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的澄清
浮法玻璃复合澄清剂与澄清效果研究

浮法玻璃复合澄清剂与澄清效果研究赵玉华;何峰;金明芳;刘小青;杨虎;梅书霞;张文涛【摘要】大多数浮法玻璃生产采用芒硝作澄清剂,在熔制阶段释放大量SO 2、NO x等污染物,针对浮法玻璃工业的污染问题,需要控制芒硝的使用量,减少SO x的排放.该文采用了氧化锑替代部分芒硝,并加入一定量的碳粉,获得一种新型的浮法玻璃复合澄清剂,并对此复合澄清剂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实验所用复合澄清剂能显著减少浮法玻璃中的可见气泡,同时可以增大浮法玻璃的透光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雾度,提高玻璃的光学性能.随着氧化锑的含量增加,玻璃的脱色效果增强.【期刊名称】《建材世界》【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浮法玻璃;氧化锑;芒硝;复合澄清剂【作者】赵玉华;何峰;金明芳;刘小青;杨虎;梅书霞;张文涛【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浮法玻璃具有生产质量高,拉引速度可控,产量大,产品品种齐全等特点[1]。
浮法玻璃应用极为广泛,主要应用在高档建筑、玻璃加工和太阳能光电幕墙领域以及玻璃家具、装饰用玻璃、灯具玻璃等领域[2]。
在玻璃熔制阶段,由于玻璃配合料发生了多种物理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但受到配合料性质及熔融条件的影响,气泡不易排出,玻璃成型后残留在其体内的气泡可形成缺陷,从而影响了玻璃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3]。
我国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其熔制阶段主要利用的是“还原性硫澄清技术”[2]。
浮法玻璃成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毕业论文(届)题目:浮法玻璃成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所属系部宋体四号整体居中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7年月日摘要浮法玻璃具有表面整齐、平面度较好,光学性能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浮法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明亮性、纯净性,使得浮法玻璃主要应用于建筑门窗,作为天然采光的材料,是一种极富应用的建筑材料。
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不正当的操作方法和一些异常因素,常常导致事故的发生。
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并且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才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针对在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对浮法玻璃的成型操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事故处理目录1 成型过程 (5)2 成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过程 (5)2.1 调节闸板的断裂 (5)2.1.1 产生的可能原因 (5)2.1.2 处理方法 (5)2.2 流量骤减 (6)2.2.1 故障的产生原因 (6)2.2.2 故障处理 (6)2.3 流量突增 (6)2.3.1 故障的产生原因 (6)2.3.2 故障处理方法 (6)2.4 板下的划伤 (6)2.4.1 故障产生原因 (6)2.4.2 故障处理方法 (7)2.5 玻璃带跑偏 (7)2.5.1 产生的原因 (7)2.5.2 故障处理方法 (7)2.6 锡槽槽内板宽突然变宽 (7)2.6.1 产生的原因 (7)2.6.2 处理方法 (7)2.7 拉边机头漏水 (8)2.8 漏锡 (8)2.9 冷却水包漏水 (8)3 浮法玻璃成型事故与处理方法 (8)3.1 断板 (8)3.2 卷机头 (9)结束语 (9)致谢词 (9)参考文献 (9)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
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介绍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介绍
