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酸的合成及应用

合集下载

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31241.X(22)申请日 2016.09.19(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 陈亮 宗弘元 丁素萍 陈燕鑫 王璐 (51)Int.Cl.C07C 51/43(2006.01)C07C 59/06(2006.01)(54)发明名称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乙醇酸溶液生产乙醇酸晶体的方法,先对乙醇酸水溶液进行冷却,然后在低于原料饱和温度下,加入乙醇酸晶体作为晶种促进乙醇酸结晶,最后经固液分离与干燥,得到高纯度的乙醇酸晶体。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晶过程效率低的问题,可用于乙醇酸晶体的生产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07840790 A 2018.03.27C N 107840790A1.一种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料乙醇酸溶液进行冷却,在低于原料饱和温度下,加入乙醇酸晶体作为晶种,结晶温度为-20℃~10℃,得到含乙醇酸晶体的晶浆;b)对含乙醇酸晶体的晶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乙醇酸晶体和结晶母液;c)对乙醇酸晶体进行干燥,得到乙醇酸晶体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乙醇酸溶液中乙醇酸的浓度为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于原料饱和温度0.5℃~5℃范围内加入乙醇酸晶体作为晶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乙醇酸晶种纯度≥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乙醇酸晶种量为原料中乙醇酸质量的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乙醇酸晶种粒度分布为100μm~800μm。

乙醇酸生产工艺

乙醇酸生产工艺

乙醇酸生产工艺乙醇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下面是乙醇酸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乙醇酸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工艺路线:间接氧化法和直接合成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工艺路线。

1. 间接氧化法:间接氧化法是利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得到乙醇,再通过酸化反应得到乙醇酸。

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1) 乙烯氧化反应:乙烯与空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C2H4 + 1/2O2 → CH3CHO(2) 乙醛酸化反应:乙醛与空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酸化反应,生成乙醇酸。

CH3CHO + 1/2O2 → CH3COOH(3) 分离纯化: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乙醇酸。

2.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利用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催化反应直接合成乙醇酸。

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1) 加氢反应:合成气和甲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乙醇。

CO + H2 + CH3OH → CH3CH2OH(2) 氧化反应:乙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醇酸。

C H3CH2OH + 1/2O2 → CH3COOH(3) 分离纯化: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乙醇酸。

以上是乙醇酸生产的两种主要工艺路线。

其中,间接氧化法在工业上应用更为广泛,因为乙醛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而直接合成法虽然简化了反应步骤,但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同时甲醇制备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工艺相对复杂一些。

总的来说,乙醇酸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氧化反应和酸化反应,同时还需要进行分离纯化,以得到纯净的乙醇酸产品。

不同的工艺路线会有细微的差别,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Chapter3叶绿体色素的化学性质

Chapter3叶绿体色素的化学性质

第第三三节节 光光合合作作用用的的机机 理制
• 光合作用二个反应阶段的发现
1920年warburg的小球藻闪光实验
同等光强 相同时间
连续照射, 光合效率小,放氧少
间歇照射(每次闪光0.0034S,间歇 0.0166S, 每秒50次),光合效率高,放氧多
结论: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前者需光,后者不需光。
0.02
0
660
680
700
720
740
Waverlength(nm) Nhomakorabea(1)光系统Ⅰ (PSI)
~80Å——~110Å,在类囊体垛叠和非垛叠区都有 分布,位于类囊体膜上朝向间质一侧。 PSI中心色素 P700 ,推动NADPH形成。
(2)光系统Ⅱ (PSⅡ)
~110Å——~145Å, 主要在类囊体膜的垛叠部分, 位于类囊体膜上朝向类囊体腔一侧。 PSⅡ中心色 素是P680,PSⅡ的功能常与放O2相联系。
h
• DPA
DP*A
DP+A—
D+PA—
光合单位:250-300个叶绿素和其它集光色素分 子构成的,能完成1个光量子吸收并转化的色素 蛋白复合体。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电能变为活跃的化学能(ATP和NADPH)。
1、 两个光系统
小球藻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
0.14
相 0.12 对 量 0.1 子 0.08 产 0.06 额 0.04
蛋白), • ④偶联因子复合体(又名ATP合成酶)。
• PQ(质体醌或质醌), 担负着传递氢(H+和e-)的 任务。
• PQ穿梭当其接受QB或Cytb6传来的2个电子时, 必须向类囊体膜外侧吸收2个H+才能还原, 随 后 还 原 态 的 PQ ( PQH2 ) 把 电 子 传 给 FeS(或Cytb6) ,而把H+释放到类囊体腔,这一过程 称之。

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离子色谱法

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离子色谱法

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离子色谱法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离子色谱法简介: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合成药物和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准确测定甘油氧化反应产物中乙醇酸的含量,离子色谱法成为了一种高效且可靠的分析方法。

