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对于初三历史期末试卷的分析,会让你发现不足点并加以改正。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初三历史期末试卷的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一、试题分析:1、题型题量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

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三种题型。

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

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分析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其他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况:列举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答瓦特的较多,蒸汽机与蒸汽机车混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

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

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3、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

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知识是能力之源。

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修改版]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修改版]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6人,总分为5306,均分为;及格数58人,及格率%;优秀数85分以上有14人,占%;差分数1人,差分率二、试题分析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

内容包括九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满分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4--26分之间。

出错较多的是3、8、10、12几个小题。

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1、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时间的把握一直是个难点,一旦出现考察时间的题就容易出错;2、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二)简答题本试题共14分,满分占到%,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12分之间。

16小题扣分的原因是人名字有错别字,有个别学生基础的东西都没记住。

17题大部分学生能得到分数,但对于分数较低的学生来讲,这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印象,导致答案五花八门。

(三)材料题本试题总分16分,得满分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14分之间。

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的不理解,如(2)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创造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换一种问法,也许学生会答出《人权宣言》。

失分较多的集中在(5)题,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分析说明题本试题总分18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6—8分左右。

第(1)大多数学生能想到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

(2)小题,大部分学生得不了满分,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对这种题型答题方法没有掌握了,大部分学生能写出改革内容,但不会分析说明,导致丢分较多。

(3)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分,中国史学生已经遗忘,丢分较多。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 本次初三历史试卷(人教版),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共15题)、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共20空)、材料分析题(共30分,包括3个小题)和简答题(共20分,1个大题,包含2 - 3个小问)。

2. 考试范围。

- 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中的世界近代史部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二、成绩分析。

1. 总体成绩。

-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6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0分。

从整体来看,成绩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5 - 75分之间。

2. 各分数段分布。

- 90 - 100分:5人,占总人数的1%。

这些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综合分析能力都很强。

- 80 - 89分:15人,占总人数的3%。

他们基础知识牢固,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可能存在一些小的知识漏洞。

- 70 - 79分:30人,占总人数的6%。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一些较复杂的材料分析题上理解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

- 60 - 69分:50人,占总人数的10%。

他们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方面存在不足。

- 50 - 59分:60人,占总人数的12%。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存在较多漏洞,在答题时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史实不够清晰。

- 40 - 49分:80人,占总人数的16%。

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上失分较多。

- 30 - 39分:160人,占总人数的32%。

这些学生基础知识严重不足,对历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学习方法不当。

三、试题分析。

1. 选择题。

- 考点分布。

- 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第1 - 3题):如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例如第1题:“文艺复兴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德国”,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起源地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篇1)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2、针对增加的新题型,多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及近几年的中考动向,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及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
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单位:年级九年级学科:历史分析人:
一、试卷总体评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下册,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第二部分是材料分析题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对所给历史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此题丢分多,特别是探究性题目,原因是:一是学生审题不细。审题不细造成漏答;没有把握关键语句,造成错答。二是没有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三是部分学生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
二、成绩统计
班级
人数
平均分优秀ຫໍສະໝຸດ 数优秀率及人数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九一
43
55.8
6
14%
23
53.5%
92
18
九二
42
58.6
6
14.3%
25
59.5%
86
12
九三
46
49.8
2
4.4%
22
47.8%
86
8
总评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热门4篇)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热门4篇)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期中考试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一、教师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

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二、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

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

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

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

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本次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合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覆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等多个方面。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部分:学生普遍表现较好,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在一些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题目上存在理解困难。

填空题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题目,但在一些涉及历史时间和地点的题目上,部分学生表现出记忆不够准确的情况。

简答题部分: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简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困难。

材料解析题部分:学生的表现一般,主要问题在于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强化记忆、定期复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四、总结本次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整体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水平。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在实际应用和表述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符合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难度适中,知识点多且面广,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对学生成绩和试卷特点进行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九年级八个班级学生的总平均分数为86.57分。

选择题正确率高于材料分析题,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巩固。

材料分析题出现了很多丢分的情况,说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需提高。

本次期末检测前30名的最高分为98.5分,及格率为96.75%,优秀率为23.33%。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试卷的设计和题型多样化,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

试题基础性强,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编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考生作答心理,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难度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保持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稳定的基础上,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为选择题,共50分。

学生的得分平均在42分左右。

试题类型符合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并且结合实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是第5题,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第9题考察的是宋代分裂割据形成统一的朝代,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徘徊于隋朝和元朝之间。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历史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

我们还需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提高,以提高教学质量。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总体情况概述本次初三历史考试共设置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试卷难度适中,题目设计较为合理。

根据试卷回收情况和同学们的考试反馈,总体考试质量良好。

二、试题分析1. 选择题本次考试的选择题部分设置了20个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选择题的题目设计较为多样,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既有直接询问历史事件的题目,也有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的题目。

