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跷跷板》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比较第3课时跷跷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比较第3课时跷跷板一. 教材分析《跷跷板》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以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从而理解平衡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动手操作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比较长短、大小、高矮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平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学会用语言描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学会用语言描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平衡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跷跷板平衡的原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跷跷板,引导学生关注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
2.新课导入:讲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操作,尝试调整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和距离,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4.交流分享:学生汇报实践活动成果,用语言描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距离的关系。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跷跷板》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跷跷板》。
一、教材分析《跷跷板》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理解跷跷板的特点,掌握平衡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衡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跷跷板的特点,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物体是否平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衡的概念,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平衡。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在跷跷板两边添加相同质量的物体,跷跷板仍然保持平衡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跷跷板,引发学生对跷跷板的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跷跷板为什么能保持平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跷跷板两边的物体重量与位置的关系。
(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跷跷板的平衡原理。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在跷跷板两边添加相同质量的物体,跷跷板是否保持平衡。
(4)教师总结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讲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物体是否平衡,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跷跷板》这一课的说课内容,感谢大家的倾听!。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跷跷板》这一教案有着深刻的理解。
本节课主要针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第4单元《认识图形》展开。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平衡的原理。
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理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的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面临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发现跷跷板的平衡条件。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实际的跷跷板模型,还有一些图形的卡片,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平衡的原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平衡的原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关于跷跷板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其中一道题目是:给出两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能够在跷跷上保持平衡,并说明理由。
答案是:如果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可以在跷跷上保持平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对于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跷跷板的平衡条件也是一个重点。
如何设计随堂练习和作业,以及如何进行板书设计,也是我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于学生对于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这一难点,我认为关键在于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平衡的原理。
因此,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跷跷板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平衡的原理。
同时,我也会通过图形的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平衡的条件。
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跷跷板的平衡条件这一重点上,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活动。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都有一副跷跷板和一些图形。
第二单元第3课时跷跷板(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第3课时跷跷板(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跷跷板的基本形式和原理,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围绕跷跷板的平衡点、杠杆原理、重心和力的大小及方向展开。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将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跷跷板运动规律等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跷跷板的基本形式;2.了解跷跷板的平衡点和杠杆原理;3.学习力在跷跷板上的大小及方向;4.理解重心的概念,了解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和思考能力;2.在学习中启发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提高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跷跷板及其运动规律,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地道的教学方式需要有谷仓内教学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学习中,感受跷跷板的神奇。
为此,可在课前准备好用来展示跷跷板的模型,放在谷仓中。
学生可以在教室中尽情欣赏、摸索和思考,然后对跷跷板发表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2.发现问题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讲解的内容,发现跷跷板的一些基本情况,并通过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如:1.跷跷板如何保持平衡状态?2.一人在平衡点左边一人在右边,两人能否保持平衡?3.解析原理分析各个问题的原理,并通过实验和示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重心在跷跷板上的位置、杠杆作用原理等因素对跷跷板平衡和运动的影响。
在解析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模拟、动手示范、动画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
4.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跷跷板的运动规律,进行探究和猜想推理,并通过数据对比和图形演示来验证和印证。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及时引导并进行评估总结。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跷跷板说课稿
跷跷板》说课稿一、说教材:“跷跷板”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经历比较活动,增强轻重的生活体验。
3、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
4、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
2、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四、说学生:一年级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学生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2)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4)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跷跷板的平衡原理,理解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跷跷板的平衡原理2. 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3. 跷跷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跷跷板的平衡原理,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跷跷板的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跷跷板模型、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A4纸、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跷跷板,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跷跷板的平衡原理,让学生了解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跷跷板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跷跷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跷跷板的平衡原理和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跷跷板的平衡原理2. 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3. 跷跷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跷跷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 让学生根据跷跷板的平衡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跷跷板游戏,并和家人一起玩。