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单位贷款管理制度

单位贷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贷款行为,加强贷款管理,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贷款业务,包括贷款申请、审批、发放、使用、回收及监督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贷款业务合法合规。

(二)安全性原则: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贷款风险。

(三)效益性原则: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单位发展。

(四)责任性原则:明确贷款管理责任,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制。

第二章贷款申请第四条贷款申请部门应按照单位实际需求,编制贷款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一)贷款用途;(二)贷款金额;(三)贷款期限;(四)还款方式;(五)贷款担保;(六)贷款用途证明材料。

第五条贷款申请报告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财务部门审核。

第三章贷款审批第六条财务部门对贷款申请报告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一)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贷款金额是否合理;(三)还款能力是否具备;(四)贷款担保是否充分。

第七条审核通过后,财务部门将贷款申请报告报送单位领导审批。

第八条领导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办理贷款手续。

第四章贷款发放与使用第九条财务部门按照审批结果,及时办理贷款发放手续。

第十条贷款发放后,借款部门应严格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贷款资金,不得挪用、滥用。

第十一条借款部门应建立健全贷款使用台账,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贷款使用情况。

第五章贷款回收与监督第十二条借款部门应按照约定的还款方式,按时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第十三条财务部门负责对贷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贷款按时足额回收。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定期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责任追究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挪用、滥用贷款资金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对因贷款管理不善导致贷款损失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2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4年第3号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贷款人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订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贷款人应根据风险管理实际需要,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第八条个人贷款的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五年;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对于贷款用途对应的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十年。

第九条个人贷款利率应当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由借贷双方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协商确定。

第十条贷款人应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支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控制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

第十一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个人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受理与调查第十二条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二)借款用途明确合法;(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一、前言银行是金融机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等服务。

贷款是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也是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

因此,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贷款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制度建立和执行、风险控制、监督和评估等方面对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展开。

二、基本理念1. 风险第一贷款本质上是风险业务,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必须将风险放在首位。

银行应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2. 依法合规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制度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格合规经营。

在贷款业务中,银行应当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贷款利率的合理合法、还款的合法合规等各项业务均符合国家法规。

3. 创新发展在不断提高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银行应当积极开展创新发展,推动贷款业务的创新,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制度建立和执行1. 建立贷款管理规章制度银行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贷款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应当包括贷款审批程序、贷款利率制度、贷款违约处理程序等内容,规章制度要求详细明确,便于执行。

2. 建立贷款管理部门银行应当成立专门的贷款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全面贷款业务的管理和监控,包括贷款审批、贷后管理、资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3. 建立贷款审批委员会银行应当建立贷款审批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各项贷款申请进行审批,审批程序应当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确保审批的公正、合法和有效。

4. 建立贷后管理制度贷后管理包括贷款逾期管理、贷款风险预警、贷款催收等工作。

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确保贷款的回款情况。

5.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银行应当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各项贷款业务进行科学评价,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风险控制1. 信用风险控制银行应当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对每位借款人进行信用评分,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贷款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贷款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贷款的管理制度有哪些一、贷款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贷款业务管理条例贷款业务管理条例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它包括了贷款业务的各个环节的规定,包括了贷款业务的审批、发放、监管、追踪和风险控制等。

2.风险控制规定风险控制规定是对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规定。

包括了应收贷款的信用评级、贷款额度的审批标准、抵押担保的要求等。

3.贷款审批流程规定贷款审批流程规定是对贷款审批流程各个环节的规定,包括了借款人资格审核、贷款申请材料的审查、贷款申请的审批权限等。

4.贷款发放管理规定贷款发放管理规定是对贷款发放各个环节的规定,包括了贷款发放的方式、发放资金的管控、发放后的监督和追踪等。

5.贷后管理规定贷后管理规定是指对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方式,包括了借款人的还款管理、还款后的风险控制、逾期贷款的催收管理等。

6.贷款审计规定贷款审计规定是指对贷款业务各个环节的审计管理,包括了对贷款业务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周期等。

二、贷款管理制度的实施贷款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一套书面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求金融机构把这些规章制度真正的贯彻到操作中去,达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效果。

1.贷款业务的风险定价贷款风险管理与定价是贷款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借款人的信用、财务情况、各种担保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贷款定价方案,确保贷款的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2.贷后管理的实施贷后管理实施是贷款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了对贷款发放后的监督、还款的催收、逾期的管理等。

贷后管理的实施对于风险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定期的内部审计定期的内部审计是对贷款管理制度的检验,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完善贷款管理制度。

4.员工培训和考核员工培训和考核是贷款管理制度实施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员工对贷款管理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的贯彻贷款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

