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腹腔感染诊治
合集下载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cIAIs)

w viscus of origin into the peritoneal spac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either abscess formation or peritonitis
处理
1 原发病灶的局部处理; 2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3 复苏及脏器功能支持。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SIAI的临床特点
• 进行性脏器功能障碍 • 持续性腹腔或腹膜后广泛感染 • 大多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病情重 • 死亡率高达5%-50% • 常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多发性腹腔或腹
膜后脓肿,如: 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 空腔脏器穿孔/破裂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 体温、心率、WBC、呼吸率
• CARS期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
– HLA-DR表达持续降低 – CD8>CD4, TH1 TH2
• MARS期(混合性拮抗物反应综合征):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感染源控制措施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IAI感染源控制原则
• 尽早介入的原则 • 损伤控制的原则 • 控制、去除感染源
at least 2 of the followings: SIRS plus Documented Infection
•T >38°or < 37°C
•P >90 beats/ min
Severe Sepsis
Sepsis plus organ failure
•RR > 20 breaths/min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处理
1 原发病灶的局部处理; 2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3 复苏及脏器功能支持。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SIAI的临床特点
• 进行性脏器功能障碍 • 持续性腹腔或腹膜后广泛感染 • 大多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病情重 • 死亡率高达5%-50% • 常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多发性腹腔或腹
膜后脓肿,如: 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 空腔脏器穿孔/破裂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 体温、心率、WBC、呼吸率
• CARS期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
– HLA-DR表达持续降低 – CD8>CD4, TH1 TH2
• MARS期(混合性拮抗物反应综合征):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感染源控制措施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IAI感染源控制原则
• 尽早介入的原则 • 损伤控制的原则 • 控制、去除感染源
at least 2 of the followings: SIRS plus Documented Infection
•T >38°or < 37°C
•P >90 beats/ min
Severe Sepsis
Sepsis plus organ failure
•RR > 20 breaths/min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方法( cIAIs )
复杂感染的诊治思路

K. pneumoniae
60
51.7
53
50
39.9
40
45.2 42
39.1
30
20
55.6 56.5 56.2
55.3 54
50.7
56.4 51.5
43.4 41.4 43.6
45.2
38.5
33.9
31.8
30.6
27.4 25.7
1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45.4 44.9 42.8 39.7 29.7 29 24.4 24.3 24.3 19.6 19.2 17.7 17.6 14.1 10.1 9.8 6.1 5.9
0
10
20
30
45.9 52.6 55.7
53.3 67.4 70.2 71.3 71.6 75 77.7 71.6 77.7 81.8 84.8 89.4 89.9 93.9 72.5
19246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91.5%)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2017)
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107年)
耐药率(%)
1325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2016)
50
46
45
40
35
30
28.7 25.3 26.3 26.6
25
20 15
13.3 13.8 15.7 16.7 16.8 17.5 18.3
表皮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人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变迁
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107年)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处理

P 0.026 0.021
0.029 0.005 0.004
0.003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0 March; 54(3): 1207–1212.Leabharlann 替加环素的PK/PD 特性
AUC随剂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12.5 to 300 mg 静滴大于 1 小时)
Adapted from Muralidharan G,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220-229.
