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

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

西南交大生命学院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班级:生工一班学号:20114677姓名:王亮2012/12/9对于杜仲我不是很陌生因为我家周围还种有几颗,所以就简单叙述一下杜仲近来的研究进展。

先介绍一下杜仲的一些基本知识,杜仲属杜仲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浅,具有片状髓,皮,枝及叶均具有胶质,撕开可见白色丝状物,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7~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厘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

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

花期4~5月。

果期9月。

生长于山野林间或人工栽培,分布在长江中游和南部各省,如河南,陕西,甘肃等省,要求喜阳光,气候温和湿润,对土壤要求不高比较耐寒,丘陵平原皆可栽种。

接下来是杜仲的药用价值,杜仲最先出现在《神龙本草经》里名为思仙,在后来又有其他的叫法,比如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扯丝片。

先看看各位名家对它药理看法:1.《神农本草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2.《名医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3.《药性论》:主肾冷JI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

腰不利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

入药炙用。

5.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6.《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7.《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8.《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9.《本草纲目》: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

押江苏卷选择题 稳态与调节(原卷版)

押江苏卷选择题  稳态与调节(原卷版)

押江苏卷稳态与调节1、(2023江苏卷)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nmol/L 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0~1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B. 1~2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C. 2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D. 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2、(2023江苏卷)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B.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C. 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D. 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1.依托教材,夯实基础,提升迁移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考生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立足于必备知识,并围绕必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基础知识。

2.关注原理,联系实践,提升学科素养崇尚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生产实践强化科学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增强责任与担当。

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打顶摘心”“浸种”“插条生根”等生产实践的原理,学会运用植物生理学原理解释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3.重视实验,尝试探究,规范语言表达生物试题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体现科学思维的重要落脚点,是生物学高考试题的显著特征。

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分析问题、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或做出解释。

植物激素的发现中有很多经典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按探究与创新的一般流程进行探究: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n a g, S a x , ia a yn ha n i Chn
杜 仲( uo mi um i sOi.属杜 仲科 植 物 , E cr a lo e l ) n d v 其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 . 料
药用 价值 和经 济价 值 均 高 , 是 名 贵 药 用 植 物 , 是 既 又 重要经 济树 种 … 。杜 仲 皮 是 传 统 中药 , 有 补 肝 肾 、 1 具 强 筋骨 、 胎 、 安 降压 、 久服 轻身 耐 老等功 效 _ 。其 全 株 2 J ( 除木 质部 外 ) 含有 的杜仲胶 以其独 有 的“ ( ) 都 橡 胶 一 塑 ( ) 重性 ” 料 二 的特 点 , 在航 空 航 天 以及 医疗 器 械 等 许 多高科 技 领域 具 有 巨大 的应 用 价 值 _ 。 杜 仲 的 主 】 ]
的增 殖
关 键 词 : 仲 ; 伤 组 织 ; 导 ; 殖 杜 愈 诱 增
A td nl s ec l r fEu o aumod s EP ,H N Y n QNJn ̄eD N nb Su yo su ut eo c mmi l iu ∥H o S a , I - , O Gwe.i J u E u n
h i u t no E cm i m i s a u a eB du 0 8 g r % U rS u p m n n wh . g LN A t d c o uo m a u od e c l , dt 5 ei ( . % a a +3 SCO )sp l e t t 1 0m / A en i f l u l n h s m m e e i i g
+1 5 / - A u d rt ec n t n o H 5 a d 1 h d iu n t n W p i z d frte p l e t n o al s . mg L 6 B n e o d i fp 6. 2 / l mia i a o t e r i r i fc l . h i o n l o s mi o h o fa o u Ke r s E c m a u n i e C l ;n u t n P ol r t n y wo d : u o mi h o dus; a u I d c o ; r le ai l s i f o F rta t o ’ l r : o l e o i c e c d E gn ei , S a n iUnv ri fS in e& T c n lg ,7 2 8 ,Xi is u h r S a l e C l g fLf S i e a n i e r d e e n n g n h a x ies y o e c t c e h oo y 10 1 —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摘要:以杜仲(Eucommiaulmoides)幼茎为外植体,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实验。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筛选实验,以确定诱导、增殖培养基中的最佳Ca2+浓度。

结果表明适度增加Ca2+浓度,可促进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并能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增加愈伤组织增殖生长量。

但若Ca2+浓度超过12.0mmol/L,促进效果减弱。

关键词:杜仲(Eucommiaulmoides);Ca2+;愈伤组织;增殖Abstract:ThestemsofEucommiaulmoidesweretakenasexplantsforcallus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DifferentconcentrationofCa2+wasaddedintothemediumtostudyitseffectonthe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ofeucommiacallus.ResultsshowedthatproperconcentrationpKeywords:Eucommiaulmoides;Ca2+;callus;proliferation杜仲(Eucommiaulmoides)是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提胶工业原料。

杜仲的干燥树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健腰、强筋、壮骨、安胎等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且久服轻身耐老、延年益寿[1]。