三、贷款管理制度的优化贷款管理制度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贷款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进。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前言贷款管理制度是指一套对贷款业务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体系,旨在规范贷款流程、保证贷款合规性和风险控制,以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营。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贷款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机制。

一、基本原则贷款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规性:贷款业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贷款行为的合法合规。

2.清晰透明:贷款流程应明确、透明,借款人应清楚了解贷款条件、利率和还款方式等相关信息。

3.风险控制:贷款风险评估应全面细致,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确保贷款风险可控。

4.公平公正:贷款审批应客观、公正,不得违背公平原则,严禁以种族、性别等因素歧视借款人。

5.效率性:贷款流程应简化、高效,提高贷款处理速度,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

二、贷款流程1. 贷款申请阶段•借款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提交贷款申请,并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

•申请材料经核实后,由贷款部门进行预审,初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2. 贷款审批阶段•预审通过的贷款申请进入贷款审批阶段,由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贷款额度确定。

•审批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借款人,同时说明审批通过后的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

3. 合同签订阶段•借款人与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以及贷款的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合同应当经过法律审核,并明确约定合同生效的条件。

4. 贷款发放阶段•在合同生效条件满足后,贷款机构根据贷款协议约定的条件,将贷款资金划拨至借款人指定的账户。

•发放的贷款金额应与合同约定一致,确保准确无误。

三、风险控制措施为有效防范风险,贷款管理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合理评估还款能力,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设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贷款额度。

2.完善的担保制度:建立健全的担保制度,确保在借款人违约情况下能够通过担保物权得到偿付。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常见方式。

为了保障贷款业务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金融机构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贷款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贷款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 合法性要求:贷款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贷款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公平性要求:贷款管理制度应确保在各类贷款申请人之间公平、公正地进行业务处理,不得歧视任何一方,并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3. 科学性要求:贷款管理制度应建立在科学和实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类贷款业务的特点和风险,以提高贷款的审批和管理效率。

4. 安全性要求:贷款管理制度应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性,防范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二、贷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贷款申请和审批:包括贷款申请的要求和流程、贷款审批的权限和程序等。

2. 贷款合同和文件:包括贷款合同的样本和内容要求、贷款文件的归档管理等。

3. 贷款利率和费用:包括贷款的利率确定方式、费用的收取标准和规定等。

4. 贷款发放和管理:包括贷款发放的方式和程序、贷款的监督和控制等。

5. 贷款风险评估和担保要求:包括贷款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贷款担保的要求和标准等。

三、贷款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制度的宣贯:金融机构应及时向员工进行贷款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相关制度。

2. 制度的完善和修订: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管要求,及时对贷款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3. 内部控制和监督: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对贷款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外部合作和配合:金融机构应积极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和配合,共同推动贷款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总结:贷款管理制度是金融机构保障贷款业务合法、公平、有效的重要手段。

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银行贷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银行贷款业务管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贷款资金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贷款业务管理1. 贷款申请(1)客户提交贷款申请时,需填写《贷款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明、财务报表等。

(2)银行工作人员接收贷款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核,核实客户身份、经营状况等基本信息。

2. 贷款审批(1)初步审核合格的贷款申请,应提交给银行内部贷款审批委员会进行评议。

(2)审批委员会应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决定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

3. 贷款发放(1)经审批委员会批准的贷款申请,应出具《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重要条款。

(2)客户与银行签署《贷款合同》,支付贷款手续费及相关费用。

4. 贷款管理(1)客户在贷款期间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偿还义务。

(2)银行应定期对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进行监控,并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财务报表。

(3)客户如有违反贷款合同、拖欠还款等行为,银行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催收、提醒、减免等。

三、风险控制1. 风险评估(1)银行应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行业环境等因素,进行贷款风险评估。

(2)对于高风险客户,银行应审慎考虑是否发放贷款,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 资金监控(1)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监控机制,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确保资金用途合法合规。

(2)对于出现资金挪用、违规投资等情况,银行应立即采取措施追回贷款资金。

3. 风险预案(1)银行应根据客户的风险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明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对措施。

(2)对于恶意拖欠、资金挪用等重大风险事件,银行应及时启动风险预案,最大程度避免损失。

四、贷后管理1. 贷后跟踪(1)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对客户的还款情况、经营状况等进行跟踪。

(2)对于出现拖欠、逾期还款等情况,银行应及时采取催收措施,并根据情况调整还款计划。

贷款管理制度目的

贷款管理制度目的

贷款管理制度目的一、引言贷款管理制度是指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规范和约束贷款业务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贷款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规范贷款业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保护利益,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1. 规范贷款业务贷款是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之一,其规模和安全性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稳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贷款管理制度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管,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保障客户权益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客户享有申请贷款的权利。

