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川崎病护理查房课件
案例二:并发症预防案例
01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一名3岁女孩,因持续高热、皮疹等症状就诊,确诊为川崎病。
02 03
护理措施
在确诊后,护理团队采取了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心电监护、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家长教育。特别注意并发 症的预防,如心血管并发症和消化系统并发症。
护理效果
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 同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 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以及心 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显示心血管病变。
02
川崎病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密切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高热,预防高 热惊厥和脑部并发症。
观察心脏症状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心悸、 气促等症状,及时发现并 处理心脏并发症,如冠状 动脉病变。
促进患者康复
运动康复
在患儿病情稳定后,逐步引导其 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身体
康复和免疫力提升。
药物治疗
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给患儿服药, 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 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和护理措施。
03
川崎病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定 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05
川崎病护理展望与建议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川崎病护理培训课程,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让护 理人员了解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
川崎病业务查房护理课件
对于已经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儿, 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相 应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提前告知 家长,让家长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增强家长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03
川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帮助患者了解川崎病的病因、症 状、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02
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01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 适,减少交叉感染。
02
给予患儿充足的休息时 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03
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 洁,及时更换尿布,防 止感染。
04
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 消化的饮食。
病情观察
01
02
03
04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如体温、 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持续发热、球结合膜 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等。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总结词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持续发热、皮肤黏膜症状、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等。
详细描述
患者通常会持续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同时可能出现球结合膜充血、手足硬性 水肿和掌跖红斑等症状。在病程第1周至第2周,患者可能出现掌跖红斑和手足硬性水 肿,并可能伴有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蜕皮。此外,还可能出现躯干部多形性皮疹
详细描述
该患儿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涉及多个学科的 专业知识。通过多学科协作,各科专家共同 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在团队协作下,患儿得到了全面、专业的护 理服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康复情况良好 。同时,多学科协作还促进了医护人员之间
川崎病的护理ppt课件
21
护理措施
2、皮肤完整性受损 A、评估皮肤受损情况,保持皮肤清洁,衣服质地柔软而 清洁,以减少对皮肤刺激。 B、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C、勤剪指甲,以免擦伤、抓伤,对半脱的痂皮应用干净 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D、口腔护理:评估患儿口腔卫生习惯及进食能力,观察 口腔黏膜病损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3次,晨起、睡前、 餐前、餐后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与增进 食欲,口唇干裂时可涂护唇油如消毒石蜡油。 E、眼部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洗眼以减轻不适,病房环境避 免强光。
23
护理措施
• 4.药物的治疗观察与护理 1、丙种球蛋白: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输注丙球后9个月
不宜进行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接种。
2、阿司匹林: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大便的色、 量及性质,应饭后服用本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3、甲基泼尼松龙:密切观察患儿恶心呕 吐及消化道出血现象。
24
6
临床表现
• 最多见 • 最早出现
发热
• T38~40℃,热型不定,多为稽 留热,少为驰张热,持续1~2周 • 抗菌治疗无效
7
临床表现
1、皮疹:
皮肤粘膜表现
发热同时或热后不久约(1~4日)
• 向心性,多形性
• 以躯干,四肢为多
• 无色素沉着 • 无结痂,水疱
8
临床表现
2、肢端变化
为本病特点 手足硬性肿胀 掌跖红斑
3
流行病史
(1)分布:日本最多(1967)。 世界各地均 有报道。我国78年报 道少数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 (2)好发年龄:好发婴幼儿。 50%病人在2岁以内,4岁内占80%, 也有成年患者。 (3)性别:男女比例1.3~1.5: 1 (4)流行:每2~4年流行一次, 冬春季。 日本共发生过3次大流行 (1979、1982年1985年)
川崎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弥漫性充血。
• ⑸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
恢复期指尖开始脱皮。
• 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5
6
7
8
9
诊断:
• 具备主要表现5项 • 具备主要表现4项,伴有冠状动脉改变 • 具备主要表现3项,伴有冠状动脉改变,诊
断为不全型,治疗相同
10
治疗原则:无特异疗法,主要是抗 凝血、抗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川崎病
1
学习目标
(1)了解川崎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2)掌握川崎病的护理措施。 (3)掌握川崎病的出院宣教。
2
定义
