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金属-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铝的难溶化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的难溶化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336fa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6.png)
铝的难溶化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铝的难溶化合物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难以溶解的铝化合物。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它的化学性质却相对稳定。
一些不易与水或酸发生反应的铝化合物具有难溶性,这也是铝的一个重要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铝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生产设备,铝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铝的难溶化合物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铝氧化物是铝的一种典型难溶化合物。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铝矿石中,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铝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高温、高压或强酸碱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
这使得铝氧化物在玻璃制造、陶瓷材料、耐火材料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铝磷酸盐也是一类重要的难溶化合物。
铝磷酸盐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防火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铝磷酸盐不仅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
总之,铝的难溶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铝的难溶化合物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铝的难溶化合物进行概述,介绍其重要性和研究背景。
同时,对本文的目的进行明确阐述。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铝的难溶化合物。
首先,会对铝氧化物进行探讨,包括其产生方式、性质特点以及广泛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将对铝磷酸盐进行阐述,探讨其特性及在工业和科研领域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铝的难溶化合物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进行讨论,指出该领域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旨在全面展示铝的难溶化合物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加深读者对该领域的理解,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主族金属-铅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主族金属-铅及其化合物(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d0893d81c758f5f61f67d8.png)
系列二 主族金属专题4 铅及其化合物一、铅单质(1)铅是密度很大、熔点很低的软金属,平常呈暗灰色,新切开的铅表面有金属光泽,这是因为Pb 在常温时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切开后与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铅保护膜:2Pb+O 2+CO 2=====Pb 2(OH)2CO 3。
(2)Pb 与稀盐酸可以缓慢反应,但因生成难溶的PbCl 2覆盖反应物而使反应终止:Pb+2HCl=PbCl 2↓+H 2↑,由于此种特性,工厂或实验室常用它做耐酸反应器的衬里和制存或输送酸液的管道设备;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氢气Pb+4HCl(浓)=====△H 2[PbCl 4]+H 2↑;在氧气存在时可以溶于醋酸,生成弱电解质Pb(CH 3COO)2:2Pb+4CH 3COOH+O 2=====2Pb(CH 3COO)2 +2H 2O ;铅还溶于稀硝酸中,生成易溶的Pb(NO 3)2:3Pb + 8HNO 3(稀)=====3Pb(NO 3)2 + 2NO ↑+4H 2O ,由于Pb(NO 3)2难溶于浓HNO 3,故在配制Pb(NO 3)2溶液时,应该用稀HNO 3。
二、铅的氧化物(1)PbO 俗称“密陀僧”,难溶于水,两性偏碱,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PbO+2HCl=====PbCl 2+H 2O ; PbO+2NaOH+H 2O=====Na 2[Pb(OH)4](2)Pb 3O 4,又名铅丹,可以认为是铅酸铅Pb 2(△)Pb (△)O 4,其组成可由下面的实验加以说明:Pb 3O 4+4HNO 3=====2Pb(NO 3)2+PbO 2↓(棕黑)+2H 2O(3)PbO 2是一种溶于水的两性氧化物,其酸性强于碱性;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氯气:PbO 2+4HCl=====△PbCl 2+Cl 2↑+2H 2O ;可以将Mn 2+氧化为MnO 4-,5PbO 2+2Mn 2++4H +=====5Pb 2++2MnO 4-+2H 2O三、铅的其他化合物(1)Pb(CH 3COO)2有甜味,俗称“铅糖”,易溶于水,难离解,毒性大。
第十八章f区元素主要内容镧系元素的基本性质镧系元素的
![第十八章f区元素主要内容镧系元素的基本性质镧系元素的](https://img.taocdn.com/s3/m/fd03ec3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a.png)
第十八章 f 区元素?? 镧系元素的基本性质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镧系元素的相互分离镧系元素的存在提取和应用锕系元素概况重点难点:镧系元素电子结构名称镧系收缩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镧系元素的存在制备及用途镧系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镧系元素的分离方法及原理锕系元素电子结构名称及与镧系元素的相似性熟悉镧系元素电子结构名称镧系收缩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了解镧系元素的存在制备及用途重点掌握镧系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了解镧系元素的分离方法特别注意溶剂萃取法及离子交换法的原理简单了解锕系元素电子结构名称及与镧系元素的相似性 2学时§18.1 镧系元素18.1.1 基本性质概述有关f 区元素定义的争论仍在继续一种意见将镧系和锕系分别界定为La 之后的14 种元素和Ac 之后的14种元素结果是镧系不包括La 而锕系不包括Ac 另一种意见是镧系应包括La 而锕系应包括Ac 各有15 个元素“稀土” —别致有趣的名字稀土的英文是Rare Earths 18 世纪得名“稀”原指稀贵“土” 是指其氧化物难溶于水的“土” 性其实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稀少性质也不象土而是一组活泼金属“稀土” 之称只是一种历史的习惯Hf4 周期表元素中基态f 轨道最先在镧系元素出现,镧系元素的某些基本性质,可见书里表中所列。
对镧系元素的基本性质,着重强调规律性。
