,贪污受贿,生活腐败,终于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最后畏罪自杀。
报上曾登载过《救救家长》的文章。
文章说:中国的"小胖墩"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倍。
"任性儿""阔少爷"愈来愈多,出钱请人代做作业、代搞卫生、代吃剩饭的现象愈演愈烈。
量变导致质变的例子
![量变导致质变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370ea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量变导致质变的例子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例子: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是讲的量变、质变的关系问题。
水在结冰以后,体积约增加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他的体重比水小了,因此,冰总是结在水的表面,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冰层也就逐渐增厚。
2、粒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
3、“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
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4、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f617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d.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一、量变与质变。
1. 减肥的故事。
你看哈,我有个朋友特想减肥。
他一开始呢,每天就只是少吃那么一点点,比如从每天吃三顿大餐变成两顿大餐加一顿小餐,这就是一个小的量变。
他还开始每天多走几步路,从原来基本不运动到每天走个两三千步。
这时候体重下降得很慢,几乎看不出来,但是这个小改变在不断积累。
后来呢,他加大了运动量,开始每天跑步半小时,而且饮食上也更加严格控制,高热量的食物基本不碰了。
这个量变就越来越大。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瘦了好多,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身材还不错的人。
这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
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学习外语。
很多人学外语的时候也是这样。
刚开始学英语,每天背几个单词,学几个语法点,这都是量变。
可能一开始感觉自己还是啥都不会,跟外国人交流根本不行。
但是随着每天坚持学习,单词量慢慢增多,语法也越来越熟练。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比如词汇量达到几千个,语法掌握得比较扎实的时候,突然就发现自己可以看懂一些英文文章了,甚至能简单地和外国人对话几句了。
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就是靠这种不断的量变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 看病的例子。
咱就说去医院看病吧。
人会生病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不管是谁,都有可能生病。
但是不同的人得的病又不一样,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医生看病的时候,他首先得知道生病这个普遍的情况,然后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症状来诊断。
比如说,感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这是普遍性。
但是有人感冒是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怕冷;有人是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喉咙痛。
医生就得针对不同人的特殊症状,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来开药治疗。
不能所有感冒的人都用同一种药,这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 手机市场。
在手机市场里,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像打电话、发短信,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量变引起质变的语文作文
![量变引起质变的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45f7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b.png)
量变引起质变的语文作文哇,真是太神奇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像魔法一样。
你们听过“量变引起质变”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法则。
好啦,快来听听我和小伙伴们的故事吧!从前有个小小的村庄,那里住着一个特别爱画画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玲。
小玲从小就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笔在纸上涂涂画画。
可是,小玲的画画水平实在是很一般,她画的画总是缺乏一点儿魔力。
“哎呀,这幅画太简单了,我要怎么才能画得更好呢?”小玲有点儿沮丧地说。
她的好朋友小明安慰她说:“别着急,小玲,只要你坚持每天画一点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于是,小玲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都画上一幅画。
她每天都在画画上认真地花时间,画了很多很多的画。
刚开始的时候,小玲的画画水平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每次画画的时候她总会遇到一些小问题。
一天,小明跑去找小玲,“哇,小玲,你的画画好像有点变化了!”“真的吗?”小玲睁大了眼睛,“我都没有感觉到呀!”小明点点头:“真的,之前你画的画总是有点儿单调,但是现在你画的画开始有了更多的细节和生动的色彩!”小玲心里觉得有一点点开心。
她继续坚持,每天都画上几幅画。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画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不仅颜色更加鲜艳了,画中的人物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有一天,小玲决定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办一个画展。
她挂上了自己最近画的画,邀请了村里的小伙伴们来参观。
小伙伴们纷纷惊叹:“哇,小玲,你的画真漂亮!”小明也在一旁笑着说:“小玲,你现在的画真的很有魔力,看了让人开心!”小玲开心得笑了起来,她看着自己以前画的画,真的觉得这段时间的坚持是值得的。
小玲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每天坚持做一点点事情,虽然一开始看不出变化,但时间久了,这些小小的积累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就像她的画画一样,量变引起了质变,让她的画变得越来越好。
