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一)
历史散文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 上将军,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 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 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 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 君 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 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 乎?”
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 “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 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 固然,君知之乎?”
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 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 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 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 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乃夜发书,陈箧书事,得《太公阴符》之 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 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 人主不能出其金市锦绣,取卿相之尊者 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 世之君矣!”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 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 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张仪说赵王:
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 大王收率天下以傧秦,秦兵不敢出函谷 关十五年矣。
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 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 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 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 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 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今 宣君有微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 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 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 臣先以闻于左右。
余秋雨历史的散文
余秋⾬历史的散⽂余秋⾬历史的散⽂ 导语:余秋⾬先⽣潜⼼⽂学创作,数部⼤作独领风骚,把五四之后退居⼩说之后的散⽂在当今⽂学体裁中重新洗牌,功不可没。
以下是⼩编为⼤家分享的余秋⾬历史的散⽂,欢迎借鉴! 庐⼭ 找到庐⼭不是专门去旅游,是与⼀⼤群⽂⼈⼀起去开会的,时间是1979年夏天。
那⾥召开的,是⼀个全国规模的⽂艺理论讨论会。
庐⼭本是夏天开会的好地⽅,但据我所知,那⾥好像从来没有开过⽂⼈⼤会。
原因说起来太复杂,不管怎样,现在总算有了第⼀回。
但是,回过去看,庐⼭本来倒是⽂⼈的天地。
在未上庐⼭之时我就有⼀些零碎的印象,好像是我国早期最伟⼤的⽂⼈之⼀司马迁“南登庐⼭”并记之于《史记》之后,这座⼭就开始了它的⽂化旅程。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化浓度之⾼,⼏乎要鹤⽴于全国名⼭中了。
那时,佛学宗师慧远和道学宗师陆修静曾先后在庐⼭弘扬教义,他们驻⾜的东林寺和简寂观便成了此后我国⽂化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
这两⼈中间,慧远的⽂学⽓息颇重,他的五⾔诗《游庐⼭》写得不错,⽽那篇600多字的《庐⼭记》则是我更为喜爱的⼭⽔⽂学佳品。
但是,使得这⼀僧⼀道突然与庐⼭⼀起变得⽂采斐然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庐⼭还拥有过陶渊明和谢灵运。
陶渊明的归隐⾏迹、⼭⽔情怀和千古诗句都与庐⼭密不可分,谢灵运的名⽓赶不上陶渊明,却也算得上我国⽂学史上五⾔⼭⽔诗的⿐祖。
这两位⼤诗⼈把庐⼭的⼭⽔作了⾼品位的诗化垫基,再加上那⼀僧⼀道,整个庐⼭就堂⽽皇之地进⼊了我国⽂化史。
绑来的⼈们似乎⼀直着迷于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共处庐⼭的那种⽂化⽓氛,设想出他们⼏个⼈在⼀起的各种情景。
由头也是有⼀点的,例如陶渊明应该是认识慧远的,但他与慧远的⼏个徒弟关系不好,对慧远本⼈的思想也颇多抵牾,因此交情不深。
倒是谢灵运与慧远有过⼀段亲切的交往,其时慧远年近⼋旬,⽽谢灵运还不到⽽⽴之年,两⼈相差了50来岁,虽然忘年⽽交,令⼈感动,毕竟难于贴⼼,难于绵延。
优秀历史散文:关于历史
优秀历史散文:关于历史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下面是有优秀历史散文,欢迎参阅。
优秀历史散文:关于历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来,雨雪霏霏。
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就像是桂林山水连绵不断,又像是敦煌莫高窟的图案灿烂无比,《中华上下五千年》正是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灭亡。
读完这篇长长的历史画卷,不禁令我思絮万千,一个个王朝的兴起到它的衰败,一位位英雄人物的辉煌功绩,一个个奸臣的阴谋诡计……象一幕幕电影在我眼前展现。
有些帝王一心治国,于是就像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已,比如齐桓公,他重用忠臣管仲,最后当上了春秋的第一个霸王;有些帝王为了权力和欲望,纷争不断,战火连绵,百姓背井离乡,横尸街头,最后国家消亡,就像殷商被妲己妖精迷惑,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国破家亡。
只有遍访能人,广纳忠言,制定安邦兴国的好办法,才能让国家慢慢强盛起来;如果贪图享受,奢侈荒淫,昏庸残暴,那必定会自焚鹿台。
两种不同的皇帝结局完全不同,这说明了我们做人不能贪图享乐,只有励精图治,才能做个有出息的人,才能干一番大事业。
有些忠臣满怀报国热情,辅助国王治理国家,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冒死相谏,可是他们却往往被奸臣暗算,就像伍子胥、屈原和岳飞因为奸臣的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谄害而丧失了生命;而有些奸臣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在国王面前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他们陷害忠臣就像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不过我想恶有恶报,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就像胡亥,谋权篡位,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些历史人物说明了害人等于害已,做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等于自寻死路。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我们得分清是非。