但杜仲树生长缓慢、栽培周期长,剥皮对树的生长有影响,限制了杜仲药材的产量。

曾黎琼等[2]研究表明,杜仲愈伤组织中含有与叶和皮相同的药用成分。

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大规模生产杜仲有效药用成分的主要手段[3]。

杜仲胶的研究与发展_杨丹

杜仲胶的研究与发展_杨丹
从上述方法可见, EUG 提取与分离相对于 NR来讲要复 杂得多, 这也是开发杜仲 胶的瓶 颈问题。中科院化学所严瑞芳教授早在上世纪 80年代就在国外发明并注册了提取 EUG 的专 利, 目前严教授已拥有 10多项专利技术, 已经 形成了一个从提取橡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 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 2] 。
1 杜仲胶的提取与分离
杜仲的叶、皮和种子中含有白色丝状杜仲 胶, 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 物, EUG 的提取 工艺方法 特殊, 主要 方法有离心 分离法、溶剂 法、碱液浸提法和综合法等。严瑞芳等 [ 5 ] 的方 法是: ¹ 采用碾磨法将树叶表面非 EUG 组分
# 14#
世 界 橡胶 工 业
2009
李学锋 [ 17, 18 ] 的方 法为, 将原料预 先打碎, 游离出胶丝部分, 加入酒精作沉淀剂, 利用溶剂 将 EUG沉淀出来, 这样可得较纯的 EUG。
马柏林 等 [ 19] 在冻胶 法提 取 EU G 的 研究 中, 采用物理方法暴露 EUG 丝, 用混合溶剂提 取, 滤液冷却后形成冻胶并与溶剂分离。冷冻 分离方法的提取效率较高, 且操作简单。
磨碎, 使树叶中含胶组织 暴露出来 ( 达到含胶 富集的 目的 ), 然后 筛去 废渣, 用 有机 溶剂甲 苯、苯、二氯乙烷、石油醚提取粗胶, 再用普通有 机溶剂醇、酮、醚、醛、酯净化完成提取 EUG 的 全过程; º 将杜仲树叶或皮用 0. 5% 的 N aOH 进行熬煮、浓缩, 经过发酵, 破坏纤维素、粘胶 素等, 胶线壁被部分浸解, 再经清洗、滚 压, 部 分杂质被冲走, 胶线壁被完全破坏, 胶体完全暴 露在 外, 再 用 有 机 溶 剂 提 取 粗 胶 和 净 化 粗 胶 [ 5, 6] 。
述了对杜仲胶的结构与 性能的研究以及高弹性杜仲硫化橡 胶的结 构, 重 点介绍 了对杜 仲胶的 几种共混

太白山地区常夏石竹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研究

太白山地区常夏石竹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研究

太白山地区常夏石竹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研究袁云香【摘要】以太白山地区常夏石竹幼茎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成9种不同的增殖配方,对常夏石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试验.结果表明,6 - BA是影响常夏石竹诱导率的最主要因素,最有利于常夏石竹愈伤组织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MS +6 -BA 0.5 mg/L +2,4- D1.5mg/L+NAA 0.1 mg/L,可促进常夏石竹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增加愈伤组织增殖生长量.%The stems of Dianthus plumarius L. were taken as explants and induced callus formation, and then the calli are placed o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proliferation medium. To ad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o the medium composed of 9 different proliferation medium by orthogonal design L9 (34)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 which mostly influenced the results was 6 - BA. The suitable prolifera-tion medium was MS containing 0. 5 mg/L 6BA ,1.5 mg/L 2,4 - D and 0. 1 mg/L NAA, it could improve obviously the frequency of prolife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growth quantity can be increased distinctly.【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25【总页数】3页(P6414-6415,6419)【关键词】常夏石竹;外植体;正交设计;增殖【作者】袁云香【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渭南7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5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 L.)石竹科石竹属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期长,色样多,且根系庞大,具有防止土壤冲刷和水土流失、抗有害气体和病虫害等重要的卫生环保功能。

杜仲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杜仲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杜仲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王志宏;彭胜;雷明盛;肖娟;彭密军【摘要】杜仲作为传统滋补药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从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近些年来杜仲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抗骨质疏松、抗肿瘤、保肝护肝、降血糖和抗衰老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杜仲的活性功效,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25)009【总页数】8页(P1302-1309)【关键词】杜仲;活性成分;生物活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作者】王志宏;彭胜;雷明盛;肖娟;彭密军【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张家界427000;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沙410006;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名思仲、思仙等,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1]。

杜仲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物树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

杜仲在我国种植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区,而野生较少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3]。

我国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并将杜仲列为上品[4],能够补中益气,久服可轻身耐老,强身健体[5]。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杜仲次生代谢物、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经研究表明[6],杜仲功效成分主要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以及多糖类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此外还含有丰富的 Ca、Fe等无机元素和 Be、Se等微量元素[7]。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8],而杜仲活性主要表现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护肝、降血糖、抗衰老等。

本文对近年国内外在杜仲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唐亮;金晓玲【摘要】为了解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对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杜仲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的,所用的外植体有叶片、叶柄、腋芽、胚轴、带芽茎段、茎尖和子叶等7种,除子叶外都成功组培获得了小植株.基本培养基、激素和附加营养成分等是影响组织培养的重要因素,其中,基本培养基以MS使用最多,初代培养中占83.3%,继代培养也有66.7%,而66.7%的生根培养基采用的是1/2 MS;芽的诱导中使用的激素有BA、NAA、IBA、BAP、IAA、KT、TDZ等7种,其中MS+0.1 mg/L 6-BA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96.7%;BA、NAA、IAA、BAP、GA3等5种激素对芽的增殖起作用,其中以MS+2.0 mg/L BA+0.05 mg/L NAA 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3.69;而生根所需激素主要有NAA、IBA、GA,其中以IBA 1.5 mg/L或2.0 mg/L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92.5%;杜仲组织培养中常用的附加营养成分有酵母浸提物和谷氨酰胺等.【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3【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杜仲;组织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作者】唐亮;金晓玲【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杜仲是我国名贵的中药资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上新世遗留下来的单科单属单种的活化石植物[1]。

杜仲为落叶乔木[2],雌雄异株,其皮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杜仲的花、果实和叶片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3]。

杜仲的野生资源相当匮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

目前杜仲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5]。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杜仲属杜仲科植物,该科仅1属、1种,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还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

鉴于其起源古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药效,特别是对血压独有的双向调节作用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仲既是贵重药材,又是提取天然橡胶的工业原料,此外还是很好的用材树种、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

因此,杜仲是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植物,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医药卫生、能源化工以及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一个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的全新格局。

为了更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资源,本文综述了杜仲的遗传育种研究成果,以期为杜仲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及生产提供参考。

1 国内外杜仲研究概况1.1 国外杜仲研究概况由于杜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自1940 年起前苏联、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等国先后对杜仲进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杜仲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利用等方面。

