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奇特的▲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全部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认真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认真别有洞天饱满2.以下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以下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涂鸦之作,缺乏领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谢!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开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假设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始终远眺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阔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渐渐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人假设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确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真理之间查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期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期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一、单选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画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①,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②,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③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通过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江苏2020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2020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D.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节点
1994—2008
2008—2016
2016—
技术特性
PC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智能互联网
联结主体
电脑互联
人与人互联
物与物互联
代表性应用
门户(邮件、搜索、新闻)
博客、微博、微信
云、短视频、VLeabharlann 、AID. 作为外孙,撰写外祖母的行状,袁宗道既不敢虚美外祖母,也不愿隐瞒外祖母的美德。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为置侧室高,礼训慈育,闺内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幸赖外祖母的呵护,母爱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江苏省宿迁市语文高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江苏省宿迁市语文高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语文高考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秋水共长天一色——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者:虚构·李华)①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

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我们要转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③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从立法到执法,从政策引导到公众参与,多管齐下,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绿色遗产。

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之道。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⑤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就一定能够描绘出更加美丽的生态画卷,让“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1.下列对文中“天人合一”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人类应该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

B. 人与自然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互不影响。

C.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该和谐相处。

D. 自然界的规律可以完全由人类来制定。

2.文章第②段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在强调:A.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有答案

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有答案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次韵几复①和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

时几复由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

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

②作个:这个。

1.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6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3~4题。

(11分)洗竹简诸公同赋敖陶孙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注】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

②劖,砍去。

3.“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分)4.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在岘山建羊公碑。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结合末四句比较二者所表现的人生志趣的异同。

(6分)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

(11分)夜过鉴湖戴昺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5.《夜过鉴湖》中“推篷四望水连空”一句,有什么作用?(5分)6.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11分)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7.分析上阕“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8.赏析下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妙处。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202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解析

202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及解析2021年新高考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没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只要无愧于心。

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第一部分一、文言文阅读文段一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

性刚正,莅事明济。

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

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

再以最迁范阳户曹参军。

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兵七千屯土门。

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

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

谋泄,禄山杀循。

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

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

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

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水。

履谦以示杲卿,则首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

已而事显,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

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

日中,传数百里。

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

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

不涉旬,贼急攻城。

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贼胁使降,不应。

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

”杲卿不答。

遂并卢逖杀之。

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

江苏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含答案)

江苏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含答案)

江苏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诗经》成书的时代?( )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作品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A. 《庄子》B. 《世说新语》C. 《梦溪笔谈》D. 《东坡志林》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四大名著”中,哪部作品描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红楼梦》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精校版)2020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20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 ,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 ,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 ,▲ ,▲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江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江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江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艺既属美学研究的范畴,那么艺术形象就应该得到美的感应。

因此,残垣败壁、污泥浊水、歪鼻斜眼等生活中属自然形态的七丑八怪,一旦进入文艺作品,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转化为艺术美。

自然形态的毛毛虫,当然谈不上美,如若经过美术家的再创造,成为一幅具体画面的“构件”,那恐怕就不宜一概否定它的美学价值。

艺术中的“构件”是有机的,它具有一种不可缺少也无法替代的独特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意味着“艺术性格”的,犹如人物个性似的。

由此可见,将丑转化为美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对丑的事物的“艺术性格”的确立。

②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这样论断:“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创造成艺术的美”。

文学家们塑造的一系列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也都是从其性格的鲜明性上来完成美的创造的。

如果一个丑的形象,不是被作家作为一种牲格展现在作品中,而是一些“丑”的“概念”的堆砌,“丑”的“品质”的相加,是无法产生艺术的美感的。

反面形象的性格愈是鲜明,他的丑愈是表现的入骨浸肌,就愈足以产生美的价值。

当读者由于加深了对丑的理解和认识而激发起强烈的感情和愿望时,美的感受也随之而产生。

③《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性格,概括集中了历史生活中封建统治者的残虐、虚伪、权诈等丑恶的品格,这是一个比生活中的权奸性格更为丰富的艺术典型。

读者从这个艺术形象中获得了揭露丑恶灵魂的愉悦,激发出“惩恶扬善”的强烈愿望,以至曹操的艺术形象搬上舞台后,出现过观众跳上舞台杀曹操的传说,这正从一个方面反映“丑”曹操在艺术史中美学地位。

把现实中的丑表现得“更丑”,就和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一样,同属于美学高级范畴,因此,性格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前提。

“真”是“美”的基础,而真实的性格总是丰富而复杂的。

江苏省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的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
本部分共4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5个问题。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语法填空(共20分)
本部分共10个小题,每题1分,根据文章或句子的语境,用
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第三部分改错(共10分)
本部分共10个小题,每题1分,找出每句话中的错误,并改
正它。

第四部分作文(共40分)
本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自由发挥进行写作,发表个人观点,能够合理运用各种语言知识,语言流利,表达清楚,篇章结构合理,标点正确。

请注意,以上仅为试卷的大致分布和要求,具体内容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公告为准。

附:部分答案范例
阅读理解答案
1. A
2. C
3. B
4. D
5. A
语法填空答案
1. about
2. to
3. their
4. are
5. for
6. or
7. be
8. not
9. has
10. but
改错答案
1. 去掉“了”。

2. 把“对”改成“向”。

3. 把“和”改成“与”。

4. 把“国家”改成“国”。

5. 把“着”改成“了”。

6. 把“少”改成“多”。

7. 把“第一个”改成“一个”。

8. 在“心”前面加上“她”。

9. 把“地”改成“得”。

10. 把“个”改成“一”。

以上答案仅为范例,具体答案以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为准。

祝你考试顺利!。

【高三】江苏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高三】江苏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高三】江苏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19分)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舟楫/编辑道观 /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 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 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 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

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 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 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 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 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 察言观色胜券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 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刻不容缓沧海桑田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治久安的目标。

B. 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和理性的反省。

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打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

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5分)(1)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

天圣八年进士第。

始为长沙县。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

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

公戒而舍之。

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

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

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

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

”吏士请斩甲以徇。

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

诏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

米翔贵,民益饥。

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

旁郡皆得除。

又言正民无罪。

职事办治。

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

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

公笑曰:“此必醉耳。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

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

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致仕卒,享年六十四。

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县大耸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①公戒而舍之②公禁之,民不敢犯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高考资源网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

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

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5)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吴兢《贞观政要·任贤》)(6)_______________,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7)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这是你的战争!”宗璞①昆明下着雪。

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

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

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

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

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

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

”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

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

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

弗之不认得。

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

”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

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

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

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

”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

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

“孟先生。

”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

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

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

”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

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

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

”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

”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

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

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

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

待讨论告一段落,玮道:“也是商量。

”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

” “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

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

我也很矛盾。

”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

学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

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

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

”“那是当然。

”子蔚说。

玮向子蔚鞠了一躬。

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

”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

”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1、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1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13、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慰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6分)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