1. 镧系元素分组二分组三分组和四分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2. 镧系元素的电子构型和性质3. 氧化态特性4. 单向变化与离子半径(镧系收缩)要讲清其概念产生原因和产生的后果5. 峰谷变化与原子半径6. 周期变化和离子的颜色Ln3离子的颜色在晶体和水溶液中很有规律可从电子构型上讲7. 奇偶变化与元素的地壳丰度18.1.2 重要化合物1 氢氧化物和氧化物Ln3的盐溶液中加入氨水或NaOH 等得到镧系元素的氢氧化物沉淀LnOH3 这些氢氧化物的碱性与CaOH2 接近但溶解度却要小得多LnOH3 开始沉淀的pH 值由LaOH3 至LuOH3 依次减小LnOH3 的溶度积也按同一方向减小镧系元素的氧化物可由氢氧化物加热脱水或某些含氧酸盐如草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甚至硫酸盐加热分解的方法制备通式通常为Ln2O3 三价铈盐在空气中加热分解生成CeO2白色或淡黄色而镨盐和铽盐则得到混合价态氧化物Pr6O114PrO2 Pr2O3 棕黑色和Tb4O72TbO2 Tb2O3 暗棕色镧系元素氧化物属碱性氧化物不溶于碱而溶于强酸中高温灼烧过的CeO2 难溶于强酸需加入还原剂如H2O2 以助溶镧系元素氧化物是一种盐转化为另一种盐的重要中间体 2 LnIII的重要盐类化合物重要的可溶盐有如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重要的难溶盐有如草酸盐碳酸盐氟化物和正磷酸盐镧系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均可得到氯化物酸性水溶液通过浓缩可得氯化物结晶LnCl3 nH2On6 或7 直接加热LnCl3 nH2O 时发生部分水解LnCl3 nH2OLnOCl2HCln-1H2O 无水氯化物是电解法制备金属的起始物通常要在氯化氢气流中或NH2Cl 存在下或真空脱水的方法制备NH4Cl 存在下抑制LnOCl 生成的反应如下LnOCl2NH4ClLnCl3H2O2NH3 从水溶液中析出的硫酸盐通常是水合硫酸盐除硫酸铈为九水合物外其余皆形成八水合物Ln2SO4 8H2O 硫酸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XLn2SO43yM2SO4zH2OxLn2SO43 yM2SO4 zH2O 式中的M 代表Na或K或NH4 碱金属硫酸盐浓度较低时xyz 值分别为1 1 2 或1 1 4 硫酸复盐的溶解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处理以镧铈镨钕等为主的矿物时利用硫酸复盐较低的溶解度与溶液中的大量Fe3分离水溶液中的Ln3离子与H2C2O4 生成难溶于水的水合草酸盐Ln2C2O43 nH2O 一般情况下n10 但也有n679 和11 的由于草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也难溶可使镧系元素与许多其他金属离子分离开来3 CeIV和EuII的化合物与酸性介质相比碱性环境实现CeIII至CeIV的转化容易得多例如空气能将LnIII溶液中沉淀出来的LnOH3k r OHC3 氧化为CeOH4 4CeOH3O22H2O4CeOH4 白色黄色CeOH4 开始沉淀的pH 值约为0.71.0 比LnOH3 低得多工业上分离铈利用CeOH4 与LnOH3 碱度的差别控制pH 约为2.5 用稀硝酸可溶解LnOH3 而将CeOH4 留在沉淀中与CeIII转化为CeIV的条件不同相反的转化往往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酸性溶液中的Ce4为强氧化剂以铈IV 盐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叫铈量法用铈量法测定铁的反应为Ce4Fe2Ce3Fe3 铈量法的优点是容易提纯CeSO42 2NH4SO4 2H2O 配制标准溶液时可以直接称量而不必用其他基准物标定标准溶液可较长时间放置加热煮沸也不易分解与KMnO4法不同可在HCl 介质中滴定Fe2 这是因为稀HCl 介质中Ce4与Cl-的反应缓慢而且发生在与Fe2反应完成之后不生成中间氧化态副反应少Ln3离子中只有Eu3能被Zn锌粉锌粒或锌汞齐还原还原反应为2Eu3 aq Zns2Eu2aqZn2aq 与Eu3相比Eu2aq与Ln3aq的分离要容易得多EuOH2 开始沉淀的pH 值较LnOH3 高得多以这种差别为基础的分离方法叫碱度法Eu2离子表现出与碱土金属特别是与Sr2和Ba2离子相似的性质例如EuSO4 和BaSO4的溶解度都很小而且属于类质同晶碱度法分离后得到的Eu2溶液中加BaCl2 和Na2SO4可使EuSO4 和BaSO4 共沉淀用稀HNO3 洗涤时沉淀中的Eu2被氧化至Eu3而进入溶液Eu2aq亦可被Fe3aq氧化Eu2aqFe3aqEu3aqFe2aq 该反应可用于Eu2的氧化还原滴定以NH4CNS 为指示剂在过量Fe3存在时出现的红色指示终点到达Eu2空气中不稳定分离和分析操作应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
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
![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a9c277934028915f814dc24f.png)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方法探究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
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Mg2+。
(6)根据置换反应。
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思维点拨1.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2.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
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测定石油及其产品非金属元素含量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测定石油及其产品非金属元素含量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d20b00f78a6529647d5331.png)
Farroha 等[ 20] 采用电位分析法同时 测定石油产 品中的二硫化物和多硫化物。该方法使用亚硫酸钠 将多硫化物、二硫化物定量转变成硫代硫酸盐, 在使 用硫化物选择指示电极的情况下, 用 HgCl2 滴定硫 代硫酸盐和硫醚。方法灵敏、准确、快速, 相对标准 偏差为 0 05% ~ 1 26% 。
ASTMD3227 电位滴 定法
硫 硫 硫醇硫
3~ 100 ( g g)
1 5~ 100 ( g g)
3~ 200 ( g g)
沸点范围 26 ~ 274 的轻 液体馏分 石油气
汽油 煤 油 液化气
试 样燃烧生成 SO2 , 与滴定液中 I- 反应, 按法拉第定律计 算消耗的电生碘电量。卤素含量大于硫含量 10 倍、总氮含 量大于 10% 、重 金属含量超过 500 g g 时有干扰
标 准编号 ASTMD3230 ASTMD4929 ASTMD6470
表 2 测定石油 及石油产品中氯含量的 ASTM 标准方法
方法名称
测量范围
适用样品
方法特点
电量法测定 无机氯
0 2~ 1000mg L
原油
灵敏度高, 速度快, 操作简单, 适用 面宽, 但很难获得重复性结果, 试验不 易控制
电位滴法测定 有机氯
Sabri 等[ 11] 采用电位法对原油和石油产品中的 元素硫含量进行测定, 分析结果比极谱法和光谱法 灵敏度高。通过优化元素硫的转化条件以及测定条
【备战2021】高考化学 专题19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1)
![【备战2021】高考化学 专题19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459b91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4.png)
专题19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高频考点解读】1.明白得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稳特点,正确明白得和把握溶度积K SP 的概念。