目前对杜仲的研究以日本最为领先,其次为中国。

日本对杜仲的研究涉及种质资源培植、成分分析、药理试验、产品研制、市场开发等方面。

近年来,英国、韩国也在杜仲愈伤组织诱导、血管紧张素化酶抑制剂等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2 我国杜仲研究概况我国早在 2 000 多年前就开始对杜仲进行栽培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草本神农经》《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古代著名药书都有详细记载。

目前我国对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药材用林营造与栽培、组培快繁、活性成分提取及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杜仲橡胶产业的蓬勃发展,杜仲橡胶提取工艺及胶用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成功。

2 杜仲育种我国系统开展杜仲遗传育种工作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主的一些单位在杜仲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杜仲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 , -〕 老” 。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 杜仲叶与皮有相似的
胶互为同分异构体, 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杜仲胶 具有绝缘性强、 耐水湿、 抗酸碱、 热塑性好和形状记
〔>〕 忆等特性 ,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也可用作新型
的医用功能材料。近年来, 我国对杜仲胶进行了深
〔?〕 入研究, 开拓了杜仲胶的新用途 。
〔%"〕 梁淑芳等 经气相色谱分析发现 " #$ #! 脂肪酸: 杜仲油富含亚麻酸。杜仲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以乙
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 件。发现: 用 869 乙醇, 料液比 " > "6, 在 =6? 条件下 提取 ( 次, 每次回流 "7< @, 总黄酮的平均得率最高。 其有效成 " #$ 营养成分 杜仲是名贵滋补药材, 分中除了含有大量已知活性的药用成分外, 还含有 多种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杜仲保健作用的重要物 质基础。
〔!〕
真菌生长的蛋白, 命名为杜仲抗真菌蛋白 ( B8;5CC(0 , 简称 BAKJ。 BAKJ 是简单的单链 A/9(I8/.0’ J+59*(/) 蛋白, 具有分子量小, 不含糖、 单链、 热稳定的特点, 与 其 他 抗 真 菌 蛋 白 相 比 还 有 抗 菌 谱 广 的 优 点。 BAKJ 的发现对植物抗真菌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很 〔"2〕 有意义。最近又有报道 : 从杜仲中发现两种抗真 菌多 肽 ( B8;5CC(0 A/9(I8/.0’ J*39(6* ) , 分别命名为 BAKJ"、 BAKJ$。这两种多肽均含有 2" 个氨基酸残 基, 包含 ! 对二硫键, 可抑制来自棉花、 小麦、 马铃 薯、 西红柿和烟草中的 > 种致病真菌, 其抗真菌效果 可被 L0$ M 强烈抑制。 ! "(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的主要有效 成分之一, 其含量的高低是判断杜仲生药及其产品

杜仲成熟干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_朱登云

杜仲成熟干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_朱登云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 o urnal of Ag ricultural Biotechnolog y1998,6(4)杜仲成熟干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朱登云 田慧琴 蒋金火 谷文英 汪 矛 朱 湄 米景九 李浚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 100094)摘 要: 杜仲成熟干种子经GA3溶液浸泡后,去掉种胚,切取胚根端胚乳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5~7d后多数胚乳顶端局部膨大。

将膨大部分切下转入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40~50d后形成白色柔软的初生愈伤组织。

初生愈伤组织经改造后变为绿色致密具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出现器官分化,唯正常茎芽分化频率很低,且十分细弱,只有经壮苗培养后才能诱导生根。

目前已获得胚乳试管苗20余株。

其无性系中部分植株已在温室内移栽成活。

关键词: 杜仲;胚乳培养;植株再生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不仅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而且是最有开发前景的温带胶源植物。

据报道,在杜仲的叶片、树皮、根皮和果皮中都含有杜仲胶[1,2]。

杜仲胶是杜仲含胶细胞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诱人的开发前景[3]。

杜仲为二倍体(2n=2x=34)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异花授粉,以收获树叶和树皮等营养体为主要栽培目的,虽以种子繁殖为主,但也可进行营养繁殖。

杜仲具备的所有这些特点,表明这个树种适于通过三倍化进行遗传改良[4],以利用细胞体积增大的特点提高单株产叶量或细胞含胶量。

制造三倍体有几种不同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胚乳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方法。

本文报道杜仲成熟干种子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实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采收后晾干的杜仲成熟翅果,大部分购自北京种子市场,一部分由湖北郧西黑山杜仲林场柯昌华先生惠赠。

1.2 接种方法 由褐色翅果中剥出的成熟干种子用常规方法灭菌后,先用500~1000mg/L的无菌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然后在超净台上将种子沿背腹线切成两半,剔除其中种胚,再将每扇胚乳的子叶端(合点端)3/4淘汰,将占种子全长1/4的胚根端(珠孔端)胚乳种皮朝下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作者:付伟叶嘉张浩纪光思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1期摘要:以中华卷柏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不同光照条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1)茎尖是诱导中华卷柏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2)黑暗培养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发生;(3)茎尖在 1/2MS+6-BA 0. 5 mg/L+2,4-D 2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达55.6%。

同时研究了不同继代时间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 d继代1次可使褐化率降至33.3%。

关键词: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中图分类号: S567.23+9.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39-02收稿日期:2013-08-12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06220111D-1);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编号:1223109092-10)。

作者简介:付伟(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技术。

E-mail:fwximei@。

通信作者:叶嘉,硕士,教授,从事资源植物开发和利用。

E-mail:yejia630819@。

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 Spring]为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柏枝,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温带地区,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

中华卷柏含有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杉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等多种双黄酮类化合物[1-2]。

其全草为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利尿、解毒散寒、消炎止血的功效,用于肝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湿疹、烧伤烫伤等的治疗[3]。

目前对中华卷柏的研究多集中在孢子形态学[4-5]、化学成分研究[5-6]、药用价值[7-9]等方面。

迄今在国内未见有关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报道。

愈伤组织诱导是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环节[10]。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X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X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912—1916A ctaB ot.B orea l.-O cciden t.S in.文章编号:100024025(2004)1021912205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Ξ李 琰3,王冬梅,姜在民,唐 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712100)摘 要:以M S、L S、B5、N6、H、N itsch、W h ite、1 2M 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5m g L NAA和0.5m g L BA,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并以B5培养基进行光照条件、碳源、蔗糖浓度试验。

