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系统中无线通信功能的通用要求(报批稿)

合集下载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要求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等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未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安装的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生产和贮存场所。

1.0.3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并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 fire alarm system in wireless networking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相关设备和平台全部或部分通过无线通信联接方式组成的火灾监测预警系统,通常由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独立式感温火灾探测报警器、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中继装置、收发装置、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消火栓及消防给水系统状态监测等现场设备,以及家用火灾安全系统、现场端平台和远端管理平台等全部或部分组成。

2.0.2 收发装置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可专门设置在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中,用于收集并转发现场保护区域相关各报警触发器件(或家用火灾安全系统)和控制输出设备与平台之间信息的装置。

2.0.3 现场端平台 On-site Platform在现场保护区域直接或间接接收和处理各设备相关信息,进行火警确认和报警处置的管理平台。

2.0.4 远端管理平台 Remote Management Platform远端接收和处理各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系统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包括制造商远端管理平台和中心级远端管理平台。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标题:通讯稿(消防)引言概述:消防通讯是保障消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通讯系统可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通讯设备的选择、通讯网络的建设、通讯人员的培训、通讯预案的制定和通讯技术的更新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通讯设备的选择1.1 选择合适的对讲机:消防通讯中最基本的设备是对讲机,应选择具有防水防尘功能、长续航能力、广播功能等特点的对讲机。

1.2 考虑通讯范围:根据消防现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通讯范围广、信号稳定的对讲机,确保通讯畅通。

1.3 考虑通讯环境:消防现场往往存在噪音、烟雾等干扰因素,应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对讲机。

二、通讯网络的建设2.1 建设稳定的无线网络:消防通讯需要建设稳定的无线网络,确保信号覆盖全面、通讯畅通。

2.2 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在消防现场架设暂时通讯基站,备用通讯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通讯不中断。

2.3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通讯网络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通讯人员的培训3.1 掌握通讯技巧:通讯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通讯技巧,包括清晰明了地表达信息、及时回应指令等。

3.2 熟悉通讯设备操作:通讯人员需要熟悉各类通讯设备的操作方法,熟练使用对讲机、无线电等设备。

3.3 进行摹拟演练:定期组织通讯演练,摹拟真实消防情况,提高通讯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通讯预案的制定4.1 制定通讯流程:根据消防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通讯流程,规范通讯指挥。

4.2 制定通讯指挥标准:明确通讯指挥的标准动作、口令,确保通讯信息的准确传达。

4.3 定期更新预案:随着通讯技术的更新,及时更新通讯预案,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五、通讯技术的更新5.1 关注新技术发展:消防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通讯人员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5.2 推广新技术应用:将新技术应用于消防通讯工作中,提高通讯效率和质量。

5.3 定期评估更新:定期评估通讯技术的使用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保持通讯系统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火灾报警系统的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

火灾报警系统的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

火灾报警系统的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火灾防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在火灾报警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火灾报警系统的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能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在火灾报警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火灾感知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无线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传统有线通信系统受限于布线的复杂性和不便携性,而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灵活地部署在任意位置,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实现火灾感知设备之间的通信。

火灾感知设备通过无线传感器将火灾发生时的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实现火灾报警功能。

这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实时地感知火灾信息,提高火灾预警的准确性。

此外,远程监测技术在火灾报警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远程监测技术允许用户通过云端平台或手机应用等远程设备实时监控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

这种技术不仅方便了用户对火灾报警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远程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火灾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传感器的状态、电池电量、网络连接等,实现对火灾报警设备的远程诊断和维护。

当火灾感知设备发生故障或电池电量消耗过快时,系统能够及时抛出警告,提醒用户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实时监测火灾报警设备的状态,远程监测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远程分析和测量。

通过对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可以判断火灾的严重程度、火势的蔓延速度等关键信息,为消防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的分析结果,自动启动灭火设备,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无线通信和远程监测技术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火灾预测和智能化的火灾防控。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通讯稿(消防)引言概述:消防通讯是一种重要的应急通讯方式,能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传达信息,协助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和灭火工作。

本文将从通讯设备、通讯流程、应急演练、通讯保障和通讯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提高消防通讯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通讯设备1.1 无线对讲机: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需要及时沟通,无线对讲机可以实现实时通讯,方便指挥和协作。

1.2 手持式无线电:消防人员在救援过程中需要移动,手持式无线电可以保持与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汇报情况。

1.3 紧急呼叫按钮:在火灾现场,有时候消防人员会遇到危险情况,紧急呼叫按钮可以快速发出求救信号,保障人员安全。

二、通讯流程2.1 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清晰描述火灾位置和情况,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快速到达。

2.2 指挥调度:消防指挥中心需要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合理调度人员和装备,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3 情况汇报:消防人员在救援过程中需要不断汇报火情发展情况和救援进展,保持通讯畅通,避免信息滞后。

三、应急演练3.1 模拟火灾场景:定期组织消防通讯演练,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让消防人员熟悉通讯设备的操作和应急流程。

3.2 指挥调度训练:加强消防指挥人员的训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确保指挥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通讯协作演练:消防人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进行通讯协作演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通讯保障4.1 通讯设备维护: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在关键时刻出现故障。

4.2 信号覆盖优化:对火灾现场周边的通讯信号进行优化,确保消防人员在任何地点都能保持通讯畅通。

4.3 备用通讯方案:在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时,应有备用通讯方案,如备用对讲机、备用电台等,保障通讯不中断。

五、通讯改进5.1 技术更新换代: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通讯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换代,采用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提高通讯效率和可靠性。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火灾无线通讯与联络技巧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火灾无线通讯与联络技巧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火灾无线通讯与联络技巧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其突发性和破坏力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现场火灾无线通讯与联络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现有的通讯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从火灾现场通讯设备选择、通讯频率管理、有效的联络技巧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探讨现场火灾无线通讯与联络技巧。

一、火灾现场通讯设备选择火灾现场通讯设备的选择对于有效的无线通讯至关重要。

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通讯设备要能够稳定的传递信息、抗干扰能力强,并且方便携带和操作。