2.把握运用浓度商和平稳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3.把握简单的利用K SP 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热点题型】题型一 沉淀溶解平稳例一、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MnS 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Cu 2+(aq)+MnS(s) CuS(s)+Mn 2+(aq),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MnS 的K sp 比CuS 的K sp 大B .该反映达到平稳时c (Mn 2+)=c (Cu 2+)C .往平稳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 4固体后,c (Mn 2+)变大D .该反映的平稳常数K =K sp MnS K sp CuS【提分秘籍】阻碍沉淀溶解平稳的因素 1.阻碍沉淀溶解平稳的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也是要紧因素。
(2)外因以AgCl 为例:AgCl(s)Ag +(aq)+Cl -(aq)外界条件 移动方向 c (Ag +)K sp升高温度正向 增大 增大 加入少量的AgNO 3 逆向 增大 不变 加入Na 2S正向减小不变通入HCl逆向减小不变2.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溶度积(K 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同类型的电解质而言,K 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越大;K sp数值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也越小。
【专门提示】(1)沉淀溶解平稳是化学平稳的一种,沉淀溶解平稳移动分析时也一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2)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必然大,只有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才有可比性。
(3)复分解反映老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假设生成难溶电解质,那么向着生成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的方向进行。
【触类旁通】已知25 ℃时,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AgCl~1.8×10-10;AgBr~7.7×10-13,AgI~8.51×10-16,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三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小的是AgIB.饱和AgCl溶液中,c(Ag+)≈1.34×10-5 mol/LC.将氯化银置于饱和KI溶液中,固体慢慢会由白色转化为黄色D.将浓度均为1×10-6 mol/L的AgNO3溶液、KBr溶液等体积混合会生成沉淀【热点题型】题型二沉淀溶解平稳的应用例二、已知常温下,AgBr的K sp=4.9×10-13、AgI的K sp=8.3×10-17。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15章元素化学-元素的分离与鉴别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15章元素化学-元素的分离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67240b6a25c52cc58bd6be58.png)
( 2 ) 钡组阴离子的检验 在离心试管中加入几滴未知液,加入1~2 滴1 mol·dm-3 B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如果有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产生,可能有SO42-、SO32-、 白色沉淀 PO43-、CO32-等离子(S2O32-的浓度大时才会产 生BaS2O3沉淀)。离心分离,在沉淀中加入数滴 6 mol·dm-3HCl,根据沉淀是否溶解,进一步判 断哪些离子可能存在。
分析化学
阳离子Ⅰ~Ⅳ组H2S系统分析简表
Ⅰ~Ⅳ组
分别鉴定NH4+、Fe2+和Fe3+
HCl, 室温, [Cl—]=0.5mol·L-1, [H+]=2.0~2.4mol·L-1 Ⅱ~Ⅳ组 0.3mol·L-1HCl, H2S, △ 或 0.6~0.2 mol·L-1HCl, TAA △
Ⅰ组 AgCl(白),Hg2CL2(白),PbCl2(白)
选择性是指与一种试剂作用的离子种类而言的。 选择性是指与一种试剂作用的离子种类而言的。能 是指与一种试剂作用的离子种类而言的 与加入的试剂起反应的离子种类愈少, 与加入的试剂起反应的离子种类愈少,则此反应的选择 性愈高。 性愈高。 若只对一种离子起作用,该反应为此离子的特效反 若只对一种离子起作用,该反应为此离子的特效反 该试剂也就是鉴定此离子的特效试剂 例如, 特效试剂。 应,该试剂也就是鉴定此离子的特效试剂。例如,阳离 子中只有NH4+与强碱作用而放出 与强碱作用而放出NH3气。该反应是鉴定 子中只有 NH4+的特效反应,强碱就是鉴定 的特效反应,强碱就是鉴定NH4+的特效试剂。 的特效试剂。 然而,真正的特效反应不多, 然而,真正的特效反应不多,共存的离子往往彼此 干扰测定,需要将组分一一分离 一一分离。 干扰测定,需要将组分一一分离。 其中沉淀分离法是常用的方法 沉淀分离法是常用的方法。 其中沉淀分离法是常用的方法。沉淀分离法是借助 形成沉淀与溶液分离的方法。 形成沉淀与溶液分离的方法。一般是在试样溶液中加入 适当的沉淀剂,使被鉴定组分或干扰组分沉淀析出, 适当的沉淀剂,使被鉴定组分或干扰组分沉淀析出,达 到分离目的。 到分离目的。 分析化学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9fd874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7.png)
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能列举、描述、辨识钠及其化合物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
3.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从钠元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性质,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钠的活泼性的本质是容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钠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
考点考题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2020浙江7月选考第9、12题2020山东等级考第1题2019全国Ⅱ卷第11题2019江苏高考第6题考点二:碳酸钠碳酸氢2020山东等级考第2题钠2018江苏高考第3、9题2018全国Ⅱ卷第7题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主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或新型化合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等核心考点进行考查。
2.从命题思路上看,高考试题中元素化合物不单独出现,而是分散到不同题型和题目中。
选择题一般直接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填空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常以物质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微粒的检验和鉴定等形式;二是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知识相结合,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实验、计算等。
3.从考查学科素养的角度看注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构建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模型。
2.元素化合物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的载体。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基础性考点)一、钠的性质与应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银白色固体比水小,比煤油大较小较低,低于100 ℃2.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表现还原性。
