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第五讲
《视听语言》PPT课件
.
22
二、人
1 人是电影的主体
A 电影是由人来拍摄; B 人是电影主要表现的
内容,也是画面的主 体,人是视觉形象的 中心。
.
23
2 表现人的重点: 脸、手和形体
A脸 脸的意义: 人最主要特征的集
中体现; 身体状况; 生活经历; 心理特征;
罗中立《父亲》
.
24
电影中的脸:
嘉宝
弗里达
.
25
B手
以外景和实景为主,人 工搭建为辅。
展示大自然的力量人类 文明的奇迹。
优点:纪实风格、叙事 性。
局限性:时空限制, 丹尼·博伊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缺乏主观色彩。
.
8
苏联电影理论体系中的蒙太奇:
从镜头的内容和形式、镜头拍摄方式和剪接 方式到声画关系,甚至于剧作当中的电影 叙述方式以及相关的一些理论都被包含在 内。
蒙太奇被用来专指像苏联电影当中所出现的, 借用平行、交叉、对比、隐喻、象征等等 手段构成非叙事性段落 。(片例)
.
9
苏联电影理论体系之外:
美国:把镜头的组接一般地称为剪接 。 法国:蒙太奇就是剪接。
.
5
放映术:
1888年爱米尔·雷诺的 “光学影戏机”
1894年爱迪生的“电影 视镜”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 “活动电影机”(标 志着电影的诞生)
.
6
二 、视听语言与蒙太奇的关系
视听语言概念的来源:
视听语言来源于蒙太奇,最初也就叫蒙太奇, 后来改叫为视听语言。
.
7
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是苏联电影学派早期创始人,诸如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提出的一个概念。 就其概念而言,我们称之为广义蒙太奇概 念,也就是所有具有电影特点的都被称之 为蒙太奇,即电影独特表现方式的总和。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笔记(第四讲~第七讲)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笔记讲师:方刚亮第四讲听觉元素(Mar.23th,2000)一、人声:对白—表演;法、美的区别:法—表现状态,一只话筒;美—对白知识至上,为了叙事,降低动效(无线);声音是一种表现手段,而不仅是一种叙事功能;1、剧作中,对白的写作法:废话,但承担着一种与主题有关、制造状态、渲染气氛的功能。
增加场、戏的真实感。
2、台词中的方言;3、叙事电影中的人声和状态电影中的人声;《费城》、侯孝贤《再见南国》,追求真实感,再现未格式化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毛边;4、默片与对白电影:画面的表现力,用画面讲故事;二、音响:分为动效和环境声,是一种表现手段,增加真实感、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现代启示录》旁白多、对白少、场面多;声音总谱:音乐→对白→动效→环境声,表现力逐渐减弱;《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三、音乐:分为有声源(客观)、无声源(主观);有声源音乐往往和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空间(典型环境);无声源音乐本质是非现实的,与现实创作有矛盾;《邻居》无音乐;因为音乐的主观性,体现出一种法西斯倾向;四、音乐与画面的关系:1、音乐为画面服务,同步渲染;(有旋律、无旋律)2、音乐与画面相反、对位;3、音乐相对中立、主题式;现代电影→《教父》第五讲镜头的构成之一一、景别:被摄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大小(主要指人);景别本身无意义(是指信息量),只是一个操作概念;1、特写组:大的景别是什么意思?(大特;特—头,稍带肩;近—胸部以上)特点:A.比较电影化、不正常,善于表现人的心理;B.消除观众与人物之间距离,易使人产生认同、同情;C.特写是一组镜头的重点;D.特写善于表现细节和人物视点;E.创造独特的视觉形象;F.近景特写常用于专场;2、中景组:中近景—腰以上,对话场面;中景—膝以上,小动作场面;l特点:A.数量最多,常规叙事手法景别;B.全景与特写的过渡;C.同时兼顾景与人,中庸;l局限性:①人景两难全;②比较难产生感染力;③难于左右观众注意力、对白、动作;《蓝风筝》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观;3、全景组:人全—人撑满整个画面,顶天立地;全—一个场景或一群人的全貌;远—人物比例小,以表现环境为主;l特点:A.主要表现环境,表现人与景的关系;B.创造意境,为故事展开开创气氛;C.展开群众场面和大场面一般为高机位;l局限性:①全景长度不能太短,信息量大;②节奏缓慢,不善于表现运动;③表现演员的戏有舞台化的倾向;l电影的景别观念:全景式电影(强调“环境”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特写式电影(强调人的内心、人性)l以全景为主的电影的几种形态:①客观写实,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主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小武》;内容与创作方法,创作思想;②以反映意境为主的电影,景与人的交织是指唯美主义的交织,一般易反映意境;《黄土地》、《悲情城市》、《流浪艺人》[希腊]安格拉·普洛斯;③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l以特写为主的电影:(主观化倾向强)①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性主题;《民事诉讼》;②需要强烈视觉效果,靠大量特写形成电影节奏;《战舰波将金》奥德萨阶梯;好莱坞常用手段;二、角度:位置、视点;视角是态度,焦距是心理距离;1、高度:平—存在,记录片常用,记实性,表现力较弱,构图易死板,缺乏张力;仰—优势感,透视变形较大,效果太强烈,易形成公式化象征意义;《疯狂英语》邪教化,主观参与;俯—将人物变得更渺小,压抑,展示空间关系,场面,画面为全、中景多;例外:近景俯(特殊要求)《费城》;2、方向:正—可表现物体特征,庄重而呆板;侧—有透视感,但难以表现物体特征;反—出于特殊需要;《美好的愿望》[希腊]比尔·奥古斯特经典段落;l现代电影的特征:①、中全景、齐腰(低机位):A.容易产生前景,运动中加强效果;B.易于表现空间,使画面具有三个以上层次;C.属于特殊机位,不正常,但最合理的视角;②、中近景、机位平视:A.现代电影要求在镜头视角上客观为主;形式、故事、人物表演;B.平视机位缺少透视,比较容易形成装饰感,仪式感;透视←→仪式(墙角是否存在)第六讲镜头的构成之二(Mar.27th,2000)二、摄法:镜头的运动方式;固定、摇、移、手持、升降、变焦距;1、固定:善于表现静止的人物,较客观、冷静,在一组镜头中间往往用于主、客观镜头的对峙和反应或镜头的组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较多用固定、空间变化小,主要变化在时间上;善于表现极端的角度:大仰、大俯;2、摇:摄影机位置不动,镜头轴心做水平或垂直运动;l特点:A.可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主体;B.可维持空间变化的连续性;(长镜头、两个以上的视觉主体、时空的真实连续)C.被摄物由远及近,可产生空间变化的连续性;D.该手法叙事性倾向较强,手法写实;l限性:①避免空摇,用被摄物把空摇变成跟摇;②避免空间平,不要环形背景;③摇的时间长、信息量的安排;摇的属性是写实的、装饰感差,现代电影常被摇移替代;(落幅与起幅的装饰感若只能选择其一强调,一般是落幅)3、移:摄影机本身的运动,纵向和横向的运动;①推—沿视轴向前移动;A.可模拟人视觉接近;B.有心理式揭示感觉;C.可改变景别;D.往往是一组戏的开始;②拉—沿视轴做退运动;A.可模拟人的远离;B.一组戏的结束;C.从微观到宏观,信息量的介入;③横移—横向运动;A.拍摄物体的有效方法;B.表现物体侧面和轮廓;C.能展示横向的空间变化;4、手持摄影:①运动自如,不受限制,展示较复杂的空间;②晃动,与人自然状态不同;③往往与移动结合,只能用广角;5、升降:3~5米大升降—较为普遍,比较主观化,表现力强;小升降—还算正常,构图需要;前景:①是否为运动,表现运动?