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中的传统音乐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歌剧中的传统音乐元素
摘要:从最初西方歌剧传入我国到《白毛女》的诞生,歌剧本土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学堂乐歌、儿童歌舞剧、秧歌剧,还是话剧加唱、戏曲改良的创作手法,都是作曲家对歌剧本土化的尝试,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中国歌剧中的合理运用是中国歌剧形成并最终受到大众喜爱的
重要原因。
关键词: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传统音乐元素
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意大利语意为“为音乐而作的戏剧”,是用音乐和歌唱实现其戏剧行为的表演,融合了舞台布景和角色服饰的综合性的艺术样式。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歌剧在我国的萌芽,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所创作的《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歌舞剧被认为是中国歌剧的滥觞。此后马可、贺敬之等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作的《白毛女》被认为是中国歌剧诞生的标志。
如今,中国歌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发展模式日渐成熟,大量传统音乐题材的运用是其广泛受到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歌剧发展历程
中国歌剧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与歌舞音
乐)与外国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是中、外戏剧、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结果。①从最初西方歌剧传入我国到《白毛女》的诞生,中国歌剧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清末民初歌剧在我国的传播
早在明代,就有大量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习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科学、艺术。由于统治阶级的兴趣,西方音乐在明清时期得以在上层社会广泛推广。据传在清乾隆时期上演过意大利喜歌剧《好姑娘》,但由于当时的禁海、禁教以及戏曲的空前发展使得歌剧并没有在我国生根发芽。而此时,由于禁教活动迁往澳门的西方传教士以澳门为据点,继续开设教会学堂传播西方文化和音乐。早在19世纪50年代,《守财奴》、《军中女郎》、《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游吟诗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宠姬》、《茶花女》、《西西里的晚祷》等剧目就经常在澳门上演。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环球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歌剧团开始来华演出。1905年,上海歌剧协会成立,歌剧协会成立后,上演了《假面舞会》、《乡村骑士》、《汤豪舍》等多部歌剧中的序曲、合唱、重唱和咏叹调等歌剧中的片段。
19世纪末,因修建中东铁路,沙皇俄国向东北铁路沿线派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随行眷属,还附设了医院、教
堂等机构以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1904年,伊万诺夫在哈尔滨开设剧院并邀请多个俄罗斯剧团来哈尔滨演出。从1907
年开始,西比里亚科夫、卡莱翁斯基、卡尔拉舍夫、格尔斯多尔夫、邱加耶夫等俄罗斯歌剧演唱家都曾来过哈尔滨演出。
这一时期,歌剧虽然开始在我国演出,但由于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歌剧作为殖民文化的一部分,再加上演职人员大都是外国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使歌剧在当时只是停留在小众的欣赏层面,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2.学堂乐歌
19世纪末,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新式学堂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重
要地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就曾上书光绪皇帝,建议在新式学堂里开设乐歌课,但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未得以实施。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宗旨的“公民道德”教育,音乐正式纳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沈心工、曾志?搿⒗钍逋?这些音乐教育先驱们为这一时期所编的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大都是外来曲调填词而成,其中有不少曲调来自西方歌剧
中的片段,例如李叔同所编《大中华》,曲调来自于意大利
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第一幕第三场中的乐队进行曲;沈心工所编《竹马》的曲调来自于自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罗恩格林》中第二幕中的婚礼合唱《结婚进行曲》。因此
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意义重大,它为我国贡献了一批优秀的声乐作品,为西方音乐理论和歌剧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3.中国歌剧萌芽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很多国外留学生开始著书立说的介绍西方歌剧的发展状况和歌剧的
基本知识。在这一背景下,以黎锦晖为代表创作的儿童歌舞剧被认为是我国歌剧的萌芽。
黎锦辉自幼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做小学教员时,就教授中国传统歌曲,并尝试用民间乐曲填词,编作教材。他还对戏曲曲艺也进行了深入学习,并与京剧名伶言菊朋等人发起了“明月音乐会”,致力于白话文国语和平民音乐的儿
童教育,这些都为他今后的歌舞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丰富的阅历使黎锦晖从自己的歌舞曲创作领域迈向了
充满戏剧性的歌舞剧创作,成为中国歌剧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他早期的创作只是表演唱形式的叙事歌,舞蹈化的表演唱、对唱、等表演形式。这种叙事歌不同于歌舞剧,这只是一种抒情的舞台演唱,并不产生戏剧性。之后所创作的《麻
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儿童歌舞剧都有了明显的戏剧性,歌舞起到烘托剧情的作用。他在创作中采用分幕分场,广泛吸收中西音乐元素,角色语言鲜活,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黎锦晖所作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歌剧,但其戏剧性的创作语言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和探索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4.中国歌剧诞生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的诞生后,影响很大,为我国歌剧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后歌剧本土化的探索和论战就没有停歇过,出现了以张曙、王泊生等为代表的戏曲改良派,代表作《王昭君》;以田汉、聂耳等为代表的话剧加唱派,代表作《扬子江暴风雨》、《桃花源》;以陈歌辛、陈大悲为代表的音乐剧派,代表作《西施》。但由于时局动荡,作曲家缺乏对歌剧的认识,加之民众对于传统戏曲的审美惯性,导致这些尝试最终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歌剧样式。1938年,为庆祝中共成立17年暨抗日战争一周年,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红色歌剧《农村曲》被创作出来。在延安演出了20余场。但由于创作的急促性和功能性,《农村曲》在民族化的问题上有些不成熟。但其为后来的歌剧进一步本土化打下了基础,也影响了歌剧的创作倾向和态度。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向广大工农兵学习仅仅是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