实验材料:1. 甘油氧化反应样品2. 离子色谱仪3. 乙醇酸标准品4. 甲酸溶液5. 色谱柱和色谱柱保护器6. 色谱分析软件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甘油氧化反应后的样品收集并进行预处理,使其适合于离子色谱分析。

2. 样品处理: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溶解于甲酸溶液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3. 仪器准备:按照离子色谱仪的说明书操作,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中,并连接进样装置。

4.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分离柱的流速、温度和柱温等参数,确保分离柱充分发挥作用。

5. 样品注射:将样品溶液通过进样装置注入到色谱仪中,控制注射量和注射速度。

6. 数据采集:离子色谱仪会自动采集信号,并将数据传输给色谱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7. 结果分析:根据色谱图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乙醇酸的含量。

8. 校正与验证:使用乙醇酸标准品进行校正和验证,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佩戴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

2. 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维护,定期检查色谱柱的状态,并及时更换。

3. 实验样品的处理要细心,避免样品污染或损失。

4. 样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注意避光、避热、避潮湿等。

5. 配制甲酸溶液时要保证其质量和浓度准确。

结论: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可靠且精确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甘油氧化生成乙醇酸的分析。

通过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设置,可以得到准确的乙醇酸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甘油氧化反应的监控、质量控制以及合成过程的优化等方面。

同时,离子色谱法的应用也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二下册期末化学模拟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二下册期末化学模拟测试题(含解析)

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
15.丁香花因含石竹烯而芬芳四溢,石竹烯可由 X 经如图所示转化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属于不饱和烃 B.石竹烯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与溴水反应 C.石竹烯与 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D.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取代、加聚反应 16.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如下:
第9 页/总22 页
1.B
答案:
【详解】 分析:没食子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等,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 发生取代反应等。 详解:没食子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等,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 应,应该是铁盐与酚羟基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果,故答案选 B。 2.C
【详解】 根据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通式知, C16H34 、 C18H38 都符合烷烃通式 CnH2n+2 ,它们 都属于烷烃,故选 C。 3.A
第7 页/总22 页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C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填一种)。
a.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b.苯环上有 2 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乙醇酸( HOCH2COOH )可用于工业制备聚乙醇酸,已知:
RCH
2
COOH
PCl3 △
RCHClCOOH
,请以乙醇为原料设计制备乙醇酸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
选):_______。(合成路线的表示方法:甲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乙……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1.苯甲醇与苯甲酸都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在碱性条件下 由苯甲醛制备。某实验室模拟其生产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乙醇酸甲酯的生产工艺和其用途剖析

乙醇酸甲酯的生产工艺和其用途剖析

摘要:乙醇酸甲酯具有多重功用,在应用中,其能够作为燃料,同时能够作为化工原料,还能用于进行合成医药。

生产中具有抗癌效用的异三尖酯碱也是其进行加工制造而成。

乙醇酸甲酯还能够通过深层加工而形成一种润滑的添加剂。

在当今,国际市场上的化工原料稀缺,使得乙醇酸甲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本文主要对其生产工艺和用途进行具体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乙醇酸甲酯生产用途乙醇酸甲酯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在分子组成中,具有醇和脂的化学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广泛的应用到化工,农药以及染料等多项领域中。

乙醇酸甲酯作为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的中间形态。

是具有抗癌物质的异三尖碱脂和其类似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乙醇酸甲酯的生产工艺以及用处作出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一、乙醇酸甲酯的制备在乙醇酸甲酯的制备中,我国主要采用甲酸甲酯,甲醛以及乙二醛进行制造乙醇酸甲酯。

在制作中,主要有以下方法:(1)通过合成氢氰酸以及甲醛;(2)甲醛和甲缩醛的自由合成;(3)草酸二甲酯的加氢还原;(4)对甲醛碳的醋化;(5)对甲醇和乙二醇的氧化。

在本文中,对以上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详细解读操作流程。

1.氢氰酸和甲醛的加成法。

在制作中,氢氰酸和甲醛的加成法能通过硫酸进行催化制得。

利用水解作用产生百分之八十的乙醇酸甲酚。

通过水解,萃取以及浓缩实现对乙醇酸的生产。

具体为由乙醇酸通过水解、萃取、浓缩等过程得以实现。

通过利用氢氰酸以及37%的甲醛进行反应,从而产生精基睛。

在1200-1300摄氏度下取65%到80%的硫酸进行水解反应。

从而形成乙醇酸溶液。

经过一系列的萃取,从而形成蒸馏后的乙醇酸。

在萃取中,日本的乙醇酸甲酯的萃取率相对较高。

因其日本采用的催化剂是硫酸。

利用轻基乙睛在70摄氏度下进行水解,经过醋化从而得到乙醇酸甲酯。

2.利用甲醛与甲缩醛的自由基加成。

在使用甲醛和甲缩醛进行自由基加成时,主要采用氧化物(CH3)3COOC{CH3)3作为使用催化剂,利用其进行化学反应。

二苯乙醇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醇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醇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熟悉化学反应原理并了解反应机制;
3. 了解二苯乙醇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氧化铝为催化剂,将苯乙烯和苯甲酸合成二苯乙醇酸,反应式为:
实验步骤及结果:
1.在干净的200mL三口瓶中加入苯乙烯10mL、苯甲酸10mL、氧化铝催化剂0.2g,分别用漏斗滴加,加完后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在恒温槽中加热回流6h。

