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复习过程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1、何谓公共管理?按照欧文.休斯的观点,公共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黎民的观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欧文·E·休斯(一)、早期的行政模式(19世纪中期之前)个人性质的而不是非人格化的,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个人为基础。
想被国家雇用必须求助于“庇护人”或“裙带关系”,依靠朋友、亲戚找工作或花钱买官。
(二)、传统行政模式英国1854诺斯科特-特里威廉建议:1、公共服务应有一批经过认真挑选获准进入其较低等级的年轻人来执行。
2、消除庇护,通过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进行招聘。
3、通过以功绩制为基础的内部晋升办法填补较高层次的职位。
美国1893年《文官法》(《彭德尔顿法》)设立了由两党成员组成的文官委员会。
内容主要包括:1、按照职务分类,为所有申请公职者举行竞争性考试;2、按照职务分类,任命考试成绩最高者担任公职;3、在正式任命前插入一个有效的试用期;4、在华盛顿的任命按照某些州和其他某些重要地区的人口比例分配。
2、何谓公共管理学?它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各有哪些?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P途径下的公共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2、B途径的公共管理B途径的公共管理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是其代表。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规范方法2、实证方法3、案例方法4、系统方法5、比较方法6、数理方法3、公共管理学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书的观点: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1,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2,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1,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1,以韦伯官僚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2,西方国际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要求”4、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理论基础有哪些?每种理论的含义是什么?(一)管理理论1、古典学派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3)韦伯的官僚理论2、行为学派理论(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1)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第一章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
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
③强调产出控制。
④转向部门分权。
⑤转向竞争机制。
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
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⑤改变现行的政策。
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答:①技术性技能。
②人际关系技能。
③概念化技能。
④诊断技能。
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知识一览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行政——本质包含者遵从指示和服从的含义。
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功能: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
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更多的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政府与企业的区别):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特征。
三、公共物品概念非竞争性——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还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的划分:1)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2)有形的公共物品与无形的公共物品3)全国性的公共物品与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扩大化(从政府行政机关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2、更据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3、研究焦点由“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4、涉及大量其他主题5、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6、更具现实性——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概述一、公共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公共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大一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组织、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活动的学科。
作为大一学生,熟悉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今后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公共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公共管理学概述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共服务的提供与评估等。
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 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研究行政组织的运作和管理。
主要包括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理论。
2. 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关注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
主要包括政策形成模型、政策评估方法和政策传导等理论。
3.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的人员行为和组织文化。
对于公共管理学而言,组织行为学能够帮助理解公共组织的运作方式和人员管理。
三、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1. 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
常见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和国际组织。
2.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并实施的行动方针和政策措施,旨在解决公共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
3.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公共组织向公民提供的福利服务,如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保障等。
四、公共管理的职能和技能1.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以确保公共组织高效地运作和人员合理分配。
2. 决策与政策制定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决策能力和政策制定技能,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3. 财务和预算管理公共管理者需要了解财务和预算管理原理,能够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财务资源,合理分配预算。
五、公共管理的挑战与机遇1. 公共管理改革公共管理面临不断变革的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2. 跨领域合作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解决跨学科性的问题。
3. 公共参与与治理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度不断增加,公共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和透明治理。
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参考书: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章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学的定义: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或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科学。
1.1、公共管理及相关概念1.1.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牛津英语词典》对行政一词的解释是:一种行政的活动,这种活动又被解释为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管理一词则被定义为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
从词典的解释以及词源看,行政与管理的区别在于:行政是为…服务,管理则是控制或获得结果。
学科专业词典和教科书的解释更为详尽,差别也更明显。
威尔逊和古德诺将行政看作政策与法律的推行,“与保持纪录相关的活动,文件工作”和“与应用由他人所决定的规则、程序和政策相关的活动”;管理则被界定为“保证大量活动得以进行,以完成预定任务的执行过程或获得,特别是创造或维持各种条件,以便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既定目标的执行过程或活动。
另一种管理的定义是:“一种履行某种功能,使人力、物力和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以达到目标的活动”。
行政本质上含有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1.1.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按照西方学者的概括,两者的差别包括:(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前者是为公众服务,追去公共利益,而后者则以盈利为目的。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复习精华总结内容(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复习精华总结内容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的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这些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方面,管理起源于许多人的协作劳动,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而它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他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即通常所说的“五职能说”。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就是管理活动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