替加环素及对照药治疗不同感染的病死率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75 (2013) 331–336
单药治疗的广谱或超广谱抗菌谱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 3代头孢 替加环素 糖肽类 碳青霉烯类 喹诺酮类
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治疗
医院ICU/急诊科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腹腔内脏器或后腹膜的某一处感染 扩散至一个或以上的生理腔隙内,并引起腹膜炎和/或 脓肿
➢ 有原发的感染灶 ➢ 发生扩散,继发 ➢ 细菌种类复杂 ➢ 出现在原发与继发
性腹膜炎治疗失败后的复发性腹膜炎 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型腹膜炎
• 胰腺相关感染
➢重症胰腺炎后腹膜后感染 ➢坏死组织感染 ➢消化道漏:胰漏、胆漏、肠漏、胃漏 ➢残余感染
1237例腹腔内微生 物学确诊的感染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常见微生物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奇异变形杆菌 肠杆菌科
脆弱拟杆菌 其他拟杆菌属 梭菌属 普雷沃登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 梭杆菌属 真杆菌属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指南解读))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指南解读)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135・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分类(感染获得地点区分)
・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一感染发生于社区,如化脓性阑尾炎,结肠憩室穿孔 一多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较少耐药 一多为轻中度腹腔感染 一如有脏器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的病人则归为重度腹腔感染
-137・
・138・
・139・
・140・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一多为术后感染,如肠吻合口瘘并腹腔感染 一可合并休克、脏器功能损害,多为重度腹腔感染 一可为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或条件致病菌,多为耐药菌。如 ESBL的大肠杆菌,阴沟肠s Diseases.2010.SO:133-164
・136・
腹腔感染诊断一影像学
影像学检查
・B超:优点一便于床旁检查,引导脓肿的穿
刺引流 缺点一受腹腔内肠袢积气的影响 ・CT.-优点一了解感染灶的部位、毗邻脏器 的相关变化,甚至肠壁的炎症水肿,膈上 膈下的积液积气 缺点一重症病人病人转运不便
OInI口I加把删啦Obaases.2010.5仉133-164
初始复苏治疗
mensive Carc Med 120131 39:165-228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135・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分类(感染获得地点区分)
・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一感染发生于社区,如化脓性阑尾炎,结肠憩室穿孔 一多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较少耐药 一多为轻中度腹腔感染 一如有脏器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的病人则归为重度腹腔感染
-137・
・138・
・139・
・140・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一多为术后感染,如肠吻合口瘘并腹腔感染 一可合并休克、脏器功能损害,多为重度腹腔感染 一可为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或条件致病菌,多为耐药菌。如 ESBL的大肠杆菌,阴沟肠s Diseases.2010.SO:133-164
・136・
腹腔感染诊断一影像学
影像学检查
・B超:优点一便于床旁检查,引导脓肿的穿
刺引流 缺点一受腹腔内肠袢积气的影响 ・CT.-优点一了解感染灶的部位、毗邻脏器 的相关变化,甚至肠壁的炎症水肿,膈上 膈下的积液积气 缺点一重症病人病人转运不便
OInI口I加把删啦Obaases.2010.5仉133-164
初始复苏治疗
mensive Carc Med 120131 39:165-228
一例复杂腹腔感染的诊治体会

入ICU化验
血常规:WBC 14.66*10^9/L,N% 92.80%,WBC 3.12*10^12/L,Hb 91g/L, PLT 232*10^9/L,HCT 0.28%。
凝血相:PT 15.4S,INR 1.34,APTT 41.50S,TT 29.70S,FIB 3.40g/L, ATIII 88.1%,FDP 7.7mg/L,D-D 3.27。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抗微生物静脉用药的一般原则
所用方案应具有针对常见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专 性厌氧菌的抗菌活性(1-A)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Surgical Infection Society (SIS)
1992 2002 2010 2017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风险评估
将患者分为CA-IAI和HA-IAI,用以制定感染控制策略与给予经验性抗 微生物治疗(2-C)。
急诊手术
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14:00)。 术中探查见:腹腔内有脓性渗液,吸净渗液,探查见回盲部阑
复杂腹腔感染的诊治策略

– 便于清除感染坏死组织 – 彻底 – 及时止血 – 及时发现肠外瘘等并发症 – 创伤大、并发症相对多
微创引流
• 损伤控制原则 • 途径:腔镜/超声/CT引导/内镜/介入/腔道 • 可反复实施 • 适用: 单发脓肿、高危人群 • 限制:肠袢间脓肿,邻近重要脏器的脓肿 • 不足:腹膜后脓肿,引流不完全,残余脓肿, 筛选
• 继发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 脓毒症 • 严重脓毒症 • 脓毒症休克 • 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SIA I的常见病因(一)
吻合口瘘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严重腹腔感染概念
• 严重腹腔感染( SIA I)是指合并脓毒症与脓 毒症休克的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多发 生于重症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或破裂、消 化道吻合口瘘所继发的腹膜炎,也可出现 在原发与继发性腹膜炎治疗失败后的复发 性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型腹膜炎。
膜后脓肿,如: 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 空腔脏器穿孔/破裂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