不轻易上当受骗,对捏造事实的行为敢干说“不”;“热以真为贵,情以诚为美”我们对同学对朋友更要有满腔的热情,同学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有缺点时要学会包容,同学……读了这本历史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人,要古代明君一样,好听忠言,勇于承认错误,做人要像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不要胡亥那样吃剩饭长大——尽出馊主意;也不要像周釐王做个酒囊饭袋;更不能如袁绍那样像春天的柳絮——飘飘然;如果等你走入了歪门邪道,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了,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不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蚕儿吐丝——作茧自缚吗?优秀历史散文:关于历史照片是历史的眼睛,一张照片可以见证一段历史。
历史散文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散文有哪些代表作书香四溢,那就沐浴其中;书意无穷,那就仔细斟酌;书义当行,那就从己做起。
书中有数不尽的星空,看不完的大海,走不完的漫漫长路…古代人的智慧之作何其繁多,今天藏书馆app要跟大家分享五本历史散文的代表作,每一本都是大家之作。
一、《史记》《史记》的出现,打破了散文领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文学的局面。
因为先秦历史散文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先秦也没有叙事诗。
有的同学会有疑问:《诗经》中的七月不是叙事诗吗?这个问题可以留给自己去思考。
张的文学史以为不是,南开的文学史以为是。
马版文学史在208页对《史记》之前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散文艺术发展史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概言之,《春秋》和《尚书》时代,“言”与“事”是分离的;《左传》和《国语》时期,“言”和“事”得到国家统一,并且通过历史社会事件被故事化;《战国策》时代则出现了人物进行特写;到《史记》中,将人物自己一生中的行迹集中学生在一起,由人物对于某一企业特定经济时期或事件中的描写可以扩展到对他一生的发展环境变化,并通过为不同历史以及人物写传记的方法方式来写一些历史。
章版文学史有一个问题更为准确精炼的概括:《史记》以前的著作或以工作时间为本位,或以其他地域、事件为本位,到《史记》则以各种人物为本位。
二、《左传》春秋事件,左释经典。
从《鲁》的角度,按时间记录各国的事件,是《左传》编年史的一大特色。
《编年史》与《编年史》的区别在于,编年史是以人为中心的,可以把事件串联起来,呈现一条连贯的线条,有利于读者对历史的纵向把握,有利于人物发展的兴衰。
时间事件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因此很难将它们串联起来,读者需要了解事件前后的关系。
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同时了解各国的国情和历史进程。
相比之下,具体国家实体可以被描述为两者之间的妥协。
对于这个国家众多的春秋时期,我认为年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和交流十分密切,外交尤其复杂,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分裂。
历史的长河散文
历史的长河散文历史的长河散文历史的长河,值得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亦值得我们探索。
——感言始皇· 嬴政长城有梦,一梦千年。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亡诸侯,六合天下,你是英雄,真豪杰。
你可以北筑长城,守蕃篱,却匈奴;销锋镝,杀豪杰,却阻止不了六国之士复国心。
崤函之固,守不住你的大好江山;信臣精卒,保不了你的千秋伟业。
你在倒下之后仍注视人间,英雄无数,长城有梦。
你本可以留点仁政在人间,你本可以将一手打下的铁桶江山,完美无缺的留给你的子孙后代,你本可以留得一世英明在神州大地。
可你终没有,你错了。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你开错了窗。
窗子偏了90度。
昏天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君一笑。
狼烟四起,郦山脚下,诸侯云集,只为了一个本不该有的美丽错误。
冰美人莞尔一笑,你却成为了亡国之君,成立大周的千古罪人。
当大戎来犯,烽火台上,狼烟重起,该来的没有来,却来了拿着砍刀的.大戎。
她笑了,你愿已了,一个国家顺便也灭了。
你本不必烽火戏诸侯,幸福和笑颜是强求不来的,而冲动的惩罚是一个活生生的国家,你对爱可真大度呀!你有没有想过朝服你的子民,你有没有替他们想过。
一个国家在狼烟四起中沉默了,消逝了。
君一笑,笑掉了一个国度,而你终如愿。
你错了,你的窗子偏了,偏了180度。
一代明君· 李世民贞观之治,流芳千古。
贞观年间,民风淳朴,国泰民安,四海开平,载歌载舞,普天同庆。
这是你的功劳,你是一个伟大的天子,我向你臣服。
你没有万里长城,却被尊称为“天可汉”,举国同心;你没有征赋徭役,却国富民足,普天同乐。
你是有道明君,名垂千古,芳华永存。
你是对的,你的子民是幸运的。
你的天窗正朝太平洋,风景美丽,流芳千古。
千年之后的我们打开天窗,纵观历史,数风流人物,明是辨非。
仰俯之间,古人已给了我们太多。
历史散文的名词解释
历史散文的名词解释历史散文是一种以叙述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背景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体裁。
它不同于历史学术著作或纪实文学,而是以文学的方式展现历史,注重叙事的艺术性和语言的美感。
历史散文常常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展现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以此加强读者对历史事件的情感共鸣。
在历史散文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写实的手法,贴近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深入展现历史人物的品格和命运,以此勾勒出一个丰满鲜活的历史画卷。
与历史学术著作相比,历史散文更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
作者往往会在节奏把握、用词造句、描写手法等方面下功夫,以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历史散文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递历史的内涵和意义。
历史散文的出现与人类对历史的思考密切相关。
人们渴望了解过去,希望通过历史来认知自己、认识世界,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散文在满足人们对历史的需求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方式。
在历史散文中,有一些常见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用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比如,形象描写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使历史人物和事件栩栩如生。
明喻和暗喻则可以用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思考性,使得读者更深入地思考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历史散文还常常运用对比、悬念、转折等手法,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增添作品的张力和魅力。