结果表明:B5培养基不仅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也有利于总黄酮的形成,而1 2M S培养基有利于绿原酸的积累;12h d光照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黑暗不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却抑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形成;3种碳源中,愈伤组织的增长量、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以蔗糖为碳源时最高,葡萄糖最低;蔗糖浓度在10~50g L范围内绿原酸的含量随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40g L时愈伤组织的增长量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

关键词:杜仲;组织培养;次生代谢产物中图分类号:Q946.8;S722.37 文献标识码:AEffects of ba sic m ed i a and culture cond ition s on growth of ca lluses and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 etabol ites of E uco mm ia u l m oidesL I Yan,W AN G Dong2m ei,J I AN G Zai2m in,TAN G R u i(N o rthw est Sci2T ech U niversity of A griculture and Fo restry.Yangling,Shaanxi712100,Ch ina)Abstract:T he M S,L S,B5,N6,H,N itsch,W h ite,1 2M S as basic m edia,supp lem en ted w ith0.5m g L NAA and0.5m g L BA w ere u s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callu s grow th and secondary m etabo lites p ro2 ducti on of E uco m m ia u l m oid es.L igh t,carbon sou rces and sucro se concen trati on w ere studied w ith B5as basic m edia.T he resu lts show ed that B5m edium w as best no t on ly fo r callu s grow th,bu t also fo r the accu2 m u lati on of flavono ids.1 2M S w as su itab le fo r the accum u lati on of ch lo rogen ic acid.12h d illum inati on increased the callu s grow th,ch lo rogen ic acid and flavono ids accum u lati on.D ark did no t influence callu s grow th,bu t no t beneficial fo r the ch lo rogen ic acid and flavono ids accum u lati on.Sucro se as carbon sou rce w as best fo r callu s grow th,ch lo rogen ic acid and flavono ids accum u lati on and gluco se w as least in the th ree carbon sou rces.In the range of10~50g L sucro se concen trati on,the ch lo rogen ic acid con ten ts increased along w ith concen trati on of sucro se.T he callu s increm en t and flavono ids con ten ts w as h ighest w hen the sucro se concen trati on w as40g L.Key words:E uco m m ia u l m oid es O liv.;tissue cu ltu re;secondary m etabo lites收稿日期:2003211221;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203217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502B04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科研专项部分内容作者简介:李 琰(197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从事植物学及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摘要:为了筛选出杜仲(Eucommia ulmoides)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主要从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光照条件、其他理化条件等方面对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杜仲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为杜仲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杜仲(Eucommia ulmoides);组织培养;诱导;增殖;再分化Research on Tissue Culture of Eucommia ulmoides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tissue culture, induc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onditions for E. ulmoides callus were screened from the the aspects of choice of explants, basic medium, plant hormones, light conditions and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The solution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E. ulmoides Olive tissue culture were analyzed. This articl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on E. ulmoides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Key words: Eucommia ulmoides; tissue culture; induction; multiplication; regeneration杜仲(Eucommia ulmoides)系杜仲科杜仲属(Eucommia)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特别是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被认为是世界上高效天然降压药物[1]。杜仲还是一种胶源植物,杜仲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抗酸碱性、热塑性和形状记忆等特点,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2]。因此,杜仲作为用材、水土保持、绿化的经济树种,集“一林、一胶、两材、三效益”于一体,应用前景广阔[3]。由于杜仲是雌雄异株植物,授粉较为困难,种子产量有限,加之自然环境的破坏和长期无计划的采挖,以及扦插繁殖的技术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使得杜仲的供应十分困难,生产中种苗的数量缺口很大。组织培养是解决种苗快繁的有效方法之一[4]。杜仲是组织培养较为困难的一种木本植物。目前对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5]。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在不同时间采集,以杜仲幼叶、嫩茎及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真叶、根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培养基、激素、光照等理化条件,目的在于找出杜仲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继代、分化及生根的最优培养条件[6],以期为大规模培养生产杜仲及次生代谢产物奠定基础。1 外植体的选择高等植物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可以作为外植体,在合适的时间,选择适宜的苗龄、合适部位的外植体是有效诱导愈伤组织的关键[6]。同类型的外植体对于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主要是不同的外植体其内源激素是有差别的[7]。杜仲组织培养多采用植株的幼叶、嫩茎及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真叶、根为外植体。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茎尖[8]。1.1 外植体的种类据罗丽等[7]的报道,杜仲各种外植体的诱导出愈能力比为下胚轴>子叶>幼叶,只要培养基中激素配比适宜,杜仲各类外植体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另据李琰等[9]报道,以杜仲无菌苗作为外植体不仅出愈率高,愈伤组织生长旺盛,且不受季节影响,其中以下胚轴作外植体时,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最佳;以幼叶作为外植体时,污染小,便于消毒,出愈率也高;而对于茎,虽然诱导率高,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不利于继代,且污染率高,诱导率有下降趋势。此外,邱晓芳等[10]用杜仲无菌苗不同组织作为外植体,得出与上胚轴相比子叶更不易产生褐化,较容易进行稳定的继代;子叶和上胚轴均有利于诱导出疏松的愈伤组织,而上胚轴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非常疏松似乎更有利于作细胞悬浮培养。可见,以胚轴作为外植体不仅诱导率高且不易褐化,愈伤组织生长茂盛稳定,是最优选择。1.2 外植体大小、接种方式及采样时期在杜仲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接种方式的出愈率明显不同。李琰等[9]的研究表明,对不同外植体:将真叶、子叶切成0.5 cm×0.5 cm方块,下胚轴和根切成0.7 cm长的段进行接种;将幼茎切成0.7 cm长段,幼叶切成0.5 cm×0.5 cm的方块接种方式为佳。其中以幼茎为外植体,茎段的大小和接种方式以0.7 cm长度横放方式诱导效果最好。外植体的采用时期:田间材料幼叶取样时间以3月中旬为好,幼茎的取材时间以4月中旬前为最佳。2 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物质基础,也是愈伤组织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愈伤组织能否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培养基材料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外植体以及不同的培养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6]。杜仲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MS、B5、LS、White、1/2MS、N6等,其中以MS使用最多,初代培养中占83.3%,继代培养也有66.7%,而66.7%的生根培养基采用的是1/2MS[8]。2.1 诱导培养基研究表明,B5培养基更有利于松散愈伤组织的形成,更适合作继代或悬浮培养;而MS培养基对子叶及上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为最强,且不易于褐化;相比之下1/2MS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构致密、生长缓慢、褐化严重,不利于诱导出疏松的愈伤组织[10]。2.2 增殖培养基关于继代培养的研究,何泼等[11]在MS、B5、LS、White、1/2MS、N6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虽然在诱导时效果很好,但它不适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愈伤在接种到该培养基上后生长缓慢,增长率较低,有的接种后不久会褐化死亡;而B5培养基最适合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后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增长率最高;此外N6培养基的效果也较好。但据黄勇等[12]报道,MS培养基更适合于杜仲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这可能是由于培养基上所加生长调节物质有所不同,或者与外植体种类也有一定的关系。