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AFP甲胎蛋白像对其他化验报告单一样,病人拿到一份关于AFP 的报告单时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AFP 是英文Alpha Fetal Protein 三个字的缩写,意为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或胎甲球。
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μg /L ,超过25μg /L就为阳性,25~400μg /L 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μg /L 即为高浓度阳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称癌中之王!由于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在癌魔的肆虐蹂躏下,病人历经万劫,受尽人间折磨终难免一死,家属承受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此造成对肝癌极度恐惧的心理。
为了有效地治疗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称“三早”)是关键,而早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癌细胞就像隐藏在人海中的杀手一样,很难被人识别。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大海捞针式的化验检测方法,通过“杀手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来定性破案。
临床上把这种痕迹称作“癌性标志物”,AFP 就是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个血池,只要有0.1~0.2厘米的癌块便可能在血液中发现AFP 升高了,而此时用B 超、CT、磁共振等的影像学检查还难以发现(通常癌肿块应在1.0 厘米左右才能被影像学确定诊断)。
因此,肝癌化验检查阳性,有时比影像学检查阳性要早数月至1 年左右,这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也许是决定命运的治疗时间!AFP具有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这是AFP 优于其他癌性标志物难能可贵的特点。
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FP ,在人群中筛查或者在临床上诊断肝癌,并采取手术或相应治疗,已使众多的肝癌患者得以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肝癌。
孕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孕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发现,测母体内血清甲胎蛋白 (AFP)用于监测产前多种因素致胎儿先天异常这一临床实验手段所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孕妇体内胎儿神经管缺陷性疾病(NTD)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神经管缺陷性疾病 (NTD),是美国第二常见的严重胎儿畸形。
一些孕期妇女具有危险因素,使她们怀有NTD儿的风险增加。
然而,至少95%的NTD发生在那些没有家族史的家庭(低危妇女)。
对NTD低危妇女的筛查方法是检测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
进一步诊断性检查包括专门或目的性的超声检查及羊水检查。
母体血清AFP筛查通常在孕14周到孕22周之间进行。
孕妇血清中的AFP在早、中孕期逐渐增加,大约在孕28~32周时达到相对稳定期。
当胎儿出现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或腹壁缺陷时,羊水和母体血清中的AFP显著升高。
由于孕龄、多胎妊娠和胎儿死亡可能使血清AFP异常升高,在评价升高的母体血清AFP时,应当进行一次基础的超声检查。
1.试验资料1.1对象受检者来自我院门诊做常规产检的妊娠妇女,孕周在16~20周,因高度怀疑畸胎或死胎、难免流产、羊水过多的孕妇作为试验组,另选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后经追踪均在我院足月产健康儿;1.2方法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 -20℃保存或即刻测定。
我科采用的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症或胎儿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危险系数。
试剂为上海贝喜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试剂。
AFP最低检出量:2.0 IU/mL测定范围:0~40 IU/mL测定精密度:AFP:≤12%2.结果在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2年中对3072例孕中期孕妇血清进行AFP检测,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计算风险率,筛查出28例NTD高风险孕妇,筛查阳性率为9.11%;追踪对其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扫描,共检出3例畸形胎儿,占筛查高危孕妇的14.2%。
3.讨论根据孕妇年龄和血清样本中AFP/hCG测定值得到的综合危险系数,是提示唐氏综合症的发生概率也及可能性、概率越高,可能性越大。
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A P升 高 (0~2 0p / 、 F 2 5 . L 互±s为 17 548 5 , 随 g 0 . . ) 并 -
病情 的 进 一 步 加重 、 清 A P呈 上 升 趋 势 , 他 各 血 F 其 项 生 化指 标 的 异 常 更 加 显 著 ( 1 , 血 清 A P升 表 )而 F
维普资讯
中国实验诊 断学
2 生 旦 筮 查
笙
『] 1 任开 佯, 尚莉莉 . 病毒性肝 炎患 者血清 L 胎蛋 白检 测 lO例 [] } j 2 J.
