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2. 能够分析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能的计算及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重点: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知识梳理:a.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b.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c.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d.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e.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讲解错误。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涉及功、功率、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a. 运动员跑步时,为什么脚要用力向后蹬地?b. 为什么抛出的物体在空中会下落?a.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移动了10米,求这个力做的功。

b.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米/秒,运动时间为5秒,求这个物体的功率。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精品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精品教案

公式 P = P = Fv 单位:1瓦 = 1焦 / 秒机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 (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 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N)公式W =FS单位:1 焦耳=1牛 ⋅ 米表示做功快慢的量概念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和功率 功率(P)Wt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机械工作时 额外功: 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机械效率( η )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机械效率η = W有W总m机动能V重力势能m械势能h弹性势能——形变程度能转化:动能势能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二、复习内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计算和转换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功和机械能的转换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计算5. 功和机械能的综合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机械能的概念,计算和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换,实际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掌握功和机械能的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来形象地展示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功和机械能的转换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功和机械能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三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内容:a.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b.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功和机械能知识的掌握程度。

c.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功和机械能的题目,测试学生对该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2周: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 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 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机械功的概念,深入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巩固功率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巩固动能、势能的概念,加深对影响动能、势能因素的理解;(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例题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复习重难点】1、力学中功的含义,判断力是否做功。

2、对功率概念的认识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学案【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高空抛下一扫帚,一举ft穿车顶!二、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通过推黑板、把纸杯举高等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学生:一分钟时间把知识点再熟悉一遍。

学生活动:在多媒体课件中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拉到相应的南瓜中(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过渡】: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那你会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吗?课件展示探究装置及思考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如动能大小只与质量、速度有关,而不能说高度,只是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刚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

师:中考复习要明确航向,有的放矢。

展示本章中考考点。

【考点聚焦】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在简单做功过程中对功的计算和估算。

3、掌握功率的物理意义,能对功率进行计算和估算。

4、会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及相互转化。

生:读一下中考考点师:明确考点,进行考点突破,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六道例题,时间8 分钟【合作学习点题探究】<一>功的理解及计算:【提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第一——第四节)教材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全册中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对前面力的 作用效果的进一步认识,又是在后面计算有用功、总功、认识机械效率的基础。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让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只能列举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知识来解决。

目标1.知道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

2.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1. 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

3. 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难点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教学过程(一)浏览书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书P62-73页1.有哪几节内容?2. 在每节内容中,有哪些具体知识?要求:能够在班上交流。

(将指定同学交流)(二)梳理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2.独立答题。

3.展示答案。

4.评价答案。

第一节 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______.2.常见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F 无_____;(如推墙墙不动)(2)有距离s 无____;(如在空中飞行的篮球)(3)有力F ,也有距离s ,但在力F 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s (即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_____).(如提着水桶水平前进)3.在物理学中,把___和物体在___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第二节 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_____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____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 内所做的功.2.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3. =___,由这个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时,力F 与速度v 成反比,因此汽车在上坡时,司机采取换低速挡的方法减小_____,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W Fs P ==t t第三节动能和势能1.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___.2.物体由于_____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位置的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___.3.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发生_____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_____和_____统称为机械能.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_____.(三)应用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本章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本章复习课-教案

五、机械能回忆(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质量,速度,动能。

(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质量,速度,动能。

(3)竖直上抛的小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质量,高度,重力势能。

(4)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弹性形变,弹性势能。

(5)弹簧在被拉伸的过程中,弹性形变,弹性势能。

六、机械能守恒与不守恒1.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2.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与其他能相互转化(1)在空中运动,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2)在接触面上运动,计摩擦力,机械能不守恒七、课堂检测1、用流星为例子解释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机械能不守恒;用砂轮与钢棒摩擦出火花的例子解释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机械能不守恒2、学生活动:学生手中的纸板,红色代表势能,绿色代表动能,从而分析机械能守恒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习题:1、如图所示的单摆,A位置与C位置等高,B是最低点。