前景使用非常重要;②无前景的升降,会有一种晕眩感;6、变焦距运动:光学运动;①特殊视觉效果;②偷懒;③企图用景别变化来表现心理距离的变化,是不真实的空间变化,焦距是心理距离而非景别的变化;视觉变化最大的运动方式是最不现实、最主观的;l电影镜头的运动特性:A.物象运动:拍的东西是动的;B.摄影机运动;C.剪辑运动;(D.心理运动;E.情节、内涵的变化;——非视听语言的使用)以上是否合理运用;问题:①布光,调度较难,自然光效的使用;②起幅与落幅是运动的关键;l现代电影运动的特征:1、小的升降,移动的广泛使用,使画面美感增强,为构图而产生;2、电影摄影机综合运动的程度,时空的衔接;让复杂的调度紧凑的组织在一起,又同时保持时空连续的可能;l学生作业:《过道》李红兵鸡头的视觉冲击力;《毕业幼儿园》全景跳切,形式感、节奏—枯燥与跟跑形成强烈反差;《跑男》《超跑男》、《再见,北京》心态轻松、语言流畅;《又见北京》【日】细野研第七讲光学镜头(Apr.3rd,2000)一、标准镜头:指景物的距离感与人眼的正常感觉类似;120镜头—75mm;135镜头—48~55mm;135相机镜头是58mm;电影的标头是50mm;二、特殊镜头:广角—40mm、35mm、28mm;长焦—75mm、85mm、100mm、250mm、500mm、1000mm;变焦距:35~135mm,28~80mm,70~210mm;(相机最多三倍);电影主要是长焦,可达10倍;定焦和变焦:定焦—镜片少,光线损失少,光圈可设计很大,透视性强,透光率强高,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好;变焦—镜片组多,特性相反,在景别变化上可保持机位不动,比较方便,偷懒的方法;电视用变焦是因为清晰度、光感、质感真实还原上与胶片相差甚远;电视的凸面问题:遮幅或稍加广角;1、电视剧用变焦改变景别;2、对话段落机位不动;三、关于特技:A.演员:武打、舞蹈、动作的替身等;B.美术:模型等,主要指背景、道具、物件;C.摄影:光学特技,配光、合成银幕、升降格、叠、淡、划;四、景深和焦距:景深是指在摄影时物体在胶片上成像的清晰范围;确定景深的两种因素:焦距和光圈;1、焦距长,景深短;焦距短,景深长;2、光圈小,景深长;光圈大,景深小;打光是为了获得更小的光孔和更大的景深;大底片,小光孔—F16学派,为获得清晰的底片,以风景为主,技术主义;大光孔会获得较小景深,把前后景虚化,剥离环境,避免环境对主体的干扰;l视角是态度,焦距是心理距离;焦点和焦距:焦点是画面中呈现的一点,焦平面→厚度即景深;焦距表现的是被摄物与视点之间的空间透视关系;l广角会有较大的视角,长焦相反;在获取一个相同的景别时,不同焦距涉及不同的空间内容,形成不同的空间关系;l变焦距镜头:通过光学原理改变景别大小,空间透视关系不变,类似认得心理接近,主观性强;l举例:典型的广角和长焦段落—吕克·贝松《圣女贞德》,表现段落、叙事段落(主观性的叙事),广角;长焦人全(《Flash Dance》)《九周半》;五、长度:1英尺=16格,1秒×1.51、长镜头:A.单一的视觉元素,时间经度长;B.戏剧式长镜头:时空连续的两个动作,蒙太奇即被禁止;真实,较强的记实性,时空是完整的,视觉时间上的压力,思想走神,去想别的东西;l长镜头的局限:A.拍摄难度大,节奏拖沓;B.无视觉冲击力,不能加快动作节奏,叙事戏剧化冲突,抖包袱;C.做作,设计痕迹严重;运动、调度、灯光、起幅与落幅;2、短镜头:组接一场戏,单个镜头无意义,以一个视觉主体为主,一组镜头的组接产生意义;A.视觉主体要清晰;B.动作性要强,节奏加快,真实性下降;l常规电影特征:大量短镜头场面中必须要有1~2个以上的长镜头,以交代环境的真实;镜头的长度:信息量被完全阅读所需时间,视觉经验、生活经验(中国人的电影,外国人难以理解);l过长与过短:东方电影,时间上的夸张:①过长:《小城之春》对时间的认识—侯孝贤;过长的镜头让观众体验所谓东方的意境;②过短的武打片:《少林寺》→《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8格形成一种印象;《好男好女》侯孝贤;吴宇森,升格、省略、重复;。
视听语言与影视拍摄 教案 05备课笔记A4版
第五讲拍摄方位一、学情分析与课程导入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景别的基础概念与划分依据。
2.课程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景别的基本概念与类型,那么大家肯定会想,除了景别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画面的呈现效果,我们来讲解拍摄的方位。
二、理论知识讲解1.拍摄方位的定义.................................................. 【重点】拍摄方位是指摄影机光轴相对于被拍摄主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通常分为正面拍、侧面拍、背面(反面)拍。
(位置-拍摄方位)侧面拍可以分为正侧拍与斜侧拍两种,斜侧拍又可以分为前侧拍(正侧面与正面的夹角处,好莱坞中专业名词为四分之一侧拍)与后侧拍(正侧面与背面的夹角处,好莱坞中专业名词为四分之三侧拍)2.正面拍摄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正前方向,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拍摄人物是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但人物平面化,缺乏立体感。
正面拍摄的作用:①观众面对着镜头前的人物,会觉得人物对“自己”说话,即把观众的视点缝合进叙事情境中。
②正面角度均衡稳重。
容易产生对称效果,可以拍摄雄伟、庄严的建筑物。
.......... 【思政融入(以中国传统古建筑为例子讲解正面拍摄,树立文化自信)】3........................................................................................................ 侧面拍摄【难点】侧面拍摄指摄影机处于被摄体侧面方向。
侧面拍摄的作用: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外部轮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还适合表现人物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流。
前侧面,呈现演员脸部面积更多;后侧面,呈现演员单侧耳际和腮的区域。
例如(标准的“过肩正反拍镜头”,拍摄面对面交流,同时呈现前侧面和后侧面)4.背面拍摄背面拍摄角度与正面拍摄角度相逆,无法观察到被拍摄对象的外部轮廓与立体感也无法观察到人物的正面表情信息,演员表演呈现出的信息量最少,引发观众想象空间,可以制造悬念等效果。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
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定义及其分类2、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3、知道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4、掌握镜头的概念5、了解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叫《视听语言》。
那么什么叫视听语言,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导论的学习,把大家带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大门.(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或媒介符号.思考:人类能在没有工具或媒介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吗?二、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外延大小分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