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客户的权益。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费用透明制度和客户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客户能够清晰了解贷款的条件和条款,充分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3.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贷款业务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大的业务之一,其风险来自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

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授信审查程序、风险控制机制、不良资产处理机制等,增强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的概率,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4. 优化贷款利率结构贷款利率是贷款业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贷款业务的成本和利润。

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优化贷款利率结构。

通过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合理核定贷款利率,引导资源配置,激励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5. 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贷款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其规模和安全性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稳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贷款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贷款业务,保障客户权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贷款利率结构,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企业贷款怎么管理制度

企业贷款怎么管理制度

企业贷款怎么管理制度一、贷款申请流程1.企业内部申请:企业需要在内部设立专门的贷款申请部门或委派特定人员负责管理贷款事项。

企业内部申请应当包括贷款金额、用途、偿还计划等相关信息。

2.审批程序:企业应设立贷款审批委员会,对企业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批。

委员会应由高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专家组成,对申请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

3.风险评估:对贷款申请进行风险评估是贷款审批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来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4.审批结果通知:经过审批委员会的评审后,应及时将审批结果通知贷款申请人,并在拒绝申请时给出理由。

5.合同签订:在审批通过后,企业需要与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利率、偿还方式等具体内容。

二、贷款发放与使用1.贷款发放:在合同签订后,贷款机构将贷款金额发放给企业指定的账户。

企业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收取贷款。

2.贷款使用监管: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贷款使用监管系统,保证贷款款项用于合理、合法的用途。

贷款使用监管部门应及时进行监测和跟踪,确保贷款用途符合合同约定。

3.还款计划执行:企业应制定还款计划,并按时执行。

财务部门应及时核算还款金额,确保企业不漏还款项。

4.贷款余额管理:企业需要及时追踪贷款余额情况,保证贷款余额符合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5.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还款风险进行及时监控和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企业的贷款安全。

三、贷款还款管理1.还款方式:企业应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能力确定还款方式,可以选择按月、季度或年度还款。

2.资金准备:企业应提前做好还款资金的准备工作,保证按时、足额还款。

3.还款管理监督: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还款管理部门,对还款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还款按期、按额进行。

4.逾期处理:如果出现逾期还款情况,企业应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避免不良贷款。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贷款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追踪和监管、贷款风险管理等。

一、贷款审批在贷款业务中,审批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审批程序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信用风险。

因此,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是保证贷款业务运作规范的关键。

银行或金融机构应对贷款审批程序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审批程序的合理性、公正性。

同时,制定合理的贷款审批标准,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二、贷款发放贷款发放是贷款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风险可控、合规合法,银行或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贷款发放程序,包括贷款合同的签订、担保措施的落实等,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程序,确保贷款的安全性与合法性,防范不良贷款风险。

三、贷款追踪和监管贷款追踪和监管是保证贷款业务规范运作的重要环节。

银行或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贷款追踪与监管体系,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运作情况,以及贷款的使用状况等,确保贷款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四、贷款风险管理贷款风险管理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银行或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对措施等,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以上即是贷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贷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规范运作和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贷款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不断完善和提升,以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为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一、概述贷款管理制度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为规范贷款流程、加强风险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全面介绍贷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运作流程。

二、贷款审批贷款审批是贷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标准是保障资金安全和避免风险的关键。

银行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评估体系,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信用记录和担保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贷款资金能够安全回收。

同时,审批过程应公平公正,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个人恩怨、权钱交易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三、贷款发放贷款发放是贷款管理的核心环节,正确落实发放流程、严格执行贷款合同是确保贷款资金正常流转的关键。

在发放过程中,银行应按照约定及时将贷款资金划入借款人账户,并及时记录并保管相关贷款凭证。

同时,借款人应履行约定的抵押物或担保品交付手续,保证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

四、贷款监管贷款监管是防范风险、保护银行利益的重要手段,银行应建立健全的贷款监管制度,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贷款发放和借款人还款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同时,也需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处置。

五、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贷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贷款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保护银行和借款人双方利益。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及时与借款人沟通,了解其还款意愿和能力,并实施风险分类和出逾期预警措施。

同时,银行还应定期进行贷款质量评估,确保贷款资产质量符合监管要求。

六、风险防控贷款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是保障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借款人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同时,银行还应合理设置贷款利率和期限,确保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另外,银行还应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风险自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加强风险预警和反应机制。

