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的金相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铸件的金相检测

一、铸件金相检测的意义;

二、铸铁的材质分类;

1. 灰口铸铁;

2. 球墨铸铁;

3. 蠕墨铸铁;

三、铸件的金相检测;

1. 铸件的实体取样;

2. 实体取样设备的操作及点检;

3. 金相试样的制作;

4. 金相检测及金相检测设备的应用与保养;

4.1金相检测设备的介绍;

4.2 OLYMPUS金相显微镜及金相影像分析软件的应用;

4.3基恩士体式显微镜的应用;

4.4Leica CTR6000金相显微镜及其图像分析的应用;

四、铸件中常见的冶金缺陷;

五、XX各种材质金相示例;

铸件的金相检测

一、金相检测的意义:

铸铁力学性能的高低是由其金相组织所决定的,所以铸件金相的检测对铸件材质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铸铁是以铁元素为基的含有碳、硅、锰、磷、硫等元素的多元铁合金,但其中对铸铁的金相组织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铁、碳和硅,故合金相图是分析合金金相组织的有用工具。

---详细资料《金属学与热处理》

1、合金相图中的基本相

在铁碳合金相相中的基本相主要有石墨、铁素体,珠光体,马氏体,渗碳体,奥氏体等等,以下分别介绍。

铁素体:是碳溶于α铁中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为F或α。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可分为片层状珠光体和球状珠光体,常用符号为P。

马氏体:是奥氏体组织经过热处理降温到190~170℃时冷却转变而来,常用符号为M。

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常用符号为C m。

奥氏体:是溶于γ铁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为A。

石墨:是碳以游离状态存在的一种形式,它与天然石墨没有什么差别,常用符号为G。

2、铁-碳双重相图及其分析

对铸铁合金长期使用与研究的结果,人们得到了如图2﹣1所示的铁碳合金双重相图,即Fe-Fe3C介稳定系相图与Fe-C(石墨)稳定系相图,分别以实线和虚线表示。表2﹣1为图中各临界点的温度及含碳量。

图2-1 铁-碳相图

G-石墨Fe3C-渗碳体

表2﹣1 铁碳相图各临界点的温度、成分

从这里看出,在稳定平衡的Fe-C相图中的共晶温度和共析温度都比介稳定平衡的高一些。共晶温度高出6℃,共析温度高出9℃,这是容易理解的。如图2﹣2的示意图所示,共晶成分的液体的自由能和共晶莱氏体(奥氏体加渗碳体)的自由能都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低的,这二条曲线的交点就是共晶温度T c。已知稳定平衡的奥氏体加石墨两相组织的自由能总是比莱氏体的低些,即这条曲线一定在莱氏体曲线的下方,因而它和液体曲线的交点T c¹(表示稳定系的共晶温度)就一定比T c高些。关于共析转变温度问题,亦与共晶温度的讨论相似。

图2﹣2 铸铁中各种组成体的自由能随温度而变的示意图由于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都是恒温转变,所以稳定平衡相图中的共晶线E′C′F′要和BC线交于C′,与JE线交于E′。显然C¹和E¹的含碳量(分别为4.26%及2.10%)就要比C、E的(分别为4.30%及2.14%)低些;稳定平衡共析线P′S′K′要和GS线交于S′,其含碳量

(0.69%)要比S(0.760%)低些,和GP线交干P′,其含碳量比P点(0.034%)略低,可以略而不计。因此,E′C′F′、E′S′、P′S′K′各线由于转变温度较高,含碳量较低,就分别落在ECF,ES和PSK的上方或左上方。石墨的熔点D′高达4000℃左右,所以C′D′线亦在CD线的左上方。分别把这些线段画在Fe-Fe3C相图上,就构成了双重相图。

在共晶温度时和石墨平衡的奥氏体中的合碳量(相当于E′)比和渗碳体平衡的奥氏体中的合碳量(相当于E) 亦要低些。

在铸造生产实际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用相同化学成分的铁液,浇注不同壁厚的铸件时,或用冷却速度不同的铸型时,会得到灰口或白口断面的铸件,这和双重相图有何联系?简要地说,这是由于冷却速度不同而导致共晶凝固温度的高、低不同所致,如在T c¹以下,T c 以上凝固时,一般可得灰口,如过冷至T c以下凝固时,则有可能进行奥氏体加渗碳体的结晶(形成白口断而)。这样就把双重相图和生产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

另外,除冷却速度外.化学成分对铸铁组织的形成亦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尤以硅(除碳以外)的影响为最大,因此,必须要使用Fe-C-Si三元相图才能解释,但为简便计,常用三元相图的等硅切面图分析问题。

3、铁一碳一硅准二元相图

铸铁中硅的含量一般在0.8%-3.5%的范围内变动(特殊铸铁除外)。目前还是常用一定含硅量的铁一碳一硅三元垂直截面图来分析铸铁中碳、硅含量对结晶过程和组织的影响。

在铁一碳一硅三元合金中,高碳相亦有可能以石墨和渗碳体两种形式出现,相应地就有铁一石墨一硅和铁一渗碳体一硅两种准二元相图。

对比Fe—G和Fe—G—Si准二元相图,硅的作用有如下各点:

1) 共晶点和共析点含碳量随硅量的增加而减少。铁一石墨二元共晶合金含C4.26%,共析合金含C 0.69%,在三元系中含Si2.08%时,其共晶和共析点含碳量则相应为3.65%及0.65%左右;含Si4.2%时则相应为3.15%及0.6%左右。E′点的合碳量也随着硅的增高而减少,亦就是碳在液体共晶合金以及奥氏体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减少了。

2) 硅的加入使相图上出现了共晶和共析转变的三相共存区(共晶区:液相、奥氏体加石墨;共析区:奥氏体、铁素体加石墨)。这说明铁一碳一硅三元合金的共析和共晶转变,不象铁碳二元合金那样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完成,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并且共析转变温度范围随着硅量的增加而扩大。

3)共晶和共析温度范围改变了,硅对稳定系和介稳定系的共晶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含硅量的增加,两个共晶温度的差别扩大,即含硅量越高,奥氏体加石墨的共晶温度高出奥氏体加渗碳体的共晶温度越多。由于硅的增高,共析转变的温度提高更多,因此,有利于铁素体基体的获得。

4)硅量的增加,还缩小了相图上的奥氏体区。硅量超过10%以后,奥氏体区趋于消失。这对研究高硅耐酸铸铁的凝固过程及组织有参考意义。

以上各点,对分析铸铁的凝固过程、组织形成以及制定热处理工艺,都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