从此以后,小玲更加努力地画画了,她不仅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小画家,还常常教村里的小朋友们画画。
她总是笑着告诉大家:“只要你们每天坚持做一点点,就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肯坚持,慢慢地,很多不起眼的小进步就会积累成巨大的变化。
量变与质变小故事
![量变与质变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06f6674af1ffc4ffe47ac73.png)
量变与质变小故事量变与质变小故事“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
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
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
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
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当然,这两则故事都是笑话,今人是不会再有此愚笨之举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哲理却永远给人以启迪。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翁都犯有同样一个错误,即形而上学。
具体地说,“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笨人吃饼”虽然和“愚人”吃盐不同,但也是不懂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他吃饼吃饱了。
其本身就是一口一口吃饼的量的积累过程,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
他不懂得这一点,就像“愚人吃盐”一样,只是看到了质变和量变的某一方面,割裂了两者辩证关系。
他们一个只强调和看到了量变看不到质变;另一个只意识到了质变而没看到量变,都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
这种思维方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危害是极大的。
田忌赛马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珠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田忌的好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3aebd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5.png)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以下是 7 条关于量变引起质变的经典故事例子:1. 你知道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吗?达芬奇小时候为了提升绘画技巧,不断地画蛋呀!那一个个简单的蛋,他画了一遍又一遍,从起初的不完美到后来的栩栩如生,这难道不是量变到质变的完美体现吗?这不就像是我们学习,每天多背一个单词,时间久了词汇量就会大幅增长啊!2. 还记得那个卖油翁的故事吗?他可以熟练地将油通过钱孔倒入葫芦中,而钱却一点都不被油沾湿。
这可不是天生就会的呀!那是他长期练习倒油,一次又一次的积累才达到的境界呀。
这不就跟我们反复练习一项技能一样吗,最后总能变得特别厉害,这就是量变引发质变呀!3. 想想水滴石穿啊!一滴水看起来多渺小呀,可就是这一滴滴水,持续不断地滴落在石头上,天长日久居然能把石头滴穿!这是多么神奇呀。
我们平时的努力不也是这样吗?一点点积累,最后肯定能产生巨大的效果,真是太神奇了这种质变!4. 笨鸟先飞的道理大家都懂吧?那只不太聪明的小鸟,通过比其他鸟儿多几倍的飞行练习,最后也能翱翔蓝天呀!这多励志呀。
我们有时候可能不是最有天赋的,但只要肯不断努力,就一定能迎来质变呀,难道不是吗?5. 愚公移山哇!愚公和他的家人面对那么大一座山,没有退缩,而是每天去挖山,一点点地挖。
这是多么坚持和执着呀!这不就跟我们坚持做一件事一样吗,一天进步一点点,最终肯定能挪走生活中的那座“山”,迎来质变的呀!6. 铁杵磨成针啊!那么粗的铁杵,要磨成细细的针,得需要多少时间和耐心呀。
但只要一直磨呀磨,每天磨一点,最终真的能变成针呀!这就好像我们朝着目标前进,每天前进一小步,总有一天会达成质变的那个巨大飞跃!7. 积少成多这个词大家都熟悉吧!就像每天存一块钱,时间长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呀,每天学一点,积累起来就会变得很渊博。
这不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魔力吗?真的太有意思了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不要小瞧任何一点小小的积累,因为它们最终都可能引发惊人的质变!。
量变到质变的故事
![量变到质变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0ccd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f.png)
量变到质变的故事那我给你讲个减肥的故事吧。
我有个朋友叫小胖,那家伙是个十足的吃货。
他特别喜欢吃炸鸡,隔三岔五就得去买上一大桶,什么汉堡薯条之类的高热量食物也是来者不拒。
每天晚上呢,还得喝上几罐可乐,就这么吃啊喝啊的,体重就一点一点地往上蹭。
这就是量变的过程,他每多吃一口炸鸡,多喝一口可乐,体重就朝着更重的方向发展一点。
后来啊,小胖发现自己以前能穿的衣服都紧绷绷的,有些甚至都扣不上扣子了。
而且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的,身体老是觉得疲惫不堪。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减肥。
刚开始减肥的时候可难了,每少吃一块肉,少喝一口甜饮料,都感觉像是要了他的命。
但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每天早起去跑步,从一开始只能跑个几百米就累得不行,到后来能跑几公里。
饮食上也逐渐减少那些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这也是量变。
过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我们大家都发现小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身材变得有型了,脸也不再是那种圆嘟嘟的了。
以前他走在路上,可能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有点胖的小伙子,现在呢,回头率还挺高的呢。
这就是量变积累到最后产生的质变,从一个胖小子变成了一个帅小伙。
再给你讲个学习外语的故事吧。
我邻居家的小孩小明,他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那可叫一个头疼。
单词背了就忘,语法也是一知半解的。
每天背几个单词,学一点点语法知识,这个过程真的是很缓慢的量变。
他有时候也想放弃,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呢。
但是他妈妈就一直鼓励他,每天陪着他背单词、做练习。
小明就这么坚持着,一天天地积累单词量,慢慢地,他发现看一些简单的英语文章不再那么费劲了。
他能看懂的单词越来越多,句子结构也能分析得更准确了。
后来啊,学校里组织了一个英语演讲比赛。
小明鼓起勇气去参加了。
他站在台上,一口流利的英语说得那叫一个顺溜,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
这就是从每天积累单词、语法这些量变,最后到能够在台上自信演讲这个质变。
以前那个一看到英语就头疼的小孩,现在变成了英语小达人呢。
量变与质变的经典例子作文