单位贷款管理制度

单位贷款管理制度

单位贷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单位贷款管理,规范贷款行为,保障单位贷款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各类贷款业务的管理。

三、贷款申请1.贷款申请应当由单位负责人或授权管理人员填写贷款申请表,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

2.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申请表,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

3.申请表和相关材料应当经过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并报单位领导审批。

四、贷款审批1.贷款审批应当由单位领导或授权管理人员进行,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

2.审批人员应当根据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定。

3.对于较大金额的贷款,应当由单位董事会或相关机构进行审批。

五、贷款发放1.贷款发放应当在贷款审批通过后,由财务部门负责发放。

2.发放前应当对贷款合同、抵押品等进行核查确认,确保发放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发放的贷款应当有明确的用途和期限,并进行登记记录。

六、贷款管理1.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贷款管理档案,对贷款资金进行专门账目管理。

2.对于已发放的贷款,应当进行及时的追踪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还款情况。

3.对已逾期的贷款,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借款人进行还款。

七、风险控制1.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贷款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2.对于高风险的贷款项目,应当谨慎审批并加强监督管理。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

八、贷款利率1.贷款利率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贷款风险确定,不得低于合理水平。

2.贷款利率调整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不得随意变动。

九、贷款还款1.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进行还款。

2.对于逾期还款的,应当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催收,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

十、违约处理1.对于严重违约的借款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采取相应的违约处理措施。

2.对于违约的单位,应当对其相关贷款进行冻结、清算等处理。

十一、监督检查1.单位领导应当对贷款业务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规范企业的贷款行为,明确贷款申请、审批、使用、归还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贷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风险掌控,订立本贷款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部部门和员工的贷款活动,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内部贷款、向银行申请贷款等。

3. 贷款申请3.1. 贷款申请资格1.只有公司内部员工拥有合法的贷款申请资格,非员工不得申请贷款。

2.员工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请贷款:–有合法的籍贯和身份证明文件;–在公司任职满一年以上。

3.2. 贷款申请程序1.员工向公司贷款审批部门提交贷款申请,需填写贷款申请表格,并附上相关证明文件。

2.贷款审批部门收到贷款申请后,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初步审核。

3.经过初步审核合格的贷款申请将进入下一阶段的认真审批流程。

3.3. 贷款申请审批流程1.初步审核:贷款审批部门将对申请人的资质、还款本领、还款用途等进行综合评估。

2.风险评估:风控部门将对贷款申请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关看法。

3.决策评审:贷款审批委员会将依据初步审核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最终决策,决议是否批准该贷款申请。

4.通知申请人:贷款审批部门将通过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贷款申请的审批结果。

3.4. 贷款申请文件归档1.审批通过的贷款申请文件将归档保管,包含但不限于贷款申请表格、贷款合同、担保文件等。

2.未通过审批的贷款申请文件将及时销毁,不得泄露申请人的个人信息。

4. 贷款使用4.1. 贷款用途1.企业贷款仅可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和合法合规的投资项目,不得用于个人消费或其他非法用途。

2.贷款用途需要提前明确,并在贷款合同中进行商定。

4.2. 贷款资金管理1.贷款资金须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合理调配和使用。

2.贷款使用需依据实际需要,依照财务部门的要求供应相关支出证明,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透亮度。

4.3. 贷款使用监督1.贷款资金的使用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贷款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规范贷款业务操作,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制度旨在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合法性和高效性,同时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

一、贷款审批1. 客户资格审查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金融机构将对申请人的信用、收入、资产等进行综合评估。

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客户能够获得贷款资格。

2. 申请资料准备借款人需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作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等。

金融机构将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3. 申请流程借款人需按照贷款程序,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资料。

金融机构在接受申请后,将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借款人答复。

二、贷款发放与还款1. 贷款发放金融机构在审批通过后,将及时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贷款金额、期限等将遵循合同约定。

2. 贷款利率与费用贷款利率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规定执行,借款人应按时足额支付贷款利息。

同时,金融机构将依法收取相关手续费用,如评估费、保险费等。

3. 还款管理借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期限,按时足额还款。

若无法按期还款,需提前与金融机构协商并达成一致,避免产生逾期罚息或其他不良后果。

三、贷后管理1. 担保物管理对于需要提供担保物的贷款,金融机构将对其进行管理,确保其价值稳定和安全。

在贷款期间,借款人需妥善保管担保物,不得转让、处分或损坏。

2. 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将定期向借款人提供贷款信息,包括贷款余额、还款进度等。