*克氏外科学(17版).Sabiston.Textbook.Of.Surgery.17Th.Ed
腹腔感染的发病率在增加
弥漫化脓性腹膜炎
阑尾周围脓肿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指南
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指南
感染源控制
复杂腹腔感染的诊治策略
• 社区获得性感染
–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 消化道穿孔并腹膜炎
• 医院获得性感染
– 术后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 – 胰腺炎合并感染 – 手术部位感染 – 通气相关肺炎 – 导管相关感染
定义
狭义的腹腔感染: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广义的腹腔感染:腹部的感染性外科疾病; 复杂性腹腔感染: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畴,指感染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 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extends beyond the hollo
微创引流
• 损伤控制原则 • 途径:腔镜/超声/CT引导/内镜/介入/腔道 • 可反复实施 • 适用: 单发脓肿、高危人群 • 限制:肠袢间脓肿,邻近重要脏器的脓肿 • 不足:腹膜后脓肿,引流不完全,残余脓肿, 筛选
• 继发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 脓毒症 • 严重脓毒症 • 脓毒症休克 • 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SIA I的常见病因(一)
吻合口瘘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严重腹腔感染概念
• 严重腹腔感染( SIA I)是指合并脓毒症与脓 毒症休克的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多发 生于重症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或破裂、消 化道吻合口瘘所继发的腹膜炎,也可出现 在原发与继发性腹膜炎治疗失败后的复发 性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型腹膜炎。
膜后脓肿,如: 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 空腔脏器穿孔/破裂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
*克氏外科学(17版).Sabiston.Textbook.Of.Surgery.17Th.Ed
腹腔感染的发病率在增加
弥漫化脓性腹膜炎
阑尾周围脓肿
复杂腹腔感染诊治指南
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指南
感染源控制
复杂腹腔感染的诊治策略
• 社区获得性感染
–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 消化道穿孔并腹膜炎
• 医院获得性感染
– 术后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 – 胰腺炎合并感染 – 手术部位感染 – 通气相关肺炎 – 导管相关感染
定义
狭义的腹腔感染: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广义的腹腔感染:腹部的感染性外科疾病; 复杂性腹腔感染: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畴,指感染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 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extends beyond the hollo
复杂腹腔感染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依次为腹腔 感染最常见致病菌
连续药敏监测结果显示,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对亚胺培 南敏感性高
产ESBL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但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并未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仍保持 较高敏感性
复杂性腹腔感染 (IAIs)
抗感染药物选用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推荐
亚胺培南在复杂性腹腔 感染的应用
内容
概念 复杂腹腔感染常见病原菌 起始充分治疗的诊治策略 亚胺培南在腹腔感染的优势和安全性
概念
复杂性腹腔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感染致病菌不仅累及空腔脏器,还穿透原发受累 的器官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Weigelt JA, et al. Cleveland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0 (suppl. 4): s29-37.
复杂性腹腔感染(IAIs)的微生物 学特点
混合杆菌感染为特征
– 以肠杆菌科为主,大肠杆菌感染占多数
非发酵菌和厌氧菌感染比例增加
1.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11(1999)107-113 2.Arch Surg.1997;132:1294-1302. 3.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1995)35,139-148 4.Scand J Infect Dis 29:503-508,1997. 5.Drugs exptl clin res xxv(6) 243-252(1999) 6.Scand J Infect Dis 28:513-518(1996)
AmpC -
连续药敏监测结果显示,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对亚胺培 南敏感性高
产ESBL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但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并未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仍保持 较高敏感性
复杂性腹腔感染 (IAIs)
抗感染药物选用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推荐
亚胺培南在复杂性腹腔 感染的应用
内容
概念 复杂腹腔感染常见病原菌 起始充分治疗的诊治策略 亚胺培南在腹腔感染的优势和安全性
概念
复杂性腹腔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感染致病菌不仅累及空腔脏器,还穿透原发受累 的器官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Weigelt JA, et al. Cleveland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0 (suppl. 4): s29-37.