极度详细的钢五大元素分析方法
![极度详细的钢五大元素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32c802b52acfc789ebc9fd.png)
普通钢五元素分析一碳硫分析用定碳定硫仪测定二硅磷锰的分析1所需试剂硝酸(1+3) (1份硝酸+3份水)2过硫酸铵(固体)①测锰混酸:硝酸银1g溶于500ml水中,加硫酸25ml磷酸30ml,硝酸30ml,用水稀至于1升。
②钼酸铵溶液:5%③草酸溶液:5%④硫酸亚铁铵溶液:6%(每100ml溶液中滴1+1硫酸6滴)⑤钒酸铵溶液:0.25%(取钒酸铵2.5g加入5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加入浓硝酸30ml用水稀至1升)操作方法称取试样和相同牌号的标样各1g,分别臵于100ml两用瓶中。
加1:3的硝酸50ml加热溶解,加固体过硫酸铵1g左右,煮沸1分钟冷却,稀至100ml两用瓶中硅的测定吸取试液和标液各2ml,分别臵于100ml两用瓶中,加(1+3)硝酸1ml,水3ml,加钼酸铵溶液(5%)5ml,在沸水溶液中加热30秒钟,流水冷却,立即加5%草酸溶液10ml,6%硫酸亚铁铵溶液10ml,在波长650mm 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定,记下试样和标样的消光值E1、E21) -锰的测定分别吸取试液和标液各5ml,分别臵于50ml的两用瓶中,加测锰混酸20ml,加过硫酸铵固体1g,加热煮沸1分钟左右,冷却稀至50ml两用瓶中,在波长530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定,记下试样和标样的消光值E2、E1E1=2) 磷的测定吸取试样和标样各20ml分别臵于两只150ml烧杯中,其中一只空白加入8ml水,另一只加入0.25%钒酸铵溶液3ml,5%钼酸铵溶液5ml,在波长470nm处用2cm比色皿进行测定。
记下试样和标样的消光值E2、E1不锈钢中九元素分析A 碳硫测定 (仪器分析)B 硅、镍、钛、磷、锰、铬。
钼测定试样溶液的制备1试剂:稀王水盐酸+硝酸 +水=1+1+12操作:称取试样和相同牌号的标样各0.1g,分别臵于100ml的两用瓶中,加入1+1+1稀王水10ml,温热溶解,注意尽量减少蒸发,冷却后稀至刻度。
(一) 钛的测定一试剂1 盐酸:1+12 抗坏血酸:4% 当天配制3 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2.5% (称取2.5克DAM溶于1+10盐酸100ml中)二操作方法吸取试液10ml两份臵于50ml两用瓶中显色液:加4%抗坏血酸5ml,放臵使Fe的黄色退尽,加1+1盐酸5ml,加DAM溶液10ml,以水稀至刻度,放臵半小时后用2cm比色皿在420nm处测定消光值,标样同时操作。
无机化学-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盐类化合物
![无机化学-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盐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ac54d844b73f242326c5f61.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或2-2型 1-2或2-1型 1-3或3-1型 2-3或3-2型
△Gøs界线kJ•mol-1 22.8
30.8
38.5
45.6
3
(2) 半定量规则:
晶格能
△sG
MX(s) M+(aq) + X- (aq)
2.7 盐类
1. 共同特点
1)基本上是离子型化合物。 只有半径特别小的Li+的某些盐(如卤化物)具不同程度的共价性
2)阳离子基本无色,盐的颜色取决于阴离子的颜色。
2. 溶解性
IA盐类易溶; IIA盐类难溶,一般与大尺寸阴离子相配时易形成难溶的ⅡA盐
IA易溶为主
难溶: K2[PtCl6]、 Na[Sb(OH)6]、
2
离子晶体盐类溶解性的判断标准
(1) 溶解自由能变: MX(s) = M+(aq) + X- (aq) △sG
以溶解度0.01 mol L-1作为易溶和难溶的“界线”
MX(s) = Mn+(aq) + Xn-(aq) (n=1或2) KSP= [Mn+][Xn-] = (0.01)2 = 1×10-4 则:△Gøs = -RTlnKSP= 22.8 kJ mol-1
法。其基本原理: 先用NH3将食盐水饱和, 然后通入CO2,溶解
度较小的NaHCO3析出:
< 15 oC, 析出
NH3 + NaCl + H2O + CO2 NaHCO3 + NH4Cl
CaCO3 CaO + CO2 NH4Cl + CaO CaCl2 + NH3 + H2O
2022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2022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297c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7.png)
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
掌握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铝单质的性质及制备知识梳理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硅。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铝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写出有关方程式)②2Al+3Cl2错误!2AlCl3④2Al+2OH-+6H2O===2[Al(OH)4]-+3H2↑⑤Fe2O3+2Al错误!2Fe+Al2O3⑥2Al+3CuSO4===3Cu+Al2(SO4)33.铝热反应实验探究(1)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及试剂作用:(2)原理:利用Al的还原性较强,高温下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3)现象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铁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4)应用①冶炼难熔金属,如Cr、Mn、V、W、Cu、Fe等;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注意: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点燃。
4.工业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1)电极反应错误!(2)总反应方程式2Al2O3(熔融)错误!4Al+3O2↑。
注意:电解Al2O3时Na3AlF6的作用是作助熔剂。
[辨易错](1)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保护铝.(2)铝制容器可以用于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说明铝不与二者反应。
()(3)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4)Al在高温下与MgO发生铝热反应制备Mg。
(5)加入Al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Al3+、NO错误!。
[答案](1)√(2)×(3)×(4)×(5)×◎命题点1铝的性质及应用1.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铝镁A.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能与N2、O2反应B。
专题3-4:副族元素-铬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专题3-4:副族元素-铬及其化合物(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6287f5fbfc77da269b1c4.png)
系列三副族金属专题4 铬及其化合物一.铬单质铬的单质是高熔点(只比碳低)和高沸点的重金属。
室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潮湿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因此常被用于制作不锈钢和镀铬。
铬也是金属中硬度最大的。