2. 简答题本次考试的简答题设置了5个题目,每题10分,共计50分。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思维能力。

题目设计较为灵活,既有要求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的题目,也有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题目。

整体难度适中,对于细节把握能力和条理性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

3. 论述题本次考试的论述题设置了3个题目,每题20分,共计60分。

论述题是对学生综合应用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真实考验,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设计较为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论述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整体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考试结果分析根据班级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本次考试的得分情况如下:平均分为75分,优秀生占比15%,良好生占比55%,及格生占比20%,不及格生占比10%。

从考试结果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为良好,基本达到了考试要求。

但一些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时,表达不够清楚和准确,需要加强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需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理清知识脉络和关联,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2. 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范围为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试卷6页,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整套试卷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全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题目类型涉及材料分析类、图表类、表格类、对比类、漫画类等多种类型,比较灵活。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学生得分情况:(二)错题分析及出错原因:1、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其表现形式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材料中已提示为城市里,所以应选择手工工场。

本课为九上13课的内容,因为河北省中考不考查世界古代史,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就直接从近代史开始了,虽然对古代史也做了简要概述,但缺少知识的连续性,再加之又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概念本就不好理解,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很难理解并掌握。

6、考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但本题是倒着考的,具体给了在教育上的变化,问为什么变化。

本题出错一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应变能力还不够,正这问会,倒着问也应该会,三是对这一变化还是不理解。

9、在讲印度民族大起义时候重点强调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当本题出现“唤醒了一种独立意识”,学生就自然选择了印度民族大义,我想,这也应该高兴,起码说明学生是认真听了,但是忽视了时间。

时空观念是学历史最基本的素养,但是那么多事件那么多时间也确实难以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确实要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记住时间。

11、此题为否定选择“不正确的是”,审题不认真。

15、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控。

一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清,二是对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功能不理解。

以上为选择题错误率比较高的题,下面是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21、此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和崩溃。

一是时间写错,强调多次没有问时间是不必写的,然后还写,关键还写错了时间,很多同学后面的事件写对了,就错在了时间上;二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没有掌握,此题是工业革命与印度民族大义器的关系,说明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联系没有掌握,教师还是要注重宏观教学。

九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共有257名考生,其中一班平均分70.6分,最高分85分,优秀率2.1%,及格率85.1%;二班平均分60.1分,最高分78分,优秀率为0,及格率51.1%;三班平均分32.3分,最高分66分,优秀率为0,及格率为2.3%。

二、试题分析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比例为0.07:0.86:0.07,题型也较全面,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期末调研试题。

三、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8、16、24几个试题。

第8小题,试题罗列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出台的文献,学生产生错误,将答案选择为a。

第16小题是出错率较高的题,原因是学生分析能力的欠缺,认为十月革命不可能开启现代化的模式,也属于对“现代化”这个词的不理解。

第24小题,无正确答案,学生无从作答。

(二)材料分析题28题第一小题第一问,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材料找到苏俄在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但第二问苏俄政府采取的对策只有小部分学生答对,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第二小题出错原因:学生没有审清问题,不能做到认真阅读材料。

第三小题是学生对材料设计的内容不能做到准确的分析。

29题第一小题考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照抄材料一,只能适度给分。

第二小问,大部分学生答案为二战,说明学生时空概念的混乱。

最后探究列强选择战争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较差,导致得分率不是很高。

四、采取措施夯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选择题是失分较高的题,满分和高分的试卷很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要突出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活用,注重以小专题纵、横向整理归纳知识。

复习的第一阶段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

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2、试题特点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状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历史学科资料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务必困难。

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潜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概括归纳潜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潜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嗦或不完整。

如第24、25小题第三问,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潜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潜力欠缺影响所致。

又如23小题: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

完整)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完整)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完整)初三历史试卷分析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1、题型结构本试卷分为两大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每道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材料阅读和探究题,共40分。

试卷总分为75分。

2、考查内容本试卷涵盖全部历史知识。

3、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本试卷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和判断改错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问题简明易懂。

材料分析题选取的历史事件都是重要事件,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度适中整体难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与中考题型和难度相当,很少偏题。

3)注重学以致用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试题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

本试卷的材料分析题难度递增,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答题情况整个历史考试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得分率较高的是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

失分较多的是在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表现出不审题、不能全面权衡选项、盲目下结论等问题。

对主观题的总结草草了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成绩不理想。

三、教学启示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比例最大,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能力。

近年来的中考试卷非常注重这一点,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必需。

在做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惯、仔细审题的惯以及规范答题的惯。

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以加强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并且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

注:原文中没有明显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只有需要改写的部分。

改写时主要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九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一、综合分析:本次历史试题类型与历年历史考试题型基本一致,并且与中考试题一致。

整体难度不大,适合大部分学生,梯度设置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包括九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内容。