小球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1)小球能否运动到C位置,(填“能”或“否”),(2)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能转化为能;(3) 位置小球的动能最大。

2、如图所示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1)A点的重力势能 B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课堂小结(1)功和功率的区别(2)功和能的联系(3)机械能守恒与不守恒(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学们在学校努力学习的过程就是做功的过程,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勇于做功,书本上的知识就会转化为属于你的能量,使你终身受益。

板书设计ABC。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能够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2.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3.能够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提高功、功率相关公式计算运用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增强研究自信心,通过知识竞答达到此目的;2.训练学生解题方法、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到此目的;3.结合身边实例,通过题练、交流、反思突显知识和技能,达到此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2.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功、功率之间的区别;2.区分“物体能够做功”和“物体正在做功”;3.通过实例,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4.能够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 有力无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2) 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3) 有距离无力,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公式: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Pt各量单位:W——J(焦耳),F——N(牛),S——m (米),P——W(瓦特),t——s(秒)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 N·m。

举例: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 J。

5.公式应用注意:1) 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2) 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3) 功的单位是“焦”(1牛·米=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功和机械能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机械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培养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抽象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功和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做好预习笔记。

2.问题探究导入通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能与势能、动量与能量、物体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等相关问题。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判断各个阶段能量的变化、转化及守恒等情况。

4.实验与观察设计一个小实验,如将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位置的高度和速度,计算小球在不同位置的机械能变化,从而观察机械能守恒的实验现象。

5.概念讲解对功和机械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示意图和物理公式的推导来帮助学生理解。

6.知识运用与巩固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进行巩固和检验。

7.总结归纳对功和机械能进行总结,强调机械能守恒原理,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反思并懂得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安排1.概念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导入:小明将书包从地上提到桌上,小明对书包做了功吗?哪些因素影响了小明对书包做功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案例分析(10分钟)选择一个案例,如跳水运动员从高处跳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跳水运动的不同阶段能量转化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跳水运动员会冲出水面?水压对跳水运动员的影响是什么?3.实验与观察(20分钟)安排一个小组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实验,并测量小球在不同位置的高度和速度,计算小球在不同位置的机械能变化。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二、复习重难点:1.重点:功和功率的个概念,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解释生活实例。

三、复习过程:1.带领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整合知识,形成系统2.具体解释基本概念(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 = Fs 。

(2)功率:功与时间的比叫功率,WP=t。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对应例题练习: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把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所测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____同学,做功最快的是________ 同学,你是根据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出做功快慢的。

(3)动能和势能: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③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及其转化:① 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②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提示:注重理解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无距,有距无力,力距垂直 例题巩固: 例: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 ,则:W1 W2 W3例 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B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C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D .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功率定义式匀速运动时导出公式 P = Fv例题巩固:例:某汽车的功率为30 kW ,若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求:牵引力多大? 解:P=30 kW=30 000 W υ =54 m/h=15 m/s∵ P F υ= ∴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2、 做功时间短,功率大;做功时间长,功率小3、做功越快,功率越大4、热气球在平衡力作用下上升时,机械能将保持不变5、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6、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一定是重力势能7、洒水车在马路上作业时机械能变小8、速度比质量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4.功和能之间的关系: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熊春明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熊春明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荆州市实验中学 熊春明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和功率的公式,掌握功和功率的计算。

(2)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了解 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组竞赛,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和 功率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结合实际掌握功率的计算。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和老师分别演示奶粉罐从斜面上滚下。

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形成强烈反差,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这其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就跟今天所要复习的《功和机械能》有关。

(二)回顾基础知识(1) 功 W =F s(2) 功率 tW P 动能 ( m , v )(3) 机械能 重力势能 ( m , h )势能弹性势能(4)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三)将全班分为四个代表队,分别命名为“做功”代表队,“功率”代表队,“动能”代表队,“势能”代表队。

然后进行多轮答题比赛,每轮比赛由小队长推选同学参加答题,答对1 题得1分。

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成为今天比赛的第一名。

比赛开始,进入第一关:基础关。

“做功”代表队推选同学答题:给回答正确的同学发精美卡片(1张卡片代表1分),同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并请这位同学帮我们解释原因。