金属铬可以通过铬铁矿FeCr2O4制取,用焦炭还原就可制得铬铁合金。
该合金可用作制取不锈钢的原料。
FeCr2O4 + 4C===== Fe + 2Cr + 4CO。
如果要制取不含铁的铬单质,可将铬铁矿与碳酸钠强热而成为水溶性的铬酸盐(其中铁转换为不溶性的Fe2O3),进一步用水浸取、酸化使重铬酸盐析出。
接着加热还原而变为Cr2O3,再用铝等还原就可得到金属铬。
二、铬的化合物铬元素的常见价态为+6、+3、+2。
在酸性介质中,Cr2+具有强的还原性,+6价铬(Cr2O2-7、CrO2-4)具有强氧化性,Cr3+的还原性较弱,只有用强氧化剂才能将Cr3+氧化成Cr2O2-7,在碱性介质中,CrO2-4稳定性强。
1.Cr(Ⅲ)的还原性(1)Cr3+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成CrO2-4,2Cr3++3H2O2+10OH-===2CrO2-4+8H2O。
(2)在碱性溶液中,亚铬酸盐(CrO-2)可以被H2O2或Na2O2氧化成铬酸盐2CrO-2+3H2O2+2OH-===2CrO2-4+4H2O,2CrO-2+3Na2O2+2H2O===2CrO2-4+6Na++4OH-。
2.Cr(Ⅲ)的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Cr2O2-7具有强氧化性,但在碱性溶液中CrO2-4的氧化性要弱的多Cr2O2-7+3SO2-3+8H+===2Cr3++3SO2-4+4H2O,Cr2O2-7+6I-+14H+===2Cr3++3I2+7H2O,Cr2O2-7+6Cl-+14H+===2Cr3++3Cl2↑+7H2O,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
铬(Ⅲ)最重要的化合物是K2Cr2O7,在水溶液中Cr2O2-7和CrO2-4存在下列平衡:2CrO2-4+2H+Cr2O2-7+H2O(黄色)(橙红色)在碱性溶液中,[Cr(OH)4]-可以被H2O2氧化为CrO2-4,在酸性溶液中CrO2-4转变为Cr2O2-7。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ddbfd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c.png)
2Al2S3
在常温下,镁和铝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物薄膜,从而使金属失去光泽。由于这层氧化物薄膜能阻止金属的 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
由于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因此通常利用Al 和S的化合反应制备三硫化二铝。
⑵铝、镁与酸反应
Mg + 2HCl
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 ↑
3.工业制备镁和铝的化学反应原理
⑴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镁⑵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制取铝
通电
通电
MgCl2(熔融)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可用二氧化碳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可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将足量的Na2O和Na2O2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3.钠的氢氧化物
电子式为
,属于离子化合物,形成离子晶体。
4.钠置于空气中 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 体
分析过程,写出反应方程式
过氧化钠置于空气中首先与那种物质发生反应?为什么
5.常见钠盐
俗名 化学式
色态 溶解性(水)
热稳定性 与NaOH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碳酸钠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 易溶
b.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表现来看,金属元素总是显正价,非 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相同的金属与不同的非金属化合时,金属元素 的化合价也不尽相同,例如:
2Mg + Cl2
Δ
+2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区元素ppt课件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区元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5875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a.png)
氦
Li Be
B C N O F Ne 硼碳氮氧氟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硅磷硫氯氩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砷硒溴氪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u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碲碘氙
● F以氟化钙的形式存在于人的骨骼和牙齿中,缺 氟容易引起龋齿。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 分,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导致智力低下、聋哑、 身材矮小等。Cl是多种体液的主要成分,食物中缺 少氯时会引起多种病症。
引言
● P在人体和生命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骨骼中失 去磷,人体就会缩成一团;肌肉失去磷,就会失 去运动能力;脑子失去磷,人的一切思想活动就 会立即停止。
● Se能够抑制过氧化、抗毒性、刺激免疫球蛋 白及抗体的产生,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并为 智力发育的营养素。
P区元素概述
p 区元素包括ⅢA ~ ⅦA 族和 0 族元素。p 区元 素沿 B─Si─As─Te─At 对角线分为两部分,对角线 右上角的元素(含对角线上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对角线左下角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答案:1. B、2. D
第一节 卤族元素
3.下列物质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 )
A. 氢氟酸 B. 碘溶液 C. 碘化钾溶液 D. 氯化钠溶 液 E. 溴水 4.下列物质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氯水 B. 次氯酸钙 C. 氯化钙 D. 碳酸钙 E. 氟化氢
答案:3. B、E 4.A、B
第二节 氧族元素
HBrO2 HBrO3 HBrO4
碘 HIO
HIO3 HIO4、HIO6
钢铁中测定锰元素及锰元素的方法比对
![钢铁中测定锰元素及锰元素的方法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1d7dd1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钢铁中测定锰元素及锰元素的方法比对摘要: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钢材中锰元素的测定已成为钢铁行业中较为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化学方法在测定钢材锰元素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而近些年,光谱分析法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逐渐应用于钢材的质量控制过程中。
关键词:光谱分析化学分析钢铁引言:钢是钢材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
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
