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6年级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6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75d276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6年级第一篇: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6年级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2年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前置性作业:1、动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动手:制作字卡(正面字音、字形,背面组词),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3、动脑:想想记生字的方法,教师设计能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交流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古诗;名言警句;谚语;在课外识记的生字、词;展示图画。
二、导入新课:三、学生在小组中读文交流,识字交流。
四、学生班级展示。
(1、读文。
2、识字交流:主要交流难读的字音,难记的字形及识字方法。
)五、巩固识字。
(以游戏形式展示)六、送字回文,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一、课前两分钟:二、复习巩固字词导入(学生活动)。
三、小组练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
)四、学生在全班展示。
1、学生交流对统领全文问题的感悟。
2、展示朗读,教师适时点拨,读出感情。
五、质疑和拓展。
(质疑以生字提出问题为主。
拓展:进行语言训练、想象训练。
)六、书写生字。
(学生自主交流写字的方法)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4-6年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前置性作业:1、动口: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2、动手:搜集并内化资料。
3、动脑:思考统领全文的问题(要求学生的批注不少于50字),质疑问难。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等)。
二、导入新课。
三、检测整体感知情况(主要检测小组成员熟读情况,对生字、词的理解,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四、小组讨论。
1、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2、质疑问题的理解。
(小组内理解不了的问题,在班级展示时提出。
)五、班级展示及教师点拨。
1、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2、教师点拨(教案中一定要预设点拨的内容及方法,包括:难解问题;学习方法;资料的补充。
)第二课时一、课前两分钟(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等)。
二、全班继续交流展示。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daaf4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e.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
生本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思维活动为主线,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包括生本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等方面。
一、生本教学模式的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生活为素材。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为素材,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兴趣。
3.以实践为基础。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和创造力发展。
4.以任务为导向。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以评价为促动。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以评价为促动,通过及时、准确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素养。
二、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内容、作文内容和现实生活内容。
课文内容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体会和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作文内容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模仿、仿写、创新等方式进行作文练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表达能力;现实生活内容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来源和素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等方式积累生活经验,以此为创作的原材料。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010a6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d.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是指通过使用生本,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学生的作文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进行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生本是学生记录作文的工具,学生用生本记录自己的作文想法、经验和心得。
在教学中,教师会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记录在生本上。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意识。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注重练习和反馈。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会认真批改并写上评语,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也会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从他人的作文中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反馈,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的生本都是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教师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展示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教师也会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和应用。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活动,更是一种实践和应用的过程。
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材料和经验,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实践和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四二生本教育范文
![一四二生本教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040487b0717fd5370cdc25.png)
“一四二”生本课堂模式介绍要让孩子童年快乐,那占了孩子童年大多时光的学校生活,占了学校生活大多时光的课堂,就应该让孩子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只有快乐的课堂才能带来童年的幸福,快乐的课堂还能让孩子毕业后带走浓浓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
怎样让孩子课堂学习是快乐的?怎样让孩子享有学习兴趣和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重庆九龙坡实验二小在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的指导下,经过四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自己特色的“一四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一、“一四二”生本课堂理念“一”:一个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四”:课堂教学四个环节——个体先学、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和总结提升:“二”:学与教双边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帮学。
“生本教育”的主张就是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差异发展,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生本教育”还是以生命为本的,是把“人”当做“人”的教育,相信孩子有学习的潜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让孩子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
“生本教育”是以生动为本的,教育教学是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是有兴趣的。
“生本教育”是以生长为本的,承认学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老师帮助学生立一个“根”,然后让其尽情成长。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领下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一起天天向上。
我们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学校。
一起是指:共同发展,形成合力。
天天向上是指:“我们”的生命每天获得成长并享受成长。
