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

合集下载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二节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二节
15
一、秦汉时期
(二)秦汉时期岭南社会的发展 4.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造船业 1974年,在广州市的中山四路发现了一处秦汉时期造 船场遗址。
16
一、秦汉时期
(二)秦汉时期岭南社会的发展 5.海外贸易的初步发展 秦汉时期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广州市)已发展成为当 时华南地区的最大都会,是当时我国海内外货物的主要集 散地。
33
三、隋唐时期的广东
(三)隋唐岭南文化的发展 2.儒家文化与岭南 以张九龄为代表的岭南文人和以韩愈为代表的贬黜岭 南的文人皆为岭南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4
三、隋唐时期的广东
(三)隋唐岭南文化的发展 2.儒家文化与岭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被贬官潮州任刺史。 现在潮州市区的“昌黎路”和“昌黎旧治”牌坊都是潮州 人为纪念他而建造。
27
三、隋唐时期的广东
(二)隋唐时期岭南经济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 农业 岭南地区的水稻已有相当高的产量 牛耕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推广 岭南人开始掌握以养鱼来达到除草肥田的方法 唐朝时茶叶种植也开始在岭南地区出现(《茶经》中 所列出的我国产茶八区就包括岭南地区。)
28
三、隋唐时期的广东
(二)隋唐时期岭南经济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 手工业 岭南织布业更加发展,如端州、潮州和贺州等地的蕉 布,韶州等地的竹布、桂州的桂布及雷州半岛和博罗等地 以葛麻、苎[zhù]麻为原料的葛布 随着蔗糖的提炼法传入我国,盛产甘蔗的岭南也掌握 了熬糖法 岭南地区在唐朝时期已是我国南方生产陶瓷的重镇, 主要以青瓷系为代表。今天埃及南郊福斯他特遗址、叙利 亚沙玛拉遗址也都发现了来自中国岭南地区的青釉瓷器。
固,他的母亲樛[liáo]太后担心南越国可能会发生内乱,便 想依附汉朝力推来加强统治,于是向西汉中央政府请求 “内属”。汉武帝答应了南越国的请求,同时将派往南越的 使者留在南越。以南越丞相吕嘉为首的实权派却反对内属 汉朝,遂于公元前112年起兵叛乱,攻入王宫,杀害了赵 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另立术阳侯赵建德为新的南越 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考点夯实过关+中考真题实战)考点一秦统一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1.(2023上·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中)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任嚣为南海郡首任郡尉,赵佗初任龙川县县令,后接任南海郡郡尉,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B.赵佗掌管国家军事事务C.任嚣由朝廷直接任免D.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拓展2.(2023上·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校考期中)“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传说的黄帝B.夏朝建立者C.秦朝建立者D.周朝建立者3.(2023上·山东德州·七年级校考期中)翦伯赞说:“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作者的理由是秦始皇()A.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B.主持修建了都江堰C.灭六国,统一了全国D.任用商鞅,进行变法4.(2023上·青海海东·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统一货币的政策。

图中方框空白框处应为()A.圆形方孔半两钱B.刀币C.布币D.蚁鼻钱1.考点夯实过关考点二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楚汉之争5.秦简:“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段材料体现了秦朝()A.兵役繁重B.刑法严苛C.徭役繁重D.赋税沉重6.(2023上·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仔细观察如下图,图中反抗暴秦的历史事件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大泽乡起义D.牧野之战7.(2023上·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

2022-2023学年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 人工取火的发明B. 建筑技术的发展C. 生产工具的进步D. 畜牧水平的提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N”模式,如农业+休闲+观光+养生+教育培训等,“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达。

由此可知,这些地区()A. 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B. 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C. 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D.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3. 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易;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

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

材料反映出互联网()A.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B. 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 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D. 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4. 图1和图2分别为秦汉、隋唐时期京城至南海交通干线示意图。

这反映出()A. 政府放松对岭南的控制B. 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C. 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 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5.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手工业显现主导地位B. 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C. 区域生产专业化明显D.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6.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

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 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B. 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C.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D. 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7. 元朝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米粮运往都城;明太祖时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
1.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A. 象郡
B. 桂林郡
C. 南海郡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南海郡
2.
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

A. 围龙屋
B. 盐焗鸡
C. 娘酒
D. 酿豆腐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围龙屋
3.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

A. 潮汕人
B. 客家人
C. 雷州人
D. 广府人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客家人
4."百越”是秦汉以后对()。

A. 现今广东、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B. 南越族的泛称
C. 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D. 现今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5.岭南地区以()为主。

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

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

Academic Field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摘 要】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通过考古类型学研究可以对人类文化间交流进行实物验证。

本文以考古类型学为基础,通过对广东乳源南粤古驿道沿线六朝至唐时期的重要墓葬莱山遗址及其周边遗址考古学的成果梳理,从考古学角度进一步论证古道在早期岭南人类迁移中的作用。

【关键词】莱山遗址 人类迁移 西京古道曹勇 唐博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一、前言重要的人口南迁的阶段,据史料记载,因为自秦汉以来,为了加强中央王朝的统各种原因,大量的中原人口举家南迁,形成治,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开凿多条道路,进攻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人口南迁。

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使岭南被纳入到1、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中原人口迁入国家的统一管理中,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在岭南的重要时期岭南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历史进程中,岭南本土文化开始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西晋末年,继司马氏八王之乱后,匈奴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贵族刘氏入据洛阳、长安,“人相食,死者大特的岭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迁徙特半”(《晋书·孝愍帝纪》)。

中原地区一些别是汉民族的到来,无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经济实力强大、人口众多的豪族,纷纷携家出1的作用。

走。

在战乱时期,由于缺乏官方的保护,他们通过考古学手段研究岭南与中原联系的依靠宗族的力量整体生存和迁移。

这就出现了古道及其周边的人类遗迹和遗物,将岭南文秦汉以后中原人口南迁的一次高潮。

史料有这化发展史上的人类记忆最大程度的解读、复方面的记载,如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十九原,结合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找出其在历史记载“东晋南朝,衣冠望族,向南而迁,占籍3年代上的演变规律,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运各郡…”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大量家族开始从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比较分析,比对不同区发达的中原地区南迁的历史。

据史载,仅六4域人类遗址遗迹之间的异同,获得区域间的朝,南迁人数达250万人。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唐之后,西北丝绸之路阻塞,华北地区经济衰弱,华南地区经济日益发展,
海上交通开始兴盛。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 丹丹、盘盘、三佛齐。
航路:由泉州或广州启航,经过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
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 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 国、末罗国、三兰国。同时,唐代即有唐人移民海外。其中,2001年韩国林 氏到泉州惠安彭城寻根谒祖更传为佳话,唐林氏始祖渡海韩国繁衍至今120万 人。
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
线港组成。其中,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 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 的港口,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的 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 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海上丝路发祥地-广州 (13张) 排列的木质造船台以及南侧的木料加工厂组成,可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
五六十吨的木船。[
丝路历史
两汉 最早、最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是著名的《汉书・地理志》。西
汉初年,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远航南海和印 度洋,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抵达锡兰(今 斯里兰卡)后返航。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航线,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 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东吴时期因为同曹魏、刘蜀在 长江上作战与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有了很大的 进步。