•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 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是以不明原 因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 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1967 年由川崎富作医师首先报告。
3
流行病史:
•(1)分布:日本最多(1967)。世界各地
均 有报道。我国78年报道少数病例,有逐年 增加趋势。
•(2)好发年龄:好发婴幼儿。50%病人在2
岁以内,4岁内占80%,也有成年患者。
•(3)性别:男女比例1.3~1.5:1 •(4)流行:每2~4年流行一次,冬春季。
4
临床表现
• ⑴持续发热5日以上。 • ⑵双侧结膜充血。 • ⑶多形性红斑。 • ⑷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
日期
体温 14
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小管炎有关
• 潜在并发症:心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炎
有关
• 焦虑:与家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 ⑸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
恢复期指尖开始脱皮。
• 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5
6
7
8
9
诊断:
• 具备主要表现5项 • 具备主要表现4项,伴有冠状动脉改变 • 具备主要表现3项,伴有冠状动脉改变,诊
断为不全型,治疗相同
10
治疗原则:无特异疗法,主要是抗 凝血、抗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川崎病
1
学习目标
(1)了解川崎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2)掌握川崎病的护理措施。 (3)掌握川崎病的出院宣教。
2
定义
•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 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是以不明原 因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 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1967 年由川崎富作医师首先报告。
3
流行病史:
•(1)分布:日本最多(1967)。世界各地
均 有报道。我国78年报道少数病例,有逐年 增加趋势。
•(2)好发年龄:好发婴幼儿。50%病人在2
岁以内,4岁内占80%,也有成年患者。
•(3)性别:男女比例1.3~1.5:1 •(4)流行:每2~4年流行一次,冬春季。
4
临床表现
• ⑴持续发热5日以上。 • ⑵双侧结膜充血。 • ⑶多形性红斑。 • ⑷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
日期
体温 14
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小管炎有关
• 潜在并发症:心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炎
有关
• 焦虑:与家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川崎病护理查房课件
川崎病护理查房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川崎病概述 • 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 川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 川崎病护理查房实践 • 川崎病护理研究进展
01
川崎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主要影响婴幼儿。
详细描述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特点为全身血管炎,导致持续 高热、皮肤黏膜病变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 的婴幼儿,其中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
总结重点
对查房过程中涉及的知识 点进行总结,强调川崎病 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
反馈意见
收集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 对查房内容和形式进行改 进和完善。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馈意见,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 量。
05
川崎病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将多种护理方法整合,形成综合 性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效果
通知相关人员
提前通知参与查房的医护 人员,确保他们了解查房 的主题和目的。
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2
01
03
观察病情
在查房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相关 数据。
互动交流
鼓励医护人员提问和分享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
规范操作
在演示护理操作时,要遵循规范流程,确保安全和有 效性。
查房后的总结与反馈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国际学术交流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分享川 崎病护理经验和研究成果。
国际合作项目
与其他国家的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开 展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川崎病的护理 方法和技巧。
THANK YOU
目
CONTENCT
录
• 川崎病概述 • 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 川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 川崎病护理查房实践 • 川崎病护理研究进展
01
川崎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主要影响婴幼儿。
详细描述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特点为全身血管炎,导致持续 高热、皮肤黏膜病变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 的婴幼儿,其中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
总结重点
对查房过程中涉及的知识 点进行总结,强调川崎病 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
反馈意见
收集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 对查房内容和形式进行改 进和完善。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馈意见,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 量。
05
川崎病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将多种护理方法整合,形成综合 性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效果
通知相关人员
提前通知参与查房的医护 人员,确保他们了解查房 的主题和目的。
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2
01
03
观察病情
在查房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相关 数据。
互动交流
鼓励医护人员提问和分享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
规范操作
在演示护理操作时,要遵循规范流程,确保安全和有 效性。
查房后的总结与反馈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国际学术交流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分享川 崎病护理经验和研究成果。
国际合作项目
与其他国家的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开 展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川崎病的护理 方法和技巧。
THANK YOU
川崎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川崎病的护理
儿科
川崎病护理查房
念 • 川
崎
病
( K a w a s a k i d i s e
川崎病护理查房
1
.