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平板玻璃,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窑火熔玻璃和拉丝法制玻璃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优质的玻璃产品。
下面将对浮法玻璃生产工艺进行介绍。
第一步:原料制备
一般使用的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锰砂、钛白粉等,这些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混合,在高温下融化成澄清的玻璃液体。
第二步:玻璃液制备
将原料按配方要求投入到电炉中,电炉装置内的电极会产生高温将原料熔化后,制成玻璃液体。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配料比例,保证制出的玻璃精细均匀。
第三步:浮法成型
制成的玻璃液体通过浮法成型机的分级分段(包括上料槽、预加热、热工反应等工艺环节),在玻璃液表面留下一层平稳且均匀的玻璃液面,这个液面逐步进入热辐射区域,逐渐冷却固化。
这个过程中快速冷却的玻璃表面逐渐形成了叫做玻璃带的、均匀的结晶体,而下面则保持了较好的热量贮存。
热辐射区域的温度和工艺条件,会真正成为玻璃质量的保证要素。
第四步:玻璃切割和淬火
将固化的玻璃板取出后,经过切割和淬火处理,成为不同尺寸和要求的玻璃单板。
这个过程是为了保证玻璃产品强度和硬度的稳定性,使其更加耐久和安全。
总结起来,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一种实现自动制造的先进技术,它大大缩短了玻璃生产周期、提高了玻璃板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为社会制造了更多的价值和美好构建。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讲解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讲解第一部分浮法玻璃成型工艺浮法玻璃成型工艺流程:经熔化、澄清并冷却至1100C 左右的玻璃液,经流道(包括安全闸板和流量调节闸板)和流槽流进锡槽内的熔融锡液面上,在自身重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开始进行摊开、抛光、均匀降温,在拉边机的作用下,进行拉薄或积厚形成一定厚度的玻璃带,在水包的强制冷却和槽体自热的降温的双重作用下,成型后的玻璃带降温到600C 左右,通过过渡辊台,出锡槽进入退火窑。
一、锡槽的工艺分区1. 抛光区锡槽抛光区的功能是使从流槽流入锡槽的玻璃液在这里摊平抛光。
所谓抛光就是玻璃液在其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使玻璃表面光滑平整。
此区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温度,而且横向温度必须均匀,以使玻璃的粘度小而均匀,才能使玻璃得以充分摊平。
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102.7---10 3.2 Pa - s 。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1000--1065 C 。
玻璃液在此区的冷却速度不得大于60E /min 。
玻璃液在此区的停留时间不得小于 72秒。
玻璃带的流动和边部液流玻璃液经唇砖流落在锡液面上,分为两部分流动,大部分玻璃液向下游流去,形成玻璃带的主体部分,很少一部分玻璃液反向流动,与背衬砖接触,然后缓慢的分成左右两股玻璃液流沿背衬砖和八字砖形成玻璃的左边部和右边部,这样与耐火材料接触的玻璃液形成的玻璃带边部质量较差,都将在冷端掰边作业中除去。
2. 预冷区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 3. 成型区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 4. 冷却区冷却区长度包括收缩段在内的后面窄段的全部长度。
玻璃液在此区由于快速冷却,粘度急剧增大而不再收缩。
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范围105.75-107 Pa ? s 。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 780-590E 。
二、锡槽的成型机理1. 玻璃的粘度粘度是液体的一种内摩擦系数?当某层液体以速度u 运动时,邻近液层也将一起运动 , 不过速度要小些 , 并且距离愈远 , 速度愈小 . 这种流动称为粘滞流动。
负压澄清浮法玻璃熔窑设计探讨

液 。但 是 ,仍 有 一 小 部 分 气 体 以微 气 泡 的 形 式存
在 。产 品用 途不 同 ,对玻璃 质量 的要 求也不 同 ,如
T F T — L C D 基 板玻璃 ,气 泡数量要 求每5 0 k g 玻璃产 品 中直径 大 于0 . 0 6 m m的气 泡数 量不 多 于1 个 。同 时世
可 用于 生产 高端 产 品的超 薄玻璃 ,有 了质 的飞跃 :