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计划职能的主要特点包括: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
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组织职能的主要特点包括:合理性、有序性、规范性。
3.领导职能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
自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03335)复习资料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如下重要特点: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责任;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阶段的公共管理学,具有如下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一是鲜明的实践导向性。
公共管理学以实践中提出的、传统行政学解决起来力不从心的重要问题为导向。
二是理论上的包容性。
为解决公共管理提出的各种问题,公共管理学兼收并蓄,积极从其它学科吸收理论养分,这使公共管理学呈现出交叉性强的特点。
三是学科的年轻性。
公共管理学从产生至今只有三十多年。
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学科还没有真正成形,还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与相邻学科的边界还不清晰,这使得公共管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公共管理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明确公共管理学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公共管理学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大一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关于公共组织运作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学科。
在大一的公共管理学课程中,主要学习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组织的运作、公共政策制定以及公共管理的历史和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大一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1.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活动。
2.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具有政府主导性、社会目标性、公共利益导向性以及多元参与性的特点。
二、公共组织的运作1.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可以分为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等。
2.公共组织的结构:公共组织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包括指挥层级、决策层级、执行层级等;水平结构包括部门职能划分、职权责任划分等。
3.公共组织的运作模式:公共组织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模式和网络模式。
传统模式是指由上至下的指令与执行关系;网络模式是指不同组织之间自主协作的关系。
三、公共政策制定1.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决策和行动。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议程设置是指将问题列为政府关注的议题;政策制定是指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工具和制定具体政策方案;政策实施是指将政策方案转化为行动和实施;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公共管理的历史和理论1.公共管理的历史:公共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国家制度。
现代公共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
2.公共管理的理论:公共管理的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行政学派、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价值理论等。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效率和效能的提高;行政学派关注政府运作和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效益;公共价值理论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和价值观。
以上是对大一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知识点的总结。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在学习公共管理学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些考试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供大家在复习时参考:1. 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学科领域,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等内容。
2.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理论:强调管理者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
•规模经济理论: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单位成本。
•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公共利益。
3. 公共管理的职能和特点•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等内容。
•公共管理的特点:社会性、政治性、复杂性、专业性、制度性等。
4.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政府管理必须以法律为基础。
•公平原则:政府管理应该公平、公正,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效率原则:政府管理应该高效、简洁,实现最佳管理效果。
5.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问题识别:确定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策制定:确定政府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政策实施: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测效果。
•政策评估: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6. 公共管理中的管理模型•德鲁克管理模型:强调管理者要具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西蒙管理模型:提倡管理者应该以决策为中心,注重分析和思考。
•维克里管理模型: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决策和策略。
以上就是一些公共管理学的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加深理解,取得优异的成绩!。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复习过程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复习过程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组织与管理的学科,是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进行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的复习过程。
一、理论知识复习1.熟悉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学习者需要从整体上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的定义、特征、目标、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2.学习公共组织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公共组织与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者需要了解公共组织的类型、特征、结构和管理方法等,熟悉公共组织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框架,如制度理论、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等。
3.学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学习者需要掌握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方法和技巧,了解公共政策实施的关键要素和影响因素,同时还要熟悉公共政策评估与监督的相关知识。
二、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习者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公共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理解其中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2.参与实践操作。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知识。
可以通过实习、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参与公共管理类的研究课题等方式,亲身经历和实践公共管理的过程,提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素质提升1.培养专业素养。
学习者需要学习并熟悉公共管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状况和前沿动态,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公共管理学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国内外研究前沿,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公共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借助团队协作完成,学习者需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分工合作、沟通协商和有效领导等技巧,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实力和影响力。
大一公共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公共管理学必背知识点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大一公共管理学的学习者,了解并掌握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特点、理论模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逐一进行论述与分析。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它涉及到公共资源的配置、决策制定、组织协调、执行监督等多个方面,并强调公正、效率、透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二、公共管理的特点1. 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2. 综合性:公共管理需要跨学科间的综合运用,融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3. 法治性:公共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它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和规章制度。
4. 社会参与性:公共管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公民的主体地位。
三、公共管理的理论模型1. 政府治理模型:政府治理模型强调政府的权力行使和资源配置,其中包括纳什平衡模型、道德代理人模型、公共选择模型等。