2.反应结束后,将三口瓶取出,待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活塞分离漏斗将上层有机相取出。

3.用无水氯化钠溶液2次洗涤,将水分脱除,得到较纯的二苯乙醇酸有机相产物。

4.产物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纯化和鉴定。

反应结果如下:
计量数据:苯乙烯10mL、苯甲酸10mL、氧化铝催化剂0.2g。

产物:得到较纯的二苯乙醇酸有机相产物。

实验注意事项:
1. 所有试剂必须保持干燥、纯净;
2.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3. 实验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无火源等安全保障;
4. 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规定和操作规程;
5. 操作要仔细,以免对人们及环境造成危害。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二苯乙醇酸,并经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纯化和鉴定。

实验证明氧化铝催化剂可用于苯乙烯和苯甲酸的反应,生成二苯乙醇酸。

本实验掌握了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了化学反应原理并了解反应机制、了解了二苯乙醇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022高考化学有机信息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1)

2022高考化学有机信息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1)

2022高考化学有机信息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1) 有机化学信息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含流程设计〕的书写1、以下是一种药物Ⅳ合成局部路线:H2NHOCHCOOHCH3①C2H5OH,H+②调节pHH2NHOCHCOOC2H5CH3ⅠCl一定条件COClC18H16O3NCl①NaOH②H+ⅡNClOCHCOOHCH3ⅢⅣ请答复以下问题:〔5〕OHNH2与CO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化合物Ⅱ转化为Ⅲ的反响,试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在250℃时,吲哚与乙醇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响,可以得到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由邻硝基甲苯1和草酸二乙酯2反响最终可合成吲哚5〔Et表示CH3CH2—〕:乙醇酸的合成:〔4〕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乳酸与吲哚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响条件〕:;3、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响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III 是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反响①:OCHOOOOO化合物I化合物IICH3CH3催化剂OCHOO化合物IIICH3CH3++H2O 1化合物Ⅱ也可以由化合物IV〔C3H6Cl2〕经以下途经合成:(4) E是化合物II的同分异构体,且E是一种链状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氢, 1mol E能与2 molNaHCO3反响,写出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 〔5〕化合物I与化合物〔〕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响①的 COOC2H5CN反响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响化学方程式 4、〔2022年肇庆一模〕有增长碳链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反响。

例如:反响①O CH 3CHO CH 3+ Br-CH-COOC2H5(Ⅱ)Zn 苯H2O OH CH 3CH-CH-COOC2H5(Ⅰ)O CH 3Cl〔4〕对二氯苯 Cl 也能与有机物(Ⅰ) (过量)发生类似反响①的系列反响,其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5、〔2022年高三期末考试〕〔16分〕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响得到B和C:OBOACOOHOHCCOOHCHO〔4〕芳香族化合物D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D可以和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响;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且分子中没有甲基。

【材料学论文】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精彩论文,免费分享!)

【材料学论文】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精彩论文,免费分享!)
The chain extension of PLGA was carried out in melt state with 2,4-toluene diisocyanate (TDI) as chain extension agent. The [η] of PLGA was increased to 2.65 times in the proper condition (NCO/OH=1∶1 mol ratio; time: 60min; temperature:160℃). The results of IR、DSC and X-Ray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rough chain-extension reaction, the TDI was introduced in PLGA chain and the Tg was moderately increased. However, the polymer is still non-crystalline.
但实际上由于乙交酯和丙交酯具有不同的竞聚率ranplga的无规程度和组成的重现性难困北京服装学院硕十学位论文以尸e格控制特别是乙交酯含量较高进行共聚时由于其竞聚率高于丙交酯易生成少量溶解性差的pga难以得到组成均一乙醇酸含量较高的rajlplga323311222开环均聚法为了得到组成均一的plga利用laga或它们的衍生物先合成六元环状交酯再开环聚合反应式12这样得到的plga通常称为交替共聚物altplgaaltplga结构规整组成固定降解性能稳定更便于应用尤其是用作药物缓释载体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服装学院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 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服装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学校可以公布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用于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用于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0404825.X(22)申请日 2021.04.15(71)申请人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路光谷街30号(72)发明人 刘华伟 江甜 罗晓旭 钱胜涛 成春喜 吕植炎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专利代理师 乔宇(51)Int.Cl.B01J 23/644(2006.01)B01J 21/18(2006.01)B01J 37/02(2006.01)B01J 37/10(2006.01)B01J 37/16(2006.01)B01J 35/10(2006.01)C07C 51/235(2006.01)C07C 59/06(2006.01)(54)发明名称用于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其由作为活性组分的金属钯、作为载体的活性炭以及作为辅助催化剂的金属铋和二氧化铈组成,金属钯的含量为载体重量的0.1%~1.5%,二氧化铈以铈含量计,金属铋和二氧化铈的总含量为载体重量的0.25%~1.5%。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以活性炭为载体,以金属钯为主催化成分,以铋和二氧化铈为助催化剂,在铋和二氧化铈的双金属助催化作用下,达到在低金属Pd负载量的情况下,高效选择性催化乙二醇合成乙醇酸的目的,Pd负载量低,但活性高,原料转化率高,选择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CN 114534723 A 2022.05.27C N 114534723A1.用于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剂,由作为活性组分的金属钯、作为载体的活性炭以及作为辅助催化剂的金属铋和二氧化铈组成,金属钯的含量为载体重量的0.1%~1.5%,二氧化铈以铈含量计,金属铋和二氧化铈的总含量为载体重量的0.25%~1.5%。