借款人也有权了解贷款利率、费用等相关信息。

3. 逾期管理若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情况,金融机构将采取一定措施督促其履约,如发送催收通知、电话、上门催收等。

必要时,金融机构有权将逾期信息报送征信机构。

四、违约处理1. 违约责任如借款人违反贷款合同约定,金融机构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具体责任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可能涉及违约金、利息调整等。

2. 法律诉讼若借款人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利益,金融机构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贷款是金融机构为满足客户融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对于金融机构和借款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贷款业务,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贷款管理制度。

本文将着重介绍贷款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贷款申请与审批1. 贷款申请1.1 借款人应提交完整的贷款申请材料,包括个人或企业的身份证明、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证明等。

1.2 贷款申请材料应详细、真实,不得隐瞒或虚报信息。

2. 贷款审批2.1 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2.2 贷款审批程序应规范、公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2.3 审批结果应及时告知借款人,如有拒绝,应说明理由。

二、贷款合同签订1. 合同内容1.1 贷款合同应包括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重要条款。

1.2 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

2. 合同签订2.1 贷款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借款人和金融机构的授权代表都需亲自签字。

2.2 双方应保留合同的副本,并确保合同的安全保存。

三、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1. 贷款利率1.1 贷款利率应合法、公正,遵循市场原则和相关政策规定。

1.2 贷款利率的调整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且应提前通知借款人。

2. 还款方式2.1 还款方式可以选择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季付息等形式,双方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2 还款应按时、足额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或提前还款,需提前与金融机构协商一致。

四、贷款风险管理1. 信用风险管理1.1 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1.2 如发现客户信用状况出现恶化的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2. 担保措施2.1 在贷款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第三方担保。

2.2 担保方式可以包括质押、抵押、保证等,应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五、贷款违约处理1. 违约行为1.1 违约行为包括逾期还款、提前还款未经协商、提供虚假信息等。

贷款管理制度的要点

贷款管理制度的要点

贷款管理制度的要点贷款管理制度的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贷款审批流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审批流程,包括贷款申请的受理、资料审核、风险评估、审核委员会审批、贷款签约等环节。

确保审批流程科学合理、风险可控,同时也要保证审批效率和客户体验。

2. 贷款风险评估贷款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借款人的还款风险。

同时,应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模型,根据不同的借款人风险给出不同的贷款利率和额度。

3. 贷款合同管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合同管理制度,包括贷款合同的签订、保管、变更和解除等方面。

合同内容要明确清晰,确保双方权益,避免后期纠纷。

4. 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贷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还款监管、贷款账务管理、信用风险监测等方面。

应建立健全的还款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逾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催收,同时也要确保贷款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风险防控贷款管理制度应包括对贷款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

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方法、风险控制措施等,确保贷款业务的风险可控。

6. 信息披露贷款管理制度应包括对贷款产品、利率、费用、合同条款等信息进行公开披露,确保客户对贷款业务有充分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纠纷和投诉。

7. 客户服务贷款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客户服务的规定,包括接待客户、咨询服务、投诉处理、客户培训等方面。

要确保客户有良好的体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促进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8. 监督检查贷款管理制度应包括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监管机构的检查等方面。

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贷款业务的合规性。

9. 制度宣传培训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贷款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和客户对制度的了解和执行。

总之,贷款管理制度对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它涉及到整个贷款业务的规范化和风险防控,直接关系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稳健和客户体验。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的贷款管理工作,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本制度。

二、贷款申请1.公司内部各部门如需贷款,应按照贷款申请流程进行申请,并详细填写相关贷款申请表格。

2.贷款申请应明确贷款金额、用途、还款期限等基本信息,并提供相关支持材料。

三、贷款审批1.贷款审批权属于财务部门,对申请贷款的实际需求进行审查和评估,包括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

2.贷款审批结果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四、贷款签订1.贷款申请经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并约定贷款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具体条款。

2.贷款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贷款资金的合法使用及正常还款。

五、贷款使用和管理1.贷款资金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违规使用。

2.贷款发放后,财务部门应建立贷款项目台账,对贷款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3.贷款使用单位应按时提供相关使用进展报告,并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六、贷款还款1.贷款还款期限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还款,应提前向财务部门申请延期,并说明原因。

2.借款人应按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还款,并确保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

3.财务部门应建立贷款还款台账,及时跟踪还款情况,并与借款人保持沟通,妥善处理逾期还款问题。

七、贷款监督和检查1.公司内部设立贷款监督和检查机构,负责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贷款监督和检查机构应定期对所有贷款项目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上级汇报。