复杂性腹腔感染(IAIs)的微生物 学特点
混合杆菌感染为特征
– 以肠杆菌科为主,大肠杆菌感染占多数
非发酵菌和厌氧菌感染比例增加
1.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11(1999)107-113 2.Arch Surg.1997;132:1294-1302. 3.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1995)35,139-148 4.Scand J Infect Dis 29:503-508,1997. 5.Drugs exptl clin res xxv(6) 243-252(1999) 6.Scand J Infect Dis 28:513-518(1996)
AmpC -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处理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7
• 胰腺相关感染
重症胰腺炎后腹膜后感染 坏死组织感染 消化道漏:胰漏、胆漏、肠漏、胃漏 残余感染
PPT学习交流
8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常见微生物
1237例腹腔内微生 物学确诊的感染
PPT学习交流
9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0:133–64
9%
与全球的分布趋势相似
其他
20%
0%
10%
20%
30%
40%
50%
占分离菌的百分比(%)
肠杆菌科依然是IAIs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
Po-Ren Hsueh, Peter Michael Hawkey.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ntimicrobial therapy of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n A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0 (2007) 129–133.
PPT学习交流
28
Ann Clin Microbiol Antimicrob. 2012; 11: 29
替加环素及对照药治疗不同感染的病死率
DiagnosticPPMT学ic习ro交bi流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75 (2013) 331–336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PPT学习交流
12
感 染的• 外科引 治流 疗• 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素
经 验 性
降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N
阻断抑制性神经传导
兴奋
癫痫样发作
GABA受体脑神经细胞源自受体受体受体
美 平
亚胺培南
GABA
美平的安全性-中枢
美平卓越的安全性-消化道
S. Ragnar Norrby,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1999; 31: 3-1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临床疗效(痊愈+显效)
CIAI的微生物学特点
2002-2009年数据显示:肠杆菌科比例占全部菌株的82.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为66.1%
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SMART 2002-200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6 (2010) 507-512
院内格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
覆盖肠球菌
念珠菌
1
是
否
否
否
2
是
是
是
否
3
是
是
是
是
致病菌的覆盖
Blot S et al. Drugs, 2012;72(6):e17-32.
分类
单一治疗推荐方案
联合用药推荐方案
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替加环素或莫西沙星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氟哌酸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
抗生素治疗
内 容
腹腔感染的分类
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定义
属继发性腹膜感染范畴,并非单纯手术就能解决问题
CIAI的高危因素
Blot S et al. Drugs, 2012;72(6):e17-32.
阻断抑制性神经传导
兴奋
癫痫样发作
GABA受体脑神经细胞源自受体受体受体
美 平
亚胺培南
GABA
美平的安全性-中枢
美平卓越的安全性-消化道
S. Ragnar Norrby,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1999; 31: 3-1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临床疗效(痊愈+显效)
CIAI的微生物学特点
2002-2009年数据显示:肠杆菌科比例占全部菌株的82.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为66.1%
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SMART 2002-200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6 (2010) 507-512
院内格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
覆盖肠球菌
念珠菌
1
是
否
否
否
2
是
是
是
否
3
是
是
是
是
致病菌的覆盖
Blot S et al. Drugs, 2012;72(6):e17-32.
