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方案说明书.pdf

合集下载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1.1)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姓名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grasping谢百松学号20051103006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肖新棉职称副教授中国·武汉二○○九年五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学生姓名:谢百松学生学号:20051103006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肖新棉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二○○九年五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1.总体方案设计 (2)2.手部设计 (3)2.1 确定手部结构 (4)2.2 手部受力分析 (4)2.3 手部夹紧力的计算 (5)2.4 手抓夹持误差分析与计算 (6)2.5 手部夹紧缸的设计计算 (6)2.5.1 夹紧缸主要尺寸的计算 (6)2.5.2 缸体结构及验算 (7)2.5.3 缸筒两端部的计算 (8)2.5.4 缸筒加工工艺要求 (10)2.5.5 活塞与活塞杆的设计计算 (10)3.臂部设计 (12)3.1 臂部设计基本要求 (12)3.2 臂部结构的确定 (12)3.3 臂部设计计算 (12)3.3.1 水平伸缩缸的设计计算 (12)3.3.2 升降缸的设计计算 (14)3.3.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5)4.液压系统设计 (16)4.1 系统参数的计算 (16)4.1.1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16)4.1.2 各个液压缸流量的计算 (16)4.2设计液压系统图 (17)4.3 选择液压元件 (19)4.3.1泵和电机的选择 (19)4.3.2 选择液压控制阀和辅助元件 (19)4.4根据动作要求编制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20)5.控制系统设计 (21)5.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画出接口端子分配图 (21)5.2 画出梯形图 (21)5.3 按梯形图编写指令语句 (23)6. 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摘要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标准文案目录摘要一绪论1.1机械手的发展概况1.2机械手的用途和分类1.3机械手的组成1.4机械手的发展趋势二抓取机构设计2.1手部设计计算2.2腕部设计计算2.3臂伸缩机构设计三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3.1手部抓取缸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3.4总体系统图四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4.1电机的选择4.2减速器的选择五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六机械手的控制6.1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6.2机械手的PLC控制设计6.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6.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6.5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七机械手的结构7.1机械手主要组成7.2工业机械手的分类毕业设计感想参考资料柔性制造系统上下料机械手设计摘要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

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

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

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

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关键字机械手,AutoCAD 。

绪论1.1机械手的发展概况专用机械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以通用机械手为标志的时代。

由于通用机械手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项目名称机械装备项目--机械手课程设计2 设计目的利用设计的机械手夹起形状为正六边体,质量为5kg工件,并运送到工作台。

设计的过程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工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问题:工件质量5kg,半径在90-110mm范围内。

(2)工件的外形问题:工件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夹紧的过程要解决夹到棱边的问题。

(3)各零部件的工艺问题:零部件应有良好的工艺性,可用最简单,常见的工艺(铸,车,铣,钻等),实现零部件的加工。

(4)整体的稳定性,灵活性保证问题:各部件协调工作,保证装配体的工作稳定:如齿轮齿条配合,连杆配合等的稳定性考虑;保证机械手总体质量小,惯性小,灵活可靠。

3 设计方案说明3.1机械手工作原理图1 拆去底板装配图工作过程:液压缸产生推力,推动齿条来回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旋转,齿轮带动四连杆转动,连杆推动夹板夹住工件。

3.2结构说明3.2.1执行机构:夹板图2 夹板1)特点夹板在竖直方向上有采用铰接,可自动调整到与工件位置相平行的状态,夹板上有滚花工艺,增大摩擦系数,保证夹起的工件不滑落。

2)尺寸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确定夹板长×宽为:80×50,根据经验,采用厚度为5mm的钢板。

3.2.2传动链1、四连杆机构图4 四连杆机构1)特点四连杆机构铰链连接的部分采用滑动轴承,安装尺寸小,润滑方便,四连杆运动摩擦小;连杆机构在未到达死点的位置下工作,机构工作可靠;连杆机构可以保证使夹板平行运动,从而保证夹板与工件表面平行,夹板接触工件时受力均匀,可平稳夹住工件,增强了整体装夹的稳定性。

2)尺寸计算图5 结构简图确定L2:因为机械手要夹紧的工件的范围是90~110mm,故L2=L1=(110+19×2-40)÷2=54mm留下一定的设计余量,选L2=60mm。