另有李琰等[1]以MS、LS、B5、N6、H、Nitsch、White、WPM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不同培养基对杜仲嫩茎及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以MS、LS、B5、N6、H、Nitsch、White、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不同培养基对杜仲嫩茎及幼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基有利于杜仲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而B5培养基不仅对叶的愈伤组织诱导有利,对茎和叶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也是最理想的。3 激素的选择3.1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试验表明,没有添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杜仲愈伤组织继代生长很差,单独使用NAA的生长速度不如NAA与BA配合使用。BA的最优使用量范围为1.0~3.0 mg/L,NAA的最优使用量范围为0.5~4.0 mg/L。比较可见,在以MS培养基(0.8%琼脂+3%蔗糖)上附加2.0 mg/L NAA+0.5 mg/L 6-BA有利于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以B5培养基(0.8%琼脂+3%蔗糖)上附加1.0 mg/L NAA+1.5 mg/L 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11]。据黄勇等[12]的报道,以杜仲幼茎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NAA、2,4-D、KT、6-BA及其组合的MS培养基上,均能产生愈伤组织,但附加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容易褐化,其他均可正常生长,附加0.5 mg/L NAA+0.5 mg/L 6-BA+ 1.0 mg/L KT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3.2 芽的诱导和增殖芽的诱导形成使用的激素有BA、NAA、IBA、BAP、IAA、KT等,BA和NAA 2种激素在从愈伤上诱导芽时通常需要混合使用,BA的最优使用量范围为0.50~2.25 mg/L,NAA的最优使用量范围为0.05~0.50 mg/L[8]。根据李岩等[5]的报道,在含有0.1 mg/L NAA+ 0.8 mg/L 6-BA的MS培养基中,杜仲胚轴可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诱导率达到47%,为较优培养方案。李琰等[2]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0.05 mg/L NAA+0.5 mg/L BA或者0.1 mg/L IBA+0.5 mg/L BA的培养基中,腋芽的诱导和生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以0.5 mg/L BA+0.0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丛芽数量最多,增殖系数最高。可见,不同浓度的BA和NAA混合使用对芽的诱导与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3.3 根的诱导杜仲生根培养所需激素有NAA、IBA、GA等3种激素,以IBA的效果最好,其适合浓度为1.5~2.0 mg/L[8]。据报道,只用White培养基,不添加激素也可以生根[8]。李岩等[5]研究表明,在生根培养中,附加1.5 mg/L IBA+20 g/L蔗糖的1/2MS培养基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91.7%。另有王东良等[4]报道,以1/3MS附加0.1 mg/L KT+0.5 mg/L NAA也有生根现象,生根率18%。比较可知,采用1/2MS培养基材料的生根率明显高于采用1/3MS培养基材料的生根率,且较低浓度的盐离子有利于根的分化。4 光照条件光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杜仲的愈伤组织培养中,光照条件以12 h光照12 h暗培养最好。黑暗中和12 h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长量相似,但颜色差异较大。在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化能力上这些形态不同的愈伤组织也有很大的差异,其在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方面是否有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13]。何泼等[11]分别采取黑暗24 h/d、光照12 h/d、自然光3种不同光照方法进行光照对愈伤组织增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光照方式下愈伤组织的增长率并无太大差异,但光照12 h/d条件下培养的愈伤组织更易做进一步的继代培养,而连续黑暗培养24 h/d时的增长率略低。另外光照对杜仲愈伤中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有明显影响,杨振堂等[14]报道,光照有利于愈伤中杜仲胶的积累,与自然光下相比,杜仲胶的总生产率较高。另据李琰等[15]的报道,黑暗不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却抑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形成,光照12 h/d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 其他理化条件5.1 培养基pH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培养基的pH可通过影响培养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呼吸代谢、DNA合成、植物激素进出细胞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愈伤组织形成。培养基的pH因培养材料的来源不同,大多数植物都要求在pH 5.6~5.8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但不同的植物其最适pH也不一样。在杜仲愈伤组织诱导中发现,pH 4.8~6.8的诱导率差异不大,均在90%以上,但对愈伤组织的长势影响差异较大,只有pH 6.3时愈伤组织长势最好,20 d的增长率可达100%,过高或过低都起抑制作用[9]。5.2 碳源对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培养基中糖不仅起到碳源的作用,而且还有调节渗透的作用,因而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有明显影响。据李琰等[13]报道,以市售食用白糖、分析纯的蔗糖、葡萄糖作为碳源,3种糖中以分析纯的蔗糖最好,葡萄糖最差。白糖和蔗糖虽然主要成分都是蔗糖,但纯度不同,白糖效果不如蔗糖,可能是因为白糖中微量杂质如重金属、氯化物等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蔗糖能提高培养基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其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培养基的渗透压。在10~40 g/L蔗糖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的增长量和次生物质的积累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 g/L时愈伤组织增长量和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蔗糖浓度50 g/L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黄酮含量和产量也下降,但绿原酸的含量和产量仍在提高[15]。6 杜仲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存在的问题6.1 初代的污染杜仲组织培养在使用茎尖和带芽茎段进行初代培养时污染率很高。据罗丽等[16]报道,以4、5月份取材萌发率高,污染小。外植体最佳表面消毒方法为:3%H2O2浸泡20 min后,0.1% HgCl2 +数滴Tween80浸泡10 min。培养基附加链霉素8万单位/L+山梨酸钾50 mg/L抑制微生物生长。在培养10~15 d受到污染时可浸泡于8万单位/L链霉素10min或0.1% HgCl2 5 min除菌。前10 d没有出现污染,10~15 d 时微生物污染发生率在20%以下。6.2 诱导芽困难目前获得成功的杜仲组织培养,大多以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获得无菌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织培养效率,但增殖率仍然很低,一般为3~5个,无法达到产业化生产的标准。在杜仲组织培养中相比较根的诱导,芽的诱导相对较低,如何克服这一关键问题,是目前杜仲组织培养应用于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8]。6.3 继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在植物细胞培养特别是木本植物细胞培养中,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容易产生褐化,导致难以获得生长旺盛、目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的细胞株于杜仲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导致杜仲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现象,轻者影响细胞生长和繁殖,重者导致细胞死亡。据邱晓芳等[17]的研究报道,以B5培养基0.5 mg/L NAA+1.0 mg/L 6-BA是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褐化控制的适合培养基;另外,培养基中添加0.5%活性炭(AC)能有效地抑制杜仲愈伤组织的褐化;在光照条件方面,与中强光和红光相比,蓝光和黑暗能减轻组织的褐化。参考文献:[1] 李琰,姜在民,唐锐.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J]. 植物研究,2006,26(2):182-186.[2] 李琰,张靖,辛转霞,等. 杜仲组培快繁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79-82.[3] 李俊红,张焕玲,李周岐. 杜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97-100.[4] 王东良,丁兰,魏昊进. 杜仲组织离体培养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1):64-66.[5] 李岩,罗丽,赵德刚. 杜仲胚轴、子叶直接诱导不定芽及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草药,2007,38(1):101-105.[6] 王慧英. 影响植物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51-53.[7] 罗丽,赵德刚. 杜仲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61-2863,3019.[8] 唐亮,金晓玲.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3):15-18.[9] 李琰,张朝红,崔宏安,等. 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5):153-156.[10] 邱晓芳,朱笃,张志斌,等. 杜仲疏松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筛选[J]. 食品科学,2006,27(11):375-377.[11] 何泼,申延,秦俊哲, 等. 杜仲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21-25.[12] 黄勇,周吉源. 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1):102-105.[13] 李琰,王冬梅,崔宏安,等. 不同因子对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1):61-63.[14] 杨振堂,臧埔,马淑琴,等. 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J]. 特产研究,1999,2(2):6-9.[15] 李琰,王冬梅,姜在民,等.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912-1916.[16] 罗丽,赵德刚. 杜仲带芽茎段快速繁殖中的污染及控制[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78-80.[17] 邱晓芳,朱笃,张志斌,等. 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抑制褐化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8):307-309.。