蚌 埠 医学 院 学 报 , S , l5 :5 . l 2 ( ) 3 5
A P均 值与 1 行 A P均 值 比较 , 显 著 差 异 ( F 4d进 F 有 P <0.5 , 其 他 指标 在 7d和 1 0 )而 4d时 的 均值 相 比却
19 9 0年全 国 病 毒 性 肝 炎 会 议 修 订 的 诊 断 分 型 标 准
进行分型 : 急性 肝 炎 2 5例 、 性 重 症 肝 炎 4 慢 4例 、 肝
炎后 肝 硬化 2 0例 , 检 测 病 毒 血 清 学 为 乙型 肝 炎 , 经 无 其 他 肝 炎病 毒 混 合 感 染 。 经 治 疗 , 转 7 好 8例 , 好
愈 高 , 后 愈 差 , 化 组 血 清 A P峰 值 明显 高 于 好 预 恶 F
胎儿 血 浆 A P值 可达 3m / l周 岁末 婴 儿 A P F gm , F
的浓 度 接 近 成 人 , 般 健 康 成 人 A P浓 度 低 于 2 一 F 5 L 【 当 患原 发 性 肝 细 胞 癌 时 , 变 的 肝 细 胞 又 。 恶
甲胎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金慰鄂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1990(005)003
【摘要】甲胎蛋白(AFP)合成于胎肝、卵黄囊、胸腺及胃肠道。
胎儿肝细胞开始全部分泌AFP,以后多数分泌白蛋白,仅少数保留此功能,因此,认为AFP 系胎儿白蛋白。
AFP 有免疫抑制功能,在孕妇及肝癌患者血清中未发现甲胎蛋白抗体。
这种免疫功
能的低下对胎儿有利,而对肝癌则不利。
成人血清中仅含微量 AFP(<25ng/ml),含
量增高,称高 AFP
【总页数】1页(P137)
【作者】金慰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和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周泽云
2.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及临床意义 [J], 敬秀平;刘珊;宋小平
3.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J], 管雪
梅
4.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兰剑锋;张应泉;曾丽娇
5.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J], 邱艳;赖娟;占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病检查甲胎蛋白的意义是什么
肝病检查甲胎蛋白的意义是什么
专家指出,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细胞受损、坏死继而增生修复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用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是:AFP>200ng/mL,持续8周;或AFP>400ng/mL,持续4周。
在排除其他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后,结合定位检查,即可作出肝癌的诊断。
但是专家提醒患者,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时,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癌体直径小于2厘米,癌组织分化程度接近正常肝细胞,某些肝细胞癌的细胞株不能合成甲胎蛋白,对于这部分患者,动态观察尤为重要,必要时须借助于其他标记物检测。
由上可知,肝病检查甲胎蛋白在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存在,所以甲胎蛋白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癌,还应借助其他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
甲胎蛋白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AFP大于55ug/L持续4周。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除AFP阴性肝癌的可能外,若AFP小于20ug/L者,原发性肝癌基本不可能;在100-300ug/L之间者必须进行随访,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注意可能的小肝癌AFP在350-500ug/L,或含量明显增高者,必须参考其他检查,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如AFP为500-1000ug/L,且含量在短期内不断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很大,但必须建议做活检;AFP大于1000ug/L 者,甚至在近期内AFP含量迅速升高,则原发性肝癌诊断基本可确定。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一、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二、甲胎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三、甲胎蛋白偏高时怎样保健护理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1、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首先,我们先简单来了解甲胎蛋白正常值。
如果甲胎蛋白化验单上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阴性,临床意义:未患有肝癌。
(不过,胎蛋白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因为检查的结果可能是假阴性。
)如果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阳性,临床意义:有可能患有原发性肝癌。
不少患者从初次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到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间隔为11个月-1年多。
所以如果早期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并排除假阳性的患者,即可考虑按肝癌处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孕妇的甲胎蛋白化验单,其甲胎蛋白标准值是不一样的,因为甲胎蛋白的标准跟怀孕周数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结合怀孕周数来看。
在孕10-16周,甲胎蛋白不超过400μg/l的,一般属正常生理现象。
但甲胎蛋白数值越高,则胎儿是无脑儿、脊柱裂等情况的可能越大。
2、甲胎蛋白什么时候测
甲胎蛋白一般是在孕期16-20周时测,因为这个时候甲胎蛋白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
孕妇在这时候做血样检查,可以测定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水平,能够帮助发现胎儿神经缺损,唐氏综合征、肾脏和肝脏疾病等情况,因此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产前项目。
但是甲胎蛋白的检测只是一种参考,并不能完全确诊,如果要诊断胎儿的疾病情况,还需要做进一步检。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由59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
2、新生儿时期AFP很高,到1岁时降至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
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二、参考区间血清AFP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