确定L3:为了能够装夹不同高度的工件,同时选择L5=40mm,连杆的长度L3应满足:L3=L5+h=87.5mm,取L3=90mm。

机械手说明书(2020年10月整理).pdf

机械手说明书(2020年10月整理).pdf
第三章 机械系统设计………………………………………13 3.1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13 3.2 传动结构的设计…………………………………………………15 3.3 导轨的设计………………………………………………………20 3.4 轴承的选择………………………………………………………21 3.5 电机的选择………………………………………………………22
ABSTRACT
It is starting to change the modern industrial landscape. The design for the industrial robot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Cartesian coordinate its work direction for the three linear directions. The role of the controller, which performs the workpiece mov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 of this simple action, This is the entire design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 Keywords: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industrial robot
齐鲁工业大学 201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械手设计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汪增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付秀琢
1
齐鲁工业大学 201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设计说明书

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设计说明书

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仓储搬运机械手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仓库和物流行业,用于搬运和摆放货物。

本次设计旨在提高仓库搬运效率、减少人工本钱,以及降低人工搬运过程中的平安风险。

2.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具有以下目标:•提高仓库搬运效率:通过自动化搬运过程,减少人力需要,提高仓库的货物搬运速度和准确性。

•降低本钱:机械手可以替代局部人工工作,从而减少人力本钱。

•提高平安性:减少人工搬运过程中的事故风险,防止潜在的人身伤害。

3. 设计方案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设计机械手主体采用铝合金制作,具有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点。

结构设计采用四轴机械臂,具备灵巧的搬运能力。

机械手主体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易维护和易维修的特点。

3.2 控制系统机械手主体的控制系统由嵌入式计算机和传感器组成。

嵌入式计算机负责机械手的动作控制和路径规划,传感器用于感知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控制系统应具备高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捕捉货物的位置和形状。

3.3 软件系统机械手主体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控制算法和界面设计。

操作系统为机械手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控制算法负责实现机械手的动作控制和路径规划,界面设计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4. 技术要求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的设计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4.1 动作精度机械手主体的动作精度应到达毫米级别,能够准确地抓取和放置货物。

4.2 承载能力机械手主体的承载能力应到达一定标准,能够平安搬运各类货物,一般不低于200kg。

4.3 平安性机械手主体应具备平安保护措施,如紧急停止按钮、碰撞检测装置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停止机械手的动作。

4.4 系统稳定性机械手主体应具备良好的系统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和精度。

5.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仓储搬运机械手主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65页)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65页)

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 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目前,在国内很多工厂的生产线上数控机床装卸工件仍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使生产线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适应现代自动化大生产,针对具体生产工艺,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用一台装卸机械手代替人工工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3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确定机械手设计方案 (3)1.1、机械手基本形式和自由度数的选择 (3)1.2、机械手手部夹紧结构方案设计 (4)1.3、机械手的手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结构方案设计 (4)1.4、机械手的腰座结构方案设计 (4)二、部分执行机构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5)2.1、手爪执行机构的分析计算及相关尺寸的确定 (5)2.1.1、手抓的力学分析 (5)2.1.2、手爪夹紧力和驱动力的的计算 (7)2.1.3、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8)2.2、水平手臂的设计和计算 (10)2.3、机身升降机构的计算 (11)2.3.1、手臂偏重力矩的计算 (11)2.3.2、升降不自锁条件分析计算 (12)2.3.3、手臂做升降运动的液压缸驱动力的计算以及相关尺寸的确定 (13)2.4、驱动回转轴回转的电机选型有关参数计算 (15)2.4.1、有关参数的计算 (15)2.4.2、电机型号的选择 (16)2.5、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17)2.5.1、确定液压系统基本方案 (17)2.5.2、拟定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 (17)2.5.3、液压源系统的设计 (17)2.5.4、绘制液压系统图 (18)三、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8)3.1、机械手工艺过程与控制要求 (18)3.2、机械手的作业流程 (18)3.3、机械手操作面板布置 (19)3.4、控制器的选型 (19)3.5、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20)3.6、I/O地址分配 (20)3.7、PLC原理接线图 (21)四、参考文献 (21)一、确定机械手设计方案1.1、机械手基本形式和自由度数的选择常见的工业机械手根据手臂的动作形态,按坐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 (1)直角坐标型机械手;(2)圆柱坐标型机械手; ( 3)球坐标(极坐标)型机械手; (4)多关节型机机械手。