如果没有回答正确,则老师帮助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功率”代表队推选同学答题:表扬和肯定。

如果没有回答正确,则老师帮助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动能”代表队推选同学答题:给回答正确的同学发精美卡片(1张卡片代表1分),同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并请这位同学帮我们解释原因。

如果没有回答正确,则老师帮助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2

教案2: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机械能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例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机械能的概念,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 能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机械能的概念。

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例子,如一个人提着一桶水从地面提到三楼,让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2. 知识点复习:(1)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2)功的计算:功 = 力× 距离× cosθ。

(3)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所做的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

5. 知识拓展:讲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功的概念:功 = 力× 距离× cosθ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下学期--《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学期--《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

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注重基础,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恩维能力。

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量做了铺垫。

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主要讲功和机械能的内容。

通过这节课巩固功和机械能的知识,为学习下一重简单机械的内容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计算题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功、功率这一部分知识,公式不多,公式的变形也比较饰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公式中出现的新单位比较多,有一些同学掌握起来比较吃力。

四、教学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举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2.难点:做功的两个困素,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及应用能量转化知识解释生活实例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七、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由问题“两位同学推不同的物体,谁做了功?”导入《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设计意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二)梳理基础如识,把握复习要点活动一:(1)、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学习活动1,并小组讨论,展示在多媒体上●功1、做功的必要因素: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3、功的符号、单位、计算。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第一章:功的概念和计算1.1 功的定义介绍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功的产生。

1.2 功的计算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功= 力×距离×cosθ。

引导学生理解力和距离的方向关系,以及角度θ对功的影响。

1.3 功的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焦耳(J)。

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功的应用2.1 功的守恒讲解功的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通过示例和实验,展示功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和转换。

2.2 机械设备的效率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2.3 功的测量介绍功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功率计和能量计等仪器。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进行功的测量实验。

第三章:势能和动能3.1 势能的概念介绍势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势能的物理意义。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势能的转化。

3.2 势能的计算讲解势能的计算方法,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势能与高度、弹性和力等因素的关系。

3.3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介绍动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动能的物理意义。

讲解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1/2 ×质量×速度²。

引导学生理解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4.1 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守恒原理。

通过示例和实验,展示机械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化和守恒。

4.2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讲解机械能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

引导学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机械能的转换和损耗5.1 机械能的转换讲解机械能的转换原理,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

通过示例和实验,展示机械能的转换过程。

5.2 机械能的损耗讲解机械能的损耗原因,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损耗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章节一:复习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回顾并巩固对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 杠杆的原理和分类。

3. 滑轮和斜面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章节二:功的定义和计算教学目标:1. 复习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理解功的应用和能量转换。

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国际制单位。

3. 功的应用和能量转换。

教学活动: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功的应用和能量转换实例。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章节三:复习功率的概念教学目标:1. 复习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理解功率的单位和国际制单位。

教学内容:1.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功率的单位(瓦特)和国际制单位(千瓦)。

教学活动: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功率的单位换算实例。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章节四: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提高方法教学目标:1. 复习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少摩擦、优化设计等)。

教学活动: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例。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章节五:综合练习和复习总结教学目标:1. 巩固本章复习的知识点。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综合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完成综合练习题。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3. 能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3.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4. 实际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 难点:实际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和应用。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机械能的转化原理。

3. 利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功和机械能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3. 通过互动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公式和实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展示实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讲解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

3. 第5-6课时:讲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掌握机械能的定义,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能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机械能的定义及其转化和守恒定律。

(3)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功的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2)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功的概念,引导学生复习功的计算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机械能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强调重点公式。

(2)讲解机械能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结合实例,解释功和机械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功的计算方法和机械能的定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环节:观察学生对功的计算方法和机械能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课堂练习环节: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功和机械能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决: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功和机械能知识去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道功的公式、单位。