![量变与质变的经典例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7b7b3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0.png)
量变与质变的经典例子作文
在都市的繁华角落,那个年轻的街头艺术家正挥洒着颜料。
起
初画布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线条和颜色,谁看了都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但你别小看这些,一点一滴,他慢慢地给画布“加料”。
终于有一天,哇,大家围过来一看,这不是一幅超级炫酷的艺术品吗?这就
是量变到质变,你懂的!
在山里头,有棵小树苗,看着不起眼,但它可是个“拼命三郎”。
每天就那么点土、那么点水,它都努力吸收,一点点长大。
过了好久好久,突然有一天,它开花了,美得让人惊叹!这就是那
种“厚积薄发”的感觉,量变带来的质变,厉害吧!
那个物理学家,整天在实验室里忙个不停。
每次实验都是一点
点小小的数据变化,但他不嫌烦,全都记下来。
最后呢,他发现了
个大秘密,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看法。
这就是那种“滴水穿石”的
精神,量变最后引发了质变,科学就是这么神奇!
还有那位作家小哥,天天埋头写啊写,一开始的作品可能读起
来有点生涩。
但他就是不放弃,一直写一直写。
终于有一天,他写
出了一本超级好看的书,大家都夸他写得好。
这就是那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劲头,量变带来的质变,让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c821f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9.png)
量变引起质变经典故事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量变引起质变”这个道理。
它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下面,让我为您讲述几个经典的故事,来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滴水穿石。
在一个古老的寺庙里,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方有一滴水滴不断地滴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不停地滴落在石头的同一个位置。
一开始,石头并没有什么变化,路过的人们甚至嘲笑水滴的不自量力,认为它永远也不可能穿透这块坚硬的石头。
然而,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石头上竟然被水滴穿出了一个小小的洞。
这个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最终,水滴真的穿透了石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也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画家。
这位画家从小就对绘画充满了热爱,但他的天赋并不是特别出众。
在开始学习绘画的初期,他的作品总是显得很稚嫩,甚至有些粗糙。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每天都坚持练习画画。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在不停地画。
他画了一幅又一幅,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构图,从模仿他人的作品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的绘画技巧越来越高超,作品也越来越出色。
终于,他的画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画家。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练习,才能够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创业者。
这位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竞争激烈等等,这些问题让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
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
他不断地寻找资金,招聘人才,改进产品,拓展市场。
每一次的努力可能看起来都很微小,但他始终没有停止。
经过多年的拼搏,他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一个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和努力,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质的突破。
量变到质变的校园故事
![量变到质变的校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35be0c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1.png)
量变到质变的校园故事所谓的长期主义者,哲学的原理应该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细细想来我这不大不小的年纪,也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故事。
第一件很明显的事情就是体重。
对体重有记忆最早是小学六年级,老爸用称东西用的60斤手提秤给我称体重,整整55斤,我双手拉住那个挂东西的弯钩老爸轻松举起。
那时候真就是一堆排骨,好歹也是一个老爷们儿。
然后就是大学了,在初中也测过体重,不过忘记了,反正也很瘦,整个人看起来很猥琐,大学四年由于经常运动,体重保持在115斤上下,没有超过120斤。
然后就开始体重加速时代,毕业第一年,体重迅速超过120斤,也采取了必要措施,但熬夜、吃吃喝喝和整天坐班干活,怎么也刹不住,然后就是125斤,然后就是130斤,疫情期间运动更少了,还生病了,目前已经窜到135斤。
随之而来的是什么呢?去年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体检,血脂高了、尿酸高的吓人、有结晶,当然还治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毛病。
这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重到了一定阶段,健康必然会亮起红灯,那不再是体重称上的那个数字了,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在变化了。
如果不加以控制,新的量变起来,健康问题可能就会进入一个不可逆的阶段。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就是写东西。
初中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写作文,有命题作文,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自己定题目,可是那时候除了教材,我们什么书都没有,挤破脑袋胡编乱造,每次考试写作文都是最难过的时候,想象力不好,见过的东西又太少,每次胡编的时候都是心力交瘁。
直到有一天,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有一个假期写了一本日记给那个女生,当然日记本没有给她,最终被我自己撕掉了。
从那以后,就开始被老师表扬了,因为我写的作文语句至少通顺,写的内容不那么生涩了,这写日记效果还真不错。