乙醇酸(PGA)生产工艺介绍及下游应用

乙醇酸(PGA)生产工艺介绍及下游应用

乙醇酸(PGA)生产工艺介绍及下游应用聚乙醇酸(PGA)介绍聚乙醇酸(PGA),又称聚羟基乙酸,是一种单元碳数最少、具有可完全分解的酯结构、降解速度最快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

PGA也是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温度为40℃,熔融温度约为225℃。

PGA对比与目前市场主流推广的PBAT、PLA等降解塑料而言,PGA目前价格相对比较高昂,其市场供应量较小。

PGA的主要性能特点以及应用1、全降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PGA为全生物降解材料,其降解条件温和,在水和微生物作用下,在自然环境中能实现快速降解,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除此之外,PGA还能在海水中进行降解,其降解产物对人体和环境皆是无害的。

因其降解性好,降解产物无害,PGA可以用于工业或家庭堆肥,PGA工业堆肥的降解速率与纤维素类似,120天后即可完全降解。

另外,PGA的海水降解性能优异,在28天时降解率与纤维素相当,达75.3%。

此外,PGA还是理想的生物降解诱发剂,通常将PGA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以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比如利用PGA与PLA共混改性材料制备的一次吸管,不但具有耐水,耐油脂,耐高温的特点,其降解性能比纯的PLA产品更优异。

对于PGA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在人体内可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外科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组织工程修复材料及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等,是当前生物医药高分子的一个重要分支。

2、高机械强度PGA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它的机械性能优于常见的通用塑料和其他的降解塑料,与工程塑料相当。

PGA具有较高的结晶度(45%~55%),其力学性能接近ABS等工程塑料,优于一些其他的可降解塑料。

据此,PGA可配合多种其它高分子材料用于挤出和注射成型,可同其它树脂共混制备聚合物合金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有助于减量化。

3、高阻隔性PGA材料具有很好的汽/氧阻隔性能,是综合阻隔性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对水汽的阻隔性能较PLA高100倍,这与PE材料类似。

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合成及其工业化研究进展

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合成及其工业化研究进展

综述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1, 38(2): 80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从2021年1月1日起,在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中推行生物可降解替代品。

可快速降解且环境友好型聚乙醇酸(PGA)成为研究和开发热点,PGA又称聚羟基乙酸、聚甘醇酸,作为已知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聚酯,由于其分子结构单元中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易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进而生成乳酸、乙醇酸等机体代谢中间产物,因此,PGA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1]。

聚酯类高分子受到环境影响时,会在材料内部形成不稳定的自由基,并快速氧化为过氧自由基参与反应,加速降解过程[2]。

因此,PGA同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逐渐成为生物医疗领域的理想材料[3]。

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有商标名为Vicryl®和Dexon®的生物可降解缝合线,可应用于临床医疗,使患者免于二次伤害[4]。

除此之外,PGA还具有规整的晶区结构,结晶度较高(45%~55%),此晶区结构赋予PGA优异的阻气性能和力学性能[5]。

因此,PGA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延长食品保质期;作为农用地膜,减少不可降解塑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石油开采时的暂堵材料,保证原油开采的同时,降低废弃物对于深层地质的污染。

大范围推广PGA的合成及应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合成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1.02.19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合成及其工业化研究进展钟维民1,刘立鹏2,魏志勇2(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2. 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的合成及改性方法,以及工业化生产技术。