发 热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性
发
热
,
5
~
1
1
天
或
更
川崎病护理查房
久
2
.
皮 疹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
发
热
不
久
(
约
1
~
4
日
)
即
出
现
斑
川崎病护理查房
丘
3
.
口 唇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川崎病护理查房
4月10日14:20制定 护理诊断: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与用药时间长、 剂量大关 护理目标:熟悉治疗中药物的药理副作用,注意病 情变化,防止药物副作用发生。 护理措施:一、口服阿司匹林观察 1、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2、向家长明确说明应饭后服药,可将其溶解于 少量温开水中饮服。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 重新补吃,保证药物剂量。 3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 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 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及时通知医师处 理。
状听诊
时
可
闻
心
动
过
速
、
奔
马
律
川崎病护理查房
、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 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
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 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
川崎病护理查房
儿科
川崎病护理查房
念 • 川
崎
病
( K a w a s a k i d i s e
川崎病护理查房
1
.
发 热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性
发
热
,
5
~
1
1
天
或
更
川崎病护理查房
久
2
.
皮 疹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
发
热
不
久
(
约
1
~
4
日
)
即
出
现
斑
川崎病护理查房
丘
3
.
口 唇
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
川崎病护理查房
4月10日14:20制定 护理诊断: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与用药时间长、 剂量大关 护理目标:熟悉治疗中药物的药理副作用,注意病 情变化,防止药物副作用发生。 护理措施:一、口服阿司匹林观察 1、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2、向家长明确说明应饭后服药,可将其溶解于 少量温开水中饮服。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 重新补吃,保证药物剂量。 3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 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 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及时通知医师处 理。
状听诊
时
可
闻
心
动
过
速
、
奔
马
律
川崎病护理查房
、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 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
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 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
川崎病护理查房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医学ppt课件
监测与预警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疫情爆发。
公共卫生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防控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川崎病
的挑战。
政策支持
02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如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
以促进川崎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社会参与
03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川崎病的防控保持患儿安静,补充足够的水分 和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剂量和疗程。
手术治疗
针对心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监测 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
03
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 复期出现膜状脱皮。
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为单侧, 一般小于1.5cm。
其他症状
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症状等。
治疗原则
80%
控制炎症
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
100%
预防并发症
针对心脏疾病等并发症,采取相 应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控制血小板
根据患儿血小板计数情况, 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营养,提高免疫 力,减少感染机会;同时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 感染。
04
川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川崎病的定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 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出疹性小儿疾病,也称为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的病因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疫情爆发。
公共卫生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防控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川崎病
的挑战。
政策支持
02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如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
以促进川崎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社会参与
03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川崎病的防控保持患儿安静,补充足够的水分 和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剂量和疗程。
手术治疗
针对心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监测 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
03
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 复期出现膜状脱皮。
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为单侧, 一般小于1.5cm。
其他症状
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症状等。
治疗原则
80%
控制炎症
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
100%
预防并发症
针对心脏疾病等并发症,采取相 应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控制血小板
根据患儿血小板计数情况, 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营养,提高免疫 力,减少感染机会;同时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 感染。
04
川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川崎病的定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 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出疹性小儿疾病,也称为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康复期患儿生活注意事项
保持环境清洁
合理饮食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 烟尘刺激。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以温凉为宜,避免过热、过 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
休息与活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被柔软舒适,避免 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或护肤品。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可根据患儿 情况适当安排户外活动。
05
川崎病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技巧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监测方法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表现 。
超声心动图
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冠状动脉扩张、 心包积液等并发症。
血压监测
密切监测患儿血压变化,预防高血压或低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识别及干预措施
02
指导家长参与患儿的护 理过程,如协助进行物 理降温、皮肤护理等。
03
建立协作机制,鼓励家 长提出问题和建议,共 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
04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 育,帮助家长和患儿度 过治疗期。
04
川崎病患儿生活护理指导
发热期间生活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 温措施。
。
季节性
03
川崎病的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冬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长时间的高热、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 充血、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依据
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显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增加等;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异常等。此 外,心脏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川崎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医学ppt课件