历史散文可以延展到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
无论是古代历史、近代历史还是现代历史,都有无数的事件和人物可以作为历史散文的创作素材。
这些创作素材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加入作者的思考和观点,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最后,历史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传承历史文化、启迪思想的作用。
通过读历史散文,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的真相,感受历史人物的苦辣酸甜,领悟历史给予我们的智慧和经验。
同时,历史散文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创作可能性,丰富了文学的多元性。
优秀历史类散文范文
优秀历史类散文范文我从不谈论我的憾事,因为那已经发生,已经成为历史事实,你已无法补救与挽回;下面是有优秀历史类散文,欢迎参阅。
优秀历史类散文: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这部东方鸿著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岁月的宽阔而宏厚的肩膀上远眺,看到有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听到有一种激情,经久不息,勇往直前;读懂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照亮未来。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又一次升起了用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
庄严的国歌,雄壮的旋律,鲜艳的红旗,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牢记屈辱历史,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忘不了那振聋发聩的隆隆轰炸;忘不了战斗飞机在头顶盘旋而过的惊心动魄;忘不了那血流成河的杀戮;忘不了那令人发指的兽行……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县城。
第29军奋起抗击,用生命捍卫国土完整,用行动诠释爱国精神。
“风飒飒太岳几番惩日寇,水悠悠黄河数度战倭奴。
”中国军民一心,全力以赴,不畏饥寒地与日寇殊死较量,不屈不挠地在战场上拼杀。
他们用走过雪山草地脚板,用打响百团大战的步枪,用平型关大捷的英勇,建立了丰功伟绩,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历史如烟,却承载了无尽的屈辱和奋起。
如今我们用纪念来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用纪念来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1937年7月7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2014年的7月7日更不寻常。
在这天上午,陇原大地上,各行各业、各族各界人民群众以风格迥异的方式缅怀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形形色色的人有他们各自的纪念方式,但心中无一不是寄托了他们对历史的无限哀思和对先烈的无尚崇敬。
专升本《大学语文》第2章:散文
②人物刻画细腻传神。
作者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唐玄宗、杨贵妃的行为举 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 心理活动。
对于唐玄宗,诗歌第一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
在马嵬坡,作者侧重描写玄宗欲救不能、欲罢不 忍,不忍离去、不得不走的矛盾与痛苦,以大量 笔墨,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描述玄宗心头的哀 伤,如前往蜀中睹月思人,走遍巴蜀不胜哀痛, 还京路上踌躇不前,回到长安触景伤情。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 《老子》为代表;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为代表。
。
(二)秦汉散文
秦代在文学史上起过一定影响的散文是 《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汉 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两汉散 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政论文。贾谊和晁 错是两汉初年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汉代散 文中成就突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地位的是《史记》《汉书》,在整个 封建时代,都被史学家和文学家奉为典范 。
诗歌末尾,杨贵妃托付道士转达七夕之夜在长生 殿下的誓言为证,将杨贵妃感恩报德、忠于爱情 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叙事详略适宜。
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又倾注了自己丰富的 情感,使诗歌带有浓郁的抒情成分。
全诗将叙事、写景与抒情三者结合,根据故事情 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充分利用了三种艺术手 法,协调配合,增强了表现主旨、刻画人物的力 度。
明代散文中亦不少佳作,主要作家是明 初的宋濂、刘基,明中叶的王慎中、唐顺 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尤其是晚明小品 ,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关于历史的散文
关于历史的散文历史就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无法改变的可是还一直被大多数人标榜的,那就是历史。
关于历史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历史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历史的散文篇1:品味历史历史是飘渺的,你无法触及到它,甚至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是真实的,它以天地为纸、时间为笔、万物为墨,书写出一部经典传奇。
历史是茶,每一枚茶叶到记载了一个故事。
只有将其掷于沸水之中,经过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得到第二次生命;那么,你才能用一颗淡然的心去品味人生的苦涩与甘甜。
历史是酒,越久越醇厚。
一直蛰伏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只为厚积薄发,从出世的那一刻起,便将辛辣的酒香洒满人间;仅是一嗅,就会深深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闲暇之余,我喜欢孤独地坐在角落中,静静地把玩着一件小古玩,细心地揣摩其中的纹理;在惊叹工匠的精湛技术时,也会感悟着历史所留下的岁月印迹。
我知道,每件古董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只因在被铸造的过程中,工匠们倾注了他们所有的心血与虔诚的希望。
古董们每时每刻无不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只是那些故事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正如茶和酒一样,不懂的人只会把它们当做解渴的蠢物;而真正懂得的人却会细心品味,去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殷墟的甲骨文描摹出夏商的辉煌,塞北的丝绸之路走出了汉朝的盛世,而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更是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历史仍在延续,传奇依旧在书写。