丝路历史
秦代 海上丝路发祥地-广州 (13张) 秦汉时代是开发海上贸易,将航海向远洋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史书记载,秦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纪录片之家-- 我们的家园,绿色的家园!»纪录片主题馆»历史存留区»海上丝绸之路查看完整版本: 海上丝绸之路aeonhades 2009-8-7 10:13海上丝绸之路[img]/3494/3796287125_724fdf74ed_m.jpg[/img][size=2]海上丝绸之路[/size]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引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

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i] 本帖最后由aeonhades 于2009-8-7 10:19 编辑[/i]]aeonhades 2009-8-7 10:14海上丝绸之路-简介[img]/3466/3796287135_c20f0cf5c5_m.jpg[/img]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

《水经注》里的溱水(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水经注》里的溱水(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水经注》里的溱水(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溱水A△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

溱水导源县西南,北流迳县西,而北与武溪合。

《山海经》曰:肆水出临武西南,而东南注于海。

入番禺西。

肆水盖溱水之别名也。

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迳临武县西,谓之武溪。

县临侧溪东,因曰临武县,王莽更名大武也。

溪又东南流左会黄岑溪水,水出郴县黄岑山,西南流右合武溪武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

崖壁峻岨,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

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

溱水(肆水),古秦水。

一名肆水。

在今湖南临武县南。

源出临武县西南华阴山,东流会武溪水,遂通称武水。

东流经宜章县,入广东昌乐县,至韶关市合浈水,南流为北江。

《汉书·地理志》桂阳郡临武县:“秦水东南至浈阳入洭。

”《水经》:“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东至曲江县……过浈阳县,……南入于海。

”郦注:“溱水……北与武溪合,东南径临武县西,谓之武溪。

……南注于郁,而入于海。

”按《汉志》、《水经》俱以溱水为经流,郦注谓溱水入武溪水,以武溪水为正流。

故溱水下游亦有武水之名。

今通称出湖南临武至韶关市会浈水者为武水。

[1]临武县,西汉高祖置临武县。

因县侧临武溪东,故曰临武。

治所在古城渡(今土地乡古城村)。

新莽(9—24)改名大武县。

东汉复名临武县。

[2]武溪水,即今武水。

出今湖南临武县西北,东流入溱水。

[3]桐柏山,一名西山。

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二十里。

《清一统志·桂阳州》引《临武县志》: “桐柏山西界蓝山,直接九疑之麓,山势险绝,雄据百余里。

溪洞深杳,僚民耕猎其间。

[4]黄岑溪水,黄岑溪水,即今章水,又称白沙水,发源于郴州市北湖区永春乡仰天湖。

其上游分成大章、小章水。

[5]黄岑山,王禽山,即骑田岭。

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箱山。

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接宜章县界。

《水经·耒水注》:黄水“出(郴) 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

【推荐下载】论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

【推荐下载】论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

论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岭南文化是一个多元、开放性文化体系,它是在岭南特殊地理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里是一篇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派是一种学术源流或派别,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因而能够立于学术之林,占有一定位置。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塞外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被称为岭南学派。

这个学派在政治、哲学、戏剧、音乐、绘画、方志、民俗、医药、园林、建筑等,无论社会、自然还是技术科学领域都有自己的支脉。

它生于岭南大地的繁茂枝干和浓密绿叶,始终覆盖和延伸我国学术园地各个角落。

作为岭南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地理学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它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内容特色和风格等在整体上应是一致的,但它在岭南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下存在和发展,却又不能不深受影响,在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深深地打上地区烙印,形成一个重要流派,即地理学上岭南学派。

这个学派渊源很早,兴起于明末清初,成熟于近现代,对推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贡献良多,继承和弘扬岭南学派文化风格,对前进在改革道路上的中国地理学仍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学岭南学派渊源 地理学是岭南文化一部分,岭南文化是在土著南越文化基础上,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海外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或者亚文化。

先秦时期,南越文化已经孕育和发生,具有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建筑,嗜食水产,断发文身,笃信鬼神等文化特质。

考古材料说明,南越先人在选择适应热带环境的生产生活模式中,形成了具有上述文化特质的某些地理知识萌芽。

例如距今三四千年曲江石峡遗址出土人工栽培稻,反映土地利用地理知识;高要茅岗遗址所发现干栏式木构建筑,是为了适应岭南湿热气候和多毒虫猛兽地理环境;广州发现秦汉船台(现今该船台基本被否定),其起源可能在先秦,也是海洋地理知识萌芽一个佐证。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1.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南海郡2.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oA.围龙屋B.娘酒C.酿豆腐D.盐爆鸡[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围龙屋3.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oA.潮汕人B.客家人C.雷州人D.广府人[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客家人4.〃百越”是秦汉以后对()。

A.现今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B.南越族的泛称C.现今广东、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D.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5.岭南地区以()为主。

A.山地B.平原C.丘陵D.山地和丘陵[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山地和丘陵6.岭南的海岸线长达()βA.3000多公里B.5000多公里C.4000多公里D.2000多公里[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3000多公里7.〃岭南”的名称,最早见于()。

A.《左传》8.《东周列国志》C.《史记》D.《太平广记》[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史记》9.在岭南地区,()时曾建立南越国。

A.战国时代8.秦朝初年C.远古D.秦末汉初[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秦末汉初9.在岭南地区,秦末汉初时曾建立()。

A.楚国B.岭南国C.南国D.南越国[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南越国10.南越国的一代君主是()。

A.赵良B.赵昧C.赵元D.赵陀[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赵陀1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遗迹。

A.河姆渡B.大汶口C.客家人D.马坝人[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正确答案:马坝人12.()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
参考答案:C
11、岭南的“岭”指的是()。(难度系数:1.00)
A、秦岭
B、南岭
C、北岭
D、丹霞岭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18、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难度系数:1.00)
A、青徐流人
B、衣冠南渡
A、其语音和结构自成一体的方言
B、善于经营而扬名于世的潮商
C、浓重的族群意识和高度的凝聚力
D、种田如绣花的精细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D
2、所谓“四头四尾”即家头窖尾、(),是对客家妇女吃苦、勤劳、持家的真实写照。(难度系数:1.00)
A、地头屋尾
B、田头地尾
C、灶头灶尾
D、针头线尾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8、我国在()年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期。(难度系数:1.00)
A、2005
B、2008
C、2009
D、2010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3、岭南的端午节是在农历的()。(难度系数:1.00)
A、五月初一
B、五月初三
C、五月初五
D、五月初七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1、2008年,“晒莨染整工艺”入选为()。(难度系数:1.00)
C、司豫流人
D、乌衣南渡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4、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难度系数:1.00)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16、在广州的茶楼喝茶,结帐时应对服务员说:()。(难度系数:1.00)

六朝岭南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六朝岭南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中国农史2000年第19卷第3期六朝岭南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黄金铸 由于六朝岭南内部客观上存在的开发极不平衡状况以及文献对边远地区记载的缺略失实,学术界对六朝岭南农业开发的整体成就,始终未得出明确的评价并给予应有的肯定。