高纯度乙醇酸结晶工艺研究

高纯度乙醇酸结晶工艺研究

高纯度乙醇酸结晶工艺研究于鹏浩【摘要】采用结晶工艺制备高纯度的乙醇酸晶体.详细考察了结晶原液溶质质量分数、陈化时间、降温速率、终点温度、搅拌速率和晶种加入量等对乙醇酸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结晶原液溶质质量分数为80%,陈化时间为180 min,终点温度为5℃,降温速率为0.3~0.4℃/min,搅拌速率为50 r/min,晶种加入量为0.5%.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乙醇酸晶体纯度高于99%,晶体收率为44%~45%.【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7(042)007【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乙醇酸;结晶工艺;收率;总酸【作者】于鹏浩【作者单位】上海华谊集团技术研究院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16中国分类号 TQ216乙醇酸(HO-CH2-COOH,GA)又称羟基乙酸,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α-羟基羧酸,被广泛应用于日化、医疗、涂料等各行业中[1]。

在自然界中,乙醇酸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以及未成熟的葡萄中,其含量较低,且与其他物质共存,难以分离提纯,因此工业上大多依靠化学合成法制备[2]。

近年来,合成气制备草酸二甲酯(DMO)及其加氢制乙二醇(EG)技术已经率先在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对其下游产业链的开发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来发展C1化学具有重要意义[3-5]。

上海华谊集团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了由草酸二甲酯加氢生成乙醇酸甲酯(MG),并进一步水解制备乙醇酸的工艺路线。

随着乙醇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其纯度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国内产品一般为70%(质量分数)的水溶液,高纯度乙醇酸晶体在国内还未普遍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发制备高纯度乙醇酸晶体的方法十分重要。

目前乙醇酸的提纯常采用酯化水解法、溶剂萃取法、协同萃取和结晶法[6-8],其中最常用的为结晶工艺。

本文重点研究了采用结晶工艺制备高纯度的乙醇酸晶体。

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

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

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聚乳酸—乙醇酸(PLG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研究了PLGA的合成工艺及其结构性能。

PLGA的合成工艺可以通过缩合聚合反应进行。

首先,将乳酸和乙醇酸作为单体,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然后,加入催化剂,如硫酸或甲基三氯硅烷,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体系需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以避免氧气的干扰。

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乳酸和乙醇酸会发生酯键的形成,从而生成PLGA。

PLGA的结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方面。

PLGA的分子结构由乳酸和乙醇酸单体的摩尔比例决定。

当乳酸的摩尔比例较高时,PLGA的降解速度较快;而当乙醇酸的摩尔比例较高时,PLGA的降解速度较慢。

此外,PLGA的分子量也会影响其降解速度,分子量较高的PLGA降解较慢。

PLGA的物理性质受其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较高的结晶度会使PLGA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但也会使其机械性能和降解速度下降。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PLGA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的温度,其值取决于乳酸和乙醇酸的摩尔比例和分子量。

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会使PLGA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除了结构性能,PLGA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由于PLGA可以被体内酶分解为乳酸和乙醇酸,其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

综上所述,PLGA的合成工艺和结构性能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乳酸和乙醇酸的摩尔比例和分子量,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降解速度和物理性能的PLGA。

这使得PLGA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乙醇酸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醇酸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醇酸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黄燕;梁朝林【摘要】Several existing method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glycolic acid ,chloroacetic acid hydrolysis ,hydroxy acetonitrile hydrolysis , formaldehyde carbonylation ,oxalic acid method ,could produce glycolic acid but unde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glycolic acid production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such as glyoxal oxidation ,formaldehyde and formic acid or 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coupling method ,hydrogenation of dimethyl oxalate ,glycol selective oxidation ,and microbiological method . Finally ,the bes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lycolic should be glycol selective oxidation .% 首先概述现有的几种工业生产乙醇酸的方法,即氯乙酸水解法、羟基乙氰水解法、甲醛羰基化法、草酸电解法等,虽然能生产乙醇酸,但不符合安全环保理念;综合分析了当前改进乙醇酸生产技术路线的研究方向,如乙二醛氧化法、甲醛与甲酸或甲酸甲酯偶联法、草酸二甲酯加氢法、乙二醇选择性氧化法、微生物法;最后指出,乙醇酸工业生产的最佳发展方向,应当是以乙二醇为原料选择性氧化生产乙醇酸。

乙醇酸甲酯合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乙醇酸甲酯合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乙醇酸甲酯合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李秀峥;白富栋;张雷;王鹏翔;李澜鹏
【期刊名称】《低碳化学与化工》
【年(卷),期】2024(49)1
【摘要】乙醇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乙醇酸甲酯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乙醇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分别为氯乙酸水解法、甲酸甲酯与甲醛偶联法、甲醛羰化酯化法、草酸二甲酯加氢还原法、乙二醇与甲醇合成法、生物质转化法、甲缩醛与甲酸自由基偶联法、甲醛与氢氰酸加成法及乙二醛与甲醇一步合成法,对
比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了乙醇酸甲酯在可降解塑料、食品、药品、农药及化工
领域的用途,分析了乙醇酸甲酯生产工艺研究进展,最后对乙醇酸甲酯合成工艺进行
了总结及展望。