璃 生产线 的 核心 。美 国康宁 、 日本 旭硝 子等 大 的跨 国玻璃公 司 ,通过 科技 人员 的技术 研发 ,在此 方 面 取 得 了显 著 的成绩 ,处 于世 界领跑 者地 位 。我 国各 玻 璃设计 相关 单位 都立 志于 在浮法 玻璃 熔窑方 面做 出技术 上 的突破 与创新 ,使之达到 国际领先水 平 。
界 各 国对高 能耗 企业 在环境 保护 等方 面 的要 求也 越
浮 法 玻 璃 熔 窑 是 浮 法 玻 璃 技 术 的关 键 技 术 装
备 。按 照 以往 的经验 估算 ,玻 璃熔 窑 的费用 占总 投
资的2 0 %~ 3 0 %。同时玻 璃熔 窑所 占的能耗约 占全 线 的6 0 %,约 占总成本 的4 0 %。熔化 的质量又决定 了浮
澄清 技术 ,在 澄清 效 果 、熔 化 温度 、能 源消 耗等 方 面使玻 璃熔 窑 的性 能有 了很 大 的改 进 。
关键 词
负压 澄 清
浮法 玻 璃
熔 窑结 构
中 图分 类 号 :T Q1 7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3 —1 9 8 7( 2 0 1 3) 0 6 —0 0 1 3 —0 3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De s i g n o f Ne g a t i ve Pr e s s ur e r e ini f ng o f Fl o a t Gl a sg u a n g , R e n z h i we i , Wu j i a f e n g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浮法玻璃生产,是由各种原料混合后制成配合料,然后将合格的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在1500~1600度温度范围内,经过融化、澄清、均化和冷却等环节获得均匀的玻璃液。
玻璃液经过流道、流槽进入充满氮、氢保护气体的锡槽,锡槽中盛有熔融状态的金属锡,由于玻璃的密度比锡液密度小,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如同油浮在水上。
然后完成玻璃液的自然摊平、展薄、抛光、冷却后,玻璃带经过渡帽台托起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炉中退火冷却。
退火后的玻璃带引到工作台进行切割、包装,就得到了我们常见的平板玻璃。
一、浮法玻璃熔窑浮法玻璃熔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通过先进的技术能大大地提高生产力。
浮法玻璃熔窑的全氧燃烧技术:浮法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是在浮法玻璃熔制过程中利用浓度为90%以上的氧气代替空气与重油或者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全氧燃烧技术与传统的玻璃熔窑空气燃烧技术相比,具有节能、可大幅度降低NOX和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以及熔化率高等显著特点,被誉为玻璃熔化技术发展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二、浮法玻璃锡槽锡槽是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成型部分,也是浮法玻璃生产过程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
温度在1050-1100。
C的玻璃液从流液道流入锡槽内的锡液面上,玻璃液在锡液表面上进行摊平、抛光,经机械拉引、挡边和浮法玻璃拉边机的控制,形成所要求宽度和厚度的玻璃带,并在前行中逐渐冷却至600。
C左右时由过渡辐台托起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中退火。
中国洛阳浮法锡槽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窄流槽、前宽后窄的槽体主体结构形式和使用过渡辐台等,是中国洛阳浮法技术的核心。
对锡槽的要求(1)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锡槽中的锡液氧化后污染玻璃液。
(2)锡槽的可调性: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温度、玻璃液流量、玻璃带在锡槽中的形状和尺寸、锡液对流、保护气体纯度、成分和分配量等的调节与控制。
a—玻璃液流量的调节:通过调节节流闸板的开度来实现。
b—白加热元件的调节:一般用于调节锡槽的横纵口温度曲线。
浮法玻璃工艺教程熔化部分(修改)

(1)气体从过饱和的玻璃液中分离出来,进入气泡或窑气中。(2) 气泡中所含气体分离进入窑气或溶解于玻璃液中。 (3)气体从窑气中扩散到玻璃液中。 可见气泡的消除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 1.第一个是澄清过程中气体间的关系: 气泡中气体越多,各种气体的分压越小,那么吸收玻璃液中溶 解气体的能力越强,气泡也越易消除。 玻璃液中可见气泡进入窑气内,一方面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窑内该气体分压 较小,另一方面玻璃液中的可见气泡必须要上升到玻璃液面才能逸 出