2. 新公共管理模型:新公共管理模型强调市场机制和效率导向,注重管理思维的应用,强调以结果取向和客户导向为核心。
3. 治理网络模型:治理网络模型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建立多元主体的联盟来解决公共问题。
四、公共管理的实际应用1. 公共政策制定与评估:公共管理需要运用政策制定和评估的方法,对政府政策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改进。
2. 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公共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培养和发展具备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公共管理干部。
3. 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公共管理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解决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
总结公共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们了解和掌握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公共管理的定义、特点、理论模型以及实际应用等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学第⼀章什么是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是关于政府为核⼼的公共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门运⽤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利益⽬标与私⼈利益⽬标——最重要的区别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标,私部门管理⽬标则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利益(⼆)垄断强制性与⾃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传统的⾏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理论框架局限。
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管理主体局限。
界定为政府或国家⾏政机构(三)管理理念与⼿段局限。
“全能的政府以⾏政的⼿段实施全⾯管理”(四)管理对象与⽬标局限。
对象为政府本⾝和公共事务,忽视了⾏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的社会背景?(⼀)西⽅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直接动因①政府⾓⾊膨胀和规模扩⼤引起民众的不满②经济衰退和财政压⼒的加剧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新技术⾰命发展的要求——根本动⼒①新技术⾰命的推动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三)政府管理的压⼒——催化剂①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②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③专业分⼯原则导致功能退化④使组织⾏为保守,难以有创意(四)民主需求的压⼒①民众要求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②公民控制政治家和官僚的需求③国家要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④民众要求国家找到解决民主制运作中深层次⽭盾的途径4、公共管理学特点是什么?鲜明的实践导向性理论上的包容性学科的年轻性第⼆章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发展概念:公共选择是通过集体⾏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的私⼈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种过程或机制。
政府失败是指个⼈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资源,公共⽀出成本规模过⼤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的这样⼀些情况。
公共管理学 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背诵笔记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1.波兹曼“两种研究途径”:以研究理念和途径进行区分1)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公共管理是应该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的管理,甚至直接将公共管理界定为政策管理①强调公共组织的特点,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公共管理特指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而非一般的日常的行政事务管理②强调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政治取向③研究方法重视个案研究,以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注重推动高层公共管理者或官员与公共管理学者之间的对话沟通2)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根本就是非政治化和企业化①不强调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②研究内容重视组织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和预算等过程问题③研究方法重视量化分析2.罗森布鲁姆“三种研究途径”:研究功能的视角三种途径同时满足是不可能的,基于效率的公共管理会忽略政治代表性和法律程序的价值1)管理途径把公共管理看作一种管理行为,与私营部门运作相似进一步分为传统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①传统管理途径:传统文官制度腐败低效的改革,追求效能、效率和经济最大化②新公共管理途径:非政治化、企业化更加注重顾客导向、提升服务机关竞争力、创造动态市场机制、借由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授权员工追求结果、分散决策权、简化预算流程、人事管理的分权化等2)政治途径把公共管理视作一种政治过程,推崇代表性、政治回应、责任的价值观,认为这些价值不仅是建立宪政的重要元素,也应贯穿政府各层面运作,例如政治多元、阳光法案、失察听证等措施;强调行政程序规范,以接受监督实现公众参与;一般以效率为代价3)法律途径将公共管理视为在特定情境中应用法律实施法律的活动,突出公共管理中主权、机构和规制的重要性,把它看成明显的法律事务;强调法治,强调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公平等价值。
焦点在于个体权利的本质,不关注为保护权利所需的社会成本3.格恩的第三条道路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介于企业管理和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在“什么”和“为何”层面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在“如何”层面沿袭企业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运用于公共部门,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要,同时不否认公共部门的特性4.西方学者的一致定义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已进入“后官僚制”2)公共管理是跨学科的,因此公共管理在管理形式上应与其他一般组织相同,技术共通3)公共管理重视政府部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4)公共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公共利益什么是公共管理5.公共管理的定义我们从管理活动方面来定义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主体)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途径)为增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协调发展(目的),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内容)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治理第一章公共治理导论公共治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效劳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1、皮瑞和克莱姆的瞧点: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标准取向以及一段治理之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2、卡尔森和欧尔曼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对行政的一段方面科技整合的研宪。
3、奥托.海蒂和沙弗里茨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公共事务宽广领域的一局部。
4、波兹曼与陶斯曼的瞧点:公共治理确实是根基对政治权威的治理。
5、休斯的瞧点: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治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
学科背景〔公共行政学的变迁〕:第一时期: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第二时期:行政原那么第三时期:公共行政学即行政学第四时期:公共行政学即治理学。
时代背景: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
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巨大碍事。
特质1、公共治理全然上是一个整合性概念2、。
是将私人部门的治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3、。
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治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4、。
不完全等于“政府治理〞,意味着一种新治理5、。
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6。
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
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公共治理与私部门治理的区不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治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部门或组织那么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治理只有有限的治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或组织治理那么由相对充分的治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关于政府而言,但凡未准许的便是非法的。
而关于私领域的治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
与企业组不同,政提供的产品以及效劳往往面对的不是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公共管理学三、名词解释:(注:填空题中划“”兼是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政府------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非政府公共组织------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工作,并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社会组织被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4、公共政策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