狭义的语言指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它又称作自然语言文字语言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符号系统,它又称作书面语言。
法国美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中指书:“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
”广义的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符号。
如数学中有数学语言,计算机中有计算机语言,艺术中有艺术语言。
2、根据语言的存在方式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
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
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一、视听语言的发展流程简单表意的手势动作和声音:思想感情交流不够精确,有很大的模糊性.口头语言:可以精确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但是受到时空限制.留声机:不受时空限制,但只限于单向交流,并且传播速度慢。
视听语言课件
第一讲 概论
视听语言的元素
• 观点1:画面、音响、表演和蒙太奇方法 • 观点2:画面、音响、色彩 • 观点3:影像、声音、剪辑
视听语言的元素
•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 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 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 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
前景的作用5
• 使画面成为主观镜头,特别是在运动画面 中,利用门缝、锁眼等形成前景,寓意着 危险和被窥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前景的作用6
• 选择富有装饰性的前景,如门窗、厅阁、 围栏等,似乎把主体“镶嵌”在画框中, 装饰画面,使画面有一种图案美。
后景
• 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 • 一般来说,在画面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
原则3
• 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
原则4
• 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 伏、错落有致。
原则5
• 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原则6
• 人最好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 的角度。
原则7
• 构图不应雷同、抄袭。
• 为了表现好主题,要努力设计最合适、最 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
• 画面形象不完整,以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 ,以及和画外空间的有机联系
• 故意破坏构图的均衡、不协调,使画面经 常处于不均衡到均衡,不协调到协调的多 样变化之中
• 借助于声音构成画外空间,而且往往是声 画分立。
开放式构图的作用
• 开放式构图形式拓展了影视画面空间。 • 开放式构图使前后画面联系更紧密。 • 开放式构图还能有效地将画面与声音元素
紧密联系在一起。
开放性构图
景深镜头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第一节影视视听语言概述一、影视视听语言的早期形成史(一)萌芽时期:(1825—1895)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开启了影像视听时代的大门。
1825年发明的“幻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基础;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1877年,雷诺(动画之父)的“活动视镜”利用该原理,但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
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
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二)单镜头时期:卢米埃尔时期(1895—)《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基本特征:(路易•卢米埃尔)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时间4、全部是单镜头5、电影风格是纪实性,人为参与降到最低(三)戏剧性分镜头时期:梅里爱(1896-)《贵妇失踪》《太空旅行记》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到访、叠化)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镜头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居多,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5、把舞台东西板报银幕上来6、电影的风格是表现性,假定性和故事性(四)电影结构的出现时期:鲍特(1904-)《一个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1、分场景,出现了分镜头和特写2、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3、首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4、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五)完整的视觉语言形成时期: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12本,1200多个镜头,使电影表现潜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视听语言授课大纲(研究生)
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视听语言》教学安排侯克明教授一、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1。
上课:理论和创作规律的讲授,作品分析。
2。
看片:泛读——每年不低于300部,三年1000部。
精读——每周1部,每年40部,三年100部。
拉片要求:A 选一个10~30个镜头的段落B 画出画面构图、机位图。
C 写出分镜头记录本。
D 写出看片笔记。
3。
拍摄作业。
4。
讨论。
5。
读书。
二、视听语言主要参考书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与演员》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蒙太奇在1939”巴赞:《电影是什么?》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三、课程安排与考试行课18周,其中安排1~2次拉片。
期末以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考试成绩。
论文要求:A 选定一部影片的一个段落拉片分析。
B 画出画面图、机位图。
C 写出不少于2500字的分析文字。