每一分、每一秒的逝去,都将化作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沿着时间坐标所指引的方向,携带着沧桑岁月流向宇宙的终点,一去不复返。
当金镂玉衣的最后一针被穿起,青花瓷也勾勒出了第一条线;这是一个历史的结束,亦是一个历史的开始。
只愿凭窗而立,看日落黄昏,将今日的历史点上最后一个句号。
关于历史的散文篇2:感慨历史历史,犹如黄河九曲十八弯,蜿蜒曲折,一路向东狂奔。
它,时而水流湍急,时而细流涓涓,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
历史,在破与立之间行走。
明君圣主励精图治,破土开疆,开创基业,立下旷世奇功。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散文
发展趋向: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逻辑不断增强。就文学色彩看, 《孟子》 、 《韩非子》 ,尤其是《庄子》应受到更多重视。
1.《老子》 、 《论语》和《墨子》
理解:
①老子及《老子》简况。
一般认为,老子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先秦时流行孔子曾问学于 老子的说法。 《老子》产生不晚于战国中期,是老子的后学所记,基本保存了 老子的思想。
第一部国别史。全书 21 卷,记载周王朝及各国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 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 《国语》不是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而 是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事件。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然其不传《春秋》甚明。 作者传为左丘明,不可确考。
4.《战国策》
理解:《战国策》简况。
综合运用:《左传》的文学特色。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文学性的的剪裁,指其既叙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 蕴含意趣,极少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
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是说其在叙述史事时,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 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及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剧色彩。 如《郑伯克段于鄢》 。
②孔子及《论语》简况。
2.《左传》
理解:《左传》及其作者。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 鲁哀公 27 年,比《春秋》多 13 年。 《左传》记事详赡,文采生动。和《春秋 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作者传为左丘明,后 世颇有争议,但其应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左传》后人又称《春秋内传》 )
第二节 诸子散文
简单运用: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写历史的优美散文
写历史的优美散文断渠有成因,南江有由来。
喜欢南江,就想了解它的出生,了解它的生活,了解它的历史。
可在我脑海里的南江,除了优美壮丽,美不胜收之外,也只剩下地名的由来,这让我烦恼不已。
从难江到集州,到底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带着疑问向一位教历史的朋友请教,他却说自己才疏学浅,向我推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学教授。
朋友对教授推崇备至,说教授退休后不喜打扰,但对求知者还算通融,朋友打电话帮我约好,让我独自前往拜访。
教授很慈祥,带我进了他的书房。
书房不大,藏书不多,我对教授的能力有些许怀疑。
教授像是看出了我的想法,告诉我他的书都送给了需要的人,书的归宿应该是饥饿的头脑,而不是虚荣的装饰。
带着惭愧我虚心向教授求教:从难江到集州,到底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教授问我:“你是想知道这一段历史呢,还是想知道这一段历史事件?”我有些疑惑,知道历史事件不就知道整个历史了吗?教授摇摇头,“事件不是历史,单从事件也看不到历史。
如果历史是一篇文章,事件也只是情节。
”我说知道情节总能知道文章的大概了吧。
教授问:“你在街上被人揍了,能看出什么?”我随口回答,这得看别人为何要揍我。
教授哈哈大笑:“搞清事件的前前后后,就能成为历史了。
”教授又问我:“历史是什么?”我想说历史就是事件的前前后后,想想又不妥,历史是书上定义的历史吗?显然也不是。
教授见我迟迟不答,便问:“历史是镜子吗?”我有些懂了,问:“如果历史是镜子,镜子碎了怎么办?”“为什么会碎?”教授问。
“不小心打碎了。
”我答。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慎碎了镜子?”“愤怒时摔碎了出气。
”“若李世民为了泄气,也就不会有贞观之盛。
”“和人起了冲突,被人摔碎了。
”“为何不摔别的,偏要摔你的镜子?”我无以回答,原来这面镜子不能碎,碎了也买不到,历史也不能碎,碎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从集州到难江,这段历史你清楚了吗?”教授问我。
我赶紧摇头,看来我的悟性并不高。
“那你又了解多少?”他问我。
我从难江县名字的由来说起,不想教授却打断我的话,“历史只不过是个东西,叫什么名字都可以。
精选关于历史人物的散文
精选关于历史人物的散文精选关于历史人物的散文(一)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亮、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
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亮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亮出的。
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亮。
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
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
周瑜嘲笑诸葛亮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诸葛亮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
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
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
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亮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
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亮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亮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亮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
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亮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二、我国神话系统