第一节 玻璃熔制的五个过程
将合格的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形成透明、 纯净、均匀并适合于成型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 的熔制。
玻璃的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物理的、 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现象和反应。
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
清、均化和冷却。这些阶段互不相同,各有特点,但又相互
密切联系。
一、硅酸盐形成阶段
硅酸盐形成是玻璃熔制过程的第一个阶段。配合料受热
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由硅 酸盐和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组成的半熔融不透明蜂窝 状的烧结物。这一阶段在800~900℃结束。
这一阶段主要反应:
1.放出水份
吸附水、结晶水和化学结合 水的排除。
2.盐类分解
MgCa(CO3) →MgCO3+CaCO3
140.40
1#~5#内宽2.0m,6#为1.6m
格子体体积700(m3)
蓄热室 总长度22.6m
烟道采用中央烟道结构形式
二.常用耐火材料推荐表
结构部位 熔 化 部 L型吊墙 碹顶 胸墙 拐角 池壁 小炉底板、斜碹、 侧墙 小炉口 池底 卡脖分隔 蓄 热 室 碹顶 侧墙 格子体 上段 中段 下段 炉条 冷 却 部 碹顶 胸墙 池壁 池底 入口平碹 流道 和流 槽 流道 闸板 唇砖
浮法玻璃气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浮法玻璃气泡产生的及解决方法1.气泡的分类经过生产实践,浮法玻璃气泡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即融化澄清气泡和非融化澄清气泡(l )融化澄清气泡 :即因原料、融化、燃料、焚烧系统不稳固造成的气泡 ; (2 )非融化澄清气泡即因砖材质量、硝类冷凝物及冷却设施惹起的气泡。
2.浮法玻璃气泡产生的及解决方法(1)原料泡配合料带人的空气形成气泡—生料团 (片}或超细粉料团 (片)、芒硝大颗粒、碎玻璃夹带进人的空气 ;二氧化碳—配合料融化时碳酸盐的分解产物 ; 水汽—加进配合猜中的水 ;氮气—空气被夹带进配合料并被加人熔窑,氧气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较大,留下的大多数气体为氮气。
气体分可溶与不行溶气体不行溶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氢气。
可溶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硫、水。
(2)融化泡泡界限外熔窑四周的液面线 : 吝啬泡来自熔窑高温地区 ;由于气泡被玻璃汲取或溶解的过程和时间相关,玻璃的温度越高,气体被玻璃汲取的越多,负气泡变得更小。
直径以下的气泡一般来自融化部。
直径的气泡一般在卡脖部位产生。
再大一些的气泡则来自于冷却部或流道。
原因 :玻璃液面线四周有耐火资料析出的玻璃相,长时间滞留在液面线耐火资料四周。
此部位外面是池壁冷却风,冷却风使池壁砖缝内侧温度更低 .易集聚芒硝,在温度、熔窑压力和液面的变化下,集聚的芒硝进人玻璃液,产生气泡。
池壁的重型保温、池壁砖的空隙使玻璃液溢出,进入池壁保温层,致负气体沿池壁空隙进人窑内玻璃液,产生气抱。
解决方法稳固熔窑压力、稳固玻璃液对流、拥塞池壁空隙、稳固末对小炉火焰。
(3)澄清泡微气泡一般指直径小于的气泡。
微气泡主要产生在澄清部 . :澄清温度过低,末对小炉火焰过强或过弱。
澄清区火焰氛围复原性,燃油雾化不良,油中含有许多的颗粒碳,泡界限不稳,火焰不稳固。
对流的忽然变化。
除澄清温度的影响以外,还受泡界限不稳、投料机速度变化较大、液面高度变化较大、熔窑内氛围变化较大影响。
燃料油中含有颗粒碳,散落在玻璃液表面 .油雾化不良所致。
原料粒度对超白玻璃熔化澄清质量的影响

引言在超白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玻璃的熔化澄清质量与玻璃的产量和良品率息息相关。
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白云石、石灰石、纯碱等。
其中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SiO2,占原料总量60%以上,是玻璃最主要的原料。
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3)2,占原料总量的15%左右。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
玻璃的熔制过程是配合料经高温加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均匀的玻璃液相的过程。