本文将六朝岭南农业发展纳入六朝岭南霸业建立、政治地位急剧上扬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并通过对史料的认真爬梳和分析,结合考古资料,较全面地论述了六朝岭南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得出了六朝岭南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结论。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南方社会开发的高涨时期,岭南的开发尤其是岭南农业的开发,成绩斐然,格外引人瞩目。

一在岭南开发史上,六朝无疑是一个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历史时期。

六朝政权定都江南,偏安一隅,又在与北方诸政权的长期对峙中,渐呈劣势,先后丧失了江淮、巴蜀诸富庶之地,土宇日蹙,财源日敝,使地处六朝政权大后方、政局相对安定的岭南地区,在王朝辖境中所处地位日显重要。

承秦汉四百余年开发之基业,至汉末三国之际,岭南开发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史载吴遣步骘领交州刺史入岭南时,步骘至南海郡,“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

”①岭南已具备一定的定都条件。

吴末,“吴有说谶者曰:吴之败,兵起南裔。

”②“说谶者”实为谙熟当时天下大势的奇人,吴之“南裔”恰即岭南地区,“兵起南裔”又必以其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故谶言表明,三国末叶,岭南已初具南中国政治、军事乃至经济要地之势。

而其未能应验,则表明当时岭南雄起并左右南中国的条件尚未成熟。

南齐时,岭南社会继续发展,《南齐书・州郡志》广州条称其地“卷握之资,富兼十世。

尉佗余基,亦有霸迹。

”岭南霸迹已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日趋明朗。

梁陈之际,陈霸先之流崛起于岭南,倚恃岭南的支持,兴兵北讨侯景之乱,并以疾风暴雨之势,迅速攻克梁都建康,进而扫平各种反对力量,一统南中国,建立起以岭南为核心的陈朝政权。

关于中国古代_海上丝绸之路_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_韩湖初

关于中国古代_海上丝绸之路_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_韩湖初

收稿日期:2004-04-17;修订日期:2004-06-16作者简介:韩湖初(1939-),男,广西合浦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

E-mail:Hahuchu@第24卷第6期2004年12月 地 理 科 学SCIENT IA GEOGRA PH ICA SI NI CA V ol.24 N o.6Dec.,2004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0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韩湖初1,杨士弘2(1.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 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通过广东近年有关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¹番禺(广州)虽是岭南有名的大都会,但并非最早始发港;º中国西汉对外海上贸易和交通中心在北部湾,故其沿海地区的合浦、徐闻和日南(今越南境内)成为海丝路的最早始发港;至吴晋以后海上贸易中心始转移到番禺;»合浦与徐闻同为始发港,但合浦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其地位比徐闻更为重要,汉时也比徐闻繁荣。

关 键 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番禺(广州);合浦;徐闻中图分类号:K 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4)06-0738-082001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省文史馆、湛江市人民政府、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等有关各方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0,对中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路0)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到广东徐闻县实地考察,会后出版了5/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0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5岭南文史62002年增刊),从而推进了有关古代海丝路的研究。

同时,由黄鹤、秦柯编的5交融与辉映)))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6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海丝路的各家研究作了摘要汇编。

