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微生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生态及简介课件

植物生态及简介课件

原產地: 別 名:
【結 果 期】9、10、11月
【分 布】台灣原產,另外中國大陸南部、日本、琉球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
【移植時間】開春前
【撫育管理】性喜溫暖,耐高溫。生育適溫約10~22°C。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 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校園所在】各區
07-楓香 金縷梅科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全緣,革質,表面有光澤,揉之有樟腦香味。圓錐花序, 腋生枝條頂
端;花黃綠色,小形。漿果球形,熟黑色。
【適 性】抗污染性強;陽光需求強;水分需求中;肥料需求中。
【應 用】庭園美化、行道樹、誘鳥;可單植或列植。
【分 布】日本關西以南暖帶地區;臺灣固有種。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
【移植時間】梅雨季
【撫育管理】性喜溫暖,生育適溫約15-27°C。栽培土質以土質以土層深厚 之壤土 或砂質壤土為佳。
排列。頂生圓錐花序,被毛;花瓣白色,基部銳形。蒴果長橢圓形,
徑約5公釐。
【應 用】庭園美化、水土保持。
【分 布】大陸、琉球;臺灣固有種。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
【移植時間】開春前
【撫育管理】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30°C。栽培以砂質壤土最佳。排 水需良好,日照宜充足。
【校園所在】各區。
10-山黃梔 茜草科
【移植時間】梅雨季
【撫育管理】性喜高溫,生育之適合溫度約23~30°C。栽培土質不拘,排水良好 之地,即能正常生長,但日照需充足。
【校園所在】第15、14區、 、西樓。
12-細葉欖仁 使君子科
Terminalia boivinii Tul.
【開 花 期】月

植物生态学讲义PPT课件

植物生态学讲义PPT课件
20
第20页/共29页
2021/6/14
第三节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六、低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生态适应
植物的抗低温特性
御寒(形态适应):高纬度和高山植物一般体表覆盖蜡粉和 密毛,树皮有发达的木栓组织,植物体矮小,常匍匐、垫状 或莲座状,具有鳞芽等等。
抗寒(生理适应):通过改变原生质特性来提高抵抗低温的
5
第5页/共29页
第三节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三、植物的感温性
温度三基点
2021/6/14
6
第6页/共29页
第三节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三、植物的感温性
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超过最低点范围后,随着温度升 高,植物生长发育加快,发育周期缩短。如玉米幼苗生长 与温度的关系。植物生长与温度的这种依赖关系,喜温植 物比耐低温植物更加明显。
变温与生长: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昼夜温差只有在夜温不降低太多时才有作用。例如 番茄幼苗,以白天26.5和夜温17度为最适,如果夜温过 低则植物生长迅速下降。
2021/6/14
9
第9页/共29页
第三节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四、昼夜变温 与温周期
2021/6/14
10
第10页/共29页
但该区以北情形复杂,如南京和北京之间纬度相差7度,物
候期相差19天,每一纬度仅差2.7天(如用长沙和北京比,
每一纬度相差约4天) 。但是到了四月和五月间,柳絮飞,
洋槐开花是,南京北京之间的物候期差异只有9天,每一纬
14
第14页/共29页
第三节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五、物候
2021/6/14
15
第15页/共29页
这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才能正常进行。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理生化 反应速度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而当 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 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死亡。

植物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技术-PPT课件

植物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技术-PPT课件
植物病害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作物部分病害