• 古代神话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 子》等古籍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创世神话 • 自然灾害神话 • 战争神话
(一)创世神话
• 盘古开天地 •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开辟天地的故事最为
著名: •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 整《三五历纪》) • 这类创世神话提出了后来宗教、哲学与科学关注的 一个核心问题——宇宙的起源。
•愉快的劳动生活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易·归妹》上六)
•思恋之歌 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候人歌》)
•再现劳动过程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弹歌》)
特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
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 奏自然也不复杂。
• 其次,神话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精神的源头,它极 大地激发着中国文学的想象力,标志着浪漫主义创 作方法在中国的诞生。
• 第三,神话中包含着大量文化的心理原型,它为中 国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母题,成为题材与灵 感的重要来源。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 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 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 夸夫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桃)林。
• 夸父逐日应是一个驱除旱魔的巫术。同鲧一样, 夸父也是在杀神仪式中为部落献出了生命。
历史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散文是一种以文学方式叙述历史人物、事件和时代背景的文体,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描绘,展现出历史的底蕴和人民的智慧。
本文将对历史散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体。
一、历史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历史散文是一种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融入到文学艺术中的叙事形式。
它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历史真实感和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历史散文的特点包括:1.深入的历史研究:历史散文作者需要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文中的历史内容准确可信。
2.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历史散文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历史故事中,使其产生共鸣。
3.结合历史与文学:历史散文不仅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还通过文学手法赋予历史事件更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二、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及作者1.《世说新语》:南朝宋时期的刘义庆所著,是一部以言行记载人物言谈、思想、行为的散文著作,被誉为中国散文的开山之作。
2.《钗头凤》:清代道光年间的薛涛所著,是一部以海盐女子钗头墓为背景的历史散文,展现了民间百姓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的追求。
3.《开坛录》:明代朱权所著,是一部以陈抟救灾为题材的历史散文,通过对灾难中人民的抗争和拯救的描写,表达对正直和善良的称赞。
4.《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所著,虽然主要被认为是一部小说作品,但其中的历史散文部分对于红楼梦的情节和背景都有重要的补充和说明。
三、历史散文的写作技巧1.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切入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2.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存在。
3.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剖析,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感人的情感共鸣。
4.巧妙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历史散文的意义与价值1.展示历史的魅力:历史散文通过文学艺术手法,使历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主动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
有关历史的散文精选
有关历史的散文精选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历史的散文精选,供大家欣赏。
有关历史的散文精选(一)经过六个小时的夜航,从辽东的大连抵达胶东的烟台,走出船来,东边已经露出了晨曦。
听当地人说,这座城市有个小丘叫“烟台山”,不知是否当年的烽火狼烟设置之处,也许这就是烟台地名的由来。
听烟台口音,与大连乃至东北有些共同的音调,于是,我隐隐地感知到那段渡海北上的迁徙历史。
我仿佛看到迫于生计的人们全家甚至全村驾着木船,开拓着万倾波涛,迎着风浪,向北而去,在那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之间历经风霜雨雪,最后把根留在了那块土地。
那些和阳光白雪以及清澈河水一起闪亮的,是那世世代代执着、坚毅和凝重的目光,环境的艰难铸就了他们豪爽和坚韧的性格。
从烟台向西,一路疾驰,沿途尽是平坦无际的大平原和微微起伏的丘陵。
开阔的天地扩展着我的心胸,也引出无边的思绪。
往事悠悠,两千五百年前,这块土地上便放射出耀眼的思想光芒,这光芒照耀着两千五百年华夏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时空。
孔丘、孟轲和孙武这些闪亮的名字,深深地嵌入几十代华夏子孙的灵魂之中。
临淄、曲阜:一个个路牌扑面而来。
这些地名把人的思绪牵引到春秋末年,我恍若置身于齐国都城繁华的市井,似乎聆听到鲁国都城的一间木屋或茅舍中孔老夫子的教诲之声。
而青州、郓城的地名,则把人的深思带到水泊梁山,眼前便幻化出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替天行道,豪气冲天的场面。
为我们驾车的是个泰安汉子,他告诉我,山东人对黄海对面那个死不认罪的民族非常排斥,一些咖啡吧门口甚至出现“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这等情绪激烈的牌子。
这也难怪,甲午之战,中国人最后的惨败就发生在这块土地最东端的刘公岛;八年抗战之中,这里有多少男人被强盗杀害,有多少女人被野兽欺凌。
这样的血仇要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原本就需要漫长的时间,何况那个曾经丧尽人性的强邻,至今依旧对华夏国土瞪着贪婪如狼的目光。