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发学生内在的生命动力,让其自主、积极、合作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学、合作、表达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其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用学科之美感染学生,用人性之美打动学生,用思维之美鼓舞学生,促进教师和谐发展,创造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新型现代学校。
生本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467657804d2b160b4ec072.png)
生本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生本教育的特点1、生本教育突出学生。
它规定每堂课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生本教育突出学习。
它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学习准备;(2)上课时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4)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二、语文生本课堂的“四步”教学模式(一)、自读自疑自读自疑,就是学生领受老师布置的前置任务后,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的问题。
对文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句和不理解的思想内容,要一一圈点出来。
(二)、筛选问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前置任务的基础上,会提出五化八门的甚至是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师要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于求异,创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三)、质疑问答1、小组内交流,互问互答在学生“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小组内开始就“自疑”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彼此提问,相互解答。
这是一个学生自觉的互动合作过程。
它以“自读自疑”为基础,又对自读自疑起着强化补充深化的作用。
对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内容,教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发挥组织作用,以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种在“自读自疑”基础上的“互问互答”,是学生彼此之间根据阅读的感受和疑问进行的自觉的无遮拦的问答,它是一种真实、有效的的问答,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向全班提问。
2、全班合作交流,提问解答小组成员经过“互问互答”之后,仍存有未解决的问题,便放在全班范围内公开提问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先激发学生来解答;对学生实在跳起来也摘不到的果子,再搭建梯子,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直到到学生弄懂为止。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cc5a9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7.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小学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本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进行概述。
一、生本教学的基本概念生本教学指的是以学生的生活为素材,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作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
生本教学分为生活本和习作本两种,可以分别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进行教学。
二、生本教学的特点1、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本教学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选材、自主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思维水平。
2、注重实践应用生本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语文素养。
通过生活实践和习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3、注重文化价值生本教学强调文化价值,融入社会现实和时代氛围,让学生感性认识世界和文化,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意识。
4、注重动态反馈生本教学注重动态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写作缺陷和错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1、生活本或习作本。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本子,交给学生进行记录和习作。
2、课前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话题,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3、主体习作。
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5、课后成果展示。
通过海报、口头报告等形式展示学生的习作成果,促进学生自信心和创造性思维。
四、生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设计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结构,制定生本教学的教学方案。
2、实施生活观察。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发现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和珍贵经验,并加以记录。
3、开展习作练习。
根据学生记录的素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习作练习和互相批改。
4、进行反馈和评估。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分析、批改和反馈,并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生本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生本教学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批判思维。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77d05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8.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生活为内容的作文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获取素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1. 实用性强。
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使学生能够直接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2. 主题多样化。
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使他们的创作更加生动有趣。
3. 综合性强。
通过作文生本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其他语文能力,如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
4. 引导性强。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切入点和思路。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入。
教师通过一些引入性的活动,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 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环境和人物,帮助学生获取素材和思考问题。
3. 分析。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4. 创作。
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创作,包括作文的构思和组织写作。
5. 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作品,可以互相赏析,也可以相互改正,互相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6. 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交流式教学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5901b82a0116c175f0e485c.png)
“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主要内涵“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主要内涵包括:一种理念、二个变革、三个核心、四案并举、课堂四要素、四种形态、五项原则。
一种理念是指“生本·自主”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乃至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都以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自主”体现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环境、策略等方面自主确定、自主选择、自主调整……总之,培养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个变革是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理念的落地。
高效课堂中,6至8个学生组成一个高效学习小组,将气质不同、能力差异、特长有别、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科学搭配在一起组成学校最小的行政单位“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成长中承担具体的职责,共同合力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高效学习小组,都建立了包括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