出勤率低于2/3的,最高成绩为及格;低于1/2的,没有成绩;四、授课大纲第一讲:概论(一)视听语言的内容与学习方法一、蒙太奇的概念与视听语言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三、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二讲:概论(二)视听语言的特征一、视听语言与大众传播媒介二、视听语言与文化现象三、视听语言与艺术四、小结第三讲:镜头的内容(一)一、人:黄土地,二、景三、物第四讲:镜头的内容(二)四、光五、色六、声音七、小结第五讲:镜头的构成(一)一、景别:特写与近景中近景与中景全景与远景小结二、角度:摄影高度:平拍、仰拍、俯拍。
摄影方向:正拍、侧拍、反拍。
小结第六讲:镜头的构成(二)摄法光学镜头特技第七讲:镜头的构成(三)镜头长度声带第八讲:分镜头的依据与场面调度第九讲:轴线(一)双人对话场面多人对话场面第十讲:轴线(二)运动场面轴线的超越第十一讲:导演工作要点分镜头工作拍摄工作第十二讲:剪辑(一)常规叙事性剪辑剪辑概说剪辑模式平行剪辑连续剪辑第十三讲:剪辑(二)表现性剪辑心理剪辑情绪剪辑第十四讲:剪辑(三)跳切戈达尔安东尼奥尼第十五讲:剪辑(四)画面剪接技术简介第十六讲;声音与声音剪辑同步与对位声音空间声音剪辑技术要点。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1.2 视听语言的元素介绍视觉元素(如画面、色彩、构图等)和听觉元素(如音乐、声音效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第二章:画面与构图2.1 画面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画面的定义,强调其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画面(如特写、全景等)以及其表达效果2.2 构图的原则与技巧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构图在视觉表达中的作用第三章:色彩与光影3.1 色彩的作用与表达解释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作用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运用技巧3.2 光影的运用与效果介绍光影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影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剪辑与节奏4.1 剪辑的意义与作用解释剪辑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叙事、节奏控制等展示不同剪辑技巧(如切换、慢动作等)以及其表达效果4.2 节奏的创造与感受介绍节奏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情绪、增强叙事力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节奏创造的技巧和方法第五章:声音与音乐5.1 声音的作用与表达解释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增强现实感、表达情感等展示不同声音元素(如对话、声音效果等)以及其作用5.2 音乐与氛围的营造介绍音乐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音乐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六章:表演与角色塑造6.1 表演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解释表演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塑造角色、推动剧情等展示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让学生理解表演在视听作品中的影响力6.2 角色塑造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角色塑造的基本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角色塑造的技巧和重要性第七章:导演与视听语言7.1 导演的角色与责任解释导演在视听作品中的角色,如创意指导、团队协作等强调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和掌控能力7.2 导演的视听语言运用介绍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元素,如画面、色彩、剪辑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导演在视听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八章:剧本与叙事8.1 剧本的意义与结构解释剧本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故事构建、角色发展等介绍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叙事手法8.2 叙事技巧与观众引导介绍叙事技巧在视听语言中的应用,如悬念、冲突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叙事技巧在吸引和引导观众中的作用第九章: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9.1 电影与视听语言探讨电影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视觉特效、音效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关键作用9.2 电视与视听语言探讨电视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连续剧、综艺节目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视媒体中的多样性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视听语言的总结回顾整个教程的内容,强调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强调视听语言在现代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10.2 视听语言的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视听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其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视听语言是一种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语言。
特点:直观性、生动性、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富。
1.2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镜头等。
听觉元素:音乐、声音、对白、旁白等。
1.3 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电影、电视剧、广告、MV、动画等。
第二章:视觉元素的应用2.1 画面构图黄金分割法则、对称构图、透视原理等。
2.2 镜头运用推拉、摇移、旋转、微距等镜头技巧。
2.3 色彩与光影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搭配、光影效果等。
第三章:听觉元素的应用3.1 音乐与声音设计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等与场景的匹配。
声音效果的制作与运用,如环境声、音效等。
3.2 对白与旁白对白的情感表达、语言节奏、语音语调等。
旁白的运用,如解释、描述、抒发情感等。
第四章:视听语言的叙事功能4.1 叙事方式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倒叙、插叙等。