三、筛查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 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个月检查一次。
四、临床意义1、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血清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 超检查,必要时做CT/MRI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2、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
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AFP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
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Down's 综合征的风险。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AFP水平在出生后逐渐下降,成年人的血液中AFP水平非常低。
然而,一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会导致AFP水平异常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因此AFP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首先,高水平的AFP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AFP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常常升高。
AF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监测AFP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肝细胞癌的进展情况和预后。
除此之外,AFP对于诊断肝细胞癌在手术切除前后的评估、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肝移植后的复发风险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AFP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胎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婴儿脑积水、脊柱裂等疾病,会使AFP水平升高。
通过测量胎儿脊液和羊水中的AFP水平,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此外,在孕妇产前血清中检测AFP水平,也可以用于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此外,AFP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睾丸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AFP在睾丸癌患者中往往升高。
因此,AFP的测量可以辅助睾丸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还有一些其他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AFP水平的升高,如肝炎、肝硬化、何杰金氏病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单独监测AFP水平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和病史,以帮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总的来说,甲胎蛋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测量AFP水平的变化,可以提供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的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的管理。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AFP水平的变化并不是特异性的,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和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临床意义
1.AFP(甲胎蛋白)临床意义:⑴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以20ng/ml定为阳性界值。
大多数学者认为血清AFP>400 ng/ml,持续8周以上,并能排除活动性肝炎,妊娠及胚胎性肿瘤时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AFP值在200 ng/ml以下阳性者需考虑:a. 妊娠:可用妊娠试剂或测HCG来鉴别b. 肝炎:可用肝功能检测来区别c. 肝硬化:以病史和肝功能检测来鉴别在临床上,有的不好区别时,采用连续检测,如发现AFP持续增高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细胞癌”。
⑵如下肿瘤: 睾丸与卵巢肿瘤(卵巢内胚窦癌)、畸胎瘤、肝癌转移、胃癌等也可使AFP增高而阳性。
⑶ AFP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通过测定孕妇血中的AFP来判断胎儿有否畸形。
尤其是胎儿神经管缺损的判断。
⑷肝癌术后的疗效观察一般切除后2个月后降至20 ng/ml以下正常参考范围: 0 - 100 pg/ml2.CEA(癌胚抗原)临床意义:对由胚层分化来的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腺瘤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肠道,其次是肺部。
⑴与AFP联合检测可用来对肝癌的鉴别,当AFP阳性,CEA阴性时,原发性肝癌阳性率为80%-90%,反之继发性肝癌阳性率为95%,两者皆阳性多为继发性持癌。
⑵恶性病的胸、腹水中的CEA升高明显,且先于血清,因此可用来帮助诊断。
⑶疗效观察a. 手术切除者:一般6周CEA可恢复正常,否则证明有残留病灶。
降至正常值后又重新升高者,提示复发或转移,姑息性手术则持续上升。
b. 放疗、化疗中、CEA下降者,说明有效,反之则应更换治疗案。
正常参考范围:0.15 - 9.7 pg/ml3.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临床意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是一种糖蛋白,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存在于前列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胞浆中,不表达于其它组织细胞,具有极高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
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及预测复发。
正常人体血清内PSA<4ng/ml,这个正常值有随年龄增长趋势。
甲胎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除外),定量试验常大于400 ug/L。
(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 ug/L以下。
(3)其他部位癌肿肝脏转移。
(4)正常妊娠孕妇12周至38周可升高,多在40-540 ug/L之内。
(5)胃癌、肠癌、胰腺癌,血中甲胎蛋白含量也可升高。