常见的通讯设备包括对讲机、手机、无线电等。

对讲机是最常见的通讯设备之一,其具有对讲距离远、信息传递快、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离的火灾现场无线通讯。

手机可以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但在火灾现场应注意信号覆盖情况和电池续航能力。

无线电设备在大面积火灾现场通讯中具有优势,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和频率管理知识。

二、通讯频率管理在火灾现场无线通讯中,频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频率管理可以减少干扰,保证通讯的稳定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频率使用,避免与其他无线通讯设备频段冲突;其次,要严格按照通讯频率进行分组,避免互相干扰。

在大型火灾现场,应实行联络员制度,统一管理通讯频率,并配备专门的频率管理人员,确保通讯井然有序。

三、有效的联络技巧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联络技巧的高效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联络网络,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其次,要遵循“简短明了、准确有序”的原则进行通讯,不要夹杂无关内容,以免造成信息不清晰。

同时,要学会倾听和解决冲突,在现场指挥上起到积极的沟通作用。

最后,要定期进行联络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通讯技巧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人员培训与专业技能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准备是提高通讯与联络效果的重要保证。

智能安防系统基本技术要求(上海地方标准)

智能安防系统基本技术要求(上海地方标准)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 技术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 技术标准 第 5 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1
1 范围
智能安防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市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评审、检验、验收和维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 已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智能安防系统改建、扩建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本市其他单位或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15322.2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 2 部分
GB/T 15408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T 20138-2006 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 代码)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 20517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GB/T 2105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证级 3)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参考版)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参考版)

ICS 43.040.10T 35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 XXXXX—XXXX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Wireles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目次 (2)前言 (4)第一部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组件通用要求 (5)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5)4分类 (8)5要求 (8)6试验 (16)7检验规则 (34)8标志 (34)第二部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6)1 总则 (36)2 基本规定 (36)3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37)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37)5 系统设备的设置 (38)6 系统供电 (38)7 布线 (38)8引用标准名录 (38)第三部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9)1 总则 (39)2 基本规定 (39)3 系统施工 (40)4 系统调试 (44)5 系统的验收 (49)DBXX/ XXXXX—XXXX6 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51)7 引用标准名录 (52)本标准用词说明 (53)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广州瀚润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力天创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DBXX/ XXXXX—XXXX 第一部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组件通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所有组件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其他环境中安装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特殊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可参考本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01项的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01项的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01项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5.15•【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5年第4号•【施行日期】2015.05.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5年第4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01项,现予以公告(见附件)。