了解功的原理。

知道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方法,了解额外功的产生,知道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理解机械效率,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知道功率的概念、单位,理解功率的含义。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其相互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自主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归纳、总结所要的学习知识,初步学会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难点: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1、功:做功的两个力要因素,不做功的三种情况,W=Fs ,单位2、功的原理:理想机械3、机械效率:公式,测量方法η=(Gh/Fs) ,如何提高η4、功率:P=W/t=Fv ,与机械效率的区别5、机械能:概念,动能(m v ),重力势能(m h ),弹性势能(弹性形变)6、机械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机械能守恒。

ηW 有用W 总=ηGh FL=ηGhFS=Gh Fh =G F =ηGhFS =Gh F2h =G 2F =ηGhFS=Gh Fnh=G nF=斜面滑轮组动滑轮定滑轮η=Gh/(Gh+fL)η=Gh/(Gh+G 轮h )动滑轮,滑轮组二、练习题1、小明用100N的力将50N的铅球掷出10m远,则在铅球抛出的过程中,人对铅球所作的功是:()A、1000JB、500JC、0JD、1500J2、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有用功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C、减小总功D、使用最省力的机械3、一架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它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也不变4、下列自然灾害中,主要由机械能造成的破坏的是:()A、大火烧毁房屋B、干旱使庄稼枯死C、洪水冲垮堤坝D、汽油燃烧爆炸5、用10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⑴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⑵推力做得功多少?⑶推力的功率是多大?6、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7、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是500kg的物体,机械效率是70%,对滑轮组做功的总功率是7kW,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8、在100m深的矿井里,每分钟积水9m3,要想不让积水存留在矿井里,应该用至少多大功率的水泵抽水?9、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力有关;’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力都有关;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兰兰的实验记录:10、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

功和机械能全章教案第一章:功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cosθ;3. 功的应用举例。

教学步骤:1. 引入功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功的存在;2. 讲解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本质;3. 推导功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各个参数的含义;4.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 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3.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4.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动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动能的存在;2. 讲解动能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动能的本质;3. 引入势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势能的存在;4. 讲解势能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势能的本质;5. 推导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各个参数的含义;6.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7.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守恒;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证明;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教案
回答问题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一、知识点及应用
二、拓展延伸




4、注意:做的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所用的时间短也不一定功率大;只有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才大。
5、公式变形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P=W/t=Fs/t=Fvt/t=Fv
某同学的质量约为50kg,他以正常速度从教学楼一楼走上二楼。请估算在此过程中该同学上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W B、10W C、100W D、1000W
D、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冲刺练习、 某人用20 N的推力把一个重400 N的箱子水平移动了10 m,则此人对箱子做的功_____J;若此人又将此箱子匀速提到高1 m的货架上,此人对箱子做功又为________J.
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表示。
2、公式:P=W/t
3、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势能越大。
例3 神舟十号在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实验室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也不变
变式拓展3一同学正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图:A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B点:动能最大,重力势、最小(不一定为零)A—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课》教案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功、功率公式、单位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2.掌握机械能的三种形式。

3.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功和功率的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功和能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让学生回忆力学内容。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

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

探究
介绍功的相关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忆并把内容整理在学案上。

夯实基础,把零散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方便记忆。

引出功率这个概念。

学生在学案上整理过程。

利用题练功率相关问题。

利用已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更深入理解W=Gh。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W=Fs更深入理解W=Gh。

介绍三种形式的能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认真观看并整理学案。

通过观看视频对已有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明确中考题型。

放映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直观认识能量之间的转化。

直观形象的展示所讲内容。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思考,记录笔记。

巩固所学知识,便于复。

四、板书设计
功、功率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机械能的三种形式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功、功率的计算方法
2动能及势能及其相互转化
重点
功和功率的计算
难点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归纳知识点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互相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

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P=W/t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马力。

换算:1kW=1000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三、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势能越大。

3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
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⑵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复习题
1.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

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 在光滑的地面上做功较多
C. 两次做功一样多
D. 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2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如图表示用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方法是: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另一种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

3.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4.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水的过程中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5某空降兵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势能
_______,机械能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6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请你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