4.2 角色与表演角色的塑造、性格刻画、表演技巧等。
4.3 情节与冲突情节的设置、发展、高潮、结局等。
冲突的类型、表现、解决等。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审美价值5.1 视听语言的美学特征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
5.2 视听语言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创新思维、艺术手法、技术应用等。
5.3 优秀视听作品鉴赏分析经典影片、广告、MV等视听作品的视听语言运用。
第六章:视听语言与文化传播6.1 视听语言与文化视听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影响。
文化差异对视听作品传播的影响。
6.2 视听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塑造形象等。
视听语言的传播效果及其衡量。
6.3 视听语言传播的现状与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视听语言传播。
我国视听语言传播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第七章:视听语言教育与应用7.1 视听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表达能力等。
视听语言教育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
7.2 视听语言教育的实践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
《视听语言》笔记
第一讲视听语言的形成史视听语言=蒙太奇(镜头、剪接)电影:1、是造型和叙事2、是空间和时间一、单镜头时期1889 乔治.伊斯曼50英尺/ 1895 卢米埃尔技术主义——爱迪生基本特征: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事件;4、全部是单镜头。
电影的最大特征:记实性(人为的参与降到最低——选择)二、戏剧性分镜头的时期梅里爱1896 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 镜头分切(技术上的失误)/ 电影特技基本特征: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倒放、叠化);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假定性;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依靠外来的艺术形式创造审美——“表现美学”——二十年代高潮《卡里加里博士》、《水手奎赖尔》;5、有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的东西搬到银幕上来(剧本、演员、化妆、布景、分场、分幕、字幕);6、开始商业操作;7、电影的另一大特征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不是事件)三、电影的结构方式出现1904 鲍特《火车大劫案》分场景十四场戏出现了分镜头、特写特征:1、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2、平行蒙太奇;3、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四、完整的视觉语言的形成格里菲斯出现系统的镜头《一个国家的诞生》制作10万美元、12本、1200多镜头(中国现今故事片9本600-800镜头)特征:1、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把戏剧化的矛盾因素融入到平行中)/ “最后一分钟营救”——最电影化的一种手段/ 《党同伐异》;2、景别作为一种电影手段被广泛采用(广泛而交叉使用);3、社会问题进入电影的讨论范畴《一个国家的诞生》种族歧视电影的本体(文本)与泛文本/ 泛文本——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政治、经济等;4、哲学问题进入电影的讨论范畴《党同伐异》/ 传达理念的方式比较机械和理性、对概念的抽象理解、情感的介入五、蒙太奇学派的形成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1、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2、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纯粹技巧方式提出蒙太奇概念六、未来电影语言倾向1、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①电影的诞生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②分切的出现停机再拍;③声音的出现同步声音的出现;④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2、电脑在电影中的应用工具式三维电脑——三维电脑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写实(物质现实的复原)作业赏析:93级毛小睿《地下铁》95﹒04﹒20封闭狭小的空间,两个可能相互吸引的陌生人发生的事情(通俗模式——虚无结尾)结尾一组空灵的镜头93级王海啸《日子》对于风格的坚持/ 寻找视觉点“喷水” / 镜头的使用——“一顺” / 强大的镜头(女孩面对镜头,结束与观众的隔绝,试图沟通)艺术化的东西都是推向极至、绝对的。
视听语言重点知识
视听语言重点知识(总2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视听语言知识详解第一章视听语言的基本特征第一节视听语言的含义(一个定义)07年名词解释视听语言的含义:视听语言不是自然语言的机械复制,而是经过甚至精炼过的带有强烈科技色彩的高级表意语言,它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并永久保存,同时彻底打破了人类语言的时空束缚,视听语言是以人类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
综合说来,视听语言即指人类创造并使用,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第二节视听幻觉(三个定义一个特点)1、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1/10到1/4秒,约瑟夫·普拉托把这一现象称为视觉暂留原理,后人将最佳视觉存留时间定为1/7秒。
2、心理补偿:在实际观影过程中,电影中的每一格画面都是静态的,观众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承认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被摄体,而两个画面之间被断掉的部分,是观众根据生活中的感知经验做了心理补偿,由此出现运动的感觉,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现象。
3、似动现象: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知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辨认的形式或形态,因此人们根据生活中积累的透视经验,可以把尺寸的大小、光线及色彩的亮暗、声音的强弱转换为距离的远近,根据接受者的这种心理补偿,创作者可以创造各种幻觉。
恰当的摇镜头、移动镜头都能使观众产生一种自己头部在动的错觉。
这种现象认同的接受方式所造成的运动幻觉称作似动现象。