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15日附件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标准主管部门149182-2015 CJ/T 113-2015燃气取暖器CJ/T 113-2000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49183-2015 CJ/T 163-2015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和半容积式水加热器CJ/T 163-2002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49184-2015 CJ/T 323-201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材CJ/T 323-2010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49185-2015 CJ/T 465-2015垃圾源臭气实时在线检测设备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49186-2015 CJ/T 469-2015燃气热水器及采暖炉用热交换器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49187-2015 CJ/T 470-2015瓶装液化二甲醚调压器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49188-2015 CJ/T 471-2015法兰衬里中线蝶阀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49189-2015 JG/T 468-2015墙体用界面处理剂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949190-2015 GA 185-2014火灾损失统计方法GA 185-19982014-01-202014-05-01公安部1049191-2015 GA 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2014-01-272014-03-01公安部1149192-2015 GA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GA 10-2002、 GA140-19962014-01-202014-03-01公安部12 49193-GA 36-中华人民共GA 36-2014-2014-公安部2015 2014 和国机动车号牌2007 01-24 01-241349194-2015 GA 172-2014金属手铐GA/T 172-20052014-04-022014-04-02公安部1449195-2015 GA 50-2014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GA 50-20052014-04-092014-05-01公安部1549196-2015 GA 49-2014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GA 49-20092014-04-092014-05-01公安部1649197-2015 GA 1149-2014细水雾灭火装置2014-05-212014-05-21公安部1749198-2015 GA 1151-2014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2014-04-162014-04-16公安部1849199-2015 GA 1153-2014手持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2014-04-172014-04-17公安部1949200-2015 GA 1157-2014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设备配备2014-04-232014-05-01公安部2049201-2015 GA 1165-2014警用防弹乘用车2014-05-302014-05-30公安部2149202-2015 GA 1167-2014探火管式灭火装置2014-06-232014-07-01公安部2249203-2015 GA 802-2014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 802-20082014-07-242014-09-01公安部2349204-2015 GA 1182-2014合成辣椒素2014-08-282014-10-01公安部2449205-2015 GA 801-2014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 801-20132014-09-152014-12-01公安部2549206-2015 GA1186-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14-09-152014-12-01公安部2649207-2015 GA 1203-2014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充装规定2014-11-132014-11-13公安部2749208-2015 GA 1204-2014移动式消防储水装置2014-11-192015-03-01公安部2849209-2015 GA 1205-2014灭火毯2014-11-192015-03-01公安部2949210-2015 GA 1206-2014注氮控氧防火装置2014-12-022015-03-01公安部3049211-2015 GA 41-2014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GA 41-20052014-12-112015-04-01公安部3149212-2015 GA 1210-2014楼寓对讲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 72-20052014-12-232015-01-01公安部3249213-2015 GA 1166-2014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2014-12-312015-02-01公安部3349214-2015 GA 443-2014电子脚扣系统GA 443-20032014-12-312015-02-01公安部3449215-2015 GA/T1132-2014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2014-01-202014-03-01公安部3549216-2015 GA/T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2014-02-102014-05-01公安部3649217-2015 GA/T1134-2014机动车和驾驶证件电子影像档案技术规范2014-02-212014-02-21公安部3749218-2015 GA/T1135-2014机动车号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2014-02-192014-02-19公安部3849219-2015 GA/T1136-2014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规则2014-02-252014-02-25公安部3949220-2015 GA/T1137-2014信息安全技术抗拒绝服务攻击产品安全技术要求2014-03-102014-03-10公安部4049221-2015 GA/T1138-2014信息安全技术主机资源访问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2014-03-102014-03-10公安部4149222-2015 GA/T1139-2014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扫描产品安全技术要求2014-03-102014-03-10公安部4249224-2015 GA/T1141-2014信息安全技术主机安全等级保护配置要求2014-03-142014-03-14公安部4349225-2015 GA/T1142-2014信息安全技术主机安全检查产品安2014-03-142014-03-14公安部全技术要求4449226-2015 GA/T1143-2014信息安全技术数据销毁软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2014-03-142014-03-14公安部4549227-2015 GA/T1144-2014信息安全技术非授权外联监测产品安全技术要求2014-03-142014-03-14公安部4649228-2015 GA/T 698-201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过滤产品技术要求GA/T 698-20072014-03-242014-03-24公安部4749229-2015 GA/T 695-2014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通讯审计产品技术要求GA/T 695-20072014-05-232014-05-23公安部4849232-2015 GA/T1049.7-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7部分:警用车辆与单警定位系统2014-03-242014-05-01公安部4949233-2015 GA/T1049.8-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8部分:交通设施管理系统2014-03-242014-05-01公安部5049234-2015 GA/T1049.9-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9部分:交通事件采集系统2014-03-242014-05-01公安部5149235-2015 GA/T1049.10-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10部分: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2014-03-242014-05-01公安部5249236-2015 GA/T1145-2014警用约束叉2014-04-022014-04-02公安部5349237-2015 GA/T1146-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2014-04-142014-05-01公安部54 49238-GA/T 651-公安交通指GA/T 651-2014-2014-公安部2015 2014 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2006 04-04 05-015549239-2015 GA/T1147-201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2014-04-042014-05-01公安部5649240-2015 GA/T1148-201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指南2014-04-162014-05-01公安部5749241-2015 GA/T1150-2014消防搜救犬队建设标准2014-04-162014-04-16公安部5849242-2015 GA/T1152-2014手持式视频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2014-04-282014-10-01公安部5949243-2015 GA1154.1-2014视频图像分析仪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2014-04-182014-08-01公安部6049244-2015 GA1154.2-2014视频图像分析仪第2部分:视频图像摘要技术要求2014-04-182014-08-01公安部6149245-2015 GA 1155-2014安检排爆名词术语2014-04-212014-08-01公安部6249246-2015 GA 1156-2014涉爆现场处置规范2014-04-212014-08-01公安部6349247-2015 GA/T1158-2014激光对射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2014-05-052014-10-01公安部6449248-2015 GA/T1159-2014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录音录像工作规范2014-05-092014-08-01公安部6549249-2015 GA/T1160-2014毒品原植物的DNA提取二氧化硅法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6649250-2015 GA/T1161-2014法庭科学DNA检验鉴定文书内容及格式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6749251-2015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GA/T 383-2002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6849252-2015 GA/T 382-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建设GA/T 382-2002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规范6949253-2015 GA/T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7049254-2015 GA/T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2014-05-092014-05-09公安部7149255-2015 GA/T1168-2014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安全保护通用技术要求2014-06-232014-06-23公安部7249256-2015 GA/T1169-2014警用电子封控设备技术规范2014-06-232014-06-23公安部7349257-2015 GA/T1170-2014移动终端取证检验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449258-2015 GA/T1171-2014芯片相似性比对检验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549259-2015 GA/T1172-2014电子邮件检验技术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649260-2015 GA/T1173-2014即时通信记录检验技术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749261-2015 GA/T1174-2014电子证据数据现场获取通用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849262-2015 GA/T1175-2014软件相似性检验技术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7949263-2015 GA/T1176-2014网页浏览器历史数据取证技术方法2014-07-092014-07-09公安部8049264-2015 GA/T1177-2014信息安全技术第二代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2014-07-242014-09-01公安部8149265-2015 GA/T1178-2014安全防范系统光端机技术要求2014-08-122014-08-12公安部8249266-2015 GA/T 70-2014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042014-08-052014-10-01公安部8349267-2015 GA/T1179-2014安防声纹确认应用算法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2014-08-182014-10-01公安部8449268-2015 GA/T1180-2014出入境证件数字相片技术要求2014-08-182014-08-18公安部8549269-2015 GA/T 645-2014安全防范监控变速球形摄像机GA/T 645-20062014-09-092014-12-01公安部8649270-2015 GA/T1181-2014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程序接口规范2014-09-012014-10-01公安部8749271-2015 GA/T1183-2014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编写要求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8849272-2015 GA/T1184-2014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2014-09-092014-10-01公安部8949273-2015 GA/T1185-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文件编制深度要求2014-09-282014-10-01公安部9049274-2015 GA/T1187-2014法庭科学颅骨面貌复原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技术规范9149275-2015 GA/T1188-2014男性性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9249276-2015 GA/T1189-2014现场白骨化尸体骨骼提取、保存、运输规范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9349277-2015 GA/T1190-2014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行动指南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9449278-2015 GA/T1191-2014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行动指南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9549279-2015 GA/T1192-2014火灾信息报告规定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9649280-2015 GA/T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2014-11-262014-11-27公安部9749281-2015 GA/T1194-2014性侵害案件法医临床学检查指南2014-09-282014-09-29公安部98 49282-GA/T 法庭科学滤2014-2014-公安部2015 1195-2014 光镜型光谱成像方法10-15 10-159949283-2015 GA/T1196-2014法庭科学全波段CCD数码物证照相规范2014-10-242014-10-24公安部10049284-2015 GA/T1197-2014法庭科学人体损伤检验照相规范2014-10-242014-10-24公安部10149285-2015 GA/T1198-2014法庭科学尸体检验照相规范2014-10-242014-10-24公安部10249286-2015 GA/T1199-2014法庭科学视频资料连续性检验鉴定规范2014-10-242014-10-24公安部10349287-2015 GA/T1200-2014法庭科学物证照相配光检验方法2014-10-242014-10-24公安部10449288-2015 GA/T 882-2014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要求GA/T 882-20102014-10-212014-10-21公安部10549289-2015 GA/T 496-20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GA/T 496-20092014-10-242014-12-01公安部用技术条件10649290-2015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2014-10-152014-12-01公安部10749291-2015 GA/T1201-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卫星定位技术取证规范2014-10-242014-12-01公安部10849292-2015 GA/T1202-2014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14-10-242014-12-01公安部10949293-2015 GA/T 720-2014消防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GA/T 720-20072014-11-132014-11-13公安部11049294-2015 GA/T 508-2014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 508-20042014-12-112015-01-01公安部11149295-2015 GA/T1207-2014基于数字影像的机动车特征技术鉴定2014-12-122015-01-01公安部112 49296-GA/T 安全防范高2014-2015-公安部2015 1211-2014 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12-16 04-0111349297-2015 GA/T1208-2014安防虹膜识别应用算法评测方法2014-12-222015-01-01公安部11449298-2015 GA/T1213-2014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 3D数据技术要求2014-12-222015-01-01公安部11549299-2015 GA/T1212-2014安防人脸识别应用防假体攻击测试方法2014-12-222015-01-01公安部11649300-2015 GA/T1215-2014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2014-12-312015-01-01公安部11749301-2015 