腐 病
茄 子 黄 萎 病
根 腐 病
重茬病害
表现:作物病害、死棵烂苗,大幅上升, 产量下降! 重茬病害的成因:病原菌积累+土壤毒素的 积累+土壤板结,根系缺氧
土壤肥料科学的新进展
解放前后 70年代以后
现代土壤肥力要素构成
有机肥
无机肥
(有机肥 )
微生物肥力
------微生物菌剂(肥)
有机肥力 无机肥力
微生物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行 ——离开微生物,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
1、营养转化离不开微生物 2、作物的抗病能力离不开微生物 下面以营养转化的 过程和速度来解释:
势弱,品质、产量低 根系、用肥,是问题
施肥结构三要素: 无机、有机、微生物 死棵烂苗怎么办? 就用“益微 ” “益生 元”
“重茬”防治技术措施
1.微生态防治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技术措施 益微拌种
育苗菌剂或益微处理苗床土
防治对象 种传病害 苗期病害 土传病害
重要程度 必选项 可选项 ◆◆◆ ◆◆◆ ◆◆◆
益生元菌肥底施、追施
益生元生根菌肥冲施
益微叶面喷雾
土传病害
叶面病害 ◆

安丘市凌河镇申宝亮、防姜瘟 对比效果
..\文档\xiazai\20190406.doc
• 苗床灌根: • 苗床分苗移栽的作物,按20克益微菌剂 兑水15公斤的比例调成菌液进行沾根,可 以有效的防止土传病原菌从根系伤口侵染 植株,防病效果显著。
• 益生元微生物菌肥底施 每亩用40-80公斤益生元在定植前穴施。
• 重茬病害严重的田块可加大益生元的用量,采用 面施、沟施和穴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疏松改善根 际土壤、促进根系发育、预防重茬(土传)的根、 茎部病害均有很好的效果。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课件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课件
质地、发育历史、肥力、季节、作物种植状况、土 壤深度和层次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l g 肥沃土壤,如菜园土中常可含有 几亿到几 十亿个甚至更多的微生物,而在贫瘠土壤如生荒土 中仅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微生物,甚至更低。
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最多,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 ,放线菌和真菌类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较 少,影响也小。
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肥沃土:1×108~1×109个微生物/克土 贫瘠土:1×106~1×107个微生物/克土
根据土壤性质的不同,如pH、酸碱性、水分、透气性等, 土壤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二)分布
水平分布由碳源决定;垂直分布由 紫外线、水、温度、营养等有关。一般 在5-20厘米处最多。
5、温度:
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这一特性
极为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如土壤温度夏季比 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又比空气温度高。土壤的 温度范围恰是中温性和低温性微生物生长的适 宜范围。
6、保护层:
免于太阳直射,紫外线杀死微生物。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与分布
(一)种类与数量
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数量与分布,由于土壤
根据土壤微生物各类群在土壤中的 发育特点,可以分为土著性区系和发酵 性区系两类:
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是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 某一数量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 湿度变化而引起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那 些微生物。
如革兰氏阳性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 菌、节杆菌、分枝杆菌、放线菌、青霉、曲 霉、丛霉等。
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其生 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 1/10000 左右,是土壤中最大的生 命活动面,也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推动着土壤 中的各种物质循环。细菌占土壤有机质的 1% 左右。土 壤中的细菌大多为异养型细菌,少数为自养型细菌。土 壤细菌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类群,如固氮细菌、氨化细菌, 纤维分解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 菌、产甲烷细菌等在土壤中都有存在。

《植物生态学》课件

《植物生态学》课件

植物生态学中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生态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植物生长周期、分布范围和种群动态的改变,对植 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
植物与其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具有 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揭示植物生态适应的机制。
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 态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涉及全 球变化对植物种群、群落和生 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植物生态学将更加关注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包括碳汇 、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方面 ,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在植物生态学中 的应用
生态系统生态学
研究生态系统层面的能量 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 递,以及生态系统对全球 变化的响应和适应。
0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01
植物通过各种形态、生理和行为 上的适应性特征,来应对环境中 的变化和挑战,如耐寒、耐旱、 耐盐等特性。
02
植物的适应性特征使其能够在不 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增加了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植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 结构。空间结构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 的分层现象,时间结构则指群落在不 同生长阶段的演替过程。
植物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概念
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
VS
演替的机制
演替的机制包括竞争排斥、环境变化和物 种入侵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群 落的演替。
《植物生态学》ppt课件
contents