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跷跷板的平衡原理和物体的重量对平衡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与跷跷板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跷跷板的平衡原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2课时《跷跷板》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2课时《跷跷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跷跷板》这一课时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2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跷跷板的特点,感受平衡的概念。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跷跷板的原理,观察和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平衡状态,以及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平衡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操作。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他们的兴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平衡观念,但对跷跷板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跷跷板的特点,知道平衡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物体是否平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跷跷板的原理,知道平衡的概念,并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平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平衡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观察与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理解跷跷板的特点,感受平衡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5.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天平、荡秋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跷跷板》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跷跷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跷跷板》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天平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为以后学习质量单位,以及用天平比较不同质量的物体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对方程这一部分的要求,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用天平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用天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重难点依据本节课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天平,并能用天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对于比较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用天平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谈话法,引导探究法和观察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跷跷板。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跷跷板能够平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天平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结构,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天平的作用,即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2)学习比较物体重量的大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不同物体的重量对跷跷板的影响。
引导学生发现:重量大的物体会使跷跷板倾斜,重量小的物体会使跷跷板平衡。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跷跷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我经验丰富,对教学充满热情。
下面是我为《跷跷板》这一教案的设计,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三章《跷跷板》。
我们将探讨等式的概念,了解等式的两边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达到平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概念,学会使用等号表示两个数相等,并能够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学会使用等号。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跷跷板的概念,我准备了实际的跷跷板模型,以及一些写有数字的小卡片。
学生则需要准备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跷跷板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PPT展示一些简单的等式例子,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发现等式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一些典型的等式例子板书在黑板上,并用等号连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等式的结构。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自己创造一些等式,并尝试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答案:学生自己的创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等式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等式的奥秘,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通过实际的跷跷板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概念。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有限,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等式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用PPT展示一些简单的等式例子,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使等式的两边达到平衡。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跷跷板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跷跷板_北师大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来源:学*科*网]《_跷跷板_》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_二_单元“_比较_”第_3_节的内容,其要紧内容是_比较轻重。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_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周围常见的、感爱好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会。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轻重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但关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会的。
小孩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直截了当而准确的判定个别物体的轻重,因此关于学习这节课是专门有关心的。
然而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体会不同,每个同学同意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我会顾及到每个学生。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浓厚爱好。
3、教学目标关于刚刚走进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能直截了当判定某些物体的轻重,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差不多了解并熟悉物体间的轻重关系了呢?答案一定是“不”。
为此,我依据教材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预设了一下教学目标:a、结合生活体会,在掂一店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b.在比较交流中进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c.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说明自己的摸索过程。
4、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不够完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依照学生的进展情形,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同时会用语言描述。
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教学难点:是体会轻重的相对性,能依照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确定多个物体的轻重关系。
5、教学预备:天平称若干、苹果、雪梨等水果若干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爱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摸索,鼓舞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依据课标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我要紧采纳: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讲述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跷跷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跷跷板的原理,学生能够掌握跷跷板平衡时两端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实现简单物理平衡的初步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跷跷板平衡的基本原理;2)掌握跷跷板平衡时两端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体会跷跷板平衡的本质;2)帮助学生建立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力的平衡和物体平衡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板凳、书、桶、小球等简单物品。
2. 自主探究1)教师给学生提供板凳、书、桶、小球等物品,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板凳放在桌子上,然后摆放不同的物品在板凳的两端,观察并记录他们所发现的现象。
2)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小组成员,尝试寻找规律,讨论并总结出跷跷板平衡时两端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的结论。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在课后或课上继续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其他物品,寻找与跷跷板平衡类似的物理现象,并在小组中互相分享。
2)布置跷跷板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跷跷板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课堂互动和探究氛围的营造。