分类
单一治疗推荐方案
联合用药推荐方案
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替加环素或莫西沙星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氟哌酸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
抗生素治疗
内 容
腹腔感染的分类
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定义
属继发性腹膜感染范畴,并非单纯手术就能解决问题
CIAI的高危因素
Blot S et al. Drugs, 2012;72(6):e17-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克雷伯菌和超广谱b-内酰胺酶
所有的肺炎克雷伯菌都有位于染色体上的
SHV-型b-内酰胺酶基因
这些基因能为SHV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提供 原材料,并为TEM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提供 “保护”
超广谱b-内酰胺酶耐药性比率(1997~1998的%)
监控地区 (参加者所在地/ 化验标本) 美国 (30/1206) 加拿大 (8/247) 拉丁美洲 (10/507) 耐头孢他啶的肺炎克雷伯菌
ESBLs产生的原因
• 抗感染药物的频繁更换。一些感染患者频繁在 医院间和院内科室间转诊,经治医生不断更换, 各医生根 据自己的用药习惯更换抗生素,致 使致病菌突变为耐药 株 。 • 抗生素未按规定方法使用,如剂量不足或每日 给药次数减少,致使致病菌处于亚抑菌浓度的 抗生素作用下,突变为耐药 株 。
头孢, 卡巴 不动杆菌
ESBLs
• 属于分子分类法的A类和功能分类法的2be组, 自TEM型(90)和SHV型(20)酶衍生而来 • 质粒介导,酶位点突变而来
• 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等b-内酰胺酶抑制剂可 抑制ESBLs •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 属和肠杆菌属细菌 • 发生率:0%-40%
ESBLs产生的原因
•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 松、 头孢噻肟的滥用,使得一些产b-内酰胺酶的 细菌在三代头孢的选择性遗传压力下产b-内 酰胺酶的基因发生1~4个位点突变而变成 ESBLs产生基因
ESBLs产生的原因
• 对于细菌感染患者不做致病菌的分离、鉴 定和药敏,凭经验随意选择三代头孢进行 治疗。 • 细菌感染患者的不彻底治疗。一般来讲细 菌感染患者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体 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 ,尚需继续用药三天 左右。如停药 过早,杀菌不彻底致病菌可 复苏并 转变为耐药菌。
b-内酰胺酶的分子结构分类
类别 A B 例子 TEM,SHV,革兰氏阴性菌,PC1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属-b-内酰胺酶
C
D
AmpC
OXA-1, OXA-4
Ambler.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Biol. Sci. (1980) 289:321
认识AmpC酶
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克雷伯菌属 大肠艾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不动杆菌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艰难梭菌 耐青霉素链球菌 耐喹诺酮:
淋球菌,大肠艾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CDAD)发生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
ESBLs的 数量种类在上升
VRE日益增多
腹腔脓液细菌培养结果(157株)
• • • • • • • • • 大肠杆菌38例(25%) 铜绿假单胞菌19例(12%) 金黄色葡萄球菌17例(11%) 阴沟肠杆菌16例(10%) 肺炎克雷伯菌13例(8%) 鲍曼氏不动杆菌6例(4%) 摩根氏摩根菌5例(3%) 产酸克雷伯菌5例(3%) 其它各种细菌各一例。
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ESBL菌株测试情况(2000年6月~8月)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3%
ESBL发生率
63.2%
60.0%
45.7%
19.3% 12.5%
尿液
胆汁
血液
脓液/伤口
痰液
咽试
上海华山医院ESBL情况 (1999年1月~12月)
60 57 发生率% 40
对ESBLs的认识过程
• 临床上对b-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 曲南等) 耐药。即使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临床 上也不应该使 用这些b-内酰胺类抗生素。 • ESBL基因常与其他耐药基因连锁,常使其产生菌呈 多耐药性,如同时耐氨基糖甙类和SMZco等 。 • 多不能水解非典型b-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 霉烯 类(亚胺培南)、头霉烯类等,故ESBL产生 菌对这些 抗生素敏感 。
对ESBLs的认识过程
• • • • • • • • 1982年美国 首次报道(KOX) 1983年德国 报道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雷氏菌产ESBL(SHV-2) 1985年德国 报道KPN 产ESBL(0.75%) 1987年德国 (8.40%) 1988年法国 (11.0%) 1989年智利 报道SHV-5 1990年美国 报道耐头孢他啶的KPN(TEM-10,-12,-26) 1993年Arlet G 报道KPN耐氨曲南(TEM-22)