(6)生殖腺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癌等: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甲胎蛋白呈阳性。如甲胎蛋白大于25ug/L,要考虑睾丸癌的可能。
(7)肺癌。
(8)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正确认识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不但可以消除慢性肝病患者的恐癌情绪,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更准确而全面的认识,甲胎蛋白检测对慢性肝病患者意义重大,建议患者尤其是肝硬化和家族中有肝癌的患者,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蛋白,也不要忽视其他原因导致的甲胎蛋白升高,一切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甲胎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当存在明显的肝炎活动后肝细胞修复时,甲胎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多不会超过200 ug/L,常常患者会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然后甲胎蛋白呈同步升高关系。这类患者一般在1-2个月内甲胎蛋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虽然在临床上甲胎蛋白作为肝癌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复发,但是甲胎蛋白升高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对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要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万万不可以偏概全,患者张某就是自以为是,所以忽视了自己上腹不适的症状。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336例和正常对照102例,进行AF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结论 AFP有助于高危人群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
【关键词】 AFP 肝癌肝硬化甲胎蛋白(AFP)是常用血生化检测项目之一,它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
本文通过对本院住院的336例急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008年在本院住院的患者336例。
男183例,女153例,平均年龄50.6岁。
其中急性肝炎56例,慢性肝炎128例,肝炎肝硬化88例,原发性肝癌64例。
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病原诊断:HBV(+)301例;HCV(+)9例;其他26例。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诊断。
另外选择102例为正常对照组。
1.2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仪器使用Roche Elecsys2010电发光仪。
检测标准0-20ng/ml为正常参考值。
2 结果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见表一表一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3 讨论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成人后血清中水平很低,而发生恶变的肝细胞则可恢复其合成的能力。
因此检测AFP的血清含量变化对肝癌的早发现,疗效的检测有重要意义[2]。
我国专家在《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
甲胎蛋白是检查什么的
甲胎蛋白是检查什么的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和监测。
它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脏和肠道上皮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在成人体内只存在极少量。
本文将探讨甲胎蛋白的检查与其相关的疾病及其临床应用。
甲胎蛋白的检查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密切关系。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主要的癌症死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甲胎蛋白可以作为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除了肝癌,甲胎蛋白也与其他肿瘤有关,例如睾丸癌、卵巢癌和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在睾丸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甲胎蛋白的检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睾丸癌是年轻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甲胎蛋白的升高状态与睾丸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对于有睾丸肿块的患者,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查可以更好地判断肿块的性质,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
卵巢癌通常在中晚期才被发现,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甲胎蛋白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甲胎蛋白的检查在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中也被广泛应用。
胎儿神经管畸形是指胎儿神经管发育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脑脊髓管闭合不全等。
通过对母体血液或羊水中甲胎蛋白水平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另外,甲胎蛋白的检查也被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对于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治疗后的甲胎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通常意味着治疗有效。
相反,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在治疗后升高或持续高位,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不佳,疾病可能再次复发或恶化。