同时,在巩固作业方面,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作业内容和难度。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跷跷板-北师大版秋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跷跷板-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天平测量法。
2.理解重力、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3.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天平测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掌握跷跷板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物品:跷跷板、砝码、量尺、尺子等。
2.学生准备的物品:笔、纸、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询问学生:“你们做过跷跷板吗?”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轻重”的概念,并谈论一些轻和重的物品。
(二)授课内容1.引入跷跷板的概念,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定义跷跷板的两个重要部分,即支点和杠杆。
3.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物理概念,如重力、力臂、力矩等。
4.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测量重力的方法,即天平测量法。
5.教师介绍力臂和力矩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在跷跷板上实践,并解释掌握。
(三)拓展应用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一个重点针对自己创建任务。
其中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所完成的任务和成果,并提供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使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1.复述课程要点和学习内容,查漏补缺,增加记忆。
2.引导学生参与总结和反思,提出有关课程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等问题。
3.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讲解,使学生更明白学习的真实意义。
2.在进行跷跷板应用活动时,教师应设置难易度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能够自己尝试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总结课程时,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有效的工具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反思和总结的深度和广度。
六、教学反思跷跷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之一,通过跷跷板的学习,学生能够理清重力、力臂和力矩等物理概念,同时增加自己的操作能力,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力都有着明显的作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2单元第3课时 跷跷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2单元第3课时跷跷板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懂得在物体转动时,对称轴线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跷跷板的重心、支点、力臂等概念,理解跷跷板的性质。
3.通过任务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跷跷板的重心与支点以及跷跷板的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跷跷板的重心与支点的概念,以及它们对跷跷板所产生的影响。
2.通过任务,理解跷跷板的原理。
教学难点1.跷跷板重心与支点的概念的引导和启发。
2.跷跷板原理的解释。
四、教学准备1.跷跷板、砖头、木条等材料。
2.集体备课的课件:相关图片、视频、演示文稿、实验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1)看图片说故事。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讲述故事。
画面为一只小猫坐在跷跷板上,跷跷板的另一端有一只老鼠,老鼠毫不害怕地与小猫玩耍。
引导学生思考跷跷板的运作原理,并由此推出跷跷板的重心、支点等概念。
(2)双人跷跷板比赛。
老师邀请两个学生上台比赛。
通过比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跷跷板的运作原理,进一步加深对跷跷板重心和支点的理解。
2.讲解(1)重心与支点。
通过图片、实物等形象化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重心与支点的概念,并探究它们对跷跷板的影响。
(2)跷跷板的原理。
通过演示、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跷跷板的力学原理,同时探究如何调整支点的位置来使得跷跷板达到平衡。
3.巩固(1)任务设计。
设计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跷跷板,观察跷跷板的运转状态,如何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任务,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跷跷板的重心与支点等概念。
4.评价(1)完成任务。
要求学生写出跷跷板的重心与支点的概念,以及跷跷板的原理,通过任务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反复练习跷跷板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跷跷板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任务设计合理,让学生实践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
但是在学习跷跷板的力学原理时,学生容易因难度较大而退缩。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2单元:第3课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2单元:第3课时《跷跷板》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跷跷板》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3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物体的平衡状态,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物体的平衡状态,理解平衡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物体的平衡状态,理解平衡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平衡状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跷跷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跷跷板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摆出平衡的状态。
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物体的重量相等时,它们就能够平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摆出平衡的状态。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平衡的秘密。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平衡的概念:当两个物体的重量相等时,它们就能够平衡。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平衡的概念和如何判断平衡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跷跷板》(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跷跷板(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学习使用天平称量物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和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跷跷板。
1. 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跷跷板是一种通过物体的重力和支撑力相互作用的简单机械。
通过跷跷板可以将力的方向改变,使得较小的力可以产生较大的力。
在跷跷板上,重力作用力是固定的,支撑力则根据物体在跷跷板上的位置而变化。
当物体在跷跷板上的位置改变时,跷跷板的支点位置和物体的重心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使得支撑力和重力产生不同的合力,因此在跷跷板上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运动。
2. 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一种通过比较物品重量的工具。
在使用天平时,需要先将天平称量物品的重量放在天平盘中,并将天平两端吊钩的高度调整到相同的高度,使得天平保持平衡状态。
然后根据物品的重量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天平两端盘的上下位移得出物品的重量。
3. 分析问题的能力跷跷板的运动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需要学生能够分析物体在跷跷板上的位置和重量对跷跷板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发现重量较大的物体在跷跷板上的位置需要靠近支点,而重量较小的物体则需要离支点较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状态。
三、教学方法本课时将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显示跷跷板的图片或模型等教具,让学生了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演示跷跷板的运动规律通过演示跷跷板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了解跷跷板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3. 实验一:测量物品重量将一些同等重量的物品放在天平的盘子中,让学生比较物品的重量和体积的关系,培养学生使用天平和比较物品重量的方法。
4. 实验二:测量跷跷板的平衡点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跷跷板的两端,并记录跷跷板平衡时的物品位置,让学生探究物体在跷跷板上的位置与平衡点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跷跷板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跷跷板北师大版一、前言本文是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2.3跷跷板这一内容进行的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跷跷板的运动规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以下是本次说课的具体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跷跷板的运动规律。
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跷跷板的基本形式并能够分析跷跷板的运动规律。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跷跷板的不平衡状态所对应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教学难点为数学符号的表示和对称性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
在讲解跷跷板的基本性质和不平衡状态的概念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跷跷板的运动规律,讨论如何分析跷跷板的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以及对应的重心位置,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
具体包括:1.搭建简单的跷跷板模型以及多个不同重量的物品。
2.制定教学课件和练习题、试卷等教学资源。
3.组织学生分组完成跷跷板的实验,并准备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感知身体的左右平衡,提出跷跷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跷跷板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5.2 探究跷跷板的平衡状态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讨论跷跷板的平衡状态,探讨不同位置的物品分别对跷跷板的影响,引导学生归纳出跷跷板平衡的充要条件,使用数学符号对平衡状态进行表示。