于是养成了没事写点东西的习惯,虽然大学的时候觉得别人都用电脑写,自己还是手写显得有些土,慢慢地也写的少了,但是发现,自己写点东西也还可以用了,虽然跟文学差的远了,至少写写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e2f50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9.png)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在宇宙的漫长岁月中,发生了无数次由量变引发质变的奇妙故事。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量变对于产生质变的重要作用。
故事开始于一个干旱的小村庄,村民们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决定在村庄附近挖掘井水。
然而,由于频繁干旱的天气,他们必须越挖越深才能找到水源。
村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名叫小明,他非常聪明而且勤奋。
他看到村里的人们辛苦挖井,于是决定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意识到,单纯地挖掘井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需要寻找到一种能够储存水的方法。
于是,他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各种储水技术。
最终,他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水桶,可以收集雨水并将其储存起来。
这个水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储存大量的水分,并且能够在旱季释放出来供人们使用。
小明带着他的发明回到村庄,并向村民们展示了他的创新。
大家非常赞赏他的想法,并纷纷采纳这个新的储水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村庄不再为枯竭的水源而苦恼,而是拥有了稳定的水供应。
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量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它可以引发质变。
在这个故事中,村民们一直通过挖掘井水来寻找水源,但当他们意识到单纯的挖井并不能解决问题后,小明的创新成为了他们的拯救。
这个故事不仅仅适用于解决物质问题,它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个人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有所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然而,经常我们会陷入舒适区,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或者改变现状。
我们渴望质变,但却没有意识到量变是实现质变的先决条件。
回头看,那些成功的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不断积累小的进步而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每天都会寻找各种机会来学习、成长,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量变,直到达到他们所希望的质变。
正如这个小故事所展现的,量变可以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可以通过改进现有的方法或者尝试全新的方式来实现。
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可能会逐渐累积起来,最终引发质的飞跃。
因此,无论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个人成长方面,我们都应该珍视量变的过程。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c871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b.png)
量变产生质变的有趣的小故事曾经有一个小镇,里面住着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儿叫做小明。
小镇的人们都知道小明非常喜欢探索各种有趣的事情,他常常用自己的好奇心和勇气去挑战那些看似困难的问题。
有一天,小明听说了一个传说中的神奇树木,据说这种树木只要用水灌溉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突然长出各种美味的水果。
小明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兴奋,他决定要去找到这棵神奇的树木。
于是,小明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气馁,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小明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神奇树木。
神奇树木高大挺拔,树荫下果实累累,五彩斑斓,看上去就像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小明激动地拿出水壶,开始认真地为这棵树木浇水。
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把一瓶清澈的泉水倒在树木的根部,一遍又一遍,一日又一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小明终于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神奇树木上长出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大大的苹果、圆圆的橙子、长长的香蕉,色彩缤纷,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小明高兴地跳了起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见证了量变产生质变的奇迹。
从此以后,小镇的人们对小明都充满了敬佩和崇拜,他们纷纷来到神奇树木下,亲眼目睹这个美妙的神话。
小明也因此成为了小镇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充满奇迹和希望的美好世界。
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勇于挑战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在生活中,不妨多一些尝试和探索,或许就能引发不同寻常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和有趣。
愿我们都能像小明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质变奇迹!。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c44ac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1.png)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的成功故事都证明了量变到质变这个道理。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其中几个有趣的故事。
再讲讲发明大王爱迪生。
这哥们儿为了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那是做了
上千次的实验啊!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身边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可他不放弃,
一直在那捣鼓。
终于找到了钨丝,让电灯照亮了世界。
这上千次的实验就是量变,找到钨丝那一刻就是质变。
要是没有前面那么多次的失败积累,哪能有这
照亮黑暗的伟大发明呢?