而钢含有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硫、硅、锰、磷、鉻、钼、钒等锰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钢材的特性和质量。
本文着重对钢材中锰元素的测定是钢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于钢材中锰元素的测定,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钢材中的锰元素消解、溶出,然后通过火焰吸收、分光光度法或者重量法等方法对锰元素加以测定。
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钢材生产技术的也蓬勃发展,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化学方法在测定钢材锰元素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而近些年,光谱分析法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逐渐应用于钢材的质量控制过程中。
一、钢铁中锰元素的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1.1通过实验,了解钢铁中锰的存在形式,测定意义。
1.2了解测定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
1.3掌握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原理。
1.4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进一步训练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1.5掌握用比色法测定钢材中锰含量的方法2.实验原理:2.1锰在钢铁中主要以MnC、MnS、FeMnSi或固溶体状态存在。
生铁中一般含锰0.5%~6%,普通碳素钢中锰含量较低,含锰0.8%~14%的为高锰钢,含锰12%~20%的铁合金称为镜铁,含锰60%~80%的铁合金称为锰铁。
2.2锰溶于稀酸中,生成锰(Ⅱ)。
锰化物也很活泼,容易溶解和氧化。
在化学反应中,由于条件的不同,金属锰可部分或全部失去外层价电子,而表现出不同的价态,分析上主要有锰(Ⅱ)、锰(Ⅲ)、锰(Ⅳ)、锰(Ⅶ),少数情况下亦有锰(Ⅵ),这就为测定锰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有色冶金分析,测试新工艺新技术实用手册》
![《现代有色冶金分析,测试新工艺新技术实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5e936c59b89680203d82597.png)
第五章 钴的测定
第六章 锡的测定
第七章 铋的测定
第八章 镉的测定
第九章 锑的测定
第十章 汞的测定
第十一章 钨的测定
第十二章 钼的测定
第十三章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第十四章 氧化钙及氧化镁的测定
第十五章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
第四篇 矿石中常见元素的分析测定(二)
第一章 锶的测定
《现代有色冶金分析,测试新工艺新技术实用手册》
本书作者:张万祥
图书册数:1080
出 版 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定 价:1080元
现 价:540元
《现代有色冶金分析,测试新工艺新技术实用手册》本店是实体店,坚决抵制各类盗版、劣质图书及附件,严格控制图书进货渠道,遵守国家新闻出版、发行的相关规定,直接从经过国家出版发行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出版社进货,与国图、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上海古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社科、社科文献、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科学、法律、上海外教、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武大、南大、广西师大、北京出版集团、浙江少儿、江苏少儿、21世纪、作家、春风文艺、长江文艺、接力、漓江等全国知名的300余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采购的图书均经所在地图书市场审读办公室审读合格后,方上市发行,100%正版、优质,订购速度快,数据提供及时,加工全方位,能全面符合客户的需求。
作者: 张万祥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印刷时间2013年5月
isbn:
版次:第三版
装帧:精装
纸张:胶版纸
印次:第三次
页数: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目p第二章 化学试剂
第三章 实验室技术
第四章 有色金属产品牌号规定
稀土元素的分析化学性质
![稀土元素的分析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da121d2700abb68a982fbd7.png)
立志当早,存高远
稀土元素的分析化学性质
(一)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简述稀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ⅢB 族,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元素(Ln)共17 个元素。
Ln 又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
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1,39 和5771。
其中镧、铈、镨、钕、钷、钐、铕为轻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为重稀土。
稀土元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活泼性仅次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近似于铝。
稀土金属在空气中不稳定,与潮湿空气接触会被氧化而变色,因此需要保存在煤油中。
稀土金属能分解水,在冷水中作用缓慢,在热水中作用较快,放出氢气。
稀土金属与碱不起作用。
(二)稀土元素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1.稀土氧化物
在稀土分析化学中,稀土氧化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各种稀土元素标准溶液基本上是用高纯的稀土氧化物配制而成的。
稀土氢氧化物、草酸盐、碳酸盐、硝酸盐及稀土金属在空气中灼烧均可获得稀土氧化物。
经灼烧后,多数稀土元素生成三价氧化物,铈为四价氧化物CeO2,镨为Pr6O11,铽为
Tb4O7。
稀土氧化物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中,能溶于无机酸(氢氟酸和磷酸除外)。
2.稀土草酸盐
稀土草酸盐的溶解度较小,这是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稀土总量的基础。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稀土草酸盐的溶解度增大,因此当用重量法测定重稀土元素时较轻稀土的误差大。
在800-900℃灼烧稀土草酸盐可使其完全转化为稀土氧化。
化学元素简介
![化学元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13eb850f242336c1eb95e3f.png)
