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香事用具:匙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香事用具:匙箸

作者:吴清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10期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传统的香文化也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尚书·酒诰》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宋代丁晋公《天香传》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享,首惟馨之荐。”香的使用与上古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

香事用具之滥觞

《尚书·酒诰》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上古祭天之礼为“禋、柴、燎”《礼纪·郊特牲第十一》载:“天子适四方,先柴”。许慎《说文》释曰:“柴,以供郊庙及百祀之薪燎”。段玉裁注云:“燎柴祭天”。故上古之禋祭礼以焚烧带有香味之草木为之。

上古之柴、禋、燎祭皆在空地或祭台上燔焚带有香味的草木类,一般焚烧量较大,以堆置焚烧为主,故用香工具可能比较粗放随意,先秦的典籍中并无明确记载,目前考古发掘亦未发现上古的香工具。

上海市青浦福泉山高台于距今5300~4200年的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了目前为止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陶质竹节带盖熏炉。此类炉具开启了后世炉具样式的先河,在使用中可能存在有与之配套的用香工具,但在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

西汉汉武帝拓南疆通西域后,大量的域外香料进入中土。沉香、檀香、熏陆、安息香、龙脑、丁香、苏合香等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的香料渐渐成为汉代香事用香料的主体。印度及阿拉伯地区的和合香料制成末香、香丸、香饼等,以炉中埋炭烧香的方式取代了西汉早期以前的直接将草木类香料切碎置于炉中焚烧的散烧方式。炉具亦由战国至西汉初期,炉体较浅、扁平状、出烟孔较大的豆式炉,演变为炉体较深、岀烟孔较细小的博山炉。由于焚香方式的改变,此一时期焚香必须使用夹炭火的香箸及铲灰压灰的香匙,故早期的香事用具应当是直接将食具中的筷箸汤匙用于香事中,在使用中再逐渐改善,将汤匙的凹形匙改变为扁平的铲形等,而名称亦延续了食具的原名。因此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初年当为后世传统香事工具之滥觞。

中华传统的香事用香工具为香匙与香筯(筯即箸,俗称筷子,在香事工具中亦称为香火筯)因须夹烧红的炭团故皆以耐火的金属材质制作。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行路难二首》中有:“博山炉暖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金炉香炭变成灰。”之句,诗中描写了南朝香事中使用的香材为多种香料和合的“百和香”,并且使用专门的香炭来熏焚。可知南北朝时用香方式已与唐宋以来几乎是一样的,故香事工具最晚于东汉晚期至南北朝时期已经定型普及了。因焚烧树脂类和香,则必须用香箸和香匙这两件香工具来夹炭理灰。

宋代陈敬《陈氏香谱》卷三香品器条谓:“香匙,平灰置火则必用圆者,分香抄末则必用锐者。香筯,和香取香总宜用筯。”而存放香匙箸的器物为香瓶,又称香壶或匙箸瓶。通常为铜或陶瓷质地,器形以小口细颈大腹、下重不扑之小瓶为主。《陈氏香谱》云:“香壶,或范金,或埏为之,用盛匙箸。”

现今能见到的较早的香事用香匙香箸工具为:

洛阳龙门唐永泰元年神会墓出土的铜香匙箸;

陕西法门寺唐代咸通十年佛塔地宫出土的,唐代纯银鎏金香匙香箸;

陕西蓝田北宋熙宁七年至政和七年吕氏家族墓出土的铜鎏金香匙香箸;

沈阳新民辽滨塔塔宫出土的铜香匙香箸;

福州茶园山南宋晚期许峻墓出土的银香匙香箸;

韩国新安郡海域元代沉船出水錾花铜香匙香箸。

香箸香匙之工艺、材质

明清两代的香事工具在外形上与唐宋以来的香具相差不大,皆为筷子状香箸,及长柄香匙二件一套,因为香炉以圆形居多,故香匙铲部的形状大都为圆形,亦有少量方形及多边形、花形或倭角形的,香匙压灰面以平素无纹居多,另一面部分有凿刻各类纹饰或鎏金、错金银、金银镶嵌等工艺,长度通常比成套香箸略短一些。香箸以铜质为多,明洪武帝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在其所著《焚香七要》中谓:“匙箸惟南都白铜制者适用制佳”。又晚明做过青浦令的屠隆《考槃余事》卷三香笺篇匙筯条云:“匙筯,云间胡文明制者佳,南都白铜者亦适用,金玉者似不堪用。”则明代香事用匙箸除了以南京所产白銅材质的为好外,松江府金铜艺匠胡文明则为制作香事匙箸的名家,明代万历年间《云间杂志》卷中载:“郡西有胡文明者,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类,极精,价亦甚高,誓不传他姓,时礼帖称胡炉,后亦珍之。”同条亦见于《娄县志》中。可知胡文明是晚明时期非常有名的制作金铜礼器及香炉具的专家,其所制作的金铜艺术品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亦成为松江府的名物。但在晚明时期对香事中匙箸材质及工艺的

喜好也有不同的见解,明代晚期官武英殿中书舍人苏州名士文震亨《长物志》卷七器具条谓:

“匙筯,紫铜者佳,云间胡文明及南都白铜者亦可用;忌用金银,及长大填花诸式。”这种对器物材质及式样工艺的偏好反应了一些晩明江南文人阶层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取向。

从目前所见的传世及出土明代香事匙箸来看香匙与香箸的材质及工艺亦是非常丰富的,有金、银、铜、铁、锡、铜鎏金、银鎏金、错金银、玉镶金银、金属雕刻、掐丝珐琅、金属胎画珐琅、金属髹漆彩绘、竹木镶金属、象牙镶金属等多种工艺,香箸基本上皆以上粗下渐细的圆柱体为主,亦有如常见筷子中的上方下圆的以及上椭圆下圆、上棱形下圆、通体椭圆、通体方形等,亦有在香箸顶端或箸身雕刻几何形状及各种花纹的。香箸的长度与炉子的大小必须相适应,绝大部分古代香箸长度在15厘米左右至25厘米左右之间。

近现代考古发掘中明代墓葬出土香匙、香箸较多,如湖北钟祥市明初梁庄王墓出土了两套铜香匙、香箸及放置工具的香瓶,北京十三陵明代万历皇帝墓出土了一套纯金香匙、香箸和香瓶。上海宝山明代成化年间李氏墓出土锡香匙箸、香瓶。

宫廷香事档案

明清两代存世的香事工具尚多,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数量较多的宫廷旧藏,数量应该在数百套以上,材质及工艺种类亦多。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编号为:留平58279、留平58321、留平58246等皆是炉瓶盒、香箸、香匙成套的。平时展览的亦有乾隆年制各种材质的成套炉瓶三事,香瓶中插放着掐丝珐琅、铜鎏金、纯银的香匙香箸。这些宫廷中的香事用具既有前朝留下的古物又有许多由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制作的。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相关档案中可以查到许多与制作香事器具相关的记载。

清代养心殿造办处雍正乾隆朝部分香匙香箸档案辑铜镀金匙箸一份。传旨:交造办处有用处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