硅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

硅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
的抗 性 。袁 云 香 等 在 培 养 基 中加 入 适 量 硅 , 现 适 量 的 发
硅可 以提高水 稻愈 伤组 织 的再 生植 株频 率 。本试 验结 果
表明: 在培养基中适度增加硅 , 能够有效 地提 高愈伤组织胚性 状态 , 同时诱导率 及增殖生长量也 明显提高 , 但浓度过大则影 响诱 导及增殖 。这可能是 由于硅处理能提高植株体 内过氧化
[] 8 高国训.植 物组 织 培养 中 的褐 变 问题 [ ] J .植 物生 理 学通 报 ,
19 ,5 6 5 1—56 9 9 3 ( ):0 0.
[] 9王
栋 , 合木提 ・克衣木 , 买 玉永雄 .植 物组织培养 中的褐化现
象及其防止措施 [ ] 生物技术 , 0 ( )7 O J. 2 8 1 : —1 . 0 [O 黄丹莹 , 1] 江贵波 . 植物组织培养褐变产生的 因素及 对策[ ] 广 J.
19 ( ) 3 3 . 9 3 4 : 2— 4
但从整个试验结果来看 , 春季腋 芽萌发率 高于冬 季腋芽 的萌 发率 , 表明春季取材较适合木薯 G 9 1 R 1 腋芽萌发的诱导 。
本试验从不 同的消毒剂、 外植体 的选 择、 A 和维 生素 C G 浸泡处理外植体等 方面对 木薯 G 9 1 芽萌 发 的影 响进行 R1 腋
3 %蔗糖脯氨 酸 50 m / 0 g L+水 解酪 蛋 白 3 0m / 0 g L+l P P % V
上 ( 1 ,4~2 图 )2 6℃条 件下 暗 培养 , 导愈 伤组 织形 成 ( 诱 图 2, ) 3周后统计诱导率 , 并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态。 1 22 杜 仲愈伤 组 织 的增殖 .. 茎 段在 培 养基 上诱 导 2 1d 后 , 愈 伤组 织小 心 切下 , 将 继代 于增 殖 培养 基 MS+6一B A