GA/T2000.1-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部分:治安管理业务分类与代码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1849302-2015 GA/T2000.2-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部分:治安管理信息分类编码规则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1949303-2015 GA/T2000.3-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部分:治安管理信息数据归属单位编码规则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049304-2015 GA/T2000.4-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4部分:治安管理信息交换备案数据包编号GA214.11-2004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149305-2015 GA/T2000.5-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5部分:实有人口管理业务分类与代码GA214.17-2005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249306-2015 GA/T2000.6-公安信息代码第6部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2014 分:实有人口管理信息分类与代码12349307-2015 GA/T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449308-2015 GA/T2000.8-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8部分:实有人口地(住)址登记类型代码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549309-2015 GA/T2000.9-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9部分:居民身份证受理号GA 214.4-2004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649310-2015 GA/T2000.10-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0部分:居民身份证申领原因代码GA 214.5-20042014-09-282014-09-28公安部127 49311-GA/T 公安信息代GA 214.6-2014-2014-公安部2015 2000.11-2014 码第11部分:居民身份证制证类型代码2004 10-31 10-3112849312-2015 GA/T2000.12-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2部分:居民身份证指纹信息注册结果代码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2949313-2015 GA/T2000.13-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3部分:居民身份证指纹信息采集结果代码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049314-2015 GA/T2000.14-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4部分:居民身份证制证信息错误类别代码GA214.10-2004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149315-2015 GA/T2000.15-公安信息代码第15部GA 214.7-2004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2014 分:居民身份证领证方式代码13249316-2015 GA/T2000.16-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6部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GA 214.8-2004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349317-2015 GA/T2000.1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7部分:居民身份证审核结果代码GA 214.9-2004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449318-2015 GA/T2000.18-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8部分: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申领居民身份证申请单位代码编制规则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549319-2015 GA/T2000.19-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19部分:现役军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人和人民武装警察申领居民身份证申请号13649320-2015 GA/T2000.20-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0部分: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申领居民身份证报送单位代码编制规则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749321-2015 GA/T2000.21-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1部分:人口管理死亡原因代码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849322-2015 GA/T2000.22-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2部分:人口迁移(流动)原因代码GA 56.2-1993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3949323-2015 GA/T2000.23-公安信息代码第23部GA214.16-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2014 分:人口迁移(流动)区域范围代码200514049324-2015 GA/T2000.24-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4部分:人口信息变更更正类别代码GA214.13-2004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149325-2015 GA/T2000.25-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5部分:人口管理注销类别代码GA214.18-2005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249326-2015 GA/T2000.26-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6部分:人口信息级别代码GA 324.7-2001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349327-2015 GA/T2000.2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7部分:户口性质分类与代码GA 324.1-2001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4 49328-GA/T 公安信息代2014-2014-公安部2015 2000.28-2014 码第28部分:房屋类别代码10-31 10-3114549329-2015 GA/T2000.29-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29部分:房屋产权性质种类代码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649330-2015 GA/T2000.30-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0部分:房屋用途代码2014-10-312014-10-31公安部14749331-2015 GA/T2000.31-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1部分:房屋承租情况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4849332-2015 GA/T2000.32-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2部分:地址元素分类与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4949333-2015 GA/T2000.33-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3部分:社区、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居(村)委会编码规则15049334-2015 GA/T2000.34-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4部分:出生登记类别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149335-2015 GA/T2000.35-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5部分:居住场所分类与代码GA 56.3-1993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249336-2015 GA/T2000.36-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6部分:兵役状况代码GA 324.5-2001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349337-2015 GA/T2000.3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7部分:血型代码GA 324.6-2001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449338-2015 GA/T2000.38-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38部分:审批结果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5 49339-GA/T 公安信息代2014-2014-公安部2015 2000.39-2014 码第39部分:未落户原因代码11-14 11-1415649340-2015 GA/T2000.40-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40部分:使用状态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749341-2015 GA/T2000.41-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41部分:相片类型代码2014-11-142014-11-14公安部15849342-2015 GA/T2000.42-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42部分:城乡分类代码GA 56.4-19932014-12-312014-12-31公安部15949343-2015 GA/Z1164-2014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表2014-05-232014-05-23公安部16049344-2015 GA/Z 3-2014道路交通管理标准体系表GA/Z 3-20082014-05-292014-05-29公安部16149347-2015 GA/T1008.5-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2013 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5部分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16249348-2015 GA/T1008.6-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6部分:美沙酮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349349-2015 GA/T1008.7-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7部分:安眠酮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449350-2015 GA/T1008.8-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8部分:三唑仑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5 49351-GA/T 常见毒品的2013-2013-公安部2015 1008.9-2013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9部分:艾司唑仑01-16 03-0116649352-2015 GA/T1008.10-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10部分:地西泮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749353-2015 GA/T1008.11-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11部分:溴西泮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849354-2015 GA/T1008.12-2013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第12部分:氯氮卓2013-01-162013-03-01公安部169 49355-CJ/T 472-潜水排污泵CJ/T 2015-2015-住房和城2015 2015 3038-1995 03-04 09-01 乡建设部17049356-2015 CJ/T 473-2015排水管道闭气检验用板式密封管堵CJ/T3021-1993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149357-2015 CJ/T 474-2015城镇供水管理信息系统供水水质指标分类与编码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249358-2015 CJ/T 475-2015微孔曝气器清水氧传质性能测定CJ/T3015.2-1993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349359-2015 CJ/T 476-2015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449360-2015 CJ/T 477-2015超声波燃气表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549361-2015 CJ/T 479-2015燃气燃烧器具实验室技术通则CJ/T3075.1-1998、CJ/T3075.2-1998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649362-2015 JG/T 472-2015钢纤维混凝土JG/T3064-19992015-03-042015-09-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749363-2015 JG/T 466-2015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849364-2015 JG/T 469-2015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949365-2015 JG/T 470-2015菱镁防火门芯板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8049366-2015 JG/T 471-2015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2015-01-202015-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8149367-2015 CH/T1033-20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249368-2015 CH/T1034-2014测绘调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349369-2015 CH/T1035-2014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验收测试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449370-2015 CH/T3012-2014数字表面模型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549371-2015 CH/T3013-2014数字表面模型航天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649372-2015 CH/T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749373-2015 CH/T5004-2014地籍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849374-2015 CH/T6001-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949375-2015 CH/T9022-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 0001:5 0001:10 000数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字表面模型19049376-2015 CH/T9023-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25 000 1:50 0001:100 000数字表面模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9149377-2015 CH/T9024-2014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9249378-2015 CH/T9025-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地形图数据技术规程2014-12-182015-01-0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9349379-2015 WS/T 466-2014消毒专业名词术语2014-08-252015-02-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449380-2015 WS/T 458-2014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2014-09-242015-04-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5 49381-WS/T 467-核和辐射事2014-2015-国家卫生2015 2014 故医学响应程序10-24 04-01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649382-2015 WS/T 455-2014卫生监测与评价名词术语2014-11-152015-04-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749383-2015 WS 457-2014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2014-11-252015-05-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849384-2015 WS/T 104-2014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WS 104-19992014-12-232015-04-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949385-2015 WS/T 475-2015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2015-03-062015-09-0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49386-2015 DB/T 59-2015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烈度仪2015-01-282015-03-01中国地震局20149387-2015 DB/T 60-2015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2015-01-282015-03-01中国地震局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对消防通讯方面的要求