应及时报告医生。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 确保输液通畅,避免液 体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
药物的存放要符合规定,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
境。
特殊情况的护理
高热护理
消化系统症状的护理
在患儿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如用温水擦拭身体、调节室温等。
对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应注 意饮食调整,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详细描述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 病,主要影响婴幼儿。该病以持续高热、手足硬性水肿和掌 跖红斑等为主要表现,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病因与病理
总结词
川崎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病理表现 为全身血管炎症,特别是冠状动脉病变。
详细描述
目前认为川崎病可能与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如EB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此外,免疫因素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病理改变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特别 是中小动脉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 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 计划,确保患者获得充足 的营养。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 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 恢复。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保持卫生、避免 感染等,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监测 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预防感染 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 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03 川崎病护理实践
基础护理措施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 确保输液通畅,避免液 体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
药物的存放要符合规定,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
境。
特殊情况的护理
高热护理
消化系统症状的护理
在患儿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如用温水擦拭身体、调节室温等。
对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应注 意饮食调整,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详细描述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 病,主要影响婴幼儿。该病以持续高热、手足硬性水肿和掌 跖红斑等为主要表现,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病因与病理
总结词
川崎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病理表现 为全身血管炎症,特别是冠状动脉病变。
详细描述
目前认为川崎病可能与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如EB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此外,免疫因素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病理改变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特别 是中小动脉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 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 计划,确保患者获得充足 的营养。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 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 恢复。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保持卫生、避免 感染等,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监测 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预防感染 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 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03 川崎病护理实践
基础护理措施
川崎病护理查房PPT
评估并发症风险: 预测患者可能出 现的心血管并发 症和其他并发症 的风险,为制定 护理计划提供参 考
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效果评价:对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 活质量提高程度等
健康教育及家属沟通
川崎病基本知识:向患儿家属介绍川崎病的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详细讲解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用药、皮肤护理等方面 并发症预防:告知家属如何预防川崎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等 家属心理支持:鼓励家属保持积极心态,共同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
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要求
查房要求:查房前充分准备, 查房时详细记录,查房后及时 总结反馈
查房内容:了解患者病情、护 理措施、心理状态等,评估护
理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明确查房目的:通过查房了解 患者病情,评估护理效果,提 高护理质量
查房方式:采用床边查房、集 中查房等方式,根据患者病情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护理人员对川崎病护理知识掌 握不足
护理操作不规范,影响护理效 果
患者及家属对川崎病护理知识 缺乏了解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 足,影响患者康复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川崎病护理 查房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具体的 改进措施,如加 强护理人员的培 训、完善护理流 程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 和反馈,提出针 对性的护理建议, 如加强心理护理、 提供舒适的护理 环境等。
汇报人:
目录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 发病原因: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相互作用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4、减轻家长焦虑 A、向家属解释疾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注意事项及疾病的自然 转归过程,使之能得到有关知识,减轻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 B、理解家属对患儿的心血管病及可能猝死而产生的不安心理 ,并予以安慰,加强情感交流。 C、为患儿制定适宜的床上的娱乐活动,多给患儿精神安慰, 以减少其精神刺激和不安,并建议家长也参与其中。 D、指导及配合家属参与患儿的饮食喂养、皮肤护理及其他生 活护理。
讨 论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 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 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 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 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治
疗
后
状
况
患儿无发热,无咳嗽,结膜无充血,口唇 无皺裂,咽无充血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缩小
护
理
诊
断
1 、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2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小管炎有关 3 、潜在并发症:心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炎有关 4、焦虑:与家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护
理 目 标
1、7天内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3、潜在并发症:心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炎等有关 A、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并发症。 B、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神志等变化。 C、避免对患儿的突然刺激或不良刺激,如恐吓、不集中的治 疗和护理等。 D、病程10天以内可遵医嘱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可明显减少冠状功能病变的发生。 E、严密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如有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心音异常、有无心脏杂音及心电图异常等,如有异常应及 时报告医生。 F、根据心血管的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遵医嘱使 用保护心血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病
例 资
料
患儿,男,3岁5个月,因反复发热4天入院。入院体查:T :38℃,精神一般,手足可见少许陈旧性皮疹,双颌下可 触及花生米样大小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好,无触痛, 双眼结膜充血,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皺裂、红,咽充血,双 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四肢无硬性水 肿个,无脱皮,肛周皮肤无潮红、脱皮;外院查血常规: WBC20.05×10 /L、N59.4%、L25.8%、 HGB128g/L、PLT251×10 /L,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发热查因:川崎病?