于是,看着那收割后的一堆堆玉米垛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绿满大地的青纱帐,我分明看到那叶子里伸出的复仇枪口,看到游击健儿们英勇无畏的身影,看到那与敌同归于尽的惨烈和悲壮。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指具有文学性的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其重点是《左传》和《战国策》。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也是中国最古的散文_,主要内容是记录殷、周两代的政府文告及帝王和执政大臣的誓词、讲话等,史料价值很高。
全书文辞古朴难懂,估屈葺牙,只有某些篇章是初具文学性的历史散文。
文中已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盘庚》洲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某些篇章散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它各国的事件。
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九乎没有描写的成分,语言谨严精炼。
作者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嘴褒贬之意,因此,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意”的儒家经典。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书中以记言为主,与《左传》偏重记事不同。
在这些记载里,反映出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反映出重要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
《国语》文学质朴,远不如左传有文采,但也有些比较精彩的部分。
《吴语》、《越语》以吴越争霸和勾践报仇雪恨为中心,写的波澜起伏,很有气势。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解经之书。
《左传》是先秦时期记史最为详细,规模最为宏大的史书。
它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重大事件。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左传》具有政治鲜明历史倾向。
其观念接近于儒家,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作者比较强调“人道”的作用。
《左传》通过各国历史事实的记述.揭露了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反映了社会现实,对统治阶的腐朽残慕作了一定的批判,对子产、晏婴一类的著名政治家予以表扬和赞美,表现出褒贬美刺的精神。
《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许多头绪纷繁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被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
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为后人称道。
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长,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炼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
优秀历史文化散文
优秀历史文化散文时间,时间你这智慧的老人,创造历史,书写篇章。
时间,时间你这无情的法官,判断成败,铁面无私。
时间,时间你这热情的青年,活力四射,孕育成功的奇迹;下面是有优秀历史文化散文,欢迎参阅。
优秀历史文化散文:关于历史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璀璨的银河,却一次次被像秦始皇这样的暴君所抹杀。
中国是一部永远也说不完也道不尽的宝库。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着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
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
孔子和毛泽东,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
他们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
他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一个用躬身亲为的实干家的力量。
改变了中国。
所以,我喜欢《论语》,喜欢”仁“因为这个道理,不是辩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彩虹,任凭风雨的吹打也绝不回头。
中国是一个有这深度思想的国家。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正因为有爱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满。
《弟子规》中深度思想怎能不让我们回味?一系列清朗顺口的语句,是我们深深的爱上了这本书。
他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
在《弟子规》中我不得不佩服中国,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学。
中国国学博大精深,以致于我们不能了解它的全部,中国国学四通八达,让中外友人一起来领悟这做人的真谛。
中国国学永远是一部书写不完的画卷! 关于历史在观看历史记录片时,刹那间有了一种感觉。
“刹那”,只能这样形容。
有些特别的感觉从来不愿意停留多久,在某个时间的缝隙中突然出现,又匆匆消失,让人找寻不到它的踪影。
但终会留下痕迹吧!曾经那样辉煌的圆明园,却被无情地战争摧毁。
于是,昔日骄傲的圆明园选择留在了记录片里。
现实的废墟只是一些未曾磨去的记忆。
而在大唐,多少座华丽的宫殿,终于也被时间挫败,变为了谁也不曾留意的微小尘埃。
人们也只能对着残破的瓦片追念曾经的奢华。
14历史散文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变迁。
对人类生活的记载包括实物、图像、文字等都是历史的记录。
文字的历史记录虽然不能代替客观存在的鲜活的历史,但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重要的材料,我国先秦时代的历史散文就是文字的历史记录的一部分。
关于文字的产生有所谓伏羲造书契和仓颉造字说[1],但至今可考的大量较早的文字的历史记录是商代的甲骨卜辞。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文字就是记载商代人占卜情况的卜辞。
卜辞所记内容包括祭祀、战争、疾病、灾祸、农耕、风雨、狩猎等许多方面,文辞虽短小质朴,但也反映了卜者的思想情绪,一些较完整的卜辞还具备了散文的叙事要素。
历代出土的商周铜器铭文,人们称之为“金文”,又因其大多铭刻在礼器(如鼎)和乐器(如钟)上,故旧称其为“钟鼎文”,内容多为锡命、征伐、约契、祀典的记录。
商周代铜器铭文比甲骨文更多地表现了统治者意志和历史的人生的主题意识,主要表现在铜器是统治阶级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铜器上镂刻铭文,目的是纪念统治阶级的祖先,歌功颂德,记载人生重大的历史事件,以求永远传世。
《礼记·祭统》云:“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左传·襄公十九年》臧武仲对季孙云:“……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
”从文辞上来说,商代的铭文与甲骨文相类简单短小,而西周铭文最为整齐繁富,西周宣王时代的毛公鼎497字,是目前所见最长的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告诫赏赐毛公的言辞,侧重于记言。
虢季子白盘铭记述了虢季子白与玁狁作战获胜,“折首五百,执讯五十”,向周王报捷获赏的情形,有一定细节描绘,且用韵文,反映出早期文章的形态。
历史散文的发展与我国古代“史”的设置密切相关。
史主要从事宗教活动和担任起草和记载保管文献活动。
从文字结构上看,“史”是会意字,《说文解字》:“史,从又持中。
1先秦两汉文学概述 (1) - 副本
一.先秦文学概念
1.