笔者纵观二书各方的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¹中国古代海丝路最早始于西汉,广州(番禺)当时虽是岭南的重要都会,但尚未具备成为始发港的条件;º西汉对外海上贸易中心在北部湾地区,合浦、徐闻和日南(今越南境内)是汉代海丝路的最早始发港,吴晋以后海上贸易中心才逐渐转移到番禺;»合浦处于北部湾北部沿岸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汉时其地位比徐闻重要,也比徐闻繁荣。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6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6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6年)田静一、著作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魏全瑞、黄留珠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掌控权谋/森林、郭智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4月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雷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雷玉平主编//西安出版社2006年5月秦王扫六合(画说汉唐文明丛书)/徐卫民//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图说天下·秦汉(中国历史系列)/龚书铎、刘德麟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中国文化小通史·秦汉三国/王春瑜主编、张涛、袁法周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中国古代瓦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申云艳//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早期秦文化研究/徐卫民、雍际春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西安北郊秦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文化论丛(十三)/秦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富谷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华县东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二、论文(一)秦汉文化通论1、史论千秋功过谁与评说——漫谈秦始皇与汉武帝/安作璋//文史知识2006-1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杨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1战国秦汉之际的小农与国家/于凯//社会科学战线2006-1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李传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秦汉时期“悍罪”论说/贾丽英//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1上郡阳周县初考/张泊//文博2006-1略论秦文化的军事性及其成因/刘美、郝梅梅//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06-1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李根蟠//中国史研究2006-1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从“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李传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东南天子气”之演生与江南区域政治格局的形成/张灿辉//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秦汉户籍制度的管理机制与功能/涂明凤//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秦汉汉中郡变迁/雷震//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1论广西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商贸经济/梁旭达//广西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王子今//宁夏社会科学2006-2《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研讨提纲/张传玺//南都学坛2006-2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社会转型的动因分析/梁宁森//学术交流2006-2怀王之约与汉承秦制/王勇//史学集刊2006-2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温乐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秦汉县丞尉设置考/邹水杰//南都学坛2006-2《奏讞书》与秦汉法律实际应用/蔡万进//南都学坛2006-2简论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文霞//学术论坛2006-2论秦汉时期的宰相/甄鹏//理论学刊2006-3从杂税透视秦汉历史/韩帅//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七年弹指一挥间:奏秦汉史料之强音/谭洁//中国图书评论2006-3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朱宏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王子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秦汉时西南地区外来移民的迁徙特点及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古永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王子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秦汉时代之南越道德生活/高恒天//广西民族研究2006-3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马晓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3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高恒天//青海民族研究2006-4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刘跃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4秦汉时代之西南夷道德生活/高恒天//贵州民族研究2006-4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何海龙//贵州民族研究2006-4试析秦汉以来浙东文化之特色/蔡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4论先秦到两汉宗族形态的变迁/赵沛//学习与探索2006-4秦汉时期的汉越民族关系/王文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秦汉建置乌江流域郡县考/张定福//贵州文史丛刊2006-4赀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臧知非//文史哲2006-4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王爱清//社会科学辑刊2006-4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高崇文//考古学报2006-4“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李珩//文史哲2006-5秦汉社会势力及其官僚化问题:以商人为中心的探讨/卜宪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5项羽“避仇于吴中”考/董惠民//浙江社会科学2006-5“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李珩//文史哲2006-5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封禅——对封禅礼形成的学术思想探源/葛志毅//学习与探索2006-5 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学思想的变异/韩星//孔子研究2006-5战国秦汉城市人口结构初探——以农民问题为中心/宋仁桃//史学月刊2006-5秦汉四大“铁王”/王贤辉//产权导刊2006-5“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文史哲2006-5血雨腥风“促进”民族大融合——春秋战国及其秦汉时期的东北/王禹浪//东北之窗2006-5浅论秦汉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项羽/卢国朝//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从出土简牍看秦汉“隐官”的主要来源/刘向明//嘉应学院学报2006-5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易宁//求是学刊2006-6秦汉“重农抑商”的历史原因及其影响/谢瑞东//农业考古2006-6秦汉贫民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于振波//南都学坛2006-6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国家公有奴隶制/吴宇虹//东北师大学报2006-6小议秦汉惩治官吏的立法/王凯旋//史学月刊2006-6秦汉唐的骑兵与马/王世平//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先秦两汉非优漫谈/洪之渊//文史知识2006-7试析王夫之秦汉史论中的伦理价值倾向/朱志先//理论月刊2006-7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张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8秦汉时期“属国”涵义浅议/安梅梅//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汉“刀笔吏”考/张俊//怀化学院学报2006-9略论秦汉时期的禁锢/吕红梅//求索2006-9秦汉时期的司法职务犯罪/田振洪//兰州学刊2006-9秦汉官制中“御史大夫掌副丞相”问题再剖析/吴旺宗//理论月刊2006-9张耳陈余反目成仇/孙晓春//现代交际2006-10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李庆新//史学月刊2006-10试论秦汉徙豪政策与其王朝兴亡关系/明慧//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汉的髡、耐、完刑/杨晓莉//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汉时期君臣关系性格的演化/邱立波//社会科学2006-11先秦秦汉时期监狱制度叙论/张兆凯//文史博览2006-11浅议秦汉官吏法的几个特点/王彦辉、于凌//史学月刊2006-12秦汉时期的中印交通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朱宏斌//安徽农业科学2006-14秦汉时期的形法相地相宅术/金身佳//怀化学院学报2006-S1略论秦汉财政状况的发展演变/朱卫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2、考古文物研究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辛德勇//历史研究2006-1秦汉萯阳宫地望考/程义、王亚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辛德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1秦汉时期贵州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邱洪//贵州文史丛刊2006-1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郝诚之//阴山学刊2006-1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卜宪群//南都学坛2006-1阿房宫西边界确定——阿房宫考古队2005年新进展/李毓方、娄建勇//文史知识2006-3古咸阳城考/张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秦始皇陵与汉阳陵陶俑的比较研究——探讨秦汉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党小娟//文博2006-3关中东部帝王陵墓考证/张始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眉县成山宫秦汉瓦当之研究/王力军//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李庆新//史学月刊2006-10成山宫秦汉瓦当研究/王力军//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二)秦文化专论1、史论为荆轲送别的白衣冠不是丧服/王书辉//[台]历史月刊2006-1秦统一初年置三十六郡考/后晓荣//殷都学刊2006-1秦始皇时期的北方边政经略/郑承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里耶秦简九九表初探/王焕林//吉首大学学报2006-1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郝诚之//阴山学刊2006-1秦统一初年置三十六郡考/后晓荣//殷都学刊2006-1秦代的告诉制度/程政举//殷都学刊2006-1秦兵马俑游客体验的ASEB分析/张宏、赵荣、李绍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试说秦始皇打算用禅让方式传王位/杨皑//文史杂志2006-1出土文献与秦文化研究/徐卫民//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试论秦都文化及其发展/王朝晖//规划师2006-1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陈蓉蓉//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从沙丘遗诏看秦始皇的社会建设思想/卜宪群//光明日报2006-1-24秦代县行政主官称谓考/邹水杰//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权利规范学术的思想史实践:从“焚书令”看意识形态对知识形态的区分与控制/雷戈//南京师大学报2006-2秦末谋士范增劝项梁立楚后之评议/吴大康、张维慎//唐都学刊2006-2秦朝“以吏为师”及其相关问题考辨/杨东晨、杨建国//阴山学刊2006-2《商君书》“以奸民治善民”论探析/李禹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权力规范学术的思想史实践——从“焚书令”看意识形态对知识形态的区分与控制/雷戈//南京师大学报2006-2论秦二世不是赵高的傀儡/陈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看军功爵制对秦人社会生活的影响/董平均//人文杂志2006-3商鞅的法律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启示/祁家能、吕中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秦代的公文记录/高荣//鲁东大学学报2006-3浅析秦代灵活的商业政策/刘素娜//五邑大学学报2006-3“礼”与秦人丧葬习俗/冯莉//文博2006-3战国时期秦国统一策略的演变/王保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4秦王朝的政策取向与认同危机/王勇//社会科学辑刊2006-4东西两犬丘与秦人入陇/王学理//考古与文物2006-4长平之战赵降卒被秦坑杀数新探/张箭//齐鲁学刊2006-4重新定位“县啬夫”的思考/苏卫国//史学月刊2006-4战国时期秦国统一策略的演变/王保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4秦王朝的政策取向与认同危机/王勇//社会科学辑刊2006-4论秦朝灭亡标志/章曰春//船山学刊2006-4论李斯的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帝国发展的影响/高旭//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从秦的兴亡看秦文化的特质/王客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5谈秦朝妇女地位的提高/白冬//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论秦始皇与齐文化/邱文山//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6楚秦选择术的异同及影响——以出土文献为中心/刘乐贤//历史研究2006-6《商君书》对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构思想/王蕾//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6“千古一相”李斯之死/朱成文//中学历史教学2006-6李斯的教训/孙晓春//现代交际2006-6秦“沙丘之变”探析/李云豪//人民政协报2006-6-5秦始皇“书同文字”新探/臧知非/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商君书·徕民》与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孙斌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读秦三札/张文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周秦农业文化的对接与变异/樊志民//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论《秦誓》为秦穆公人才思想“倡议书”/王晖//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岑仲勉先生有关秦史的部分论述/任建库//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国陇西县郡二题解析/刘雁翔//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王政时期秦国的经济形势/张琳、贾小军//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论周秦“治道”及其影响/阎晓君//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秦“文公获若石”之神灵观与商周天帝崇拜之比较/刘明科//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雍秦文化研究现状及宝鸡地区的多种古文化/刘亮//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秦始皇遗诏真伪辨析/张占民//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秦隋现象简论/张文立//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试论秦人崛起的历史因素/朱学文//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对匈奴的战略措施/张宁、张敏//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释“闾左”/袁仲一//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代列卿问题发微/沈刚//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早期经济中畜牧业的再认识/任建库//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使黔首自实田”新解/赵理平//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军军服供给及其相关问题讨论/郭向东//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代兵器的生产和保管/张军、陈治国//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周秦文化的交汇带/王学理//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火未殃及兵书谈/田旭东//西部考古(一)257-262页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司马迁与秦人从死葬俗/张仲立//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隋速亡原因的逻辑分析/李玉梅//宜宾学院学报2006-10秦文化的尚武倾向/徐卫民//光明日报2006-11-27秦朝速亡的教训及其启示/井琪//理论学刊2006-11秦国嫪毐为匈奴人之推测/葛承雍//历史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2、考古文物研究蒙恬所筑长城位置考/贾衣肯//中国史研究2006-1郑国渠的设计思想浅谈/孙亚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湖北襄樊市区附近的秦移民遗存探讨/黄尚明//考古与文物2006-1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2006-2阿房宫概念与阿房宫考古/杨东宇、段清波//考古与文物2006-2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朱思红//文博2006-2四川青川出土秦“为田律”木牍的重要价值/黄家祥//四川文物2006-2秦都雍城都城形态与规划/潘明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2“南岈北岈”与西垂地望/祝中熹//陇右文博2006-2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化学组成初步研究/容波、李华、王亮、曹军骥、董俊刚//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版)2006-2,秦刻石的文化信息/赵嘉朱、胡一雅//炎黄文化研究(第三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2月秦代祭祀玉人/师小群、王蔚华//文博2006-3旬邑县秦直道遗址考察报告/国家文物局秦直道研究课题组、旬邑县博物馆//文博2006-3秦俑坑新出土铜戈、戟研究/蒋文孝、刘占成//文物2006-3陕西丹凤县秦商邑遗址/商鞅封邑考古队//考古2006-3石鼓文及其时代研究评述/杨宗兵//考古与文物2006-3秦始皇陵园范围新探索/朱思红//考古与文物2006-3咸阳塔尔坡秦墓墓主身份考/谢高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浅析秦朝“半两”币形的哲学内涵/张安礼//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咸阳任家嘴秦墓的主要收获/岳起、秦鸣//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论四川盆地的秦人墓/李明斌//南方文物2006-3“禁中”不独为“宫中”考——龙岗秦简“禁中”新史料的启示/马彪//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阿房宫”、“阿房前殿”与“前殿阿房”的考古学解读/王学理//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史记·六国年表》秦王纪年九问/关守义、罗见今//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再现秦始皇的地下王国//科学世界2006-4陕西泾阳县秦郑国渠首拦河坝工程遗址调查/秦建明、杨政、赵荣//考古2006-4关中秦墓葬分析/赵士禛//文博2006-4西北农林科大战国秦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与文物2006-5秦人木椁墓浅论/张海云、孙铁山//考古与文物2006-5秦始皇陵封土建筑探讨——简释“中成观游”/段清波//考古2006-5西北农林科大战国秦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与文物2006-5秦陵兵马俑·铜车马研究脞谈/王关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睡虎地秦墓竹简》词语札记十则/朱湘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5寻找阿房宫/宫一宁//百科知识2006-6“绿面俑应为军中傩人”质疑/王锐//文博2006-6秦始皇陵新出土的青铜鹤/武丽娜//文博2006-6谈秦始皇陵园的规模/徐卫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试论秦文化中的围沟墓及其相关问题/田有前//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秦陵陶俑”名实考/李吕婷//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7补论不其簋的器主和年代/李学勤//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释“王负剑”/袁仲一//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人的三处白帝之祠/王子今//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礼县圆顶山秦墓铜器琐谈/张懋镕、田旭东//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田亚岐//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汧邑非秦都考/雍际春//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史党社//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上郡置县考——兼谈秦上郡的东界/后晓荣、田小娟//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中国古代围沟墓相关问题研究/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试说甘肃省博物馆藏春秋秦鼎/祝中熹//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两次调查之心得/许卫红//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初探秦都雍城兴起的历史地理原因/丁晓雯//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秦筝溯源/李子伟//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西犬丘”“秦”二国并立说/魏春元//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屈肢葬浅析/李翠香//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秦置都邑于“汧渭之会”地点再探讨/焦南峰、田亚岐//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礼县秦公墓之盗掘与秦国早期历史研究/秦明智、林健//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考古资料所见先秦时期秦人交通陕甘的几条路线/田静、史党社//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说古道“金”——浅议益门二号墓出土的金器/郝明科//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试析秦简《日书》辰、戌、丑、未四季土/王光华、李秀茹//求索2006-9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路线考略/张天恩//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都邑”问题讨论/史党社//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关于秦都咸阳的地下水位/王子今//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从秦代夯土建筑看中国古代夯土版筑技术的发展/李秀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中国古代单辕车系驾关系新探/党士学//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郭淑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置郑县的考古学观察-华县东阳墓地秦墓的发掘/王志友//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调查简报(二)武丽娜//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蒙恬再评议/宋超//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公王陵墓制管窥/胡进驻、张卫星//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刘占成//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陵石马甲与秦汉骑兵装具研究/王关成//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俑坑出土铜箭镞初步研究/蒋文孝、邵文斌//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从秦陵出土文物所见相关彩绘纹饰他探讨秦纺织品类的发展/党焕英//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出土文献编年》续补(二)/王辉、王伟//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篇》新探/刘次沅、马莉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俑正名理应重视/王学理//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秦始皇陵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刘占成//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古代阙制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三出阙为基础/段清波//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三、綜述、书评、简讯1、综述、会议讯息2005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王万盈//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2004年中国大陆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综述/黄留珠//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2004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战国·秦汉史的研究/仲山茂//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6早期秦文化研究综述/徐卫民//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早期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晓雯//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昭惠//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2005年秦汉史研究综述/李焕青//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112、书评、书讯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有机结合的范例——序《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刘庆柱//中国文物报2006-2-1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臧知非//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2七年弹指一挥间:奏秦汉史料之强音/谭洁//中国图书评论2006-3《西安南郊秦墓》出版发行/柳原//考古2006-4《石鼓文通考》序/王辉//文博2006-4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专制皇权关系的思考——读《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卜宪群//中国文物报2006-5-4《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2000)》出版发行/萧汶//考古2006-8张金光《秦制研究》介评 /黄留珠//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再现辉煌——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臧知非//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3、简讯、短论阿房宫遗址附近发现战国排水管//新京报2006-1-3战国排水管道惊现西安//南京日报2006-1-3陈景元:兵马俑跟秦始皇无关/王彬//文摘报2006-1-8秦俑军阵之谜待揭/赵争耀、任浩东//三秦都市报2006-1-8秦代排水管道惊现阿房宫/王乐文//人民日报2006-1-9阿房宫遗址出土秦代排水管规模大保存整实属罕见//北京娱乐信报2006-1-8神禾原发现战国秦陵园可能是秦始皇祖母陵寝//西安晚报2006-1-10西安发现大型秦陵园遗址疑为秦始皇祖母墓//北京娱乐信报2006-1-12西安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园/冯国//汕头特区晚报2006-1-12疑发现秦始皇祖母墓/冯国//广州日报2006-1-12墓主疑为秦始皇祖母/冯国//劳动报2006-1-12西安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园/冯国//南方日报2006-1-12西安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战国秦时期陵园建筑遗址——墓主疑为秦始皇祖母//大河报2006-1-14 兵马俑:奇迹背后是感动/杨利娜//中国旅游报2006-1-20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陈景元//中国科学探险2006-2江苏宿迁发现秦汉下相城遗址/张萍萍等//中国文物报2006年2月8日拯救阿房宫//法制周报2006-2-20文物管理体制缺陷造成阿房宫遗址保护不力/陈安庆//法制周报2006-2-27阿房宫遗址范围大小成悬疑/赵争耀//三秦都市报2006-3-12陕西阿房宫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深圳商报2006-3-13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时期秦陵园遗址/郭青//陕西日报2006-3-18秦俑附近一具秦代遗骸为“洋劳工”/北京晚报2006-6-29始皇陵首现白人遗骨证明2200年前中西已有交流/李宁源//新闻晚报2006-29修建秦陵时曾有洋劳工/赵争耀//三秦都市报2006-6-29DNA鉴定证实“老外”曾修秦陵//法制日报2006-6-29秦兵马俑坑旁葬有“洋劳工”//新闻午报2006-6-29考古专家惊人发现:秦兵马俑坑旁葬有“洋劳工”//楚天都市报2006-6-29欧洲人曾参与建设"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新华社//羊城晚报2006-6-29兵马俑坑旁埋“洋劳工”/新华社//南洋商报2006-6-29秦始皇兵马俑挖出“洋劳工”遗骸(图)/新京报2006-6-30;石家庄日报2006-6-30始皇陵现白人遗骨证明2200年前中西已有交流/浙江工人日报2006-6-30DNA鉴定:秦兵马俑坑旁葬2200年前“洋劳工”/联合早报2006-7-2修建秦始皇陵曾使用“洋劳工”/张立中//西部时报2006-7-2阿房宫考古获重大进展//北京晨报2006-8-2阿房宫遗址西边界确定/赵争耀//三秦都市报2006-8-2凤翔豆腐村遗址确认为秦都雍城制陶作坊区(图)/原建军、梁靖//西安日报2006-8-14秦始皇祖母墓:文字无人能识棺椁曾被火烧//西安日报2006-8-15秦国作坊挖出秦俑“祖先”/新华社//竞报2006-8-17;西部商报2006-8-17秦都发现制陶作坊出土最早“秦砖”“秦俑”/丁静、都红刚//新华网2006-8-17“秦砖汉瓦”可能张冠李戴/王乐文//人民日报2006-8-18这三十年来我一直是批驳秦俑馆的挑战者/高明勇//江南时报2006-11-18“千古第一道”将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白瀛//云南日报2006-12-24秦直道将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新华社//三秦都市报2006-12-25让秦始皇好端端躺在地宫里/郭志坤//光明日报2006-12-26专家考证: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陈怡//东方早报2006-11-30。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历史上的岭南:地形、交通、行政区划与民系(之一)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历史上的岭南:地形、交通、行政区划与民系(之一)