其中圆柱坐标型机械手结构简单紧凑,定位精度较高,占地面积小。

因为设计要求搬运的棒料的质量达40KG,且直径达160MM,长度大约为250MM,考虑在满足系统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构,以减小成本、提高可靠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设计者:学号:专业班级:设计题目:搬运机械手完成时间:2011年07 月02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1)1.1 设计任务介绍 (1)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2 课程设计的容. (1)1.1.3 课程设计的要求. (1)1.1.4 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 (2)1.1.5 研究机械手的意义. (2)1.2 设计任务明细 (3)1.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1.2.2 机械系统的设计 (3)二、总体方案设计 (3)2.1 驱动系统 (3)2.2 执行 (4)2.3 控制系统 (4)3.1 机械传动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5)机械手的机械传动装置示意图如下. (5)3.2 滚珠丝杠简介与特点 (5)3.3 滚珠丝杠的设计及选型 (6)3.3.1 螺旋类型及种类. (6)3.3.2 初始条件 (6)3.3.3. 滚珠丝杠副的组成及主要尺寸. (7)3.3.4 计算过程 (7)3.3.5 滚珠丝杠最小轴经校核. (9)3.4 电机选型及联轴器选型 (9)3.4.1 电机选型 (9)3.4.2 联轴器的选择. (9)3.5 键的选择与校核 (10)3.5 轴承的选型与校核 (10)3.5.1 轴承的选型. (10)3.5.2 轴承的校核. (10)3.6 主要联接部位螺栓的校核 (12)3.7 轴承座、机架、导向柱、底座等基本构件的结构设计 (13)四、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4.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3)4.2 电气元件的选型 (14)4.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 (14)4.2.2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14)4.2.3 步进电机选择与控制 (15)4.3 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 (16)4.4 控制程序的设计 (17)4.4.1 机械手搬运流程图 (17)4.4.2 输入/ 输出地址分配 (17)4.4.3 机械手位移控制程序 (18)4.4.4 搬运机械手搬运程序设计. (21)五、课程设计总结 (28)六、参考文献 (29)一、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介绍1.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课程设计时建立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进行的工程基本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机电控制系统产品的初步设计工作,并结合设计或试验研究课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知识领域。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步进电机)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步进电机)

第一章前言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机械手作为前沿的产品应自动化设备更新时的需要,可以大量代替单调往复或高精度需求的工作,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代替人的繁重劳动。

可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业和原子能等部门。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机械手作为前沿的产品应自动化设备更新时的需要,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用以代替人的繁重及单调劳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能在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业和原子能等部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了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组合灵活、编程简单、功耗低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使用PLC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高,故障率低,动作精度高等优点。

适应工业需要,本课题试图开发PLC对物料分拣机械手的控制,并借助必要的精密传感器,使其能够对不同颜色的物料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分拣,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生产线。

采用PLC控制,是一种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物料分拣的自动化装置,可部分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单调持久的作业,并且在产品变化或临时需要对机械手进行新的分配任务时,可以允许方便的改动或重新设计其新部件,而对于位置改变时,只要重新编程,并能很快地投产,降低安装和转换工作的费用。

本设计主要完成机械手的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设计。

主要包括执行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1.2 机械手在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手最早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

机械手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替代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机器人液压手爪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成绩:2017年12月23日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 (1)目录 (2)摘要 (3)第一章概述 (4)1.1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概述 (4)1.2 机器人的历史、现状 (5)1。

3 机器人发展趋势 (6)第二章机械手结构设计 (6)2.1 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6)2。

2 机械手指形状设计 (7)2。

3 机械手爪整体结构设计 (7)第三章手爪受力计算及分析 (8)3.1 手爪受力分析 (8)3.2 动作原理说明 (8)3.3 夹紧力与N与驱动力A的关系(传力比) (8)3.4 运动的动作范围 (9)第四章手爪的夹持误差分析 (10)4.1 误差产生原因 (10)4。

2 误差计算 (11)第五章其他零件的设计 (13)5。

1 楔块 (13)5.2 材料及连接件选择 (15)5。

3 液压设备的选择 (15)5.4 手爪零件的设计和尺寸 (16)5.5 零件的连接固定 (17)设计心得与体会 (19)参考文献 (20)摘要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取件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简易的机械手结构,使其能够在气缸作为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夹持,运送以及放下等工作,并绘制出机械手各部件的详细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此基础上能进行三维仿真。