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对学、群学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高效学习小组完成“对学”和“群学”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的任务即小组长收集的共性问题打破小组界限共同请教老师。
小组内因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结对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
“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力争通过“群学”解决。
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拓展生成新知。
这里的“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中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展示”与“对抗质疑”则是彰显新课标中主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途径,是学生个人或团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显性升华。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b3ba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e.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是一种以作文生本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
它主要通过让学生
长期坚持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下面是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写作。
学生每天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
惯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写日记、写读书
感想、写周记等,多角度、多形式地展开写作,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周互评作文。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促进他们
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要求孩子们在作文中注重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
生可以用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观点,通过写作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思路。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78f963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一、讨论式教学模式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一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识──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知识──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可以这样设计:(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方法。
2.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
学习内容是:加法的意义及加法的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方法是:自学教材,初步尝试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或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二)初学新知识。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选定练习题,进行初步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掌握新知识。
1.小组讨论,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班内讨论解决。
3.教师帮助解决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有关的定义是: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016806a783e0912a2162a48.png)
生本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简介曙光小学贾云燕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个突出”、“三个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三读自学、以法导学、小组合作、突破难点)四个突出: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个转变: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程:三读自学——以法导学——小组合作——突破难点(一)三读自学所谓三读自学,就是课前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保证人人可做,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
(二)以法导学以法导学就是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方法启迪,指导有清清爽爽的线。
这课我设计的一条线是“自读读大意、概括明脉络、合作思答案、动脑动口说”,它不但串起了整堂课,而且言简意赅地告诉了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
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突破难点就是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的感知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ed0016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8.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在中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为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界开始探索新的生本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做一个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教育模式。
二、基本概念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作文为主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生本,指的是以学生的作文为主要内容,来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三、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为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获取。
2.以作文为主线,其他科目为辅助。
小学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该以作文为主线,其他科目的内容则作为辅助。
3.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语文作文是需要不断积累和机械训练的,因此学生应该多读、多写,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4.注重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引导和教育。
四、基本步骤1、了解学生作文情况。
教师应该以学生作文为主要内容,通过检查、批改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写作的情况,同时也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分析学生作文问题。
教师应该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3、开展针对性辅导。
根据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
4、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学生作品,并给予反馈和提高建议,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应用效果1、提高学生编写作文的兴趣。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别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生本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作文为主要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不断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生本教育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五步”自主学习法
![生本教育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五步”自主学习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9ffea7d1f34693daef3e7b.png)
“ 五步 ”自主学习法
四 川省 乐山 市沐 川县 第二 实验 小学 张 琳
生本 理念 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犹如一夜春风, 把机遇带给 了我们, 同时 , 也将压力与挑战摆在了每个教师的面前,旧有的教育观念要突破,甚至过去那 些引以为荣的老经验也难以登上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船。为此,我在课堂教 学改革的浪潮中上下求索。时隔三年, “ 五步” 自主学习法这朵奇葩在 自己的 精心浇灌中越来越艳 。我坚持 “ 让孩子们的童年更精彩 !”这一理念,组织孩 子开展学习活动。即让所有的孩子带着童真、携着梦想,在教师无痕的支持和 帮助下,采用 “ 五步” 自主学 习法 ,轻松 、愉快地学习、成长。 “ 五步”自主学习法 的含义 “ 五步 ” 自主学习法指在教 学条件下学 习主体 自觉确定 学习 目标、认真 进行 自我学习或与 同伴互助 ,将学 习成果与他人分享 ,正确评价学习结果并能 做出 自我总结的过程和能力,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即课堂 4 5分钟包括 五个层次:定向—— 自学—— 展示— —检测—— 升华。 二、 “ 五步”自主学习法的要求