对消防通讯方面的要求

对消防通讯方面的要求对消防通讯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独立性:消防专用通讯应为独立的通讯系统,不得与其他系统合用。

2. 直接呼叫应答:主叫与被叫用户间(或总机值班员与用户间)的通话方式应为直接呼叫应答,中间不应有转接通话。

3. 声、光信号:呼叫信号装置应使用声、光信号。

4. 颜色和安装高度:火警电话用户话机或送受话器的颜色宜采用红色,火警电话机挂墙安装时,底边距地高度为。

5. 供电:消防通信系统的供电装置应选用带蓄电池的电源装置,要求不间断供电。

6. 布线:火警电话布线不应与其他线路同管或同线束布线。

7. 专用电话用户线:消防控制室或集中报警控制器室应装设城市119专用火警电话用户线。

建筑物内消防泵房、通风机房、主要配变电室、电梯机房、区域报警控制器及卤代烷等管网灭火系统应撇作装置处,以及消防值班、保卫办公用房等处均应装设火警专用电话分机。

8. 设备性能:消防通信装备在工作中会面临高温、湿热、非可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恶劣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同时要便于指战员操作“PTT”按键。

需要综合考虑通信装备的防水性、可靠性、抗毁性、体积、功耗、供电、天线、装卸载、现场维修、环境匹配、人性化设计等一系列需求。

9. 抗干扰:实施灭火作战或灾害事故救援时,到场消防救援力量较多、为防止通信装备同频干扰,结合现有技术,近阶段建议选用支持信道间隔的电台,增加可用的消防常规同频点,防止通信干扰,扩大现场战斗通信信道。

同时,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数字单兵移动通信设备,达到以消防车辆(战斗小组)为单元的移动通信联络目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消防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网络通信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孔颉(芜湖市消防救援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安徽省芜湖市241000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当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提出了一种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结合无线通信技术,探讨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低功耗蓝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1前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通过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在报 警区域发出声光信号,为人员疏散逃生、阻止火灾蔓延以及启动自 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我国 发展了近40年,目前普遍应用的系统连接方式是二总线方式,采 用铜芯电缆穿管将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报警控制器以及其他 联动设备连接在一起。

这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于布线的材料费和 人工费约占整体工程费用的40%至70%,在系统施工过程中存在 大量暗敷和电缆井内布线的情况,线路易受潮、腐蚀、老化,在探 测器、报警器发生线路故障时,通常很难找到故障点,后期对系统 的维护保养费时费力。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大量增加探测 器时,传统的总线结构受制于总线和各回路容量限制,可用空余点 位数量有限,如果新增回路,又面临着重新布线的困难,整体系统 的拓展性差。

有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诸多缺陷,己经越来越难 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解决这些问 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网姐结构•路由节点(FFD) • H供协调S (m»O终蠼节点(RF1>)图1:Z ig b ee网络结构网型结构•中继节点(R e la y Node) #节点(Node)星型结构•主设备(M aster) •节点(Node)图2:BLE网络结构2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2. 1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 S N),最早的使用记录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军方,越战中的美军通过在战 场上散布分布式传感器感知战场情况,进行情报分析。