培养基成分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培养基成分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培养基成分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李琰;张朝红;马希汉【期刊名称】《植物科学学报》【年(卷),期】2004(022)004【摘要】以B5 + 0.5 mg/L NAA + 0.5 mg/L B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B5培养基中8种主要无机盐浓度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绿原酸和总黄酮两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000~5 000 mg/L范围内增加培养基中KNO3的含量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B5培养基中当KNO3的浓度达到2/3时,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及产量最高;(NH4)2SO4以4/3原浓度时对愈伤组织生长量、总黄酮含量及产量最高,对绿原酸的含量则是其为原浓度的1/3时最高;MgSO4以2/3浓度对生长量及1/3浓度对绿原酸、总黄酮积累最高;NaH2PO4、CaCl2和MnSO4以原浓度的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最好;ZnSO4和FeSO4的原浓度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最大,而1/3浓度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页数】5页(P359-363)【作者】李琰;张朝红;马希汉【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8;S722.37【相关文献】1.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J], 李琰;王冬梅;姜在民;唐锐2.培养基成分对葡萄愈伤组织生长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J], 邓建平;杨国顺;黄益鸿;李益锋;周杰良3.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J], 李琰;冯俊涛;王永宏;李玉平;张兴4.碳源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J], 李琰;杨广隶;冯俊涛;黄正清;张兴5.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金铁锁愈伤组织生长及皂苷含量积累的影响 [J], 韦伟;张宗申;刘同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素对杜仲幼茎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激素对杜仲幼茎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激素对杜仲幼茎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李琰;张朝红;崔宏安【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4(032)001【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NAA,IBA,BA,KT或其组合,研究杜仲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均可100%诱导出愈伤组织,以0.5 mg/L 2,4-D,0.5~1.0 mg/L NAA,1.0 mg/L IBA效果较好;2,4-D 和BA及KT的组合均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低浓度的BA与NAA和IBA组合能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其中1.0 mg/L NAA+0.3~0.5 mg/L BA,1.0 mg/L IBA+0.5 mg/L BA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富有光泽,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KT的加入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均起抑制作用.【总页数】4页(P57-60)【作者】李琰;张朝红;崔宏安【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2.3+7【相关文献】1.不同培养基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J], 李琰;张存莉;严忠海;杨文权2.不同激素对青杞1号枸杞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J], 安焕霞;王占林;侯宪宽3.培养基和外源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J], 崔刚;唐蕾;王武4.不同外植体和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J], 杜希华;孙秀玲;郝岗平;侯福林5.生长素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 [J], 袁云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2对悬浮培养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及次生代谢物-天津中草药杂志社

Ca2对悬浮培养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及次生代谢物-天津中草药杂志社

Ca2+对悬浮培养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累积的影响邢建永,王康才*,汤兴利,刘海琴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5摘 要:目的研究Ca2+对半夏类原球茎生长、高温胁迫及次生代谢产物量的影响。

方法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固体培养基培养获得类原球茎,悬浮培养,采用不同质量浓度Ca2+处理,测定类原球茎生长速率、抗逆性指标,以及生物碱、鸟苷、有机酸的量。

结果在(25±2)℃条件下培养,随Ca2+质量浓度增加,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呈慢-快-慢变化趋势,质量浓度为440 mg/L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半夏类原球茎中生物碱、鸟苷、有机酸量差异显著,Ca2+质量浓度为440 mg/L时,生物碱量最高(0.158%),Ca2+质量浓度为660 mg/L时,鸟苷、有机酸累积量最高(分别为0.017 3%、0.608%)。

在(35±2)℃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660 mg/L,随Ca2+质量浓度升高,SOD、POD活性逐渐增强,Ca2+质量浓度为660 mg/L 时,活性最高,但Ca2+质量浓度为880 mg/L时,SOD、POD活性均降低;不同质量浓度Ca2+处理MDA量变化不显著。

结论 一定质量浓度的Ca2+能促进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量。

关键词:半夏;悬浮培养;抗氧化酶;鸟苷;总生物碱;总有机酸中图分类号:R2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2 - 0376 - 04Effect of Ca2+ on growth in protocorm-like bodies of Pinellia ternata and 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during suspension cultureXING Jian-yong, WANG Kang-cai, TANG Xing-li, LIU Hai-qin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suspension culture; antioxidant enzymes; guanosine; total alkaloids; total free organic acid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药材,主要含有生物碱、游离有机酸、甾醇、蛋白、氨基酸、挥发油、无机元素等多种成分[1]。

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金晓玲;王征;伍江波;刘雪梅;杜红岩【摘要】为了建立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为转基因研究提供平台,以成熟胚诱导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和幼胚诱导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继代时间、继代次数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浅黄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具有不定芽的分化能力,乳白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褐化死亡;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05 mg/L,继代周期为18 d;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影响,以继代4次的增殖倍数最高,达2.5;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不定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以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6.7%,继代4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最高,为3.2.【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3)005【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周期;增殖【作者】金晓玲;王征;伍江波;刘雪梅;杜红岩【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1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为杜仲科杜仲属的第三纪孑遗植物[1],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

近年来,随着杜仲药用价值和杜仲胶功能等研究的深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杜仲研究的热潮[3-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杜仲新品种的繁殖研究正在展开[7-9]。

另外,杜仲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合成途径以及关键合成酶的发现,使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杜仲新品种成为可能[10]。

然而,稳定的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是成功进行杜仲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摘要:以杜仲(Eucommiaulmoides)幼茎为外植体,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实验。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筛选实验,以确定诱导、增殖培养基中的最佳Ca2+浓度。

结果表明适度增加Ca2+浓度,可促进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并能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增加愈伤组织增殖生长量。

但若Ca2+浓度超过12.0mmol/L,促进效果减弱。

关键词:杜仲(Eucommiaulmoides);Ca2+;愈伤组织;增殖
Abstract:ThestemsofEucommiaulmoidesweretakenasexplantsforcallus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DifferentconcentrationofCa2+wasaddedintothemediumtostudyitseffectonthe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ofeucommiacallus.Resultsshowedthatproperconcentrationp
Keywords:Eucommiaulmoides;Ca2+;callus;proliferation
杜仲(Eucommiaulmoides)是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提胶工业原料。

杜仲的干燥树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健腰、强筋、壮骨、安胎等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且久服轻身耐老、延年益寿[1]。