一
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 新知识,为课堂学 习打下一定 的基础 , 使课 堂教学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4 、能够 让学生学 习更 多的课 外知识 内容 ,拓 展
视 野 , 增 长 知识 ;
通过近几年 的实践证明 :教师必 须在课前认真钻研 教材,对教学 目标 、
重难点和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 的前 置性作业 ,以保
证教学 目标的最 终落 实 如何落实前置性作业 的检查 l 、老师在布 置完前 置作业 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 堂上尽可能提供机 会让学 生展示作业成果 ,让他们 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 所用 2 、对认真 完成的 个人和 小组要及时给予表扬 和鼓励。3 、检查 的方法可 以先在 小组内交流,形 成小组的意见,每 个小组选 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 二 )课堂上的 自学 教师要转 变观念、相信 学生、大胆放手,引导 学生参与学 习过程 ,主动 获取知识 ,凡是学生能学懂的知识坚决不讲。课堂上的 自主学习一般放在小组 合作学 习或全班 交流之前。都说 “ 没有独立思考 的讨论如无源 之水”, 离开学 生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一定深度 的 ,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第三步 :展示 小组 交流之后,各个 小组要对 自己的讨论 学习成果在全班 进行展示 。一 是对 小组交流 中已经 学会 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 ,二是解决小组 学习中存在 的 分歧 、疑 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 需要 强调的是生本课 堂既强调学 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 的 指导作用 。在全班交流 时,教师要指 导学 生读 出自己的思考,说 出自己的感悟, 表达 自己的见解 。所 以,这一环节少不了老师 的引领作用 。 第 四步:检测 在 理论上 ,检测是 学习过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 ,没有很好 的检测就没有 高 效的学习。在这里,我们探 究的是语文教 学中的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是语 文课 堂中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 单一检测和 综合检 测两大类。单一检测是针对一项知识或技能,比如字词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 加 以操练,以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 目的。而综合检测是针对学习 目标,采取一 定策略组织的问题 的组合 。比如语段分析及检测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 的把握 。 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课前精心设计,确定最基本最重要的为检测 内容 ,并计算检测 的时间, 坚决避免随意性 ,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 ,保证让学生在 课堂上 完成检测作业 。2 、检测的方式要 多样、实效, 以保证检 测的高效 。如 自测 法,同桌互查法 ,小组 内相互检测、批 阅,小 组之间开展竞争 等。3 、教 师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及 时矫 正调控 ,使得教与学同步。 第五步 :升华 语文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 生活,生活的需要应 成为提高学生 语文 素养的主 要目 标 ;同样 ,语文学 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 ,生活是语文学 习的源头活水 , 不 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 ,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美 国的一位教育家 指出: “ 课堂的外延 与课外的外延相 等。以课堂学 习 为核心,能动地 向学生的学校 生活、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 自 然 延伸和拓展 ,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 、有力、有效的结合, 取得语 文教学 的整体效益 。”由此可见,课 堂教学中的升华拓展尤为重要 。 那 么,语文教学应该在什么时候升华拓展呢 ? 在品词学句处升华拓展; 在问题生成 处升华拓展;在情 境迁移中升华拓 展;在文本 空白处升华拓 展;在 发掘主旨处升华拓展 。 任 何教学 内容 都只是个 “ 例子 ”,语 文老师要善 于解读,敢于超越 ,既 要基于文本,又要注意旁逸斜出,由此及彼地 拓展开去,充分利用 上相 关的教 学资源,使课堂教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c0fb9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b.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一种
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老师布置作业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
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享受到了愉悦的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素材,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感悟为作文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现象,学会思考、表达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素材、撰写作文、互相评价、修正作品,全面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采用人文关怀和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评价,不仅评价学生
作品的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还注重理解并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鼓励学生在作品中
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又能获得他人的认
可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
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学生在学习中也不再是被动接
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
相信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4f01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4.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指借助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实践,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选材、策划、写作和修订。
选材阶段是指教师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优秀作文的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策划阶段是指学生在选定写作主题后,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思维导图、大纲等策划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列写作要点和思路,构思文章的框架和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合理组织素材。
写作阶段是指学生根据策划的思路和要点,进行文章的书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或者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进行展开叙述、描写人物或事物等,以及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修订阶段是指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查和修改。
学生可以检查文章的结构、语法和用词是否准确,是否达到了表达的目的等。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初稿,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文章的质量。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经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素材,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该模式注重引导和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该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查和修订能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改,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准确性。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44ae9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a.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进行概述。
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通过生动、实践性强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了作文的基本概念、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题材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话题,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导入与铺垫、案例分析与模仿、创新与巩固。