“先秦”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 的“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 狭义的“先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2.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 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 学。主要内容有上古歌谣、神话、《诗 经》、先秦散文和楚辞。
四.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
(四)深于比兴、深于取象
所谓“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大 抵是指善用比喻,多用寓言,使文章具有形 象性和生动性。这的确是先秦文学的一个明 显特征。这是清人章学诚概括的,章学诚列 举了《诗经》、《离骚》、《庄子》、《列 子》和《战国策》等作品为例证明,其实, 先秦之文,如儒、墨、法各家著作,无不具 有这样的特传统
鲁迅《摩罗诗力说》称屈原《离骚》、《天问》,能 够“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先秦之作大抵有此特 点。诸子著书立言,更是放惮直言,无所顾忌。孟子斥责 暴君为“残贼之人”,庄子讥刺诸侯为“窃国”之盗,都 是显例。 战国时代,言论比较自由,作家往往自然直率、畅所 欲言,这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学的一 个优良传统。司马迁继承这个传统,创作了不朽巨著《史 记》。但是《史记》一书,曾被后代帝王称为“微文刺讥, 贬损当世”,有人甚至指责它为“谤书。”可见在天下一 统、文化专制时期,这样的传统确实难乎为继。由此看来, 先秦文学这一优良传统,是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
二.先秦文学主要内容
(四)先秦散文
1.历史散文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大体上是春秋以前历史史官所收藏的官府要件和论文选编。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 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 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 一个崭新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 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历史文化散文,一两千字
历史文化散文,一两千字历史文化名人素材散文篇[8万字文档]怀才不遇,忧国忧民——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之杜甫让纸张挽起时代的屏幕,让笔墨播转回岁月的车轮,让我们对你的遥望在历史长河上架起一座用仰慕之心筑成的时代桥梁。
站在楼房的最高层,在满天星斗中,不知哪颗是你的灵魂,在茫茫宇宙中,不知哪里是你的归宿,无边星海中,不知哪里穿梭着你的身影,无知的我,只能在脑海中勾画你的脸庞,在心目中想象你的才华,在周记中构思你的伟大,在朦胧的睡梦中勾勒属于你的“盔甲”。
①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
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
②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
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③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
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
“左氏”是谁 左氏”
与《春秋》的关系如何 春秋》 何谓《春秋三传》 何谓《春秋三传》 《左传》的伦理原则 左传》 历史和文学之间
……
本 末 体
纪 传 体
国 别 体
编 年 体
史 书 的 体 例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 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 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 鲁而次《春秋》 上记隐, 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 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 王道备,人事浃。 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 受其传指, 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 辞不可以书见也。 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 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 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 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 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第三章
单承彬教授教学课件选登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 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首先成立 卜辞和铭文是最早的记事文字 《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 尚书》 春秋》 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 《国语》、《战国策》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 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
在汉代,《春秋》与《左传》 在汉代, 春秋》 左传》
本来是各自单行的。 本来是各自单行的。 晋代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 晋代杜预在刘歆、 解释的基础上, 解释的基础上,把“经” 与 “传”按纪年合并到一起成为 一部书,而加以系统解释, 一部书,而加以系统解释,这 就是《春秋经传集解》 就是《春秋经传集解》。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言为《 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 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书》,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 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 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 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 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 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 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有 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 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 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 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 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春秋》 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 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 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 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 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 谷梁》 四家之中, 《谷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 公羊》 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 《公羊》、《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 。(《汉书艺文志》 书。(《汉书艺文志》)