5
岭南地形
2020/8/2
6பைடு நூலகம்
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韩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 原)。珠江三角洲,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 角洲。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以西江流域的高要、北江 流域的清远、东江流域的惠州为界;一般狭义的珠江 三角洲较小,新会、高明、山水、增城、东莞、深圳 连线以内。
台地:台地以雷州半岛的电白和高州以西,分布最为 普遍。
2020/8/2
8
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往是沿着南岭山地的河 谷进行,这些河谷就是历史上的过岭通道。其中 的大庾岭横浦关道是江西、广东之间最重要的一 条交通线,在秦统一前就存在了,唐玄宗开元四 年(716年,张九龄重修)。
穿越岭南的道路定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秦出兵平南越,开“新道”,设南海郡、 桂林和象郡,发卒50万人分作五军,各军驻一地。 “新道”筑成后,从关中经汉水顺流下长江,分 别转赣江和湘江,越过岭南后,可直取番禺。
2020/8/2
10
2、三角洲的开发
宋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只在边缘的平原、谷地、台 地等地方;三角洲因年年受淹,故称潮田,收成不稳定。 宋代及其以后,三角洲的潮田因建堤保田,使其成为收成 稳定的高产田。
2020/8/2
11
清代的广东
2020/8/2
12
三、岭南的民系
五岭山脉与南海的阻隔使广东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相对封闭的地域形成了岭南独特的民系、生活习俗、语言等。 岭南自两宋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府、客家和潮州(福 佬)三大民系。组成三个民系的族群,与北方中原汉族和岭 南土著有着较大的族缘、血缘和文化渊源的关系。历史上, 北方汉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原生地陆续南迁到广东的不 同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各自保留着十分明显的区 域文化特色的广府、客家和福佬(潮州)三个稳定的居民共 同体。