在金工实习期间将该机械手进行制造加工,使实物能够顺利运作,关键词:机械手;气缸;结构设计第一章概述1.1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概述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 制造自动化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 制造自动化

1.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课题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总体方案:1.抓重:10kg2.坐标形式:圆柱坐标3.自由度:3定为方式:机械挡块(行程开关)。

驱动方式:液压驱动。

控制方式:PLC(可编程序控制)定位精度:±2mm。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1所示手部1采用夹钳式,具体为单支点回转型夹紧机构。

动力采用单作用液压缸2驱动夹紧,反向则由弹簧复位而松开手指。

手臂的伸缩采用双作用液压缸3驱动,伸缩过程采用双导管导向,在导向的同时,亦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大大减少活塞杆的受力。

夹紧缸的压力油经其中一导管进入缸内,此结构能使油管布置更加紧凑。

手臂的回转采用摆动液压缸4驱动,此摆动缸设计成输出轴固定不动,而使缸体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手臂回转运动。

双作用液压缸5驱动手臂做升降运动图1-1 机械手工作原理图2.手部设计手部(亦称抓取机构)是用来直接握持工件的部件,由于被握持工件的形状、尺寸大小、重量、材料性能、表面处理等的不同,则机械手的手部机构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的手部结构是根据特定的工件要求而设计的(林建龙,王小北,2003)。

常用的手部,按其握持工件的原理,大致可分成夹持式和吸附式两大类。

本设计采用常用的夹钳式手部结构,它是最常见的夹持式结构。

夹钳式手部是由手指、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的,它对抓取各种形状的工件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抓取轴、盘和套类零件(殷际英,何广平,2003)。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两个手指,少数采用三指或多指。

本设计中的工件是棒料,所以选择较简单的两指结构。

夹钳式手部设计的基本要求:1、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手指握力(夹紧力)大小要合适,力量过大则动力消耗多,结构庞大,不经济,甚至会损坏工件;力量过小则夹持不住或产生松动、脱落。

在确定握力时,除考虑工件总量外,还应考虑传送或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亦保证工件夹持安全可靠(杨永清等,2008)。

对于手部的驱动装置来说,应有足够的驱动力。

机械手说明书

机械手说明书

--前言机械手是模仿人的手部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和操作的自动装置。

它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多粉尘、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中,以及笨重、单调、频繁的操作中代替人作业,因此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检测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智能机械手还具有感觉系统和智能系统。

本篇介绍的是用于物件装卸的机械手的设计,属圆柱坐标式机械手。

本篇根据设计机械手的一般程序,分八步详细地的介绍了用于物件装卸的机械手的设计的过程。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1、机械手机构总体方案设计2、手架的结构设计3、液压、气压或电气系统设计机械手动作要求是:手架能作任何角度的伸缩和转动。

各动作由液压、气压驱动,电磁阀控制。

手架承重不小于10kg。

第二章设计任务分析以及总体方案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部分动作,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轨迹或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者操纵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一.机械手设计原则总体设计的任务:包括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参数计算,最后绘出草图。

总体设计后要进行各部件的强度、刚度、驱动力验算。

1、运动设计及确定主要要求手架能作任何角度的伸缩和转动2、驱动方式:液压、气压驱动该机械手是独立的自动化机械装置。

通用性高,机械手结构比较复杂。

手臂可作前后伸缩、上下升降和水平左右摆动三个动作,手臂可以绕Z轴转动360度4)按驱动方式分为联合驱动,电力驱动,液压驱动。

5)按臂力大小来说是中型机械手。

二、机械手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液压式、气动式、机械式2.按适用范围分:专用机械手、通用机械手3.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分: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4.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座坐标式、关节式三.机械手主要组成:机械手主要是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执行部分执行系统是机械手的机械传动结构部分。