还有咱们中国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他练字那可是练到了痴迷的程度。
据说,他为了练好字,把家里附近的水池都染黑了。
天天写,夜夜写,写的字都能堆
成山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量的练习,才让他的书法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成为了一代书圣。
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别小看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就像盖房
子一样,一砖一瓦地往上垒,总有一天能建成高楼大厦。
所以啊,咱们要是有
个梦想啥的,别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积累够了,说不定哪天就从量
变飞跃到质变,实现梦想啦!。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100d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b.png)
量变到质变的名人故事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量变到质变”的故事,我听得可认真了!老师说,很多极为伟大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就像一粒种子,逐渐地从小长成参天大树!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爸爸,他一生都喜欢美术,每隔一天都会练习,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图案,从黄色的水彩到白色的炭笔,他坚持练习了两个月。
后来,爸爸画的画越来越棒,可以参加很多比赛,还拿了奖!
我的爸爸,他就像一颗种子,在不断的练习中慢慢长大,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我无比崇拜爸爸,我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不断练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还有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做了上千次的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但爱迪生从没有放弃,他一直努力,最终成功了!
爱迪生,他就像一颗种子,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最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照亮了世界!
我和爸爸,还有爱迪生,我们都像小小的种子,要努力学习,不断地练习,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世界!。
质变与量变的例子
![质变与量变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31d17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e.png)
质变与量变的例子
1. 你看那水滴,一滴一滴地滴在石头上,看起来没啥作用吧?可时间久了,石头居然被滴出了一个坑!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啊,就像我们每天学习一点知识,积累起来那可不得了哇!
2. 每天坚持跑一点步,一开始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呀,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超级棒,从跑几步就喘到能轻松跑几公里,这难道不是质变吗?这不就跟存钱罐里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放,最后能存好多钱一个道理嘛!
3. 减肥也是这样啊,每次少吃一口高热量食物,多做一个仰卧起坐,一时间也看不出有多大变化呀,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瘦下来了呀!这不就是一点点的量变达成了质变嘛,就跟盖房子一砖一瓦积累起来变成高楼大厦一样啊!
4. 想想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歪歪扭扭老是摔倒,好沮丧是不是?可经过多次练习后呢,你突然就会骑得很溜了!从不会到会,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呀,跟蚕宝宝一点一点吐丝最后变成漂亮的蝴蝶不是一样吗?
5. 一次次地练习投篮,可能投进的没几个,挺打击人的哈,但突然有一天,你就发现命中率大大提高了,这就是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呀,就好像我们一点点攒零花钱,最后能买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大玩具!