这就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的原理,而视觉残留的作用仅仅是使那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4.、视听幻觉的特点(07年简答题):人眼通过视网膜接受视觉信息,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电影用胶片记录影像,其原理和人眼的视网膜上的记录一样,电影的幻觉不仅仅与生理有关,更与心理有关,人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视像最终取决于大脑中的神经系统。
《视听语言》课件-第五章-声音和画面
学习目标
了解声音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和声音的特性。 掌握人声、音响和音乐的分类及功能。
掌握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和 声画对位的特点及作用。
目录
01 声音概述 02 影视声音的三种形式 03 声画关系
目录
01 声音概述 02 影视声音的三种形式 03 声画关系
声音概述
一、声音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声音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很多优势。由于声音传播 具有振频、振幅、声源的变化,因此凭借声音的抑扬 顿挫,既可以传达传播者既定的意思,也可以激发观 众的情绪,还可以蕴含弦外之音。
视听语言
AUDIO-VISUAL LANGUAGE
章前导读
声音和画面是视听语言的两大元素。具 有多义性,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后,会产
生相同、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情绪和意义。 例如,同是人物哭泣的场景,为其配上悲
伤的音乐,可增强这种悲伤;为其配上欢快愉 悦的音乐,可反衬这种悲伤。又如,在小偷入 室抢劫的桥段中,小偷在找东西的同时出现玻 璃瓶被打碎的声音,可突出这种紧张气氛;若 先出现玻璃瓶被打碎的声音,后出现小偷找东 西的画面,反而会缓解这种紧张气氛。
第28页
影视声音的三种形式
2.局外人的客观叙述
局外人的客观叙述一般以第三人称呈现,以上帝般全知 的视角介绍、评说剧中人物的故事。例如,电影《巴陵窃 贼》以明清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众人终于擒住不断偷盗的 蒙面大盗,却发现大盗是县太爷,影片结尾部分出现了一 个低沉的男音旁白:“正义与邪恶,黑白颠倒,善良的百 姓有时很难把它分清……”
第41页
影视声音的三种形式
画外音乐又称功能性音乐或主观音乐,其声源并非来自画面中可见的发声体,如打斗场面中出现的钢)音响可以渲染画面的环境气氛。例如,电影《闪灵》的杀人片段中,空旷别墅的大厅传来了
视听语言电子版
视听语言(1~8讲)第一讲人的视听感知特性一.视觉暂留现象人眼观看物体时,感觉到物体的像.当物体移去时,是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一段时间,人眼的这种特性称为”是觉暂留现象”.1825年英国人帕里斯”幻影”转盘.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的发现:视觉暂留现象的时间为0.1-0.4秒(具体值因人而定)(一)电影的工作原电影中图像的基本单位为格,摄影机的拍摄频率和放映机的放映速率均为24格画面/秒(二)电视的工作原理重要概念:1帖:视频影像中最小单位的单幅静态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一格画面2帧率:即画面更新率,是指视频格式每秒钟播放的静态画面数量(中国电视25帧/秒)3像素:任何一帧图像都可以划分成许多大小相等而明暗、色调不等的最小单位,这些构成视频画面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二.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三.心理补偿机制心理补偿是指银幕上没有完成的形象,观众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在他心里上把它完成了,这就是观众的“参与”心理补偿机制让观众看到了屏幕上没有的东西。
实现方式之一:情感认同库里肖夫实验实现方式之二:省略运动(1)常规运动(2)创造性运动实现方式之三:利用声音实现方式之四:镜头队列第二讲镜头一.镜头的三种含义1 物理学中的“镜头”2拍摄的谈到的镜头3摄影机每一次从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取的那一段连续画面二.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三.分镜头剧本导演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构思,将需要表现的内容分切为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以供现场拍摄使用的工作剧本第三讲景别一、景别的概念被摄主体在画面框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五分法: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乡村田野)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的全貌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细部注:1景别所划分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2中近景:腰部以上,俗称“半身像、半身镜头”二、各种景别的作用(一)远景的作用:1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如群众集会、战争场面等2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3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4用在影视段落开头和结尾,形成舒缓的节奏。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7
奏中包含了镜头时间长度、画面内动作、镜头运
动快慢、画面视觉强度高低这几个部分的相似与 反差关系。匹配的节奏关系要求镜头的上述几个 元素基本一致,不能有大的反差和跳跃,这样镜 头的节奏感才能均匀平稳。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 3、方向的匹配 在影视作品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镜头段落都 是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构成的,因此在 剪辑时要注意拍摄主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 为它们设定相对一致的方向,否则就会造成方向的 不匹配,导致观众理解混乱。 方向匹配应注意以下问题: 画面中物体运动方向的统一,保证空间的稳定感; 镜头运动方向的相对一致性; 人物视线方向的一致性; 遵守轴线原则。
讲授:刘晓萌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
第五讲:镜头形式二
【学习要点】
1.剪辑的叙事功能,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
2.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 3.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基本剪辑观念;
4.跳接的技术特点;
5.剪辑如何实现匹配 。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 苏联蒙太奇理论
好莱坞电影的剪辑思想是以故事的戏剧性为
中心,基于电影可以建立叙事幻觉这样的电影观
念。在这种观念下,剪辑要求稳定的空间感、明
确的人物位置和运动方向,这样才能把观众的注 意力完全吸引到故事中,并以此为基础用剪辑改
变时间,从而更好地表现情节的戏剧性,使观众