《植物生态学》PPT课件

《植物生态学》PPT课件
经历的全部过程。
• 植物生活史格局:指的是植物在生活史
中维持生存、生长和繁殖方式的组合。 这种组合以资源的获取和配置为核心, 以实现最大的繁殖成功为目的,是植物 适应环境最集中的体现。
ppt课件
27
2.1 资源配置
• 每个植物都具有生长、
维持生存和繁殖三大基 本功能,而植物有限的 资源总量不可能使生活 史每个部分都达到最大, 而必须在不同生活史组 分间进行“权衡”:资 源的限制导致必须进行 资源的权衡,即采取一 定的策略。(生存和繁 殖)
(1)通过产生毒素降低可使性;
(2)通过产生单宁等物质降低适口性;
(3)通过食草作用的诱导,使植物发 生化学变化;
(4)通过产生激素影响昆虫的发育过 程。
ppt课件
8
5.2.2 植物间的他感化学作用
• 植物间的他感化学作用,其化学物质
有两种来源:一是植物活体部分;而 是植物枯死部分分解释放出来的。
生物群落中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及其 功能关系;2)它们在环境变化梯 度中的位置;3)与群落中其他种 群的关系。
ppt课件
4
• 俄罗斯生物学家Gau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实验提出
“一个生态位,一个物种”的观点, 这种观点常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 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 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 种,不能长期共存一处, 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最终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
• 植物间的相互化学影响,可以是直接
的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
ppt课件
9
5.3单惠共生
• 单惠共生是指有 • 附生
利于一种有机体 而对另一种则无
• 庇护植物群
影响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植物生态学》PPT课件

《植物生态学》PPT课件

ppt课件
42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
d.隐芽植物; e.一年生植物;
ppt课件
43
• Raunkiaer生活型系统:过于强调
植物对不利环境因子(主要是低温) 胁迫适应特征,忽视了植物如何利用 生长季有利条件的特点。
ppt课件
44
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方式
• 常绿植物
常见的例子: •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地衣 •高等植物和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和植物 •细菌和植物的互利共生——根瘤菌和植物 •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昆虫和植物 •防御性互利共生——蚂蚁和金合欢
ppt课件
12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互利共生
ppt课件
13
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
ppt课件
ppt课件
30
2.1.2 生存维持的资源配置
• 植物生存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生
存方式不同,生存维持的资源配置对 策也不同
• 另外,在植物生活史中,程度不同的
经受动物的取食和病害的侵袭,抵御 动物和病害是植物生存中资源消耗的 一个重要方面。
ppt课件
31
2.1.3 生殖繁衍的资源配置
在自然选择下植物要达到最大种子产 量的两种策略:
&.5 植物种群生态分化中形成 的种间关系
• 竞争 • 他感化学作用 • 单惠共生 • 互利共生 • 寄生植物 • 植物与食草者 • 食虫植物
pp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机体
或物种彼此相互妨碍、相互抑制的 关系。
• 植物的竞争存在特殊性。
ppt课件
2
5.1.1竞争类型
• 依据划分的侧重点不同,一般可分种
ppt课件

-微生物生态(共36张PPT)可编辑全文

-微生物生态(共36张PPT)可编辑全文

微生物类群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藻类
原生动物
菌数(cfu/g) 108 105
105 - 106 104 - 105
104
生物量﹡ (g/m3) 160 200 160 32 38
﹡单位体积内活细胞的重量
8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水体中含有机物、无机物、O2、毒物以及光照、 pH、温度、水压、流速、渗透压和生物群体等的
3)耐压:在深海或超深海的超高水压只有少数耐压菌才可 生长,少数微生物甚至可在600个大气压下生长。如水活 微球菌和浮游植物弧菌等。
10
2、淡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江、河、湖和水库等,根据其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及其与 微生物的关系还可分为两类。
(1)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在深层水、洁净的湖泊、山泉水中,因有机物含量低,故微生物数
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 嗜热微生物(嗜热菌)
微生态制剂:根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 葡萄球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念珠
关系。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典型例子:抗生素(抗菌素)、乳酸。 生态系统(ecosystem) 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 单位。 霉菌中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可生长于腐烂的有机残体上。
1、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营养。 2、土壤覆盖阻挡了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伤。 3、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4、土壤pH值范围-之间。 5、温度、季节与昼夜温差不大。 6、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空气和水分。 7、适宜的渗透压。
6
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 以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植物微景观 ppt课件