此外,甲胎蛋白的检测结果也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总结起来,甲胎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甲胎蛋白异质体是由糖链结构不同的甲胎蛋白(AFP)衍生而来,包括AFP-L1、AFP-L2、AFP-L3三种,其中AFP-L1主要存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L2主要来自卵黄囊肿瘤,怀孕期间母体内可检测到;AFP-L3为肝癌细胞特异性产生,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预后和治疗及评价肝癌药物的疗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检测方法AFP-L3的常用检测方法是根据AFP异质体对植物血凝素(如LCA、刀豆素ConA或豌豆凝集素PSA)结合能力的不同,先进行异质体分离,然后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定量检测;主要包括经典方法: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泳免疫印迹法,推荐方法:亲和吸附离心管法。
三、参考区间正常人血清AFP-L3%(AFP-L3/总AFP)<10%。
各实验室最好根据本室使用的检测系统,检测一定数量的正常人群,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如用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使用前应加以验证。
四、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异质体阳性的妊娠妇女,也可出现AFP和AFP-L3结果增高情况,一般属于生理变化。
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AFP-L3特异性高于总AFP,但敏感性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AFPmRNA或AFU等联合检测,可提高对HCC诊断的准确率。
3、肝癌辅助诊断指标AFP-L3值与总AFP值无相关性,是独立于总AFP值的肝癌辅助诊断指标。
4、AFP-L3>10%应高度怀疑肝癌的存在;AFPI3为低值时也不能否定肝癌的存在,因为约有15% ~30%的AFP阳性肝癌患者AFP-L3<10%。
5、某些肝脏良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暴发性或重症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也可能会出现AFP-L3的升高,建议与其他检查手段联合使用,综合判断。
6、目前认为AFP-L3 >25%提示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可区别原发性肝细胞癌与非原发性肝癌、或者良性肝病引起的AFP升高。
甲胎蛋白的作用功能主治
甲胎蛋白的作用功能主治1. 甲胎蛋白的基本概述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一种重要的胎儿血清蛋白。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甲胎蛋白由胚胎肝脏和绒毛组织合成,然后释放到胎儿血液中。
随着胎儿的发育,甲胎蛋白的水平逐渐下降,出生后通常只在极低浓度下存在于成人血液中。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增高,这可能是某些疾病或情况的指示标志。
2. 甲胎蛋白的作用机制甲胎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它被认为在胚胎生长、器官发育和胚胎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甲胎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直接影响。
此外,甲胎蛋白还可以促进胎儿内脏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包括肝脏、肾脏和消化道。
在成人中,甲胎蛋白的水平上升可能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3. 甲胎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甲胎蛋白的测定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的临床实验室检测项目,用于评估和监测一些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 3.1 肝癌的诊断和监测甲胎蛋白的水平在肝癌患者中通常显著升高。
因此,测定甲胎蛋白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和监测治疗效果。
在肝癌的治疗过程中,甲胎蛋白的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长和治疗的效果。
• 3.2 妊娠期的监测甲胎蛋白的测定也被广泛用于孕妇的产前筛查,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是否存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如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
通过测定孕妇的甲胎蛋白水平,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帮助医生和家庭进行决策和干预。
• 3.3 其他疾病的诊断除了肝癌和妊娠期监测外,甲胎蛋白的水平也可能在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作用。
例如,睾丸肿瘤、卵巢肿瘤、胃肠道肿瘤等疾病可能伴随着甲胎蛋白水平的增加。
4. 甲胎蛋白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尽管甲胎蛋白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它并不是一个特异性和敏感性很高的指标。
甲胎蛋白的水平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妊娠状态、其他疾病和药物的使用等。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形成过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胎儿在有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
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
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
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肿瘤细胞可恢复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的癌组织中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甲胎蛋白的测量方法不同,正常值水平也有所不同,测量方法主要有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三种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如下:一、甲胎蛋白(AFP)用酶联免疫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
二、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正常值为:≤20μg/L。
三、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电泳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重点提示:若在25~400 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为高浓度阳性,若甲胎蛋白升高幅度不大,在50ug~300ug/L,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临床意义AFP含量升高见于:(1)原发性肝癌,常>300ug/L,但也有部分患者AFP 始终不升高;(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3)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癌等;(4)妊娠,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含量开始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 一