八、违约与处理1.若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归还贷款本息,视为违约。

2.财务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追回逾期贷款,并对借款人进行违约处理。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涉及的相关政策等可与上级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以上为公司贷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执行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贷款管理制度(范本文)

贷款管理制度(范本文)

贷款管理制度1. 引言2. 贷款申请流程2.1 贷款申请•客户填写贷款申请表,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如个人联系明、银行流水、征信报告等。

•贷款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材料评估申请,并决定是否受理。

2.2 审核与审批•贷款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包括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贷款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

•贷款部门将审查结果汇总并提交给审批部门。

•审批部门根据贷款部门提供的材料进行终审,并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

2.3 合同签订•贷款部门在贷款申请获得批准后,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

•合同需要明确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具体条款。

3. 贷款管理3.1 放款•贷款部门将贷款金额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划入客户指定的账户。

•贷款部门记录放款信息并通知客户。

3.2 还款管理•客户按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还款。

•贷款部门负责跟踪客户的还款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还款提醒。

•如客户逾期还款,贷款部门将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

3.3 贷款变更•如客户有需要修改贷款合同的情况,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贷款部门根据客户的申请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同意贷款变更。

3.4 贷款结清•客户在还款计划结束后,需向贷款部门申请贷款结清。

•贷款部门核实客户的还款情况,如符合相关要求,则完成贷款结清手续。

4. 贷后管理4.1 贷后跟踪•贷款部门将对已发放贷款的客户进行贷后跟踪,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

4.2 风险评估•贷款部门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定期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

4.3 催收管理•如客户逾期还款,贷款部门将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如方式通知、法律诉讼等。

5. 法律合规•贷款部门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合规制度,执行贷款业务时确保合法合规。

6. 附则。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

公司贷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的贷款业务管理,保障公司贷款资金的安全和合规性,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特制定本贷款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和岗位,在公司内部进行贷款活动时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贷款申请1. 贷款申请需经过公司内设的贷款审批委员会审批。

贷款审批委员会由公司高管组成,主要负责审核和决定公司贷款的申请和审批。

2. 贷款申请需提供完整和准确的资料,包括贷款用途、金额、期限、还款来源等。

3. 贷款申请人应该具备一定的信用和还款能力,且贷款用途必须符合公司的经营发展规划。

4. 贷款审批委员会应当及时处理贷款申请,确保审批结果的准确和有效。

四、贷款发放1. 经贷款审批委员会审批通过的贷款申请,应当及时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资金。

发放的形式可以是以现金形式或者转账形式。

2. 贷款发放应当提前告知借款人相关的还款和利息规定,确保借款人清楚了解贷款的条件和要求。

3. 发放的贷款资金应当及时登记并保管好,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

五、还款管理1. 借款人应按照贷款协议的约定,按时还清贷款本金和利息。

如有还款困难,应提前向公司提出申请延期或部分还款。

2. 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还款跟踪制度,及时跟进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并提醒借款人按时还款。

3. 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公司应根据贷款协议的规定及时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包括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

六、贷款风险管理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防范等。

2. 公司应对各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贷款类型、借款人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3. 公司应定期对贷款资产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七、贷款报告和监督1. 公司应定期编制贷款业务报告,包括贷款发放、还款、逾期等情况,并向贷款审批委员会进行报告。

2. 公司领导应对贷款业务进行监督和督促,确保公司的贷款业务长期稳健发展。

八、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违反本贷款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包括暂停贷款业务、追究责任等。

贷款集中管理制度

贷款集中管理制度

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贷款管理,保障贷款资金安全,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贷款管理机构1.设立贷款管理部门,负责贷款业务的审批、管理和风险控制。

2.指定贷款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贷款审批和管理工作。

3.设立贷款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和决定重大贷款事项。

第三章贷款申请与审批1.贷款申请人应提交真实准确的贷款申请材料,包括个人或企业资质证明、财务报表、担保措施等。

2.贷款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对贷款申请进行审批,加强风险评估,确保贷款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贷款申请经审批通过后,应签订贷款合同,并明确贷款用途、还款期限、利率等内容。

第四章贷款管理1.建立健全贷款管理档案,包括贷款审批文件、贷款合同、担保凭证等。

2.严格贷款发放程序,确保贷款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

3.加强贷款监督检查,及时了解贷款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章贷款风险控制1.建立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分类管理。

2.加强贷款担保措施,确保借款人有充分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3.严格贷款逾期管理,采取必要措施催促逾期借款人还款,并及时进行风险处置。

第六章贷款使用情况监督1.定期向贷款申请人或借款人了解贷款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2.对不良贷款项目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妥善处理不良贷款问题。