植物微景观 ppt课件
16
17
18
• 最后一步,浇水、擦瓶,个人经验 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但是不可浇 多、浇多基质太湿空气湿度达不到 苔藓容易叶尖过干枯黄,可一次少 浇一点,等一会观察再浇一点,直 至水渗下水苔层渗水层略有水渍感 就可以了
19
20
大功告成,您也动手做一款心 仪苔藓小瓶吧
21
各种苔藓
22
23
24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5
苔藓微景观
6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容器,比 如这种10CM左右收口的小圆瓶就不错 哦
?将观叶类植物去掉根部的原泥并松散开可减去整根的13的须根按预想的设计摆入瓶内用小刷子扫去苔藓表面浮土底部整理平整待用?将预想种植苔藓的位置的基质略微打散一下按照预想设计挖出浅坑苔藓分为合适的小块铺入浅坑从上方向下压紧苔藓苔藓周边挤紧使苔藓底部和周边紧密切不要留有空间
1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7
• 玻璃瓶不像平时种花种草的泥盆瓷盆 可以渗水、透气,所以苔藓生态瓶内 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渗水层。可以使用 7MM左右大小的桐生砂或者轻石作为 渗水层的基层,基层只需紧密铺设一 层即可
8Leabharlann 9• 渗水的基层颗粒粗不易铺平也不好看,所 以还要用细的颗粒找找平,可以用细轻石 等颗粒作为填充缝隙,然后整体找平;
25
26
10
11
• 将基质适量放入瓶中,按照预想的造型整 理成后高前低的山坳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植物微生态空间区域性与层次
微生态空间区域性是指植物个体以下的系统、器官、组 织和细胞等微空间环境所形成的生态系,其中包括生命 因子和非生命因子。这些微生态空间的生命因子有各种 微生物;非生命因子有微生物与宿主的代谢产物、细胞 崩解物、温度、水分、营养、酸度、气体等其它理化特 性。植物生态系中的微生物以上述环境因子为直接外环 境。而植物个体又以其外界的宏生态系为外环境.并间 接影响微生态系。 微生态空间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即植物个体是微 生态系的最大空间,依次还有生态区、生境、生态点 (biotopes)和生态位(niche)。生态位是一种有机体的功能 和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相同物种在同一生态位 必然强烈竞争,而且迟早有一个被消灭。
3.与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微生态学是生态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 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致病作用等.侧重研究微生物的 致病作用。微生态学则是侧重于生态学,研究内生共生微生 物与宿主的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和微生态调控。 微生物学与微生态学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吞并。
第一章 植物生态学基础
1.植物病害保护发展史 植物病害防治经历了“已病治病”到“未病防病”的发展 时期。当今微生态防治标志植物病害防治进入“无病保健” 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微生态制剂——植物保健益微(增 产苗)的应用成功,标志着我国植物微生态学正趋向成熟。
第零章 绪论
1.微生态学是什么
生态学(ecology)自德国海克尔(Erst Haeckel)于1866年提出以来.经历126个春秋已 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群,拥有100多个分科。
早期生态学,基本上都属于宏观生态学范畴。然而客观事物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作
为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也应该有不同层次.微生态学就是人们从宏观生态学向微观层次进 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微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层次。而且宏观生态学规律必须通过 微观生态规律对生物(人、动物与植物)产生影响。故忽视哪个层次都是不行的。
(2)微生物生态学的对象是微生物与外环境(生命的和非生 命的)的关系,而特别着重于与非生命环境如大气、水和
土壤等的关系。而微生态学着重于微生物与寄主的相互 关系,重点在寄主方面。