化学元素介绍化学元素介绍11 氢(qīng)H 62 氦(hài)He 63 锂(lǐ)Li 74 铍(pí)Be 85 硼(péng)B 96 碳(tàn)C 97 氮(dàn)N 108 氧(yǎng)O 109 氟(fú)F 1110 氖(nǎi)Ne 1211 钠(nà)Na 1212 镁(měi)Mg 1313 铝(lǚ)Al 1414 硅(guī)Si 1415 磷(lín)P 1516 硫(liú)S 1617 氯(lǜ)Cl 1618 氩(yà)Ar 1719 钾(jiǎ)K 1820 钙(gài)Ca 1822 钛(tài)Ti 2023 钒(fán)V 2024 铬(gè)Cr 2125 锰(měng)Mn 2226 铁(tiě)Fe 2227 钴(gǔ)Co 2328 镍(niè)Ni 2429 铜(tóng)Cu 2530 锌(xīn)Zn 2531 镓(jiā)Ga 2632 锗(zhě)Ge 2733 砷(shēn)As 2734 硒(xī)Se 2835 溴(xiù)Br 2936 氪(kè)Kr 2937 铷(rú)Rb 3038 锶(sī)Sr 3039 钇(yǐ)Y 3140 锆(gào)Zr 3141 铌(ní)Nb 3242 钼(mù)Mo 3344 钌(liǎo)Ru 3445 铑(lǎo)Rh 3446 钯(pá)Pd 3547 银(yín)Ag 3648 镉(gé)Cd 3649 铟(yīn)In 3750 锡(xī)Sn 3851 锑(tī)Sb 3852 碲(dì)Te 3953 碘(diǎn)I 3954 氙(xiān)Xe 4055 铯(sè)Cs 4156 钡(bèi)Ba 4157 镧(lán)La 4258 铈(shì)Ce 4259 镨(pǔ)Pr 4360 钕(nǚ)Nd 4361 钷(pǒ)Pm 4462 钐(shān)Sm 4463 铕(yǒu)Eu 4464 钆(gá)Gd 4566 镝(dí)Dy 4667 钬(huǒ)Ho 4668 铒(ěr)Er 4769 铥(diū)Tm 4770 镱(yì)Yb 4771 镥(lù)Lu 4872 铪(hā)Hf 4873 钽(tǎn)Ta 4974 钨(wū)W 5075 铼(lái)Re 5076 锇(é)O s 5177 铱(yī)I r 5278 铂(bó)Pt 5279 金(jīn)Au 5380 汞(gǒng)Hg 5481 铊(tā)Tl 5482 铅(qiān)Pb 5583 铋(bì)Bi 5684 钋(pō)Po 5685 砹(ài)At 5786 氡(dōng)Rn 5788 镭(léi)Ra 5889 锕(ā)Ac 5990 钍(tǔ)Th 5991 镤(pú)Pa 6092 铀(yóu)U 6093 镎(ná)Np 6194 钚(bù)Pu 6195 镅(méi)Am 6296 锔(jū)Cm 6297 锫(péi)Bk 6398 锎(kāi)Cf 6399 锿(āi)Es 63 100 镄(fèi)Fm 64 101 钔(mén)Md 64 102 锘(nuò)No 64 103 铹(láo)Lr 64 104 鈩(íǔ)Rf 65 105 钅杜Db 66 106 钅喜Sg 66 107 钅波Bh 67 108 钅黑Hs 671 氢(qīng)H原子序数1,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
元素—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元素—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09ca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9.png)
p区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 ⑵铅的重要化合物 • ①铅的氧化物 • 常见的铅的氧化物有PbO、PbO2及Pb3O4 。 • 一氧化铅(PbO)俗称密陀增,有黄色及红色两种变体。
用空气氧化熔融铅得到黄色变体,在水中煮沸立即转变为 红色变体。PbO用于制造铅白粉、铅皂,在油漆中作催干 剂。PbO是两性物质,与HNO3或NaOH作用可分别得到 Pb(NO3)2和Na2PbO2。
红宝石
蓝宝石
刚玉坩埚
p区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 ②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常以铝盐和氨 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 酸或碱性溶液,但不溶于氨水。所以铝盐和氨水作用,能 使含Al3+的盐沉淀完全。若用苛性碱代替氨水,则过量的 碱又使生成的Al(OH)3沉淀逐渐溶解。氢氧化铝和酸或碱 (除氨水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锡、铅、铋属于低熔点重金属,是制造低熔点合金的重要 原料,如铋的某些合金熔点在100℃以下。这类合金可用 来制造自动灭火设备,锅炉安全装置、信号仪表、电路中 的保险丝和焊锡等。锡和铅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锡主要 用来制造马口铁(镀锡铁皮)和合金,如黄铜(铜、锌、 锡合金)、焊锡(锡和铅合金)、铅字合金(锡、锑、铅 和铜合金)。金属铅材质较软,强度低,但密度较大 (11.34g·cm-3),在常见金属中仅次于汞(13.6g·cm-3)和 金(19.3g·cm-3),常用来制造铅合金和铅蓄电池。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表1列出了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表1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融分解法利用碱性熔剂,在高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使试样中的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 化合物。熔融分解又称干法分解,其反应物的浓度比“湿法”溶解法高得多,分解能力也强得多, 但熔融时要加入大量熔剂(一般为试样量的6~12倍),带入熔剂本身的离子和其中的杂质,以及坩埚 材料的腐蚀等都会玷污试液,因此这种方法多用于常量分析。对微量、痕量分析则一般避免使用, 因为试液玷污,而且因为引入大量熔剂,盐类很多,对仪器分析不利。 2.2.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过氧化钠 NaOH、KOH是低熔点的强碱性熔剂,Na2O2是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碱性熔剂,能分解钨精 矿、辉钼矿、钽铌矿、锆英石、金红石、高钛渣等,常用铁坩埚、镍坩埚、高铝坩埚等,有时也用 银坩埚,应用于主体元素和常规元素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钨以钨酸溶液形式存在直接以光度法测 定,而钛、锆等元素则在分解后进行酸化再测定。 2.2.2 焦硫酸钾 K2S2O7是酸性熔剂,熔融时,K2S2O7在300℃开始熔化,420℃开始分解,K2S2O7与碱性或中性 氧化物混合熔融时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金红石、高钛渣、锆石、Nb2O5、Ta2O5都可用K2S2O7熔 融,熔融温度不应太高,熔融时间不应太长,熔块一般用H2SO4浸取,有时加入酒石酸、草酸铵等络 合剂,防止某些金属离子如铌、钽等水解沉淀。
现代科学仪器000202
现代科学仪器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00 No.2 P.6-8
稀有难熔金属分析中样品的分解方法
吴辛友 童坚 佟伶 李满芝
摘要 本文报道了稀有难熔金属,Zr、Hf、Nb、W、Mo、Tr 的常规分解方法、同时提出了新 的溶样技术,如高压分解溶样,微液分解技术以及微波增压分解技术等新的溶样方法、试验证明上 述新溶液样技术可以理想地,解决诸多的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的消解问题。 关键词 稀有难熔金属 消解方法
3.1 高压分解溶样
样品和溶剂在密闭的容器内于高温高压下分解,随着温度的增加,容器内压力随之增加。在较 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无机酸的酸性增强,分解过程加快,于是难熔的物质被分解。现行高压溶样分解 有两种:一种是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分解,另一种是将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的反应容器封装在 耐高压的金属罐中,俗称高压罐或高压溶样器。 在封闭的玻璃管中分解方法是将溶剂和样品密封在硬质玻璃管内,玻璃管置于敞口或密封的钢 筒里,加热使样品分解,此法所用的溶剂为王水、HCl+NaClO3、氯、溴等,对难熔金属分解应用较 少。难熔金属分解多用聚四氟乙烯高压溶样器分解,因为可使用HF-HNO3、HF-HCl-HNO3、HFH2SO4、HCl-HNO3等溶剂,对钛铁矿、钽铌矿、锆英石、金红石、钛渣以及TiO2、ZrO2、HfO2、 Nb2O5、Ta2O5及硬质合金等难溶矿物和化合物溶解十分方便,在恒温箱250℃以下反应1-4h至8h即可 完全分解,其主要特点:使用溶剂量少,避免环境污染,减少试剂污染,有利于痕量元素分析。
Decomposition method in analysis of rare and refractory metals
Wu Xinyou,Tong Jian,Tong Ling,Li Manzhi (GRINM Bei Jing 100088)