1. 导入与铺垫阶段:教师会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出某一主题的话题,例如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一个人物等,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案例分析与模仿阶段: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分析这些作文的结构、用词等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这些范例进行写作。
3. 创新与巩固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能力进行创作。
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
四、教学特点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践性强: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写作活动和案例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
2. 渐进性: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写作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协作性:教师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通过互相检查和修改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
4. 个性化: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写作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五、教学评价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的评价主要以实际作文为主,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3415e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c.png)
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学模式概述
一、生本教学模式的概念
生本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个性特点、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创设情境、感悟新知、实践运用、评鉴反思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二、生本教学模式的特点
1.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
生本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和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等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规律。
生本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强调实践应用和情境创设。
生本教学模式注重通过实践应用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感悟语文知识的价值,提高语文素养。
三、生本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
生本教学模式包括情景感悟、实践运用、评鉴反思等环节。
1.情景感悟。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在情景感悟中理解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文情感和语文意识。
2.实践运用。
教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评鉴反思。
教师通过评鉴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评鉴和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2ecb618e87101f69e3195cd.png)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校学生基本情况:一至六年级每班人数120左右,其中主要以本地正式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意人子女为主,家庭条件和家教情况较复杂,同班学生学习不均衡,生源差异较大,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基础差,这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
课堂教学现状:①教育现象: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者课堂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教材念,回家绕着资料练,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只相当于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和容器,“学问”在老师那里,学生只能在被动和闭塞的环境里应付式地跟学。
这是一种接受型教育、闭塞型教育。
②教育功能:体现在学习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法,把激扬生命的教育误导成控制生命的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老师无法应对,学生苦不堪言,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苦学、怕学、厌学。
③教育结果:为了高效的应付考试,教学中总是截断知识的本源,考什么教什么,采取“掐头去尾中间绕”,这样作为间接知识的教学,教师灌输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然而,学生对于没有来源的知识是难以接受的,截流式培养人是难以从实际出发思考的,只能是书的奴隶。
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挥。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激扬生命,自然生存。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令人振奋的,鼓舞人心的——课堂里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自然本色。
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呆板、枯燥、单一,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本教育努力创设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建构学习自主建构学习是顺应学生天性,尊重生命自然的基本原则。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自己学习经验的积累与自主建构,对同一观点,每个学生从不同视角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理解方式,并相应地存入大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校学生基本情况:一至六年级每班人数120左右,其中主要以本地正式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意人子女为主,家庭条件和家教情况较复杂,同班学生学习不均衡,生源差异较大,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基础差,这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
课堂教学现状:①教育现象: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者课堂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教材念,回家绕着资料练,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只相当于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和容器,“学问”在老师那里,学生只能在被动和闭塞的环境里应付式地跟学。
这是一种接受型教育、闭塞型教育。
②教育功能:体现在学习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法,把激扬生命的教育误导成控制生命的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老师无法应对,学生苦不堪言,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苦学、怕学、厌学。
③教育结果:为了高效的应付考试,教学中总是截断知识的本源,考什么教什么,采取“掐头去尾中间绕”,这样作为间接知识的教学,教师灌输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然而,学生对于没有来源的知识是难以接受的,截流式培养人是难以从实际出发思考的,只能是书的奴隶。
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挥。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激扬生命,自然生存。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令人振奋的,鼓舞人心的——课堂里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自然本色。
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呆板、枯燥、单一,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本教育努力创设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建构学习自主建构学习是顺应学生天性,尊重生命自然的基本原则。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自己学习经验的积累与自主建构,对同一观点,每个学生从不同视角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理解方式,并相应地存入大脑。
因此,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设计真正令学生好学的教育方式,创设自学平台。
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重现知识、再创造、再提升,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这一主动学习途径,不断实践“大感受、小认识,回家做准备、上课早交流,课外猎信息、课内生灵感”这一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