临床意义重大ESBLs 类别和数量
/studies/webt.htm,2002年
TEM SHV OXA CTX-M Others
92 41 14 24 ~10
非TEM、非SHV型CTX-M型ESBLs:
1990年来世界各地报告了一类头孢噻肟酶: • 对头孢噻肟水解力强、 • 对头孢他啶水解力弱的、 • 能被克拉维酸抑制、 • 与TEM型和SHV型酶同源性很差、不到40%, • 但与产酸克雷伯菌的染色体酶同源性很高的ESBLs酶。 • 它们被称为头孢噻肟酶,包括CTX-M和Toho系列。
b-内酰胺酶和耐药性
最低抑菌浓度(mg/l)
大肠杆菌
(-)TEM-1 (+)TEM-1
肺炎克雷伯菌
(-)TEM-26 (+)TEM-26
氨苄西林
头孢他啶
8
8
>1024
8
256
<0.5
>1024
256
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分子结构情况
氨基酸的位置
酶 TEM-1 TEM-12 TEM-10 TEM-26 头孢他啶的MIC <0.12 4-32 64 256 104 Glu Glu Glu Lys 162 Arg Ser Ser Ser 237 Glu Glu Lys Glu
b内酰胺酶分类及其特性
结构分类 (Ambler)
丝氨酸-Lam
功能分类 (Bush)
1 2a 2b 2be 2br 2c 2e 2f 2d 4 3
名称
来源
代表酶
C A
D B
头孢菌素酶 青霉素酶 广谱酶 超广谱酶 耐酶抑制剂广谱酶(IRTs) 羧苄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酶 非金属碳青霉烯酶 氯唑西林酶 青霉素酶 金属酶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耐药机制 产生各种灭活酶 b -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钝化酶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靶位改变 PBPs 改变 DNA 旋转酶改变 RNA 多聚酶改变 合成 D 丙氨酸-D 乳 酸,万古霉素不能 与其结合 泵出系统增多、增强 胞膜通透性减少 有关抗菌药物 b-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氯酶素 b-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利福平 万古霉素 产生的主要菌 GNR、葡萄球菌属、淋球菌、流感杆菌 GNR、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GNR、葡萄球菌属等 MRS、PRSP GNR GNR、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等 VRE
血液
8.6 0.0 38.7
肺炎
7.4 10.3 35.5
伤口
2.7 5.6 41.6
尿道
4.8 7.5 32.6
From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 1997 and 1998 (University of Iowa College of Medicine/BMS)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酶的基本概念
型别
酶
A
质粒
B
染/质
C
染/质
D
质/染 ESBL
3,4代头孢 3,4代头孢 头孢噻肟 + 3代头孢 卡巴,头孢 大,肺, 大,肺, 大,肺,产,阴 阴,枸 粘,绿,嗜,洋,气
代表底物 代表菌
ESBL 金属酶 AmpC
TEM SHV CTX-M OXA 持续高产AmpC Imp….等(27) + + + + +
20
25
0
肺炎克雷伯菌 (318/559)
大肠艾希菌 (108/427)
引自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18-3
南京总院普外科腹腔感染ESBL情况 (1998年~2001年)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大肠杆菌 肺克 MRSA
上海华山医院ESBL敏感率
98.1 100 95
ESBLs产生菌的严重性
• 该菌对三代头孢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时,体内疗 效却不佳 • 该菌常呈多药耐药性,给治疗带来 一定困难 • 该菌耐药基因由质粒介导,故可在同种或异种 菌间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而转移,使敏感菌 变为耐药菌, 引起严重院内交叉感染和院外 耐药菌扩散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定义
– MRSA – VRE – PRP – ESBLs – IB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超广谱 B-内酰胺酶(G-) 诱导性 B-内酰胺酶(G-)
国内外文献: 重要的耐药致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 • 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 革兰阳性菌:
•
产 I 型酶
进攻部位
O R c NH S CH3 CH3 N O Penicillin O R c O COOH O OH H H COOH R O c NH S CH3 CH3
NH
S
R
c
NH
S
N O R’ O OH
H
COOH
Cephalosporin
H
COOH
R’
Adapted from Genre LA. Germany TS. Arch Intern Med, 1991: 151:236
四环素类和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和 氨基糖苷类
GNR、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支原体属等 GNR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