发
病
过
程
川崎病病程可分为4期: Ⅰ期:为急性发热期,时间1-11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陆续出 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 Ⅱ期:为亚急性期,时间11-21天,多数体温降至正常,指( 趾)端出现膜状脱皮及血小板增多,重症病例仍可发热,发 生冠状动脉瘤,可致心肌梗死、动脉瘤破裂。 Ⅲ期:为恢复期,时间21-60天,临床表现消退,如无明显冠 状动脉病变可慢慢恢复,如有冠状动脉瘤,可持续发展,可 发生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心脏病。 Ⅳ期:为慢性期,少数冠状动脉瘤患儿可进入此期,可迁延数 年,可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有可能危及生命。
阳
性
体
征
血常规:1月27日查WBC:10.04、HGB:118 、PLT:333、 CRP:22.3 ;2月3日复查N: 26.7%、L:55.5%、HGB:112、PLT:404 、CRP:0.3、血沉增快 胸片:双肺纹理稍增强 心脏彩超提示双室扩大。
给
予
治
疗
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维生素E丸等 治疗
护 理 效 果 评 价
患儿经过以上治疗护理措施,已解决的护理问题: A、体温过高;B、皮肤完整性受损;C、潜在并发症: 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D、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实现的有:患儿4天内体温降至正常,9天内皮疹 消失。未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无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 并发症发生,能够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家长能简述疾 病护理相关基本知识。
既
往
史
患儿上月因“手足口病”在外院门诊诊治,治疗 后好转,遗留手足皮疹,7天前出现双眼结膜充 血,自行予中药口服,治疗后充血有所消退,近 4天来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8℃,无寒战、 抽搐,在博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3天后体温可降 至正常,但易反复,后转送至我院。 无药物过敏史
相
关
检
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 CRP,心电图,心肌酶,血培养,血沉, CMV-IgM,EB病毒抗体IgA测定。 胸片,心脏彩超
2、14天内患儿皮疹消失,皮肤完整性无损 3、住院期间,护士能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患儿无并发症发生。 4、家长能了解该病基本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住院期 间焦虑减轻。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1、体温过高 A、降低体温: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病室适当的 温、湿度。 B、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的发生。 C、给予清谈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 质饮食,鼓励患儿多喝水。 D、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如阿司匹林的出血倾 向和丙种球蛋白的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2、皮肤完整性受损 A、评估皮肤受损情况,保持皮肤清洁,衣服质地柔软而清洁,以减 少对皮肤刺激。 B、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C、勤剪指甲,以免擦伤、抓伤,对半脱的痂皮应用干净剪刀剪除, 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D、口腔护理:评估患儿口腔卫生习惯及进食能力,观察口腔黏膜病 损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3次,晨起、睡前、餐前、餐后漱口,以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与增进食欲,口唇干裂时可涂护唇油 如消毒石蜡油。 E、眼部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洗眼以减轻不适,病房环境避免强光。
川崎病护理查房
概
念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 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诊性小儿疾病,在婴幼儿 中较多见,80%在5岁以下发病,男孩多于女 孩。
诊
断 标 准
临床症状至少要满足以下5条才能成立: A、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B、双侧眼结膜充血 C、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唇发红及皺裂,杨梅舌 D、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 皮 E、躯干部多形性红斑,但无水泡及结痂 F、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