不同粒度的原料对配合料的熔解和扩散会产生影响。
石英砂、白云石和石灰石占原料总量的80%以上,研究这三种物质的粒度大小对玻璃熔化澄清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关系到玻璃的产量、质量、合格率等,同时也会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实验实验样品超白玻璃组成设计如表1所示,选用元明粉与炭粉作为澄清剂。
本实验标准筛将石英砂分为<0.106 mm 、0.106~0.6 mm、0.6~0.71 mm三种粒度,按照表2将其混合为8组不同粒度级配的混合砂。
表1超白浮法玻璃组成设计表2八种不同粒度级配的石英砂将白云石分为<0.125 mm、0.125~2 mm、2~3.35 mm三种粒度,按照表3将其混合为2组不同粒度级配的混合原料。
将石灰石分为<0.125 mm 、0.125~2.36 mm两种粒度,按照表4将其混合为2组不同粒度级配的混合原料。
表3两种不同粒度级配的白云石表4两种不同粒度级配的石灰石实验结果与讨论将表2中1#~8#的石英砂,分别加入表3和表4中粒度划分为标准的白云石和石灰石,混合料粒度级配如表5所示。
表5 混合料粒度级配其中编号为S1#~S4#的原料,保持2~3.35 mm粗粒度石英砂为0.10%不变的条件下,改变<0.125 mm的石英砂含量7%、10%、12%、15%,称为细粒度组。
编号为S5#~S8#的原料,保持<0.125 mm细粒度石英砂为7%不变的条件下,改变2~3.35 mm的石英砂含量0.50%、1.00%、1.50%、2.00%,称为粗粒度组。
浮法玻璃熔窑火焰空间气氛对玻璃液澄清影响的研究

泡 的熔体 中也 还含 有一 部分溶 解 的气体 ,并 随时 可
能析 出再 形成 气泡 ,因此 在熔 化及 初澄 清 阶段 ,应
尽 可 能做 到减少 气体 的溶 解度 ,减少 玻璃 液在 澄清
后 因受 到各 种 因素 的影 响而 又产生气 泡的可能性 。 前 区 ( 0 1 0℃ )之前 ,空 间气 氛 为 中性 气 氛 3 ( 或弱 还原 气氛 )时 ,芒硝 在碳 粉 的作 用下 可 以提 前 分解 ,起 一定 的助熔 作用 ,生成 的s , O 缓慢放 出 ,
我们采 用 自行 开 发的浮法 玻璃熔 窑计算 机模拟 系统 ,对熔 窑火焰 空 间气 体 含量变化 与玻璃 液澄 清 的情况 进行 了研究 。通 过改变 不 同位 置熔 窑火焰 空 间s 0的含 量 ,对玻 璃 液 的 澄清 情 况分 别进 行 了模
拟 ,模拟结 果见 图2 和表 1 。
f
咖 蛊 c『
∞
翟
懈 锱
NaS + } 2 +S03 2 O4 — NaO
{
图1 S 在玻 璃 中的溶解度与 温度 的关 系曲线 O
S —_S +1 O3 + O2 / + 202
从 以上反 应式可 以看 出 ,在 芒硝及 碳粉用 量一
2 熔 窑计算机模 拟研 究
2 .2 43
47 . 2
47 .6
提高3 % 0 降低3 % 0 卡脖处 正常 提高3 % 0 降低3 % 0 冷却部 正常 提高3 % 0
4. 85 7 l. 08 4 1. 47 9 1. 96 4 8l . 5 l. 21 6 1. 51 7
7. 16 0 7. 03 9 7. 09 3 7. 09 3 7. 03 9 7. 09 3 7. 03 9
浮法玻璃成型技术

浮法玻璃成型技术1、浮法玻璃成型的定义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过程为熔化、澄清、冷却的优质玻璃液在调节闸板的控制下经流道平稳连续地流入锡槽,在锡槽中漂浮在熔融锡液表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摊平、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抛光、在主传动拉引力作用下向前漂浮,通过挡边轮控制玻璃带的中心偏移,在拉边机的作用下实现玻璃带的展薄或积厚并冷却、固型等过程,成为优于磨光玻璃的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玻璃液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历了在锡液面上的摊开、达到平衡厚度、自然抛光以及拉薄或积厚四个过程。
浮法玻璃的成型设备因为是盛满熔融锡液的槽形容器而被称作锡槽,它是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的核心,被看作为浮法玻璃生产过程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
2、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过程池窑中熔化好的玻璃液,在1100℃左右的温度下,沿流道流入锡槽,由于玻璃的密度只有锡液密度的1/ 3 左右,因而漂浮在锡液面上,完成玻璃的平整化过程,然后逐渐降温,在外力的作用下冷却成板。
玻璃带冷却到600~620℃时,被过渡辊台抬起,在输送辊道牵引力作用下,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消除应力,再经质量检测,纵横切割,装箱入库。
为了防止锡液在高温下的氧化,通常通入弱还原性的保护气体,以提高玻璃质量。