般资料
20 04年 1 月至 20 07年 6月我院收住
的重型肝炎 患者 10例 , 8 , 1 例 , 0 男 9例 女 1 年龄 37 , —2岁 平均年龄 3. 7 5岁。诊断符合 20 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 00 和肝病会议 制定 的《 病毒性 肝炎 防治方 案》 的标准【其 中 1 , 急性重症肝 炎 3 , 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2 例 , 1 慢性重型肝炎
参 考 文 献
【】 A A , A A P A N K S e a.M noig ad 1 G L S B U L R,R MA IS ,t 1 o ir n t n
ma a e n o a t u ec lss r g n u e h p ttx et n g me t f n i b ru o i d u i d c d e ao o i i t y
和蛋 白质结 合引起 细胞坏死和调亡等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 甲胎 蛋 白测定 的临床 意义
陆善 荣 吕 峰 饶建 国
回顾 性分析 1 例重 型肝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 甲胎蛋 白( F ) A 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 、 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炎患者入院时血清 A P水平和血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 F 提示 A P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结论 F
核药物 出现 A T反 弹 , L 再予停 药 1 年内恢 复 。
讨 论
本文 4 例药物性 肝损 伤患者 以中草药 ( 8 %) 2 2 . 和抗 5
[.JG sone lHea l 0 5 2 :75 15 . J at et o 】 r r p t , 0 ,0 14 — 7 2 o2
资料与方法
一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在胚胎期间产生的蛋白质。
在胎儿成长过程中,甲胎蛋白主要由胎盘、肝脏和胎儿消化系统产生,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甲胎蛋白水平会逐渐降低至较低水平。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成人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标志。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方法。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免法、免疫层析、酶免法和免疫荧光等。
其中,放免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特异的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反应来检测甲胎蛋白的水平。
免疫层析则是通过将样本与标记甲胎蛋白抗体混合后在试纸上流动,观察是否形成斑点来判断甲胎蛋白的水平。
酶免法则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酶的反应来检测甲胎蛋白的水平。
免疫荧光则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其几个临床应用的意义:1.作为肝细胞癌筛查指标:肝细胞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而甲胎蛋白的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中通常会显著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筛查指标,早期发现可能的肿瘤发展。
2.评估疗效:在进行肝细胞癌的治疗过程中,甲胎蛋白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治疗的疗效。
治疗后,如果甲胎蛋白水平降低,则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3.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在怀孕期间,如果母体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胎儿发育异常的标志。
通过对孕妇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等问题。
4.监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甲胎蛋白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监测肝炎患者的疾病进程。
总之,甲胎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免法、免疫层析、酶免法和免疫荧光等。
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筛查和评估疗效,早期发现胎儿异常以及监测肝炎患者的疾病进程。
甲胎蛋白标准
甲胎蛋白标准
甲胎蛋白标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其中,放射免疫法是最早被应用于甲胎蛋白检测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甲胎蛋白结合,然后通过放射计数来测定甲胎蛋白的浓度。
化学发光法则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测定发光强度来定量检测甲胎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底物的加入产生显色反应来测定甲胎蛋白的浓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甲胎蛋白标准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上。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而甲胎蛋白标准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肝癌的存在,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
此外,甲胎蛋白标准还可以用于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肝癌外,甲胎蛋白标准在其他肿瘤的诊断和评估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胚胎性肿瘤中,甲胎蛋白水平往往会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此外,甲胎蛋白标准还可以用于鉴别肝细胞癌和肝细胞癌前病变,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甲胎蛋白标准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甲胎蛋白标准将在肿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1.检测AFP可早期发现肝癌吗?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通过检测血清AFP,对自然人群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对可疑病人动态观察AFP的变化,能够对早期肝癌作出诊断,特别是结合B超、CT 等影像学检查,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早诊断成为可能。