传统的乙醇酸甲酯生产工艺存在较多问题,且难以大规模生产。


用草酸二甲酯加氢还原法合成乙醇酸甲酯,然后制备乙交酯及聚乙醇酸的路线在中
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解决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生物质转化法以可再生的纤维素等资源为原料合成乙醇酸甲酯,具有绿色低碳的优点,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总页数】10页(P60-69)
【作者】李秀峥;白富栋;张雷;王鹏翔;李澜鹏
【作者单位】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5.2
【相关文献】
1.富马酸二甲酯合成工艺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3.可生物降解聚酯单体乙醇酸甲酯的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4.煤制乙二醇副产乙醇酸甲酯合成乙交酯的工艺研究
5.国内富马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醇生物合成途径

乙醇生物合成途径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通常通过特定的途径进行合成。

以下是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1. 糖分解: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称为糖分解。

2. 乙醇酸生成: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一个NADH+H+的氢原子,并生成乙醇酸。

这个过程称为丙酮酸转化为乙醇酸。

3. 乙醇生成:乙醇酸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一个NAD+的氢原子,并生成乙醇。

这个过程称为乙醇酸的还原。

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这些酶通常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某些动物中。

这些酶将葡萄糖等糖分解为乙醇,以满足生物体对能源和代谢物的需求。

此外,植物和一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发酵过程从有机物中直接合成乙醇。

需要注意的是,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在不同的生物和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乙醇的合成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营养供应等。

总的来说,乙醇的生物合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糖分解、乙醇酸生成和乙醇生成等多个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这些酶通常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某些动物中。

乙醇的合成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代谢至关重要,可以满足生物体对能源和代谢物的需求。

在不同的生物和不同的生长条件下,乙醇的合成途径可能有所不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植物中乙醇酸途径对逆境响应的影响研究

植物中乙醇酸途径对逆境响应的影响研究

植物中乙醇酸途径对逆境响应的影响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干旱、盐碱等不良条件。

这些逆境条件会导致植物代谢过程的改变,从而影响生长和发育。

乙醇酸途径是植物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其中乙醇酸合成和分解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醇酸途径还参与了植物对逆境情况的响应。

本文将介绍乙醇酸途径在植物逆境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乙醇酸途径的概述乙醇酸途径是植物的一种代谢途径,涉及到乙醇酸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乙醇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植物代谢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乙醇酸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胡萝卜素色素和叶绿素色素来合成,同时也可以通过葡萄糖的解糖过程分解产生。

乙醇酸合成和分解相关酶的活性受到细胞环境的调节,可以根据代谢需求适当增减。

二、乙醇酸途径在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醇酸途径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逆境条件下,植物代谢过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改变。

乙醇酸途径可以对植物的逆境响应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

1. 乙醇酸合成对逆境响应的调节在干旱、高盐等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内水分和离子平衡失调,导致植物对脱水和离子毒害的敏感性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醇酸在逆境响应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显示,在干旱和高盐条件下,植物体内乙醇酸和丙酮酸含量显著增加,表明乙醇酸途径在植物逆境响应中调节了有机酸的合成,以维持植物体内代谢平衡。

2. 乙醇酸分解与逆境响应的关系在水分和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细胞内的有机酸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贮存。

但是,当其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乙醇酸途径可以通过分解糖原,释放部分有机酸来维持植物代谢的平衡,从而适应逆境环境。

三、结论总结来看,乙醇酸途径在植物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有机酸的合成和分解两方面。

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醇酸途径还参与了植物对逆境情况的响应。

逆境条件下,乙醇酸途径可以通过调节有机酸的合成和分解,维持植物代谢的平衡。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究乙醇酸途径的分子机制,为植物逆境调节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乙醇酸的结构

乙醇酸的结构

乙醇酸的结构
摘要:
1.乙醇酸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乙醇酸的化学性质
3.乙醇酸的合成方法
4.乙醇酸的应用领域
正文:
乙醇酸,又称乙酸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分子式为C4H8O2,基本结构为一个羧酸基连接一个乙醇基。

乙醇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

乙醇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具有酸的通性。

它可以和碱、金属、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此外,乙醇酸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

乙醇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乙醇和氧气在酸性催化下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是通过乙醇和醋酸在酸性催化下的酯化反应生成。

乙醇酸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201211;作者简介:田克胜(19822),男,硕士生;3联系人:电话022*********,电邮wangbw @ 。

乙醇酸的合成及应用田克胜,王保伟3,许根慧(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摘要:评述了的乙醇酸的合成方法,并介绍了其用途。

指出应开发绿色、经济的C 1化学合成路线。

关键词:乙醇酸;合成方法;应用中图分类号:TQ 2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219(2006)06260204 乙醇酸又称羟基乙酸、甘醇酸,是最简单的α2羟基酸。