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

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

其“ 虽为 岭 海小 郡 , 而 假道 者无 虚 日 。 ,’凡 趋 闽趋
广 者 , 靡不 经 焉 。 ” ⑧
西 路交通线 , 唐代 主要 是安南线 与 琶州线 。 安南线 , 实际上是唐人贾耽所记“ 安南通 夭 竺道 ”,
其 中由安南 今越 南 河 内 沿 红 河西北 上 锵转而
南诏 的路线 。 琶 州线 则是由 琶州 今 广西 南 宁
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
陈伟 明
唐代岭 南 内 陆交 通 , 若 以 广州为 轴心 , 北可 抵沐 洛 , 东 北与江南 沟通 , 西 出 大 理 , 东 通 闽 浙 , 初 具 全 方位 的交 通 格局 。 至 宋代 , 随 着社会 政 治经 济的 发展 , 岭南交 通基本 格局 除沿袭唐代 之 外 , 又有 了两 个 明显 的变 化 一 是交通道 的增 辟 , 二 是交通 路 线 的 整治 与管理 水平 的提高 。
遇 兼管灵 渠 ·‘
’,
通 塞 以 时疏导 ,
秩满无朗 ,
例减
举 员 。 兵兴 以来 , 县道苟且 , 不 加 之意 , 吏部 差
兹 , 亦不复系衔。 渠日 浅涩 , 不胜重 载。 乞今广
西转运 司 措里修复 , 伴 通 浦运 。 仍体 两 邑令 系衔
兼 管 , 务要 修治 。 ” ⑦而 且 相邻 地 区 不 相 统 属 的交
罗 扶 、 磨 巨 今 贵 州 安 龙 县 内 、 自把 国 、 古
石 城郡 治今云 南 由靖县 、 善阐府 治 今 公南 昆 明 市 、 至 大 理国 , 共 程 。
二 是 由横 山寨经特磨道 怡 今 云 南广 南县
的路线 。 也 由横山寨始 , 经上安县 、 安德州 、 罗 博州 、 阳县 今广西百色县西 、 隘岸 今云 南 富宁县东北 、 那 郎 今云南富宁县东北 、 西

唐代市舶使始置时间考辨

唐代市舶使始置时间考辨

唐代市舶使始置时间考辨作者:潘洁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3期摘要:唐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繁盛的关键时期,市舶使的设立则是唐代外贸、对外交往中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因此关于市舶使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热点,且论著颇丰。

唐代初遣市舶使的确切时间,学界尚无定论。

文章拟结合近年来新见墓志碑刻、纪传、诗文等材料,对上述问题展开考察、讨论。

关键词:市舶使;始置时间;岭南1 市舶使的出现岭南是中国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孔道,而广州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为中国九大都会之一。

①《晋书·吴隐之传》载:“广州包山带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②《旧唐书·王方庆传》记述:“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③即唐代广州和东南亚地区的海贸往来已经绵延不绝。

天宝七年(748)鉴真途经广州时,看到城外“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有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其舶深六、七丈。

