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导论
微观经济学导论
添加标题
2
安 全
添加标题
3
交 往
添加标题
4
自尊和情感
添加标题
5
自我实现
添加标题
6
经济资源及其稀缺性
#2022
1.2 选择与机会成本
(1)选择: 定义:把稀缺的经济资源从多种用途中挑选一种或几种 加以利用的过程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选择。 选择的特征:是指对稀缺资源的选择;被选择的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换句话说,选择也需要付出代价。
2.3 基本内容
供求理论
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
生产理论
3
分配理论
4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5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6
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方法是成本——收益核算法,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和制度分析。这些分析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划分为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3.1 成本—收益分析 边际分析 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制度分析(政治法律制度,文化风俗习惯)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微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 典时期和新古典后微观经济学三个发展 时期。
一.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 威廉·配弟(W.Petty)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 (B.Bois—guillebert)分别成为英、法两国古 . 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论著中, 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 尽管他们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是粗糙的, 但他们都讨论了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与价格决定 这一核心问题,这也为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经济学第一次成 为一门科学。
• 古典经济学有关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价值论 在亚当·斯密(Adam.Smith)手中得到了重大发展。 . 1776年斯密的代表作、经济学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标志 着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富论》主 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财富发展的因素,论证资本主义 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增长。关于价值理论,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提出了多元论的价值观。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
什么是经济学?这个问题看起来容易,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Robbins) 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 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 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给的定义是:“按广 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 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 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 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 另外还有诸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经济学研究财富; 经济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务,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快活; 等等。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导论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本章重点: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四、经济制度五、生产可能性边界六、经济学的分类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经济(economy)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③节约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
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一)稀缺1、稀缺scarcity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理解稀缺性呢?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微观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 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个人、政府、企业和 其他组织如何选择,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 资源如何被利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归结 为:
(1)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大。 (2)产品是怎么生产的。 (3)产品为谁生产。 (4)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做出决策。
4、经济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日益专业化、细分化、精细化、扩展化。 形成庞大复杂的经济学体系。
——专业化:经济学分工日益专业
——细分化:经济学研究日益深入
——精细化:经济学理论日益完善
——扩展化:经济学不断向社会科学其他 领域扩展。(经济学帝国主义)
5、经济学未来还会发展变化
二、现代经济学 1、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政治经济学家们声称是讲授或研究财富的性质 及其生产和分配规律的,包括直接或间接地研 究使人类或人类社会顺利地或不顺利地追求人 类欲望的这一普遍对象的一切因素所起的作用。 并不是任何一本政治经济学著作都能论述甚或 是列举出所有这些因素,但总要尽量阐明制约 它们起作用的规律和原理。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 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和重要 组成部分;
——在经济学史上,经济学在不同的时代 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
2、关于经济学有很多定义
●被看作政治家和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 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 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 收入和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 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微观经济学完整版(获奖课件)
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歧视
要点一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如果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那么消费 者剩余就是正的。
要点二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 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 略,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企业 可以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 格,或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制定 不同的价格。
边际效用递减
根据该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即“边 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来制定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以吸引消费者 购买。
消费者选择与边际效用
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根据商 品的价格和效用来选择购买不同 的商品组合。
ABCD
成本函数
根据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曲线
描述了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 化的规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最大化利润与边际收益
最大化利润
根据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选 择合适的投入品数量以最大化
利润。
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 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增量递减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模型
基本假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市场出清意味着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总是处于平衡状 态;完全理性意味着每个经济单位都是理性的,能够根据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
常用模型
微观经济学有许多常用的模型,如供需模型、成本收益模型、竞争模型、垄断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 基于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的基本假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供求关系。
它通过分析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规律。
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弹性、成本与收益等多个方面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需求是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需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曲线呈现向下倾斜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上升。
供给曲线描述了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情况。
供给曲线呈现向上倾斜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衡量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衡量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大于1时,需求被称为“弹性需求”,需求曲线呈现比较陡峭的倾斜。
需求弹性小于1时,需求被称为“非弹性需求”,需求曲线呈现比较平缓的倾斜。
供给弹性的概念与需求弹性类似。
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和费用支出,收益则是指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回报。
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规模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规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收益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来计算,即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数量。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额外收益。
市场失灵尽管市场在理论上是有效的,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实中市场并不完美。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2 厂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
理论。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达国家中垄断大企业的市场力量日益膨胀和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动摇了新古典学派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 H. Chamberlin)的《垄 断竞争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的出版,从理论上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垄断力量的存在和对垄 断缺乏分析的缺点。萨缪尔森把这两本著作的出版称为“垄断竞争的革命”。 从那时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对市场的类型或结构进行研究,其理论主要分为 三种:垄断竞争理论、寡头理论和垄断理论。
(1)对经济现实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总结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 (3)进一步把概念符号化; (4)建立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2 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
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决定问题。
1.3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图1-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经济循环流动图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 手”的原理。20世纪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对该 原理进行论证和充实的过程。
➢这主要体现在: 1.对该原理的论证 2.对该原理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在成本和市场需求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生产者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决定生产量。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者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技术,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市场理论及市场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规 模生产者,每个生产者 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02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总结词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 ,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详细描述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起始于18世纪末,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强调 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 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价格机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目录 Contents
•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概念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与应用
0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 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01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机制下供求关
个体决策者
市场供求关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的行为, 包括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过程、偏好、约 束条件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下商品和服务的 供求关系,以及价格如何在供求关系的作 用下形成和变动。
资源配置与生产
竞争与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 生产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完整版(获奖课件)
代表消费者在该预算约束下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即 最优消费组合。
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要点一
消费者均衡
在既定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消费者 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总效用最大 化。此时,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
要点二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于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推导出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随着商 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也 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到不同价格下的 需求量。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 需求曲线。
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联系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宏观经济学提供 基础和支持,同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微观经济学提供指导和借鉴。两者共 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02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需求理论
01
02
03
需求函数
描述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 之间的关系,通常需求量 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偏 好、财富状况以及要素价格。一 般而言,要素价格越高,要素供 给量就越大。
要素市场的均衡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和供给 相互作用,最终决定要素的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工资的决定
利息的决定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其水平取决于劳动市 场的供求状况、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价格管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价格管制会打破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 低。长期实施价格管制还可能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造成市场扭曲。
税收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税收种类
包括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等,不同税种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微观经济学01导论[1]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01导论[1]
3、经济模型中的变量 • 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 经济变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 (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 (2)存量和流量。
•
• 内生变量:一个经济模型中要加以说明的变量;
• 外生变量:是指那些可以影响内生变量,但它们本 身是由经济模型不研究的外在因素决定的变量。
B:区别 ---二者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 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都不同。
具体见如下表格:
PPT文档演模板
微观经济学01导论[1]
区别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1、研究对象 2、解决的问题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经济(政府 (居民户、厂商) 的行为)
的经济行为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 4、研究方法
价格理论(一只 国民收入决定
课外阅读:
• 《货币战争》、《国富之道》
PPT文档演模板
微观经济学01导论[1]
微观经济学学习方法
• 1、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逃 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
• 2、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是 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
• 3、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学 的知识。(多画图)
PPT文档演模板
微观经济学01导论[1]
需求的无限性
•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