它包括手、手腕、手臂和机座等部件。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设计者:学号:专业班级:设计题目:搬运机械手完成时间:2011年07 月02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1)1.1 设计任务介绍 (1)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2 课程设计的容. (1)1.1.3 课程设计的要求. (1)1.1.4 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 (2)1.1.5 研究机械手的意义. (2)1.2 设计任务明细 (3)1.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1.2.2 机械系统的设计 (3)二、总体方案设计 (3)2.1 驱动系统 (3)2.2 执行 (4)2.3 控制系统 (4)3.1 机械传动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5)机械手的机械传动装置示意图如下. (5)3.2 滚珠丝杠简介与特点 (5)3.3 滚珠丝杠的设计及选型 (6)3.3.1 螺旋类型及种类. (6)3.3.2 初始条件 (6)3.3.3. 滚珠丝杠副的组成及主要尺寸. (7)3.3.4 计算过程 (7)3.3.5 滚珠丝杠最小轴经校核. (9)3.4 电机选型及联轴器选型 (9)3.4.1 电机选型 (9)3.4.2 联轴器的选择. (9)3.5 键的选择与校核 (10)3.5 轴承的选型与校核 (10)3.5.1 轴承的选型. (10)3.5.2 轴承的校核. (10)3.6 主要联接部位螺栓的校核 (12)3.7 轴承座、机架、导向柱、底座等基本构件的结构设计 (13)四、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4.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3)4.2 电气元件的选型 (14)4.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 (14)4.2.2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14)4.2.3 步进电机选择与控制 (15)4.3 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 (16)4.4 控制程序的设计 (17)4.4.1 机械手搬运流程图 (17)4.4.2 输入/ 输出地址分配 (17)4.4.3 机械手位移控制程序 (18)4.4.4 搬运机械手搬运程序设计. (21)五、课程设计总结 (28)六、参考文献 (29)一、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介绍1.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课程设计时建立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进行的工程基本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机电控制系统产品的初步设计工作,并结合设计或试验研究课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知识领域。

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第1章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1.1机械手的传动方案设计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形式及组合情况其活动范围也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运动形式: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关节坐标式。

根据工作要求可选择直角坐标式,具体设计成悬挂式。

其优点为:(1)多臂悬挂式的机械手对刚性联结的自动生产线非常实用,可以在各工位间传递工件,各臂均悬挂在生产线上方的横梁上,臂间距离和工位距离相等,手臂可同步地沿横梁平移一个工位间距,把工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可以减少随行夹具和其他装置,提高自动化程度。

(2)悬挂式机械手占地面积小,能有效的利用空间。

(3)悬挂式机械手结构简单,成本底。

该凸轮轴加工自动线上的送料机械手采用液压驱动,PLC控制,其中采取液压驱动有以下优点:(1)压力高,可实现较大的驱动力,且机构可以做的轻小,紧凑。

(2)可实现无级变速,定位精度高,系统固有频率小,压力、容量调节容易。

(3)重量小,惯性小,可以做到快速的变速和换向,控制容易,动作平稳,滞后小。

1.2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抓重、自由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范围、最大速度及承载能力。

主要参数如下:抓重:3kg自由度:3个工作范围:前后移动:1800mm上下升降:350mm横移:50mm驱动方式:液压驱动控制方式:PLC控制缓冲方式:节流回路1.3 机械手的配置和工作原理图一上下料机械手简图该加工自动线上有五只送料机械手,它们的结构完全相同,均能作前后移动、上下升降和横移运动。

(上下料机械手简图如图一)前后移动、升降和横移运动是各自的伸缩油缸带动的,自动线的各工序按照加工顺序(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

如图二所示:图二凸轮轴自动线机械手配置图该送料机械手的动作顺序为:原位——下降(抓料)——向左横移——上升——向后横移——下降——向右横移(放料)——上升——向后横移——原位第2章上下料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2.1上下料机械手的总体结构上下料机械手由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前后行走机构(带滚轮的三角形支架);(2)横移油缸及其滚轮机构;(3)升降油缸;(4)手部支撑板;(5)机械手手部(两个夹持式手部)。

机械手说明书完整标准版

机械手说明书完整标准版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课程设计说明书二维机械手,二号黑体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7 月1目录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手爪部位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手爪部位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1)引言 (1)1.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2)1.1设计要求 (2)1.2运动形式的选择 (2)1.3驱动方式的选择 (4)1.4总体结构设计 (5)2.机械手手部设计 (6)2.1结构分析 (6)2.2计算分析 (6)3.PLC控制系统设计 (11)3.1机械手移动工件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11)3.2机械手移动工件控制系统的PLC选型和资源配置 (13)3.3机械手移动工件控制系统的PLC程序 (14)4.动画制作 (18)4.1建立机械手模型 (18)4.2制作机械手的动画 (18)结束语 (26)致谢 (26)参考文献 (26)附录 (27)摘要机械手设计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检测传感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是机械、电子、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