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

④往来居留广州的外国客商如此之多,足见海贸昌盛。

广州很早便参与我国海上交通贸易,到唐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猛。

因此,管理海外贸易成为广州地方行政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过历代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海贸管理机构,东晋以来一直是由广州地方政府长官及僚属兼管蕃舶交市,例如南朝王僧孺出任南海太守时,“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以半价就市,又买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

”⑤唐初继承此传统,仍由地方长官收纳关税,管理海外贸易。

岭南外贸十分兴盛,不少地方官吏借管理之机中饱私囊,“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

’”⑥“自开元已来四十年,广府节度清白者有四:谓宋璟、裴伷先、李朝隐及(卢)奂”。

⑦清廉的地方官竟成为少数。

虽然“市舶”作为海外贸易管理行为历史悠久,但专职管理海贸的“市舶使”出现较晚,在《唐六典》《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旧五代史·职官志》中都没有明确记载。

六朝1

六朝1

论六朝岭南政区激增无滥置之嫌黄金铸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南方开发的高涨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朝政权定都江南,在与北方诸政权的长期对峙中,渐显劣势,土宇日蹙,使得岭南在六朝政权中所处地位日见重要,为岭南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六朝岭南政区的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的。

在六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岭南政区获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引人瞻注。

六朝岭南政区的发展状况,可从表1的纵向发展和表2的横向比较中获得一个概括的了解。

12表1显示出六朝岭南政区获得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

在大约300年间,岭南州郡两级政区数,由三国吴时的7个增加到南朝陈时的89个,这意味着六朝末岭南州郡两级政区数已是六朝初期的12.71倍。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岭南政区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有关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西晋广州下辖7郡,刘宋时发展为2州19郡,萧齐时为2州25郡,萧梁时已达20州65郡,陈朝虽经裁并,仍有15州约60郡之多3。

刘宋泰始七年(471年)分交、广两州地新立之越州,刘宋时辖9郡7县4,至萧齐末年已发展为20郡55县5。

西晋苍梧一郡领地,东晋时发展为4郡,刘宋时5郡,萧梁时达4州16郡,南朝陈时继续发展,为4州18郡6。

西晋高要县地,至刘宋时发展为8县,南朝陈时达到10县7。

刘宋明帝时,广州辖19郡166县,领县数及郡县两级政区数之和均居刘宋辖境20州之首8。

萧齐明帝时,广州辖23郡188县,其领县数及郡县数之和继续雄居萧齐辖境24州首位9。

表2则反映出六朝末岭南州郡政区数(89)已占据了陈朝辖境全部两级政区数(154)的57.79%。

仅就此指标而言,南朝陈政权已有半壁以上江山依重于岭南了。

其中,今广西、广东两省(区)的州郡政区数高居陈政权辖境10省(区)州郡政区数的第一、二位。

但海南省的州郡政区数却位居10省(区)的倒数第一位。

六世纪前的交趾与内地交通

六世纪前的交趾与内地交通

六世纪前的交趾与内地交通[摘要] 自汉代在今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及交州以来,交趾、交州就渐成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直到唐设立安南都护府,被“安南”一词所代替。

交趾,为今越南北部,自古就与中原来往不断,在经过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交通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这一时期古代中越交通道路的特点:具体交通线路尚不明晰;主要以水路为主;功能主要为军事战争使用;交通中合浦的地位尤为重要;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格局。

由于道路畅通,两地之间人民往来不断,互通有无,从而双方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交州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原与南海诸国交往的前沿大门。

[关键词]六世纪前;交趾;内地;交通交趾,为今越南北部,是为汉代郡县之一。

东汉时(203),交趾刺史部立为州,自此始有交州之称,其地约今越南北部、中部北区以及我国两广南部广大地区。

在唐设立安南都护府以前,交趾、交州之词是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

交趾自古就和内地交往密切,交通一直不断。

即使在中原动乱之际,交趾与内地交通也没有中断。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中言:“是时(汉末)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爕不废贡职”[1],可见尽管战乱纷扰,而两地的道路仍是可以通行的。

在经历了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水陆交通都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道路的基础。

中越交通肇始于何时?中国典籍记载远古帝王都曾南下,抚“交趾”之地,而《尚书大全》卷3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时期,有交趾之人来到中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

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可见在很早时期交趾与中原就相互来往了。

但是由于这里交趾一词泛指南方,并不表示特定区域,且上述记载大多为传说,因此还不为信史。

《水经注·叶榆水》卷37引《交州外域记》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学 月 刊 2006年 第10期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李庆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关键词]秦汉六朝;岭南;考古发现;海外贸易;海洋文明[摘 要]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两广地区、南海诸岛以及越南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秦汉六朝时期的有关南海交通与海外贸易的遗址、遗物,展示了岭南社会经济一向的海洋特色,大大改变了岭南的古史景观,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篇章。

[中图分类号]K872;K232;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20214(2006)1020010208On the Communication in Lingnan and South China Sea in the Qin2H an and Liuchao Periods from the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L I Qing2xin(I nstit ute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 rap hy,Fu dan Universit y,S hanghai200433,China)K eyw ords:the Qin2Han and Liuchao periods;Lingnan;the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external trade;ocean civilization Abstract:Since1950’s,external trade in South China Sea has been discovered in Guangdong and many archaeological sites about the communications in Guangxi regions,various islands in South China Sea,Vietanm,etc were discovered. These relics bring out the ocean feature of the social economy of Lingnan,which not only changes the sight of the ancient history of Lingnan but also enriches the ocean civilization chapter of ancient China. 公元前218年,秦朝征发50万大军南伐百越,郡县其地,岭南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经过南越国、两汉和六朝诸时期的开发,岭南社会经济灿然改观,成为南方海外贸易的门户。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广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秦汉六朝时期的遗址、遗物,例如广州秦汉船台遗址、南越国文帝陵、南越国宫殿遗址、贵县罗泊湾汉墓、合浦与徐闻等地的汉代海外交通遗址、遂溪南朝金银器以及波斯银币窖藏。

这些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岭南的古史景观,也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中国上古史、中古史的内容。

相关考古成果如广州市文管会等所编《广州汉墓》、《西汉南越王墓》,广西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以及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三大发现》等著作,都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准和学术价值。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学术研究也取得可喜进展,如张荣芳、黄淼章先生的《南越国史》、胡守为先生的《岭南古史》、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的《广东通史》(古代上卷)等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专著。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希望结合文献资料与近年两广、南中国海及越南等地的考古新发现,着力探讨秦汉六朝时期岭南与海外的经贸联系,以揭示岭南社会经济的海洋特色。

一秦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之君”,开始把岭南纳入帝国版图。

但是残暴的秦朝不久在陈胜、吴广农民军的冲击下分崩离析,秦将赵佗在岭南拥兵割据,以番禺为国都,建立起南越国。

汉朝初年,南越国达到鼎盛,势力东到闽越,西抵黔滇,南至越南中部,与北方的匈奴并称“强胡劲越”。

南越立国90余年,其贡献不仅仅在于按照秦汉制度在岭南推动封建化进程,促进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发,还大大推进了先秦以来不断发展的海外交通与南海贸易。