(3)对微生物与环境的侧重点不同。微生物生态学侧重于 微生物,而微生态学侧重于生物环境——宏生物(植物、 动物及人类宿主)。一个是微生物的微生态学,另一个是 宿主的微生态学,两者侧重点石同。
2. 植物微生态系的基本特征
一、植物微生态系的特异性
植物微生态系的微生物基本上可分为两人类,即习居菌和暂 居菌。前者是固定的经常生活在植物体一些种群,故又称常驻 菌(Resident)或原籍菌(Autochthonous microbes),后者是偶尔 闯入或者人为引入的,又称引进菌(Introduced)或外籍菌(Allochthonous microbes)。植物不同的体表空间及其体内各组织都 有常驻菌和暂居菌。这种特异性是共同进化中形成的,是植物 的遗传、生理、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和生理代谢等 相互适应的结果。 植物微生态系的特异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 植物种与微生物的种群之间,而旦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器官和 组织之间所形成的微生物组成也很不相同。
生物的生态规律,所以很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微观生态的概 念。
1985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人们感到这个定义仍然太笼统,我国微生态学家康白教 授提出了微生态学定义应为:
“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 也可认为是 “研究正常微生物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
1977年原联邦德国鲁西(Verbor Rusch)博士首先提出微生态 (microecology),并在德国黑博恩(Herborn)建立起第一个微 生态学研究所,主要研究应用活菌制剂治疗疾病(生理性 细菌疾病),如选用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也 就是研究生态疗法和生态调控。因为是研究正常微
三、微生态系的动态变化
动态平衡与失调本是生态学基本规律,微生态系也不是 一个静态生境。微生态系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演替、 宿主转移和定植等几种形式:
3. 1.微生态种群演替是指人及动、植物宿主机体的解剖 学部位的生态空间,在自然的或人二的作用下发生正常 微生物群的替换过程
就一株农作物而言,其在土中萌动的种子、幼苗、成株 各个时期体内微生物的种群组成是不断演变的。不同微 生物种群在不同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其定植次序有条 不亲。初展的幼叶和成熟叶片表面,微生物的类群也不 相同。微生物的这种有规律演替取决于植物种类及其遗 传性。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也容易影响演替类型,例如 化学农药的施用或其它反常气候,以至季节变化,也会 引起可逆或不可逆的次级演替,一般农作物体的微生物 演替很难达到顶级状态。
我们认为微生态系,所谓“正常”和“非正常”微生物 是以人利益进行划分的。任何微生态系中微生物在长期 历史演化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自然地位,都对生态系发 展作出了贡献,“正常微生物”泛指生物体内的内生共 生微生物。
因此,微生态学的定义应为:生物个体是由细胞组织和其体 内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研究生物体内微生物组成、功能、 演替;微生物与微生物关系;微生物与个体微环境关系的生 命学科分支称之为微生态学。
2.与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按生物类型分出的生态学分文, 如植物、动物、昆虫等生态学分支一样。微生物生态学 பைடு நூலகம்理论、方法和科学资料是微生态学的重要信息来源, 但与微生态学并不同。
(1)微生物生态学是按生物类型分出的生态学分支,属各 论性质,而微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是不同层次的等位分 工,是属于总论性质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学和其 它学科一样逐渐形成许多分支。
(研究领域、应用目的):
医学微生态学、 植物微生态学、 动物微生态学、 兽医微生态学、 工业微生态学等。
图像描述
关系
微生物
细胞外
2.微生态不是什么
1.与(宏观)生态学
生态学从宏观来看是研究生物圈与地球本身的相互 关系的生物科学。具体说是研究生物与环境(有生命和无 生命的)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