本课题通过对设计要求的分析,设计出机械手的总体方案,重点阐述了手部结构的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硬软件的设计,完成了整个系统工作的动画设计。

实现了机械手的基本搬运功能,达到了预期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机械手PLC 动画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正迅速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也从制造领域转向非制造领域,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

像海洋开发、宇宙探测、采掘、建筑、医疗、农林业、服务、娱乐等行业都提出了自动化各机器人化的要求。

随着机器人的产生和大量应用,很多领域,许多单一、重复的机械工作由机器人(也称机械手)来完成。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进行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多用途的操作机,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动作,并按设定的程序来抓取、搬运工件或夹持工具,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自动生产线、自动机的上下料、数控设备的自动换刀装置中。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指导老师:设计合作成员:一、设计项目名称机械手臂手指机构2二、设计目的本设计拟搬运宽度尺寸90~110mm、质量为5kg以内的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手指机构带水平转盘.手指的动力驱动方式为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的机械手是以压缩液体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三、设计要求(1)机械手为专用机械手,适用于夹六菱柱形钢质工件。

(2)选取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

(3)主要设计出机械手的手部机构。

(4)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缸的选用四、设计方案4.1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机械手的典型结构一般可分为:回转型(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移动型(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和平面平移型。

本设计采用二指回转型手抓。

4.2 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本机械手的部件有齿轮、齿条、连杆和液压缸等。

主要的运动有直动液压缸驱动齿条的平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运动、连杆的转动和手抓的平行移动. 4.3 驱动方式的选择本机械手的驱动方案采用液压机构驱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控制方便.4。

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用途:卸码垛机械手臂抓重:5kg抓取的物体的几何形状:宽度为90~110mm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机械手自重:小于等于10kg4.5 机械工作原理机械手的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手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该机械手采用了液压驱动方式来实现其工作的要求,工作要求就是机械手能适应六菱柱形钢质工件不同面的夹持,故带有水平转盘手臂的回转运动。

传动机构采用齿条与齿轮啮合。

本机械通过液压驱动传递动力推动齿条平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将液压缸传来的水平运动转化为齿轮连杆的回转运动。

而齿条与齿轮啮合驱动四连杆转动,四连杆机构使夹板水平移动,完成对工件的夹紧松开。

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图如图2、图3所示.手爪部分特点如下表述:1。

机械手手部由手爪(即夹板)和传力机构所构成。

机械手爪能夹宽度尺寸为90~110mm的工件,由于所夹工件是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故在竖直方面上夹持会比较方便设计和简化机构,手爪部分可以做成平面夹板,而机构本身应带水平转盘机构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夹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大作业
项目名称: 工业物料搬运机械手
姓 名: 许晓娇 朱灵珂 董冠极 洪韬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时 间:
2014 年 5 月 ................................................................................................................................1 1 作品背景及意义...............................................................................................................................1
1.1 国内外产品现状......................................................................................................................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2 2 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3 2.1 整体分析..................................................................................................................................3 2.2 方案设计..................................................................................................................................4 3 机械手具体结构设计.......................................................................................................................6 3.1 夹持式手部结构......................................................................................................................6 3.2 手腕结构设计........................................................................................................................10 4 机械手臂的尺寸设计与校核.........................................................................................................15 4.1 手臂伸缩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15 4.2 手臂升降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16 4.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17 5 电路硬件设计.................................................................................................................................19 5.1 开关原理图与 PLC 外部接线图........................................................................................... 19 5.2 相关电气元件选型计算........................................................................................................19 6 机械手的 PLC 控制系统设计....................................................................................................... 20 6.1 机械手的控制要求................................................................................................................20 6.2 机械手总体电路方案............................................................................................................20 6.3 绘制流程图或顺序功能图....................................................................................................24 6.4 机械手程序设计....................................................................................................................24 7 创新特色及应用前景.....................................................................................................................30 7.1 创新特色................................................................................................................................30 7.2 应用前景................................................................................................................................30 8 小结.................................................................................................................................................31 参考文献.............................................................................................................................................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