先秦时期岭南与南海地区已经有比较密切的经济交往。

秦朝南征百越,目的之一就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1](《人间训》)秦军分5路征百越,其中一路“处番禺之都”,说明番禺(即今广州)在秦代已经是一个有名的都会了。

《史记》介绍国内比较著名的9个“都会”,包括邯郸、燕、临、陶、睢阳、吴、寿春、宛、番禺;番禺为“珠玑、犀、瑁、果、布之凑”。

[2](《货殖列传》)《汉书》也列举国内7个“都会”,分别是邯郸、蓟、临、江陵、寿春、吴、番禺;该书说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番禺,其一都会也”。

[3](《地理志》)番禺能成为国内商业屈指可数的重镇,与秦代特别是南越国时期经济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

番禺地区是岭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已经拥有相当规模和很高技术水平的造船业。

1975年和199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两次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发掘秦汉造船工场的船台遗址。

船台的规模很大,共有三个,呈东北2西南走向,平行并列。

根据造船专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造船工场主要生产适应内河与沿海岸航行的平底船,载重量在30~60吨。

船台的年代,始于秦统一岭南,一直沿用到西汉文、景之际。

①这说明,在南越国时期,番禺已经成为能够成批制造内河与沿海航行船只的造船基地。

[2](p283~285)1986年,在广州市东山农林下路发现一座南越国时期的木椁墓,出土一艘彩绘木船模型。

船上前舵有12位划桨木俑,后部是两层木楼。

考古学家肯定,这是一艘楼船模型。

1982年,南越国文帝陵在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被发现,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岭南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现。

在东耳室出土的B59号提筒器腹中部有一组羽人船纹饰,共有船4条,首尾相连,船身修长呈弧形,两端高翘像鹢首鹢尾;船上有羽旌、长杆、羽纛、木鼓等物。

每船有羽人5个,饰长羽冠,有的持弓箭,有的持短剑,有的执首级,有的击鼓,有的执俘虏,船尾1人划桨。

每只羽人船饰以水鸟、海龟、海鱼。

从人物形象看,应是越人在船上杀俘祭河神(或海神)的图像。

[3](p50~54)类似风格与内容的纹饰在岭南、西南乃至越南也有发现。

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了一件铜鼓,鼓身上的龙舟竞渡、羽人舞蹈图案,风格与南越王墓提筒器图纹类似。

[4](p26~28)可能制造于公元1世纪属于越南“东山文化”的铜鼓,鼓身的纹饰描写了头载羽毛的勇士乘战船前去作战的场面,船上设有船舱和作战平台,显示东山民族是一个面对海洋生活的社会群体。

也有人认为,这些铜鼓所绘船纹图饰,就是古代越人远航的海船。

[5](p51~53)2004年1月,笔者前往越南沿海港口进行南中国海移民与贸易史调研,在顺化一间饭店发现一件瓷器,上面的羽人舞蹈纹饰与上述图案风格都极为相似。

古代越南与华南居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上述器物的纹饰,生动地刻录了古代越人擅长舟楫的生活场景,让人惊叹古代越人具有海洋特色的传统艺术的恒久生命力。

从考古发现看,南越国时期船只的推进器有楫、桨、橹,还有尾舵、爪锚等,同时期相比技术很先进。

到目前为止,广州汉墓已经发现12件种类不同的木船或陶船模型(不包括南越国墓葬出土的),由此可以窥见秦汉时期岭南地区造船业的发达与进步,这是发展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的基本条件。

南越国时期的岭南与东南亚有海上交通贸易是不成问题的,广州南越文帝陵出土不少与海外交通相关的珍贵遗物,大大丰富了我们认识秦汉时期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对外关系史的相关内容。

据报道,南越文帝陵出土的镂孔熏炉、象牙、乳香、圆形银盒和金花泡饰等器物,都与海外贸易有关。

在广西贵县、梧州的南越国墓葬中,也发现有铜熏炉、陶熏炉、陶象牙、陶犀角等器物。

这些东西在与南越国相邻的长沙,也有部分出土,但在中原地区则较为罕见。

香炉的出土,说明熏香在南越国时期很流行,而香料除了本地生产外,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可见南越国与南海地区当时存在着可观的香料贸易。

出土于南越文帝陵主棺椁“足厢”的银盒最引人注目。

此物通高12.1厘米,腹径14.8厘米,重572.6克。

盖与器身饰有蒜子形互间排列的纹带,系捶打(左金右碟)而成;子口合盖、腹盖相合处各饰一条穗状鎏金纹带。

银盒的造型与纹饰风格都与汉代及其以前的金属器皿不同,而在波斯帝国(前550~前330)的金银器中却不难找到类似标本,如波斯帝国早期都城厄克巴坦(Ecba2 tana)出土的薛西斯王(XerxesI,前485~前465)金钵刻铭和苏撒(Susa)附近出土的阿塔薛西斯王(Arta Xerxes,前465~前424)银盘刻铭。

可以断言,这是一件来自海外的舶来品。

有意思的是,这件器物内尚存药丸半盒,而器上刻有汉字,可能是墓主喜爱之物,生前用来盛放药物,死后①近年有些学者对“船台说”提出质疑,认为该遗址是南越国时期宫殿建筑遗址。

有关考古挖掘与研究还正在进行之中。

被用以陪葬。

另有金珠泡饰,出土于墓主身上,共32枚,直径1.1厘米,高0.5厘米,焊接工艺极为高超,与中国传统金银钿工迥异,而与西方出土的多面金珠上的小珠焊接法完全相同。

据国外学者H.Margon研究,这种焊珠工艺在公元前四千年两河流域的乌尔(Ur)第一王朝已经出现,随后流行于埃及、克里特、波斯等地,亚历山大东征后流传到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

在南越国文帝陵西耳室出土的陪葬品有原支大象牙一捆,共5支,并排堆放。

最大的象牙长126厘米,体形粗壮。

此外还有刻画象牙、象牙算筹、残牙雕器等3种。

经鉴定,原支大象牙为非洲象象牙,与亚洲象的纤细型象牙不同,不属岭南本地象牙,应该是海外贩运而来。

[4](p285~286)[5](p209,138,345~347)如此之多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物品在番禺发现,证明最迟至秦汉之际,从南越国到波斯。

这些物品据分析可能是转辗接驳,“重译而至”;航行其间的,可能有波斯商人、印度商人、东南亚商人,当然还可能有中国商人。

广州汉墓出土了不少外国人形象的陶俑,正是当时东西方在海上密切交往的见证。

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交往至晚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闍那迦《利论》一书曾谈到公元前四世纪以前的“支那帕塔”(Chinapatta),也就是中国制造的丝织品,并指出这些丝织品与印度的土产丝织品的区别。

广州南越国文帝陵出土了种类繁多的丝织品,在这方面并不亚于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

经科学检测,丝织物种类可分为绢、罗、纱、锦,原料大多数为蚕丝。

这说明其时的番禺地区已有种桑养蚕的经济活动,而且具备了大量生产高品质丝绸的能力。

从墓中出土的“超细绢”来看,南越的缫丝、织造工艺相当高超,这种绢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320×80根纱,为目前所见汉代绢中经纬密度最高的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