1972年Malt曾预言AFP可望测出症状出现前的肝癌,同一年Purves发现一例直径仅0.5cm的无症状肝癌,其AFP为300µg/L。
我国从1971年起在自然人群及肝癌高危人群应用检测的方法进行普查以来,发现、诊断了许多无症状的肝癌病人,从而使他们得到早期治疗。
这些也证实了AFP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利用AFP普查能够诊断无症状、体征的亚临床肝癌,以对流法检测AFP进行普查可在症状出现前平均3.1个月作出诊断,而较为敏感的血凝法则可在症状出现前8个月即能作出诊断。
就诊病人中的亚临床肝癌(无症状、体征)仅占0.4%,而1981年对重庆地区20余万人的AFP普查,检出肝癌41例,其中亚临床肝癌病人占69.23%。
以AFP普查发现的肝癌病人免疫状态明显好于就诊病人,且AFP浓度也低于就诊的病人,其中经手术切除者72.7%为小于5cm的小肝癌。
AFP普查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较高。
上海市一组大规模的普查,根据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大于等于500µg/L,持续1个月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的标准,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2%。
另一组普查结果,西安市根据SGPT正常,AFP对流法阳性持续3周,或定量AFP大于200µg/L持续8周,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的AFP 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
从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只有采用高敏方法如RIA法检测AFP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肝癌,但随其敏感性的提高,专一性有所下降。
且对伴有转氨酶异常的肝癌病人,AFP诊断的可靠性有所下降,需认真与活动期肝病加以鉴别。
AFP早期诊断的步骤:可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或自然人群等进行每年一次的普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1.检测AFP可早期发现肝癌吗?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通过检测血清AFP,对自然人群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对可疑病人动态观察AFP的变化,能够对早期肝癌作出诊断,特别是结合B超、CT 等影像学检查,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早诊断成为可能。
1972年Malt曾预言AFP可望测出症状出现前的肝癌,同一年Purves发现一例直径仅0.5cm的无症状肝癌,其AFP为300µg/L。
我国从1971年起在自然人群及肝癌高危人群应用检测的方法进行普查以来,发现、诊断了许多无症状的肝癌病人,从而使他们得到早期治疗。
这些也证实了AFP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利用AFP普查能够诊断无症状、体征的亚临床肝癌,以对流法检测AFP进行普查可在症状出现前平均3.1个月作出诊断,而较为敏感的血凝法则可在症状出现前8个月即能作出诊断。
就诊病人中的亚临床肝癌(无症状、体征)仅占0.4%,而1981年对重庆地区20余万人的AFP普查,检出肝癌41例,其中亚临床肝癌病人占69.23%。
以AFP普查发现的肝癌病人免疫状态明显好于就诊病人,且AFP浓度也低于就诊的病人,其中经手术切除者72.7%为小于5cm的小肝癌。
AFP普查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较高。
上海市一组大规模的普查,根据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大于等于500µg/L,持续1个月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的标准,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2%。
另一组普查结果,西安市根据SGPT正常,AFP对流法阳性持续3周,或定量AFP大于200µg/L持续8周,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的AFP 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
从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只有采用高敏方法如RIA法检测AFP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肝癌,但随其敏感性的提高,专一性有所下降。
且对伴有转氨酶异常的肝癌病人,AFP诊断的可靠性有所下降,需认真与活动期肝病加以鉴别。
AFP早期诊断的步骤:可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或自然人群等进行每年一次的普查。
通常以高敏方法(血凝法)用于指血进行初步筛选,阳性者再进行其他检查和观察AFP 的动态变化,从而作出相应诊断。
AFP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在于可以使病人获得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以期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AFP诊断肝癌的标准是什么?AFP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多数学者认为对流法测得AFP阳性,或定量AFP在400µg/L以上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
1977年12月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上曾拟定:“如无肝癌其他证据,A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大于500µg/L持续1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近年来,由于B超、CT、核磁共振成像(MRl)等现代影像学的发展,AFP结合影像学检查对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又进行了补充。
1990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对肝癌临床诊断补充如下:(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µ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血管瘤及转移性肝癌,并且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0µ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疽而ALP或GGT 明显升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变。
以上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全面,其中AFP诊断需与非癌性肝病引起的AFP阳性鉴别。
⑤肝硬变:近一半左右的肝硬变病人伴有AFP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持续的时间多在3个月以内。
3.如何区分肝癌和非癌肝病出现的AFP升高?肝癌细胞可以产生AFP,而一些非癌性肝病也可产生AFP,如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变,通常非癌肝病产生的AFP量较少,且持续时间短。