春秋三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合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 公羊传》 谷梁传》 春秋》 左传》 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 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 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春秋》配合后, 《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 理。
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 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 左传》
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 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 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全书内容包括聘问、会盟、征伐、搜狩、城筑、 全书内容包括聘问、会盟、征伐、搜狩、城筑、 婚丧、篡弑、族灭、出亡等。 婚丧、篡弑、族灭、出亡等。在广阔的社会背 景下,记录了诸侯、卿大夫的活动, 景下,记录了诸侯、卿大夫的活动,并把笔触 深入到商贾、卜者、刺客、乐师、妾媵、百工、 深入到商贾、卜者、刺客、乐师、妾媵、百工、 皂隶等阶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 皂隶等阶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 楚庄王、吴王阖闾、 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业盛衰的叙 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角逐; 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角逐; 而对鲁季孙氏、齐田成子、晋国韩、 而对鲁季孙氏、齐田成子、晋国韩、赵、魏诸 卿与公室的矛盾,郑子产的改革等描述, 卿与公室的矛盾,郑子产的改革等描述,又深 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其趋向。 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其趋向。
记事年代基本与《春秋》 记事年代基本与《春秋》重合
《左传》记事以《春秋》所载鲁十二公为次序。 左传》记事以《春秋》所载鲁十二公为次序。
鲁隐公元年之前,有鲁惠公生鲁隐公及隐公即 鲁隐公元年之前, 位的说明;鲁哀公二十七年之后,又附录了鲁 位的说明;鲁哀公二十七年之后, 悼公四年至十四年晋国知伯被杀之事。 悼公四年至十四年晋国知伯被杀之事。
作品讲析
《郑伯克段於鄢》 郑伯克段於鄢》 《秦晋殽之战》 秦晋殽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有多方面 左传》 的文学价值, 的文学价值,是写 人叙事方面的一座 伟大里程碑
左氏得此数国(指周、晋、齐、宋、楚、郑等)之 指周、 郑等) 以授门人,义则口传, 史,以授门人,义则口传,未行 竹帛。后代学者,乃演而诵之, 竹帛。后代学者,乃演而诵之, 总而合之,编次年月,以为传记。 总而合之,编次年月,以为传记。 又广采当时文籍,故兼与子产、 又广采当时文籍,故兼与子产、 晏子及诸国卿佐家传, 晏子及诸国卿佐家传,并卜书及 杂占书、 杂占书、纵横家小说讽谏等杂在 其中。 啖助语,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其中。(啖助语,见《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试图用简截鲜明的道德观念评价复杂的历 难免要遇到麻烦。最明显的, 史,难免要遇到麻烦。最明显的,对于各 国间频繁的战争, 国间频繁的战争,作者总是要首先辨明双 方在道义上的曲直是非, 方在道义上的曲直是非,并将此同胜负结 果直接联系起来, 果直接联系起来,企图说明正义之师必胜 的道理。然而事实上, 的道理。然而事实上,当时的战争多是因 各国间争夺土地与人口而发生的, 各国间争夺土地与人口而发生的,如果一 定要以简单的儒家道德标准衡量, 定要以简单的儒家道德标准衡量,只能如 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 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且一场具体战 争的胜负,也很难归结于道义上的原因。 争的胜负,也很难归结于道义上的原因。
编 定 者 是 一 位 儒 家 者 。 学
约 成 书 于 战 国 期 , 最 后 早
疑 , 今 人 一 般 认 为 此 书 大
对 此 , 唐 代 以 后 颇 有 人 怀
同 时 的 左 明 。 丘
《 论 语 》 中 提 到 的 与 孔 子
人 认 为 这 个 左 丘 明 就 是
迁 和 班 固 都 说 是 左 丘
《 左 传 》 的 作 者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说是左丘明。 唐赵匡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姚鼐进一步 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认为作 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的,不 过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 于《论语公冶长》。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 清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俞正燮又认为姓邱 名明,左是左史之官。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 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 《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 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 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 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上距定、哀未远,亦不得以为战国后人 上距定、哀未远, 也” 。 日本学者狩野直喜则说:“左氏预断秦孝公以 日本学者狩野直喜则说: 前事皆有验,孝公后概无征,则左氏时代从 前事皆有验,孝公后概无征, 可推断。”杨伯峻因而推测:成书在公元前 可推断。 杨伯峻因而推测: 403年以后,公元前389年以前。 403年以后,公元前389年以前。 年以后 389年以前 所以,有人主张作《左传》的左丘明与孔子 所以,有人主张作《左传》 所见过的左丘明为两个人。 所见过的左丘明为两个人。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汉代解释《春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汉代解释《
秋》的学派有多家,《左传》乃其一也。 的学派有多家, 左传》乃其一也。 《左传》属古文经学派,西汉初称《左氏 左传》属古文经学派,西汉初称《 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或称《春秋古文》 史记吴世家》 或称《春秋古文》(《史记吴世家》)。 西汉末年刘歆所见到的则称“古文《 西汉末年刘歆所见到的则称“古文《春秋 左氏传》 左传》就是《春秋左氏传》 左氏传》”,《左传》就是《春秋左氏传》 的简称。 的简称。 刘歆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所以 刘歆认为《左传》是传《春秋》 他就拿传文去解经,使之互相说明。 他就拿传文去解经,使之互相说明。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 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 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 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 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 夫民神之主也。
后致力于神。 后致力于神。” (桓公六年 )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庄公三十二年) (庄公三十二年)
作者所信奉的准则始终贯穿于对历史 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述, 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述,可谓褒贬分 明。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统治阶级中 某些人物暴虐淫侈的行为, 某些人物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 许多忠于职守、 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 治家。总体上说, 治家。总体上说,作者要求担负有领 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 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 私欲, 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 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 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