在自然界尤其是甘蔗、甜菜以及未成熟的葡萄汁中存在,但其含量甚低,且与其它物质共存,难于提纯分离。

工业上采用合成的方法来得到。

乙醇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化工产品,纯品为无色易潮解晶体,工业品有70%的淡黄色水溶液等多种规格。

其可用于生产乙二醇,可制取纤维染色剂、皮革染色剂、鞣革剂、清洗剂和焊接剂的配料等[1]。

目前全球产能约13万t/a [2],国内虽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依赖进口。

因此,加强对乙醇酸的研究十分必要。

1 乙醇酸的性质111 乙醇酸的物理性质[3]乙醇酸常温下为无色结晶固体,易潮解,熔点80℃,沸点100℃(分解),闪点300℃(分解),相对密度d 254=1149,溶于水、乙醇、丙酮和乙酸,微溶于乙醚。

112 乙醇酸的化学性质乙醇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它既是一种有机酸又是一种醇,同时具有有机酸和醇的性质。

11211 聚合反应[4]乙醇酸分子自身含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能够发生自身聚合反应:2HOCH 2CO 2H →HOCH 2CO 2CH 2CO 2H +H 2O (1)2HOCH 2CO 2H →+2H 2O(2)nHOCH 2CO 2H →H (OCH 2CO )nOH +(n -1)H 2O(3)(1)和(2)两种酯化物很容易水解生成游离的乙醇酸,(3)生成了高分子聚合物,这种聚酯可以用作医学工程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

此外,乙醇酸还可以和乳酸等有机物发生共聚。

聚乳酸-乙醇酸(PL G A )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无毒、生物兼容、可在生物体内外降解等独特性能,广泛应用于缝合补强材料、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载体、组织工程等医用高分子领域。

11212 加氢反应乙醇酸加氢得到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二醇:HOCH 2COOH +H 2→HOCH 2CH 2OH +H 2O(4)11213 氨化反应乙醇酸氨化生成DL 2甘氨酸:HOCH 2COOH +NH 3→H 2NCH 2COOH +H 2O(5)这种最简单的氨基酸用途很广泛。

可用于生产除草剂甘磷、植物生长调节剂增甘磷,可用作药物溶剂、金霉素缓冲剂以及多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另外还可以作调味剂、糖精去苦味剂、饲料添加剂等。

11214 氧化脱氢反应乙醇酸氧化脱氢可以用来合成乙醛酸:2HOCH 2COOH +O 2→2OCHCOOH +2H 2O(6)乙醛酸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香兰素、口服青霉素和尿囊素。

也用于生产减压药甲基多巴、儿茶酚类药物多巴胺、白内停和敌菌剂等。

06 天然气化工2006年第31卷2 合成方法研究进展211 氯乙酸水解法Witzemann[4]早在1916年就采用氯乙酸在碳酸钙或碳酸钡作用下水解制乙醇酸,用这种方法制备乙醇酸收率可达8817%。

但是该方法生产乙醇酸存在着反应时间过长,过滤缓慢,钙离子或钡离子的除去要消耗大量的草酸或硫酸等缺点,由此造成生产周期长,成本太高,不宜于工业化生产。

目前工业生产多以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钙或碳酸钡。

氯乙酸水解法是国内最传统的生产工艺。

也有人研究以氯乙酸为原料,在氢氧化钠与甲醇存在下反应得到乙醇酸甲酯,然后再水解得到乙醇酸[2]。

该工艺流程长,收率低,仅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

杨晓辉等[5]研究了氯乙酸氢氧化钠催化水解制备羟基乙酸,考察了反应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尤其对反应温度和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等条件进行了筛选,有效地控制了聚合反应的进行,同时使得氯乙酸原料中的杂质二氯乙酸反应生成乙醇酸。

在反应过程中进行气相色谱跟踪分析,最终产品用直接精馏技术进行分离,乙醇酸的最终收率可达95%以上,产品质量分数可达98%以上。

此法对反应原料的要求不高,氯乙酸所含的二氯乙酸也能够水解生成乙醇酸,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弱,但仍需要用毒性大、腐蚀性强的氯乙酸为原料,不利于环保,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212 羟基乙氰水解法羟基乙腈水解合成乙醇酸,有文献报道[6] H3PO3和H2SO3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羟基乙腈在p Ka=115~215的酸存在时100~150℃即可水解制得乙醇酸,而且水解的程度很高,几乎100%。

反应中所需的酸既可以直接加入,也可以通过加入P2O3和SO2原位生成。

羟基乙腈可通过氢氰酸羟甲基化法生产[7],也可以通过乙腈氧化法生产[8]。

日本三菱化成工业公司将原料氢氰酸和甲醛以双滴加的方式进料,通过液相反应连续化生产羟基乙腈。

滴加进料时间为3h,收率可达99118%,产品经过甲苯共沸蒸馏,得到纯度99115%的产品。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缺点是氢氰酸易挥发,生产安全性低,设备检修困难。

氢氰酸和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控制反应速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7]。