有些肝癌常会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病,而慢性肝病本身又潜伏着肝癌的隐患,给AFP升高病人的鉴别造成困难。
一般认为非癌肝病中,AFP的浓度多在500µg/L以下,且为一过性。
其产生AFP的机理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此外,肝炎病毒对AFP合成基因的去抑制,使AFP合成增多,也可能是AFP增高的原因。
由于肝癌多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所以对AFP含量较高的病例应注意发生肝癌的危险性。
以下几方面有助于鉴别:(1)肝癌除非经过有效治疗,AFP多持续升高,而慢性肝病的AFP升高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而下降。
(2)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数倍于正常,而AFP轻度升高;动态观察,AFP与ALT 呈同步关系,即二者几乎同时升高或下降;此时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
反之,如AFP升高明显而ALT正常或AFP的升高不伴有ALT的异常,则肝癌的可能性大。
(3)AFP浓度在500µg/L以上时,即使ALT轻度升高,仍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大。
(4)急性肝炎过程中伴有血清ALT的升高,而肝癌ALT正常或轻度升高。
(5)慢性肝炎、肝硬变少数病例可出现AFP升高,而ALT显示正常或轻度升高。
此时须注意与早期肝癌鉴别,应对AFP进行动态观察,最好每2~4周复查1次,同时进行影像学的动态观察。
除个别病例外,AFP多在3个月左右显示下降趋势,而肝癌AFP呈持续高峰或逐渐上升。
(6)非癌性肝癌AFP阳性率约为23%,含量大多在200µg/L以下;肝癌阳性率大致为70%,且多数在200µg/L以上。
但不能根据一次AFP浓度在200µg/L以上或以下,闹作出肯定或否定肝癌的诊断,须动态观察AFP并结合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
总之,如慢性肝病患者出现AFP升高,应密切动态观察AFP的变化,周密检查(包括影像学),注意肝癌发生的危险性。
4.AFP增高的程度与肝癌的严重程度一致吗?肝癌病人AFP主要是由肝癌细胞产生的,因此AFP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情况。
一般地说,AFP越高、癌**分化程度越差、临床病情进展越快、手术切除机会越少,患者的生存期亦越短。
(1)年龄与AFP的含量;肝癌病人中AFP对流法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如20~29岁年龄的阳性率为85.7%,40—49岁年龄组为67.5%,而60岁以上组阳性率为70%。
性别与AFP的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关系。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AFP的含量:肝癌患者HBsAg是否阳性与AFP的关系不大。
(3)普查与就诊病人的AFP含量,普查病人中肝癌的AFP扩散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就诊肝癌病人,而普查病人中早期肝癌率较就诊肝癌病人高。
(4)临床分期、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与AFP的关系:肝癌早期病人AFP含量明显低于中、晚期病人,但中、晚期病人之间AFP的含量差别不大,此点国内外报道有相似之处。
而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及肝硬变的严重程度与AFP关系不大。
(5)肿瘤大小、大体病理与AFP含量:一般肿瘤体积越小,AFP含量越低。
有资料显示,AFP扩散法阳性率在单个结节小于5cm的小肝癌为26.9%,而巨块型为62.2%,多发结节型为53.8%。
(6)**学类型、分化程度与AFP含量:肝细胞癌AFP含量最高,其次是混合型肝癌,而胆管细胞癌最低。
癌细胞分别为I级和Ⅳ级者,AFP含量较低,Ⅲ级AFP 含量最高。
(7)AFP含量与肿瘤切除率及病人生存率的关系:AFP含量在20~5000µg/L者,切除率最高;而AFP小于20µg/L者次之;AFP大于5000µg/L者,手术切除率最低。
AFP大于5000µg/L的肝癌病人,1年生存率最低。
总之,普查病人,病期早、肿瘤小者,其AFP含量也低,手术切除率较高,生存期也较长;分化好和未分化肝癌、年龄大、非肝细胞型肝癌AFP含量较低。
5.AFP的动态改变与肝癌病情变化有什么关系?AFP是由肝癌细胞产生的,所以AFP的动态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癌病情的变化,评价各种治疗,估计手术的疗效以及预报复发。
(1)AFP的动态改变与病情变化的关系:一般情况下,AFP含量的上升多提示病情的恶化,几乎没有随AFP含量的上升而病情好转者。
但AFP含量的下降,则既可能反映病情好转,也可能提示病情恶化,须结合各项资料全面分析。
(2)AFP动态改变与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价:AFP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大小,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可视为各种治疗方法消灭肿瘤能力的一个敏感指标。
据分析术后AFP 是否降至正常值,是影响预后最明显的因素。
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小肝癌行根治性切除后,几乎全部病例AFP降至正常,反映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效果最为理想;大肝癌病人能获得手术根治性切除者,大约63.6%的病人AFP降至正常;经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AFP降至正常的比率明显下降,提示治疗效果欠佳。
(3)AFP动态改变与肝癌手术的关系:①术前AFP动态改变与手术切除率和预后的关系:在AFP持续高浓度、持续中等浓度及低浓度升高三者之间,手术切除率及1年生存率均依次升高。
术前AFP持续阳性6个月以内者,根治性切除率为70.8%,术后AFP降至正常者占?9.2%;而AFP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者,大多数无根治性切除的机会,AFP也难降至正常。
②术后AFP动态改变对判断手术彻底与否、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AFP对流法在2~3周内转为阴性,放免法测定AFP的含量也多在2个月左右降至正常。
若AFP含量不下降或下降幅度不大,或经过一段时间的AFP含量下降后又再升高,或者是AFP转阴性后再度转为阳性,是癌肿切除不干净、局部复发或已有转移的征兆。
(4)AFP动态改变与肝癌预后的估计:根据AFP的含量及变化特点,将肝癌分为三种类型:①AFP含量在10µg/L以上,且AFP每周变动大于10µg/L;②AFP含量在10~200µg /L之间,并且在3~4个月内AFP含量变动达1000µg/L;⑧AFP含量在200µg/L以下并AFP全过程变动在200µg/L以内。
该三种类型预后不同,第一种类型预后最差。
6.检测AFP有什么临床价值?在不同的时期,产生AFP的场所也不相同。
在胚胎期,胎儿肝细胞、卵黄囊是产生AFP的主要场所;出生后,当肝脏受损伤出现肝细胞再生时也可产生较多的AFP;肝癌细胞本身也具有合成AFP的功能。
因此检测AFP除在肝癌的诊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应用:(1)对肝炎预后的评价:一般认为AFP是由再生肝细胞产生的,所以其变化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而与谷丙转氨酶(ALT)、肝炎类型、自身抗体的有无及**学所显示的严重程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