第七章贷款监督检查1.建立贷款监督检查制度,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第八章贷款信息披露1.做好贷款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开贷款审批和使用情况。

2.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贷款运营情况,确保贷款业务合规开展。

第九章贷款管理责任1.明确贷款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完善的激励和问责机制。

2.建立健全贷款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激励贷款管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十章贷款管理制度的完善1.定期对贷款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

2.不断提高贷款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贷款管理制度为了防范贷款风险,合理设置制衡机制,确保公司贷款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一、贷款政策界定(一)小额、分散1、同一借款人贷款额度一般在100万元(含)以下;2、70%的资金投放于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

(二)大额、单户1、同一借款人贷款最高额度为500万元,即不超过资本金的5%;2、30%的资金投放于贷款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和私营经济。

(三)本公司股东不得借款。

(四)贷款利率1、最高利率月息‰。

(国家基准利率的四倍);2、最低利率月息‰。

(国家基准利率的0.9倍);二、贷款对象和基本条件(一)对象(定位):企事业法人(尤其是微小企业)、“三农”经济(尤其是种植业、养殖业和专业户)、个私经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

(二)基本条件:借款人应当具备依法生产经营、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品质优良,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符合以下要求(农户和自然人贷款除外):l、上年度经工商局年检的营业执照(必备资料);2、上年度经技监局年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3、上年度经人民银行年审的贷款卡(必备资料);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签字样本、法人公章或印鉴章样本(必备资料);5、企业章程和验资报告;6、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的上年度及当期财务报表;7、或有负债清单及情况说明;8、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贷款三查(一)贷前调查1、贷前调查的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

主要是借款人的贷款主体资格,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经营状况。

主要是借款人近年的生产、销售、效益情况和发展前景预测。

(3)财务状况。

主要是借款人近年的资产负债、资金结构、资金周转、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现状及变化。

(4)信誉状况。

主要是借款人有无拖欠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和不良信用记录。

(5)经营者素质。

主要是法定代表人和主要领导层的学识、经历、业绩、品德和经营管理能力。

(6)担保情况。

主要是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保证能力。

2、贷前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一般采用查阅有关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贷前调查工作要求由双人(主办信贷员与协办信贷员)共同完成。

3、调查结论经深入细致的调查,将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客观、实际、公正的结论,形成报告,连同其他贷款资料一并送交审查部门审查。

(二)贷中审查l、审查的主要内容(1)借款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无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2)借款人是否符合贷款基本条件。

(3)借款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信誉状况、发展前景及内部管理是否良好。

(4)借款用途是否合规,金额、期限、利率是否合规。

(5)法人公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印章、签字样本的真伪。

(6)抵(质)押物的可靠性或保证人资格、能力的审查。

2、贷款审批在贷款调查、审查意见的基础上,按授权权限进行审批,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以及贷款方式、期限和利率。

(三)贷后检查1、建立贷款台帐和贷款业务管理档案。

2、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1)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及贷款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2)重点检查贷款使用情况、偿债能力变化情况和履行借款合同情况。

(3)检查抵(质)押物的现状及价值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

3、贷后管理(1)贷款到期前一个星期,要向借款人发出提示还贷的通知(电话提示)。

(2)贷款逾期要向借款人每月发书面催款通知,并取得回执。

(3)贷款逾期三个月以上,要向借款人依法收贷。

四、信贷资产分类与拨备(一)信贷资产分类方法参照银行业评估信贷资产质量的分类方法,在以风险为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小额贷款公司也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信贷资产,后三类为不良信贷资产。

(二)五级分类的定义1、正常。

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2、关注。

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

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

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和其他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

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三)五级分类的目标意义1、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且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2、及时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在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信贷管理。

3、为提取损失准备提供依据,并建立损失类贷款全额拨备制度,确保资产损失准备金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四)五级分类的时效按照央行的要求规定,五级分类工作采取“按季认定,实时调整”的原则,及时进行五级分类认定,实时监控和调整信贷资产风险变化情况,并将结果上报给人民银行。

(五)五级分类的内部职责分工l、信贷业务部负责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标准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的初步认定工作。

2、信贷管理部部负责五级分类的核实工作。

3、总经理室负责对五级分类结果的审核工作。

4、贷款审批委员会负责对五级分类结果的审批。

5、综合管理部部负责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和管理。

(六)五级分类初步认定的资料依据1、基本情况。

包括债务人基本资料,贷款申请审查审批表,有关借款合同和借据等。

2、财务状况。

包括债务人和担保人近期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财务分析资料)。

3、担保情况。

抵(质)押物的原评估价与现价的差异情况,变现难易程度及相关费用,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与代偿能力等。