虽然考查的知识跨度大,但是对于知识的考查较多,理解性题不多。

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得分情况也不理想。

其中第16、24题失分最多。

(二)材料分析题:26题平均分4分。

第一道大题整体说比较简单。

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整题失分较高。

27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第二问的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再现,得分情况很差。

三、问题原因及今后的对策学生在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

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自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模式陈旧,课堂缺乏创新。

由于今年才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一直以来就没有担任过历史教学工作,致使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该是长流水,因而,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要多做题充实自己抓清考点。

2、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有限。

由于自己非历史专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给学生讲不清、点不透的地方,以至于造成学生概念不清、能力较低的现象。

对于如何教学生自己还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审题、作答。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还有时间补救不足,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

我经过仔细思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进一步严格要求,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的宽容就是对教师工作的失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经常性考查近期复习内容,通过做题进行检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例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做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我校应参考人数133人,实际参考人数133人,最高分是87分,最低分是0分,及格人数58人,全校平均分52.97,及格率为43.61%,优秀率为8.27%,成绩极为不理想。

二、试卷分析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简答题。

试卷难度中等,重点突出,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同时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与中考的要求大体相当。

三、答题方面本次试题内容整体难度不大,但由于九年级课开始,没有做过多复习,一部分学生对于复习过的知识掌握得很不好,只注重了习题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记忆,对于没有复习过的知识学生大部分没有掌握,主要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太差。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只做了选择题,后面大题一个都没做,考个位数字的学生人数较多。

四、教情方面第一年带毕业班级,缺乏经验,放不开,讲得太多,总害怕学生理解不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只注重了习题的训练,忽视了知识的总结与考查。

五、从试卷反映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出现了混淆的现象。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书写欠佳。

不少学生审题马虎,答题的时候错字满篇,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不能准确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更不能将材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4、学生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例如不能准确地找到做题的着眼点,不能从题干中找到关键字,答题时逻辑思维混乱,缺乏层次。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措施历史是中考考试类学科,由于知识点太多,分值偏小,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如何让学生端正态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六本书的知识,我觉得应从以下入手:1、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培训,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1. 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计50分;非选择题包括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共50分。

2. 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人教版)的重要知识点,如世界近代史部分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世界现代史部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内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一)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约为30分,得分率为60%。

2. 典型错题分析。

第10题:“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正确答案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很多学生错选“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原因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概念混淆,没有深入理解经济根源在历史事件发生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18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正确答案是“德国入侵波兰”,部分学生错选“德国入侵苏联”。

这反映出学生对二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的先后顺序记忆不准确,对二战爆发的标志这一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 (二)非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约为20分,得分率为40%。

2. 典型错题分析。

材料分析题(第26题):本题给出了一段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只回答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而忽略了中间阶层的变化。

这表明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时,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准确,如“让世界市场变大了”,没有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加剧、商品输出增加、交通通讯改善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反映出学生缺乏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系统性分析能力。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的思想不变。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遵循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

通过选择题型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量占48%,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淡化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强调知识理解性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非选择题为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所选材料通俗易懂,设问明确,有一定难度、梯度,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考查。

有些题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有效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解析题、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的空间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2、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不变,有效体现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今年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4.体现时代性,关注时政热点,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

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

“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这些试题既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反思,更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把握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类问题,凸现了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历史试题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开拓了视野,更教会学生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试题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参考答案,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是当前命题的趋势,开放性试题包含内容开放和答案开放,内容的开放是指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不能拘泥于教材,“观点在书中,材料在书外”。

初三历史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初三历史中考质量分析报告一、中考试卷命题思路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科目,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初三历史中考试卷的命题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覆盖历史知识点试卷中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

同时,试题还兼顾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多个方面的考查,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提供材料、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拓展思维,强化综合能力试题设置了大量的思维拓展题,旨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历史资料,进行历史思考和历史探索。

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包括提取信息、推理判断、分析比较等。

二、试题分析整体来看,初三历史中考试卷的试题设置合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具体分析如下:1.选择题选择题占据试卷的较大比重,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题目设置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同时,部分题目还通过选项的设置,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

2.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通常通过提供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解释。

这些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论述题论述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述。

此类题目通常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题拓展题主要通过提供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884 人,平均分:最高分:50 最低分: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

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三种题型。

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例如关于“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说,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谈谈在改革开放中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单选题,填空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

其次是第10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

材料解析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迁移应用,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

2、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这两个概念都是经济政策,但其背景、特点、影响不同,学生在做题时就出现概念模糊,混为一团,做题时出现错误。

(2)学生比较归纳分析能力欠缺,单纯一个知识点能做对,几个同类的、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就不能全盘考虑,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选择题第3小题,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西欧城市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很多学生错误地把英国的工业革命选进去,容易出错。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

如第22小题第2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

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如第22题第5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或没读懂题目,没有深入分析,结果答案完全相左。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
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五、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

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提高答题技巧
教学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