应急部2020年第5号附件《165项消防救援行业标准清单》

应急部2020年第5号附件《165项消防救援行业标准清单》
XF 1131-2014
GA 1131-2014
118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XF 10-2014
GA 10-2014
119
消防搜救犬队建设标准
XF/T 1150-2014
GA/T 1150-2014
120
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
XF 1151-2014
GA 1151-2014
121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设备配备
GA 847-2009
66
灭火器箱
XF 139-2009
GA 139-2009
67
简易式灭火器
XF 86-2009
GA 86-2009
68
合同制消防员制式服装第1部分:命名与术语
XF 856.1-2009
GA 856.1-2009
69
合同制消防员制式服装第2部分:服饰
XF 856.2-2009
GA 856.2-2009
GA/T 968-2011
90
火幕墙训练设施技术要求
XF/T 969-2011
GA/T 969-2011
91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处置行动要则
XF/T 970-2011
GA/T 970-2011
92
消防卫星通信系统第1部分:系统总体要求
XF/T 971.1-2011
GA/T 971.1-2011
93
消防卫星通信系统第2部分:便携式卫星站
GA 703-2007
53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
XF/T 714-2007
GA/T 714-2007
54
消防摩托车
XF 768-2008
GA 768-2008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对消防通信系统的要求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对消防通信系统的要求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对消防通信系统的要求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是针对消防控制室中的通信系统所制定的标准。

消防通信系统在消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负责与外界进行通信联络,还需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反应能力。

下面将对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对消防通信系统的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通信设备的选用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对消防通信系统的要求在通信设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

根据要求,消防通信系统的设备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并具备抗电磁干扰、抗雷击等特点。

此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与其他消防控制设备进行联动。

二、线路布置和安全标识在消防通信系统中,线路布置和安全标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用技术要求GB规定了线路布置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同时要有合理的导线整理方式。

此外,未来材料的选用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安全标识则应明确标明线路的用途和特点,以便于人员操作和维护。

三、电源系统消防通信系统的电源系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根据通用技术要求GB的规定,电源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满足系统的供电需求,并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

此外,电源系统还应具备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功能,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停电等特殊情况。

四、报警装置在消防控制室的通信系统中,报警装置的作用至关重要。

通用技术要求GB对报警装置的要求包括:应能及时准确地向消防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并能自动识别报警信号的来源;同时,报警装置应具有防止误报警的能力,并具备灵敏的启动和响应时间。

五、远程监控与故障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检测是消防通信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通用技术要求GB要求系统应能实现对消防通信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检测,以及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此外,对于设备故障应具备自动报警和远程诊断能力,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影响。

六、系统维护与管理在消防通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中,系统维护与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和操作要求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和操作要求
无线链路站
调度台
Hale Waihona Puke 同频同播系统的功能• 呼叫功能——常规中转对讲; • 管理功能——基站分群管理、基站状态管理、故障报警管理、
录音管理; • 用户管理功能——用户身份管理、用户检测、遥毙/恢复; • 扩展功能——GPS定位、移动视频共网、同播系统综合调度
平台;
目录
➢ 无线通信原理 ➢ 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 防爆基础知识 ➢ 消防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 对讲机日常维护及使用
目录
➢ 无线通信原理 ➢ 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 防爆基础知识 ➢ 消防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 对讲机日常维护及使用
通信原理
• 人类发展从古至今,信息一直都被认为是社会重要的 资源之一。在政治、军事、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信息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通信——信息的交换和传递。 • 信号——信息的载体。 • 电通信——采用“电信号” 承载信息的通信方式。
哪些工作场合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 燃料或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地,如石油石化工厂、油轮货仓 、加油站、烟花爆竹厂、煤矿、煤炭焦化厂、炼油厂,天然气公司等;
• 空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粉尘或纤维的场所,如带有谷物粉尘的谷物 加工场、带有金属粉尘的工厂、煤炭加工厂等;
燃烧和爆炸的条件
• 燃烧剂——氢气,汽油,甲烷等 • 氧化剂——氧气,空气等 • 点燃源——明火,火花,电弧, 高温表面等
通信方式
• 单工通信——指信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 方式,如下图所示。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 无线寻呼等。
•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信息的工作 方式,如图所示。例如普通电话、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采用 的就是全双工通信方式。
•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如图所示。例如无线对讲机、收发报 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和操作要求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和操作要求

消防通信网络的搭建和维护
根据消防救援需要,合理规划消 防通信网络的结构和布局,确保 信息传输的快速、准确和安全。
选用可靠的设备和材料,搭建消 防通信网络,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对消防通信网络进行定期检查和 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消防通信信息的处理和传
消防通信信息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能够为消防救援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消防通信系统的功能
消防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传递、火场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保障消防 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火场信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动,提高灭火救援效 率。
02
消防通
01
利用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灵活、便
捷、无需布线等优点,在消防通信中应用广泛。
现代消防通信技术已经向信息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如利用无人机、智能 传感器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火场信息 采集和传递。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消防部门 开始使用无线电设备进行火场通信, 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消防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防通信系统的组成
消防通信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 系统、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和操作要 求
• 消防通信概述 • 消防通信应用技术 • 消防通信操作要求 • 消防通信应用案例 • 未来消防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

01
消防通信概述
消防通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消防通信的定义
消防通信是指消防人员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协调行动的方 式,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手段。
01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消防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更 全面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和预 测。

火场通信的基本要求

火场通信的基本要求

火场通信的基本要求火场通信是指在灭火、救援和救治等火灾现场工作中,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指挥、协调和联络的一种通信方式。

在火场通信中,由于火场环境的恶劣和特殊性,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需要满足。

首先,火场通信需要具备高可靠性。

火场环境往往复杂且危险,有火势蔓延快、烟雾浓密、建筑物倒塌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火场通信中,需要使用可靠的通信设备和技术,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由于通信中断而导致的信息传递延误或失误,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火场通信需要具备较大的覆盖范围和扩展能力。

火场常常是庞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需要在其中实现各个作战点的联络和指挥。

因此,通信设备需要具备较大的覆盖范围,能够实现长距离的通信。

另外,为了适应火场环境的变化和应对突发情况,通信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能够灵活地组网和组建通信网络,以满足实际救援的需要。

第三,火场通信需要具备快速高效的通话功能。

火场是一个高度应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各个救援人员需要迅速准确地交流信息,及时进行指挥和决策。