玻璃带成型时的作用力有两种,即表面张力和自身重力,前者阻止玻璃液无限摊开,对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影响极大;后者则促使玻璃液摊开。
当表面张力与自身重力平衡时,漂浮在锡液面上的玻璃带就获得自然厚度。
3、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因素对浮法玻璃成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玻璃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自身的重力。
在这3 个因素中,粘度主要起定型的作用,表面张力主要起抛光的作用,重力则主要起摊平作用。
但是三者对摊平、抛光和展薄都有一定作用,这三者结合才能很好的进行浮法玻璃的生产。
玻璃液刚流入锡槽时,处于自身重力和液-液-气三相系统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随着玻璃液的不断流入,在自身重力影响下,玻璃液沿锡液表面摊开,并在锡液面上形成了玻璃液的流体静压,作为玻璃带成型的源流。
浮法玻璃的澄清

浮法玻璃的澄清1、定义:玻璃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周期内,大部分不溶解的气体从玻璃内排除。
2、澄清过程:在熔窑内当气体开始从配合料排出时,玻璃开始澄清。
澄清本身开始在熔融时间稍前一些。
在熔融过程中,一些气体在玻璃内不溶解,在澄清和冷却过程中如果保持一定的温度,有些不溶解气体有跑出溶液的趋势。
良好澄清的玻璃液含有其自身的体积乘以一百的,在N.T.ρ的不溶解气体。
玻璃粘度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气体在液体玻璃内的上升比在粘制的玻璃内容易得多。
玻璃从熔化区流入澄清区已完全熔融,无固体杂质,并适当的均化了,但充满了气泡。
气体在液体内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因此液体升温会释放玻璃内已溶解的气体,而冷却会使许多气泡再次不溶解。
为熔窑设计我们可以考虑澄清的过程在两个部分进行。
1)向前流动的玻璃液温度必须提高到一个点,在此点上澄清剂(我们用硫酸盐)能起到作用,一些能从液体内释放出的不溶解气体体积增大,以及玻璃粘度降低,这些气泡就能升起并爆裂,这个过程要求温度和时间及熔窑设计和操作必须保证具备这些条件。
2)玻璃必须冷却到温度约1380℃,在此冷却过程中,剩下的气泡再次溶解,并且这个过程很快。
3、窑设计依据:从熔窑设计角度来看,在熔窑热点下游保持足够的面积,使向前流动的玻璃液温度在1550~1580℃左右保持足够的时间。
然后我们必须把它再冷却到1380℃,确保从最后一对小炉到熔化端山墙有足够的距离,使时间/温度的组合适当。
因此这个距离不会太大。
玻璃流从热点向工作端的流动必须有些限制,在现代化的浮法玻璃厂内,是采用炉腰和炉腰水冷却管来限制玻璃液向前流动的。
炉腰越窄,挡坎越深,限制越大,玻璃液向前流动也就越慢。
从实践来说,在最后一个燃烧小到炉腰之间被限制的区域内,自然冷却速度为每英尺4℃。
当我们为温度在1380℃~1420℃的炉腰设计时。
从最后一对小炉到炉腰的距离一般在45英尺左右。
此图显示了用时间/温度组合表示的澄清特性。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

2.3.4 碎玻璃
(1)使用碎玻璃的意义 回收碎玻璃加以重熔具有经济上的意义; 有利于配合料的熔化、澄清、节能降耗、提 高产能、降低成本等; 有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符合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战略。
(2)碎玻璃的用量
一般以配合料的15%~30%较好 。 有时可以突破该限制。
(3)碎玻璃的粒度
碎玻璃的块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过大时玻璃液均化困难,影响玻璃板面质量, 严重时在玻璃板上产生波筋; 也不能为粉状,会带入过多气体,增加澄清 困难; 一般在15~30mm为宜。
(1)变价氧化物类的澄清剂
这类澄清剂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放出 氧 ,以As2O3、Sb2O3、CeO2为代表。 A.As2O3 As2O3是高效澄清剂,用量一般为 0.2~0.5%,与硝酸盐(钠)共用。 但As2O3剧毒;As2O3本身易气化挥发,随 烟气排出,对环境造成危害。
其反应过程为:
(4)注意 事项
二次挥发; 二次积累 ; 表面吸附 ; 重熔热分解 ; 碎玻璃成分均匀,尽量与制品成分相同 。
(4)复合澄清剂
一是它直接以高价形式出现,省却了由低价 氧化成高价,再有高价氧化态分解放出氧气 转化过程,既节约了硝酸盐的用量,又减少 了单个澄清剂被还原和挥发的损失; 二是几种澄清剂混合,使氧的分解温度范围 扩大(1200~1450℃),也就是使澄清温 度范围扩大,等有利于澄清。
这类澄清剂有焦锑酸钠 (Na2H2Sb2O7.4H2O) 、硫锑酸钠 (10Na2O.4Sb2O5.9SO3.10H2O) 、砷 锑酸钠(Na2AsSbO7) 、重金属冶炼废渣。