5.3 探究跷跷板的不平衡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跷跷板的平衡状态,并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位置、不同重量的物品对跷跷板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跷跷板的不平衡运动规律以及重心位置的变化。
5.4 进一步探究跷跷板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小组的方式完成练习题,通过练习掌握跷跷板运动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巩固。
第二单元跷跷板(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跷跷板(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会:•知道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如何平衡跷跷板;•能够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跷跷板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本次课程将会围绕着跷跷板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什么是跷跷板?–跷跷板的基本原理–跷跷板上的两个重要部位:支点和杠杆2.如何平衡跷跷板–平衡的条件–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3.用数学公式解决跷跷板问题–杠杆原理的运用–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4.合作精神的培养–跷跷板游戏–合作解决跷跷板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何平衡跷跷板;•用数学公式解决跷跷板问题。
2. 教学难点•杠杆原理的运用;•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简要讲解,让学生了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演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跷跷板的平衡问题。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跷跷板游戏,让学生体会平衡跷跷板的过程,并培养其合作精神。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数学公式解决跷跷板问题,并帮助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准备•教师要准备了解跷跷板的基本知识,掌握平衡跷跷板的基本方法;•教师要准备跷跷板游戏和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跷跷板的基本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需要准备书本和笔。
六、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讲解跷跷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演示跷跷板的平衡问题。
2.讲解(20分钟)•如何平衡跷跷板;•用数学公式解决跷跷板问题。
3.跷跷板游戏(20分钟)•分组进行跷跷板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让学生体会平衡跷跷板的过程。
4.实际案例(20分钟)•讲解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课程重点和难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_第3课时__跷跷板》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第3课时跷跷板》的说课人。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比较第3课时跷跷板》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过程,了解跷跷板的特点,掌握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跷跷板这种平衡工具并不陌生。
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跷跷板,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这是本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跷跷板的特点,掌握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跷跷板的特点,掌握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跷跷板,理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时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跷跷板动画,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跷跷板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观察教材中的例子,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教师总结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并强调跷跷板平衡的原理。
4. 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用教材中的例子或者自己设计的情景,运用所学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
【最新】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跷跷板-北师大版.doc
跷跷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_跷跷板_》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_二_单元“_比较_”第_3_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_比较轻重。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_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轻重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
孩子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直接而准确的判断个别物体的轻重,因此对于学习这节课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每个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我会顾及到每个学生。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目标对于刚刚走进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能直接判断某些物体的轻重,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了解并熟悉物体间的轻重关系了呢?答案一定是“不”。
为此,我依据教材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预设了一下教学目标:a、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店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b.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c.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不够完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并且会用语言描述。
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教学难点:是体会轻重的相对性,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确定多个物体的轻重关系。
5、教学准备:天平称若干、苹果、雪梨等水果若干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依据课标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讲述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比较第3课时 跷跷板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比较第3课时跷跷板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心”、“平衡”等概念;
2.了解跷跷板的应用并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工具:黑板、白板、彩笔、木秤杆、若干球;
3.教具:模型跷跷板,不同形状的木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平衡现象,比如我们平时在家中洗碗过程中如何保持平衡,如何使用平衡杆等;
2.引导学生思考“平衡”这个概念,并能够简单地描述它。
二、讲授
1.教师通过模型跷跷板和木块让学生观察体会跷跷板的运作;
2.通过设定不同的质量和位置来改变跷跷板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木块位置、质量会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3.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跷跷板平衡时重点在于中心重心的位置,并能简单描述“重心”的概念。
三、练习
1.学生通过模型和实际跷跷板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影响平衡的因素;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给定的物品设计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跷跷板。
四、总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
2.强调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课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效果的评估
本课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深入体验和感受到了跷跷板的运作规律,并能够简单描述“平衡”和“重心”的概念,初步掌握了解决跷跷板问题的方法。
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跷跷板》说课稿
李亮
一、说教材:
“跷跷板”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经历比较活动,增强轻重的生活体验。
3、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
4、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
2、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四、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学生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熊重、小猴轻)
(2)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4)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用观察法比较轻重。
(1)师出示一本书和一支铅笔,你能估计一下谁重谁轻吗?(书比铅笔重,铅笔比书轻。
)
(2)师再出示一个空饮料瓶和一个玻璃小玩具,让学生估计谁重谁轻。
(大的东西重,小的东西轻)
(3)请几位同学用手掂一掂告诉结果:空饮料瓶大但是比小玩具重,小玩具小但是比饮料瓶重。
2、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4)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3、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轻重。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
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你知道苹果
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6)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四)、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比较轻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