因此,通信设备需要具备快速高效的通话功能,能够实现快速的联络和对讲,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火场变化的要求。

第四,火场通信需要具备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火场通常伴随着高温、大面积烟雾等干扰源,会对通信设备造成较大的干扰。

因此,通信设备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干扰源对通信信号的影响,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第五,火场通信需要具备机动性和便携性。

火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救援人员需要随时随地进行通信,为火场指挥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支持。

因此,通信设备需要具备机动性和便携性,能够方便携带和操作,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在火场中自如地进行通信。

最后,火场通信需要配备适用的通信系统和设备。

为了满足火场通信的特殊需求,需要使用专用的通信系统和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度防水、防尘、防震和防爆等特性,以适应火场的恶劣环境。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5T07:59:27.87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王建忠[导读] 近几年我国火灾事故的发生比较频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京通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102220摘要:近几年我国火灾事故的发生比较频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对火灾事故的发生地点进行及时的定位,避免事故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在进行火灾事故预防时,研发出了更加先进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项系统是在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问题,系统可以及时的发出预警信息,消防人员能够快速的参与救援工作,避免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

本文就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用;分析探讨在我国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型的技术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将无线通信技术,运用到火灾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可以建立更加先进的自动报警系统。

在对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系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火灾事故问题进行预测,还可以提高救援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

在进行系统应用时,可以对火灾事故进行预测。

一旦发生事故问题,可以及时的通知消防机关,节约了救援时间,减少了财产的损失[1]。

一、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将无线通信技术运用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是利用无线探测仪器,进行区域内的探索。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的发出信号,通知消防机关。

并且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使得消防人员能够及时的到达现场,参与救援工作,系统的装置主要由发射器和火灾探测仪器组成,探测仪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出相应的信号。

一旦接收到火灾信号,可以返回系统,发出相应的警示信息。

因为相关信息是通过信号探测取得的,系统内部活动主要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的电波,不会受到区域的限制,也不会受到线路运行情况的影响[2]。

火灾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提高现场救援效率

火灾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提高现场救援效率

火灾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提高现场救援效率在火灾救援行动中,时间和信息的传递性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火灾现场救援中,以提高救援效率。

本文将探讨火灾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并分析其对现场救援效率的提升。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火灾频发成为对城市安全的严峻挑战。

在火灾爆发时,迅速传递信息、协调行动成为确保现场救援效率的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在火灾中常常受到限制,并不能满足迅速的信息传递需求。

因此,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火灾现场救援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火灾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1. 网络通信技术火灾救援行动中,快速、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的信息更新,为指挥中心和救援人员之间建立起高效、稳定的通信渠道。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可以在火灾现场快速部署,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温湿度、烟雾等等。

这些无线传感器可以与救援指挥中心进行即时数据交互,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救援人员快速了解火势发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无线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实时了解火情,提供火灾现场的视觉信息。

无线摄像头可以安装在重要区域,将火灾现场的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救援人员可以远程观察火情,及时调整救援策略。

4. 短信和语音通信技术在火灾现场,使用短信和语音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十分便捷。

通过无线手机网络,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向指挥中心或其他救援人员发送紧急求助信息,以便获取更多资源和支持。

三、无线通信技术对现场救援效率的提升1. 实时数据传输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加速救援指挥决策的速度。

救援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的数据,准确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做出及时调度和指挥,提高救援效率。

2. 救援人员协同作战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救援人员之间的即时沟通和协同作战。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

通讯稿(消防)标题:通讯稿(消防)引言概述:消防通讯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警报、求助和指挥调度信息,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在消防工作中,通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火灾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通讯设备、通讯网络、通讯流程、通讯人员和通讯应急预案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消防通讯的相关内容。

一、通讯设备1.1 消防电话:设置在各个楼层、走廊和重要场所,便于人员发现火灾情况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1.2 对讲机:供消防人员之间进行实时通讯,协调救援行动。

1.3 紧急按钮:设置在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可立即触发报警信号。

二、通讯网络2.1 有线网络:建立消防通讯中心,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各个消防设备,实现信息快速传递。

2.2 无线网络: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消防人员在移动中的通讯需求。

2.3 互联网:建立互联网应急通讯平台,实现消防部门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共享。

三、通讯流程3.1 报警流程:明确火灾报警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报警信息准确、及时传达。

3.2 指挥调度流程:建立消防指挥中心,明确指挥调度流程,提高救援效率。

3.3 信息传递流程:建立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各个环节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四、通讯人员4.1 消防通讯员:负责接听报警电话、调度指挥救援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

4.2 消防指挥员:负责指挥火灾救援行动,协调各方力量,需要具备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

4.3 通讯技术人员:负责维护通讯设备、网络系统,确保通讯畅通。

五、通讯应急预案5.1 制定通讯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通讯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人。

5.2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通讯应急演练,检验通讯设备和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5.3 不断完善: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通讯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结语:消防通讯是消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火灾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行业标准《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发布实施

行业标准《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发布实施

行业标准《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发布实施佚名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4()5
【摘要】《火灾报警系统无线通信功能通用要求》行业标准于2014年4月16日经公安部批准发布。

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编号为GA1151—2014,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总页数】1页(P24-24)
【关键词】无线通信功能;火灾报警系统;行业标准;通用;强制性标准;公安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92
【相关文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国家标准发布 [J], 齐晓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国家标准发布2010年2月正式实施 [J], 林夏
3.国家认监委发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产品认证要求公告 [J],
4.《电视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通用要求》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J],
5.关于发布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等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公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13.220.20C 81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XXXXX—20XX火灾报警系统中无线通信功能的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fire alarm system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1)4 试验 (4)5 检验规则 (11)6 标志 (11)前言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第6章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探测与报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城优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程、刘长安、宋立巍、李小白、刘作利、赵宇、张斌斌、郭金龙、魏斌、钱世锷。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火灾报警系统中无线通信功能的通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无线通信功能和无线通信模块的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由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它环境中安装的由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除特殊技术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GB 12978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GB 16838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2001,IDT)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3:2002,IDT)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2001,IDT)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9:2001,IDT)GB 23757 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3 要求3.1 总则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以下简称模块)应首先满足本章要求,然后按第4章规定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