卷入叙事之中。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 前苏联早期展的“蒙太奇’’
理论通称为“苏联蒙太奇理论”。其中爱森斯坦 的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在理论阐述和作品实 践上最为详尽,对他来说单个镜头不是蒙太奇的 元素而是蒙太奇的细胞。
视听语言及造型艺术 三、位置的匹配
位置的匹配指前后镜头的同一主体在同角度
或同方向变化景别时,要在前后画面中保持大致
最全视听语言(课堂PPT)
远景(Long Shot,简写为L.S.)
•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 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 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 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10
《断背山
11
《星爸客》
12
全景(Full Scene,简写为F.S.)
68
蒙太奇的类型
• 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蒙太奇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 蒙太奇三类。
• 1、叙事蒙太奇
• 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首创,是电影最常用的叙事方法。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 为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 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画面:电影片、幻灯片、缩微胶片一 系列镜头中的一个。
4
• 场面调度
• 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起初这个词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 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 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导演为了把 剧本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气 氛、以及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 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场 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 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 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 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视听语言
1
什么是视听语言?
• 视听语言: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 时依托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 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 情的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 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 • 影像 声音 剪辑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5、实验电影的时空关系基本上是主观和心理性的,与现实 的时空关系相去甚远。 6、实验电影使用了广泛的表现主义方法,影片的影像细节 饱满丰富。 7、少用同期声、声音和形象之间不同步。 8、实验电影表现前卫意识和超前思想,这就使它经常触及 社会思想的禁区,许多实验电影被视为震惊、不道德和无 法容忍,政治和性爱的主题在实验电影中屡见不鲜。
文学与新闻传播院
实验电影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主流商业电影的主导倾向是趋同性,即在故事、 人物和叙事方式上的模式化,那么实验电影则恰恰相反,他 们追求极端的个性,但也有共有的基本特征: 1、实验电影的制作费用都不高,因为很少得到利润回报; 2、它们的长度多在半小时以下,最长的达八个小时,最短 的仅几秒钟; 3、为节约成本,它们往往使用16毫米,甚至超8毫米拍摄, 而不用主流商业故事片标准的35毫米; 4、一般无剧本,少有叙事结构,很少讲故事,跳接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苏俄时代的现代派电影(未来主义、形式主义和立体主
义电影),以迪兹迦〃维尔托夫的《带摄像机的人》为代表 4、美国地下独立电影,从从梅雅〃德伦《午后的网罗》发 展到50年代的“新美国电影”,其代表人物有安迪〃威荷《 帝国大厦》、肯纳斯〃安格尔《天蝎座升起》和迈克尔〃斯 诺《波长》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实验(先锋)电影两大运动及突出团体
(一)两大运动 1、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先锋派电影 2、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地下(独立)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突出的团体 1、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弗朗 兹〃朗的《大都会》、F.W.茂瑙《梅 菲斯托》和罗伯特〃韦恩《卡里加 里博士的小屋》为代表 2、二三十年代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和达达主义电影,包括萨尔瓦多〃 达利和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 安达鲁狗》、让〃谷克多的《诗人 之血》和雷内〃克莱尔的《巴黎屋 檐下》《幕间休息》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实验(先锋)电影美学
实验电影是少数人制作给少数人看的,它们很少遵从 商业电影的基本构架,也很少考虑影片的利润收益。 实验电影往往激动人心、巧妙诡诈而又富于挑衅,但 却每每缺乏轻松和蔼的娱乐性。 实验电影在技术上十分复杂,观众很难理解,因为它 们的口味需要培养,观众需要持赞成和容忍的态度才可能进 入到实验电影那稀奇的世界。实验电影所涉及的主题往往对 制作者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他们并不企图将内在的喜好 与观众沟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不同
“超现实主义” 和“抽象主义”源于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注重现实性、强调影片场景中的错位感即客体脱 离正常的环境,被置于荒谬离奇的地方 抽象主义:强调技术的作用、依赖摄影和剪辑的变性实现节奏 感 超现实主义:以人为本、发掘心灵王国的真理和迷狂 抽象主义:以客观物体为主要对象、展现物质世界的节奏和混 乱。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形式] 老师讲授、图片和影片观摩相结合 使用CAI多媒体辅助课件。 [思考]通过学习对比我国独立电影和第六代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实验(先锋)片概述