〉1400o C 2 4 2 2 2
硫酸盐属于高温澄清剂,温度越高,澄清效 果越好。 用量一般小于2%,与碳粉配合使用,对窑 炉气氛有要求。 还原性硫澄清理论认为,硫酸盐在玻璃熔化 和澄清中的作用主要有:表面活性剂作用、 界面湍动作用、高温排气作用、均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法玻璃的澄清
1、定义:玻璃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周期内,大部分不溶解的气体从玻璃内排除。
2、澄清过程:在熔窑内当气体开始从配合料排出时,玻璃开始澄清。
澄清
本身开始在熔融时间稍前一些。
在熔融过程中,一些气体在玻璃内不溶解,在澄清和冷却过程中如果保持一定的温度,有些不溶解气体有跑出溶液的趋势。
良好澄清的玻璃液含有其自身的体积乘以一百的,在N.T.ρ的不溶解气体。
玻璃粘度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气体在液体玻璃内的上升比在粘制的玻璃内容易得多。
玻璃从熔化区流入澄清区已完全熔融,无固体杂质,并适当的均化了,但充满了气泡。
气体在液体内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因此液体升温会释放玻璃内已溶解的气体,而冷却会使许多气泡再次不溶解。
为熔窑设计我们可以考虑澄清的过程在两个部分进行。
1)向前流动的玻璃液温度必须提高到一个点,在此点上澄清剂(我们用硫酸盐)能起到作用,一些能从液体内释放出的不溶解气体体积增大,以及玻璃粘度降低,这些气泡就能升起并爆裂,这个过程要求温度和时间及熔窑设计和操作必须保证具备这些条件。
2)玻璃必须冷却到温度约1380℃,在此冷却过程中,剩下的气泡再次溶解,并且这个过程很快。
3、窑设计依据:从熔窑设计角度来看,在熔窑热点下游保持足够的面积,使
向前流动的玻璃液温度在1550~1580℃左右保持足够的时间。
然后我们必须把它再冷却到1380℃,确保从最后一对小炉到熔化端山墙有足够的距离,使时间/温度的组合适当。
因此这个距离不会太大。
玻璃流从热点向工作端的流动必须有些限制,在现代化的浮法玻璃厂内,是采用炉腰和炉腰水冷却管来限制玻璃液向前流动的。
炉腰越窄,挡坎越深,限制越大,玻璃液向前流动也就越慢。
从实践来说,在最后一个燃烧小到炉腰之间被限制的区域内,自然冷却速度为每英尺4℃。
当我们为温度在1380℃~1420℃的炉腰设计时。
从最后一对小炉到炉腰的距离一般在45英尺左右。
此图显示了用时间/温度组合表示的澄清特性。
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温度的正确性,与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对比,以及温度/时间太短,冷却速度太慢的曲线对比。
对一个良好的澄清来说,要有一定的化学限制,保持氧化气氛很重要,使玻璃和不溶解气体在以后的均化和冷却区处于正确平衡,没有在沸腾危险。
保持氧
化气氛,如果还原会造成二次气泡。
澄清区的设计要求: 1)紧靠热点的下游有一个高温澄清区,并保持足够的时间。
2)快速冷却到适当的冷却温度。
3)用炉腰和挡坎来限制玻璃液自然向前流动。
4)保持一个氧化气氛以使在玻璃和溶解气体之间建立稳
定的化学平衡,把二次气泡减少到最少程度。
4、气泡来源:
A)一次气泡——熔融配合料气体内产生的气泡,它们没在熔融中消除。
B)二次气泡——除配合料由其它来源形成的气泡。
a)污染——金属、油滴
b)熔窑结构——1)耐火材料
2)气化(溶解时)
3)电解作用
4)有故障的气泡器和搅拌器、大水管
c)由气体溶解度降低造成的二次气泡现象,原因:
1)工作端附近重新升温
2)熔窑气氛改变
3)玻璃析晶
4)不同成分的玻璃或在不同温度的搅拌
5)搅拌器在沸腾
d)工艺气泡,例:在成型期间形成的气泡
A.一次气泡:从熔融的配合料放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泡。
很明显配合料是
气泡的来源。
熔融一公斤的玻璃液放出160公升气体(S.T.ρ),这
些气泡主要是水分和二氧化碳。
B.二次气泡:除配合料,气泡产生于其它来源——污染,熔窑结构等。
有效的澄清过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Ⅰ)必须保证迅速的一次澄清
速度,例:快速地消除玻璃液产生的配合料气体。
Ⅱ)必须把二次气
泡形成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5、控制澄清的因素:
Ⅰ)气泡通过玻璃液上升达到澄清。
温度对气泡上升速度有重要影响的原因几乎完全是因为粘度取决于温度。
Ⅱ)聚合:澄清过程的早期,聚合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验说明,聚合需要具备较低的
表面张力和较大的气泡直径(3~4mm),在此情况下,聚合作用对澄清的影响很小。
在玻璃表面有很多气泡。
很明显聚合作用对气泡起了很大作用。
Ⅲ)扩散:气体扩散在澄清中起很重要作用,假如气泡直径不变,气体上升到表面只能消除
大气泡(约大于0.5mm直径),需考虑两种情况:
a)气体从周围玻璃内的气泡扩散
b)气体在玻璃液气泡内扩散
应理解为:气体的扩散和吸收?