羟基乙腈水解合成乙醇酸工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成本低,但由于羟基乙腈合成的过程中使用氰化物,环境污染与安全压力较大。

213 微生物催化法生产羟基乙酸上海生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在继“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成功研究开发了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产业化技术之后,承担了国家“十五”期间的973攻关项目“微生物催化转化腈类化合物的酶学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又成功研究开发了微生物催化法生产羟基乙酸的产业化技术。

该工艺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含有特定腈水解酶的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利用该特定的腈水解酶催化羟基乙腈生成羟基乙酸,该工艺具有底物选择性专一,产品纯度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提纯简单,设备要求不高等化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214 草酸电还原法草酸电还原合成乙醛酸在20世纪90年代已实现工业化[9],李宇展等[10]研究了用草酸电还原的方法来制备乙醇酸的过程,并对电量、电解时间和流速等对电还原的影响做了研究,最佳条件为温度为40℃,电量为117F/mol,电流密度为1400A/m2,流速为0115m/s。

用电还原的方法来制备乙醇酸,操作简单,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考虑到其现在操作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操作成本。

215 乙二醛氧化法张磊等[11]研究了碱性条件下氧化乙二醛的方法来生产乙醇酸,考察了乙二醛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乙醇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5℃、乙二醛初始浓度012mol/ L,氢氧化钠初始浓度012mol/L,在此条件下反应35min,乙醇酸的收率可达72181%。

此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但是作为原料的乙二醛有毒性,强烈刺激皮肤、粘膜,且乙二醛价格较高,用其作原料合成乙醇酸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216 甲醛、一氧化碳和水反应法在高温高压(30~90MPa,160~200℃),有酸性16第6期田克胜等:乙醇酸的合成及应用 催化剂(磷酸、盐酸和硫酸)存在下,甲醛、CO和水反应可合成乙醇酸:HCHO+CO+H2O→HOCH2COOH(7)上述反应若以氢氟酸作催化剂,于20~60℃反应即可快速进行,反应压力可降为中压。

杜邦公司首次在1940年用此法工业化生产羟基乙酸。

羟基乙酸是从合成气出发合成乙二醇的中间体,甲醛来自于合成气。

此反应中CO的压力越高,甲醛的转化率越高,羟基乙酸的收率也越高。

在90MPa下羟基乙酸的收率近90%。

该方法原料成本低,但需要高压、液体酸催化,对设备的要求很高,一次性投资大,设备腐蚀严重,最终产品的分离、精制复杂,催化剂不能重复使用。

杜邦公司一直在改进该工艺,据称目前已经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

该法为目前国外最主要工业化方法。

217 甲醛与甲酸或甲酸甲酯偶联法Ernst等[12]人用多聚甲醛和甲酸在苯磺酸等作用下制备乙醇酸,乙醇酸的收率可达90%以上,但作为催化剂的苯磺酸对设备有强的腐蚀性,且作为原料的甲酸有很强的刺激性,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甲醛与甲酸甲酯在催化作用下偶联也可以合成乙醇酸、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

乙醇酸甲酯很容易水解得到乙醇酸,而甲氧基乙酸甲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合成原料。

黄卫国等[13]用固体杂多酸催化该反应,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用这种方法制备乙醇酸产率比较低,产物复杂,需要进一步优化催化剂,提高甲醛的转化率和乙醇酸收率。

与用液体酸催化比较,用固体酸催化可以解决产物和催化剂的分离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但产物的分离和提纯仍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218 乙二醇选择性氧化法发展绿色化学及环境友好催化剂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4,15],以金属Pt、Pd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101kPa,293~353K)选择性氧化醇、醛及其衍生物的反应,能够提供大量的精细化学品及有机合成中间体,这类催化氧化反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徐建昌等[16]研究了用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催化体系,在碱性及比较温和的条件下(333~363k)、氧气压力为200~400kPa时,采用Pd2Bi/Al2O3和Pt2Bi/Al2O3为催化剂,对乙二醇选择性氧化合成乙醇酸的催化体系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43k及300kPa 氧气分压,在含Pt2%的Pt2Bi/Al2O3催化体系中,乙醇酸的收率可达到93160%。

此合成方法原料单一、环境友好、乙醇酸收率较高,且反应条件温和,符合我国发展绿色化工的要求,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

219 草酸二甲酯加氢法天津大学绿色合成与转化实验室对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进行了大量研究[17]。

用Cu2Ag/SiO2作催化剂,在还原温度为632K,粒径为40~60目,氢酯量比为60时,反应温度473K、压力215MPa条件下乙醇酸甲酯的收率可达6818%。

乙醇酸甲酯可以很容易水解得到乙醇酸。

该法所需的原料草酸二甲酯可通过C1化学路线合成,天津大学绿色合成与转化实验室等已开发了CO常压合成草酸酯的新工艺[18,19],并完成了中试。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发展C1化学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