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及解析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及解析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热云归岫,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进参差③到夜深。

【注释】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酉源。此诗乃此时所作。②龙、云:指君臣风云际会。③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点“夜坐”。“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更显深夜静穆,“入”点明风露渗入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久坐。

B.颔联写周遭的夜景。“洞龙熟睡”暗示南宋政权已不存在,“云归岫”化用陶潜“云无心以出岫”形象地表现出遗民闲居的情态。

C.颔联化用诗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长,绕树三吨,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眷念故国故君和决不屈服于元朝的情怀。

D.尾联叙写了诗人高楼独坐、望断征鸿、深夜吹箫等行为,同时化用屈原“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诗意,含蓄表达对故主的思念。

(2)本诗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借“梦”与“剑”来表达情感,两首诗歌借此表达的情感内蕴有何异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

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①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释】这首《木兰花令》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八月。是时,作者由定州贬往英州、惠州。途中,经江西虔州。造口:又名皂口,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滨赣江。才叔:不详。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梧桐叶上三更雨”,唐代诗人温庭筠《更漏子》中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作者在此巧妙用典。

B.上片后两句“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看似写的是秋微凉,其实写的是人凉。

C.下片“梦中历历来时路”,由此可见词人所走路途遥远,一路风尘带雨,想来也是十分辛苦。

D.“尊前必有问君人”,表明即使被贬在外,也还会在人前尊敬地问到君王的情况。

(2)本词最后一句“为道别来心与绪”,道出作者哪些心绪?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苏轼

屋土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释】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鸟儿殷勤招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水像鱼鳞似的泛起波纹,描绘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巾翠袖”相同。

C.“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毅然起身,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②。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裒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安石父王益首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此诗是作者寒食节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诗人的情思就如同被春风吹拂的杨柳千条万缕。

B.颔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诗人流下的眼泪很多,以致于使冶城潮水上涨。

C.颈联“雪争出”与“朱早凋”相对,写出诗人头发斑白、容颜早衰的状况。

D.尾联表达了诗人不甘心过打渔砍柴的生活,而要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愿望。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这首诗是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29岁的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时所作。元珍是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