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检测AFP可早期发现肝癌吗?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通过检测血清AFP,对自然人群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对可疑病人动态观察AFP的变化,能够对早期肝癌作出诊断,特别是结合B超、CT 等影像学检查,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早诊断成为可能。
1972年Malt曾预言AFP可望测出症状出现前的肝癌,同一年Purves发现一例直径仅0.5cm的无症状肝癌,其AFP为300µg/L。我国从1971年起在自然人群及肝癌高危人群应用检测的方法进行普查以来,发现、诊断了许多无症状的肝癌病人,从而使他们得到早期治疗。这些也证实了AFP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利用AFP普查能够诊断无症状、体征的亚临床肝癌,以对流法检测AFP进行普查可在症状出现前平均3.1个月作出诊断,而较为敏感的血凝法则可在症状出现前8个月即能作出诊断。就诊病人中的亚临床肝癌(无症状、体征)仅占0.4%,而1981年对重庆地区20余万人的AFP普查,检出肝癌41例,其中亚临床肝癌病人占69.23%。以AFP普查发现的肝癌病人免疫状态明显好于就诊病人,且AFP浓度也低于就诊的病人,其中经手术切除者72.7%为小于5cm的小肝癌。
AFP普查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较高。上海市一组大规模的普查,根据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大于等于500µg/L,持续1个月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的标准,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2%。另一组普查结果,西安市根据SGPT正常,AFP对流法阳性持续3周,或定量AFP大于200µg/L持续8周,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的AFP 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
从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只有采用高敏方法如RIA法检测AFP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肝癌,但随其敏感性的提高,专一性有所下降。且对伴有转氨酶异常的肝癌病人,AFP诊断的可靠性有所下降,需认真与活动期肝病加以鉴别。
AFP早期诊断的步骤:可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或自然人群等进行每年一次的普查。通常以高敏方法(血凝法)用于指血进行初步筛选,阳性者再进行其他检查和观察AFP 的动态变化,从而作出相应诊断。
AFP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在于可以使病人获得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以期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AFP诊断肝癌的标准是什么?
AFP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多数学者认为对流法测得AFP阳性,或定量AFP在400µg/L以上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1977年12月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上曾拟定:“如无肝癌其他证据,A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大于500µg/L持续1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近年来,由于B超、CT、核磁共振成像(MRl)等现代影像学的发展,AFP结合影像学检查对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又进行了补充。1990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对肝癌临床诊断补充如下: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µ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血管瘤及转移性肝癌,并且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0µ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疽而ALP或GGT 明显升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变。
以上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全面,其中AFP诊断需与非癌性肝病引起的AFP阳性鉴别。
⑤肝硬变:近一半左右的肝硬变病人伴有AFP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持续的时间多在3个月以内。
3.如何区分肝癌和非癌肝病出现的AFP升高?
肝癌细胞可以产生AFP,而一些非癌性肝病也可产生AFP,如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变,通常非癌肝病产生的AFP量较少,且持续时间短。有些肝癌常会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病,而慢性肝病本身又潜伏着肝癌的隐患,给AFP升高病人的鉴别造成困难。
一般认为非癌肝病中,AFP的浓度多在500µg/L以下,且为一过性。其产生AFP的机理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此外,肝炎病毒对AFP合成基因的去抑制,使AFP合成增多,也可能是AFP增高的原因。由于肝癌多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所以对AFP含量较高的病例应注意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以下几方面有助于鉴别:
(1)肝癌除非经过有效治疗,AFP多持续升高,而慢性肝病的AFP升高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而下降。
(2)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数倍于正常,而AFP轻度升高;动态观察,AFP与ALT 呈同步关系,即二者几乎同时升高或下降;此时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反之,如AFP升高明显而ALT正常或AFP的升高不伴有ALT的异常,则肝癌的可能性大。
(3)AFP浓度在500µg/L以上时,即使ALT轻度升高,仍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大。
(4)急性肝炎过程中伴有血清ALT的升高,而肝癌ALT正常或轻度升高。
(5)慢性肝炎、肝硬变少数病例可出现AFP升高,而ALT显示正常或轻度升高。此时须注意与早期肝癌鉴别,应对AFP进行动态观察,最好每2~4周复查1次,同时进行影像学的动态观察。除个别病例外,AFP多在3个月左右显示下降趋势,而肝癌AFP呈持续高峰或逐渐上升。
(6)非癌性肝癌AFP阳性率约为23%,含量大多在200µg/L以下;肝癌阳性率大致为70%,且多数在200µg/L以上。但不能根据一次AFP浓度在200µg/L以上或以下,闹作出肯定或否定肝癌的诊断,须动态观察AFP并结合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
总之,如慢性肝病患者出现AFP升高,应密切动态观察AFP的变化,周密检查(包括影像学),注意肝癌发生的危险性。
4.AFP增高的程度与肝癌的严重程度一致吗?
肝癌病人AFP主要是由肝癌细胞产生的,因此AFP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情况。一般地说,AFP越高、癌**分化程度越差、临床病情进展越快、手术切除机会越少,患者的生存期亦越短。
(1)年龄与AFP的含量;肝癌病人中AFP对流法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如20~29岁年龄的阳性率为85.7%,40—49岁年龄组为67.5%,而60岁以上组阳性率为70%。性别与AFP的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关系。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AFP的含量:肝癌患者HBsAg是否阳性与AFP的关系不大。
(3)普查与就诊病人的AFP含量,普查病人中肝癌的AFP扩散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就诊肝癌病人,而普查病人中早期肝癌率较就诊肝癌病人高。
(4)临床分期、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与AFP的关系:肝癌早期病人AFP含量明显低于中、晚期病人,但中、晚期病人之间AFP的含量差别不大,此点国内外报道有相似之处。而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及肝硬变的严重程度与AFP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