但杜仲树生长缓慢、栽培周期长,剥皮对树的生长有影响,限制了杜仲药材的产量。

曾黎琼等[2]研究表明,杜仲愈伤组织中含有与叶和皮相同的药用成分。

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大规模生产杜仲有效药用成分的主要手段[3]。

本实验通过改变培养基中Ca2+浓度,筛选适于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Ca2+浓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率,为大规模生产杜仲次生代谢产物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渭南师范学院校园栽培一年生杜仲嫩枝条为实验材料。

1.2方法
1.2.1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剪取一年生杜仲嫩枝条,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洗衣粉,在自来水下冲洗2h左右,再用蒸馏水冲洗5min,于超净工作台内,先用75%酒精处理30s,再用0.1%氯化汞处理12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将幼嫩茎段切成1.0~1.5cm长作为外植体,每瓶接种3个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mg/LNAA+0.7%琼脂+3%蔗糖+500mg/L脯氨酸+300mg/L水解酪蛋白+1%PVP,pH值6.0,培养基中添加Ca2+浓度梯度为0、3.0、6.0、9.0、12.0、15.0、20.0mmol/L,每个浓度梯度设置3个重复。

在(22±1)℃、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条件下每天光照13h,诱导愈伤组织形成,3周后统计诱导率,并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态。

1.2.2杜仲愈伤组织的增殖茎段在培养基上诱导21d后,将质地相当的淡黄绿色、较疏松、有光泽、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块小心切下,继代于增殖培养基(MS+0.5mg/L6-BA+0.5mg/LNAA+0.7%琼脂+3%蔗糖+500mg/L脯氨酸+300mg/L水解酪蛋白)上,每瓶接种4块愈伤组织。

培养基中添加Ca2+浓度梯度为0、3.0、6.0、9.0、12.0、15.0、20.0mmol/L,每个浓度梯度设置3个重复。

在(22±1)℃、光照度为1500~2000lx条件下每天光照13h,20d后统计愈伤组织生长情况,以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培养后重-培养前重)/培养前重]为指标,确定继代培养基最适Ca2+浓度。

2结果与分析
2.1诱导培养基Ca2+浓度的筛选
幼嫩茎段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d开始膨大,1周左右就能在茎接触培养基的一端看到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茎段不断膨大,2周左右茎段基部开始完全愈伤组织化,质地较疏松、颜色淡黄绿、有光泽、生长旺盛(图1)。

从图2可见,培养基中添加3.0~12.0mmol/LCa2+时,随着Ca2+浓度的提高,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添加12.0mmol/LCa2+时诱导率最高,达100%,较不添加Ca2+的培养基高33.33个百分点。

当Ca2+浓度提高到15.0~20.0mmol/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再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且添加20.0mmol/LCa2+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于不添加Ca2+的培养基。

2.2Ca2+对杜仲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适当增加增殖培养基中Ca2+浓度,对杜仲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相对生长量提高,且愈伤组织生长状态也有所改善,变得结构更疏松、富有光泽呈奶油色,生长旺盛,相对生长量大(图3)。

其中以添加12.0mmol/L的Ca2+时,相对生长量最高,达7.7,较对照增长4.3。

但当Ca2+浓度增大到15.0~20.0mmol/L时,杜仲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有所下降(图4)。

3讨论
Ca2+是高等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使分子,参与植物体内多种生理变化及抗逆境的过程[4-6]。

现已知在植物体内Ca2+和钙调素参与了许多与激素有关的生理过程,适当浓度Ca2+处理对胡萝卜、三叶胶、小麦及水稻等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7-10]。

吴娟子等[11]研究发现适度提高Ca2+浓度,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增高趋势,但Ca2+浓度升高到100mmol/L时诱导率却下降。

付凤玲等[12]研究Ca2+在玉米愈伤组织继代及盐诱导脯氨酸积累中的作用,发现提高培养基中的Ca2+浓度,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促使盐胁迫下愈伤组织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改善细胞组织生长状态。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适当提高Ca2+浓度可使ABA诱导的特异RABmRNA表达水平提高,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3]。

本实验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对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都有影响。

适当提高Ca2+浓度,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增殖生长量均有增加趋势,以12.0mmol/L时效果最佳,但当Ca2+浓度超过12.0mmol/L时促进作用减弱,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

对于Ca2+促进不同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率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琰,姜在民,唐锐.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J]. 植物研究,2006,26(2):182-186.
[2]曾黎琼,谢金伦,胡志浩,等.杜仲愈伤组织与树皮、新鲜叶片的化学成分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1994,7(4):77-80.
[3]李琰,董娟娥,姜在民,等.杜仲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动态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33-2037.
[4]何龙飞,沈振国,刘友良.铝胁迫下钙对小麦液泡膜功能和膜脂组成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1):10-13.
[5]BUSHDS.Calciumregulationinplantcellsanditsroleinsignaling[J].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1995,46(1):95-122.
[6]利容千,朱英国,孟祥红.水稻红莲-粤泰不育系花粉与药隔组织Ca2+的分布[J].作物学报,2001,27(2):230-236.
[7]OVERVOORDEPJ,GRIMESHD.Ther
oleofcalciumandcalmodulinincarrotsomaticembryogenesis[J].PlantCellPhysiol,1994,35(2):135-144.
[8]ETIENNEH,LARTAUDM,CARRONMP,etal.Useofcalciumtooptimizelong-termproliferationofembryogeniccallusesandplantregenerationinHeveabrasiliensis(Müll.Arg.)[J].JExpBot,1997,48:129-137.
[9]赵洁,周嫦,杨弘远.Distributionofmemberane-boundcalciumandactivatedcalmodulininisolationzygotesandyoungembryosofTriticumaestivum[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8,40(1):28-32.
[10]袁云香,万志刚,石丹.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658-11659,11763.
[11]吴娟子,赵洁.钙和钙离子载体A23187对水稻早期胚胎离体发育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5):375-384.
[12]付凤玲,李晚忱,潘光堂.钙在玉米愈伤组织继代及盐诱导脯氨酸积累中的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42-44.
[13]CUIKR,XINGGS,ZHOUGK,etal.Theinducedandregulatoryeffectsofplanthormonesinsomaticembryogenesis[J].Hereditas,2000,22(5):349-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