3.2 通用要求3.2.1 模块的无线通信功能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关于无线电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

3.2.2 模块应有相应的中文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 9969要求并与产品的性能一致。

3.2.3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内各设备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23757的要求,其主要部件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定型产品。

3.3 通信指示报警功能3.3.1 模块应设绿色无线通信工作状态指示灯,在正常通信条件下,该指示灯应点亮(该指示灯可与设备完成其他功能的指示灯共用,但应有区别)。

3.3.2 模块应设黄色通信故障状态指示灯,在通信故障条件下,模块应能在100s内发出与运行和报警状态有明显区别的光指示信号,具有音响器件的模块应发出故障声信号。

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发生故障时,应能重新启动;光信号应保持到模块被复位或故障被消除。

3.4 发射功率模块的发射功率应不大于标志上标明的发射功率。

3.5 最大通信距离3.5.1 模块在其标称的最大通信距离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3.5.2 模块被关闭后,与其配接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发出通信故障信号。

3.6 运行稳定性3.6.1 模块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连续运行21d内,不应发出故障信号。

3.6.2 模块被关闭后,与其配接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发出通信故障信号。

3.7 电磁兼容性模块应能适应表1规定条件下的各项试验,并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模块保持正常通信状态;b)模块被关闭后,与其配接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发出通信故障信号。

表1 电磁兼容性试验条件3.8 气候环境耐受性模块应能耐受住表2所规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各项试验,并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模块保持正常通信状态;b)模块被关闭后,与其配接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发出通信故障报警信号。

表2 气候环境条件3.9 机械环境耐受性模块应能耐受住表3所规定的机械条件下的各项试验,并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模块保持正常通信状态;b)模块被关闭后,与其配接的火灾报警系统应发出通信故障信号。

表3 机械环境条件4 试验4.1 总则4.1.1 试验的大气条件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 ℃~35 ℃;——湿度:25% RH~75% RH;——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4.1.2 容差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5%;环境条件参数偏差应符合GB 16838要求。

4.1.3 试验的正常监视状态若试验方法要求模块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应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其它模块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注:模块的检验报告应注明试验期间试样配接设备的型号、制造商等内容。

4.1.4 试验样品试样为模块2台,试样应在试验前予以编号。

具有多点通信功能时,制造商还应按其使用的最大数量提供试验模块。

4.1.5 试验前检查试样在试验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主要部件检查和防护性能检查,符合下述要求时方可进行试验。

a)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齐全,使用说明书满足相关要求;b)试样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c)紧固部位无松动;d)主要部(器)件性能应符合4.3的要求。

4.1.6 试验程序模块应按表4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

表4 试验程序4.2 通信指示报警功能试验按制造商规定的最大负载要求,将试样与配接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下,观察并记录试样通信指示状态;关闭与试样通信的设备,观察并记录试样通信指示状态;如果试样有故障声指示信号,检查并记录试样的手动消音功能和故障声信号再启动功能;复位试样,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4.3 发射功率试验将发射功率测量仪连接到模块上,测量其发射功率。

4.4 最大通信距离试验在无障碍场地上,按照试样标志上标明的最大通信距离摆放试样和与试样通信的模块,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放置4 h后关闭与试样配接的模块,观察并记录试样通信状态。

4.5 运行稳定性试验4.5.1 按制造商规定的正常使用安装条件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如试样可与多个模块连接,则与试样连接的模块数量应取制造商规定的最大数值(对按回路划分连接的试样,则将其中一个回路按制造商规定的最大数量连接模块)。

4.5.2 通电运行21 d。

4.5.3 关闭与试样配接的模块,观察并记录试样的通信状态。

4.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6.1 试验步骤按GB/T 17626.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4.6.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 17626.2的规定。

4.7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4.7.1 试验步骤按GB/T 17626.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试验,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4.7.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3的规定。

4.8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4.8.1 试验步骤4.8.1.1 将试样按GB/T 17626.8中规定进行试验配置,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0 min。

4.8.1.2 按GB/T 17626.8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100 A/m的工频磁场干扰试验。

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4.8.1.3 关闭与试样配接的模块,观察并记录试样的通信状态。

4.8.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 17626.8的规定。

4.9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4.9.1 试验步骤4.9.1.1 将试样按GB/T 17626.9中规定进行试验配置,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0 min。

4.9.1.2 按GB/T 17626.9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1000 A/m的磁场干扰试验,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4.9.1.3 关闭与试样配接的模块,观察并记录试样的通信状态。

4.9.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 T17626.9的规定。

4.10 低温(运行)试验4.10.1 试验步骤4.10.1.1 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 h~4 h,然后按正常监视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

4.10.1.2 调节试验箱温度,使其在20 ℃±2 ℃温度下保持30 min±5 min,然后,以不大于1 ℃/min的速率降温至0 ℃±3 ℃。

4.10.1.3 在0 ℃±3 ℃温度下,保持16 h后,按4.2的要求进行功能试验。

4.10.1.4 调节试验箱温度,使其以不大于1 ℃/min的速率升温至20 ℃±2 ℃,并保持30 min±5 min。

4.10.1.5 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1 h~2 h后,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4.2的要求进行功能试验。

4.10.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的规定。

4.11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4.11.1 试验步骤4.11.1.1 试验前,将试样在正常大气的件下放置2 h~4 h。

然后按正常监视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4.11.1.2 调节试验箱,使温度为40 ℃±2 ℃,相对湿度90%~95%(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4 d后,按4.2的要求进行功能试验。

4.11.1.3 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1 h~2 h后,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4.2的要求进行功能试验。

4.11.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的规定。

4.12 恒定湿热(耐久)试验4.12.1 试验步骤4.12.1.1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将试样置于试验箱内。

4.12.1.2 调节试验箱,使温度为40℃±2℃,相对湿度90%~95%(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21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