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物理上册 目录 沪粤版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024年秋季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感悟新知
知1-练
思路导引: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由于音叉振动不易 被观察到,我们可以用音叉靠近容易被弹起、 便于观察的乒乓球,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显示、 放大音叉的振动。振动和运动不同,振动是 物体的往复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声音不 再产生,我们将听不到声音。
感悟新知
如何放大音叉的振动 用转换法显示发声体的振动:
音可以在__固__体__中传播。
综合分析、归纳可以得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 体、液体和固体都是能传
媒介物质
播声音的介质。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知2-讲
理想实验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
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
接验证。
感悟新知
知2-讲
例如在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 的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还是能听到铃声。原因是 实验设备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以及周围的 固体还能传声。但我们可以由玻璃罩内空气越少, 听到的铃声越弱,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 空,将不能听到铃声。
课时导入
思想方法 为什么要把发声音叉的叉股放入水中,把泡沫小 球放在发声的扬声器上? 答:能把发声物体看不见的、微小的振动放大显 示出来。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
探究过程及现象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图示
实验 过程
把手放在喉咙处, 感受发声和不发声
时声带的情况
敲击音叉,把叉股 把泡沫小球分别放在发 放入水中,仔细观 声和不发声的扬声器上,
声也会停止。
思考: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2.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振__动__。
3.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发声的声带、振动着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2024)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2024)
题2】 身穿白色连衣裙的舞蹈演员正在背景是蓝色大海的舞台上翩翩 起舞。当舞台上的追光灯用黄色的灯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 看到的她是( ) A.全身白色 B.全身蓝色 C.全身紫色 D.全身黄色
【答案】D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2】
2022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 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徽图形是由三基色构成 的“之”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三种颜 色的三个笔画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不是三基色的是( ) A.黄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真空
光速 3×108米/秒
光年: 光在一年中传播
空气 水
玻璃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的距离,光年是 长度单位。 1光年= 9.4608×1015m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活动2
光的色散 研究光的色散现象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
八年级上册沪粤版
2024 秋季新教 材版
第1节 光的传播与色散
目录
新课 导入
教学 目标
光可以为我 们做什么
光是怎样传 播的
课堂 小结
课堂 练习
教学目标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最大,c=3.0×108 m/s。
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 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 尚科学的思想教育,激发 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 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物理 观念
科学 思维
科学 探究
科学态度 与责任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0002页 0050页 0140页 0175页 0210页 0245页 0299页 0374页 0424页 0474页 0500页 0526页 0576页 0633页 0747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0002页 0050页 0100页 0102页 0104页 0106页 0108页 0137页 0139页 0141页 0170页 0199页 0241页 0277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3.1 光世界巡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5 奇妙的透镜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5.1 物体的质量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5 点击新材料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2020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2020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22页 0024页 0026页 0028页 0047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目录--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目录--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目
录--沪粤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目录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3.8 揭开色彩的奥秘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96页 0142页 0188页 0223页 0258页 0312页 0387页 0437页 0487页 0537页 0587页 0637页 0680页 0770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new)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new)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希望你喜爱物理【三维目标】1、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物理学的开端,一定要保护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可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追问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从而激发起探究物理的兴趣。

本节的主要活动是观察和讨论,要提供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去观察和体会。

除了教材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的作用外,还可通过各种途径展现更加丰富和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广泛的讨论。

形成“喜欢物理”的情感态度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从回顾物理学对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来诱导学生喜欢物理。

课文中提及的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学的成就,并不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现象的物理道理,而是通过这些内容让他们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列举物理学的一些成就,是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为人类社会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学生明白为了更好地利用物理学,必须学习物理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

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

2、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而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阅读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火柴、烧杯、纸锅、漏斗、乒乓球、平面镜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生共同阅读“章首诗”。

板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一节希望你喜爱物理二、新课教学1、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师:指导学生边观看图片,边阅读图片的“配文”。

3.2 光的反射定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3.2 光的反射定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射出。这就是光路的 可逆性。
如果大家都在明处,当你从平面镜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同 时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你的眼睛。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
α
β
M
M′
实际上,法线就 相当是我们数学 上的角平分线
步骤: 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线ON,即法线(虚线),标上垂直符号;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注意箭头方向)。
水边的柳树,我们既能在水中看到柳树的倒影,又能在地面看到柳树的影 子,一天从早到晚,下列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 A.影子在变,倒影不变 B.影子不变,倒影在变 C.影子不变,倒影不变 D.影子在变,倒影在变
【答案】A
【迁移训练1】
课堂练习
某校九年级的一名学生下晚自习后在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灯光非常 刺眼的车辆。为了安全,他应该( ) A.迎着灯光继续行驶 B.闭眼缓慢行驶 C.停下车靠边避让 D.用手遮挡灯光行驶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 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太 耀
能 从 一
眼个
了方

向 看



漫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舒从
服各
极 了 !
个 方 向 看


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黑板如果太光滑,会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C
课堂练习
考点二: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 【典型例题2】 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
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 光点P。AO与OB的夹角为1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电闪雷鸣
这是我们电子产品的元件
物质结构
纳米防水
原子结构
电学
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 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 一门科学。
二、 物理与社会的发展
思考: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 了哪几个划时代的发展?
1、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
埃及人建造金字塔
中国人修建万里长城
2、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时代
2.近代物理学史从伽利略的研究 开始的,伽利略告诉我们:_____ 和__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3.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知 道物理_____的来源,经历物理 _____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 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弄清楚______和____的含 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高科技新时代
三 . 物理学的召唤 三位对于物理学的发展里程碑的人物
17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564-1642
伽利略,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 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被称为“近代 科学之“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 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 及“现 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 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
观察、 思考
苹果 归纳和数学分析 下落 物理概念
万有引力
2.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方法
1879-1955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 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 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 评选为“世纪伟人”。提出 相对论及质能方程解释光电 效应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练3】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 ℃, 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
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 ℃,丙的实际体温是40 ℃,那么测乙、丙温度 计的读数分别是( A )
A.38 ℃和40 ℃
B.37 ℃和40 ℃
C.都是38 ℃
D.37 ℃和38 ℃
-返回目录-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让学习变的简单
知识点一 温度和温度计 例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70 ℃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0 ℃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点评:对物体温度、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 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常见物理量如体温、气温、 水的沸点、身高、教室高、步幅、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 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有所了解,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 确判断。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练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 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图2所示 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22 ℃, 水的温度是 38 ℃。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1.(1)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 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_摄__氏__度___ (℃)。 (2)摄氏温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目录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3.8 揭开色彩的奥秘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