5、公共组织的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亦即构成公共组织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特定方式。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公共部门组织人力资源的任用和使用过程中,政党组织、国家政权组织和其他政治组织在人事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7、国家公务员------是指那些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长期任职而不与内阁共进退的文职人员,又称“文官”。
8、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亦称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作出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9、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
10、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具体是指在国家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服务的人员,特别是公务员。
11、国家预算------又称财政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他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重点与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重点与方法公共管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掌握公共管理的备考重点与方法对于考生来说十分关键。
本文将以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为主题,探讨备考的重点内容和有效的备考方法。
一、备考重点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备考公共管理科目,首先要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这包括公共管理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掌握主要理论模型,如新公共管理、网络治理等。
2. 政府及公共组织的职能与行政管理:备考公共管理科目,必须了解政府及公共组织的职能与行政管理。
这包括政府的职能划分、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公共组织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熟悉政府决策的流程与要素,掌握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
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备考公共管理科目,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考生需熟悉公共政策的阶段、制定的参与者、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政策领域的发展与实践,如经济政策、环境政策、教育政策等。
4. 政府治理与反腐败:备考公共管理科目,需重点关注政府治理与反腐败。
考生需了解政府治理的内涵、机制与实践,掌握反腐败的概念、形式、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应关注国际反腐败合作与经验借鉴。
二、备考方法1. 系统学习: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备考过程中应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可以参考教材、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系统学习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2. 复习重点:根据备考重点,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集中在重要内容上。
可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并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深入理解与记忆。
3. 解题训练:公共管理的备考需要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
同时,也可以参加公共管理的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的辅导,提高备考效果。
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重点与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重点与方法公共管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对考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备考意义。
公共管理涉及到政府组织机构、政府职能与政府工作方式等内容,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备考重点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备考重点1. 政治理论基础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管理科目常常涉及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考生应重点复习这些理论,了解其思想内涵、发展历程和当代价值,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和表述方法。
2. 政府组织与职能公共管理中,政府组织与职能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我国政府的组织机构,了解各级政府的职责和职能。
此外,还需掌握政府决策、协调、监督等职能,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 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考试的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政府公共服务的概念、类型、原则和实践经验。
了解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并能够分析公共服务改革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4. 政府治理与创新政府治理与创新是公共管理备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生需要了解政府治理的内涵、原则和实践,了解政府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创新理论和实践,掌握创新案例和成功经验。
二、备考方法1. 建立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备考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广泛,考生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知识框架。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笔记等方式进行整理和梳理,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和各个联系,便于记忆和理解。
2. 多种学习资料的综合利用公共管理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查阅多种学习资料,如公务员考试教材、参考书籍、期刊论文等。
在综合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与选择,形成全面而系统的备考材料。
3. 多种复习方式的灵活运用考生可以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如背诵、朗读、写作、辩论等。
通过不同的复习方式和方法,可以加深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学科。
它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方面。
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
其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注重行政的效率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二)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公民导向和价值追求。
三、公共组织(一)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等。
(三)公共组织的运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环节。
四、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
(二)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的性质、利益集团的博弈、政策制定者的能力等。
(三)政策执行的障碍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执行机构的能力不足、利益相关者的抵制等。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员的招聘与选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合适的人才。
(二)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四)薪酬管理保障员工的合理待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公共财政管理(一)公共预算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二)公共支出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分析。
(三)公共收入税收、收费、债务等收入形式。
七、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一)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等方面。
(二)绩效评估的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
(三)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数据的真实性、评估的公正性等问题的解决。
八、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与责任(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公正、廉洁、服务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第一章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博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
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
③强调产出控制。
④转向部门分权。
⑤转向竞争机制。
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用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②从头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
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⑤改变现行的政策。
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答:①技术性技能。
②人际关系技能。
③概念化技能。
④诊断技能。
⑤沟通技能。
4.有用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答:①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优良的自我评估者。
②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③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优美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④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烦。
⑤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⑥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⑦有用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