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能量,拓展求异思维,促进自主发展。
自主建构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最基本学习方式。
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以内化、活性的方式主动学习,从而释放学习能量,激扬生命,诱发灵性,开启心智,拓展思维,促进发展。
学生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
老师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留下了广袤的空间和丰裕的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根本路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并非对知识的关注。
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而是有机地训练学生实现“集体为我,我为集体”互动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习交流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不仅仅解决了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获得了参与,增强了自信,提升了理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发言的学生由个别到普遍,由跃跃欲试到争先恐后,由谨小慎微到理直气壮,由语不达意到语出惊人。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促进了生生间的互动、互补与和谐发展。
这样的合作学习,颇具生机和实力,具有实质性意义。
问题探究学习问题探究学习是拓展思维空间,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激发学生去寻求探究的话题、概念、主题,具体做法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分析、思考、探究、推测、判断、评价。
在此基础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内化信息,调控信息,分享信息。
学生遇到了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而这个问题又是他们最终必须确认、加以描述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当你将学生视为前置性研究者时,问题探究学习便开始了。
他们从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逐一解决问题,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们精彩不断,亮点多多,真可谓奇思妙想、无奇不有……教师做适当的调控和点拨,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生本”令老师相信了学生,尊重了学生,依靠了学生,从而直接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尽展“真我”的风采!这种卓有成效的训练平台,给予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生命质量的空间。
我校生本教育课堂操作流程:(一)、设置前置性作业、个人先学,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做、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
那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呢?生本教育提出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
把明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
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
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那我们又是如何来设置前置性作业呢?我们应切实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乐于自行寻找或要略加思考才有的答案,从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自主探究,喜爱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去布置一些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而且是力所不能及问题,否则也许会造成学生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反作用。
(二)、组内交流,教师点拨,评选“优秀团队”通过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先学,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一下。
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先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交流,把在完成前置作业时找出疑难知识说出来,向已经学会同学请教,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建造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
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的学习氛围。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一定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
“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所有离开学生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一定深度的,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所以,在每次进行讨论之前,一定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独立阅读,独立感悟,然后才去讨论。
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要注意调控学生的学习讨论。
尤其是小组讨论,注意时间的控制,同时应避免学生借讨论讲无关的内容,浪费了时间,使得讨论流于形式。
3、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生本课堂教育中,主张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活动,这并不是说绝对不要去干预学生的讨论,适当的干预还是需要的。
因为在学生的讨论中,有时会偏离了讨论中心,有时讨论会没有结果。
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当进行干预,给以适当的点拨,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去解决疑难。
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而且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高涨,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为了能更好的形成这样的学习氛围,我们开展了评选“优秀团队”的活动。
在每个班里,我们都成立了以6-10人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有自己的队名,奋斗的目标,通过对小团队的建设评比,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管理,而这也正好体现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观。
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助,使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其它团队的自学情况,给别的团队加分。
这样学生就更有动力了。
我们通过小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学习,纪律的自我管理。
(三)、组间展示、互动点评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
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
让学生之间互相作评价,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分析别人的缺点,给予纠正。
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如在阅读中遇到的语法知识结构。
然而,要让学生记住老师所讲的这些区别正是“师本”课堂老师所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和自我的学习及同学间的讨论,却往往能牢牢地记住这些。
(四)、练习归纳,应用拓展课堂练习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应用学习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节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要设计有拓展反思的问题,可以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以前学过哪些同类相似的内容?你还发现有哪些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的,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维更加清晰,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通过对生本教育课堂模式一段时间的实验,从反馈效果来看,较好的方面有: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开放性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对知识技能创造性的重现,对知识进行了深入思考,所以使学生整个建构知识过程有了量的提升,质的提高;整个过程中学生充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在完善学生认知同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灵性得到发掘;不足的地方有:由于班级人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教师不能完全兼顾,照成个别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流于形式,我们准备在下一步加大学习小组的培训、管理和评价,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