6. 读书也是哟,每天读几页书,好像没什么感觉,但长年累月下来,你的知识储备那是蹭蹭往上涨啊!从对很多事一知半解到可以侃侃而谈,这不就是
明显的质变嘛,好比一颗小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呀!我觉得啊,质变与量变真的太神奇了,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呀,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量变到质变的典故
![量变到质变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0a3f5de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c.png)
《量变到质变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叫做量变到质变。
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喜欢画画。
一开始呀,他画得不太好,线条弯弯曲曲的,颜色也涂得不均匀。
可是他没有放弃,每天都画一张画。
慢慢地,他画的线条越来越直,颜色也涂得越来越漂亮。
过了好长好长时间,他参加了学校的画画比赛,还得了奖呢!这就是从一点点的不好,到变得特别好,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啦。
再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一颗小种子,被种在了土里。
刚开始,它只是冒出一点点小芽芽,看起来特别小,特别脆弱。
每天,它努力地吸收阳光、雨水和土壤里的营养。
一天一天过去,小芽芽慢慢长大,长出了叶子,长出了枝干。
最后呀,它竟然开出了一朵大大的、美美的花!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变成一朵漂亮的花,这也是量变到质变哟。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量变到质变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继续讲讲量变到质变的事儿。
有个小朋友叫小红,她想学会骑自行车。
一开始,她总是摔倒,不是掌握不好平衡,就是脚踩不到踏板。
但是她没有灰心,每天都去练习。
慢慢地,她能骑一小段路了,虽然还是有点摇摇晃晃。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能骑得又快又稳,还能带着小伙伴一起兜风啦!这就是从不会骑到骑得很棒的变化,是量变到质变。
还有一只小毛毛虫,它每天不停地吃呀吃。
身体变得越来越胖,它给自己织了一个茧。
在茧里面待了好多天,最后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从小小的毛毛虫变成漂亮的蝴蝶,这也是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呢。
小朋友,这样说是不是就好懂啦?《量变到质变的典故》小朋友们,我又来啦,接着给你们讲量变到质变。
有个叫小刚的小朋友,他的字写得不太好看。
老师说只要他每天认真练字,字就会变好。
于是小刚每天都练半个小时的字。
一开始,好像没什么变化,但是他一直坚持着。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字越来越工整,越来越漂亮。
在书法比赛中还得到了表扬呢!这就是一点点的积累,最后有了大变化,也就是量变到质变。
再比如说,一棵小树苗。
刚种下的时候,又矮又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变与质变小故事
量变与质变小故事“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
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
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
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
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当然,这两则故事都是笑话,今人是不会再有此愚笨之举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哲理却永远给人以启迪。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翁都犯有同样一个错误,即形而上学。
具体地说,“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笨人吃饼”虽然和“愚人”吃盐不同,但也是不懂量变达
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他吃饼吃饱了。
其本身就是一口一口吃饼的量的积累过程,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
他不懂得这一点,就像“愚人吃盐”一样,只是看到了质变和量变的某一方面,割裂了两者辩证关系。
他们一个只强调和看到了量变看不到质变;另一个只意识到了质变而没看到量变,都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
这种思维方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危害是极大的。
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珠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田忌的好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
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二胜一负,这次田忌胜利了。
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
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
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
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在公元前五~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子?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一个秃头?这就是西方古代哲学跑上的饶有趣味的“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很明显,上述两个论证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虽然这种观点在那个生产力、科学技术、人类思维水平都很低的年代,能把量变和质变的矛盾及其转化的问题提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论证本身在性质上却是错误的、诡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
显然,欧布里德的
论点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只看到了谷堆增加“一”或头发掉了“一”根,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或减少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从矛盾角度分析,谷堆是由一粒一粒的谷子堆积而成的,是“一”这一矛盾方面向“多”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秃顶的形成是一根一根头发不断减少造成的,是“多”这一矛盾方面向“一”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
它们都是矛盾方面在量变的过程中的转化,是量变引起了矛盾的方面在地位、作用和性质上的转变。
几千年前的这一诡辩论的错误,今天是不会再重演了。
但是,犯类似的方法论的错误的现象是存在的。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坚持的力量
人们是怎样从米的白、高粱的红、葡萄的紫里发现了酒的透明与清醇?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神仙邂逅。
神仙授他们酿酒之法,叫他们选端阳的那天饱满起来的米,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调和了,注入深幽无人处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梦想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个时
刻。
多么漫长的等待啊!第四十九天到了两人整夜都不能寐等着鸡鸣的声音。
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
第三遍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打开了他的陶瓮,惊呆了,里面的一汪水,象醋一样酸。
大错已经铸成,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空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虽然也是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三遍鸡鸣。
多么甘甜清醇的酒啊!只是多等了一刻而已。
从此,“酒”与“洒”的区别,就中在那看似非常普通的一横。
许多成功者,他们与挫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是更聪明的头脑,只在于成功者多坚持了一刻——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一天,有时,仅仅只是一遍鸡鸣。
肖伯纳的故事
英国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人长得瘦,谈不上英俊潇洒。
有位漂亮的女演员,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就写信向他求婚,信中写到:“亲爱的肖伯纳先生,如果我们结为夫妇,生下的孩子像你那样聪明,像我这样漂亮,那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肖伯纳对这个女演员却没有感觉,于是他就按照女演员的思维给她回了一封信:“尊敬的女士,这万万不能,假如孩子像我这样丑,像你那样笨,那我们不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