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晰,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晰,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
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
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
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④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⑤战略管理是持续性和循环性的过程。
⑥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2.论公共部门胜利实施战略管理的条件。
(要点)答:①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③在巨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
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
⑤追求满意。
⑥殊途同归。
3.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要点)答:公共部门运用战略管理的问题:①政府任期的短期性和行动取向。
②公共管理战略的许多方面都是立法者所确立的。
③公共规则大部分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而选民、媒介等要求参与,而参与过程虽可以改进普遍接受的程度,但冲淡了战略的焦点议题。
④可靠性分析是通常费力又费钱的。
⑤公共机构对问题解决的非正式过程不大熟悉,政府机构习惯于层级的、下达文件报告的过程。
⑥由于预算约束和短期观念,公共战略规划者的工作通常很难证明是合理的。
⑦与私营部门相比,公共战略通常是通过组织设计、预算和财务控制、人事制度和政策来实现的。
改进方法:①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③在巨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
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
⑤追求满意。
⑥殊途同归。
第四章1.简述当代公共决策的发展趋向。
答:①高速化趋向。
②综合化趋向。
③社会化趋向。
④远景化趋向。
⑤理论化趋向。
2.现代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
答:①信息原则。
②预测原则。
③客观原则。
④系统原则。
⑤可行性原则。
⑥择优原则。
⑦民主原则。
⑧弹性原则。
3.联系我国实际,论公共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要点)答:公共决策科学化就是指公共决策这一主观活动要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体制进行决策。
实现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有:①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
②正确认识详尽决策对象和决策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③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④规范决策程序。
⑤现代化的决策技术与方法。
公共决策民主化就是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并广博听取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能够充分体现民意,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为:①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②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③决策环境的民主化。
④决策体制的完善化。
第五章1.公共决策执行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答:①它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②它是一个再决策的过程。
③它是一个务实性的活动。
④它具有一定的时限性。
2.影响公共决策执行的因素分析。
答:①社会公共问题的性质。
②公共决策本身的质量。
③执行机构的效能。
④环境因素。
3.论公共决策执行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点)答:①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实现公共决策的唯一途径。
②公共决策的执行是验证和修正公共决策的严重步骤。
③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判断和测量公共管理成就的严重尺度。
④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严重职责。
第六章1.公共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①决策职能。
②组织职能。
③用人职能。
④协调职能。
⑤监督职能。
⑥教育职能。
2.如何实现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化?答:①加强每个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基础。
②从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
③动态调整,维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④面向未来,建设年轻化的行政领导群体。
3.什么是领导影响力,影响领导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用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影响领导影响力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强制性影响力;二是非强制性影响力。
构成强制性影响力因素有:①法律。
②职位。
③习惯。
④武力。
构成非强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①品格因素。
②才能因素。
③知识因素。
④情感因素。
第七章1.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征?答:①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资源。
②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增值性的资源。
③人力资源是无法存储的资源。
④人力资源必须不断地投资、维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并增值。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①岗位责任原则。
②选贤任能原则。
③竞争激励原则。
④系统保障原则。
⑤民主法制原则。
3.论优良培训的基本要求。
(要点)答:①培训需求的分析。
②培训计划的拟定。
③培训工作的组织。
④培训效果的考评。
第八章1.公共财务管理的性质与特征是什么?答:公共财务管理就是为了使公共财务收支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而设计的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公共管理的特征是:①基础性。
②管制性。
③计划性。
④政策性。
2.政府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①及时性。
②内容的公证性。
③适用性。
④可信性。
⑤可比性。
⑥中立性。
⑦物质性。
⑧连贯性。
⑨内涵的丰富性。
3.政府预算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答:①宏观调控的作用。
②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
③监督的作用。
④法律约束的作用。
第九章1.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答:①经济权威。
②政治权威。
③人事环境。
④工作环境。
2.电子化政府及其特征。
答: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用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例外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便当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用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特征:①倡导科技领先。
②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
③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④更有用率。
3.谈谈我国电子化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答:存在问题:①认识上的不够和理论上的滞后。
②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而强有力的领导。
③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的远景和发展方向。
④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的低度使用问题。
⑤政府信息化基础结构单薄。
⑥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⑦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服务与管理的整合问题。
⑧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改革的整合问题。
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发展策略:①明确中国政府信息化的远景和目标。
②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推进其加值利用。
③制定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
④推动政府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发展。
⑤推动和发展政府业务的电子化。
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化组织和协调运作机制。
⑦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⑧加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第十章1.何谓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性质是什么?答:所谓绩效管理乃是对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性质:①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组织提高绩效的一套详尽的操作程序。
②绩效管理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需要系统化的思考与整合。
③绩效管理的过程也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
2.简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答:存在问题:①绩效管理的一个严重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衡量。
②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其规模大小亦不一,以相同的绩效指标来衡量他们之间的绩效、并作比较,并不公平。
③如何制定与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是绩效衡量的主要限制。
④绩效管理或衡量制度的成就,其主因之一取决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延、是否合理、是否客观,是否能涵盖组织的严重绩效。
⑤绩效管理做的好不好、是否正确、有赖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的信息错误或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
改进策略:①管理者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心。
②高层的支持与承诺。
③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④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