一、实验(先锋)电影面临的境况 (一)电影的种类 1、叙事电影 模仿和创造真实 2、纪录电影 纪录和剖析现实 3、实验电影 创造甚至臆造一种主观想象的存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贝壳和僧侣》 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其 被成为“法国先锋电影之母” 《一条安达鲁狗》 西班牙电影导演,一生共 拍摄了32部影片,绝大部分影 片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揭 露了宗教和资产阶级的虚伪, 是公认的一代电影宗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三、实验(先锋)先锋电影三种倾向
实验电影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又是相互交叉的倾向:
1、“绝对电影和抽象电影”通过使用非描述性的形式从时
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索影像本身的价值; 2、“超现实主义电影”使用现实世界的影像,却以非现实 主义的方式表现情绪和心理的感觉和体验,并经常通过梦境 和幻想探索潜意识和非意识层面; 3、“表现主义电影”注重对外在世界的主观式表现,通过 影像时空方面的可塑性传达对实在的内在反应和想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一开始指欧洲二十世纪的一种绘画艺术,以 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 社会的看法。“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 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 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 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 的总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 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 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 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 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 现真正的现实。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 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 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 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 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 界中。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 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 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 潜意识心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视听语言
邵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第四讲:实验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实验先锋电影的 发展历程 深入理解并掌握实验电影的含义、境况及三 种倾向、两大运动和突出团体 了解并掌握实验电影团体中的各大流派和代 表作品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
美国实验电影——“美国地下电影”、“美国独立电影”、 “美国先锋电影”、“美国新电影”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的制作方式:
1、技术上,十六毫米是实验电影人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实 验电影中的画面和音响就显得极端的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他们不建构自圆其说的虚构情节,而追求胶片本身实质的真 实性。 2、主题上,突破传统电影的清规戒律。实验电影反对所谓写 实主义的规则,将影片的主旨集中在电影的节奏性律动上, 实验电影倾向于表现许多禁忌的题材,如它们经常运用超现 实主义的方法直接表现同性恋、性交群交和性倒错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的发展的四个倾向性的“类型”:
第一、哲学式“观念电影”是最具革命性和挑战性的实验电影 ,他表达了对电影本体的思考和对电影观念的突破。 第二、社会性“禁忌电影”在美国是意义更加确切的“地下电 影” 《天蝎座升起》 。 第三、超现实主义“诗意电影”是电影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 省,这在布努埃尔、谷克多和德伦的影片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第四、达达主义“形式电影”或“纯电影”是最古老的实验电 影种类之一,美国形式电影中最突出的运动形式是约翰·惠特 尼的电脑电影,他将彩色形状无休止的运动与相应的音乐结合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法国先锋派:《一条安达鲁狗》和《机械舞蹈》
一、法国先锋派 法国先锋派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倾向:以谷克多 、布努埃尔、克莱尔和杜拉克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或“主观诗意电影”;以莱谢尔、艾格林和里希特为代表的 “抽象纯电影”或“绘画与节奏学派”。
1、先锋派:莱谢尔《机械舞蹈》 2、超现实主义: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 3、诗意现实主义:阿伦·雷乃《广岛之恋》 4、“新浪潮”:特吕弗《四百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实验(先锋)电影面临的境况 当电影人制作和展映此类电影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用 主流电影的观念来衡量它们。尽管大众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 间排斥实验电影,但它们仍然顽强地向世界展示它们存在的 无上价值。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实验(先锋)电影的含义
实验电影又称先锋派电影、诗意电影、独立电影和地 下电影。 先锋派将电影作为个性表达的媒介,用个人联想的类 型代替叙事结构。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午后的网罗》
梅雅·德伦作为美国实验电影的领军人物,不但是因 为她创作上的杰出成就,而且还因为她在实验电影理论上的 非凡建树。她经常在一些文章和讲演中,阐明个性实验电影 相对于标准化的好莱坞产品的巨大优势。德伦是宣扬实验电 影和拓展实验电影观众的关键人物。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天蝎座升起》 肯纳斯·安格尔通过对“性变态”的不倦探讨,对美国社 会所谓“正常观念”作出了嘲弄式的评判,使他成为“禁忌 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