Abstract The principle and demand of decomposition methed for rare and refractory samples,such as Zr, Hf,Ta,Nb,Mo,W,Ti are discussed,The selection of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new decompositon techniques are also touch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compositon method for foregoing 7 metals,and their alloys and compounds in any other analytical methods is expressed in meters,which are of referential value to analysts engaging in analysis of rare and refractory metals. Key words rare and refractory metals,decomposition method
3 试样分解技术
常用的试样分解都是在敞口的容器内在常压下加热分解,对于易于分解的试样是简便快速的。 但对于某些难熔金属化合物不仅延长溶样时间,消耗更多的试剂,由于时间延长,暴露在大气环境 中,致使试样组分损失玷污,甚至导致分析失败。为此新近发展了高压溶样和微波溶样技术,已成 功地应用于分解难熔金属及化合物。稀有难熔金属分析中特别是痕量分析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新 技术。
3.2 微波分解技术
/qikan/periodical.Articles/xdkxyq/xdkx2000/0002/000202.htm(第 3/6 页)2006-11-27 14:12:24
现代科学仪器000202
利用酸与样品混合液中极性分子在微波电磁场作用下迅速产生大量热能,促使酸与试样更好的 接触和反应从而加速样品溶解,故又称微波辅助酸消解法。工业和科研用的微波频率900~ 2×104MHz,民用微波炉输出功率在600~700W,可在5min内提供180×103J的热能。微波消解技术早 期用于生物样品的湿法消解,以后发展用于无机物料分析,特别使用于难溶物质的分解。微波消解 技术又分为增压微波溶样和常压微波溶解法。 3.2.1 增压微波溶样法 增压微波溶样法即在密闭容器中通过微波加热使样品进行消解的方法,它兼有微波加热和高压 消解技术的优点,它能使在常压下不能或很难用酸分解的样品能迅速分解,一般在20min内即可分解 完全,减少或避免易挥发元素的损失,减少试剂用量,降低空白值,减少环境污染。在实际工作中 用于稀有难熔金属最难分解的矿物、氧化物、及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等均取得成功。例如TiO2、
1 试样分解方法的原则和要求
稀有难熔金属分解溶解方法与其它元素的分解方法一样要遵循其基本原则:(1)要求试样分解完 全,使待测组分完全转入溶液;(2)待测组分不损失,不引入;(3)不引入其它干扰元素;(4)利于后续 分析测定。以求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不同的是稀有难熔金属的性质都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而 且根据其在军工、航空、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上的广泛应用,要求其纯度高,对某些杂质元素有特 殊要求,对分析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更要重视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试样分解方法的使用。要选 择最佳的分解方法,使用最适宜的分析试剂,得到适于后续测定的试液介质,保证分析过程顺利进 行。例如:测定铌铪合金中的Zr、Hf,选用HF-HNO3溶解将铌钽与锆铪等分离,再将锆铪组分以HF
2.1 酸碱分解法
在稀有难熔金属的分解方法中,使用单一的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作为溶剂应用较少,这 主要由于单一的酸不易使难熔金属分解,即使将其溶解也易形成难溶性的酸性物质,如钨溶于硝酸 时生成难溶性的钨酸。多数情况下用两种以上酸组成混合溶剂,广泛用于稀有难熔金属的分解,充 分发挥它的溶解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分析对象,待测元素及精度,选用分析纯、优级纯、高 纯、MOS纯等不同级别的试剂。 2.1.1 氢氟酸-硝酸 氢氟酸是难熔金属常用的溶剂,它是弱酸,但它之所以是一种有效溶剂在于它的强络合能力, 它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硝酸具有氧化性,除金和铂族元素外,多数金属都能溶于 硝酸。若硝酸和氢氟酸混合,对溶解Zr、Hf、Nb、Ta、W、Mo、Ti及其合金特别有效,也可用于溶 解钨矿、锆英石、钽铌矿及碳化物等。 2.1.2 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溶剂。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贱金属溶于硫酸,浓硫酸会使许多元素氧化。 硫酸的特点是沸点高,热的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能力,可用于分解钛矿、TiO2、钽铌矿等,可 用于破坏试样中的有机物。若用HNO3、HCl、HF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分析测定有干扰时,常加入 硫酸蒸发冒SO3烟,使低沸点酸挥发除去,配制成硫酸介质溶液,为采用ICP-AES法测定提供有利的 保证。硫酸的沸点由于加入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钾而升高,其分解的效果得到改善。例如25mL硫 酸+10g硫酸铵能分解1g TiO2,同样适用于ZrO2、钽铌矿、W-Co、W-Cu等合金。 2.1.3 盐酸 盐酸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稀有难熔金属中多用它与某些氧化性的溶剂组成混合溶剂,如HClHNO3组成王水,HCl-H2O2都具有强的溶解能力 2.1.4 磷酸 磷酸属于中强酸,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W(IV)、Mo(IV)等在酸性溶液中都能与磷酸形成无色 络合物。某些合金钢如铌铁、钨铁、钼铁常用磷酸作溶剂,许多难溶性矿石,如铌铁矿、钽铁矿、 钛铁矿都能被磷酸分解。磷酸特别适用于分解氧化物,主要利用它的难挥发性和强络合性,磷酸在 高温时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焦磷酸和聚磷酸。但是用磷酸分解难熔金属多用于化学分析,在AAS,ICPAES,ICP-MS分析中难于应用。 2.1.5 高氯酸 高氯酸是一种强酸,热浓高氯酸是强氧化剂和脱水剂。在稀有难熔金属分析中利用高氯酸驱除 低沸点酸,例如钨精矿中钨酸铵灼烧法就是利用它驱除HCl、HF、HNO3等。 2.1.6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它的氧化还原电位,随酸度提高而增强。过氧化氢能够利用催化作 用加速对试样的氧化作用,钨粉、钨条、钨酸盐、钼粉、钼条、钼酸盐等试样以水润湿,分数次滴 加过氧化氢可在室温中使其完全溶解,反应十分剧烈。也有用H2O2-HCl溶解金属钨。金属钼可溶于 氨性H2O2中。在H2O2中加入络合剂往往加速溶解。如以H2O2-HF溶解钨铁,用H2O2-柠檬酸或酒石 酸可溶解钨、钼及其合金都可得到有效的结果。
现代科学仪器000202
2 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
试样分解方法一般分为溶解法和熔融法。溶解法是将试样直接溶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熔融法是将试样与适宜的熔剂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待测组分转为可溶性化合物,然后以水或酸 浸取熔块。这两种方法在稀有难熔金属分解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中有时还需将两种分解方法结 合起来,即将试样经酸处理后,不溶性残渣再以适宜的熔剂进行熔融,然后浸出溶质与主液合并。 如钨精矿中WO3的测定,则用HCl-HNO3-HClO4溶解使钨酸析出分离,试样中不溶性残渣用碱熔融 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W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