两种情况能起作用提高澄清质量,第一种情况是气体的分解和吸收;第二种情况气泡
扩大及迅速从玻璃液内消除。
那种情况起作用要取决于下列情况:
①气泡内气体的性质和密度;
②玻璃液温度
③玻璃成分
④用或没用澄清剂
⑤玻璃液熔融情况,例:玻璃液熔于气体的量:两种类型的气体,例如氧气,很容易在
玻璃液内吸收。
例如氮气,吸收很慢,或一点都不吸收。
含有后面一种气体的气泡
有澄清剂时会变大。
所以澄清所需用的时间决定于含有可容气体的起跑是否需较长时间吸收,或含有“不
溶解”气体的气泡是否需要较长时间上升到表面。
1、玻璃成分:例如:二氧化硅被纯碱代替——它可以加快澄清,因为它可以降低玻
璃液的粘度,和增加气泡上升的速度——可用数量表示。
通过玻璃液的气体扩
散也可以增加以提高澄清,但是对气体的溶解度和澄清剂的影响不太清楚。
2、温度:提高温度也会加快澄清,因为它影响玻璃粘度,气体扩散性和澄清剂分
解。
3、玻璃液深度:澄清效率取决于面积、体积和效率。
这个比率能提供玻璃液在澄
⑥外压力:无实际意义
⑦人工重力:无实际意义
⑧澄清剂:加入澄清剂以促进澄清过程,在玻璃内产生一个高气体过饱和现象,此过
程约在完成了初步熔融反应后产生,以及当玻璃进入熔窑最热区域时产生的。
结果,气体
扩散到已经存在的玻璃液的气泡内,使气泡迅速扩大,上升到表面后迅速消除,由于这个
原理,二氧化硫澄清了平板玻璃配合料,也由于这个原理,砷和二氧化锑澄清了压花和光
学玻璃的配合料。
在投料口熔窑保持微量还原气氛帮助硫酸盐分解分析或目测了解窑内的气氛。
Na2SO4→Na2O+SO3;SO3→SO2+1/2O2;
As2O5→As2O3+O2;Sb2O5→Sb2O3+O2;
SO3→0.25%是可溶解气体;0.35%;测定SO3的含量可推测玻璃熔融的温度,如果分析出来的SO3为0.18%,(温度低与高都能产生);例如:兰和绿玻璃,熔窑底部很冷,硫酸钠在澄清时起很重要的作用,包围砂粒,阻挡砂粒之间的粘结,温度在1450℃熔融砂中的硅,生成Na2O+SO3;SO3→SO2+1/2O2;SO3是可溶的,
划圈的恰是可溶气体进入N2和CO2气泡中或进入N2和CO2混合气体。
若这些气泡变大,这就是澄清,硫酸钠有两个作用:①帮助澄清;②熔融硅;在高温(大于1430℃)下分解,释放出SO3、SO2、O2. 这些可溶气体扩散到已有气泡(不可溶/原始)中,导致其变大,随后上升速度加快。
注意:熔体中的残余气泡有变成可溶气体(SO2、O2)的倾向
气泡收缩
当玻璃流至工作端及流道,其温度下降,导致气泡变小。
可溶气体(O2、H2O、SO4)被吸收,留在小气泡内的是不可溶气体(N2、Ar、CO2、COS)
小结
澄清
——消除熔体内的气泡
——二个机理
——上升/破裂:温度、直径、深度、澄清剂。
——收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