4、贷后检查情况。

包括日常对债务人的跟踪检查情况,贷后管理手册和分析报告。

5、信用状况。

包括债务人的还款记录、信用记录等。

6、其他有关债务人的信息资料。

(七)拨备计提与处置1、一般准备。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以按当年年末贷款余额l%的比例提取风险金,按税后利润的l0%提取盈余资本公积金,累计达到其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2、专项准备。

根据市政府金融办《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经营指导意见》的精神,按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后的损失高低程度计提专项准备。

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

3、不良贷款处置。

当经营过程中发生不良贷款超过资本金10%时,或者是发生损失类贷款,由董事会召开会议研究处置不良贷款的方案,并实行账销案存制度,留待以后继续清收(损失类贷款的处置办法另行制定)。

五、贷款风险控制(一)体系架构1、控制人的风险管理系统控制人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制衡机制的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议事规则、权限划分、授权管理、岗位设置、职能划分、规章制度、内外部监控机制,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团队等。

(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应符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原则,贷款业务在操作流程上要有两个以上部门(信贷业务部和信贷管理部部)共同完成,各部门的权责要明确,避免权力重叠和权力真空,前台和后台业务分别由公司不同的领导分管负责,总经理把关(详见公司组织结构图和岗位层级图)。

(2)决策控制程序由于人在决策程序中存在两方面的潜在风险,一是主观判断方面,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结论;二是权力失去制衡所构成潜在的风险。

所以,决策流程是否合理并具有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十分关键的。

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确保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等各项工作的职能分离,由公司不同的角色完成。

其二,决策过程必须要确保公开、透明、标准可执行的原则。

其三,参与决策的部门和人员对决策结果充分负责。

(3)议事规则议事规则是确保决策程序控制中按照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化进行商议并最终做出决策的“游戏”规则,在小额贷款风险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表决方案要合理有效。

第一,表决背靠背。

第二,贷款审批委员会主任在评审会中有一票否决权。

第三,贷款审批委员会主任及其他审批决策人员不要对贷款项目做定调发言,防止通过暗示性发言左右其下属评委的本意表达。

(4)岗位设定和职能划分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岗位设定和职能划分中,必须要遵循角色制衡和关联职能分离的原则,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

在日常业务中,所有人员必须要有清晰的授权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各个层面应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权和经办业务项目,防止随意行为,确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状态,并最终构建全员风险动态管理的基础。

(5)健全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小额贷款高风险的特征,决定了公司必须有健全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用人制度,严明的劳动纪律,合理的激励机制,严格的操作流程等,是实现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措施。

(6)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小额贷款公司要建立贷款审批委员会工作制度和监事会的监事监管工作制度,以达到各部门之间的制衡和监督管理,采取实时和动态监控,确保公司的正常、高效营运。

(7)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一要牢固树立“风险控制是永恒的主题”的经营理念;二是要培育控制风险的内在动力即“有归属感才有忠诚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风险管理文化得到升华。

(二)操作实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实务操作,落实《担保法》中的担保措施,以保障公司营运的安全和效益。

1、抵押贷款(1)能提供房地产产权证作为抵押,其抵押物座落于城镇较为繁华的地段,价高且易变现。

(2)能提供通用的机器设备作为抵押物。

2、质押贷款一是能提供有价证券、银行承兑汇票、股权证书、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二是能提供可封存的有销售市场的原材料、产成品作为质押物。

3、保证贷款设置几个档次,分别由一般公务员、公务员中的科局长、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县重点企业和县龙头企业等提供的保证担保。

“三农”贷款中的村级经济组织和村委会主任的保证担保贷款。

4、贷后监控加强贷后管理工作,也是控制风险的一种必要手段。

必须设立贷款台帐,加强贷后监控和检查,关注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动向和其他重大变更等,提前提示还贷和到期催收乃至依法收贷,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营运。

5、拔备制度:风险金的提取和呆帐损失准备金的管理等。

(三)贷款风险预警及分析l、正常类小(微)型企业的预警信息(1)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三个月下降。

(2)利润总额连续三个月下降。

(3)抵(质)押行为存在潜在风险,抵(质)押物是否受损或被擅自处理。

(4)通过向税务、供电、供水等部门了解,企业纳税额和用电用水量大幅度下降。

(5)法定代表人更换,或受到执法部门的处罚。

(6)存在违法经营或经济与法律上的纠纷。

(7)其他影响偿债能力的因素。

2、退出类小(微)型企业的预警信息(1)发生重组、合并、分立、停产、歇业等重大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